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国演义罗贯中

三国演义罗贯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国演义罗贯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三国演义罗贯中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诸葛亮形象;成功之处;失真之笔;结论与意义

在诸葛亮形象逐步家喻户晓的形成过程中,《三国演义》一书无疑起到了莫大的推动作用。当前学术界早已对诸葛亮的形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但是站在广阔的文化视野下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进行得失的总结仍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因此,本文试从文化视野下,对比《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三国志平话》为代表的民间说唱话本中的诸葛亮形象,归纳其形象的得失,推动诸葛亮形象研究的宏观化。

一、诸葛亮形象的成功之处

元末明初,诞生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演义》。在这部家喻户晓的著作中,作者罗贯中以陈寿《三国志》为基本框架,吸收裴松之的注,同时借鉴《三国志平话》等说唱文学以及众多民间传说,极力塑造了一个集大智、大忠于一身的贤相诸葛亮形象。至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评改《三国志演义》,通过全面的加工润色和精彩的评点,尤其是赞赏诸葛亮为“一绝”和“古来贤相中第一奇人”,使其形象在社会各阶层中深人而广泛地流传开来。

(一)顺应汉族民心,成功刻画诸葛亮的忠贞高节。《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生活于元末明初。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名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元朝为维护蒙古贵族的专制特权,采用“民分四等”的政策,压迫与剥削汉族人民。为了顺应汉族民心,更是为了论证汉室正统的正义性,罗贯中在奉蜀汉为正宗的同时,倾尽心力的刻画了诸葛亮的忠贞高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扫《三国志》描写诸葛亮的不足,从隆中对策、联吴抗曹一直到白帝城托孤、挥师北伐,全书大篇幅、大手笔的多方面刻画诸葛亮的忠贞高节形象。摆脱了正史体例的束缚,《三国演义》中表现诸葛亮忠贞高节形象的材料大大增加,描写的更加详实与感人。

(二)暗合士人理想,圆满塑造诸葛亮的贤相典范。元朝是由北方蒙古族建立的国家,对儒学和科举考试的重视程度较弱。加上“民分四等”的歧视政策,使得众多汉族文士难以进入仕途,尤其是罗贯中生活的元末明初时期,社会动乱,吏治腐败。汉族士人的仕途理想普遍进入低潮,强烈渴望明君、贤相的出现。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延续《三国志》等作品对诸葛亮正面描写的历史传统,将诸葛亮圆满的塑造成了一个贤相的典范。诸葛亮出仕之前是号称“卧龙”的隆中隐士,出仕之后依然羽扇纶巾,不改雅士风度。为相后,开府治事,法令严谨,赏罚分明,忠君爱国,公而忘私。同时,诸葛亮十分重视发掘和任用人才,并积极的培养人才,诸如蒋琬、费袆、姜维等人。

(三)深谙文学手笔,突出表现诸葛亮的聪明智慧。无论是陈寿的《三国志》,还是《三国志平话》等说唱文学以及众多民间传说,在人物塑造上都远不及《三国演义》中那生动饱满的诸葛亮形象。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在广泛运用夸张、对比、烘托、渲染等艺术手法,使诸葛亮成为全书中最光彩夺目、最聪明智慧的人物形象。更加可贵的是,罗贯中对诸葛亮形象的艺术虚构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因此也摆脱了讲史小说的随意性和过度夸张性。

二、诸葛亮形象的失真之笔

顺应元末明初“人心思汉”的文化背景,罗贯中通过大篇幅和诸多艺术手法,成功的塑造了诸葛亮的完美形象,使他成为中国人心目中智慧的代言人和化身。然而,这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罗贯中构造诸葛亮形象的失真。学术界对这个问题已有过激烈和深入的讨论,其中,以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出的观点最有代表性:“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一)多智而近妖。陈寿在《三国志》中,并没有突出表现诸葛亮的聪明智慧,主要是描写诸葛亮的忠贞高节和政治才能,具有真实性,符合中国古代文化的现实主义传统观念。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足智多谋,古往今来无人可及。不仅能未卜先知,甚至可以施法借东风、用七星灯续命。显然,诸葛亮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的能力范围。因此,鲁迅先生才认为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这里的“妖”,主要是反映罗贯中刻画诸葛亮形象的失真之处。

(二)多功而近伪。《三国志》中,诸葛亮的功劳多在治理国内政务。而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从出山开始便屡建大功,甚至抢夺了原本属于他人的功劳。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本来主要是周瑜的功劳,而在《三国演义》中,却成了诸葛亮在幕后全权指导、精心安排的一场战役,周瑜只不过是一位实际指挥者。罗贯中运用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的艺术手法,目的是为了凸显诸葛亮的能力,结果反倒使诸葛亮成为欺世盗名之辈。如此多的功劳足以表现诸葛亮的万古功勋,但是却会使读者觉得多功而近伪,有了不真实的感觉,这也是诸葛亮形象的一个失真之处。

(三)多才而近神。《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明确指出,诸葛亮的将略不如他的治国才能。而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除了政治才能之外,其军事指挥才能也丝毫不逊色。除此之外,诸葛亮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木牛流马、连弩等都是他的杰作。《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本意是想塑造一个兼备儒家雅士风范的完美贤相,却忽视了人无完人的客观状况。结果反而弄巧成拙,使诸葛亮多才到了神的地步,打破了人物描写客观性和现实性原则。

三、研究结论与意义

通过具体的文本比较和文化视角下的诸葛亮形象得失分析,基本上可以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一、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刻画的诸葛亮形象是迄今发现的各种文本中最优秀的诸葛亮形象。《三国志》,《三国志平话》等一系列文本中描写的诸葛亮形象都不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的高大和饱满,生动和多彩。从整个文化视野下来看,只有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形象才兼备了中国贤相文化的优秀因素和元末明初的士人政治理想。同时,成功塑造了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智慧之神。

二、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不是十全十美的,仍然是有缺点和不足的。从中国古典文化重视现实主义传统和小说人物的现实描摹出发,可以发现诸葛亮形象的三种失真。

三、本文虽然分三点分析了诸葛亮形象的不足之处,阐释失真之笔的具体所在。但是,并不表示诸葛亮形象描写的失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的塑造仍然是最成功的,最具有生命力的,是值得我们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的一个命题。我们是站在广义的文化视野下对诸葛亮形象进行对比后的批判,不能简单的看成是失败。同时,也不能忽视这些失真之笔。要全面、客观的看待诸葛亮形象的成功与失真,不断以新的文化视角和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论来阐释诸葛亮形象的得失。只有立足于文化视角,以科学的小说理论指导我们的具体文本比较,才能更加科学的总结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的得失。

【参考文献】

[1]罗贯中著,毛纶、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2010.

三国演义罗贯中范文第2篇

那么你知道,这首雄浑奔放的词出自谁的笔下吗?这位作者既不是三国时代的英雄,也不是我们熟知的罗贯中,而是明代中期的大学问家杨慎。

看到这儿,有同学犯迷糊了,要知道,《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而杨慎生活在明代中期,比罗贯中晚了一百多年,那么罗贯中怎么会在小说中引用杨慎的作品呢?

罗贯中当然不会预知后事,让大家犯迷糊的真正原因,和我们读到的《三国演义》版本有关。罗贯中在众多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写出了《三国志演义》这部作品,而我们今天读到的《三国演义》,是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根据后人对《三国志演义》的一种评本修改、评点而成。《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毛氏父子在评刻三国时,将其放在卷首的。清代的评论家引用明代人的词,时间顺序理清楚,疑惑就迎刃而解了。

那么这位杨慎是何许人也,为何写得出这样一首大气磅礴的词作呢?

说起杨慎,他有一个响亮的名号:明代三大才子之一。

明代涌现了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才子,比如以唐伯虎为首的江南四大才子,而后世还有一个明代三大才子的说法,他们是解缙、杨慎和徐渭。

解缙和徐渭大家应该相当熟悉,民间一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们的逸闻掌故,而杨慎对很多人来说就显得陌生了。其实,在明代三大才子之中,后人多认为杨慎的学问最为渊博。

三国演义罗贯中范文第3篇

长长的假期终于让我再一次啃完了它——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虽然在小学时就已看过它一两遍,但都是粗略的阅读,没有细细品味,自然也就没什么收获,现在细细地品味文章内容,觉得这真是一本值得一看再看的好书。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等等。这本书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在这本书里,我喜欢的人物有诸葛亮,刘备,曹操,关羽,张飞等。

先说“卧龙”诸葛亮,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没想到这样的一个大人物在书中描绘的却很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再说刘备,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优点是多方面的:爱民爱材、宽厚仁义,待人公正真诚。他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养,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临终时仍不忘留下遗诏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正是这个基本政治理念,使得刘备一生受人敬重,成就了刘备的一生霸业。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他的军事才能仍没被抹杀。他是三位霸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他没有杀刘备,虽然刘备已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像不到的,周瑜嫉贤妒能,一心只想除诸葛亮和刘备,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羽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他的义,他的忠,他的英雄气概让人敬佩。粗中有细的张飞,可怜他一世英雄,竟在醉酒熟睡时被范疆和张达不明不白地杀害,我真为他鸣不平。赵云品性忠良,直言敢谏,有贤者之风,能体恤民情,慈爱百姓,他的高风亮节至今仍为人们所称赞。

三国演义罗贯中范文第4篇

介绍:

⒈作者:罗贯中,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宴会地点:曹操家中凉亭之上。

内容:三国时,董承约刘备等立盟除曹,刘备恐曹操生疑,每天浇水种豆;曹操闻知后,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议论天下英雄,当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闻之大惊失箸,风和日丽的天气突然雷雨大作,刘备以胆小、怕雷掩饰而使曹操释疑,并请征剿袁术、此时关羽张飞赶到,乃借以脱身;曹操当时是以试探的心理来设宴的,而刘备则诚惶诚恐,希望不要引起曹操的怀疑。

补充:《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来源:文章屋网 )

三国演义罗贯中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说《三国演义》 蜀汉二主 诸葛亮 君臣关系 “微妙”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①杜甫的这首《咏怀古迹》吟咏的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先主庙兼及武侯祠,可见在仕途上坎坷一生的杜甫对于刘备、诸葛亮这一对风云际会的君臣有着由衷的仰慕。

到过今天四川成都的人都知道,蜀汉的昭烈庙和武侯祠是紧紧挨着的。两座古迹的主人,一位是胸怀大志、叱咤风云的乱世英雄,一位是腹有良谋、忠贞不渝的封建士大夫的楷模,君臣二人生前亲密无间、心照不宣,死后也朝夕相处、一起享祭。这“一体君臣祭祀同”的佳话,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不知激荡了多少人的心,上至帝王将相,中至文人学士,下至布衣百姓,或以之为宣传教化、普及人伦的榜样,或“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家心中之块垒”,或寄之对于明君贤相的渴慕与期盼。千百年来,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鱼水”深情是个不争的历史事实,并且因为它的出神入化,因为它的可歌可泣而广为流传。

那为何称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为“鱼水之情”呢?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载,关张二人见刘备对诸葛亮过于谦恭,“以师礼待之”,于是大发牢骚:“孔明年幼,有甚才学?兄长待之太过!又未见他真实效验!”刘备反驳道:“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两弟勿复多言。”②“鱼水关系”一称由此而来。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年仅二十七岁的诸葛亮,从此开始了他们的合作。在那群雄逐鹿的纷乱年代,君臣二人历经千辛万苦“联手共创蜀汉基业”,“自初出时的‘情好日密’到魂系白帝时的‘君可自取’,都是二人关系亲密友好的象征”③。《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和诸葛亮正是因为都具备了明君和贤相的某些特点,他们之间的君臣关系于是被公认为“理想中的封建君臣关系”④,而“追慕圣君贤相风云际会、鱼水相谐”⑤正是《三国演义》所要表现的主题。

刘备、诸葛亮之间的情谊是经时间考验了的,也是在共同奋斗中逐渐加深的。

先主与诸葛亮的故事起始于“隆中决策”。经水镜先生和徐庶介绍,刘备早已对这位“躬耕南阳”(第九十一回)⑥“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第三十七回)⑦的“卧龙”先生倾慕有加。听完诸葛亮的“隆中对”后更知其名不虚传,从刘备“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第三十八回)⑧一席话中可知这位奔波半生却未有尺寸容身之地的乱世英雄由衷的喜悦与冲动。而此时的诸葛亮也正需要一位胸怀远大又能礼贤下士的济世之主,去投靠他实现自己建功立业、名扬青史的夙愿。各取所需自然能一拍即合。诸葛亮出山后,很快就火烧博望、火烧新野,初露锋芒,树立了自己在军中的威信,也巩固了自己在刘备心中的地位。

赤壁之战中主仆两人的关系经受住了重重考验,不断加深。刘备携民渡江、败走汉津口,当时是腹背受敌,形势危急。诸葛亮只身前往江东,谋求孙刘两家的联盟来共敌曹操。从舌战群儒到巧借东风,诸葛亮大展经纶,将卓越的才能发挥至极致。而从第四十三回诸葛亮由鲁肃引荐到达江东,到第四十九回赤壁鏖战前夕诸葛亮巧妙脱身回到刘备身边,在这漫长的七回的时间里刘备在干什么呢?他在江夏焦急地等待诸葛亮的回音,并整顿军马备战。两人各处异地,虽有约在先,但非常时刻难保人心生变。刘备此时是势单力薄,诸葛亮在东吴是脱离刘备、投奔孙权的好机会,东吴方面也力图将诸葛亮笼络过来为自己效力。何况他哥哥诸葛瑾在江东,兄弟情深,背信弃义不是没有可能。而在此期间,一败涂地的刘备将个人前途乃至身家性命都押在了这位年轻的军师身上。在这失落到极点的情况下,他不是没有可能投降曹操,保全自身,而留诸葛亮一人深陷江东虎口。然而,时间证明谁也没有背叛对方,而是依照开始设计好的联吴抗曹的策略而努力。赤壁之战是刘备事业的转折,也增进了两人间的默契。我觉得之前的“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第三十八回)⑨不是真正的默契,这时的他们才是心灵相通、无限信赖又无比真诚的。

在取荆州、争二川的过程中,两人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他们通过精诚合作扩展了实力,开创了基业。命途多舛的刘备获得了节节胜利,得舒平生之志,而诸葛亮也大显身手,充分发挥平生之所学,双方都志得意满,相互之间的亲密友好不在话下。

但同时刘备对诸葛亮也渐渐有所疏远。随着刘备势力的扩大,刘备集团成分也变得复杂起来。“刘备蜀汉政权的统治基础,由荆州、‘东州’和益州土著三大政治集团组成。为巩固政权,刘备和诸葛亮对这三支政治力量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以荆州士人集团为依靠,极力笼络‘东州’人士,使二者融为一体,成为政权的组织基础;对益州人士,则笼络利用和戒备打击兼而用之。从而达到有效控制益州的目的”⑩。

由于对东州和益州土著集团的重用,相应的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集团相对受冷落。而随着在取西川过程中诸葛亮的功勋越来越卓著、威望越来越高,刘备开始体会到诸葛亮的潜在威胁,正好趁此机会借东州、益州集团的力量打压一下诸葛亮也是很有可能的。

比如法正,“是东州集团的代表人物,曾是引刘备入蜀的‘主谋’之一。刘备对其‘厚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引吴书),任用其为蜀郡太守,使之‘外统都畿,内为谋主’”{11}。既为“谋主”,其地位堪比诸葛亮。但法正此人“在蜀中骄横跋扈,‘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引起人们的反感。然而以法制严明著称的诸葛亮,却对法正采取了罕见的姑息态度”{12}。诸葛亮的这一反常之举一方面出于笼络东州集团、保持政局稳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令读者隐约体会到诸葛亮当时的微妙心情,刘备要重用法正,诸葛亮也无可奈何。

我分析出这一点依据了一些《三国志》的内容,但单仅从《三国演义》看,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嫌隙也是很有些端倪的。比如,刘备进发西川时带的是庞统,他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将这样的大才留在后方戒备东吴、督运粮草而不到前方去出谋划策不是太可惜了吗?而从诸葛亮日后奉行的政策看,对益州豪强的打压从来没停止过,这可能与东州、益州两大集团与荆州集团间的争权夺利有很大关系,诸葛亮打击益州豪强一方面是为了维护治安、维持刘备集团内部的团结和睦,但我觉得另一方面也不乏个人恩怨在里面。再者,从后来刘备不听诸葛亮劝阻执意伐吴看,刘备有时是不那么愿意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的,哪怕是一些合理的建议、该听的话,若非对他有意见,怎么会连听一听都不愿做到呢?

刘备称制后,与诸葛亮的关系一度进入低潮,主要体现在刘备伐吴一事上。蜀汉建国后,刘备、诸葛亮都升级了,刘备是“正位续大统”(第八十回),诸葛亮则是位极人臣,但同时君臣间的矛盾也更加凸显出来。关羽大意失荆州使蜀国形势急剧恶化,刘备不但未认识到这一点,及时补救,反而意气用事,为报关羽之仇愤而伐吴,张飞之死则更是坚定了他伐吴的决心。诸葛亮知道伐吴意味着隆中决策的破产,兴复汉室的大业将会障碍重重甚至前功尽弃。但是诸葛亮再怎么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都不能使刘备放弃伐吴的念头,刘备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一改长期以来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的作风,这时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感情哪里还是“鱼水”情。深知伐吴失策却无能为力,我想诸葛亮此时心中一定是很失落的。

李强认为:“刘备与诸葛亮君臣间的关系是否天衣无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刘备是否能够认真采纳贯彻‘隆中决策’。‘隆中决策’当时刘备满口称‘善’,但实际上却没有很好领会,尤其是对外政策上没有很好地东联孙吴以抗曹操。赤壁联吴败曹,仅仅是刘备的权宜之计,始终坚持的还是寸土必争,以致蜀吴联盟濒于破裂。”{13}

白帝托孤是君臣关系的恢复期。刘备铩羽而归的事实表明诸葛亮的决策是对的,先主自觉无脸回成都见诸葛亮,于是暂居白帝城,在无尽的懊恼中忧郁成疾,病入膏肓,于是白帝托孤,创造了两人之间最广为称颂的千古佳话。因为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一个君王能如此推心置腹地嘱咐大臣,也没有哪一个君王能够像刘备那样把幼主放心地交给辅政的大臣,甚至允许其取而代之、自为君主。封建君王无一例外地忌讳权臣谋逆,而此时的刘备却似乎是个例外。或许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自语,第八十五回),临终吐真言,而且往往能大彻大悟。刘备与诸葛亮之间本来就是亲密无间的,这是在风雨际会中反复考验、不断加深的,只是因为非常之事有了些小摩擦,风雨过后自然能重归于好。

白帝托孤一方面使刘备、诸葛亮的君臣关系进一步上升到古今之楷模的地位,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刘备经历了大败之后依然没有消解对诸葛亮的猜忌,他到死始终放心不下诸葛亮。“君可自为成都之主”(第八十五回){14}着实把诸葛亮吓了一跳,《三国演义》的原话是:“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第八十五回){15}诸葛亮何至于这么慌?仅仅是因为像先主所言的那样取君代之是大逆不道之举吗?我想当时诸葛亮的情感是复杂的,他一定是听出了这惊人之语中的弦外之音,那就是试探。他非常明白,要是他流露出半点野心、在君臣的根本问题上有半点动摇的话,那后果不堪设想,刘备很有可能凭借最后的一点力量立刻把诸葛亮处理了,免得日后成为蜀国的大患,那可是彻底的身败名裂。好在诸葛亮全然不是刘备所担心的那种人,他是那样忠于刘备、忠于蜀国,一心只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一心只为“庶竭驽钝,攘除奸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第九十一回){16},早将个人私利置之度外。

先主对诸葛亮之疑,我在这里不能作太多太深的阐释,因为不能脱离《三国演义》以其他文献作为佐证。或许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并未能“超出封建时代君臣关系的普遍规律,同样存在着矛盾,存在着一种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17}。但不管这关系多么微妙,诸葛亮每每都以其伟大的人格经受住了刘备的试探,刘备心中最终是信任战胜了猜忌,刘备终将孱弱的幼主和风雨飘摇中的国家托付给了他,也成就了这位集忠义与智慧于一身的“天下第一名相”。

而明察秋毫的诸葛亮不会不感知到刘备对他的防范,但他从未计较先帝对他薄情的一面,他对于刘备器重东州和益州集团而轻荆州集团的举动应该说是非常谅解的,他在刘备死后能不计前嫌继续重用这两大集团中的人才。比如尚书令李严,是东州集团人士,因在诸葛亮北伐期间督办粮草不力,怕丞相怪罪,谎称东吴将兴兵寇川,犯下大罪,诸葛亮不仅看在托孤重臣的份上只将李严贬为庶人,而且将其子李丰封为长史,加以重用。(第一百零一回)

在他心中先帝的“知遇之恩”是他穷尽一生也报答不完的恩典,他后来的事迹也表明他做到了他在先帝临终前承诺的:“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不愧为古今忠志之士的表率。

总的来说,先主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与“鱼水”深情这一譬喻是相称的,否则不会经受住历史的考验,被写入各种文学作品,集大成于《三国演义》,这般大加歌颂,而又流传了千年。

同时,我认为先主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是导致诸葛亮悲剧结局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先主对诸葛亮的知遇之恩、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那百世一遇的心灵默契深深打动了诸葛亮,成为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第九十七回){18}的精神源泉,在此精神力量的驱动下诸葛亮在先主生前生后都能死心塌地尽效犬马之劳,为了完成先主兴复汉室的遗愿,他南征北战、不辞劳苦,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终究“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9}。另一方面,先主与诸葛亮之间存在的那点或多或少的嫌隙,使先主在伐吴的问题上不顾诸葛亮再三劝阻而一意孤行,彝陵之败使蜀国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可能,诸葛亮再怎么努力注定是徒劳,他的“星落秋风五丈原”(第三十八回){20}是先主不听诸葛亮的逆耳忠言而导致的必然结局。

先主驾崩后,诸葛亮与先主间的微妙关系在他与后主之间得以延续。后主与诸葛亮间的关系同样是亲善、和谐,但又不乏嫌隙。

随着羽翼渐丰,幼主与权倾朝野的辅政重臣间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即使幼主未意识到对自己的威胁,他身边的亲信也会提醒他谨防有变。诸葛亮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确实是弱化了后主的权威,后主再怎么尊他为“相父”,他作为封建帝王的本质决定了他必然有所不满。他不会不考虑到诸葛亮谋反的可能性,而且他深知诸葛亮一旦谋反必大获全胜,所以他在内心深处有着作为君王本能的猜忌和提防。因此,当苟安在他耳边进谗言时,他不假思索就急招诸葛亮班师回朝,他如此轻易地中人家的反间计正是他猜忌心态的反映。

再者,如果他真的尊重、爱戴诸葛丞相,他在诸葛亮死后就不会那般荒废朝政、沉迷于享乐,不管有无治国之才,他都会遵从诸葛亮的教导稍微励精图治一点。他大概确实有些不喜欢这位“相父”,因为他很严格,而且一定很絮叨,诸葛亮走后,他恐怕觉得是个解脱:再也没人管得了他了,他可以尽情地享受皇帝的快活了。从这一点看他似乎从未被诸葛亮感动过,对诸葛亮的赤胆忠心他从没动过心。

但实际上刘禅又是非常爱戴诸葛亮的。他唤诸葛亮“相父”绝不是口是心非,他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他幼年丧父,作为孩子所需的关怀与教导大多数是丞相给他的,他虽然处于政治权力的中心,是众望所归的对象、三国争霸的目标,但他得以平平安安地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全赖丞相的庇护。

当然,也正由于丞相的无微不至和事必躬亲,刘禅的治国才能没能得到及时充分的锻炼。“宝剑锋从磨砺出”,不经受些挫折,怎会有傲然的品格、顽强的意志和丰富的处世经验。正如现代家庭中被溺爱的孩子无法有健全的人格一样,武侯把后主所必须学会处理的问题也一并包办了,久而久之后主就什么都不会做,对他过于依赖,如此一来武侯百年之后后主难以独当一面是必然的。

不过,刘禅确实是非常尊敬武侯的,武侯死后他也非常怀念他,九年后他将诸葛亮之子招为驸马,加以重用。而且还下诏为武侯立庙于沔阳,也就是今陕西汉中定军山,诸葛墓所在地,可见他是真心诚意地爱武侯。沈伯俊先生认为:“比之许多薄情寡义,功臣一死(甚至还没死)便翻脸不认人的统治者,这也是非常难得的。”{21}

而事实也证明武侯一家没有辜负两代君主的厚望,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在领兵抵抗魏军(司马氏)侵犯的过程中都战死绵竹(第一百十七回)。祖孙三代都为蜀汉奉献出了生命,真是满门忠烈。

我觉得刘禅对诸葛亮的爱戴还体现在他对待姜维的态度上。姜维是诸葛亮选定的北伐事业的继承人,对于这位威信不够、资历尚浅又是从敌营投奔来的将领,刘禅还是遵武侯的遗嘱封他为大将军,并力排众议支持姜维屡屡发兵北伐。虽然他也曾像对待武侯那样因为轻信谗言把姜维召回过几次,但他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除假降钟会的一次不算,姜维共伐了八次中原,整整八次却一无所获,姜维自己确实也有很大的责任,刘禅对姜维确实是不错的。他之所以器重姜维、宽容姜维,是因为他知道姜维继承的是武侯的事业,他是那样爱戴武侯,所以也移情到了姜维身上,对姜维寄寓厚望,任他屡战屡败,也同意他屡败屡战,那是因为武侯的缘故,他相信姜维定能完成武侯未了的心愿。

《三国演义》中蜀汉二主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我觉得可以用“微妙”一词来概括。或许蜀汉二主在与诸葛亮的“鱼水”深情中还夹杂着猜忌与防备,但诸葛亮对蜀汉二主绝对是忠贞不贰的,这也是诸葛亮能万古流芳的根本原因。我觉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这一形象之所以能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不朽艺术典型,最重要的原因不仅仅在于他的“经天纬地之才”(徐庶语,第三十六回){22},而在于他的“忠”,惟有精神和人格才是最打动人的。

有人说诸葛亮的忠是“愚忠”,但我不这么认为。沈伯俊先生在《诸葛亮是“愚忠”吗?》一文中认为,诸葛亮对国君的态度不是个人盲目、毫无原则、毫无主见地逆来顺受,而是以“帝王师”的身份,忠于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在他报刘备知遇之恩的心愿中更有兴复汉室、拯救黎庶、重新统一国家的宏图大志,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应该与对国君个人的盲从区分开来;而对于刘备、刘禅父子,诸葛亮总是直抒己见,如二主有言行不当之处,他总是或正色批评,或直言劝谏,毫无“愚忠”者的猥琐和卑微,因此“愚忠”二字是扣不到诸葛亮头上的{23}。我非常赞成沈先生的观点。

注释:

①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526-527页.

②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250页.

③李殿元,李绍先著.《三国演义》悬案解读.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264页.

④李厚基,林骅著.《三国演义》简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6月第1版,第65页.

⑤曹学伟.试论《三国演义》的主题.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第56页.

⑥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569页.

⑦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238页.

⑧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242-243页.

⑨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243页.

⑩许蓉生.蜀汉政权重要官员的地域构成及变化――兼议诸葛亮的“贵和”精神.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12期,第323页.

{11}{12}许蓉生.蜀汉政权重要官员的地域构成及变化――兼议诸葛亮的“贵和”精神.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12期,第324页.

{13}李殿元,李绍先著.《三国演义》悬案解读.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265页.

{14}{15}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526页.

{16}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569页.

{17}李殿元,李绍先著.《三国演义》悬案解读.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265页.

{18}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604页.

{19}苏斌,郭爽编.杜甫诗全集.海南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第150页.

{20}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243页.

{21}沈伯俊.诸葛亮是“愚忠”吗.语文知识,2007年,第1期,第14-15页.

{22}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232页.

{23}沈伯俊.诸葛亮是“愚忠”吗.语文知识,2007年,第1期,第14-15页.

参考文献:

论文

[1]曹学伟.试论《三国演义》的主题.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

[2]许蓉生.蜀汉政权重要官员的地域构成及变化――兼议诸葛亮的“贵和”精神.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6卷,第12期.

[3]沈伯俊.诸葛亮是“愚忠”吗.语文知识,2007年,第1期.

著作

[1]沈伯俊,谭良啸编著.《三国演义》大辞典.中华书局,2007年7月,第1版.

[2]李殿元,李绍先著.《三国演义》悬案解读.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