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教学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247-02

教学设计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的分析,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对进一步谋求学生发展的思索转变为操作行为的过程;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学设计,体现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语文课的阅读教学要做好有特性的教学设计、选择适宜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一、做好有特性的教学设计

进行阅读教学首先要仔细研读文本,研读文本是为了用好课文,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阅读课的教学设计应具有:(1)前瞻性:课前形成,对课堂教学具有引领提示作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根据教学的整体目标和学生学习的主要阶段划分板块,做出预设,便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如《草船借箭》(第一课时)就可以分成五个板块进行预设:第一板块,自由阅读,学生提问;第二板块,梳理问题,确定主题;第三板块,读书感悟,合作探究;第四板块,读说写演,分享成果;第五板块,继续发问,深入研究。(2)针对性:备课中要针对作品的人文意义、学生的人生观的养成和终身发展、社会需要等多种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比如教材中所选的一些名著文章《武松打虎》,表面看来,这些文章充满了暴力色彩,名著课文的精义在于它的文化内涵,显现的是人徒手战胜自然的生命力量,现在读起来依然惊心动魄,这些意义才显示出名著之所以为经典,因此至今仍有现实意义。(3)阶段性:教学设计要遵循不同学段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按照课标对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与内容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教学。如《四个太阳》教学。《四个太阳》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十八课。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识字基础和经验,又非常熟悉太阳及一年四季的特点,对太阳与四季的联系有较为丰富的生活体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思维敏捷、活泼,想象大胆奇特。根据课标对这个学段的要求和学生特点,设计四个步骤的教学流程:一是绘画激趣,导入新课,开启想象之源;二是初读全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想象之奇;三是诵读课文,说演辅助,体会想象之美;四是想象说话,口语交际,启动创新之门。(4)可操作性:教学设计要服务于教学行为,要具有可操作性。如,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表述。反面例子:①根据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写法的特点和阅读的需要,通过比较突破教学难点。②以读贯穿教学的始终,在读中把握人物特点,以读表达人物特点。正面例子:①本班学生有一定的识字量,现时的目标是让孩子每周认识60个字。②具备能正确流利朗读短文的能力。③具备一定的读帖能力。如在教《十个朋友》时,将生字归类指导,本课的三个生字“友、左、右”具有相同的结构,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它们的异同,能把它们写匀称、写漂亮。

二、选择教法要适宜,要有针对性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就给教师设计和选择教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课标把学生放到了主体地位,学生所得的知识多数情况下应该是主动探索的结果。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长者,也不一定非要满腹经纶,而应该是一个善于引导学生探究、能不断增强学生求知欲的学生的“大朋友”,教师要考虑的是教会学生如何主动得到知识“这杯水”,因此,现在的教学设计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前准备、教学流程、教材分析、设计理念、学情分析”等等不一而足,但不再强调某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如何认识教学方法呢?以下几方面或许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1.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新课改要求教师做有心人,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在平常生活中去发现课程资源。有位老师在《一块面包》的说写训练课中,围绕一个学生扔掉一块面包这样一件事,结合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光盘行动”,上了一节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作文课。这是老师从日常生活中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训练材料,把生活现象作为课程资源提供给了学生,学生能感到亲切和真实,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到解决办法。

2.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的存在,教学就无法进行,什么样的问题决定什么样的思考,思考决定行为;没有问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就是无本之末,就流于形式了。《游园不值》的教学中,有老师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来想象“园内景象”,以其他景物为内容改写最后一行诗。想象“园内景象”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创造性地吟出“绿柳如丝出墙来”、“河水叮咚入耳来”、“扬花柳絮过墙来”等妙句。教师设计出猜想“柴门久扣不开的原因”和“为什么不能把‘红杏’的‘红’译为‘红色’”两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当学生仍然解释不通的时候,教师适时进行补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一、教学设计中的机智处理

在一次能手赛中,为了考查教师合理处理教材和科学智慧地利用教具的能力,我们规定的赛课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太阳》这一课,唯一一个必用的教具就是一张简单的文字性演示文稿:太阳公公写给同学们的信。

小朋友们,你们好:

我不能去听你们的课了,因为我离你们很远很远,就算我去了,教室也容不下我呀,因为我很大很大,而且我还很热很热,你们会受不了的哦!

祝你们学习愉快!

你们的太阳公公

2012年4月6日

16位参赛教师,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三种设计:第一种:把这封信作为引课的材料,出示后让学生读一遍,然后弃之一旁,对同学们说:“那今天我们就学太阳这课。”然后让学生逐段读文,教师逐一问,学生逐一回答,教师“牵”着学生,忙得不亦乐乎。这样设计的有10位教师。还用4位教师把这封信放在了学文后,教师作为总结全文的材料:“我们看看太阳公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然后出示这封信,学生读毕,下课。还有两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上课,出示信,让生读,然后问:读完这封信你有什么疑问?”生思考片刻,纷纷质疑:太阳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太阳究竟有多大?太阳究竟有多热?教师因势利导:想知道并不难,只要同学们认真读《太阳》这课,聪明的你们自己都能解决的。下面同学们就根据自学提示,在文中寻找答案吧!师出示表格式的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用“____”画出说明太阳特点的句子,然后细读思考,必要时可以和同学们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

给了学生十几分钟自读时间后,学生按要求纷纷汇报。学生汇报完毕,师再次出示信,让学生根据刚才学习到的知识帮太阳公公把信写具体。然后利用所学的说明方法进行了一个小练笔。何为智者,不言而喻。这两位教者,抓住教具中“留白”的机遇,机智地进行教学设计,一节课寥寥数语却处处彰显着“用法而不见法”的风采,达到了“无法胜有法”的境地,真正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抓住突发事件,展现教师“应变机智”

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发生是在所难免的。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智慧的现场生成。这些事件处理好了,既提升了教者的智慧形象,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时,在学生读懂三个事理后,教者正在引导学生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时,突然一学生说道:“早晚都得死。”学生们哄堂大笑。这位老师还很淡定,微笑地看了这位同学一眼,继续自己要说的话。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这看似孩子不守课堂纪律的一句“胡言乱语”,其实给教者提供了展现才智的大好机会。如果这位老师能抓住这个机遇,中断自己要说的话,而是马上说道:“虽然你随便打断别人的话不够礼貌,但你说得没错,是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如此这般,教者既省去了“千言万语”的引导,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自己教学智慧,何乐而不为呢?如:一位教者在检查生词时,把“度过”写成了“过度”。当读到这个词时,学生便主动停下来纷纷纠错,老师,那个写错了,应该是什么什么。写在演示文稿上的字,不好改呀。顿时,听课者都为这位年轻的教师捏把汗。只见这位教师稍愣了一下,马上微笑着说道:“你们不但眼力好,而且看出来你们预习得也很好。那你们大声告诉我书上的词是什么?生齐声回答,老师便把“度过”这个词写在了黑板上。然后接着说:“你们这么爱学习,又这么聪明,那我想考考你们,度过和过度有什么不同呢?”学生或沉思或举手作答。在学生基本理解这两个词后,又检查了其他词语的认读情况。然后老师高兴地说:“我们刚才度过了学习词语的快乐时光,下面我们就直接过渡到读文的环节吧,相信大家会学得更快乐。”顿时,教室内掌声一片。

三、课堂教学中的机智评价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一、让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有“趣“,创设多元的生活化情境

案例:教学“时、分的认识”,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认识时、分、秒,去感受时间的长短,去感受时间的珍贵。

1.“制作钟面”,学生分小组用教师提供的材料,一起动手粘贴或剪拼一个钟面,让学生去认识钟面上有一些什么东西,并用记录单记下来,在小组之间相互汇报的过程中了解这些知识。

2.“操作钟面”,让学生看着老师出示的钟面说出是几时?再在自己制作的钟面上摆出4时、7时、11时。然后教师出示谜语:“公鸡喔喔叫,两针成一线”“太阳当空照,两针一起靠”,让学生猜一猜是几点?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掌握所学知识。

3.“珍惜每一分钟”,先让学生静静地感受一分钟有多长,再让学生在一分钟内完成自己设计的活动,如:写字、算算术、画画、撕窗花、数数字……,再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人们一分钟内完成的事情,使学生懂得时间的珍贵。

4.“说说你对时间的认识”,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平时的学习中、生活中积累的时间格言,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

5.“钟表的历史”,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介绍钟表的变化历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分析:在教学设计中用生活情境作导向,将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富有情趣性和连贯性,教与学轻松自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有“序“,构建开放的数学化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W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要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案例: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1.创设情境:小动物们参加小松鼠的生日聚会,小松鼠为它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在生日聚会中,小松鼠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你能帮它解决吗?试试看。

2.议一议:根据小松鼠准备了5个苹果和3个梨,让全班学生讨论有哪些说法。(比如,“谁比谁多几,谁比谁少几”等)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兴趣浓厚。

3.摆一摆:请学生用■表示苹果,用表示梨。先摆3个,再思考■比多2个怎么摆。此时,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摆着自己准备好的教具,举手的同学也越来越多。

4.想一想:根据“■比多2个”这句话,请同学们想一想,“先摆20个,那么■要怎么摆?”这是同学们个个凝神静气,认真思考。

5.说一说:

“上面说的哪些较大数是有哪两部分组成的”,先同桌之间说一说,在指名说说,让学生的思路逐步明晰起来。

6.试一试:“在生日会上,小兔和小花.......赛吃萝卜,小兔吃了5个萝卜,小花牛吃的比小兔多2个,小花牛吃了多少个萝卜?”同学们边表演,边讨论,在愉快的气氛中,很快地完成了这道题。

7.练一练:针对本课的教学,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基本练习、开放性练习、综合练习,按照学生的层次进行,不仅巩固了知识,活跃了气氛、而且促进学生的全体参与。

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果有意识地组织一些讨论、操作、游戏、交流,有利于激发兴趣――这一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从而更好地启迪思维。”。

三、让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有“情”,营造情智共生的学习化情境

教学过程不单纯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技巧,更要倾注于“情”。

案例:教学“简单的统计表”

在应用实践、巩固新知部分可创设帮帮大象伯伯的情境:草原上正在举行动物运动会,大象伯伯为大家服务,可是他太累了,谁愿意做小志愿者,去帮帮他。同学们都举起举起了手。

第一项:把大象伯伯做好的各种饼干给运动员们当点心,你能把这些饼干分好盘去送给小动物吗?请同学们按照形状(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分类)、颜色(黄色、红色、绿色)进行分类,完成统计表。

第二项:大象伯伯买回一些杯子,给运动员们发纪念品,你能按要求帮他整理一下吗?请同学们按照形状、价格分别进行分类。同时在填写统计表是注意合计一栏应该怎样填写。

第三项:大赛圆满结束了,小动物们都合影留念。大象伯伯想制作一个橱窗来展示照片。请你仔细观察说说怎样来给照片分类。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说说。再选取两个分类标准,自己完成统计表。可能出现的分类情况有:按照片颜色

(彩色或黑白)、照片上动物的只数(1只、2只或3只)、拍摄方式(横拍、竖拍),独立填表,教师指导。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教师反思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园在本学期开展早期阅读教学活动,教师们认真地准备教案,并进行媒体教学。教师们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把教学活动展现在大家面前。笔者是位小班教师,考虑到小班孩子刚入园,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依照《纲要》精神,运用新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幼儿在以自己为主体的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大胆自主地投入活动,得到发展。考虑到以上因素,教师找到内容浅显易懂,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他们对故事中的角色、情节非常感兴趣,还时不时地与故事中的小白兔“对话”。笔者以《小兔找太阳》这个故事为例,展开教学活动反思的探讨。

案例:在上《小兔找太阳》的故事中,教师用一幅画引题:图中的小兔去找什么?小朋友开始猜想,去找蘑菇、去找妈妈。教师告诉幼儿小兔去找太阳。激发孩子的兴趣,一起听听小兔找太阳的故事。教师采用边出示一幅图片边讲述每一幅图片的故事内容,小朋友认真的听教师讲故事。不时地插嘴,有的小朋友跟着老师讲述。当教师问幼儿:“小兔为什么把红灯笼、红萝卜、红气球当作太阳?”幼儿乱回答,教师启发幼儿。这时候,有的幼儿坐不住。教师匆匆地作了补充,就开始下一个环节:和太阳跳舞,音乐响起,教师和幼儿一起跳起舞来……在上完课后,我发现效果不理想。我开始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

二、反思的定义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的探究、质疑,找到其中的问题和答案,审慎地考虑教学实践并不断矫正不正确的教学行为,合理地进行自我评价,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指导未来的教学行动,使自我经验型的教师发展成为学者型的教师的过程。教学反思之所以引起理论界和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主要在于它带来了一种不同于常规的教学新理念,体现出教师自主进行思考和批判分析的态度与方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说,反思是一种复杂的内部认知过程。对教学而言,教师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有可能带来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改进。

三、教师活动反思的行为探究

反思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再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升华提高的过程。反思的内容很多,每一次反思都要选择好切入点。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经常反思是非常重要的。

(一)教师反思的内容

1.教学活动中的反思。

①对教材选择上的反思:在教材选择上,我选择了内容活泼、有趣,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适合小班孩子年龄的特点。在活动中孩子能说出这些东西的名称、颜色和形状。并教孩子们一些新的词,提升幼儿已有的经验。

②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教学目标是影响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全面,教师应多思考“本节活动课幼儿应该掌握什么?”教师要根据整节课的教学实践及幼儿掌握知识的情况,反思自己所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教材的特点,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情况。

③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在实践教学中,有时会发觉教学过程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的差异,原因在于设计教学是忽视了对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我们所预想的作用。

④对教具的反思:在制作教具时,我考虑到小班孩子刚入园,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画了一本大的图书,在听故事时,有意识引导孩子们正确阅读的方法,使用书本的方式,孩子更容易安静的听故事,对每一页的内容观察的明白。可是最后,我采用了图片的形式,由于图片小,孩子看不清楚,导致孩子都往中间靠。常规有点乱。

2.教学活动后的反思

①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班级中有些幼儿让你头疼,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自己管自己聊天,对于老师要讲的内容插一下嘴,老师反复地提醒,也没用。教师只有大声的点孩子的名字。在教学中,发现自己设计的活动没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不听你上课,教师束手无策。因为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只有短短的几分钟,看上去几乎不听。但听到精彩的时候,会拍手。在小兔找不到太阳的时候,孩子们跺起脚、来回搓手表现出着急的样子。在提问小兔找到太阳了吗?不专心的幼儿回答“没有找到太阳 。”于是我开始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②对“再教设计”的思考。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本节课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何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新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术;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在小兔找太阳的故事中,我采用了从静到动的过程;以和太阳跳舞来结尾。在欢快的曲子中让幼儿尽情地表露。唯一遗憾的是我不敢用媒体教学。前面反思流程中提到的教学案例,便是对再教设计思考的一个最好典范。

(二)教学反思的几种方法

教师选择反思的切入点之后,通过怎样的方法进行反思呢?

1.自我反思

① 反思日记。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教研成员共同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点。根据幼儿的反馈信息,详细记录教育教学的背景、效果、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反思后得出的解决办法等。写反思日记能针对性地帮助教师改进教育教学计划。

②课堂实录。教师凭借实录找出自己大量的体态和言语上的不足,通过教学实录像审视自己在课堂上的全部行为,反思隐藏在这些行为后面的假定,并对此进行验证和修改。这次教学录像客观、全面的记录了我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教态不自然,故事的描述中语句不准确等缺点。使我在以后的教育中能修正自己。

2.互助反思

① 交流对话。教师间充分的对话交流,无论对群体的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如在写教案时,教师可以向同事提出自己在教材解读、教材处理、教学策略、上课不肯学习的幼儿等方面遇到的疑点与困惑,请大家帮助分析、诊断、反思,并集思广益提出解决办法。这样合作反思、联合攻关,可达到相互启发、资源共享、共同成长的目的。

② 课堂观摩。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在观摩中,教师应分析其他教师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这样组织课堂教学;我上这一课时,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我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从他们的教学中我受到了哪些启发;如果我以后教这一课时,会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提高。

经过领导、同事的听课评议,我决定第二次借班上课。在教学上,我使用了多媒体进行上课。通过两次上课的比较,我进行了思考:

1.教学过程的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增加了一个讨论的环节。“小朋友喜欢太阳吗?为什么喜欢”。让幼儿从日常生活中出发,去解决问题。小朋友有的说:“下雨了,不可以玩滑滑梯,太阳可以把雨水晒干”。有的说:“经常晒太阳,不容易生病等”。教师进行总结、概括出太阳有许多好处,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太阳。

2.对教具的反思。教具准备的较充分,本次活动运用了幻灯片的形式给孩子们看,给幼儿呈现了较直观较深刻的视觉感受,因此课堂上指导幼儿看图说话,进而引导幼儿想象说话,显得很得心应手。还准备了有关故事里的各种图片,有利于孩子记忆,这些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孩子们的表现也让我很满意。

3.对情感教育的反思。教学中教师扮演小兔妈妈,小朋友扮演小兔,遇到问题都问妈妈;妈妈总是耐心地解释,用启发的语言,一次又一次地帮助小兔找太阳。在寻找过程中认识了灯笼、萝卜、气球,并告诉小兔太阳只有一个在天上,还会发光。通过师生同演的表演方式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孩子的兴趣都非常浓。

4.对活动的常规反思。这个班的幼儿常规好,一上课眼睛就看着多媒体,对出现一幅又一幅的画面。幼儿没有特别得激动,他们好奇;寻求答案,幼儿能遵守纪律。而自己班里的幼儿好动,年龄偏小,又没有上过幼儿园。上课纪律有点涣散,在常规上进一步加强。

5.对教学成效的反思。在第二次上课中,教师没有紧张,教态自然,教师把自己的情感柔和到教学之中。真正地做到教育教学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整堂课气氛活跃,就像在玩;轻松而又愉快。幼儿表现积极,思维活跃,对活动中的词语掌握较快,对故事情节能根据图片描述出来。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对故事很感兴趣,注意力很集中,句式掌握不错。活动时间掌握好,在游戏时间可以再一次开展阅读,让幼儿在细节中去了解更多的秘密,并尝试拓展故事。

四、结束语

经过这个教学活动的反思实践,使我认识到: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思考、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反思”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问题,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高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最终才能使教师全面发展。

[参考书目]

1.熊川武:说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1.初步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通过访问,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产生对家人的敬爱之情,感受家庭生活的快乐、和睦。

3.通过讲述家人故事,学习家人的美好精神和优秀品质,传承好家风。

活动重难点

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称呼、关系,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传承优良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幻灯片、音频资料(如歌曲《吉祥三宝》《让爱住我家》)。

学生准备:与家人在一起的合影照片、家庭录像、反映家庭生活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聆听歌曲,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播放歌曲《吉祥三宝》)

学生听歌曲并回答“在这个家里有哪三宝?”。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拨:爸爸像太阳,妈妈像绿叶,而我则像种子一样在这个家里正在发芽,那今天就让我们以家为话题来说一说,我和我的家。

二、观看视频,感受亲情

师:宝贝们,爸爸妈妈因为相亲相爱就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而在这个家里他们希望有一个爱的娃娃,于是我们就在妈妈的肚子里慢慢的长大,经过10个月,我们就来到这个世界。也来到了这个幸福的家里。那对于我们的到来,家人们是什么心情呢?来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生观看家人及自己的图片及视频,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如:爸爸妈妈很爱我们,在这个家生活很幸福,很快乐)

师总结:生活在这样充满爱的家庭里,我们很快乐(板书:快乐)

三、游戏互动,认识家人

1.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家庭成员有哪些?

2.通过听儿歌,认家人

(课件播放儿歌)

爸爸的哥哥叫伯伯

爸爸的弟弟叫叔叔

爸爸的姐妹叫姑姑

妈妈的兄弟叫舅舅

妈妈的姐妹叫姨妈

3.老师和学生一边拍打节奏,一边对唱儿歌。同时相机出示家庭关系图。

4.游戏:抢答“冲冲冲”。

师问:爸爸的爸爸叫什么?

学生回答:爷爷。

……

游戏难度升级:有一个小女孩给你的妈妈也叫妈妈,她是谁呢?(姐妹)

师小结:有的小朋友家里不但有姐姐妹妹,还有哥哥弟弟,他们应该在关系图的哪个位置(对照课本35页的大树图),有了他们相伴着成长,我们更快乐呀!

刚才,我们了解到了,家里有这么多成员,大家在一块共同生活,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多快乐呀。(板书:和睦)

四、分享故事,传承美德

1.师: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中,家人们都各有各的长处和优点,在你的家里你最佩服谁?

生:自由回答

师:前几天有一位小朋友在父亲节陪伴爸爸执勤的照片爆红网络,她最佩服自己的爸爸,他觉得认真工作的爸爸很棒很棒。

班里有一位小朋友很佩服他的奶奶,听听他怎么说?(听录音)。

出示图片,采访班级学生。

2.小组交流:在你的家里你最佩服谁?你想向他们学习什么?

渗透交流小秘诀:(1)发言要表达完整清楚,其他同学注意倾听。(2)交流时小声点,不打扰到别的组(3)音乐停的时候讨论结束。

3.学生展示回答,教师相机引导,总结家人的优秀品质,如:为家人无私付出、工作认真负责、孝敬老人、了解家族历史继承优良传统、与邻居友好和睦。

师小结: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发现:我们的家人有很多优良品质值得学习。比如无私付出、工作认真、孝顺老人、待人友善、爱锻炼讲诚信等等(相机板书)。那身为家中的一员,老师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会更多的去学习和继承家人的美好精神和品格。在这么快乐、和睦的家庭中,传承美德,健康的成长(板书:传承美德,健康成长)。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画出大树的轮廓)。

师总结:只有我们每个小家和睦了,国家这个大家庭才会安定富强,生活才会更美好,我们爱自己的小家,更爱国家这个大家。最后让我们一起唱出对家的爱吧(播放学生和家人的图片以及歌曲《让爱住我家》)。

《我和我的家》教学反思我确定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出生给家庭带来的喜悦,感受自己与家人的亲密联系。

2.理解家庭结构和关系,能在生活中能正确地称呼家人。

3.在小组活动与主题视频中感受长辈关爱晚辈,晚辈孝顺长辈的中华传统美德。

在具体而精准的目标引领下,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着手,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活动环节,在课堂上对聚焦化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实践与落实。

一、  感受家的温暖

课前听到的歌曲《让爱住我家》,奠定了课堂氛围温暖温馨。从书写“家”字开始,引导学生字的笔画中藏着家的温暖和爱。创设温情氛围,点燃学生思维火种,激活学生思维欲望。

二、丰富的问题情境——了解我与家人的关系

从血缘和法律这两方面入手,通过“说一说”、“听一听”、“看一看”层次清晰的引导学生,深化“家庭”的概念。教育的重心落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出生凝聚着父母家人的爱与期待,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是被欢迎和被接纳的。从情感和法治教育中感受“爱”。对于满月酒、百天宴还有家乡特色的“满月挪窝”“抓周”等习俗的介绍,引导学生通过“回望”去品味出生活的文化和道德的意蕴。体会传统的习俗中也蕴含着长辈对于晚辈的关爱。

从理性到感性的情感教育让教学目标得到落实。学生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思考,拓展思维。

三、显性化的思维工具——认识中国家庭伦理关系,

这一环节从“认识关系”—“梳理关系”—“记住关系”。设计基于一年级学生并不了解传统的中国家庭伦常关系,这个部分是本课的重点,根据学生学情,在设计中采用层层递进活动设计。从学生熟悉的家族歌入手,考一考,唤起学生的记忆。根据家族歌填家族树,理清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思维导图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思考方式有很大帮助。显性化的思维工具,让教学重从点落实。

为了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在核心素养培育发展中得到提高,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知识结构的学习中渗透了传统文化的道德修养,正确的三观养成。让学生从“家族树”中感受“祖辈、父辈、我辈”这样的传统辈分观念,植根给学生“长幼有序”的人情观念。为深入情感做铺垫。

四、回归儿童生活,深入体验传统文化

本环节是基于前三个环节台阶之上一步一步逐渐达到的。有了之前在活动中理解、分析、感受的基础,升华到德法相融,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主题设置在此环节体现出了德行化。第一部分从学生生活中与长辈相处的方式着手,引导学生晚辈对待长辈的礼仪。结合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与礼”让孩子了解餐桌礼仪,相处礼仪等,引导学生成为文化传统的承载者。从“筷子”这个公益广告中感受爱的延伸和传承,家庭成员中爱的感染与教育,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根植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