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细胞自噬

细胞自噬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细胞自噬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细胞自噬

细胞自噬范文第1篇

医生们总是不厌其烦的提醒人们锻炼身体有利于预防很多疾病,包括心脏病、老年痴呆症、糖尿病以及感染等。但是一直以来人们并不清楚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生物学分子基础。

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获得了一些解答这一谜题的线索,他们证实锻炼的奇妙作用在于促进了细胞自噬。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自噬研究部门负责人、内科学及微生物学系贝思・莱文教授,她曾在自噬领域做出过大量重要的研究发现。1999年,她发现了第一个与乳腺癌抑制因子相关的哺乳动物自噬基因beclinl,这是科学家们首次发现与人类基因相关的自噬基因。

自噬是科学家在1962年发现细胞内有“自己吃自己”的现象后提出的,是指从粗面内质网的无核糖体附着区脱落的双层膜包裹部分胞质和细胞内需降解的细胞器、蛋白质等成分形成自噬体,并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以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的一个分解代谢过程。自噬作为一种进化上非常古老和保守的代谢途径,参与调节细胞物质的合成,降解和重新利用之间的代谢平衡,影响参与到生物生命过程的方方面面。

“我们推测锻炼有可能和饥饿一样,通过促进细胞自噬来满足对能量需求的增加,”莱文说。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研究人员构建出了一种携带BC1―2突变基因的转基因小鼠,BC1―2突变使得转基因小鼠无法在受到刺激(例如锻炼、饥饿)时发生细胞自噬。研究人员旨在利用这种方法确定运动对于自噬及小鼠身体的影响。

随后研究人员将正常及转基因小鼠放到跑步机上半个小时,他们发现相比于正常的小鼠,转基因小鼠很早就表现出精疲力竭。这是因为突变小鼠不能提高自体吞噬,导致糖代谢异常,从而无法生成足够的能量。

细胞自噬范文第2篇

Keyword:Autophagy; Lysosomes; Nanomaterials; Autophagy-modulating effect;

哺乳动物细胞具有高度复杂和综合的信息网络系统, 调控基因组信息表达为不同生物学功能的分子组件。细胞的生理功能状态是整体所决定, 并且随着自身以及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哺乳动物细胞经过长期的进化, 可以通过高度精细的调控机制来应对外部因素的刺激, 以保持自身稳定。

近年来, 纳米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工程纳米材料已经进入生产和市场化阶段[1].由于纳米材料具有纳米量级 (1~100 nm) 尺寸, 可以与蛋白质、细胞膜和细胞等生物组分相互作用, 从而可能导致蛋白冠的形成、颗粒的包裹、胞内摄取以及会造成生物相容或排斥结果的生物催化反应发生[2].但是, 很少有人知道这种纳米材料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对细胞生理机能造成的影响。尽管纳米材料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影响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与担忧, 然而大多数研究仅侧重于阐明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另外根据现有体内体外的毒理学标准, 一些纳米材料虽然是无毒的, 可能不会导致病态或致命的结果, 但是其对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仍不能忽略[3].

哺乳动物细胞经过长期进化已经形成了严格的控制系统, 通过激活物质降解途径来防止异常物质的积聚。纳米材料一旦被细胞内吞, 它们就会被视为外来异物或有毒的物质, 细胞可以通过激活清除机制将其代谢和降解。研究已经证明不同大小和不同组成成分的纳米材料均能够激活细胞的自噬系统[4].纳米材料引起的自噬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可增强细胞清除异物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能引起细胞程序性死亡。另外由于纳米材料引起的细胞自噬会导致细胞负责降解的细胞器受损, 最终引起自噬通量阻塞。本文主要阐述了机体自然发生和工程纳米材料诱导发生自噬的机制, 并讨论了由纳米材料诱导的自噬激活所导致的生物相容或生物排斥相关的细胞标志物。

1、自噬

自噬 (autophagy) 通过降解细胞内蛋白到细胞器等一系列细胞组件来维持细胞稳态平衡。目前, 自噬主要分为3种: (1) 微自噬, 通过溶酶体直接吞噬细胞内多余材料进行降解; (2) 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 通过配体的特异性识别实现错误折叠蛋白的选择性降解; (3) 巨自噬, 指底物蛋白首先被包裹形成自噬小泡, 然后将其运送至溶酶体中实现降解的过程。纳米材料引起的自噬类型为巨自噬, 当纳米材料被细胞吞噬后, 被自噬泡包裹并运送至溶酶体中降解。

1.1 自噬体的成熟

1.1.1 自噬的诱导

自噬在多种环境状态下都可能被激活, 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 以避免细胞死亡。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 TOR) 通过检测细胞内和细胞外营养物质, 能量水平和生长信号来调节细胞生长和增殖[5].当细胞处于应激状态, m TOR的活性被抑制, 一方面引起蛋白质合成受阻, 另一方面诱导自噬发生。自噬的发生需要众多自噬相关基因 (autophagy related genes, Atg) 的参与, 包括Unc-51样激酶 (ULK) /Atg1、Atg13、FIP200/Atg17和Atg101.正常条件下, m TOR与ATG1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 ULK1/Atg1激酶的活性被抑制, 进而自噬被抑制。应激状态下, m TOR与ULK1分开, 进而ULK1被激活, 从而促进自噬的发生。另外当细胞摄取外来异物发生胞内材料堆积时, 也会出现自噬的活化, 诱导自噬发生。

1.1.2 自噬体的形成

自噬体的形成主要包括双层膜的伸展和封闭两个阶段[6].底物被称为隔离膜或吞噬泡囊泡样结构包裹, 然后隔离膜延伸并包裹封闭胞浆成分形成一个双层膜。双层膜延伸包裹底物蛋白形成自噬体。在这个过程中Ⅲ型磷脂酰肌醇3激酶 (PI3K-Ⅲ, Phosphotidylinositol3-kinase-Ⅲ) 可磷酸化磷脂酰肌醇 (Ptdlns, Phosphatidylinositol) , 生成3-磷酸磷脂酰肌醇 (phosphatidylinositol 3-phosphate, PI3P) .PI3P在募集自噬相关蛋白中发挥重大作用。它可以用来招募自噬相关蛋白, 如Atg16L到分离膜, 参与自噬体的形成。

1.1.3 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

自噬体形成后包裹需要降解底物的双层膜结构, 但是并没有酶的活性, 而是在形成后向溶酶体运动, 使二者融合, 最终在溶酶体中水解酶的作用下完成底物的降解。在哺乳动物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过程中, 自噬体通过微管和动力蛋白-动力蛋白激活蛋白复合物而实现向溶酶体快速运动。另外, 其中微管充当自噬体快速运行的轨道, 在水解ATP产生能量的条件下, 促进自噬体向微管蛋白负极运动。抑制微管和动力蛋白后, 自噬体运动将会被抑制。

1.2 调节自噬的信号转导通路

1.2.1 TOR信号通路

转录因子EB (transcription factor EB, TFEB) 能够调节自噬体与溶酶体的生物合成与融合, 调控协同溶酶体表达和调控 (coordinated lysosomal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CLEAR) 基因的表达[6].在正常生理状态下,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激酶复合物1 (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protein kinase complex 1, m TORC1) 位于溶酶体膜上, 另外能够磷酸化TFEB, 从而阻止其进入细胞核。但是在应激状态下, m TORC1从溶酶体膜上上释放出来, 进而转移TFEB进入细胞核, 活化CLEAR基因的表达[7].TOR可识别来自氨基酸、生长因子、糖、氧化水平和丝裂原等信号, 调控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

1.2.2 Beclin相关调控途径

Beclin1是哺乳动物Atg6的同源蛋白, 也是机体调控自噬的核心分子。Beclin1通过BH3结构域与B淋巴细胞瘤-2 (B-cell lymphoma-2, Bcl-2) 的BH3结构域结合, 进而减少细胞内Beclin1的数量, 抑制Beclin1与紫外线抵抗相关基因 (UVRAG) 的相互作用, 进一步抑制Beclin1/Vps34复合物的形成, 从而抑制自噬。

1.2.3 压力应答效应

当细胞处于应激状态时, 往往通过调节自噬水平来维持细胞稳态平衡。但是, 当外界环境压力超过自噬能够调节的范围, 细胞就会启动自噬性细胞死亡。

2、纳米材料-自噬活化剂

2.1 天然纳米材料

自噬能够降解体内一些不溶的纳米级别的生物分子, 这些生物分子同样可以引起细胞自噬。自噬在机体内疾病发生和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自噬参与异常蛋白的降解, 能够防止神经元内异常蛋白的积聚, 如帕金森病中存在核蛋白的聚集与自噬能力下降有关。而自噬过强会造成线粒体功能障碍, 导致亨廷顿舞蹈病的产生和亨廷顿蛋白的积聚。自噬损伤会导致蛋白质和脂质的积聚引起神经退化, 自噬活性增加能够增强机体对毒性材料的清除能力[16].因此如何控制自噬的度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

自噬体的形成需要p62/SQSTM-1等特定的配体参与[8].p62调控自噬体对底物的包裹, 并参与降解过程。p62/SQSTM-1具有双官能团, 一方面可识别异常折叠蛋白的泛素化部位, 进而与异常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另一方面能识别自噬体的LC3/Atg8.进而自噬泡将错误折叠蛋白包裹形成自噬体, 实现蛋白的特异性降解。除了p62参与蛋白质类材料特异性降解外, 目前发现还有其他自噬配体通过与p62相同的分子机制调节细胞器、细菌等底物的降解。

自噬在机体固有免疫系统和降解细胞内病原体中发挥巨大的作用[9-10].最新研究发现, 自噬也参与生物体抵抗外来病原体的入侵, 也被认为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的第二道防线。病毒侵染机体引起自噬活化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可能与病毒感染机体的途径有关。由HIV-1[11]和副粘病毒[12]颗粒引起的等离子体膜改变能够诱导自噬。表明当机体受到病原体入侵时, 自噬会被激活, 通过溶酶体清除细胞内入侵的病原体发挥抗感染作用。

细胞能通过调控溶酶体降解底物, 活化TFEB, 激活溶酶体-自噬系统, 将细胞内材料经胞吐作用分泌出细胞外。另外, TFEB的过度表达会将胞内积聚的溶酶体和自噬体经胞吐作用降解, 从而缓解溶酶体积聚引起的疾病。但是, 有研究发现疾病和基因失活会引起自噬功能紊乱, 增强对蛋白的胞吐作用[13], 从而对机体造成损伤。因此, 自噬与胞外分泌是合作还是竞争取决于所处的不同生理状态。

2.2 工程纳米材料

工程纳米材料在药物传输、体内体外诊断等生物医药领域使用广泛。纳米颗粒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与机体发生相互作用。研究发现纳米颗粒被细胞摄取后积聚在自噬体内, 可以促进自噬小体的形成, 进而诱导细胞产生自噬。Seleverstov等[14]首次发现量子点能够引起细胞自噬, 目前为止许多纳米材料已经被发现能够引起自噬, 包括二氧化硅、金纳米颗粒、-氧化铝、稀有氧化物、富勒烯等。这些纳米材料的组成和化学性质差异很大, 但是它们的颗粒大小却近似相同。因此纳米颗粒的大小是诱导自噬的主要原因。不同纳米材料由于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 激活自噬的机制也不尽相同。另外, 对纳米材料表面化学活性区域的修饰作用会增加纳米颗粒空间复杂性, 这就需要我们去深入探讨以理解与自噬相关纳米材料的设计规则, 从而设计出高活性、低毒性的纳米材料。

3、细胞摄取纳米材料引起的自噬反应

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溶酶体-自噬系统在细胞对纳米材料的适应性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 但是纳米材料引起自噬的本质尚不清楚。自噬在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和保持细胞稳定方面发挥重大作用。细胞摄取纳米材料后会引起细胞自噬, 这是由于细胞将纳米材料视为外来异物, 外来异物的堆积会激活机体的清除机制[15].研究证明纳米材料会引起细胞毒性, 包括溶酶体功能紊乱[16]、氧化应激, 线粒体损伤, 甚至干扰基因的调控[17].

细胞吞噬纳米材料激活溶酶体-自噬系统后, 可增强细胞对异物的清除, 或者导致下游信号途径的损伤, 阻塞自噬通量。银纳米粒子, 由于其突出的抗菌性能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 它不仅能够激活自噬, 也能诱导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引起细胞毒性。另外, 通过实验发现银纳米颗粒能够引起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 但并不会促进自噬体的增加, 这表明纳米银粒子会阻塞自噬通量[18].因此, 纳米材料能够诱导自噬并不代表一定会增强细胞的自体吞噬能力, 相反当细胞过度摄取纳米颗粒, 会引起下游自噬通路的损伤, 进而影响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 从而阻塞自噬通量, 造成细胞损伤。

3.1激活自噬清除能力

纳米材料能够引起TFEB的活化, 而TFEB能够促进自噬和溶酶体相关基因的表达[8], 因此提高TFEB的活性以增强机体对异物 (外来纳米材料、蛋白质和蛋白脂质体) 的降解是一种潜在的增强机体清除能力的策略[6,19].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已认证2-羟丙基--环糊精赋形剂能够增强药物的稳定性和利用率。最近研究发现2-羟丙基--环糊精能够通过激活TFEB的表达进而增强对纳米材料清除[20].二氧化铈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性能, 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可以保护辐射诱导的损伤和氧化应激, 而且还可以提高TFEB调节的自噬清除能力[21].

由于纳米材料能够诱导自噬, 因此递送纳米材料的系统也会受到损害。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携带抗肿瘤药物与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 (3-MA) 氯喹]联合给药, 能够显着增强多西紫杉醇治疗MCF-7乳腺癌肿瘤的功效。这是因为纳米载体能够激活自噬, 因此多西紫杉醇就会通过自噬被降解, 其药效就会显着下降[22].当联合给予自噬抑制剂, 纳米载体诱导产生的自噬就会被抑制, 其药物效果就会显着提升。因此, 调控纳米颗粒引起的自噬, 增强自噬对底物的清除能力, 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纳米材料时充分了解自噬与纳米材料之间的关系。然而我们对于纳米材料与自噬的相互关系知之甚少, 限制了纳米材料科学的发展。

通过调节纳米材料引起的自噬激活反应来增强纳米材料的载药能力或者解决其安全性问题, 依赖于纳米材料结构的细致设计。当前对纳米颗粒和自噬体系之间功能性相互作用的理解有限, 阻碍了我们理性设计具备可预测的自噬调节活性的纳米材料。一方面, 有人发现一种具有高亲和力的表面涂层多肽能够消除镧系元素纳米晶体引起的自噬反应。但有趣的是, 也有人发现将高亲和结合力结构部分与RGD细胞粘附结构域结合的双功能团多肽, 却能够强烈激活细胞自噬[23].用81层碳纳米管[24-25], 展示表面配体结构的高度多样性, 并从中筛选出能提高LC3加工处理的配体。但有趣的是, 用筛选出来的表面配体进行功能修饰的碳纳米管, 能够引起细胞自噬, 但仅有这些表面配体却不能激活细胞自噬, 这表明, 自噬激活是对细胞对纳米材料摄取后的一种反应, 自噬反应的具体性质取决于纳米材料和自噬-溶酶体系统的相互作用方式。

3.2 阻塞自噬通量

正常情况下, 自噬能够调节细胞稳态保持细胞存活, 但自噬过度会产生毒副作用引起细胞死亡。研究发现当细胞给予多聚物纳米材料[26]和氧化铁等纳米材料时, 其引起细胞死亡的同时, 细胞内自噬体含量也会增多, 表明自噬与细胞死亡存在联系。但证据表明自噬和细胞死亡存在因果关系仍然不足[5].纳米材料引起的自噬通量堵塞和自噬引起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自噬的降解依赖于多个细胞进程的协同合作, 最重要的是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但是自噬体数量的增多并不代表细胞降解能力的增强。自噬通量的堵塞可能与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障碍有关, 也可能与自噬体本身存在缺陷导致溶酶体的积聚有关[27].研究发现许多纳米材料均可以阻塞自噬通量, 例如:富勒醇、银、稀有氧化物和金纳米颗粒[16].

细胞摄取羧酸盐碳纳米颗粒会引起自噬体积聚, 阻塞自噬通量进而导致细胞毒性。通过运用自噬抑制剂巴伐洛霉素A1处理细胞, 纳米材料经过胞吐作用分泌出细胞外, 自噬通量的阻塞现象会得到轻微减轻[28].由于大多数纳米材料不能通过细胞代谢途径被降解, 自噬调节的胞外分泌也许是细胞清除纳米粒子的一种途径, 来保护细胞免受纳米材料的损伤。

纳米材料引起的自噬通量阻塞也已经在医疗领域得到应用。纳米材料通过特异性识别靶向肿瘤细胞, 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 进而引起自噬通量阻塞, 也许是实现癌症精准治疗的新策略[29].已有研究发现氧化铁纳米颗粒能够引起人癌细胞死亡, 而对正常的肺成纤维细胞没有影响[16,30].另外, 以铁为内核、金作为外壳的纳米颗粒也能通过激活自噬降低肿瘤细胞的活性, 从而实现机体抗肿瘤反应[31].

纳米材料引起的自噬通量阻塞很有可能是通过扰乱溶酶体功能来实现。溶酶体完整性的缺失和溶酶体内酶的失活将会阻止溶酶体与自噬体的融合, 进而导致自噬体的过度堆积引起自噬通量堵塞。例如金纳米颗粒[16]和碳纳米管[31]会引起自噬介导的细胞死亡, 当细胞死亡时, 纳米材料在溶酶体中被发现。由此可以说明纳米材料会干扰溶酶体的功能, 进而引起细胞死亡。纳米颗粒引起溶酶体功能紊乱的机制尚不清楚, 有可能通过引起氧化应激[21]和溶酶体p H的碱化, 进而影响溶酶体膜的通透性引起溶酶体功能紊乱。最近质子泵的理论已经被提出, 阳离子纳米材料通过影响溶酶体的酸性环境, 进而影响溶酶体膜的通透性, 进而引起细胞死亡。另外, 当细胞用质子泵抑制剂预处理时, 会减轻阳离子聚苯乙烯纳米颗粒引起的细胞毒性, 说明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与溶酶体膜通透性有关[16,32].

最后, 自噬体的转移取决于细胞骨架的完整性[33].纳米颗粒可以直接通过损害细胞骨架的完整性, 间接引起氧化应激进而改变细胞机制, 引起自噬通量阻塞。一般来说, 纳米材料和细胞的相互作用能极大影响机体的生理状态。

4、结论与展望

纳米材料科学是21世纪的一门新兴学科, 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现代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得纳米材料在工业上广泛应用, 在生物医疗、航天、能源等高科技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市面上, 有超过1 600种纳米类材料消费品, 人类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这些纳米材料, 因此人们必须警惕这些纳米材料可能带来的潜在危险。大量的试验表明, 纳米材料可以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纳米材料的粒子大小、荷电量和表面性质来控制其进入细胞, 但是上述理化性质对其他细胞进程的影响的本质尚不清楚。

控制纳米材料引起的自噬活化, 增强细胞对底物的清除和降解能力, 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纳米材料时充分理解纳米材料与自噬的关系。但是目前我们对于纳米材料与自噬的关系认识有限, 限制了纳米材料科学的发展。了解自噬与纳米粒子的相互作用, 对纳米粒子的设计有深远的影响, 将会为纳米工程师设计下一代安全的纳米材料应用于纳米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推动人类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BERUBE D M, SEARSON E M, MORTON T S, et al.Project on emerging nanotechnologies-consumer product inventory evaluated[J].Nanotechnology Law Bus, 2010, 7 (2) :152-163.

[2]NEL A E, MADLER L, VELEGOL D, et al.Understanding biophysicochemical interactions at the nano-bio interface[J].Nat Mater, 2009, 8 (7) :543-557.

[3]ALBANESE A, TANG P S, CHAN W C W.The effect of nanoparticle size, shape, and surface chemistry on biological systems[J].Annu Rev Biomed Eng, 2012 (14) :1-16.

[4]FENG Y, HE D, YAO Z, et al.The machinery of macroautophagy[J].Cell Res, 2014, 24 (1) :24-41.

[5]SWITON K, KOTULSKA K, JANUSZ-KAMINSKA A, et al.Molecular neurobiology of m TOR[J].Neuroscience, 2016 (341) :112-153.

[6]AXE E L, WALKER S A, MANIFAVA M, et al.Autophagosome formation from membrane compartments enriched in phosphatidylinositol 3-phosphate and dynamically connected to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J].J Cell Bio, 2008, 182 (4) :685-701.

[7]LAPLANTE M, SABATINI D M.Regulation of m TORC1and its impact on gene expression at a glance[J].J Cell Sci, 2013, 126 (8) :1713-1719.

[8]PANKIV S, CLAUSEN T H, LAMARK T, et al.p62/SQSTM1 binds directly to Atg8/LC3 to facilitate degradation of ubiquitinated protein aggregates by autophagy[J].J Biol Chem, 2007, 282 (33) :24131-24145.

[9]BOYLE K B, RANDOW F.The role ofeat-mesignals and autophagy cargo receptors in innate immunity[J].Cur Opin Microbiol, 2013, 16 (3) :339-348.

[10]DONG X, LEVINE B.Autophagy and viruses:adversaries or allies?[J].J Innate Immum, 2013, 5 (5) :480-493.

[11]DENIZOT M, VARBANOV M, ESPERT L, et al.HIV-1gp41 fusogenic function triggers autophagy in uninfected cells[J].Autophagy, 2008, 4 (8) :998-1008.

[12]DELPEUT S, RUDD P A, LABONTP, et al.Membrane fusion-mediated autophagy induction enhances morbillivirus cell-to-cell spread[J].J Virol, 2012, 86 (16) :8527-8535.

[13]LEE H J, CHO E D, LEE K W, et al.Autophagic failure promotes the exocytosis and intercellular transfer of-synuclein[J].Exp Mol Med, 2013 (45) :e22.

[14]SELEVERSTOV O, ZABIRNYK O, ZSCHARNACK M, et al.Quantum dots for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labeling.A size-dependent autophagy activation[J].Nano Lett, 2007, 6 (12) :2826-2832.

[15]PEYNSHAERT K, MANSHIAN B B, JORIS F, et al.Exploiting intrinsic nanoparticle toxicity:the pros and cons of nanoparticle-induced autophagy in biomedical research[J].Chem Rev, 2014, 114 (15) :7581-7609.

[16]MA X, WU Y, JIN S, et al.Gold nanoparticles induce autophagosome accumulation through size-dependent nanoparticle uptake and lysosome impairment[J].Acs Nano, 2011, 5 (11) :8629-8639.

[17]LI C, LIU H, SUN Y, et al.PAMAM nanoparticles promote acute lung injury by inducing autophagic cell death through the Akt-TSC2-m TOR signaling pathway[J].J Mol Cell Biol, 2009, 1 (1) :37-45.

[18]LEE Y H, CHENG F Y, CHIU H W, et al.Cytotoxicity, oxidative stress, apoptosis and the autophagic effect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in 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J].Biomaterials, 2014, 35 (16) :4706-4715.

[19]POLITO V A, LI H, MARTINISTOICA H, et al.Selective clearance of aberrant tau proteins and rescue of neurotoxicity by transcription factor EB[J].EMBO Mol Med, 2014, 6 (9) :1142-1160.

[20]KILPATRICK K, ZENG Y, HANCOCK T, et al.Genetic and Chemical Activation of TFEB Mediates Clearance of Aggregated-Synuclein[J].PLo S One, 2015, 10 (3) :e0120819.

[21]LEE S S, SONG W, CHO M, et al.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cerium oxide nanocrystals as a function of nanocrystal diameter and surface coating[J].ACS Nano, 2013, 7 (11) :9693-9703.

[22]ZHANG X, DONG Y, ZENG X, et al.The effect of autophagy inhibitors on drug delivery using biodegradable polymer nanoparticles in cancer treatment[J].Biomaterials, 2014, 35 (6) :1932-1943.

[23]ZHANG Y, ZHENG F, YANG T, et al.Tuning the autophagy-inducing activity of lanthanide-based nanocrystals through specific surface-coating peptides[J].Nat Mater, 2012, 11 (9) :817-826.

[24]WU L, ZHANG Y, ZHANG C, et al.Tuning cell autophagy by diversifying carbon nanotube surface chemistry[J].Acs Nano, 2014, 8 (3) :2087-2099.

[25]KLIONSKY D J, ABDALLA F C, ABELIOVICH H, et al.Guidelines for the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assays for monitoring autophagy[J].Autophagy, 2008, 8 (4) :445-544.

[26]WANG Y, LIN Y X, QIAO Z Y, et al.Self-assembled autophagy-inducing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for breast cancer interference in-vivo[J].Adv Mater, 2015, 27 (16) :2627-2634.

[27]LEE J A, BEIGNEUX A, AHMAD S T, et al.ESCRT-III dysfunction causes autophagosome accumulation and neurodegeneration[J].Curr Biol, 2007, 17 (18) :1561-1567.

[28]ORECNA M, DE PAOLI S H, JANOUSKOVA O, et al.Toxicity of carboxylated carbon nanotubes in endothelial cells is attenuated by stimulation of the autophagic flux with the release of nanomaterial in autophagic vesicles[J].Nanomedicine, 2014, 10 (5) :939-948.

[29]SOENEN S J, DEMEESTER J, SMEDT S C D, et al.Turning a frown upside down:Exploiting nanoparticle toxicity for anticancer therapy[J].Nano Today, 2013, 8 (2) :121-125.

[30]WU Y N, WU P C, YANG L X, et al.The anticancer properties of iron core-gold shell nanoparticles in colorectal cancer cells[J].Int J Nanomedicine, 2013 (8) :3321-3331.

[31]LIU H L, ZHANG Y L, YANG N, et al.A functionaliz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induced autophagic cell death in human lung cells through Akt|[ndash]|TSC2-m TOR signaling[J].Cell DeathDisease, 2011, 2 (5) :e159.

细胞自噬范文第3篇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

[摘要] 股骨头坏死作为骨外科的多发性疾病,在研究与治疗过程中发现以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SANFH)为主要病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研究中多认为其在长期大量使用激素过程中,股骨头出现血管内凝血、代谢紊乱、骨质疏松及细胞凋亡等问题,造成股骨头直接性缺血坏死。为了有效指导相关治疗,该研究主要针对细胞自噬的分类情况,根据其在SANFH相关临床实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 细胞自噬;激素;股骨头坏死

[中图分类号] R68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b)-0197-02

[作者简介] 吴涛(1988.7-),男,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骨外科学。

近年来,临床治疗过程中大量使用激素治疗,造成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因此针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1-2]。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细胞凋亡可作为研究的主要突破方向,而随着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发展兴起,细胞自噬也成为非凋亡形式的主要内容,并成为研究中热点议题。该研究针对自噬细胞的临床特点进行综合性分析,并根据其在临床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治疗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1SANFH与自噬

研究者曾经在关于肝细胞的研究观察中,通过对鼠的肝灌流液中加入高血糖素后发现细胞内的溶酶体不断增多并出现各种自噬现象,因此被直接用“自噬”命名[3-4]。临床多年来将这种现象认为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即人体细胞可能会出现降解胞内物质的正常程序,但是随着研究过程中酵母自噬分子的出现,逐渐将细胞自噬区别于细胞凋亡,并予以深入研究认识并将其应用于医学层面。

1.1自噬细胞的分类

根据吞噬物进入细胞溶酶体内的不同途径将自噬细胞进行分类,其主要包括的3种类型为:微自噬、巨自噬及分子伴侣介导自噬[5]。其中微自噬发生原因为溶酶体发生自身凹陷的情况时,会将吞噬物包裹在其中,并在此过程中逐渐降解吞噬物。巨自噬的发生则是由于高尔基体及非核糖体等内质网的脱落,双层膜在其过程中将吞噬物包裹其中,溶酶体与自噬体发生各种反应并融合成自噬溶酶体以降解吞噬物。分子伴侣介导自噬则是通过溶酶体及分子伴侣的运载,不断将细胞内的蛋白质成分送入溶酶体,转运过成功中产生各种降解行为。

1.2自噬相关机制

研究过程中发现自噬体的形成为4个主要阶段,即启动、核化、延伸并闭合,整个过程中相关蛋白(Atg)承担着重要的作用[6-7]。启动过程中主要是依赖复合体Ulk 1,其主要包括Atg 13、Ulk 1及FIP200,即Ulk 1通过与Ulk 1及FIP200发生磷酸化等作用引起自噬。自噬泡完成核化主要是依赖Beclin 1、hVps34及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等复合物,其主要包括Atg1、Beclin 1、hVps15及hVps34。而细胞自噬的延伸与闭合主要与Atg12及LC3这两个依赖泛素样共轭系统相关,其中由Atg12- Atg5形成的Atg12-Atg5-Atg16类复合物,可对LC3的活化及定位产生各种积极作用。细胞质型LC3 -Ⅰ通过磷脂酰乙醇胺与两个泛素样反应结合后,在自噬体外膜和内膜方位形成LC3 -Ⅱ,同时泛素样会不断与E2样酶Atg3及E1样酶Atg7发生反应并被催化。因此,在临床动物及细胞实验中,逐渐将LC3-Ⅱ作为认证存在自噬体膜的标志。通过一些列的作用后,自噬体出现后与溶酶体产生各种融合作用,并逐渐形成自噬溶酶体,在细胞内开始产生各种自噬作用。

1.3自噬细胞的作用产生

溶酶体所依赖的细胞质成分及细胞器通过细胞自噬完成降解,此过程中细胞可因自身成分的降解来维持内部环境的基本稳定[8]。研究过程中发现细胞产生激素、营养物质缺乏、活性氧、缺氧、蛋白质聚集体、DNA损伤、细胞内病原体及产生损伤后的细胞器等形式,而这些形式的细胞在发生各种应激反应后激活自噬。自噬过程中会通过各种作用,维持细胞的存活,但是一旦发生自噬过程后,体内各种胞质内及胞浆中的细胞器就会自动进入自噬泡中,在溶酶体内完成降解过程。人体骨组织出现各种代谢行为后会发生应激反应,自噬通过提供大分子或ATP等能量资源,增强细胞的自身存活能力,完成自愈或改善功能。但是研究中发现,若此类应激轻度过大,或出现的时间持续过程较长时,细胞可能就会出现各种自噬性及程序性死亡情况。因此自噬被临床认为是维持代谢平衡的较为强大的推动者,可有效预防身体机能出现各种退化性疾病情况的发生。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各种消极作用,首先,如肿瘤细胞可能会通过这种自噬行为,维持营养支持得以存活[9]。其次,自噬蛋白及通路会对患者的炎症及免疫情况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即有效的平衡炎症及免疫对机体的作用,可有效的预防或对抗各类感染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2SANFH与骨细胞自噬作用

临床研究中针对细胞命运与疾病状态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GC会对患者骨细胞情况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即GC不仅可以对骨细胞的凋亡产生各种诱导作用,而且会对骨细胞的自噬作用产生诱导[10]。其中GC的使用剂量的决定性作用明显,即低剂量会激活自噬,而高剂量会刺激凋亡。临床中利用泼尼松龙缓释剂的不同用量对小鼠进行试验,其中主要用量情况分别为1.4、2.8、5.6 mg/(kg·d),研究组于用药28 d后发现使用GC低剂量的小鼠的股骨远端出现皮质骨自噬通路活化及细胞自噬情况明显增加,且高于GC安慰剂使用组的大鼠骨组织情况[11-12]。而GC高剂量组使用药物后的骨细胞抗凋亡作用减弱,且凋亡作用明显增强。其中LC3作为自噬体膜内的重要标志性蛋白质,可以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其变化状况,了解自噬体的形成与发展变化情况,并通过数量的情况判定自噬体的活性高低情况。

通过体外实验,在LC3转染骨样细胞MLO-Y4后48 h,利用地塞米松(10-8 mol/L~10-6 mol/L)予以24 h处理,研究结果中显示无处理后的LC3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内,而在使用过GC药物后的LC3数量明显增多,即处理后的大鼠在研究过程中出现增强其骨细胞自噬活性的情况。同时减少用药剂量后,自噬作用会使已经受损的骨细胞成功存活;增加剂量后,会直接破坏骨细胞内的各种抗氧化的防御措施,其生存能力逐渐下降,并进而直接导致其出现凋亡状况。因此,在短期内使用小剂量激素是不会出现各种SANFH,但是若长期且使用大剂量的激素较易引发患者出现SANFH情况。

3结语

根据临床相关研究实验证实激素使用对SANFH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控制细胞出现凋亡状况,而且观察其出现细胞自噬情况,针对细胞自噬作用于SANFH患者中的病发机制尚未明确,因此需经过深入研究,为SANFH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孔令跃,刘万林.Dickkopf-1与细胞凋亡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前沿,2011,6(24):11-13.

[2]贾岩波,刘万林,任逸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中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13):2444-2450.

[3]Kerachian MA,Cournoyer D,Harvey EJ,et al. New insights into the pathogenesis of glucocorticoi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microarray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in a rat model[J].Arthritis res ther,2010,12(3):2-12.

[4]Revet I,Huizenga G,Koster J,et al.MSX1 induces the wnt pathway antagonist genes DKK1,DKK2,DKK3,and SFRP1 in neuroblastoma cells,but does not block Wnt3 and Wnt2A signaling to DVL3[J].Cancer Lett,2010,289(2):195-207.

[5]王文选,刘万林.细胞凋亡与自噬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3,12(2):149-152.

[6]程少华,崔超,常巍.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4):368-370.

[7]陈昆涛,何健垣.兔超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制作及综合评价[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2,13(6):93-95.

[8]李洪涛,于雪峰,程永志,等.bcl-2mRNA在中药防治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表达变化[J].中医药信息,2011,27(5):94-97.

[9]童培建,毛强,吴承亮,等.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织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7):794-799.

[10]周正丽,张潜.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骨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2,41(3):3659-3661.

[11]宋奕,丁道芳,李玲慧,等.细胞凋亡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21):2163-2165.

细胞自噬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苦参碱;结肠癌;耐药细胞化疗药物敏感型;自噬水平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结肠癌患者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化疗过程中细胞对药物的耐药性。结肠癌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作用及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从而产生耐药性。常见的耐药途径如抗凋亡、药物靶点或代谢酶改变、自噬及结肠癌细胞过度增殖等都是化疗药物产生抗药性的主要机制。许多学者对多药耐药性的抑制剂进行了长久的探索,近年来中医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备受关注,尤其在逆转化疗耐药方面。苦参碱是由豆科植物类提取的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抗肝纤维化、治疗病毒性肝炎、心肌炎等作用,但在结肠癌自噬方面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观察苦参碱对结肠癌耐药细胞的化疗药物敏感性及自噬水平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应用苦参碱干预肿瘤机理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实验仪器 超净工作台、CO2恒温培养箱、电热干燥箱、高压蒸汽消毒器、冰箱、液氮容器、滤器、真空泵、显微镜、天平、高速低温离心机、恒温水浴锅、匀浆器、电泳仪、电泳槽、微波炉、平底烧瓶、凝胶成像仪等仪器。

1.2实验方法

1.2.1CCK-8法检测 取对数生长期的HCT-8/VCR、HCT-8细胞,按细胞传代方法制备细胞悬液,并进行细胞计数,将2组细胞接种于96孔板,实验组加入化疗药长春新碱及5-FU、阿霉素(ADM),空白对照及阴性组加等体积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问后观察细胞株的耐药情况。

1.2.2CCK-8法检测苦参碱干预后HCT-8/VCR细胞药敏性的变化 根据耐药细胞株HCT-8/VCR的多药耐药性的实验结果.制备HCT-8/VCR+Ma细胞。各取1瓶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CT-8/VCR及HCT-8/VCR+Ma细胞,每组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以药物浓度为横坐标,抑制率为纵坐标绘制浓度效应曲线.求回归方程.得出50%抑制浓度(IC50)。计算逆转倍数:逆转倍数=耐药细胞IC50/Ma作用后耐药细胞IC50。

1.2.3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碱作用耐药细胞后的细胞凋亡率 取对数生长期的HCT-8/VCR及HCT-8细胞,将2组细胞接种于6孔板,每组细胞分别设2个组: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中加入上述适宜浓度的Ma,对照组不经任何处理。继续培养48 h后,实验组加人不同浓度的化疗药长春新碱.对照组中的耐药组加入同浓度、等量长春新碱,对照组的亲本细胞组不做任何处理作为阴性对照。继续培养4 h,取出细胞用FCM法检测细胞凋亡率。

1.2.4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相关基因P62、Beclin-1、LC3蛋白表达 取处于生长期的HCT-8/VCR,分到2个培养瓶培养48 h,1瓶为实验组,加人无毒性浓度的Ma.1瓶为阴性对照组.加人等量培养基,继续培养48 h。用RIPI细胞裂解液裂解细胞,收集蛋白质样品,用BCA法测定蛋白质浓度。之后对两组细胞进行转膜、SDS-PAGE电泳、封闭与杂交,最后曝光鉴定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

1.2.5MDC法检测单用长春新碱或苦参碱或者两者联合应用后自噬囊泡的形成 按照实验分组进行细胞培养,干预48 h后,用PBS洗2次,加m量0.05mmo]/L的MDC染液于37℃温育1 h.4%多聚甲醛固定15 min.弃甲醛晾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自噬囊泡的形成情况,计数,拍照。

1.3评价指标 (1)在全自动酶标仪上于490 nm波长处测定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计算5个复孔平均OD值.计算Ma作用48 h后对HCT-8/VCR、HCT-8细胞的抑制率(inhibition rate,IR)。计算公式:IR(%)=[1-(实验组OD值-空白对照组OD值)/(阴性对照组OD值-空白对照组OD值)]×100%。不同浓度的抑制率分别为5个复孔细胞抑制率的平均值;(2)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个孔细胞凋亡率的平均值。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两组方差不齐采用t’检验。多组均数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Newman-Keuls法),检验水准:a=0.05,双侧检验。

2.结果

2.1苦参碱的不同浓度对HCT-8/VCR细胞增殖的抑制率 在苦参碱作用24 h和48 h后,苦参碱对HCT-8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其抑制作用会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与浓度为0.5 mg/ml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FCM检测苦参碱作用后两组细胞HCT-8/VCR的凋亡率比较 运用FCM方法对各组细胞的凋亡率进行检测发现.采用苦参碱的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大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 在苦参碱应用24 h后,HCT-8/VCR细胞质中出现了带有细胞器的泡状结构,经确认为自噬泡。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P62、Beclin-1、LC3蛋白的表达水平也随之增强。

3.讨论

细胞自噬范文第5篇

(制100个)自制调料面30克、上白面粉2500克、面粉150克、碱面15克、新鲜猪板油1500克、大葱1500克、精盐30克、菜籽油(贮存三年的陈菜籽油)400克

制作方法:

1、将猪板油撕去皮膜,切成0.6厘米见方的小丁。放入精盐,自制调料面拌匀,再加面粉、菜籽油各150克,继续搓拌至面粉裹匀油丁,即成油馅。

2、将大葱剥净,去其叶留其白,切成薄片,放在油馅上。加入菜籽油(175克),将馅拌匀待用。

3、用酵面1750克,水面750克;用碱面15克入面团中;用二成热水和面。

4、切面团一块,搓成直径3、3厘米的条,揪成每个重40克的面剂,拍成圆片,包入油馅(30克),用两手将皮边向上一掬,将馅包严捏紧,成“僧帽”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