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苦心孤诣造句

苦心孤诣造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苦心孤诣造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苦心孤诣造句

苦心孤诣造句范文第1篇

??这时,她说:闯那么多干什么,懒得吃那个苦,我只想有时间就教教儿子,或者做做我喜爱的文字。??

??我说:儿子你既然生了,当然是要教的。至于做文字么,还不如做点菜煲个汤呢。?

??是的,无论晨曦还是暮霭时分,无论细雨飘飘还是清风徐徐的天气,可以挎只篮子——或者不挎也好,菜市场不是有塑料袋么——去买菜,绿的青菜、芹菜、葱蒜,或者红白的萝卜,或者黄玉一般的藕,黑的木耳、白的蘑菇……还有活蹦乱跳的鱼,再来几两河虾,或者几根排骨、一块新鲜的五花肉,甚至几个鸡蛋:把这些东西装进篮子或者塑料袋子,拎回家里,该洗的洗好,放进篮子;该剁的剁好,再捡进碗里;米饭可以先烧起来,时间要统筹安排好。若是冬日,锅里须是热气腾腾的,在厨房做惯了,你会觉得越是数九寒天,这儿越是温暖。??

??买菜、做菜是要有闲心的。你若是一个在尘世里汲汲以求的人,我对你说这个无异于对牛牯拉胡琴,对夏虫语寒冰。浮生虽曰短,短即短矣,着甚奔忙?奔忙更令人觉得苦且短,人生亦因此而踉跄难看。所以,若是清晨醒来可听得几句鸟啼,或者黄昏将至有空得观西天霞飞,这时,审美二字才会与我们的生活发生一点关联,产生一点儿意义。由此看来,既然生来不幸,无缘得以到野地里种瓜锄豆,那就到菜市场游游逛逛,到厨房里琢磨琢磨。好歹是不白走了一趟人生呢。??

??买菜、做菜是要有耐心的。就说买菜吧。不货比三家,你能保证你买的青菜最青、鲫鱼最活?可别以为你扯出一张大钞就可以买到最好的菜——嘿,这时比的是耐心。又说煲一锅汤罢。性急的人把希望寄托在高压锅上,结果呢,烂是烂了,味却不足。即使没有木炭火吧,那你也得把气灶开到最小,任砂锅把那只老鸭炖得满屋飘香,临上桌了,还得把几根香葱切得细细的,齐齐的,撒在飘着金黄色的汤面上。这中间,讲究的是火候,是耐心哪。??

??喜欢买菜而又喜欢做菜的人,必定又是一个亲爱家人、善待朋友的人。丈夫在外面摸爬滚打,只要回家时有一钵香浓可口的汤等着他,他在外面的那许多的苦,许多的委屈,都会融化在眼前这个热气腾腾的砂锅里。会煲汤的女人不需要美容,不需要撒娇,甚至不需要说多余的话。餐桌之上,那钵汤蒸发着的热气,便是恩爱夫妻彼此的福气。朋友来了,现在多是到外边吃,不比前些年大家都困难的日子。其实,生活好了,到外面胡吃海喝就更没有必要。熟食店或饭店里买两三味下酒菜,女人在厨房里炒两个蔬菜,再来一个炖了好一阵子的汤,够了。酒么,酒柜子里留着的不就是等着有人来喝的么?五粮液也不要吝啬,朋友来了有好酒就拿出来,好朋友来了有最好的酒就喝最好的酒。白酒可以两人一瓶,若是三人,那就喝两瓶吧。热的汤,香而辣的菜,酒浓情更浓。饭后,香烟一支,乌龙满盏,可以叙旧事,可以论新年,浮生半日,都在与亲人、朋友的闲谈中度过,这不挺好???

??作文难,做菜实在更难。作文需要一种闲心,可有闲心作文的人有多少能有闲心做好几道菜?作文需要苦心孤诣遣词造句,可作文的人哪里知道挑肥拣瘦、洗摘切剁、烹调蒸煮中居然蕴藏了玄妙无边的天机?作文难,难在作好之后要读者喜欢;但作文的人哪里知道,做菜的人要是做了一道不对味而无人下箸的菜,那种痛苦简直可以使他恨不能钻进地洞藏身?肚子里没货色时,作文真是一件难事;可是,当你深夜朋友来访,说要吃夜宵,而此时你发现冰箱里只剩鸡蛋两枚、番茄一只、白菜半颗时,你不得不“搜集整理材料”、“研墨挥毫”,做出一顿可口饭菜来——我说这难度简直不亚于登蜀道、上青天哪!??

苦心孤诣造句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培养 提高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作为文化基础的语言的作用不可估量。语言知识与技能是从小学语文的学习中积累和形成的,尤其是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要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强调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小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心灵得到陶冶、精神受到鼓舞,为一要求的提出,需要教师要教学过程中,注重孩子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积极性,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1、读书读书,贵在读熟

书声琅琅是古人传统的教学形式之一。因为它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训练,是理解和记忆的先导,是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试想,一个人读起书来,结结巴巴,吞吞吐吐,它能对课文内容心领神会,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吗?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要使课文的“外部语言”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内部语言”,在大脑皮层中留下深刻的沟纹,一般要经过20遍以上的朗读实践。在反复读,把书读熟的同时,学生眼睛看,心里想,嘴里念,耳朵听,许多器官同时并用,就容易把课文记得牢固,把课文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大家知道,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都是专家苦心孤诣的典范之作,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从遣词造句,到主题思想及写作特色,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过程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由情感产生思考,从而受到品德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2、方法科学,形式多样

多读固然知其意,但并不是一遍又一遍的机械的、重复地读,要讲究方法,形式多样,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避免单调枯燥感。我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2.1 提出要求,有目的地读。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循序渐进。否则欲速不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而且还应认真的备好每一课的朗读要求,也就是为什么要读,读后要达到什么目的。在训练中,教师要明确训练目标,在朗读的不同阶段,应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2.2 教师以身作则,范读引领。

“打铁还要榔头硬”,一名语文教师要使学生钟爱朗读,那么自己还真需是把硬硬的榔头,不然怎么能使那一位位试与天公比高的调皮小子们信服呢?教师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唤起学生的感情,把学生带入文本之中,让学生达到忘我境界,从而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孩子们其实是很善于模仿的,老师的范读无形中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这时他们也显得跃跃欲试了,这时老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试读。学生反复吟读最终领悟到课文的意境,感受到美的愉悦,自然也就培养了阅读的兴趣。

3、积极引导学生培养阅读的自主性

阅读自主性的培养是提高阅读水平的关键。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学生拥有自主意识,才能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动学生脑筋,从而培养学生自辩、自治、自学的能力,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具体来说,引导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包括培养自主意识和传授自主阅读方法。

3.1建立学生独立阅读的自信心,增强自主意识

小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尤其体现在阅读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经意不恰当的批评,常常会挫伤学生的幼小的自尊心,从而产生对阅读学习的反感和惧怕情绪,这种反面的情绪会在左右学生今后对课文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老师在课堂中,应当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多鼓励,少批评。比如,学生课文读的不够流利,不应立即指责课前预习太差或记忆力太差,更不应对其阅读能力进行负面评价。此时,应当从勇气可嘉、发音标准等其他侧面对学生加以褒奖,然后因势利导,指出课文读的不够流利到底是基于生字词还是其他原因。这样,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同时自信心受到鼓舞,才能树立超阅读的兴趣和自主性。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克服过分依赖心理。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常常是老师讲一句,学生记一句,老师讲一段,学生记一段。学生在阅读中,经常像猴子搬包谷,一路捡一路丢,所以,老师应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学习意识。比如,可以通过布置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课前准备作业,如在学习《美丽的公鸡》一课前,可以让学生先自行收集公鸡的特征和作用,这样就能启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好奇心,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3.2注重教授阅读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教授学生阅读的方法,才能够使其摆脱过分依赖心理,从而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同时,形成创新思维。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有许多种,比如,老师可以调动学生全方位学习的积极性,要求在阅读中手、眼、口并用,在独立阅读中带着问题读课文,将有疑问的用笔划下来。又如,时常开展一些课文讨论活动,让学生在自由讨论中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各抒已见,老师则对学生的基本价值观进行引导,对于有创新性的想法要加倍支持和鼓励,在这样无拘无束的讨论中,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发挥,其思维才能得到拓展。要落实孩子的主体地位,关键是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老师都应当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鼓励其积极独立思考问题。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读书要占一定量的时间,教师要重视读的训练,要把学生读课文作为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手段。这样,语文教学将不再是学生被动的抄写、组词、拼合词语、组装句子,取而代之的应当是学生们通过熟读背诵而自得的充满灵性的感悟,是乐此不疲的探索,是充满了激情的有价值的创造。

参考文献

苦心孤诣造句范文第3篇

摘要:作文教学的现实情况是,能够驾驭作文教学的教师屈指可数,大部分教师总是为作文教学所累。教师教的累、改的累让人同情,学生讨厌作文、违心而写让人担忧。教育者应该做些思考:一是思考我们平日作文教学的路子对不对,二是思考作文教学怎么创新怎么突围。作文的本质是训练,训练需要载体。载体不是纷繁的社会现象,不是随感而发的作文题目,不是高考作文指挥棒。说通俗点,作文训练需要一个本本。教师们为作文训练所累的最大的原因是作文训练一直无本可依。在目前还没有独立的作文训练教材之前,依托文本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出发点。这个文本,就是语文课文。可是目前语文教师在作文训练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有本不依。语文课本是一个复合体,是训练基础知识的本,是落实语法的本,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本,是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的本,也是作文训练的本。从写作的角度解读文本,让文本成为写作的例子,进一步完善提高教材中写作板块的系统性、操作性,是当前作文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当前作文教学杂乱无序、系统性不强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作文训练教材的研究和挖掘。我们认为,研究“本”,驾驭“本”,是当前作文教学创新的突破口之一。

关键词:作文教学;文本;作文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02-0005-04

人人皆知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是能够驾驭作文教学的教师数量不多。大部分教师总是为作文教学所累。教师教的累、改的累让人同情,学生讨厌作文、违心而写让人担忧。面对如此多的明知作文重要而反受其累的教师和愈来愈多对作文不感兴趣的学生,教育者应该多些思考。一是思考我们平日的作文教学教的对不对,二是思考作文教学怎么创新怎么突围。

现在流行起生活化作文、人文性作文了,这很好,可是很好之后呢?是不是我们告诉学生要写生活要表现人文,学生的作文就生活化人文性了呢?显然不是。很多教师说不定正为紧跟这个流行却无计可施而烦恼呢。是该想想原因的时候了。

当前作文教学杂乱无序、系统性不强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作文训练教材的研究和挖掘。我们认为,研究“本”,驾驭“本”,是当前作文教学创新的突破口之一。

作文的本质是训练,训练需要载体。载体不是纷繁的社会现象,不是随感而发的作文题,不是高考作文指挥棒。说通俗点,作文训练需要一个本本。不是本本主义,而是起码的训练系统性的教材。

教师们为作文训练所累的最大的原因是作文训练一直无本可依。作为“本”一定要有权威性,目前没有这样的本。书店的作文参考书质量参差不齐,甚至鱼目混珠,教师一般不愿采用。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教授的《议论文思维性系统训练写作指导》一书,很有参考价值。可惜只局限于议论文。该书内容宏博,很适合教师参考,但无法作为“本”发给学生。湖北大学《中学语文》杂志社牵头主编的《作文达标与升格》(2册)在“打造全国最优作文辅导书”上取得了不少突破,可是采用的仍是堆砌范文的教辅模式,教师们更需要一个师生共用的作文教本。

有趣的是,在目前语文作文训练中最大的问题是有本不依。这个本就是文本。在目前还没有独立的作文训练教材之前,依托文本才是出发点。教师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作文训练普遍冷落了文本。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这个论断经典至极,可是教材究竟是个什么例子,教师们在作文教学中是否意识到了让教材发挥例子作用? 语文课本上有不少文质兼美的课文,语言文字合乎规范,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都具有典范性,对于写作中苦于没有素材可用的学生来说,不妨抽空把课本重新翻一翻,将课本的阅读材料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巧用、化用课本材料充实你的作文构思,同样可以取得成功,写出成功之作。

就教材处理而言,很多教师把课文当作了训练基础知识,落实语法的工具。情况好一点的也仅仅重视了教材的阅读功效和文学熏陶功能。从写作角度说,这真是对教材的巨大浪费。

从教材编排体例来看,不管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都附有作文指导。旧教材叫做“写作、口语交际”,新教材叫做“表达交流”。可是教学中语文教师普遍只处理课文部分而置这个现成的“本”而不顾。

有本可依要求我们有本能依。这就牵涉到文本解读的质量和效率问题了。在文本解读方面,我们借助课题“文学鉴赏及高效阅读训练”,对高效阅读进行了实践与探讨。高效阅读并不在速度快,而在效率高。社会可以快速发展,但读书需要慢慢积累。读新闻报刊可以快,应该快;但是感悟人类文化典籍的精髓快了往往无效,应该慢慢来。最后我们上升到理论,对于文本解读形成了两点认识:①高效阅读应走精细化之路;②有思考的阅读才是高效阅读。

好的文本其细节处往往蕴涵作者最深沉的感悟与理性。作者这种富有韵味的最深沉的感悟与理性往往含而不露。粗读一般不能读出韵味。我们此时需要对细节反复玩味,泡一泡细节,把自己泡在细节里,反复阅读、反复思考、反复感悟。涵泳其中,幸福着作者的幸福,思考着作者的思考。与作者的灵魂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精读、细读的过程,是思考挖掘、与作者对话、寻找自我的过程,是读者领悟文本人文性的过程。

文本精细化阅读不同于简单的例文评析,惯常教学中运用的例文评析多是在讲完某一文种的知识之后利用三五分钟草草浏览全文,然后教师说一下文章结构或文章特色,这种浮光掠影式的阅读不能揣摩到文本的深处,学生仅能得到少量的知识,无法感受到文本中深邃的写作经验和写作智慧,因此教学效果也往往一般。精细化阅读是一种有层次的阅读,它要求阅读者对文本进行耐心仔细的分析推敲,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文本细读的阅读范围包括构词、句式、篇章结构(内容逻辑)、情调氛围、意蕴与意味。

就目前作文教学缺乏教本的情况下,依据文本加强作文训练,我们做了一些肤浅尝试。

一、用好文本这个作文素材库

文本是教育专家苦心孤诣的成果,内容涉及历史、人文、科学、为人、处事等方方面面,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用好文本,写作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恰当的引用既能丰富文章内容,又能增添文章文采,有时还能为作文勾勒一道亮丽风景。如“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朱自清《荷塘月色》)“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间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引用诗词名句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如“当我们渐渐熟记那些公式后,才发现那一道道公式之间竟然还有那么多联系。有时‘山穷水尽疑无路’,深思一番,却‘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你沉浸在思维欢欣的愉悦之中,你才能真正体味学习的滋味。”(学生作文《读书百味》)为了更好的表达写作意图,还可以化用诗句。如“前不见青山,后不见绿水,念天地之污染,独怆然而涕下”,化用陈子昂《凳幽州台歌》中的诗句解读环保与污染。

围绕话题将文本相关材料,主要是历史名人、文学形象、历史事件等勾连在一起,往往能写出优美别致的段落。如“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2005年天津高考满分作文《留给明天》)与勾连几则材料相对的另一种驾驭成段方式是将一则材料发挥成段。如“好一句‘天祥为大宋宰相,宋亡,只能死不能活’。你宁做大宋忠魂而不为元朝宰相,你用你的忠魂昭示了整个民族的灵魂,你用你的傲骨顶起了大宋的脊梁。于是才有那百姓跟着囚车,奔走相告,为你送行;于是才有了那零丁洋中泛起层层细浪,久久不能平静;于是才有了民族不屈的忠魂。/你的丹青留于汗青,你用忠魂浇灌了一江零丁。/看!今年零丁花胜去年红,因为它记得天祥的忠魂。”(2005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今年花胜去年红》)

纵观2001年以来高考优秀作文,依凭文本创造成篇的也越来越多。这些文章构思独特、文采斐然,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此类佳作较多。从一些优秀作文的题目便可窥见一斑。如下面这些作文题目:《赤兔之死》、《谏屈原书》、《从泪走到血――孙膑访谈手记》、《苏轼的赤壁》、《薛宝钗魂断大观园》、《水中走来的沈从文》、《项王项王奈若何》、《哀痛者、幸福者》(写刘和珍君)、《纪念远逝的曼妙红颜》(纪念李清照及其词)、《历史从那一夜开始》(司马迁选择腐刑而投身著《史记》)。

二、借助文本解读改进学生的作文面貌

作文是动态智慧,不是静态的逻辑性知识,那种单独讲解写作知识技巧而提高写作能力的做法是杀鸡取卵,是作文少慢差费的根源。

解读文本时,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从写作的角度来揣摩作者是怎样构思,如何思维、想象的,语言方面的独到之处是怎么做到的。这就是在读写之间构架一座桥梁,也只有这样才真正做到“走进文本”并带动写作。

我们在学习时也可以尝试着去设计一些问题,去开掘它的深层内涵,以达到锻炼我们写作立意的目的。如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两人思想境界的高下;学过朱自清的《背影》和李森祥《台阶》后,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现实,体会一下萦绕在身边的亲情;学过了《论语十则》和《孟子二章》后,我们可以多多去感受古人对修身养性以及治国平天下的关注,等等。

三、借助文本将作文训练与提升学生智慧相统一

用文本的优美语言优美形式改变学生的语言形态,提高他们的语言智慧和语言能力,优秀的文本就成了他们的语言思维和语言智慧的磨刀石。

这样的作文训练要动脑筋,意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讲授完《烛之武退秦师》设计这样的作文题:请代烛之武论“秦伯当去兵”。(写作提示:概述秦伯从晋侯合兵围郑之背景。分析秦伯出兵决策之利弊,烛之武说秦伯)

附例文:

代烛之武论“秦伯当去兵”

晋、秦藉(读作jié,意为凭借、借口)郑昔无礼于晋且贰于楚遂将其围之,欲灭郑而分焉。吾虽为郑之臣子,亦无可辩也。然郑亡而秦将获一杯羹乎?吾未见其可也。今言其详,敢劳秦君听而思之。

郑亡也,秦将助晋东向封郑也。何以言之,无他,乃势使之矣。秦居于西,郑位于东,中有晋相隔也。诚使秦于亡郑得而鄙也,焉能越国而治之乎?终将归于晋也。故驱兵军南实陪邻之举也。晋之厚,秦之薄,君岂愿为也?

若舍郑使之存也,则势相异矣。郑必感恩于秦君,秦使往来于东,郑愿效其力,共秦使之困乏,为驿之用也。

虽然,秦晋之好人皆知之。然其好皆在于利也,若损利,秦晋之好亦不复在矣。昔惠公许焦、瑕,朝济河而夕设版焉。口惠而不实,此一时彼一时也。今晋侯又许两国分郑,待郑亡,孰知焦、瑕事不复现也。

况晋侯本有主天下之心,既东封郑,必生西扩之念。阙秦利晋乃时而已矣。

围郑之事数言可蔽也:亡郑于秦无益,舍郑于秦无害,晋素行无信且扩张之欲无厌。围郑无益于今而有损于后,窃为君图之当去兵矣!

细读此文,教师们应能发现这样的作文训练特别重视对学过的文本知识进行运用。这样的作文训练与文本内容密切相关,才是重学生思维培养和重智慧提高的深刻的训练。

相关期刊更多

郭沫若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郭沫若研究会

人生与伴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