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第一种继承式。
孩子总是在模仿父母的行为,即使在长大成年之后,童年生活也会在潜意识中留下深深的印记。如果对自己的成长结果满意,对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大致认同,那么不妨从模仿开始,继承父母的教育方式,将之作为教育风格的基础。
2、第二种个性式。
人难以长时间违背自己的个性,如果自己是个严肃的人,那么可能会觉得和孩子谈笑有些勉强;如果平日随性不羁,那么也很难在孩子面前摆出一副严母的面孔。从自己的个性出发,找出最合适的教育风格,才能长期坚持,做到亲子教育的一致性。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育;引导
下面浅谈本人在语文教育中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
有人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 、树立榜样
榜样的作用极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应该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平时,更应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2 、以身作则。?在课外时间,要注意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除此之外,还应该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 、随机指导
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4、惩罚教育
我提倡对学生进行一些惩罚教育,并不是说一味的惩罚。如果这样,会使一个幼小的生命遭到扼杀。如一个学生问一个教师难一点的问题,这个教师说:“你连简单的就搞不到,还问这么难的题呀?”学生问一个简单的题,则教师说:“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到,真笨!”学生还会问教师什么?只能自暴自弁。当然惩罚的方法很多,但要有个度,杀一个学生的成否则,会扼长。惩罚并不是体罚,不能进行打骂,这样是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 、指导学生经常做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正如“好记性不如赖笔头的说法”。
2 、指导学生用正确的读书方法
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 、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
比如介绍各种植物的文章,有条件的话最好位学生提供实物,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观察植物的各种习性,功能及其他。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寓教于活动在读书的过程中有很大的作用,利用节假日引导学生去爬山,到工地上和最普通的人接触,体验他们艰辛生活。湖北卫视曾组织几个逃学的孩子到拉煤家,和拉煤工人一起吃住,体会他们的艰辛,最后成功地挽救了他们。这些细节看似不起眼,但是可以从小的方面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让学生读好书。
四、注重赏识教育
孔子说:使年少的归顺我,使年长支持我,使年同的信任我,如果国家富有了,使其慧,就是让他再接受教育。短短几句,道出了“赏识交往”的根髓所在。“动人心者莫先乎情”,作到了这一点,那么,还有什么困难和压抑萦绕缠身?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我们人人怀有一颗赏识他人的心,于不起眼间发现他人的长处和优点,我们的社会必将是和谐而美好的。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如果总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想指望别人的垂睐也是不大可能的,殊知,人人有自尊,人人渴求被尊重,渴求被理解接纳,哪怕他是一个乞丐,这是人之初的本性,也是心理学的定律。学生是孩子,他们在成长,在成长的路上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难免会犯很多错误,如果一味的指责,只能使这个孩子失去信心,从而自暴自弃。如果应用赏识教育他就会看到一粒阳光,一丝希望。――赏识教育在成功的教育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总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数千年来家长对孩子们的期望,但是教育是一门艺术,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药,这就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灵活应用,各种方法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地方应用。相信只要广大教师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组织课堂,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灵活处理各种问题,语文教学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 !
【参考文献】
[1]胡演生.小学教育课程 .[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关键词】继续教育 语文教学 教学模式 方法探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继续教育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育,它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也正是这种特点,决定了他在教育性质、模式、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等方面与一般教育的教学方法不同。从目的上来讲,继续教育是专职培养教育,是为了对专职人才进行知识补空和新知识传授的而形成的特殊教育系统。我国各城市中的教育学院都是以从事继续教育为主,而一般教育中,老师授课则是以讲授法为主。
一、教育计划的特殊性
继续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教育时间安排和教育内容设置。
1.教学时间安排
普通教育在时间上比较宽泛,而且受学群体主要以学习为主,能够给予学习很充足的时间。而继续教育,则是专挑节假日,寒暑假等公休日。
2.教育内容的设置
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往往具有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主题鲜明,目的感极强。
案例:在一语文教师培训中,开设的课程也是极有针对性的。曾开设“中国古代诗文鉴赏理论实践”这门课程,从题目上就能看出很强的专题性,就是培养受教者对于中国古诗文鉴赏的实践能力为目的。
受教者往往是语文工作从事者,以语文教师为多,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要求老师从中获得对中国古诗文的教学实践能力。作为一个成年人,而且是从事语文教育的工作者,理论知识应该是烂熟于心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简简单单的以传统的讲授教育方法来进行教学。
二、继续教育的教学方法
继续教育的教育目的很明确,它是以对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方法掌握并且能够投入到生产生活中以实际作用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基于其教学目的和要求,我们可以从中研究出如下四点方法来完善继续教育。
1.讨论法
讨论法,顾名思义,就是以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方法,这在我们普通教育中是不可想象的教学方法,因为学生无论是心智还是思想都不成熟,开展讨论课意义不大。在继续教育的课堂中,采用讨论法,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每个学生的工作经历和社会实践为话题展开讨论,这样能够交流学生之间的问题和有效的解决方法,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这样的教育模式可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不为过,当然显“神通”的主要目的还是以解决自身问题为主。
2.互评法
互评法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在继续教育课堂中,往往是伴随讨论法开展的,讨论法在互相探讨的过程中也是应当具备互相评价的流程,互相评价是一个获得他人肯定和获得新思路的重要途径。在继续教育中必须向学生声明,有关评价的客观性问题,评价时必须要认真思考,认真组织语言,大胆提出疑问,互相讨论解决,互相评价。评价的内容有很多,可以是学生的作品,学生的讲课,学生对于课堂的研究,学生对于技能培训的意见和建议等等。老师在教授学生时一定要把握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做出评价。
再好的评价体系也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有时候主观性的存在更能让我们发现问题,所以对于主观性的评论,我们要认真对待。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要经常开展互评活动,给学生提供专门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习评价。
3.观摩法
观摩法,从名字上很好理解,就是观摩学习,需要教育者花大量时间来搜集有关教学课程的书面资料、文献、影视资料等,让学生进行观摩学习,这就完全脱离老师的主观性,万万本本的优秀材料教育。学习有成就者在要学的课程领域的独特见解和主要成就,了解一些优秀人才的教育教学方式,通过视频等材料中老师的教授模式、课堂内容的应变能力以及中小学学生的反应和配合的自然程度等方面,体会到优秀教师的成果。
4.反馈法
这一方法是基于互相评价的过程中的,它是一个体现师生平等的过程。主要是学生对于老师教授课程的表现进行反馈以及老师对学生们上课态度、方式的反馈,这两方面平等的反馈是对课堂教育最好的改进手段,能够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能够节约学习时间,对于成人教育来讲,时间是他们在学习中的最大短板。所以反馈法对于继续教育的课堂教学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结束语
继续教育教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现代社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实现国家发展的重要教育体制,继续教育对于专才人员的培养是它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在上文提到的四点继续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是现代教育者们的结晶,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是针对于继续教育所探析研究出来的方法。继续教育的教学过程不同于一般教育的教学方式,但是并不是排斥,在需要时两者是可以互相借鉴的。
【参考文献】
一、表达方式:西方教育研究史的参照
概观西方教育研究史,教育研究有文学性表达与科学性表达两种基本的类型。前者通过各式各样的文学性文体来展示教育过程中人的经验与意义;后者则通过理性思辨或精确量化的方式来揭示教育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因果规律,力图为教育活动制定一般化原则。
(一)文学性表达所谓文学性表达,是指研究者通过亲历教育活动场景,借鉴文学性写作文体,将教育研究的内容按照相应的原则组合成整体性的成果,使教育研究的表达所使用的语言既不同于日常生活语言,又区别于学科化的话语,从而达到表述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研究的文学性表达不同于艺术创作的文学表达。前者是以真实的教育情景、人物与故事为基础的,只是在研究成果的呈现手段上,借鉴了文学的体裁与表达方式;后者则是研究者通过精巧的虚构与夸张的手法,以求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的创作形式。两者属于不同层面的概念。在西方教育研究史中,在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诞生之前,存在多样化的文学性表达,其中较为常见的形式有诗歌、对话集或语录、书信、日志、小说、散文、随笔、传记等。总体而言,在19世纪之前的西方教育研究史中,文学性表达占据主流形式。柏拉图时代至文艺复兴之前,有关教育研究的相关言论长期依附于哲学,教育研究没有取得科学的地位,或者说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教育研究零星地散见于哲学著作之中。而在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研究开始脱离古典哲学以及诸如逻辑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具体的学科,研究者开始借助于文学的体裁,把对教育现象的认识附载于小说、散文、随笔等表述形式之中。在文艺复兴晚期至19世纪初,在文学性表达这个大前提下,教育研究的表达方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向:在带有教育研究性质的文体中,比如小说、书信、日志等,议论的成分逐渐增加。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与《母育学校》算起,有洛克的《教育漫话》、爱尔维修的《论人的理智能力与教育》、卢梭的《爱弥儿——论教育》、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如何教育子女》与《天鹅之歌》等。在夸美纽斯至赫尔巴特之间的近两百年的时间里,教育研究的理论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表达方式更多地介入了文艺复兴以后的科学话语与启蒙运动以后的哲学话语,尤其是心理学与生理学的学科话语开始大量地介入教育研究的理论表述中。这一时期的教育研究表达方式的特点是:第一,儿童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表达对象;第二,研究成果多以夹叙夹议的文体出现;第三,教育研究的学科化特征日趋明显,但仍未获得科学地位;第四,教育研究逐渐从家长式的日常教育经验的总结中走出来,开始对教育活动的规律与原则进行归纳。这些特点反映着教育研究必须得到诸如生物学、心理学、生理学等临近学科知识的支持,才可能参与到当时的知识配置的大循环中去;教育研究的文学性表达开始退居次要的位置,科学性表达则备受关注。
(二)科学性表达科学性表达,是指研究者利用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学科理论资源,通过总结与归纳教育现象背后的普遍性、一般性的规律,用科学的一套话语与概念,来表达教育研究的成果。由于研究者理解科学的路径不一样,科学性表达又有两种方式:借鉴哲学话语的理性思辨与借鉴自然科学话语的精确量化。大规模的科学性表达成果的出现,与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19世纪初的知识学科中的地位的确立有关。其中的标志性事件是,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这一著作的问世,奠定了他作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地位,同时也预示着教育研究出现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即学科化的理论表达。从该书的内容体系及其理论基础上看,它论及了教育的伦理学目的和心理学的基础,使教育研究注入了科学的成分。自此以后,研究者不断地借鉴、引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与理论观点,从学理上探寻教育研究的科学性表达之路。赫尔巴特本人力倡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大学课堂。1835年,他的《教育学讲授纲要》在讲义稿的基础上出版,标志着科学性表达方式已经通过了大学课堂讲义的“试用”阶段,教育学获得了“象牙塔”内的学科形象。这是继《普通教育学》之后,教育研究走向科学性表达的又一个里程碑。随着教育学的学科形象慢慢地清晰起来,教育研究的表达逐步脱离了对教育日常经验的松散的文学性方式,逼近了追求教育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普遍规律的方向,并为教育研究从“经验”到“科学”铺设了学科建设的起点。赫尔巴特对于西方教育研究史的贡献在于,他把教育研究从基于经验的叙成了一门基于科学的学问,教育研究逐渐变为了教育学研究,并为教育学做出了学科体系框架上的说明。自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算起,众多的教育学家都在为教育的研究方法、研究范畴与表达方式走向“普通”、“一般”、“基本”理论而费尽心思。在19世纪初至20世纪下半叶的近二百年时期内,有斯宾塞基于实证主义的《教育论》,有杜威基于实验主义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有泰勒基于科学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有罗素基于现代教育基本原理与一般目的的《教育与美好生活》,有布鲁纳基于学科结构运动的《教育过程》,也有巴班斯基基于系统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等经典的科学性表达的论著。尽管这些著作的理论基础各不相同,但表达方式则十分类似,即科学性。科学性表达的另一种方式,是精确量化的表达。这种方式推崇通过对教育活动进行测量与统计,来阐释教育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因果关系,描述、说明教育规律。对于此类表达方式的促成,做出突出贡献的当属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他通过实验途径使心理学走向科学,并凝聚了一批以心理学研究作为职业的研究者。这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实验教育学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与表达范例,同时也为教育研究的表达方式走向科学指明了不同于理性思辨的另一种途径。德国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拉伊极力主张运用自然科学的范式研究教育现象,表达教育研究的成果。他在估计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的教育研究的走向后认为,“新旧教育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积累经验的方式和研究方法。新的研究方法,首先是指实验,但是通过实验以外,还有系统的观察和统计”[1]。梅伊曼在《实验教育学概论》的前言中也强调,“他试图通过此书将他一生浩瀚的教育心理和观察作一个系统的总结,并理出一条实验教育学和实验教学论的理论脉络,将实验教育学的方法以及他所获得的科研成果介绍给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学科研人员”[2]。桑代克与盖滋在为师范院校学生学习教育原理而合著的《教育之根本原理》中指出,“学校教育的结果必须有标准的测量方法,才有助于教育的改进。精确地测量教育结果,一是要有‘标准测验’,即一种严守预定规则的测验,二是要有‘量表’”[3]。由此可见,从典型的实验教育学家的主张来看,用实验数据说话,用统计分析来表达教育研究的成果,是教育研究的表达方式走向科学性的必然途径。无论是肇始于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理性思辨式表达,还是发端于冯特的“实验心理学”的精确量化式表达,教育研究都试图寻找隐含在教育现象背后的因果规律,进而总结出一套科学的一劳永逸的教育法则,用以解释、指导与管理教育实践。
二、向文学性靠拢:我国当下的倾向梳理西方教育研究史中的表达方式,对于判断我国当下教育研究表达方式的走向及其原因具有启示意义。事实上,西方教育研究的两种表达方式在我国现阶段同样存在,但由于科学性表达过于追求理性思辨或实证说明,忽视了人的个体生活体验,日益受到一些研究者的怀疑,“那种过分依赖思辨的宏大叙述与实证哲学,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教育研究的叙述危机,即教育研究越是精确,其与人类经验的联系则越少”[4]。正是科学性表达的困境,使教育研究的表达方式存在一种向文学性靠拢的倾向。(一)科学性表达的困境科学性表达的困境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类情况,即“接着说”与“照着说”所带来的困境。“接着说”式的研究拘泥于教育学的理论谱系与概念框架,其表达方式讲求学术用语的学科规范与精准语义;而“照着说”式的研究,偏好引荐西方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与实验证据,来解释或指导我国的教育实践,其表达方式通常直接采用西方的学科概念与理论命题,甚至是组织学术语言的语法逻辑。从第一种情况来说,研究者由于追求教育学的学理逻辑,为了创新研究成果,常常在理论框架的狭小范围内寻找突破口,致使表达话语严重脱离日常的教育经验。“接着说”的表达状况,引来不少读者尤其是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责苛,他们认为:教育研究的表达所运用的生僻怪异的专业词汇越多,谱系化的文献引用越多,越容易造成教育理论向“无用”的方向上发展,既晦涩难懂,又不具有可操作性;有些研究成果的表达,根本就是想让人看不懂。“接着说”式的教育研究所产生的教条都与人的具体生活经验无关,“学术知识变成了众所周知的‘散发着恶臭的智慧之灯’,它使我们除了探究过去以找到权威典据——当然要适当加以注脚——来支持我们的观点以外,几乎无法用其他言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5]。而且造成“教育创新活动的经验形态在理论表述中往往容易在可编码的修辞过程中被不知不觉地抽干和掏空,当这些经过修辞后的理论返回实践时,教育活动或经验本身就可能已经被遮蔽”[6]。从第二种情况来看,研究者通过译介西方教育研究著作,进而为自己增添某个研究方向的理论基础,这是理论建构方式的选择,自然无可厚非。译著当然有其学术价值,这一点应该没有多大的异议。但如果研究者只是“照着说”,用他人的表达方式来代替自己的表达方式,甚至有的学术论文被硬性规定必须要有外文的参考文献,致使在表述过程中中外文互相掺杂,就有点趋之过枉了。这也势必造成“用他人的理论来作为我们自己的理论,用他人的实践来代替我们自己的实践,甚或用他人的实践来规定我们的实践,那就有问题了”[7]。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审视,“在理论上,许多教育研究还只是一种‘照着说’的研究。即照着西方理论的体系言说,从运用的概念、术语到讨论的问题、提问的方式、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等都西方化了”[8]。长此以往,“照着说”的表达方式,将不可避免地使教育研究的表达逐渐丧失本土原味,弱化研究者对于母语的应用智慧与创新能力。在科学性表达的程序中,人的具体存在往往被科学理性或实验数据所排斥,在文字与符号中看不见人的活泼身影,人被象征性的符号表达所隐去。因此,有的教育学者呼吁,教育研究“应当努力改变教育理论、教育知识在表达方式上的枯燥、晦涩、空玄、单一和模式化,探索明晰、晓畅、活泼、文体与风格多样化的方式,满足社会不同人群对教育思想与教育知识的不同需要”[9]。无疑,我国当下教育研究的文学性表达倾向迎合了此类诉求,并以其通俗化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
(二)文学性表达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教育研究方法日益呈现多元化。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田野研究、反思性研究、质的研究、网络博客研究的出现,对于促成文学性表达的兴起起到了助推的作用。文学性表达显现出多样化态势,其中主要以叙事研究为代表,包括教育史叙事研究、影像叙事研究、口述研究、生活史研究和传记研究等。教育研究不仅与科学阐述有密切关联,同时也与文学表达有某种渊源。借用文学表达中的叙事手法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是教育研究向文学性靠拢的一种表征。作为一种面向社会实践的研究,教育研究和文学的叙事活动具有内在的联系,它在深层意义上有着对叙事的呼吁,注定难以完全用科学的逻辑、规范的话语来表达和实现。“叙事,通过自己独特的意义生成方式,提供了个人化的生命际遇,成为教育研究的一种内在表达。”[10]教育叙事研究强调研究者置身于教育现场,与研究对象以及真实的教育环境共同“在场”,通过发现而不是虚构震撼心灵的故事,来诠释人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所遭遇的命运,从而达到彰显教育研究的人文关怀的目的。诚然,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文学性表达的典型形式,不能等同于文学创作,“它既有对故事细致入微的描述,又有洞悉教育事件的深刻阐释;既要把日常的教育现象详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又要解析隐藏在教育现象背后的教育本质,使平凡的教育故事中蕴藏不平凡的教育智慧”[11]。而文学创作追求的是叙事安排的艺术性,其中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可以虚构。但是,“教育叙事研究绝不能虚构,要以真实为依归,因为虚构会影响教育实践的品质和研究价值。如果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虽文学上具有典型意义,但在教育中就不能做到是在真实经验下的专业分享”[12]。也就是说,教育叙事研究需要秉持科学的态度,其借鉴的是一种文学性的表达方式,而不是文学的艺术手法。对于相对缺乏系统的教育学学科理论背景的教师来说,无论是教育叙事研究抑或是其他形式,文学性表达更受偏爱。教师自始至终生活在教育科研的场域中,他们的研究有自身独特的表达方式——“日志、案例、随笔、杂感、散文、小说等,这些方式便于操作,与教师工作实践相辅相成,能很好地解决工作与研究的矛盾,是教师教育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它们既可以成为教师科研活动过程的记录,也可以成为教育科研活动成果的表达方式”[13]。对于长年从事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师而言,文学性表达方式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凡是能用自己的生动具体的经验、感悟来表达出某种主导价值、准则和理念,而不是抽象空洞的放之四海而皆准式的演绎、推断和议论,都将受到广大教育实践者的欢迎”[14]。文学性表达的兴起,不仅使教育研究的话语风格变得多样化,富有情感和诗意,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研究的文献结构,这也是它广受研究者关注的原因之一。文学性表达的丰富面貌,“凝结在各种研究文献,包括典籍、论文、随笔、反思日记、教案、课例、课件以及录像等之中,这些教育经验与教育知识的总结,是一种文本性存在。通过对这些文本的阅读,人们有可能感知字里行间与言行背后的中国性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教育传统”[15]。更有意义的是,文学性表达不只是停留在重构教育故事的肤浅层面,它所呈现的研究成果像科学性表达的成果一样,也将参与到教育理论史的档案建设之中,并获取诠释教育实践的文献权。
三、方法论路向:表达方式的表征意义相对于西方教育研究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大规模的文学性表达,我国当下教育研究的表达方式向文学性靠拢,并不是一种理论书写方式的复制效仿,也不能简单地作为科学性表达显露出困境以后看似走向穷途末路的必然选择,而是象征着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秉承生本化教育理念,促进特殊孩子的健康成长
泰戈尔说:“不是石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让鹅卵石臻于完美。”对自身有残疾的特殊受教育群体,其在学习和生活上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歧视,遭遇到一些困境,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因此打造特殊教育的高效教学,必须从打开他们的心门开始,了解其心理需求,尊重其个性发展。在策略上以鼓励式教育为主,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对于身体存在特殊障碍的孩子,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巨大的付出和努力,所以,教师只要看到同学的一点进步,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肯定。当然,学生也必然有犯错误的时候,而面对特殊学生犯错,教师也应当避免粗暴蛮横,批评要委婉,讲究一定的艺术性。在方法上,教师要根据教材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如在语文、思品、历史等教材中,有很多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法,在学生与教材间搭建衔接情感的桥梁,利用人物的榜样力量给学生以信心和勇气,从而增强学生体验,引起心灵上的共鸣,让学生面对学习中的挫折和困难,不低头,不放弃,摆脱心理上的困扰,踏着正能量的步伐,奔向梦想的远方。
二、构建多元化教育环境,实现特殊孩子的个性发展
苏霍姆林靳基说:“只有创造一个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特殊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考虑到孩子们的特殊性,努力构建多元化教育环境。首先,对于残疾儿童来说,密集的知识学习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一个阳光、友善、温暖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一个充满包容的环境里,他们才能在内心上找到学习的精神支柱,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另外,传统特殊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较为单一,校园整体氛围沉闷,知识传授方式一直停留在“你教我学”的层面上,孩子们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为此,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变传统以教师“教”为中心为学生“学”为核心,摒弃垂直灌输的教育方法,改为多维互动的教学形式,颠覆教师的权威,打破教师的课堂垄断地位,如分小组教学,可以按照不同特质分合作小组、伙伴小组、互助小组等,让孩子们在彼此的交流和共同的探究中,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除此之外,必须注重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师根据学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对不同需求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助教学,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融得好,逐步实现由学习向生活的过渡,由知识到能力的形成。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无论身体条件如何,他们对未来都充满希望和向往,作为教师给他们的不仅是知识、能力,更重要的是认可、关注和鼓励,让每一朵花都绽放出最绚丽的色彩
三、开辟多样化教育活动,提高特殊孩子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