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鼓掌的正确姿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在写字教学中,学生写好字的关键是对写字感兴趣。在小朋友刚入学的一阵子,对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充满幻想。他们以自己是小学生为荣,对老师崇敬无比。笔者每接一届新生,都会充分利用好这份资源。跟学生第一次见面,就要想办法在他们心中播下“我一定要把字写好”的种子。比如让学生看老师写字,猜老师的特长,并告诉他们老师最大的本领是能教小朋友写一手漂亮的字。
这样的见面,效果立竿见影。课后就有小朋友带来他们的作品。当老师把他们的字贴出来,时,他们信心更足了。还不会写字的小朋友也跃跃欲试,他们多想也能写,让老师表扬啊。写字的兴趣就在第一次见面中被激发起来了。
二、及时评价是对学生的有效激励
孩子开始写字了,老师就用欣赏的眼光巡视。轻轻说声“写得真漂亮”,伸出拇指表示欣赏,把他们写的字拿到大屏幕上来展示无不使学生产生。
教学实践证明,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评老师的字,是学生体验成功的一个好办法。老师写出一个好字,学生会情不自禁地鼓掌;同样的道理,当老师写出一个不怎么样的字,学生也会毫不客气地说“不好看”。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资源。“你觉得老师的哪个地方写得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机会,好让学生把平时听来的有关写字知识通过“运用”的过程转化为技能。
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在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中产生。
三、教会学生正确的握笔方法
小学低年级写字姿势不好的祸首是握笔不正确,要解决写字姿势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握笔问题。学生正确握笔方法是:
1.右手拿起笔,把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合起来,量一量笔尖,确定右手离笔尖的距离。
2.拇指与食指的所有关节要往外突出,握住笔后,看看是否呈“圆形”。把书法中的专业术语“龙眼”替换成“圆形”。
3.抵住笔杆的中指、无名指、小指呈“阶梯状”。
4.找准手掌与纸面接触的点。
5.强调大拇指和食指间离开一条缝。
学生的握笔姿势正确了,开始写字的过程中,老师还要提醒学生——握笔要轻。
四、严格要求坐姿。
刚接手新的班级,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严格训练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教育学生学会思考等等。这些办法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后,课堂秩序必然会有明显好转。
二、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养成
教师要教育每个学生树立主人翁责任感,时时处处为学校、为班级、为社会着想,不在校园以及其他公共场所吃零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看到纸屑等废弃物随手捡起,见到破坏校园环境卫生公共环境的不良行为及时加以制止。倡导学生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至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群体的关系上,考虑个人利益时应不违背道德原则,不伤害社会和他人利益。以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心灵受到感染,激发出内心潜在的激情,时时刻刻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以典型为榜样,做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
三、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教师要时时注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学生的文明习惯必然要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和老师、团结同学、行为文明、言语礼貌,这些都是文明交往的基本要求。要明确要求学生见到老师、父母及长辈要主动问候;每天上学时要跟父母道别,说声“再见”;放学回家要向父母问好;睡觉前道声“晚安”;使用好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礼让、起立等体态语言。
四、学生良好上网习惯的养成
学生如何健康上网并正确使用网络一直是困扰家长的难题。我认为,首先应端正家长对上网的认识,加强与家长的配合,进行家庭教育。大部分家长由于自身对网络不甚了解,过多干预子女上网,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甚至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应该与家长进行沟通,端正家长的看法,使家长能够辩证地看待孩子上网问题。另外,要向家长们推荐反黄软件,以防止在家上网的学生浏览黄色网站。面对中小学生上网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有“网络恐惧症”,不应只看到它负面的影响而忽视了它的积极作用。网络能够引导学生走入一个空前丰富的信息世界,进行交流与学习,不再固步自封,然而我们应该正确地利用,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要端正学生的上网态度,科学地探索中小学生上网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学生在网络里翱翔,涉猎丰富而健康的信息和科学知识。
五、结语
一、养成教育---------突出“实”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只有在实实在在的教育中才能收到实效。
首先,领导上重视。我们在办学理念上把德育特别是养成教育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来打造,下大力气把养成教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实抓好。我们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教育合力,从学校工作计划的制定到每周的工作安排,都把这项工作贯穿于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教师工作的点点滴滴,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
其次,工作上落实。抓好养成教育绝非一日之功。养成教育必须“务实”,不能走过场。我们把每学期的第一个周确定为“规范周”,这一周要由分管德育、教学、卫生的三位领导在全校大会上明确各部门在本学期的具体要求。同时,我们要求班级召开班级主题会,号召学生人人谈新学期的打算与畅想,并以各种书面或发言的形式在班级内交流。期末,各班级要召开学期末总结大会,启发学生每人进行自评,四、五、六年级学生把自评上交少先大队,以班为单位编订成册,并在小组内汇报,再经自评、小组互评、家长助评等环节,最后为每个学生确定行为规范等级,填写在学生思品评价手册上。此后,我们在新学期的开学典礼上,表奖5种好集体,10种好学生,受奖面达60%以上,这种评价及奖励办法已坚持十几年,使全校学生形成了天天向上,日日争先得良好局面。
二、养成教育---------突出“细”
“天下大事必成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我们首先从对学生的要求上做到细化,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将学生分低、中、高三个不同的目标层次,每一个层次的每一项内容都力争细致入微。比如要求学生“站有站祥,坐有坐相”。再比如要求学生在校见到客人要敬礼;敬礼的姿势要正确,要站好,手举过头顶;问好的声音要洪亮,问好要表达真情实感;可用不同的问侯话(手拿东西时可以点头致礼)。关于这一点,我们对教师也有具体的要求,学生向教师问好,老师必须热情回应,可以摸摸学生的头,可以笑一笑等等。比如集会时如何鼓掌,介绍来宾时如何鼓掌,节目演出时如何鼓掌 ……总之,要求得越细,学生学得越快,也就越容易做得到,做得好。
三、养成教育---------突出“小”
我们努力在“小’”字上做文章。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小事要做好了,也就形成了好习惯。比如:吃饭是一件小事,但怎样通过吃饭培养学生的好习惯?首先,我们要求吃饭的同学站好排,要谦让,吃饭时不交谈、不挑食、不剩饭。有一天,我们发现有一些学生把剩饭倒在桌子上,就设法把所有的吃饭的同学召集回来,教师不加评说,让广大学生发表感言……我们努力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我们还开展了“弯弯腰”活动,“毋以善小而不为”,大家都来“弯弯腰”,我们的校园时时刻刻都保持着境界的状态。
四、养成教育--------突出“新”
长做常新才有生命力,有吸引力,感召力,学生才能由“让我做”变成“我要做”,并内化为自觉地行为习惯。所以,我们力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养成教育引向深入。我们相继开展了德育主题教育周活动。即每周一个教育专题,围绕主题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2011年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系列教育活动,通过举办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知荣明耻手抄报展评、“文明歌曲进校园”班级合唱大赛等新颖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良好习性的养成。同时我们坚持开展少年军校活动,组织形式在烈士纪念碑前进行爱国演讲,到赤峰参观军事防空洞,到共建不对开展“一日兵”活动等等。
五、养成教育------突出“恒”
口风琴是一种方便携带的键盘乐器,它既保持了键盘乐器的特性,又吸取了吹奏乐器的优点,而且使用比较简单、方便,适合学生学习、接受。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口风琴进行合唱、合奏训练,既强化了学生在合唱、合奏中的节奏感、协调感、和声感,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合唱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团结协作、顾全整体的优良品质。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改变了课堂面貌,大大增强了音乐教学的吸引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口风琴看起来简单,但吹奏起来并不容易,特别是初级阶段的教学中,老师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困惑。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好口风琴?下面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与体会。
1.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
1.1课堂组织要规范。为了解决学生吵闹问题,首先从课前准备抓起。上课铃响后,值日生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要求书放在课桌的左上角,口风琴横放在课桌前方,端正姿势坐好。这样,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头。课堂上,学生不能够随便碰口风琴。练习时,教师发口令"拿口风琴",学生统一用左手拿吹管,右手拿口风琴;练习指法时,学生一律不能把吹管放进嘴里;练习完毕教师发口令"放口风琴",学生统一放口风琴。这样可以防止学生一拿起口风琴就吹,保证了课堂的安静。由于学生对学口风琴有着很浓的兴趣,所以这些要求他们都能接受,并能很好地执行,整个课堂始终保持规范却又充满积极好学的气氛。
1.2坚持、强调演奏手型和姿势。低年级的学生比起高年级的孩子来说,记忆时间短,容易遗忘。对一件事物也容易失去新鲜感,失去兴趣。为了不断强化标准手型和演奏姿势,我每节口风琴课每次学生拿起琴时,我都要让学生念一个口令:第一步检查吹口;第二步握紧皮带;第三步大拇指找到"小白兔"(中音do);第四步摆好手型;第五步抬头挺胸琴举45度。这样用来强化记忆和提醒。持续几个月后基本上学生都能做到姿势标准。
2.对节奏、节拍和速度的表象训练
节奏和速度是音乐语言中很重要的一种表象。通过节拍、速度的训练,使学生能正确区分节拍与节奏的概念,初步掌握了一些音乐作品的节奏感。
2.1让学生根据音乐作品的小节强弱,用手拍随着音乐的旋律进行节拍、速度的训练。如,演奏《萤火虫》的强弱对比练习。
2.2使用口风琴对所需要掌握的节拍、速度反复地进行吹奏。如,演奏《念故乡》的节奏练习。
2.3重点对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八六拍速度的训练。如《青春的舞步》、《彩云追月》片段等的乐曲练习。
通过节奏,节拍速度的训练,学生对于音乐的节奏与速度有了很大的进步。目前,即使对于比较生疏的乐曲或歌曲,学生们都能随着旋律,很自然流畅地随着节奏进行律动。
3.对基本调式、旋律的训练
音乐作品的调式较多,需要学生们掌握的常用调式主要有大三和旋、小三和弦等调式。旋律是音乐作品中的灵魂。只有加强掌握音乐作品的基本调式、旋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提高其音乐欣赏水平。
3.1基本调式的训练。一般的音乐作品,比较常见的曲调以大三和旋、小三和弦来表现:
(1)大三和旋一般表现热烈、欢快等美好事物;
(2)小三和弦一般表现悲哀、痛苦、伤心等情感。
3.2旋律的训练。
(1)上行:抒情优美,可将紧张的情绪松弛;
(2)下行:庄重深沉的情绪,下行表现出宁静、悲伤的情感。
(3)平行:有沉思、叙事的意境,有渐强趋势,有渐弱的趋势。音乐语言"双基"教学比较抽象、枯燥。引用口风琴进入课堂前,学生对音乐语言表象的学习、训练兴趣不高,其效果不佳。使用口风琴后,把音乐语言理论知识和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们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
4.琴与趣相结合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当我告诉学生,大家可以把歌曲通过吹口风琴的方式表现出来时,学生们都很兴奋也很期待,于是我就趁热把歌曲吹了一遍,赢得了学生热情的掌声,他们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希望自己也能够像老师一样吹出动听的歌曲。我让学生自己先试着吹吹看,我巡视一番发现基本上都不能正确地吹出来,但是看到学生专心致志的劲儿我心里乐滋滋的。两分钟以后,学生开始抱怨不能吹出像老师那样的旋律来,我笑着对他们说,我们唱两遍歌谱就可以了,你们信吗?好几个男生都用半信半疑的眼神看着我,我说要使大家相信我就试试看吧。于是,今天的课堂上,演唱歌谱的环节学生表现地特别棒,我为他们鼓掌,大家都很高兴。两三天后的音乐课上,我请大家一起来演奏,还真不赖,大部分同学都能吹奏出来了,歌曲的演唱也比以前更好听了。
5.营造和谐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信与勇敢的良好品质
高段学生不像低段学生活泼好动,随着年岁的增长,很多学生都变得很羞涩,不愿意虽然有很强的表演欲,但是单独表演总是很不情愿,怕自己五音不全,唱出来不好听,或者怕自己动作做得不够美被人家笑。 很多这样的学生在口风琴学习当中就不会有这样的顾虑,有很多学生愿意一展自己的"才华",还有一些学生在老师和大家的鼓励下,也能勇敢地站起来吹奏。我们的学生不是口风琴专业吹奏手,我们的目的也不是要培养他们做这样的专业表演者,所以不需要太多的技能技巧,我的标准是,站起来能吹完整就是好的,只和自己比。但是同一首曲子后一次要比前一次有进步。这使大家的兴致很高,有几个班级平时也在教室里练习,这使我感到很欣慰。这样班级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也浓厚了。
6.丢弃个人英雄主义,增强合作意识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也是一个合作的社会。现代人要以积极的姿态,主动迎接各类挑战,参与各类竞争,适应时展的需要。作为现代人,能善于与他人合作,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如合奏。合奏本身是二度创作的过程,通过合奏训练,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能正确表达作品的音乐形象与情感,合奏时老师如同指挥,学生如同一个大乐队一样,将课堂作为舞台,每节课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演,让他们充分的展示,及时发现"闪光点"有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互相评价,发小红旗,推动了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兴趣。
7.培养科学规范的演奏方法和爱护乐器、坚持练习的良好习惯
偶发事件是指与班级教育目的初级教育计划无关,而又出乎班主任意料之外突然发生,直接影响和干扰班级教育过程的无关刺激事件
1 敏锐观察,正确决策
面对班级偶发事件,老师首先要敏锐观察,洞察事件的状态、程度、影响,观察学生对它的反应态度,了解或推测事件的原因,预测事件的结果或发展趋势,从而把握事件的性质、学生的思想动态、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作出准确的判断,再迅速地正确的决策,该淡化的淡化,该化解的化解,该疏导的疏导,该堵截的堵截,该当场处理的当场处理,该事后解决的事后解决。
2 沉着冷静,以静制动
教师沉着冷静,不急不躁,这才容易计上心头,在平静中思索,这是运用教育技巧和教育艺术的前提。沉着自制,善于支配感情,是好教师心里品质的一个共同特点,所以教师不要一遇到偶发事件就赌气发火,大动干戈,批评训斥,甚至停下来就事论事地处理,这种争锋相对或者直接改变偶发事件结果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因此,教师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抑制无益的激情和冲动,心平气和,坦然处之,以静制动,冷静地分析判断,耐心细致地说理,态度严肃而柔和,处事果断而理智,正确化解师生矛盾,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既不影响班级教育进程,又不放弃原则姑息迁就学生。
3 正确教育,因势利导
处理班级偶发事件,教师要正面教育,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坚持实事求是,以理服人,民主平等,要说服而不要压服,要疏导而不要硬堵,要教育引导而不要惩治报复,要诱导攻心而不要简单粗暴,要诚恳相待而不要强迫服从。
有一位班主任在班会中调查学生对任课老师的看法和意见时,得知同学们对英语陆老师嗓音小很有意见。老师嗓音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怎么办?学生容易对老师有意见而导致对这门功课厌恶;简单粗暴地强制他们服从会使学生们更加反感。这位班主任从身上掏出一枚一元硬币,突然扔到地上,说:“孩子们,你们听到硬币落地的声音了吗?”孩子们根本没注意,都摇了摇头。班主任又掏出一枚硬币说:“现在请你们听好了,硬币落地的声音是很好听的。听见了吗?”孩子们异口同声说:“听到了!”“为什么第二遍听见了?”班主任问。孩子们抢着说因为他们注意听了。班主任乘势教育说:“只要我们上课时注意听讲,即使一根针落地,我们都能听见,对不对?陆老师的声音比这大多了吧!”孩子们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4 及时优效,时效统一
处理偶发事件,要讲时间和效益,既抓紧时间,又争取能有最佳效果。应做到,尽力缩短处理时间,把偶发事件消灭在始发状态,不使其蔓延;尽力限制。
学生毕业前夕,一位班主任让同学之间写5份毕业留言给自己的好朋友。第二天上课时,吴雨不见了。这位班主任在厕所里找到了他,他在伤心地哭泣。原来他送出5份毕业留言却没有收到一份。中午,这位班主任就悄悄让班委给他写毕业留言。下午,他故意询问吴雨:“你收到留言了吗?”他不好意思地说:“老师,对不起,上午我不应该哭!”当天晚上,全班也多了一项家庭作业,给更多的同学写毕业留言,尤其是写给班级中最需要的同学。后来,收到无数留言的吴雨也笑了,笑得是那么灿烂。
试想,如果这位班主任不能及时处理这件偶发事件,将会对孩子的心灵产生多大的影响啊!
5 化弊为利、长善救失
有些偶发事件,表面上看干扰了学习,破坏了纪律,影响了管理进程,但常包含着一些积极因素。需要老师充分认识,并加以利用,化消极为积极因素,变不利为有利,把处理偶发事件变成提高学生认识,激发学生主动积极性,磨练学生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以及教育大多数学生的一次机会。特别是因后进生引发的偶发事件,老师要扬长避短,长善就失,尽力发现和扩大后进生的“闪光点”,点燃他们自豪自信的火花,在坏的事件中寻找有利因素,利用积极因素去转化教育。
有时,我们可以把偶发事件暂时“搁置”一下,或是稍作处理,留待以后再从容处理的方法。发生偶发事件后,学生多半头脑发热,情绪不稳,因此很难心平气和地接受教育;班主任也容易心理失衡,较难有充分的教育准备和冷静细致的分析。实施延迟处理,并不是拖拖拉拉不及时处理,而是尽量减少偶发事件的负面影响,争取调查了解的时间,等待最佳的教育时机,为全面、干净、彻底解决偶发事件,做好充分准备。
6 幽默诙谐,化解矛盾
诙谐和风趣表现出老师的教育机智。应严肃认真处理,但不等于呆板生硬。在班级管理中,有些偶发事件老师处于窘境,要进行查处会延误班级活动的时间,不予理睬又丧失威信,分散学生注意力。此种情况,运用幽默、诙谐、风趣的表达方式,显示老师的宽怀大度,又摆脱了窘境,也可自然轻松的环节因偶发事件引起的紧张气氛,消除师生的对立情绪和矛盾,为学生创造自我教育的情境。
笔者有一次上课前刚刚进入教室,就听一位学生在下面高声喊;“董老师今天真漂亮!同学们鼓掌鼓掌。”笔者一看正是淘气包程鹏。笔者面带笑容地说:“谢谢大家夸奖,我要再接在励,更加漂亮!”同学们哈哈都笑了。下课后,笔者把程鹏叫了过来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如果笔者当时就怒气冲天,且不影响上课?
7 暗示提醒,旁敲侧击
有些表现不显著,影响不大,涉及面不广的偶发事件,老师不必中断正在经行的工作,最好采用暗示的方法,旁敲侧击,灵活处理,如语调的变化,目光的注视,适当的姿势,示意的动作等等,这样,既可使学生的问题行为得以纠正,又不影响整个班级管理活动,也不影响其他学生,同时还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保证了班级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学生也会起到“隐蔽性”的强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