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双语课程

双语课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双语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双语课程

双语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国际贸易实务

双语教学的出现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全民素质,为增强国家和民族的综合竞争力提供充足的智力和人力资源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使命,而双语教学的出现就是为了满足时代的需要。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在参照国际惯例和相关国际法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集实践性、操作性和涉外性为一体的经济类专业课程,其目的是指导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开展外贸活动,主要借助于英语进行工作。因此,有必要也应该让学生接受国际上通用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以便日后对外交流和开展工作。只有进行双语教学才能解决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相脱节的问题,从而培养出越来越多既懂得专业知识又通晓外语,适应国际、国内发展需求的外贸人才。

(一)双语教学可以推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更新,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深入目前,我国高校中《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版本较多,新内容和新成果也在不断地添加和引进,但与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相比较而言仍显滞后。而引进国外先进的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内容体系等,都将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双语教学可使学生尽快掌握外贸专业词汇和实际操作中的外语标准表述方式

在选用国外先进教材的基础上,对《国际贸易实务》进行双语教学可使学生不仅学到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掌握了外贸专业词汇及相关文件的标准表述方式,为日后在实践中与国际合作伙伴开展业务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也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目前双语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遇到的阻碍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强,对于今后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大量接触英语的学习国际贸易的学生来说,必须懂得如何用英语与国外的同行进行交流,因此,只要条件许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应该而且最好采用双语教学。现实中,受师资状况、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的可获得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我们还无法做到广泛而普遍地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双语教学。从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来看,双语教学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双语教学认识不足,导致重视程度不够

在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中,缺乏对双语教学目标的正确认识,从而无法恰当设置课程内容;且由于缺乏科学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导致双语教学无法与其他相关课程进行有机连接。同时,许多高校缺乏有效的双语教学方法,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从而使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教学效果不明显

学生外语基础的好坏以及对外语感兴趣与否使课堂反应呈两极化。双语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听力水平和较大的词汇量,否则很难与课程产生共鸣。目前的教学状况是,一部分英语基础好的学生能够很好地将英语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不仅学习了专业还提高了外语水平;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苦于短期内无法提高英语水平而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从而使两者都受到影响。

另外,从招生情况来看,目前数量较多的一般院校招收的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而言要弱于数量较少的重点院校的高分生源,这从客观上决定了大量的一般院校开展双语教学会在低层次上,离高层次的双语教学目标(全面双语思维层次,即教师和学生均用英语来思考问题、解答问题)还有很大的距离。[论\文\网LunWenNet\Com]

(三)师资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国际贸易学科专业内容,还要精通英语。而当前的现实是,大部分能够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专业教师外语水平距离双语教学还有一段差距;而专门的英语教师的专业课基础理论有限,满足不了专业教学的要求。因此,师资问题是阻碍双语教学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

(四)双语教学的教材和参考文献较少

目前,真正具有学科特色,适应于进行“双语教学”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材比较匮乏,很少有本学科的英语教材,为数不多的国外原版教材不仅价格偏高而且难度过大,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比较吃力,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课外参考资料也比较缺乏,可供学生查阅的相关参考文献较少,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此外,仅有教材而缺乏其他参考书籍,教师照本宣科也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授课水平,会使学生对教师专业水平不满意。因而,从这个角度说,教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瓶颈。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建议

(一)正确认识双语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中的重要性,提高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首先,《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国际共通性,特别是其中的多数贸易规则、贸易术语、相关法律条文等都是直接由英文翻译而来,因而开展双语教学无疑将更加有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其次,《国际贸易实务》融会和梳理了国际贸易实践过程中的业务重点和难点,课程编排所涉及的外贸业务的各环节,如报盘、还盘等多用英文表述,确认书、合同、提单等文件也多以英文书写,对该门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增强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氛围。因此,高校应正确认识双语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重要性,提高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

(二)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营造英语听说环境

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将有助于双语教学的开展。但仅有英语成绩的高分是不够的,如果只强调打基础,强调阅读、语言输入和积累,不展开交际,不进行输出,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对具有一定阅读水平和语言水平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有强烈的交际和使用语言的愿望,因此,在大学里完全有必要改变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着力培养双语教学的骨干教师

进行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需要有双栖型的师资。以往的教学中,外语教师一般对文学、历史等文史知识比较了解,但对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很陌生,而专业教师一般外语水平又欠缺。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外语基础较好,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好教学效果并愿意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去进修外语,培养出合适的师资。此外,还可以聘请外教上课,给其配备助课教师。目前,在双语教学中面临的师资问题是,能熟练用英语讲课的教师数量有限,而且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能担此重任的也较紧缺。因此,培养出一批在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双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四)整合教材资源

好的教材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起步阶段的双语教学,运用非母语的语言去掌握陌生的知识对学生而言压力很大,撷选国外优秀原版(英文版)教材在此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外教材出版周期短、知识更新快,反映了学科的前沿,内容丰富,叙述严谨规范,一般都配有多媒体课件。更重要的是,国外教材中还大量配以各种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另外,教师在使用原版教材时,还可以从中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但是,原版教材过于昂贵,学生人手一册显然不现实。国内有些出版社购买了某些教材的版权发行影印本,虽然降低了成本,但黑白印刷减弱了彩色图片的立体效果,有些甚至失去了教学意义。因此,笔者建议,暂时可以选择一些国外类似教材的某些章节,或者先择一些网络资料编辑整合而成教材。为了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保持知识的完整性,也为了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参考书供其理解和掌握知识。此外,目前外贸企业正在使用的各种英文单据可以整理成册作为教材的补充,供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时使用,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二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国际贸易双语教学的教学方式探讨进行双语教学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要让双语教学达到以往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都值得研究和探讨。在教学中,教学双方所面临的难题集中在由语言障碍而引起的心理障碍上。学生在非母语的环境中学习专业知识,英语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就会在心理上产生压力,由此而影响他们对专业课的学习,这种负面影响一定要考虑。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讲授、讨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比较适宜。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要大量使用书面英语与外界交流,同时还需进行大量的口头交流,因此对其进行专业英语的运用培养就显得很重要。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可采取中英文交替式运用且逐渐地、尽量多地使用英语的方式,让学生渐渐地接受通过英语来学习专业课并且最终达到用母语学习的同等效果。在讨论和案例教学开展之前,学生应在课前认真预习,熟悉所讲内容,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参与讨论。通过课前的认真预习,对用英语表述的内容基本有一定的了解甚至达到掌握的程度,这样不仅可使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掌握专业知识,同时又使他们掌握了专业英语。当然,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有赖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教学的参与性。

参考文献:

双语课程范文第2篇

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会计双语课程,其探讨多围绕课程内容的组织、教材的选择、师资的培养等,但关于实验环节如何开展,鲜有文献进行归纳。会计作为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强调对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使在电算化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会计手工实验仍然是不可摒弃的一个环节。数据处理和信息生成背后的基本原理和路径是什么?通过直观、完整的会计手工实验流程,才能对信息系统下的数据流有更为清晰的把握。会计中文课程的实验体系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但双语课程的实验环节却处于探索中,不利于学生双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张予(2008)认为开展双语实验教学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客观需要;张正勇、徐刚(2013)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认为“实践教学条件无法满足需要”的占68.7%,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应用能力不强。步丹璐(2013)提出,以上市公司为天然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实验室学习习惯,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建设会计双语课程的实验环节是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与战略思维,在全球商务环境中熟悉国际会计惯例和提高财务决策能力的有效路径。

二、会计学双语课程实验设计的导向与思路

(一)充分结合课程内容和特点

从内容上看,会计学双语课程包括会计原理和财务会计两大部分。会计原理部分主要介绍复式簿记的原理和会计循环,财务会计部分主要介绍会计要素的核算、财务报表以及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从特点上来看,会计学双语课程不仅着眼于会计专业领域内理论知识的讲授,更应该注重切实商业环境中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会计双语实验环节的设计应兼顾会计基本原理的运用和财务会计的训练,按照循序渐进的思路设计关于会计循环的基础实验、关于要素核算与报表编制的专项实验和综合实验,并且以提高应用能力为目标,设计关于英文财务报表解释和分析的提升实验和中国在美上市公司案例分析与准则比较的拓展实验。

(二)报表导向“做中学”,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

不同于我国会计教材的编排体系(先介绍各要素的核算,最后介绍财务报表),西方会计教材多从介绍财务报表开始,之后再介绍各要素的核算,这样就使得学习者能够对报表产生一个基本的认识,让对各要素的学习有一个具体的归属。但不论我国会计还是西方会计,都强调财务报表的基本导向,能看懂报表,会编制报表,透过报表为企业经营状况把脉。在会计学双语实验中,以上市公司真实的英文财务报表为切入点,进行报表阅读与分析,可以实现从课本所学知识到现实商业实践的过渡,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网络资源,突出前沿性和时效性

会计双语实验内容中,英文财务报表的获得与公司基本面的分析,其相关资料都来自网络。进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网站,通过“SearchEdgarforCompanyFilings”图标进入公司文档搜索界面,输入在美上市公司的名称,即可列出所有归档的文件,进而选择文件格式10-K或20-F,即可列出各年的年报,供在线或下载阅读。此外,也可以进入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所的网站或者进入某一在美上市公司的官方网站,下载公司的各年年报。由于在线资源实时更新,学生可以获得最新的年报资料,以及公司个股和整体市场的信息,形成通过财报看问题的微观思维与结合市场进行分析的宏观意识。

(四)开放式的问题设计,引导创新思维和延伸阅

读会计双语实验中的提升实验与拓展实验,均采用开放式的问题设计,如GAAP(公认会计原则)与IFR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财务报表列报区别,GAAP、IFRS与CAS(中国会计准则)的比较,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与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开展的联合项目等,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体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提高信息检索与获取的能力。此外,实验中的分析对象不固定地局限于某一特定公司,而是由学生自行选择,且均要求基于最新年报展开分析,因此不断地向前滚动,没有固定的、统一的答案,有助于学生开展自我学习,形成创新思维。

三、会计学双语课程实验模块的具体设计

(一)基础实验———会计循环

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使学生知悉日记账与分类账的格式与登记方法,熟悉记账、过账、编制试算平衡表、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流程,掌握会计循环的主要步骤。区分日常经济业务的记账分录、调账分录、结账分录,区分调整前的试算平衡、调整后的试算平衡、结账后的试算平衡。实验说明:以一家业主制企业为对象,对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进行期末账项调整和财务报表的编制,熟悉会计循环的基本流程。实验要求:1.在日记账中编制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并过入分类账,编制调整前的试算平衡表。2.编制期末调整分录,并过入分类账,编制调整后的试算平衡表。3.编制业主制企业的损益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4.编制结账分录,并过入分类账,编制结账后的试算平衡表。

(二)专项实验———会计要素的核算与会计政策的选择

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使学生掌握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重要资产的核算,通过各种核算方法的比较,理解不同核算方法所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而结合公司年报中关于重要会计政策的披露,了解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情况。实验说明:根据某公司给出的基本信息,对坏账的核算、存货的盘存制度、发出存货的计价、固定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等做出会计处理,比较各种方法对损益和资产的影响。此外,查阅一家在美上市公司的年报,关注其附注中对上述各项会计政策的披露。实验要求:1.请分别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对该公司的坏账进行处理,观察哪种方法更体现利润平滑观念?2.若公司期末存货采用实地盘存制,请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与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对存货的发出进行账务处理。若采用永续盘存制呢,分析实地盘存制与永续盘存制哪种制度更能体现内部控制的要求?在物价持续上涨的趋势下,哪种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更能体现谨慎性?3.请分别按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并做出会计处理。分析不同的折旧方法对税有何影响?4.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有限还是不确定?所有的无形资产是否都需要摊销,进行减值测试?按直线法计算无形资产的年摊销额,并做出会计处理。5.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中,权益法与成本法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6.在公司年报中,“重要会计政策”列示于什么位置?请查阅一家在美上市公司的最新年报中针对坏账、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分别采用什么会计政策?

(三)综合实验———公司制企业的业务处理与财务报表的列报

实验目的:业主制企业的财务报表较为简单,而公司制企业的财务报表较为复杂,通过该实验,使学生掌握对公司制企业复杂经济业务的处理,知悉其财务报表的结构、内容与编制方法,理解报表之间的内在关联,重点关注综合收益的构成。实验说明:以一家公司制企业为对象,对一定会计期间内的常规业务(如购销业务)与特殊业务(如筹资、投资与举债等相关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表。实验要求:1.请对以下业务做出账务处理:不同的运费条款下存货的采购;不同销售方式下收入的确认;股票的发行与回购、股利的宣告与支付;债券的发行与本息的偿付;投资与公允价值的使用,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固定资产的取得与处置;固定资产重估等。2.综合收益包括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上述产生的收入、费用、利得、损失中哪些计入当期损益,哪些计入其他综合收益?3.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流程是什么?从顺序上看,应该先编哪张表?4.分别编制公司制企业的综合收益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

(四)提升实验———英文财务报表解释与分析

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使学生熟悉如何获得一家外国公司的财报信息,知悉SEC对不同类型公司年报格式的基本要求,掌握英文财务报表的基本内容及各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理解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流程,学会利用课程内财务分析的基本知识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等做出评价。实验说明:选择世界财富500强中比较感兴趣的一家美国公司(如沃尔玛),进入其官方网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网站或纽约证券交易所网站,下载最新的财报,关注年度财务报告中所包括的内容,重点了解财务报表的构成及内容,进行简单的财务报表分析。实验要求:1.美国本土上市公司的年报格式是10-K还是20-F?2.所查阅公司的财年(fiscalyear)的截止日期是12月31日吗?财务报表包括哪几张报表?财务报告中除财务报表之外,还包括哪些内容?3.该公司的利润表与综合收益表、综合收益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产负债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分别是如何体现的?4.基于该公司的最新财报,计算流动比率、速度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评价其偿债能力;计算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总资产报酬率(ROA),评价其获利能力;计算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评价其营运能力。5.查阅该公司上一年度的财务数据,分别计算上述财务比率,进行趋势分析。

(五)拓展实验———中国在美上市公司案例分析与准则比较

双语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双语课程;慕课课程设计;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

一、引言

慕课从2008年至今成为主流媒体的教育关注点。2012年在美国顶尖大学建立网路学习平台的基础上,国外“coursera”、“edX”、“Uadcity”三大网络课程提供商实现与众多世界知名高校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系统学习课程。根据Wikipedia2014年的统计数据,单就coursera拥有来自114家教育机构所提供的839门课程,学习者达到1000万。平均每门coursera在线课程注册人数达到2万,甚至有些课程注册人数达到23万。基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开放性教学管理模式和高校国际化教育办学合作,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国内顶尖大学除了加入国外慕课教学平台和课程之外,也纷纷建设“学堂在线”、“MOOC中国”“中国大学MOOC”支持以及例如“上海交大网络开放课程”等高校自有慕课平台。由于慕课课程建设在国内普通高校处于尝试阶段,课程建设理念、设计结构、技术支持和效果评估等对于广大高校教师而言仍需要借助国内外已有的实践经验和相关课程设计案例来丰富其课程设计的多层次理论基础,亦可借助超星公司商业化慕课设计模式以及指导性慕课设计方法来进行精细化再设计,使慕课技术服务于教学效果。

二、相关研究回顾

慕课作为高等教育一种重要的开放性教学形式,其课程建设、教学效果评估技术、商业化多主体参与模式等方面收到国内外学界关注。在知网、sciencedirect等国内外主要数据库和“MOOC”微信号以“慕课(mooc)”、“课程设计”等关键词对2013-2015年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共有三十多篇国内和二十多篇国外学术论文。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1)、以某些具体课程为例的慕课化教改。如根据慕课特点以英语听说等专业为例进行课程改革[1]。(2)、慕课建设的意义、利弊得失与深远影响。如孟庆宁分析慕课热潮的现实困境、行动逻辑和文化反思[2]。卫志民研究慕课本土化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3]。(3)、运用于慕课过程的具体教学策略和技术支持。如王陆设计了一种基于慕课教学资源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弹性型转弯教学策略模型[4]。(4)慕课后期反馈效果评价机制。马瑞、吴晓璇等人构建慕课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源、课程团队、学习用户、环境4个一级维度、8个二级维度、32个指标项[5]。境外研究较为系统,从相关慕课类型、特征、运作模式等概念研究到关注慕课课程设计中“学生视角”的教学效果与学习体验研究,主要研究方面涉及到如医学等慕课课程设计中的“以生为本”理念运用和学习体验反馈技术。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方法明确慕课设计内容、技术手段和教学战略等设计体系,更好体现慕课课程设计中的学生需求和效果控制。台湾学者如Yang-HsuethChen、Pin-juChen等则通过对慕课学生的田野阶段性访谈、课程过程记录和研究观察笔记等质性分析研究慕课学习团队的影响因素、激发策略和受益认知,为针对研究中国背景的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手段开发提供一手实证数据[6]。综上所述,专业课程的慕课课程设计研究更需要关注“以生为本”的价值取向、个案化教学设计特色和有数据测度为依据的展示重构。

三、慕课课程设计构建———以《酒店管理概论》双语课程为例

(一)、慕课建课结构分析

根据卡罗尔“学校学习模式”理论,课程教学效果取决于机会、毅力、能力倾向、教学质量、学生理解能力这5个指标。慕课建课在机会指标上明确学生完成某门慕课学习任务所规定的时间,即为慕课课程的总学时,基本参考面授课堂的总学时。在学习毅力指标上,慕课根据现有的学生对课程的兴趣程度、学习态度和时间投入,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化视频处理,同时根据学生学习特点进行学习序列再设计,使学生减少学习负荷,短时间阶段化学习模式更增加学习的持久性和成就感。在教学质量指标上,慕课在教学内容和学习序列上能够支持自定进度的学习,提供一对一的教学体验,线上练习活动的及时反馈为学生提供定制的学习帮助。慕课平台学习数据统计功能也形成对学习情况的监控,帮助教师更好改进课程教学质量。在学生理解能力指标上,慕课按照学生的理解能力将教学序列与学习目标相匹配,设计出更适合学生理解的慕课内容结构。在能力倾向指标上,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来重新设置慕课难度,多以创造学习价值为目标来激励学生完成慕课学习。针对《酒店管理概论》双语课程慕课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其一、在课程教学周期方面初步设定为16周,每周安排90分钟教学视频学习和30分钟线上学习活动和社区交流。90分钟教学视频分割为若干5分到15分钟小片段视频教学,确保每个小片段能够完整讲授某个章节主题或者小知识点,便于学生能够在毅力、机会等指标方面持久完成线上学习任务,保证学习机会在有限时间内被分享利用。其二、在内容主题安排方面建议采用模块化分割,建立慕课教学视频目录指南和细化教学大纲的章节知识术语。每个视频围绕一个概念、原理或者话题。便于学生查找所需要的知识点或者根据自己学习情况重新设置学习序列。知识点取舍除了根据《酒店管理概论》面授大纲之外,也可以根据学生课前课后反馈和线上社区推出的wiki板块的知识共建所增补的知识点,增加相应教学内容以适应酒店行业不断变化的发展业态,最终实现主题聚焦而相对独立完整,同时又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能力倾向。其三、在形式设计和技术支持方面,双语慕课必须增加字幕,并且在关键英文表达和生词上有标注解释,以帮助英文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跟上学习进度。慕课视频拍摄技术多样化,有PPT录播、课堂实拍、选景外拍三种形式。因为《酒店管理概论》教学目标偏重于理论性引导,但是专业内容偏重酒店基本管理原则、服务规范和运营环境理解,并无太多推理过程,因此使用大部分PPT录播和少量选景外拍是该课程双语慕课建课比较适用的形式设计。国内慕课建课的技术支持多依靠coursera、edx、学堂在线等国内外成熟的慕课平台,聘请专业慕课制作公司来完成全程技术服务。从制作成本考虑,建议本校电教中心提供视频制作的技术支持,组织年轻教师学习基础的录播软件和图像处理技术以培养自主慕课建课能力,并可以招募学生助教团队来辅助,提升学生建课参与性。其四、运用多种组合学习路径。慕课结构区别传统面授课程的地方在于1、基于视频之间延展关系的碎片化学习和组合化教学序列。学生可以自定义学习序列,或者教师可以推荐学习序列并阶段组织review和小测试。2、丰富多样的线上社区活动。包括破冰活动、同伴互评、知识共建等。教师在整个慕课社区活动管理中扮演介绍人、辅助人、平等成员等角色,让学生之间通过社会互动和协商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和信息分享。国外慕课平台多借助Googlehangouts、YouTube等进行视频在线答疑、专题讨论等。而由于国内网关限制不能使用部分国外网站和软件,因此建议可以使用微信群、QQ群、Pinterest等分享图片、视频等信息,实现社区交流和学生自主学习氛围塑造。

(二)、慕课课程推介活动和学情分析

慕课课程设计之前需要熟悉选课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和学习规律。因此需要进行课前推介活动和学情分析。在推介活动方面,国外做法是通过学术人脉、专业委员会、慕课平台、技术新闻网站等进行推介。而《酒店管理概论》双语慕课建设作为一项校级教学建设项目,最初构想是在本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以及旅游外语类专业进行推广,然后逐渐对部分市属高校的进行相关宣传。因此首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制作5分钟左右的课程介绍视频。采用特效外景切入,让教师出镜简要介绍课程教学目标、内容体系和考核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课程相关信息,做好选课准备。鉴于对2014级双语班调研发现大部分学生存在学习信心不足、父母以及自己对酒店管理行业认知偏差,因此参考万豪“万礼豪程”教育项目的做法,在课程介绍视频中增加家长、选课学生、毕业生、酒店行业主管对课程难度、教学效果、行业实践结合度、就业情景等访谈来激发学生对课程受益点的正面认知,使其具有说服力。在学情分析方面,大部分借助视频观看轨迹、测试结果作业成绩和线上发帖活跃度等慕课平台数据统计来反馈学生学习行为和规律。以往慕课研究证明4周以内学生的拖延症率和放弃率是最高的。针对本科应用型高校《酒店管理概论》双语慕课教学难度、英语水平要求和内容-语言学习双目标平衡等特点,对有意向选课的学生采用开课之前的学情测试和期望调查、给予试听机会和学分奖励政策、要求签订选课契约能够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基础上,激励学生选课并完成课程学习,同时防止中途流失或者消极应付。笔者曾对2014级酒店管理本科双语班学生进行慕课建课需求抽样调研,发现知道慕课并且听过慕课的学生仅占62.9%。53.6%的学生认为慕课可能比面授更有趣,而且听课时间上比较灵活,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反复学习。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双语慕课教学中语言障碍是他们放弃的第一原因,其次是开放式多形式的presentation等作业展示让很多学生害怕自己英文口语差或者缺乏软件运用能力而感到信心不足,甚至宁愿选择记忆型的闭卷笔试。一部分学生因为自身身体条件、专业调剂和就业焦虑对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前景表示担忧,影响对该门课程的慕课学习激情。在选课动机方面,35.8%的学生希望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36.4%的学生认为大一下学期课程安排较满,慕课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灵活。27.8%的学生认为慕课比较有挑战,考核方式灵活多样,比中文面授感觉更能测试出自己的综合能力。因此学情分析过程中,一方面考查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面试表现、选课需求、动机,并酌情筛选。另一方面需要测试学生的学习毅力、任务执行力、自信心、韧性等情商因素来预估他们学习慕课可能遇到的问题。同时通过线上社区来帮助应用型本科学生,鼓励发挥他们的潜能。

(三)、慕课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和学习活动策略

笔者在《酒店管理概论》双语教学过程中发现中文面授和50-80%英文面授在教学内容选择、主题安排和学习序列存在较大差异。将武汉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本科《酒店管理概论》中英文教学章节对比,可以发现英文教学内容以学生进入酒店业职场的视角先从服务价值、职场发展到酒店微观部门组织、最后进入相关细分市场与特许业务直至对酒店伦理的思考。而中文教学内容以教师角度先介绍酒店业概况,然后将酒店管理分为组织、人力资源、服务质量、后勤保障、战略、营销、公共与文化这些板块进行分类教学。根据美国饭店协会AHLEI教学要求和国际连锁酒店行业实践,作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第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导入型教学内容应该包括更多服务理念等职业态度教学和职场初探放在教学第一阶段,借助慕课视频技术可以增加相关场景来加深学生对酒店行业的敬业态度和服务精神的植入,这也是广大酒店行业挑选人才的第一要求。另外慕课教学内容也应该包括更多人文伦理思考,特别是酒店职业道德、工作伦理在行业职场中的人生指导作用,可以补充一些目前国内酒店行业职业道德事件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该如何决策才是最理智的。因此在慕课教学内容设计理念上应该考虑到学生需求的多样化,以学生视角完成一趟“门外汉-职场新人-未来管理者”的学习之旅。在学习活动策略方面,针对每个章节知识点提前让学生在空白展示墙上采用知识地图方法绘制自己的术语网络图,并让学生提出核心问题来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需要什么样的方式展示知识点,进而设计出最佳教学策略。表1为该门课程的慕课教学内容设计表节选。除了侧重专业内容教学之外,需要在每个知识点讲稿中强调关键术语和表达,并配套一些英文表达的专业习题,帮助学生逐步熟悉英文授课的特点和酒店管理专业英语常用表达。

(四)、慕课课程制作设计

慕课课程制作设计包括课件、讲稿、视频三方面。一般慕课课件采用PPT制作。由于《酒店管理概论》慕课教学设计是采用“门外汉-职场新人-未来管理者”角色深入和“酒店内部-外部”从微观到宏观的层层推进形式。因此PPT的线性展示并不太适合该门慕课总体课件制作。因此建议选用prezi制作英文版课件,展示效果更为生动,而且能够层层推进,继而不断回顾前面的要点。另外根据克拉克的学习图论思想,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5类,每一类教学内容对应可以采用6类图像中的某些类别[7]。这种做法帮助学生在观看课件图片的时候更有效的获取教学内容信息,或者说是采用了最适合的课件图像来传达了教学内容。就《酒店管理》课程课件涉及到众多行业图片,如何将课件图片与教学内容有效匹配以及制作需要将每章知识点进行教学内容分类,然后选取几种有代表性图像方案进行尝试匹配,由师生团队选择最佳匹配方案。表2为课件图片匹配过程示例。如果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当然也可由商业设计团队完成。在讲稿设计方面,所做工作包括讲稿制作成双语字幕、讲稿与课件每一页一一对应,在讲稿上标注专业术语以及解释并外挂在字幕内。同时也可以将讲稿设计成一些英文填词游戏,放在每段视频结尾处,供学生在游戏中完成对本知识点的回顾。在视频制作设计方面,首先要考虑到如何以现有资源条件来拍摄能够促进学生参与的视频。最初在制作视频之前教师必须思考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学生配合能力和理想中的教学视频究竟是什么样的,由此才可以设计出适合的慕课视频。就《酒店管理概论》双语课程而言,主讲教师讲课有条理,英语语速较快、音质较轻,较为适合录播加配音的方式完善音频材料。另外适当安排教师穿酒店制服出镜更具有职业化特征,并且更加有亲和力。参与拍摄的学生也可以穿着酒店员工服以塑造教学实践性氛围。学生普遍自信心不足或者害怕用英语与老师交流,因此在部分章节设计互动环节时需要预先设计好脚本,进行排练才能做课堂实拍。另外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可以采用手绘演示方法录制可能比单纯用PPT录播更有吸引力。考虑到新办应用型本科的有限技术层面和建设项目资助经费,建议采用camtasia、Screenflow等常用录屏软件,根据先录制好的讲稿录音和讲稿上动画点录制电脑上课件,并协调好课件播放进度进行声音和课件的合成。如果需要手绘方式合成到课件里,可以使用手写板。其他补光、化妆和后期剪辑制作也可以聘请专业公司或者业余团队DIY。

(五)、慕课考核方式和线上社区建设

根据双语课程建设项目考核反馈情况,大部分学生开始希望闭卷笔试,后来在平时作业体会一下presentation,最后选择presentation口试和英文笔试这两种综合考核形式,部分学生由于过度紧张影响presentation发挥。鉴于大部分学生开始不熟悉综合考核模式以及双语课程英语水平-专业内容双重考核要求,该门慕课考核方式采用视频中途小测试、章节客观题随机测试、多媒体presentation、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期末测试,取每个形式多次成绩的最高值加以权重算期末成绩,这样激发学生不断刷成绩。平时表现主要根据慕课线上社区发帖、知识共建库等参与程度评分。对于期末测试试题库建设,可以根据学生课前绘制的知识地图、线上共建的术语库、课间小测试结果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兴趣点、疑难点来有针对性出题。在线上社区建设方面,主要通过课程论坛或者wiki板块平成知识共建和合作讨论。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了解,教师首先可以组织破冰活动,例如要求学生按照课前活动提供的酒店员工上岗仪表指南进行化妆等展示,并介绍自己个人情况,然后借助pinterest实现个人职业形象展示获得同伴的初步了解。其次在互相熟悉的基础上可由学生自行分组完成一些批判性反思活动,例如平时presentation等作业互评。再则在教师辅助之下,可以开展一些师生三人行等内容讨论以及角色扮演。甚至最后可以由学生引导完成小组演示、灵感单、展示墙、FAQ等知识共建板块活动。

四、结语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慕课建课项目仍处于探索阶段。鉴于以往校内公开课、精品课程以及微课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慕课课程设计可以从较为短小的微课设计开始进行尝试,增添更多适应90后,00后学生学习思维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展示,同时积极支持中青年教师独立建课并提供设计技术培训,在教学工作量、教研立项投入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同时在慕课教学设计思路、选材和制作方面充分开展与企业合作导师、实习平台、订单企业等多项合作,具有更多长远战略意义。本研究在双语慕课设计的五大模块方面提出一些通用或具体化设计,其可行性需要具体建课实践加以检验。希冀下阶段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层次、双语建课特点和酒店管理课程实践要求开展一些章节的慕课制作,能够在建课过程中完善双语慕课设计理论和实践,为推广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慕课事业,服务国内应用型院校教学做出基础性尝试。

【参考文献】

[1]连小英.“慕课”影响下的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探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3):54-57.

[2]孟庆宁.“慕课”热潮重释:现实困境、行动逻辑与文化反思[J].江汉学术,2014,33(4):66-71.

[3]卫志民.“慕课”本土化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2(1):81-84.

[4]王陆、张敏霞.基于慕课资源的弹性U型转弯教学策略模型[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7):23-29.

[5]马瑞吴晓璇孙倩君廖可茵.MOOC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6):71-77.

[6]Yang-HsuethChen,Pin-juChen.MOOCstudygroup:Facilitationstrategies,influentialfactors,andstudentperceivedgains[J].Computers&Education,2015,25(6):55-71.

双语课程范文第4篇

随着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也日趋凸显,熟练掌握英语已成为对高素质、综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必然要求。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国际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教育部2001年发出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在高校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环节推广双语教学。环境科学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其发展迅速、国际通用性和可比性较强;环境科学导论课程是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采用英汉双语进行环境科学教学对跟踪国际环境科学发展前沿、环境科学教学内容与水平,同国际接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展该课程的双语教学,对于学生快速了解本专业研究的国际发展前沿动态,提高专业外语水平,增强学生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非常必要。

一、开课对象

由于能够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自学能力。另外,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程涉及一些较深的环境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因此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对于提高学生接受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已有的研究表明[1-2],目前由于受英语水平和专业背景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对双语教学还不是很适应,认为在大学低年级开展双语教学是不理想的。因此,综合考虑学生的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和以往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反馈,我们将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对象定位为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他们在高中和大学一年级阶段对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在中学的地理和生物课有一定的接触,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同时经过3个学期的学习和适应,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完成了大学基础英语的学习,有些同学还通过了四、六级英语考试,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基础。这些都为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的选择

为了做好环境科学导论课程的双语教学,根据学生的状况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环境科学学科的迅速发展使英文原版教材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而国内环境科学教材的内容相对陈旧,尤其是环境科学双语类教材更是只有南开大学鞠美庭等主编的《环境学基础》,但是其英文内容相对偏少,只是对一些专业词汇给出了英文翻译。目前在我国已有较多影印出版的环境科学教材,考虑到教材的编写理论、内容安排、深度、涵盖范围以及教材的价格和课程学时数(本校环境科学导论为50学时)等因素。经反复比较,我们选用了由G.TylerMiller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LivingInTheEnvironment(ThirteenthEdition)(影印版),作为本课程的主要教材。这套教材为国外优秀教材畅销榜的上榜教材,面向大学生;编写理念较为新颖、结构合理,包括提纲、总结、复习题、思考题和关键术语,并给出相关网络站点资源,给学生课后拓展知识面和了解最新信息指明了方向。另外,书中信息丰富,除了常见的图表外,还有特写(close-up)、全球透视(globalperspective)等卡片式栏目转递丰富的知识。并且书中英文使用较为自然、易懂的语句,适合中国学生阅读[3]。此外,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案例。该教材思维国际化、内容先进,部分章节的内容紧跟国际最新科研动态,具有较高的实效性,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有重要意义,并附有相关内容图片光盘,使学生能更直接地理解抽象内容。不过本书也有不足之处:教学内容中往往以美国问题为例,中国学生的认同感与熟悉程度较低;其次,价格较高,部分学生往往由于价格问题并未购买,这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另外有部分内容程度较浅,学生在初高中就已经学习完毕。所以,我们决定将该书相关重要英文部分在课前复印给学生。学生用书方面,配套选用了南开大学鞠美庭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环境学基础》为中文教材。这样,英文教材和中文教材配合使用,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

由于LivingInTheEnvironment内容往往以美国问题为例,且部分内容程度较浅,所以,以该书内容为基础,从3个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删减和补充。(一)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如该教材中每章内容均有大量的案例介绍,这些内容国内的教材基本很少或没有,但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拓宽知识面非常重要,因此在本门课中将其作为重点介绍。(二)重点介绍环境科学领域的相关知识由于该书中涉及部分生态学知识,而本校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有专门的生态学基础这门课;另外,由于中美教育的差别,其中一章关于能量的内容与我国学生在大学之前学的内容有重叠,故将这部分内容删去,不做讲解要求。(三)注重中国和世界环境问题的接轨由于该书的案例分析多以美国为主,学生的认同感与熟悉程度不高,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补充了中国的环境发展现状,如中国的大气、水、土壤等环境问题的案例与分析。

四、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双语教学的效果。环境科学导论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后,课时并没有相应增加。因此,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首先确定该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动画、纯英文视频等方法。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不但增加了课堂上的信息量,使课堂生动、活泼,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板书时间,生动的多媒体画面还可帮助学生消化理解一些较抽象的专业知识。为此,我们收集了多个视频,如水污染、酸雨、臭氧层损耗、地球温室效应等。另外,还利用一些与环境相关的纯英文科幻影片加深同学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帮助提高英语听力。一般而言,双语教学分为:混合型双语教学,即采用外文原版教材或外文讲义,以汉语讲授为主,板书中的标题或主要结论用外文;半外型双语教学,即采用外文原版教材或外文讲义,以外文讲授为主,并采用外文板书;全外型双语教学,即采用外文原版教材或外文讲义,全部用外文讲课[4][5]37-45。这3种模式对双语教师和学生要求的程度差别较大。鉴于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普遍不是很好,加上还未开设环境科学专业英语,所以几乎没有接触过专业词汇。因此,我们决定在混合型双语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后进行教学,即选用国外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配套使用,部分教学内容采用英文教学,部分内容采用中文教学,英文授课比例占50%左右。多媒体幻灯片内容50%以上为英文,对一些难点和部分专业词汇或生僻词汇用汉语标注,讲授过程中以汉语为主,但夹杂50%左右的英语内容。另外采用渐进式教学,刚开始时的外语比例少一些,以后逐步加大。

五、反馈评价体系的建立

要检验双语教学的效果,并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动态,取决于双语教学的反馈评价体系的建立。双语教学是将英语应用于专业课教学,使英语的学习与专业知识的获取同步[5]37-45,因此对它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两方面的评价。根据任海蓉等的层递性评价方法[6],参照郑江、关瑞章的分级评价方法[7],对这门课双语教学建立了分级评价标准:(1)英语水平的分级评价标准:单词阶段(能认识和表达专业词汇)—句子阶段(能基本理解和初步表达专业的概念、原理)—完整的理解和自由准确的表达;(2)专业知识的分级评价标准:概念的理解—原理的理解—知识的应用。通过这个标准,设计了课堂提问、随堂测验、作业、考试等考核方式进行反馈评价。其中作业、随堂测验试题题目都是英文的,以评价学生的英文应用能力。双语教学考试模式的研究显示,高年级学生认为试卷应以英文为主,低年级学生则认为应以中文为主;就答题方式来说,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应当采用客观性试题用英文,主观性试题用中文回答[8]。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大二下学期的学生,英语水平一般,因此我们将试卷内容的30%以英文形式出题,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用哪种语言答题,但是鼓励学生用英文答题。最后,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评价、感受和建议。这样,通过分级评价标准的设立、反馈机制的建立、考试模式的选择以及问卷调查的了解,使整个双语教学的反馈评价体系基本上建立了起来。

双语课程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双语教学是我国教育领域的新举措,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在现实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要真正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就必须解决好双语教学课程建设问题。明确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根本,理清思路是进行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双语教学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求。双语教学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否能真正实现开放性办学的格局。强化英语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调整的重要内容(世界上大约70%左右的网络信息是用英语传播的),采用双语教学的学校越多,双语人才越多,接受国际先进科技水平的速度就越快。

2、双语教学是社会对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专业素质高,熟悉有关国际规则,能够熟练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进行国际交往的复合型中高级专业人才,已成为高等院校责无旁贷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战略要点。

3、双语教学是增强学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之一是通过外语进行学科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创造学生运用外语的机会,使他们能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吸纳除本民族文化之外的其他国家的文化,增加适应不同民族、国家要求的能力,培养身心健康有专业技能的双语人才或多语人才和有民族精神与国际视野的大学生,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二)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双语师资紧缺问题。目前,师资是制约双语教学迅速发展和提高层次的“瓶颈”。双语教学的师资应该是既精通专业又擅长外语,但现实情况是两者同时具备的教师较少,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双语教学不是语言课,不能以降低学科的教育质量为代价换取孤立的双语教学。此外,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由于负担重、备课量大,又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所以其积极性难以长久地保持下去。

2、学生外语水平问题。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知识的接受者。双语教学的改革和建设应围绕学生进行,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利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理解、吸纳除本民族文化之外的其他国家的文化。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普遍比较差,以至于老师在上边讲,学生在下边看中文版内容。如果不顾学生的基本情况,纯粹是为了开设双语课程,或者是为了达到什么某个指标而进行双语教学,那就本末倒置了。

3、双语教材问题。教材建设是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先进的原版教材信息量大,失真少,且内容较新,国内教材的重复编写和建设情况较为普遍,独立研编的教材少。当然,国外编写的原版教材的有些内容并不一定适应我国的教学实际。主要表现在:英文原版教材的内容取舍问题;英文原版教材的案例选取问题,我国本土化的案例更切合实际,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英文原版教材的售价过高,如经济学中N.Gregory Mankiw著的Principles of Economics(第四版)售价280元,显然这已远远超出了我国本科学生能够承受的范围。因此,完全遵循“拿来主义”,不注重教学内容的本土化,可能会导致双语教学内容照本宣科,这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师普遍运用的是我国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双语课堂还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多,教学效果难尽如人意。加上进度的要求,学生语言能力的阻碍,大班教学等,使得教师很难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长久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就更谈不上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

5、双语教学课程体系问题。高校双语教学课程设置随意性太强,缺乏整体性。学科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承前启后的关系,但许多高校只是在具备条件的课程中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忽视了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及专业学习的连续性、渐进性。一些高校为了赶潮流或者达到某个指标,不顾课体系和教学计划的需要,谁有能力上双语课,就让谁上,哪门课程有教师,就哪门课,根本不考虑课程体系问题,使课程衔接相当松散,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二、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更新传统教学理念,创建新型教学结构

传统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甚至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重教轻学。教师通过口授、板书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这种结构下,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来源,老师讲这本教材,复习和考试都是依据这本教材。所以,必须以双语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创建新型教学结构。新型教育教学理念应该是以培养人才的能力为主线,采用“立体化”、“多元化”教材,进行课程的“模块化”教学;以学习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科研促进教学,课内加课外,教与学相互促进的教学结构。

(二)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出国学习深造能力,培养外向型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以及与世界经济的接轨,现代高等教育所培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仅要精通各自的专业领域,而且要能够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双语教学是教育改革中为了适应时代需要而出现的新生事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采取双语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世界科技的前沿和最新成果、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养成阅读英文文献的习惯和能力,还可以大力推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三、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思路

(一)加强双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双语教学课程的模式归根结底是创新思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情况来看,大家较为认可的双语教学模式有“浸入型双语教学”、“导入型双语教学”、“保持型双语教学”、“过渡型双语教学”、“对照型双语教学”、“分层、分流型双语教学”六种。其中“浸入型双语教学”是国际上较为认可的模式,而“过渡型双语教学”是目前在我国较为流行的双语教学模式。当然,在我国开展双语教学,具体应该采取什么教学模式,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视不同的情形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同时,在实施双语教学时,要经过认真调查和论证,并根据各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构建自己的双语教学模式。

(二)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双语授课的老师除了不断加强自身双语教学的能力外,还应积极探索和利用新的教学手段,提高双语授课的效率。如互动教学,可以采取外文案例分析、外文原著的选读与讨论、师生之间角色互换等多种方法来加强教学互动,以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在课程建设网站公布相应的教案、课件,以利于学生复习;同时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提出一些专题,引导学生在网上收集相关外文资料和信息,开展各种类型的专题讨论会;还应加强课外辅导,适当增开辅导课或集中答疑课,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与教材,保持教学的整体性

国外原版教材语言纯正,体现了西方的逻辑、文化,尤其是其推理过程、思维方式的不同,能很直观地显现出来,并且往往体现了新的教学原则和教法。因此,教师在开课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内容既与本专业的整体教学计划相匹配,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又要与后续专业课程相衔接的教材。不过,从长远来看,要真正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还是要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双语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政策,同时又能加强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政策分析和解决我国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的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外语水平及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外语水平、教学水平和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着双语教学的效果。选拔和培养双语教师,是双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大力引进出国留学人员、博士等外语层次较高的学科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从学校选拔和培养一些有学科功底的优秀青年教师,扩充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在职培训是加强双语师资比较经济的方式;出国培训是直接学习外国经验的有效方式;利用合作办学的有利条件,引进外方教师授课。如南阳理工学院就在合作办学协议中明确要求,每学期必须有合作方几名教师到中方授课多少学时。这样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组织双语教师进行观摩学习,相互交流、研讨,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五)完善制度和措施,使双语教学制度化、规范化

双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必须建立和完善双语教学的一系列规章和制度。改变传统的激励机制,从政策上和经费上给予支持,调动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制定出可行的双语教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以及学生考核标准体系,从而推动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努力创造良好的双语教学的校园氛围。

参考文献

[1]蔡薇,柳瑞清,刘政.普通高校双语教学的实施与应用能力培养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