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训课程设计

实训课程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训课程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训课程设计

实训课程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实训;nasb;课程设计;QQ群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3-107-03

实践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实训又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实训,即“实践”加“培训”,源自于IT业的管理实践和技术实践,是指在学校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高职院校的某门课程实训一般是学生在一段集中的时间里(1-3周),由指导教师负责组织,根据具体的某一设计题目,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课程实训任务书,下发给学生。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确定可行性方案、根据方案具体设计制作、运行调试等步骤,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仿真训练”。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得到了专业设计方面的训练。因此,课程实训为毕业设计乃至将来的就业奠定了重要的、坚实的基础。《Flas制作实训》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在一个学一期的《Flas制作》课程结束后进行的实践。笔者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训时,根据学习理论,利用QQ群构建了实训平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分析实训课程

根据学习理论的探究学习方式,结合实训的目标,进行如下分析:

1.分析课程内容。分析课程内容主要是从宏观上综述课程的对象和所做的具体工作。本次实训课程内容分析:Flash是一款非常优秀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其作品以画面精美、表现力丰富、动作流畅、便于播放传输、交互空间广阔等一系列优势,借助网络风靡全球,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增添了很多色彩和乐趣,在网站开发、多媒体课件、影视制作、MV展示、动画短篇创作、手机动画、游戏设计、公益广告等诸多领域,都大显身手。本次实训的内容就是让学生熟练运用Flash软件进行上述动画作品的开发,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集体创作,也可以制作个人作品。

2.分析评价学生已有的知识。开展课程实训之前要对学生已有的知识作出评价,该评价属于诊断性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对学生的知识背景、性格、情感等方面。评价的方法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由教师自行组织。例如提问、课前摸底、收集同学反馈、作业分析等方式。

在本次实训中,由于之前开设的《Flas制作》课也是笔者讲授的,结合他们的日常表现,针对他们的平时作品和期末成绩进行了分析评价,基本掌握了学生运用Flash进行矢量图绘制的能力、动画制作的能力、程序设计制作的能力、声音文件编辑设置的能力等。

3.问题的构建。实训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最终达到学生满意就业、企业满意用人的目的。因此,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一是目的性,即问题的设计一定要以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使后续的探究活动具有针对性,有助于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二是可行性,即问题的设计要切合实际,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让学生感觉到经过自己或团队的努力能够使问题得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者对后续的学习环节产生兴趣;三是挑战性,即问题不能过于简单,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具有探究的价值意义,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才能在不断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思维的求异能力和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

本次实训课要求学习者在完成动画作品后要写出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要重点阐述如下问题:Flash的应用领域及作品主题的构思(目的性);脚本的设计和场景的布局(可行性);重点介绍动画设计制作中所用的技术和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挑战性)。

4.分析设计情境。情境的设计主要是对要设计课程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教师有目的地引人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虚拟展示等。

在本次实训中,笔者运用了案例教学,在进行实训前教师向学习者展示了一些优秀的Flash多媒体作品,有动画短篇、MTV、交互游戏和课件等,通过这些案例的浏览可以拓宽学生的制作思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设计实训目标与任务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实训要求自己达到的目标有哪些?如果达到这些目标,必须完成的任务有哪些?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提出的目标和任务都是学生在现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无法全部解决的,需要通过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才能完成任务、达到目标。

1.确定学习目标。

(1)了解Flash作品的开发流程和制作过程。

(2)熟练掌握对Flash的综合运用。

(3)培养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开发的意识和合作能力。

(4)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将以往所学的知识与本课程综合起来应用于实际设计中,培养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确定学习任务。

(1)主题明确。本次实训课题内容:用Flash CS3为主要开发工具,设计制作一个完整的Flash作品。参考题目:动画短篇、MTV、手机动画、课件、网站开发、小游戏、公益广告等。

(2)情节完整。最终作品要求有完整的情节,确保作品的科学性与完整性。所有素材都应该紧紧围绕主题来组织,内容要丰富,具有实效性和趣味性。

(3)媒体形式多样化。完成的Flash作品中要有多种媒体(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的综合运用。

(4)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确保科学与技术性的同时,强调作品的艺术效果,界面美观、色彩搭配合理、动作流畅,符合视觉心理。

(5)配套材料齐全,及时上交。开发作品中要求附有较为完整的说明文件。最后作品上传源文件和可执行文件。

(6)统筹安排,合理分配。对整个开发制作过程要有一个合理的时间安排,一般为两周。

三、设计实训过程

实训基地是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本课程的实训主要是在校内实训基地――计算机实验室来完成。由于学校机房很紧张,加上设备陈旧老化,很难满足学生连续实训两周的要求,而且实训时间比较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训作品,指导教师一般都是提前很多周就给学生下发实训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始制作,好在大部分同学都有自己的电脑,他们可以在宿舍进行相关学习,这样实训的学生就

很分散,很难集中辅导。为此,我们提出了利用QQ群构建实训平台的构想并实施,效果良好。

1.实训过程。

(1)创建本课程实训QQ群。实训开始前几周委托班长或学习委员创建QQ群,并通告给学生该群群号,学生用自己的学号加上姓名作为群标志加入(在本群中我们规定需使用真名才批准加入)。实训指导教师和两个班的学习委员为群的管理。教师设置群的消息接收方式为接收并弹出消息,可将群聊天内容保存在本地,也要求自己有电脑的学生做同样的设置。完成群的创建以后,就可正式开始该实训平台的使用了。

(2)信息。指导教师利用群共享、群邮件和BBS实训内容、要求和教学通知,在群公告栏设置一些最重要的提醒和教学计划,如实训的时间安排等。将课程实训计划、任务书和参考资料放人QQ群的共享文件夹下,以合理的名字命名并备注说明,同时通过群邮件的功能把实训计划发给每个学生。另外,教师可以把自己搜集的各种网络资源地址等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也可以把自己查到有用的学习资源上传到QQ群共享,供需要的同学下载。必要时还可通过QQ文件传送和QQ邮箱等方式传递学习资源。

(3)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由于本课程实训主要是学生自己动手来制作,所以在实训过程中自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指导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一对一聊天或群聊完成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的任务,其中集体辅导是主要的答疑形式。在辅导过程中,注意简单的问题由学生集体讨论自行解决,教师不作解答,当遇到少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教师才参与其中,给予解释和解答。

(4)小组讨论。根据课程实训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成很多小组,集体完成实训任务。指导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小组的主题将群内讨论组划分为不同的讨论区,作为小组内部讨论场所。教师也参与进来,指导学生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

(5)远程协助。由于《Flas制作实训》操作性比较强,很多操作步骤、技巧难以用语言描述,当学生出现操作性问题求助时可以通过QQ提供的远程协助功能,由指导教师控制学生的电脑,远程操作演示给学生看,然后再由学生模仿完成。

(6)相互传递文件。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随时都可以把自己的作品上传给教师查看,指导教师提供修改意见后再传递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的意见进行修改,这样反复进行几次,最后经指导教师同意完成最终作品。然后在规定的日期把实训的作品上传到群共享。最后按照指定的格式完成设计说明书并上传。

(7)评价数据采集。实训最后考核成绩一般是由平时成绩+作品成绩+说明书成绩三部分组成。指导教师可以将整个讨论过程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课程实训过程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2.分析实验结果。经过2007和2008两届学生的《Flas设计实训》,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利用QQ群构建高职课程实训平台是切实可行的。实践表明,我们的实训平台获得了学生极高的评价,完全符合探究性学习的要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家踊跃发言,参与讨论,很多问题都可在网上解决,而且教师也能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作为考核的一个依据。该平台的建立,拓展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渠道,交流的频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增加了交流的深度,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使师生的心理距离明显缩短,并产生亲密感。

(2)QQ群实训平全可用于课程辅导。QQ群组功能强大,是一个兼具同步和异步交流的讨论平台,教师既可以通过群和学生单独交流,进行个别辅导,也可以进行集中辅导,从群的特性看,群更适用于集体辅导。教师在QQ群中集中答疑,不仅节约时间和精力,同时有助于问题的深入探讨,而学生习惯于将不懂的问题直接发在群讨论区,更方便交流。

(3)可以利用QQ群冗余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高职学生中,QQ的使用比例是很大的。通过QQ流,因为一定量的冗余信息有利于缓解压力,让枯燥的学习丰富起来,也可以拓展讨论的学习主题,所以要对冗余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发挥其积极作用,营造一种学习气氛。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明显的改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学生在QQ群中获得知识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学会一些重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4)快速便捷传递学习资源。在QQ群平台中,各种学习资源传递快速方便。师生可选择三种不同的途径进行资源的传递和共享:第一,学生或教师可以通过QQ群共享传递和共享资源}第二,学生或教师可使用QQ邮箱粘贴附件的形式传递和共享教学资源,附件的最大限度为20M;第三,只要传收双方都在线,师生可通过QQ文件传送实现。

四、实训评价与结论设计

实训评价是检验学生实训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对情境模块提出问题的研究结果和探究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得出最后的结论。

1.自我评价。由学生本人对本次实训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按照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具体要求,阐述实训课题的制作背景、具体制作内容和方法、不足和尚需完善的地方。此部分占最后总评成绩的20%。

2.小组成员互评。由学生所在的小组成员对实训作品进行相互评价,主要说明该成员在此实训中的主要工作及其工作的完成情况。此部分占最后总评成绩的30%。

3.教师的评价。教师根据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的评价,对他们的评价进行总结性评价,查漏补缺,看学习者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学习的效果如何,并提出学习者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此部分占最后总评成绩的50%。

在对学生学习绩效的评价中,我们充分重视评价对学生综合行为能力水平的提高所具有的发展性价值,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原则,选择评价的主体、客体、标准和手段。全方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能力和态度的变化和发展,同时将评价从打分和遴选的工具转化为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提高的学习内容,将对自己和他人的成绩进行建设性和批判性的评价。

实训课程设计范文第2篇

一、实训课的设计思路

通过企业调研,结合企业的需求与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能够达到准员工的能力素质,我们设计了基于工作任务的移动通信综合实训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思路为:确定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分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进行综合实训单元设计———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实训课程体系[1]。按以上思路对综合实训课程进行开发,过程如下:

1.通过职业岗位分析,确定通信专业培养目标调研广东电信工程公司、广东通信建设公司、公诚监理、怡创通信、宜通世纪通信有限公司、等各种性质的通信服务企业,确定高职移动通信企业核心工作岗位和相关工作岗位。综合其知识能力、技能能力和素质能力的要求,确定实训的培养目标

2.典型工作任务归纳

归纳同类工作任务:根据移动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对职业工作中同类工作任务进行归类。对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作出较为详细的描述。归纳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对各工作岗位能力素质的详细描述,总结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3.确定学习领域课程[2]其大致可分为以下3步:(1)确定行动领域。在分析通信行业职业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召开教学研讨会,组织专业教师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梳理、归类、整合、提炼,结合相应中、高级职业资格标准在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进行能力整合产生行动领域。(2)确定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对行动领域进行教化处理产生高职通信技术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3)确定公共基础和拓展学习领域课程。系统分析以核心学习领域课程前期所需的基础知识,结合学生适应通信行业岗位群的需要,确定公共基础和拓展学习领域课程,表3为部分核心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和前期所需的基础知识示例

二、实训课程设计与组织

我们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设计各工作任务模块实训,同时各模块可以按工作内容来进行灵活组合,完成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能力要求。首先我们将通信工程服务商在3G领域按岗位系列对各类岗位的岗位能力素质要求进行提炼,根据各岗位能力素质要求设计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模块,最后设计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的综合实训内容及过程。设计组织过程如下图所示:

实训课程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作任务 成人护理 综合实训 项目 课程设计

[作者简介]蔡小红(1965- ),女,江苏张家港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临床护理、高职护理教育。(江苏 苏州 215009)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卫生厅立项课题“高职护理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临床护理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20110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146-02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据此,许多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其中最受推崇的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2007年开始我院在护理专业课程中开展了项目课程教学,提高了护生的护理技能。但是,项目课程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其虽解决了护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但是因强调了护理工作过程的实践性却“割裂”了完整的工作过程;强调了某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却又“脱离”了实际的工作过程;强调了某项护理技能的训练,但是对护理思维过程的训练,对如何提高护生内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问题尚未完全解决。2009年,我们在行业调研和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建设了护理专业项目教学课程标准及人才培养方案。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为指导进行了高职护理专业临床护理课程“成人护理”的课程设计,设计了基于工作任务的成人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一、成人护理综合实训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1.突出内化的护士职业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策略层面上的技能型人才。要培养策略层面上的技能型人才,不能机械地拷贝或复制技能和知识,而是要培养其能力,逐步使学生获得、无形的、内化的、人本的、个性的能力。若能对课程进行系统化设计,在“有形”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能力的内化,便可逐渐生成属于个体自身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基于工作任务的成人护理综合实训课程”中,通过一系列递进式的“有形”项目,如由较简单的“哮喘病人护理”,递进到较复杂的“心力衰竭病人护理”,再到更为复杂的“冠心病心肌梗死病人护理”等,旨在通过对一系列基于工作任务的护理项目的综合模拟训练,使护生逐步形成“无形”的内化能力。

2.设计典型的成人护理学习情境,以多个学习情境训练使护生获得迁移能力。学习情境是指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及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转换后构成的多个“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我们根据前期调研时医院护士所提供的重点护理工作内容来设计成人护理的典型学习情境,设计时突出两大基本原则:一是凸显护理工作过程在“工作对象、内容、护理方法、护理流程、效果和环境”上的六要素特征;二是实现完整的思维过程训练,完成“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训练。通过多个学习情境项目的训练,学生不仅能应对“项目”所界定的工作过程,而且还能获得一种迁移能力,从容应对超出“项目”之外的全新的工作过程。这是我们在“基于工作任务的成人护理综合实训课程”设计时的重要指导思想。

3.树立课程实施、评价的系统化理念。课程改革不仅是改变课程内容的“课程设计”,还应树立涵盖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改革的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观念。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关键是实施过程。由于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护理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教学目的是提高护生的岗位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顺利完成护理工作任务,所以我们实施教学的主要场所是护理实训中心,教学方法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主要采用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法。在每一个项目的模拟训练中,都以护理工作小组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来引导教学过程,按护理工作流程来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体现对病人的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六个步骤。

二、编写综合实训教程和成人护理新教材

1.以常见护理情景为基础编写《基于工作任务的成人护理综合实训教程》。在学习、借鉴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理论与其他院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向省内多所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调研,对主要护理工作项目进行描述,请资深护理人员和教师集中研讨,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筛选出聚集度较高的成人各系统及传染、五官、妇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项目,按照临床护理人员岗位工作情景,对成人护理综合实训项目课程进行了系统化设计,设计了20个临床护理人员推荐度最高的综合实训案例,并对其中的哮喘、心力衰竭、冠心病、糖尿病、传染病等病人的护理进行了重点训练和效果分析。

2.在《成人护理》教材中编写基于工作任务的综合实训项目案例。根据近两年来对我院高职护生基于工作任务的成人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实施效果和经验,我们对成人各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编写了“基于工作任务的综合实训项目案例”,并将其编入修订的《成人护理》教材中正式出版,供师生们在教学时参考。

三、模拟仿真实训过程安排

模拟仿真实训过程安排:(1)教师在实训课前几天将设计好的护理实训案例印发给学生,其中有5~6项护理工作任务,学生进行预习预练。(2)实训中心模拟病房有高端模拟病人,并有能将实训录像同步传输至教室供其他学生观看的装置。(3)实验员预先将实训案例中病人的体征或实验室检查参数输入高端模拟病人程序中。(4)预先设计好模拟病人与学生的互动对话,准备好相关的抢救仪器设备和药物。(5)实训课开始时由每个学习小组派代表抽签,抽到的小组为实训工作小组,其他同学观看同步转播视频。(6)实训工作小组某项任务完成后,全班集中到示教室,对训练表现进行反思,提出主观评价意见。(7)预先设计《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实训效果评价表》,上课时发给每位学生,对实训表现进行客观评分,下课后交给教师。

四、实训成绩界定与效果评价

目前,由于综合训练涉及学生多门课程知识技能及多项能力素质,我们的成人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尚未形成完善的训练成绩评价机制或方法,仅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总体表现给予成绩,对参与的班级赋予一个基本分,参加表演训练的小组成员另可获得一定的表演分。

为了研究“冠心病心肌梗死”实训项目实施的具体效果,笔者设计了《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实训效果评价表》,从“护士准备、健康评估能力、护理诊断正确与否、制定护理计划正确与否、护理措施实施能力、护理效果检查与评价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对病人的关爱意识”9个方面、15个子项共赋分100分,印发给参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病人护理”的某2个实训班级(此2个班级此时为第三次实训课),由全体学生对实训工作小组的成绩无记名评分,共发放100份评分表,收回91份有效问卷。学生评分结果统计显示总评分为73分,与教师和实验员的评价基本一致,说明全班同学能较客观地进行自评和他评,这为今后进行实训效果的成绩评价提供了思路。

为了研究基于工作任务的成人护理综合实训课程的总体实施效果,笔者设计了《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实训效果问卷》,同步印发给上述班级学生进行调查。91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通过几次综合训练,自己的“健康评估能力、护理诊断能力、制订护理计划能力、实施护理措施的能力”有“显著提高”或“提高”。51.65%的学生认为通过训练自己对病人的关爱意识有“显著提高”。学生们普遍认为实训中最大的困难是“理论知识不扎实、专业技术不熟练、团队配合不默契、不熟悉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情绪紧张”,认为实训有助于自己“关爱意识、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提高”。85.71%的学生表示“很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对实训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绝大多数学生都表示愿意参加这样的实训。

五、自创网络版训练系统,拓展训练时空、提高效率

模拟综合实训效果虽好,但是需要在实训中心的高端模拟病人环境中进行,对于有大量护生的高职院校来说,实训资源仍显紧张。很多护生反映他们都想参加所有项目的训练,但是由于课时和每次实训的人数限制,每次实训课仅有部分护生能参与训练,其余护生只能通过观看转播的视频和讨论来强化临床思维和技能,而且反思讨论的时间也十分有限,不能反复观看。

为了弥补实训资源的不足,笔者研发了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护理临床思维与技能仿真训练系统”,将学生参加每一个项目的实训实况拍摄成录像,再制作在该训练平台上,并且设计了相关的反思性问题,供护生在线拓展训练。训练方法:上网、登录训练网站,观看训练录像,对每一段录像中同学完成护理工作任务的表现进行反思,回答反思问题,系统根据答题情况自动显示评分,对自主训练进行评价和鼓励。在每个训练项目中设计了10~30个反思性问题,根据训练项目的先后和难易程度,提出的问题逐步增多、难度逐步递进。这一自主设计的网络版数字化“护理临床思维与技能仿真训练系统”只要有计算机和网络,就可以进行自我训练,不仅可训练护理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训练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不受实训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提高了训练效果,是现代教育技术、模拟仿真实训和反思教学法的完美结合,应用后不仅受到我院师生欢迎,也获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一类课件,向全省师生开放,体现了基于工作任务的成人护理综合实训课程设计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辐射作用。目前课程组还在研发更多的综合实训项目,不断增加“护理临床思维与技能仿真训练系统”中训练项目、内容和难度,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本研究成果转化的推进作用,探索职业课程开发理论在护理教育领域的适用性和临床护理教学新模式,以培养出更多适合护理职业岗位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策略型高素质护士。

因此,我们认为,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为指导的成人护理综合实训项目课程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护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提高护理教育质量,值得倡导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蔡小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临床护理仿真训练课程的设计与实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26).

[2]蔡小红,闻彩芬.基于工作任务的健康评估项目课程设计与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0(35).

[3]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实训课程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职本科 创新拓展 实训课程

我院与江苏大学联合开设高职本科《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已经三年多,第一批毕业生马上就要走上工作岗位。结合这批学生的教学实践,谈谈该专业实训课程设计与实践的一些方法和经验,为加快培养高端、新型技术型人才积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专业培养对象及目标

该专业招收参加全国高考的高中生,学制为四年。通过四年学习,学生在得、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现代企业高端制造技术要求,具有数字化设计与技术专业知识、创新精神“基础宽、入行快、自学强、素质高”的本科高端技能型人才。他们很快融入企业生产中,使用新技术提高企业生产质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二、实训课程设计思路

本科生培养不同于一般专科生,他们毕业后要快速适应高端技术生产并在此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所以在课程设计上既要兼顾基础技能训练又要有高端技能应用与开发。按照这个原则我们采用了“基础+先进+创新”模式,即基础训练扎实、先进技能精确、创新能力活跃的方法。具体分为三大方面:①机械加工基础训练;②数字加工技术训练;③拓展创新加工训练。

三、机械加工基础训练

这个部分总课时为84学时,通过学习铸造、焊接、钳工、车工、铣工这些工种后,我们特意设计了一套包含这些工种的实用工具(套丝扳手和攻丝扳手)。经过这一套零件加工,学生别学习了这些工种牵涉的各种机床使用和安全操作方法,接触了钻床、车床、铣床、齿轮加工机床和内外磨床,掌握了工艺制定方法、加工方法及保证工件精度、表面粗糙度各种技术要求。在这一课题中,我们重点训练了孔加工、螺纹加工及尺寸精度控制等项目,每个学生逐一过关,并对学生在这些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找出出现错误的原因,然后按照图纸重新进行加工,而对于一些次要项目只要求符合图纸要求。当学生把他们加工的零件组装成一件能使用的产品时,他们的脸上都露出甜美的笑容。

四、数字加工技术训练

在这一课题中,我们分为两个部分数控车和数控铣。设计课时为56学时,在数控车中,要求学生熟练使用常用指令、熟练地编程,加工中避免出现不安全的冒险动作和操作。把重点放在高效加工工艺确定、准确的走刀路线使用、程序的最佳优化上。在这样的训练后,让学生按图加工一个(手用千斤顶),不但包含数控车加工的内容,还是一个很美观的小工具。在数控铣中,我们设计了一个精美的(首饰盒),这个产品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平面、台阶面、内型腔、V型槽、螺纹等项目的加工。要求学生考虑工件的装夹、工艺的确定、保证获得较高表面粗糙度的方法,最后组装成一个小巧可爱的工艺品。

五、拓展创新加工训练

这一课题为28学时,起初阶段我们首先介绍了三轴、五轴加工中心的使用知识和操作方法。紧接着给学生布置拓展内容,拓展中要求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创新,只要学过的知识点都可以设计在要加工的工件中,按照这样的思路先设计产品,简述产品设计思路,再画出CAD图纸、拟定加工工艺及加工设备。在这些内容基本完成后教给指导老师审核,在指导老师认可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产品加工。在这一课题中,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有些还很先进,符合拓展学习要求,如有的学生设计加工出西湖的“三潭”、荷兰风车、国际象棋……

六、实施方法及成绩评定

一般把六位学生分为一组,这样在设计中学生可以集思广益,在操作中又可以分工合作,最终成绩评定中又是“风雨同舟”。不断提高互相合作、患难与共的精神。如果一组成绩被老师评定后,那这六个人的成绩都是同一层次的。打分前,老师会对设计思路、工艺、加工易难程度当着学生的面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对于存在的问题一一给予分析解答,并指出修改思路,使学生彻底掌握最优化的工艺和加工流程。

通过我院数控11241和数控11242两个班级的实践,总体效果如下:

1.实训课时安排充分,一共178学时。

2.涉及机械加工中的所有工种,面广量大。

3.应用新型教学模式――拓展创新教学法。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发扬集体的智慧。

实训课程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铣削操作;课程设计

随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就业的意见》相继颁布和出台,2012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七部委联合制定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在这些规划和意见中,都重点阐述了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快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在职业院校现行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以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对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集中与整合,将更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实现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促进学生向职业人过渡,完成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同时也是应对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被压缩,其专业课程的学时也随之删减这一尴尬局面的有效举措。

表1教学目标模块细目表(节选)

教学目标模块 技能目标要求 实现途径 相关知识

平面和连接面的加工 基础层 能铣矩形工件和连接面并达到以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级IT9;

2.垂直度和平面度IT7;

3.表面粗糙度Ra3.2μm;

4.斜面尺寸公差等级IT12、IT11、角度公差±15′。 教师通过具体的项目模块任务来启动教学,对各个阶段进行教学组织,学生以掌握操作技巧为主,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工艺装备选择、加工工艺分析、质量检验等操作环节,并检查反馈。 平面和连接面的铣削方法。

提高层 能铣矩形工件和连接面并达到以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级IT7;

2.平面度IT7;

3.垂直度和平面度IT6、IT5;

4.表面粗糙度Ra1.6μm。 教师通过具体的项目模块任务来启动教学,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教材、机械加工手册等相关技术材料,分析图纸,制定加工的工艺设计、工艺准备、操作加工、质量检验及控制改进等的工作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述计划并检查反馈。 提高平面铣削精度的方法。

1 教学目标的优化整合

笔者在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校从事机加工实训教学,众多的实训课程如《金工实训》、《机加工技能实训》、《机械制造基础理论与操作技能》等都包含了铣工技能实训,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进行铣削实训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差异:1.根据专业情况分为基础实训和专业实训,基础实训主要是针对如工业设计、雕刻技术及家具设计、工程、安装等专业学生进行的技能实训,而专业实训则是针对如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机制等专业学生的技能实训,实训内容有所不同,对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一。2.学生实训前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参差不齐,机械类专业如数控、机制、模具等学生具有比较完备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敏感,而非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则相对弱一些。3.实训学时有所不同,基础实训的时间是30个学时,而专业实训的时间是60至150个学时范围。不论是基础实训还是专业实训,学时数太少。为了突出职业技能,保证学生所完成专业学习的质量不降低,面临实训学时较少的局面,通过比对国家职业标准的铣工操作初级、中级的技能鉴定要求,结合学院就业部门对区内外机械制造企业岗位能力的分析,我们将铣工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成与铣工初级、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相一致的两个层次,即基础层(铣工初级)和提高层(铣工中级)。将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充分渗透在铣工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中,保证学生在实训教学环节之后,不必再占用学时进行专门的职业资格培训,就能获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水平。

(一)基础层(铣工初级)的教学目标

基础层的教学要求学生在铣床上能够完成简单的加工要素如平面、外形面等。同时还对工艺装备的选择、零件的加工质量及检验方法提出了要求。

(二)提高层(铣工中级)的教学目标

提高层的教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铣削的基本加工要素,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和操作的复杂程度都将提高,此外还要提高学生对零件图样的识图和理解、制定加工工艺和工艺路线、测量工具的使用、零件精度检测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表2 铣削综合实训项目模块设计表(节选)

模块

级别 孔系加工

基础层 职业鉴定要求 知识点 划线、钻孔、扩孔、镗孔的加工方法。

技能点 孔系加工,并达到以下要求:1、孔径尺寸公差等级IT9;2、孔中心距公差等级IT10;3、表面粗糙度Ra3.2μm。

项目模块目标 掌握工件划线及安装定位的方法,合理选择刀具及铣削用量,掌握中心钻、麻花钻、扩孔钻、镗刀的使用方法及孔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掌握孔系的检测及误差分析。

项目模块任务图

加工准备 1、工件材料:45钢,毛坯尺寸:74X64X20。

2、设备与工装夹具:立式万能铣床、平口钳、相关工具。

3、量具:游标卡尺、深度尺、内径千分尺。

4、刀具:中心钻、麻花钻、立铣刀、镗刀。

提高层 职业鉴定要求 知识点 坐标孔的加工方法。

技能点 孔系加工,并达到以下要求:1、孔径尺寸公差等级IT8;2、孔中心距公差等级IT9;3、表面粗糙度Ra1.6μm。

项目模块目标 掌握工件划线及安装定位的方法,合理选择刀具及铣削用量,掌握中心钻、麻花钻、扩孔钻、镗刀的使用方法及坐标孔的加工工艺,掌握坐标孔的测量及误差分析。

项目模块任务图

加工

准备 1、工件材料:45钢,毛坯尺寸:134X134X44。

2、设备与工装夹具:立式万能铣床、平口钳、相关工具。

3、量具:游标卡尺、深度尺、内径千分尺。

4、刀具:中心钻、麻花钻、立铣刀、镗刀。

2 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