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斑羚飞渡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息技术进入教学,对传统课堂是一个很大的冲击。教师作为行动研究者非常辛苦,不仅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还要进行教学设计,执行教学过程,经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整个研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整合的失败,因此常常出现以下一些误区。
不理解技术在整合中的角色
信息技术介入教学以后,给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促进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然而弄不清技术在整合中的角色和地位,是最主要的误区之一。其表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灌”变为“电灌”,仍然没有改变“满堂灌”的本质;另一种是过度依赖技术支持,忽视教学实际。最终都导致教学目标的无法达成和教学效果的降低。如以下两案例片断。
《社戏》教学设计方案(部分)
教学目标分析
掌握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并体会人物描写的手法,体现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设计要点及点评:教学目标的分析仍然沿用传统的形式,只从知识传授的角度描述,没有考虑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本课采用教师自己制作的网页,其中包含作家作品的背景介绍、课文全文的电子版、相关词语的解释、中心思想的阐释。
设计要点及点评:虽然教师自己制作了网页,但是只相当于电子教案的形式。信息技术在这里虽然发挥了提供资源环境的作用,但仅作为一个信息呈现的工具,可有可无,只是将传统意义下的教师讲授改变为电脑灌输。这种整合不是真正的整合,只能算信息技术手段与纸质教案的叠加,两者仍可拆开各自独立,这对于学生深层次发展无益,也无法有效发挥信息技术应有的效益。网页中的课文全文电子版完全没有必要,教材中就有;相关词语的解释在网页中直接给学生,取代了学生的思维,如果教师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体会词句的意境,更能培养学生领悟和阅读的能力;即便是在传统课堂中,中心思想的阐释也要在教师讲解课文结束以后才水到渠成地揭示,而在这里,教师却把中心思想作为教学资源一股脑地都给了学生,这样学生就不会再花心思去思考。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整节课已经失去了学习的意义。
1.教师播放Flash配乐,进行导语引入:大自然千姿百态,动物世界更是精彩纷呈。动物在面临绝境时的表现往往令人赞叹、令人震撼,所折射出的可贵精神更值得人类细细品味。在被逼至绝境、关乎种群存亡的危难时分,斑羚会作出怎样的举动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去触摸那撼人心魄的惨烈与悲壮吧。
设计要点及点评:信息技术在这里扮演的是创设情境的工具。教师的导语非常有感染力,配乐课件的音乐也很优美,但是由于教师要一边播放配乐一边背诵导语,因此课件播放得断断续续,教师受了影响,导语说得也不连贯,刚开始营造的悲壮气氛立刻消失,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可以说,这次运用技术是一个失败。这并非是技术本身的错误,而是教师使用不当造成的。如果去掉配乐,依靠教师的导语,一样能够营造气氛。
2.请学生朗诵飞渡精彩片断,同时播放斑羚飞渡的Flas,来让学生从生动的形象中体会斑羚的精神。
设计要点及点评:飞渡的精彩片断是这节课的点睛之处,也是这节课的,课文精妙的语言和教师的适当点拨即可让学生达到情感的共鸣。教师正是出于这种考虑,让一个朗诵很好的学生来朗读。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性的认识,教师又播放了年轻斑羚怎样踏着年老斑羚的脊背,迈向悬崖彼岸的动画,信息技术发挥了提供资源的作用。教师的本意是营造悲壮的气氛,而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动画并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境,学生更多关注的是动画里的斑羚动作不连贯、悬崖画面粗糙等,打乱了整节课严肃、悲壮的气氛。当学生朗诵完,好几个学生就举起手来,评价动画的粗劣,将这个环节变成了纯粹的媒体评价环节。如果教师换一种想法,让学生在朗读中自己感知斑羚飞渡的场景,设身处地地体会镰刀头羊、老斑羚、年轻斑羚或者猎人们的心情,防止用形象的动画取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达到情感的共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会更好。
3.探讨欣赏并诵读优美语句:学生思考问题,教师讲评点拨。
4.拓展延伸:学生欣赏歌曲《天亮了》的Flash,自主阅读《生命之歌》相关文章,进一步感悟生命。
设计要点及点评:教师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其实是让学生在感悟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其他种族在种族存亡关头所作出的类似的壮举,体会动物不亚于人类的高贵品质。《生命之歌》相关文章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发挥了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但是,那首歌曲的Flash的画面粗糙,不但没有达到教育的意义,还沦为了学生的笑谈,使得教师整节课的努力白费。
其实,整合的出发点不在于技术的强弱多少,而在于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方式的变革。技术实际发挥的是手段的作用,使用技术实际是为教学目标服务,其选择宗旨是能否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不能处理好主导―主体的关系
完全去掉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得教师只作为课堂管理者而存在,或是怕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胡乱浏览网站、不听教师讲课,而剥夺学生的自主学习,都是比较极端的做法,其根源就是不理解主导―主体的关系。充分发挥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的优势首先要充分相信学生自主的能力,让他们能够面对浩瀚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和利用,学会自主学习;其次要做到因势利导,给学生及时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和控制自我行为。下面我们对以下误区案例作以分析。
《自己去吧》教学过程(部分)
1.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看今天谁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小鸭、小鹰)
师:小鸭和小鹰都是勇敢的孩子,你们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吗?但前提是你们必须要闯过认读大关,勇敢的孩子们,快来迎接挑战吧!
教师出示课件,其中含有生字的短句和长句。学生自读短句和长句。
设计要点及点评: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检查学生上节课学习生字的情况,便于决定后面环节是否进行相应的补救措施。因此这个环节不应该是学生自主,而应该重在教师的主导,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分段轮读,或者小组齐读,便于教师了解全班大多数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读句子,则不能达到目的。
3.分段学习。
(1)自主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问题:小鸭怎么对鸭妈妈说?鸭妈妈怎么回答?小鸭学会了吗?……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以各种形式汇报学习结果,如:朗读,表演。
(1)教师讲解第二自然段。
师:同学们,选择第二自然段中你自己喜欢的角色,读一读。
教师检查朗读情况,指导朗读,引导在读中感悟。
师:小鹰,你是不是很想去飞翔呢?可我怎么觉得你并不很想去飞翔,想想自己向妈妈提出请求时用的是什么语气,能再读一次吗?(小鹰说话很有礼貌,是恳求、商量的语气)
师:还有哪些小鹰想去飞翔?(请其他扮演小鹰的来读)
师:请所有的小鹰来读。
师:鹰妈妈,你喜欢自己的小孩吗?那你为什么让小鹰一个人去学飞翔呢?(因为我知道它会自己飞翔,我想让它独立学会本领……)
师:请其他扮演鹰妈妈的来补充。
师:鹰妈妈们想得真周到,请您们再鼓励小鹰一次,再读读吧!
(课文理解和指导朗读相结合)
师:想象一下,小鹰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它学会飞翔了吗?学会后的心情怎么样,它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在语言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设计要点及点评:课文总共两个自然段,教师本意是想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两方面的作用,但是主导、主体使用的顺序恰好相反,导致课堂效率很低。在第一个自然段,教师想让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进行汇报,教师不加干涉。在后面一个自然段,教师则注重学法的讲解和思维的训练,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学习、怎样思考。这两个部分的处理分开来看都不错,都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课堂效率却不高。在讲第一自然段的时候,学生很茫然,不知道应该怎样自学,白白浪费了自主的时间。在讲第二自然段的时候,学生了解了学法,但是已经没有第三自然段让他们能够现学现用,以后遇到类似的课文仍然需要教师提醒才能自主学习。如果把两个自然段的处理交换一下就非常高效了。
不理解整合的落脚点
整合的落脚点应该是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整合要达到的目标。首先,学生应该具有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以此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更迭的知识。其次,学生应该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书本上的知识无法具有超前性,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另外,学生还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想当然地安排教学活动,例如以下案例。
《直线平行的条件》教学过程(部分)
2.探究同位角。
师:画出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图5.2-5的简化图形(如图1)。
生探究:∠1、∠2的位置关系,并找出其他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角。
师总结:像∠1、∠2这样分别位于直线CD、AB的下方,又在直线EF的右侧,也就是位置相同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
生观察:同位角和邻补角之间的区别。
师强调:同位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都有一条边在截线EF上。它不同于对顶角和邻补角。
设计要点及点评:在探究直线平行的条件之前,必须首先明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的概念。教师这里的设计也很符合数学的教学逻辑,但是概念的教学利用探究法,效果却不理想。探究法主要运用于一些已有的公式、定理、规律的探究,概念、定义等则由于其语言描述性和精确性而难以发挥探究法的作用。教师在这里的设计本意是想训练学生的观察、辨别能力。同位角的概念在这节课中不是重难点,只是为后面知识作铺垫的基础知识。用这样长的时间进行探究,只为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效率很低。
3.探究利用同位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生:根据同位角的意义以及平推三角尺画出平行线,并描述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师: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并板书。
板书: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记为: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师:引导学生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表达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1,即如果∠1=∠2,那么AB∥CD。
师:强调判定两直线平行方法1的条件中有两层意思:第一层,这两个角是这两条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一对同位角;第二层,这两个角相等。两者缺一不可。
论文摘要:一位好的教师实际上是一位课堂教学的优秀设计师,所以,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对于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课堂设计艺术的水平,是区分“教书匠”与“教育家”的分水岭。教师要着重解决好课堂方式的选择、课堂结构的构建、课堂目标的确定以及当堂训练的落实等问题,要真正在课堂上落实好这几个方面,应从情感、合作交流、训练反馈等方面用热心和爱心激起学生的信心和决心,让教学成效更好地体现在教学设计中。
语文界的泰斗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说是科学,是因为它必须遵循着铁的教育规律,说是艺术,因为它具有水一样的灵活。所以要教好这一门学科,是需要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和反思中历练的。看完课堂教学设计的技巧,回顾自己这三年多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几点心得与大家共勉,也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应用与执行。
一、让“情感”唤醒学生“沉睡”的心
情感教学执行最好的是于漪老师,她被称为“情感派”的代表。她用自己饱含情感的语言打动学生,用这种情感的意境感染学生。语文教学是需要情感丰富的一门学科,一节别开生面的展示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那是教育教学思想报告会上韩军老师亲自展示的一节课——《大堰河我的保姆》,他用自己最本真的情感,饱含深情地把这首诗示范朗读了一遍,在低缓的音乐声中,韩老师所读的每一句都带着深沉的情感,读到深情处,我们听到他几声哽咽,看到他满眼的泪水,在场的几百名老师无一不被感染,几乎都要落泪,我们的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因为,那是他真正地走进了作者的作品,真正地体会到了那份思念的情感。学生也进入了更好的状态,一个个屏住呼吸,真正地走进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一起感受着老师带给他们的对于大堰河的思念和赞美。
二、让“合作交流”点燃学生“封闭”的心
我自己的一节公开课给我的语文教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选择了《斑羚飞渡》这一课,当时我找了很多教案和课堂实录的东西来看,可是当我真正接触这篇文章的时候才发现那些教案和课堂实录都是别人的东西,自己的学生是不是也和他们的学生一样?别人的教学是不是真正适合自己?所以我就决定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教学,整篇文章我只设计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主观性很大的问题,如果学生可以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就可以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并带上自己的观点看法参与到课堂中,两个问题是环环相扣的,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他们对两个问题的解释很到位,在一些语言的引导下,部分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进行思考并作答,课堂气氛很活跃,有些学生的答案使我很吃惊,原来学生的自身潜力是很大的,他们的能力也是无限的,只要老师能够积极地引导,他们就会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转贴于
三、让“评价与反馈”敲打学生“懒惰”的心
教师在课堂上安排当堂巩固和训练时必不可少的,每一天课前的一个小听写,课后一个小结,给学生自由时间背诵,这样每节课有一个规定的任务,把当堂的知识巩固落实好,让那些回家懒于学习和动手做作业的学生在课堂上勤快起来。再者,课堂的训练和巩固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及时地反馈给老师,然后大家一起解决,不仅让大家在解决完问题后获得知识,他们本身对于质疑问题的解决也有了很大的成就感,久而久之,他们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养成后,就不会出现时时懒于动笔的情况了。
四、让老师的“热心与爱心”置换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与决心”
你有没有把每天的上课当作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呢?你的每一节课是不是以最好的状态去面对的呢?你有没有因为这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心中窃喜呢?又会因为一节课没有处理好而心中不悦呢?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你就是一位充满爱心,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热爱教学,热爱课堂,热爱学生的教师才会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应该如何去教好自己的书,教给学生知识,这样你就会要求自己不断进步,不管是在课堂的教学设计上,还是在学生的成绩提升上,都会下大工夫去做好。你的热情和爱心会让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信心和决心。“只要心中有学生,胸中有全局,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课是一定可以教好的。”
最后用于漪老师最初在教学中的八个字来收尾,“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课堂如何更好地设计,每个人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设计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也不同,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用知识去武装自己,把更多的所知,更好的状态留给学生,教学相长,让师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语文课程改革实施三年多来,在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学行为的同时,还存在着对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背弃,对《语文课程标准》要义的背离。要注意发现、研究、解决这些语文课改过程中的新问题,在实践中摸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规律。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从启动、实验到全面推开,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了,高中课程改革也已起步。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摸索,语文教学展现出了新的气象,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作为一个清醒的改革者,一个负责任的语文教师,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应该在更新教学理念、变革教学行为的同时,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语文课程改革健康地向前发展。当前,有哪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呢?
一、创新与继承的问题——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是创新的基础和财富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任何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改革都离不开创新,都需要创造出新的理念新的秩序新的价值。创新是一种精神而非模式,是一种动力而非教条。任何创新都不可能做到“全新”,只能是对传统的改造与发展。中国教育的基本理论在孔夫子时代就已经形成,中国语文教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到了近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与西方教育思想融合,产生出中国式的语文教育理论体系和行为规范,其代表和集大成者便是叶圣陶先生。叶老先生关于“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教诲,至今依然熠熠生辉,并且与新课程理念高度一致。对于祖先留下来的语文教育宝典,我们不是研究透了,认真实践过了,而是做得还远远不够。相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已经被挤兑得所剩无几。语文课程改革应该呼唤优秀传统的回归,而不能把“已有的”“过去的”统统“革”掉。《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学习要注重积累、领悟,其实传统语文教育最看重的就是阅读、吟诵、揣摩和感悟;倡导教师、学生要成为对话者,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和探讨,其实一部《论语》就是师生对话的典范。有人借实施课程改革的“东风”,对语文教育传统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批判和否定,如果不是无知的话,至少也是浅薄与轻率的表现。我国语文教育的确存在不少弊端,有的还相当严重,并且根深蒂固。但是,母语教育的弊端是世界各国都在面对的一个难题,何况汉语言教育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能依赖于对“过去”的简单否定和对“西方”的简单引进。创新不仅需要吸收外来的先进的思想理念,更需要发扬民族的“草根”的优秀传统。对语文教育来说,还得弄清楚哪些是需要或者可以创新的,哪些是无需或者不能创新的。有的老师指导学生作文要“体裁创新”,实际上只不过是某种非常用体裁的套用罢了,何来创新?有的老师提出“情感创新”,那就简直不知道会创出什么新“感情”来了。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问题——不能顾此失彼。以人文性排斥工具性。或者相反
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困扰语文教育几十年。回顾历史,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每当强调工具性的时候,便忽视了人文性;每当强调人文性的时候,便忽视了工具性。我们总是以一种倾向替代另一种倾向,而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这当然与从上、从众心理和习惯思维有关,同时也反映出不善思考、不尚研究的现状。《语文课程标准》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确定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理论上厘正了语文教学改革的道路。可能是由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不恰当地过分突出了工具性而引发社会舆论的激烈批评吧,实施新课程后产生反弹,大家都在抢占“人文性”的高地,语文课堂上漫天探讨人文性,而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历史的失误以另外一种相反的形式在重演,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严重关切。就语文本身而言,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弘扬人文精神,不能忘记我们教的是语文课;强调工具性,要善于挖掘蕴涵于语文工具性内部的人文精神。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最近在一个座谈会上指出:“不能只要人文,不要语文。”真是一针见血,语重心长。
三、教学行为转变的问题——警惕两种状况:一是故步自封。二是形式主义
反思三年多的课程改革,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更新应该说是很显著的。经过通识培训、《课标》解读,大多数语文教师能接受并理解新课程的要义。但是,从转变理念到转变行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更新教学理念固然重要,转变教学行为更重要。对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仅有新的理念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最需要的是如何把新理念转化为新行为。较之于理论宣讲,他们亟需教学实践的示范。如果把眼光投向课堂,投向广大地区,我们所看到的语文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老调子、老样子。这不是耸人听闻,也不是给课改抹黑,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一样的字词句篇,一样的语法修辞,一样的中心思想,一样的写作特点,一样的老师“讲深讲透”,一样的学生昏昏欲睡。所谓的“平等对话”,无异于以往的一问一答;所谓的“启发式”,成了老师预设答案诱导;所谓的“整体感知”,就是一遍一遍的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许多教师被实验教材里的那么多的新篇目搅得团团转,哪里还有精力在更新教学行为上下功夫?一些热心教改的语文教师在形式的改变上颇费心思,搞一些“花拳绣腿”,必要时拿来表演给人看,并没有多少实际的效果。多媒体演示,课本剧表演,辨论会,抢答题……热闹过后,收获几何?一节《斑羚飞渡》,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小斑羚、老斑羚、猎人和警察,在课堂上你追我赶,又哭又喊,课是上“活”了,该解决的问题却一个也没解决。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有质的变革,教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有质的转换,这一切都应表现在教学行为的转变上;既不能守旧不变,也不能搭花架子,玩虚的。
四、学习方式变革的问题——科学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终身受益
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我们的目标是要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真正变为对母语从认知到掌握、同时接受祖国文化熏陶滋养的过程,变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求知的过程,变为心灵逐渐完善、升华的过程;要促使学生按照积累、感悟、实践、创新的基本规律,进行个性化的语文学习。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太看重知识而忽视实践,太看重训练而忽视熏陶,太看重死记硬背而忽视灵活运用,太看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太看重“接受”而忽视“创新”……可惜的是。这种状况目前并没有多大改变。自主学习因兴趣不高而难以开展,小组讨论成了合作学习的唯一形式,探究学习局限在很肤浅的层面上。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有损于语文学习本身,更糟糕的是会阻碍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语文教师应积极摸索《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的方法和途径,把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转变教学行为的核心任务来对待。知识是无限的,教师的责任是培养学生发现和创造知识的能力。这就是“鱼”和“渔”、“面包”和“猎枪”的关系。
五、“独特感受”、“自由表达”与价值取向的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教育和引导
关于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关于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具体实施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另一种情况,阅读教学中忽视甚至排斥老师的讲解,学生的“个性阅读”成了对文本的随意发挥,“独特感受”引发价值判断的错误,是是非非难以辨清,似乎怎么说都对,谁也说服不了谁。读《背影》读出了“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读《孔乙已》发现“造成孔乙已悲剧的原因是因为他智商不高”;读《宋定伯捉鬼》感悟到“再也不能轻信别人”……如此“独特感受”,岂不荒唐!写作也一样,“自由表达”、“真实情感”与主流意识相违背,“创意表达”成了追求离奇与怪异;有的拿传统文化“开涮”,有的竞把“最崇拜的人”写成了希特勒……我们的一些老师往往顾了这头儿忘了那头儿,引导了独特感受自由表达,却忘了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其实,独特,自由,从来都是相对的。中学生出现怪异思维和出格见解并不奇怪,老师的责任是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这跟落实课标精神并不矛盾。放弃教育是教师的失职!
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问题——学生是最鲜活的资源
“课程资源”这个新概念的引入,开辟了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大语文”教育找到了正确的途径和载体。语文教师从此可以冲破教材和“教参”的禁锢,在更加广阔的天地里施展身手;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也可以更加丰富多彩。语文教学的课程资源既可以从课外开发,也可以在课内来开发。语文教学要贴近学生,课堂上生成的课程资源是最值得开发和利用的。当学生的兴趣被激起、思维被激活,当师生真正地互动起来,课堂上生成的语言现象、思维现象、交际现象、行为现象,都是鲜活而有趣的教学资源,并且为学生所乐于接受。可惜,许多老师对此却漠然视之。课堂上一切按既定教案办,所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是事先准备好了的,即使课堂上有宝贵的资源出现,也会因为怕影响教学进度而白白放弃。当然,这里有教学理念的问题,但更多的恐怕是底气不足、功夫不够造成的。不能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不善于发现和激励,要开发和利用课堂生成的课程资源显然有困难。
七、现代科技手段运用的问题——与教学内容整合,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表达中提到了“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问题。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受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因为,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丰富语文教学的资源,扩大语文教学的视野。但是,事物是有两面性的,多媒体也一样。当多媒体技术不能与教学内容实现整合的时候,它的应有价值和积极作用就会大大丧失,甚至会伤害到语文教学的效果。有人把多媒体屏幕当成黑板来使用,有人用多媒体做模拟题、布置作业,有人用多媒体进行刻板的文本解读……直观与局限同在,生动形象与简单幼稚并存,增大容量使“满堂灌”变得更为便捷而无所限制。有些地方不从实际出发,不考虑教学内容是否真的需要、客观条件是否具备,要求教师都上多媒体课。实施新课程不能只在形式上做文章,语文课还得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语文是以文字和语音作载体的,文字和语音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语文教师以耕耘文字为已任,任何技术只不过是我们耕耘文字的辅助手段而已。
八、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