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调函

商调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调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商调函范文第1篇

1、出处:《后汉书王霸传》。

2、解释:大风下才知道坚韧的草,严寒里才知道松柏最后凋谢。

3、例句:不解释了,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今后走着看吧。

王霸,字元伯,汉族,颍川颍阳人,东汉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王霸生性喜欢法律,初为监狱官。光武帝路过颍阳时,王霸归附光武帝,随光武帝打败王寻、王邑。

(来源:文章屋网 )

商调函范文第2篇

除汗斑方法二:在清水里加适量氨水,把有汁渍的衣服放入漂洗,用清水洗净即可。

除汗斑方法三:把汗渍衣服放在百分之五比例的食盐水中,浸泡1小时,轻轻揉搓,用清水洗净即可。

除汗斑方法四:把生姜切成碎末,放在衣服汗渍上搓洗,用清水漂净即可。

商调函范文第3篇

[关健词] 仔猪副伤寒;症状;病因;诊治

仔猪副伤寒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腹泻为主、严重为害仔猪生长的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该病常发生于6月龄以内的猪,特别是1~4月龄仔猪多发,无季节性,气候骤变,温度变化较大,猪舍拥挤,潮湿,空气不流通,卫生条件不良,饲养管理不当,长途运输,容易引发本病。。病程一般在2~23d,有的长达1个月以上。仔猪副伤寒致死率达20%,对养猪业构成严重威胁。本病发生后,如采取的防治措施得当,也可得到有效控制。现将仔猪副伤寒的诊治与预防总结如下,以为仔猪副伤寒的防治提供参考。

一、调查

2011年5月7日,千秋镇江某养殖户从外县调进一批50头刚断奶仔猪,集中在观察区饲养(当时该场有自繁100头已注射仔猪副伤寒疫苗,没有发病),仔猪调进第3天后有5头发病。病猪下痢,体温升高,部分猪耳尖出现发紫。

2011年6月,千秋镇梁某猪场从该省外县购回45头4月龄仔猪,混养于该场2栋猪舍内。当时2栋猪舍有2~3月龄仔猪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5d后开始发病,到第8天有60头仔猪发病,第10天2栏仔猪都有不同程度感染发病拉痢,体温升高。

通过调查,这2个猪场都进行了猪瘟疫苗、五号苗、链球菌苗注射。

二、主要症状

最初是几头体弱猪发生下痢,不吃,体温升高至41.8℃左右,耳尖发绀,一般在24~48h死亡。而后在3~6d内波及全群。表现顽固性下痢,开始粪便带有黄绿色黏液,继后变成水样,粪便呈黄绿色、灰褐色、酱油样并混有血液,腥臭,附在周围。部分病猪初期发生呕吐,食欲减少或废绝,饮水增加,喜欢堆叠在一起。体温41.5~41.8℃,眼睑肿大,眼黏膜充血(呈花斑状),有的发生溃疡,有分泌物,有3头失明。尿黄色混浊,有白色沉淀。呼吸困难,有的咳嗽。迅速消瘦,皮肤苍白,被毛粗乱。后期出现败血变化,在耳、四肢内侧、臀部、腹下、唇部皮肤出现紫(暗)红斑块(先耳尖—四肢—腹下)。走路摇摆,拱背,或卧地不起,发抖,叫声嘶哑,最后衰竭而死。

三、病理变化

尸体消瘦。耳、四肢、腹下等处皮肤有紫红色出血斑块。肝肿大有灰白色针尖(米粒)样大小的坏死点,胆囊肿大,胆汁浓缩,呈黑褐色。脾肿大,发硬,暗蓝色,有出血和坏死门淋巴结肿大,中心有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索状肿大,边缘充血,切面,肠系膜发亮。部分心耳有出血点。肺肿大,气管内有纤维素物。病程长的肺有出血。肠充血、出血、坏死;十二指肠空虚、变小、充血、内充有气体;肠黏膜易脱落;回盲口黏膜上附有糠状物,剥离后出现溃疡,边缘堤状。根据诊断本病流行特点、临诊特征、病理变化、药物治疗综合判断,初诊为仔猪副伤寒。

四、发病原因

一是2个猪场的仔猪都是从外县乡下散养农户收集而来,群众防疫意识差。二是多年来全区各地只是坚持对生猪实行春秋普防制度,主要是针对猪瘟、猪肺疫、猪丹毒和口蹄疫等疾病,而忽视了仔猪副伤寒的预防。三是仔猪副伤寒发生后,注重的是治疗,而未能从预防措施上研究探索。四是仔猪圈舍环境卫生差,消毒不定期、不彻底,农户对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松懈。五是仔猪副伤寒的免疫程序和方法不统一,农户无预防意识,不注重免疫方法。六是基层兽医无诊断化验设备,加之仔猪副伤寒往往并发其他疾病,导致诊断不及时。

五、预防和治疗

1.统一免疫

仔猪在7日龄左右实施首次免疫,由兽医人员用冷开水将疫苗稀释成每头毫升量均匀地拌入少量颗粒饲料中,让仔猪自行采食,确保每头仔猪都达到免疫。对个别体质瘦弱、不能采食足量饲料的仔猪,采用20%氢氧化铝胶液将副伤寒疫苗稀释成2~5倍肌肉注射。

2.在母猪分娩前1周内,对圈舍及周围环境采取复合酚进行预防消毒,5d进行1次。

3.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

确保仔猪饲料、饮水及圈舍环境清洁卫生。把病死猪进行深埋处理,病猪须隔离饲养,对圈舍进行彻底消毒。

4.西药治疗

一是对病猪选用痢菌净针剂,1kg体重3mg,2次/d,连用5d。二是肌肉注射磺胺嘧啶钠2.5g/次,3次/d。三是内服磺胺二甲嘧啶片,每天1kg体重100mg,连用10d,并配合助消化和健胃剂。四是严重病例,1kg体重青霉素20mg、维生素C 2mL/头、樟脑磺酸钠 2mL/头、5%葡萄糖生理盐水150mL/头,混合1次静注,连用3d。

5.中药治疗

方剂:青木香10g,黄连10g,白头翁10g,车前子10g,苍术6g,地榆炭15g,炒白芍15g,烧大枣5枚为引,研末,分2次拌料或喂服,连用3d。

六、小结

商调函范文第4篇

【关键词】李贺;寒士诗人;诗人;骚人;《箧中集》

一、寒士诗人的产生与发展

与后世相比,唐代还不算平民社会。唐代的“寒士”是个不严格的概念,不局限于平民出身,也包括那些处于官僚体系底层的读书人,这些人的身世之感表现在文学样貌上,便形成了“寒士诗人”的群体。寒士诗人自吊其苦的开端当始于《诗经》中的“雅”。《小雅・北山》:“偕偕士子,朝夕从事”、“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虽然尚属贵族内部的劳逸不均,但已初步奠定了寒士诗人身世之叹的倾向。到了汉代,寒士抒怀则集中于文人乐府和文人五言诗。魏晋南北朝阶段,由于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玄学、佛理等思想的介入,诗风数变,逐渐归于华丽和绮靡,离《诗经》传统越来越远。初唐以来,各种诗歌形式都日趋成熟,“风骨”有所回归,但总体上还是继承六朝以来的绮靡文风。到盛唐时,诗歌艺术达到顶峰,诗骚传统几乎完美统一,王孟高岑李杜那些最顶尖的诗人,无不是兼有现实精神和浪漫情怀。

与杜甫基本同时期的元结,直言批评当时的诗风“拘限声病,喜尚形似;且以流易为辞,不知丧于雅正” 【1】(P947),明确提出要使诗歌创作“尽欢怨之声音,可以上感于上,下化于下” 【2】(P122),试图恢复《诗经》规讽美刺的传统。在此理论指导下,元结将沈千运等七位诗人的作品共24首诗集结成《箧中集》。这七位诗人一生穷困潦倒、沉沦下僚。“自沈公及二三子,皆以正直而无禄位,皆以忠信而久贫贱,皆以仁让而至丧亡” 【1】(P974)。诗中多哀叹穷苦艰辛的人生遭遇,在内容上与李贺相似,但呈现出的艺术面貌却迥异。比如,同写仕途坎,沈千运写道:“一生但区区,五十无寸禄。衰退当弃捐,贫贱招毁。栖栖去人世,踬日穷迫”,李贺则写道:“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同写送葬,赵微明写道:“寒日蒿上明,凄凄郭东路。素车谁家子,丹引将去”,李贺则写道:“低迷黄昏经,袅袅青栎道……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同写人生易老、求仙无望,张彪写道:“神仙可学无,百岁名大约……长老思养寿,后生笑寂寞”,长吉则写道:“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显而易见,《箧中集》的风格与汉代文人乐府尤其是《古诗十九首》极其相似,“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语言质朴,平白如话,情感真率,绝少含蓄,几乎完全不去经营诗歌的“声色”,也没有深婉秀丽的意象。

二、“骚人”的抒情模式

李贺则与七诗人完全相反:刻意造奇,穿幽入仄,避免蹈循前人。杜牧:“盖《骚》之苗裔” 【3】(P178),一语道出李诗的渊源所在。《离骚》是长吉歌诗的精神及艺术的共同源头。李贺从不为“无我之境”,更从不为“无我之诗”。在李诗中,整个世界都染上了浓重的“自我”的色彩,所有意象都是诗人“自我”的幻化,与诗人遥相呼应、同病相怜。长吉式的抒情,借助意象和意境的创造性建构,不加节制、肆意发泄。一愁则是“眼前便有千里愁”;一恨便是“身死千年恨溪水”;一偃蹇就是“天荒地老无人识”;一落魄便是“葛衣断碎赵城秋”。李诗好用“极言”,不论写物抒情,都有种不到极致不罢休的趋势,这既与其为人“好奇”有关,更与其的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有关。这种情形在楚辞中就有,屈原对家国和命运的悲愤,在诗中幻化成纷纭的意象,善鸟香草、灵修美人无不照映着诗人的心绪。在意境的创设上,也是上天入地、纷纭炫目。李贺对美人花草那种移情式的描写,与《九歌》、《九章》中的写法类似;对鬼魅世界奇异惊悚的描写,与《招魂》中对四方险境的描绘一脉相承,甚至直接化用原诗。《公无出门》:“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与《招魂》“雄虺九首,往来乎,吞人以益其心些”、“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就有明显继承关系。

此外,李贺与屈原一样都有一种“迷狂”的浪漫情怀。“我有迷魂招不得”与“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的怅惘何其相似;“临岐击剑生铜吼”、“壶中唤天云不开”与屈原“嗟号昊,仰天叹息……因书其壁,呵而问之”的狂惑又何其相似。这是其与寒士诗人最大的不同。

《箧中集》七诗人可以算是中唐寒士诗人的先驱。到了孟郊、贾岛那里,虽然艺术上刻意造奇、用语险怪,但总的来说并没有跳出写实的范畴。安史之乱以后,现实精神更是在诗歌中得到大幅度回归,这是建安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李贺与韩孟诗派在艺术上虽有相似,但也必须看到他们在创作精神上的巨大差异。

三、工于长调的体裁偏好

体裁上,李贺极少律诗,而以乐府歌行见长,“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 【4】(P198)。其中尤以七言歌诗最工,在《申胡子篥歌序》里,朔客李氏就直率的指出:“徒能长调,不能作五字歌诗”。体裁本身对诗歌风貌的影响很大,《诗经》采用整齐的四言,一句两顿,节奏和谐,“文约意广”(胡应麟《诗薮》);发展到五言诗,节奏稍加复杂,风貌古朴雅正。到七言,句式加长,回旋余地更大,节奏更加灵活,很容易形成流动奔放的气势,也容易造成一唱三叹、千回百转的抒情效果,非常适合抒发豪壮或是悠长的情感。楚辞这种体裁之所以有抒情优势,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其参差错落的长句形式。李贺尤工长调,与其抒情性的创作取向有很大关系。李诗中的名句,如“桃花乱落如红雨”、“天若有情天亦老”等也多为七言。

然而李贺穿幽入仄的手法放在五言诗里,效果就明显逊色,由于五言诗载量有限,过多的物象和修饰语难以在诗中回旋开来,反而造成了局促拥挤之感。五言诗自古以来一直是写实的“诗人”的着力点。《箧中集》24首诗全是五言,孟郊贾岛也以五言见长。李贺的长调受盛唐诗风尤其是李白的影响更大一些,像《将进酒》、《苦昼短》这样的杂言七古,虽终究不比太白清新洒脱,然其构思缀词与声律之美能如此相得益彰,情感流动能与节奏变化恰当地结合,除盛唐之外也是不多见的。以李白七古为代表的盛唐歌行,正是与楚骚一脉相承的抒情路线。正如姚文燮所言:“唐才人皆诗,而白与贺独《骚》” 【5】(P1939)。

李贺诗风虽多受到中唐审美取向的影响,但仍保留了一部分盛唐风骨甚至是“胡气”。《李长吉歌诗叙》说:“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 【3】(P178)。但是,以中唐那种社会环境,在诗人饱经沧桑后,很难说不会将仅有的盛唐气度和浪漫精神磨灭。长吉的天才和气质,恐怕只有放在少不经事的岁月里,才能创造出真正有风骨的作品,倘若真的天假以年,李贺的诗风会不会逐渐远离楚骚精神,实在令人不忍悬想。

【参考文献】

[1]任继愈主编,(宋)姚铉编.中华传世文选:唐文粹[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

[2](唐)元结撰,聂文郁编.元结诗解[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3]谢孟.中国古代文学学习指导(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商调函范文第5篇

[关键词]泪槽;睑颊沟;发生率;汉族人

[中图分类号]R7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1294-04

Sampling survey on prevalence of tear trough and palpebromalar groove among Han population aged 15~94 in Shanghai

ZHANG Pei-pei,YANG Chao,XING Xin,DAI Hai-ying,LI Jun-hui

(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Changhai Hospital,Shanghai20043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tear trough and palpebromalar groove among Han population aged 15~94 in Shanghai.MethodsThe multi-stage stratified and isometric random sampling was used to select 3200 Han population aged from 15 to 94 in Shanghai.The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based on original "Second-Generation Resident ID Card Photo". According to their age, they were devided into 16 age groups by per 5 years.Results①The standardized prevalence rate of tear trough among Han population aged 15~94 in Shanghai was 57.20%, and the standardized prevalence rate of palpebromalar groove and ipsilateral coexistence of both signs were 21.84% and 21.20%. ②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in all three parameters: the prevalence of tear trough , palpebromalar groove and ipsilateral coexistence of both signs (t=0.484,0.171,0.172,P>0.05). ③The prevalence of tear troug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palpebromalar groove among male, female and total population (t=10.127, 7.420, 8.873, P

Key words:tear trough; palpebromalar groove; prevalence;Han population

沿眶下缘内侧半和外侧半出现的弧形凹陷或沟槽,被分别称为泪槽(tear traugh[1-2])和睑颊沟(palpebromalar groove[3]),两者的分界为瞳孔正中垂线与下眶缘的交点[4]。泪槽或/和睑颊沟的出现使人显得衰老和疲惫,因此是许多寻求面部年轻化治疗的患者希望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但目前,由于对泪槽和睑颊沟的形成机制尚无统一认识,对其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中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等问题也缺乏了解,致使治疗方法针对性不强,疗效也不尽如人意。有鉴于此,我们在研究泪槽和睑颊沟形成机制、探索有效治疗方法的同时,对上海市汉族人群泪槽与睑颊沟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首先于上海市辖的17个区和1个县中选取有代表性的5个区县(徐汇区、杨浦区、浦东新区、松江区、崇明县)的15~94岁的汉族人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始照片进行调阅,相片由公安户籍部门提供。按年龄将调查对象分为16个年龄组(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4岁),每个区县的每个年龄组随机抽取40人(男女各半),即每个年龄组男女各100人,总共3 200人(男性1600人,女性1600人)的二代身份证照片作为研究对象。

1.2 2006年后第二代身份证数码照片标准:第二代身份证制证用数字相片是通过数码照相或扫描仪扫描采集的申领人近期正面免冠彩色头像,照片拍摄年龄与身份证年龄接近,相片清晰度与色彩饱和度较高,面部轮廓清晰,神态自然,无明显畸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居民身份证制证用数字相片技术要求》,对人像在相片矩形框内的位置有具体规定。

1.3 调查方法:三位从事整形外科临床专业医师,分别独立对每张照片进行观察判断检出,将三份记录结果对比,所有观察者全部认为存在泪槽或睑颊沟时,视为阳性,全部认为不存在泪槽或睑颊沟时,视为阴性;集中三人意见不一致的照片再请两位高年资整形外科医师分别独立鉴定,并按照五位医师各自记录的结果,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有三人以上认为存在体征时,方视为阳性,其他为阴性,确定最终检出结果,并抽取5%样本进行复查。

1.4 观察指标: ①男性、女性及男女合计人群总体泪槽、睑颊沟及同侧两种体征并存的发生率;②男性、女性及男女合计人群各个年龄组泪槽、睑颊沟及同侧两种体征并存的发生率。

1.5诊断标准:以视诊为主要手段,以存在于眶下缘位置上的皮肤表面的凹陷或沟槽为标准,一侧发生(不区分左右)或两侧同时发生均诊断为阳性;瞳孔中线内侧为泪槽阳性,瞳孔中线外侧为睑颊沟阳性;泪槽和睑颊沟同时发生于一侧(不区分左右)或两侧均同时发生,均诊断为同侧两体征并存阳性。

1.6 统计学处理:各组数据综合列表,运用SPSS17.0和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①对相应观察指标的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性,同一性别及合计人群泪槽发生率与睑颊沟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性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②对同一指标同一年龄组男女之间的差异进行卡方检验;③对各指标与年龄的关系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④对男女两性及合计人群的泪槽与睑颊沟检出人数分别进行McNemar检验,利用Kappa系数进行一致性检验;⑤拟合曲线,根据决定系数R2,得到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各指标发生率为50%时的年龄。

2结果

2.1 不同性别泪槽、睑颊沟及同侧两种体征并存的发生情况:t检验结果表明:总体比较,男女两性的泪槽、睑颊沟和同侧两种体征并存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t=0.484、0.171、0.172,P=0.635、0.867、0.866, P均>0.05)。卡方检验表明:各个年龄组男女两性的泪槽发生率也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 >0.05);睑颊沟及同侧两种体征并存的发生率,除了40~44岁及70~74岁两年龄组男性与女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前者,男性的发生率高于女性,χ2=4.62、5.65, 0.01

2.2 男性、女性及男女合计人群的泪槽发生率与睑颊沟发生率的比较及两种体征的一致性分析: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男性、女性及男女合计人群的泪槽发生率均高于睑颊沟,两者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t=10.127、7.420、8.873,P均

2.3 各观察指标与年龄的关系: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男性、女性及男女合计人群的泪槽、睑颊沟及同侧两种体征并存的发生率均与年龄存在成正相关关系(P均

2.4 男性、女性及男女合计人群中半数发生泪槽、睑颊沟及同侧两种体征并存时的年龄:根据曲线拟合决定系数R2, 用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出的男性、女性与男女合计人群中50%的个体发生泪槽、睑颊沟和两种体征并存时的年龄(见表2)。从表2可看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人群,均有半数个体在33岁、59岁和61岁左右分别出现泪槽、睑颊沟和两种体征并存情况。

3讨论

3.1 泪槽及睑颊沟发生率调查的意义:眼睑往往是面部最早出现衰老表现和最容易被看出衰老征象的部位,因此被视为面部美容的敏感区[5]。泪槽和睑颊沟作为眼睑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要求治疗以实现面部年轻化的患者日益增多。目前,虽已有多种方法用于矫正泪槽和睑颊沟,包括手术和非手术两大类,但由于对泪槽和睑颊沟的发生机制及其相关因素尚无统一认识,以至于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意见不一,甚至相互矛盾,疗效也往往不尽如人意。此外,由于对泪槽和睑颊沟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年龄分布特点以及有无性别差异等问题也无调查资料,致使整形美容医生对各种矫正方法究竟有多大的潜在应用空间心中无数。因此,对泪槽及睑颊沟发生率进行抽样调查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可为眼睑美容解剖学提供一些数据资料,也有助于对泪槽和睑颊沟发生机制的理解以及对各种矫正方法市场应用前景的预测。

3.2 泪槽及睑颊沟的标准化发生率:根据2000年上海市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男女性各个年龄组人口数,直接标准化泪槽、睑颊沟及同侧两种体征并存的发生率。上海市15~94岁汉族合计人群泪槽、睑颊沟和同侧两种体征并存标准化发生率分别为57.20%、21.84%和为21.20%,其中男性泪槽、睑颊沟及同侧两种体征并存的标准化发生率分别为55.63%、21.38%和20.88%,女性泪槽、睑颊沟及同侧两种体征并存的标准化发生率分别为58.74%、22.52%和21.72%。再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类年龄段划分的新标准(44岁以下的人被列为青年,45~59岁的人被列为中年,60岁以上为老年),上海市15~44岁汉族青年人群泪槽、睑颊沟及同侧两种体征并存的标准化发生率分别为38.36%、4.60%和4.24%;上海市45~59岁汉族中年人群泪槽、睑颊沟及同侧两种体征并存的标准化发生率分别为81.16%、 32.12%和31.42%;上海市60~94岁汉族老年人群泪槽、睑颊沟及同侧两种体征并存的标准化发生率分别为90.65%、 68.32%和 66.80%。可见泪槽出现较早,而睑颊沟出现较晚,且青年发生率较低。由于目前文献中缺乏泪槽及睑颊沟发生率的参考数据,尚无法比较不同地区及不同种族的发生率的差异,有待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3.3 泪槽及睑颊沟发生的相关因素:本调查结果提示:总体而言,泪槽、睑颊沟和同侧两种体征并存的发生率均与性别无关,但与年龄关系密切,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其中泪槽发生率于25岁后呈现快速增长之势,至45岁后增长趋于平缓,而睑颊沟及同侧两体征并存的发生率则于35岁后呈现快速增长之势,60岁后增长趋于平缓。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人群,均有半数个体分别在33岁、59岁和61岁左右出现泪槽、睑颊沟和同侧两种体征并存情况,且均在52岁以后约有80%以上的个体存在泪槽。以上结果表明,泪槽与睑颊沟是伴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衰老体征。

需要指出的是,年龄增加是导致泪槽及睑颊沟发生的主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15~19岁的青少年人群中也有15%的泪槽发生率及0.5%的睑颊沟发生率。其它一些作者也有注意到年轻人发生泪槽的情况,并认为泪槽并不仅仅是衰老的产物[7-8]。至于少数年轻人发生泪槽或睑颊沟的确切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我们推测,可能像原发性眼袋[9]一样,与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上颌骨发育不良[6-7]、先天性下睑皮肤色素沉着[6-7])有关。

本调查结果显示,泪槽发生率显著高于睑颊沟发生率,且较后者提前出现,一致性不高。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不明,可能与所处部位解剖结构上的不同等因素有关。我们在既往的解剖研究中发现[10],泪槽与睑颊沟由皮肤到眶骨的组织层次不同,内侧泪槽处的眼轮匝肌下方未见脂肪垫,眼轮匝肌直接贴附于眶下缘骨面;而外侧眼轮匝肌下有脂肪垫存在,位于眶部外下方,且眼轮匝肌通过限制韧带附着到眶下缘骨面。有作者观察到,随年龄增长,泪槽部位的组织容量丧失较面部其它部位发生的更早、更显著[8]。上述研究和观察结果可作为部分理由解释为何泪槽相对于睑颊沟出现的机率更大、年龄更早。

3.4 本调查的局限性:本项调查的主要不足包括:①本调查是通过照片展示的正面二维图像对泪槽和睑颊沟存在与否进行判断,受曝光条件等因素影响,其结果可能不如直接对人体进行多角度三维观察所得结果准确;②调查中所做的只是定性诊断,无法对泪槽和睑颊沟的严重程度进行量化评估;③没有观察下睑缘至泪槽和睑颊沟之间的距离变化;④没有对是否存在眶脂肪疝出和下睑松弛进行诊断和统计。以上不足有待于在今后的深入研究中予以弥补。

[参考文献]

[1]Flowers RS. Periorbital aesthetic surgery for men. Eyelids and related structures[J]. Clin Plast Surg,1991,18(4):689-729.

[2]Flowers RS. Tear trough implants for correction of tear trough deformity[J]. Clin Plast Surg,1993,20(2):403-415.

[3]Goldberg RA,McCann JD,Fiaschetti D,et al. What causes eyelid bags? Analysis of 114 consecutive patients[J]. Plast Reconstr Surg,2005,115(5):1395-1402; discussion 1403-1404.

[4]Haddock NT,Saadeh PB,Boutros S,et al. The tear trough and lid/cheek junction: anatomy and implications for surgical correction[J]. Plast Reconstr Surg,2009,123(4):1332-1340; discussion 1341-1342.

[5]邢新,郭伶俐.眼睑成形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

[6]Sadick NS, Bosniak SL,et al. Definition of the tear trough and the tear trough rating scale[J]. Cosmet Dermatol,2007,6(4):218-222.

[7]Momosawa A,Kurita M,Ozaki M,et al. Transconjunctival orbital fat repositioning for tear trough deformity in young Asians[J].Aesthet Surg J,2008,28(3):265-271.

[8]Hirmand H. Anatomy and nonsurgical correction of the tear trough deformity[J]. Plast Reconstr Surg,2010,125(2): 699-708.

[9]王炜.整形外科学(下册)[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01.

相关期刊更多

北方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

长城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