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表现手法及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地域音乐特征 民歌合唱作品 表现手法 运用
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地域性特征音乐与民歌的音乐体裁有着很大的关联,在源自于地域性生活、文化、历史底蕴等多方面的因素中,形成了鲜明地域特征的民歌形式,并在民歌合唱作品中体现出强大的地域特征,这些深厚的文化气质,更好地融入了中国地域性音乐文化元素。
一、地域音乐特征的整体特点与优势
1.历史悠久的丰富体裁
从当前地域性音乐文化的整体情况来看,在中国民歌合唱歌曲的艺术表达中,形成了多种形态的音乐表现形式,早期的劳动号子,曲调小、节奏简单,在突出呐喊、吆喝的演唱形式中,将民族歌曲模式表现出来,并且呈现出不同地区的民歌形式,在湖南、江苏、广东、台湾、福建等地方性民歌合唱中,更加鲜明地展现出一种历史韵味,如《竹枝歌》、《吴歌》、《木兰辞》、《茉莉花》等大量的优秀民歌作品,都在演唱过程中延续着一份特有的历史底蕴,并出现强大的发展势头,《十五的月亮》、《乌苏里船歌》、《小白杨》等脍炙人口的声乐作品,都是地域性特征音乐的代表之作。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整体展示,更好地丰富了民歌的表现形式。
2.即兴性的演唱模式
在地域性音乐特征与民歌合唱的作品表现中,这些民歌都源自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是劳动人民生产与劳动的智慧表现,有些地域性音乐文化突出简单的旋律,没有固定的歌词,而是通过演唱者即兴的演唱,形成民歌地域性的子体与变异性发展,更好地融入大众接受的范畴。《茉莉花》、《绣荷包》、《阿诗玛》等民歌变体在很多地方都有呈现,这些艺术表达在广泛传播的基础上,将目光聚焦在民间,取材于民间,在内容上更加具有地域特征,贴近生活,主题鲜明、感情真挚、通俗易懂,传播面积广、速度快、流行性强。如:我国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就曾经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其歌剧《图兰朵》中运用,这就说明地域性音乐的艺术魅力是强大的,并在民歌合唱的演绎方式中形成不同地域的演唱,譬如,《小放牛》、《五更调》、《孟姜女》、《凤阳花鼓》、《王老五》、《游击队歌》等优秀作品都能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形成强大的民歌魅力。
二、地域音乐特征在其民歌合唱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及运用
1.情感渲染的艺术运用手段
在结合地域性音乐特征文化的基础上,将民歌合唱作品的主题、旋律、情感把握融入到整首作品之中,尤其是注重情感渲染的表达方式,将一些简单的、平铺直叙的民歌合唱作品在情感上注重理性的把握,在地域性发展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整个流传过程中,形成鲜明的情感倾向,可以曲调朴素、平直,也可以曲调火爆、热情,将不同的民歌合唱作品呈现出相应的艺术表达形式,并将地域性音乐融入其中,更好地实现整个民歌的整体优势。譬如,在《孟姜女》的情感表达中,将这种对爱情与现实的渴望,融入到演唱者的地域文化之中,形成一种哀怨而又激昂的艺术魅力,更好的凸显出地域音乐特征的艺术价值。
2.体裁艺术的相互变动
在地域性民歌表达艺术中,将不同的曲调或者腔调融入到合唱之中,体现出不同的主题,尤其是在歌曲的速度上,平稳流畅的艺术表达,综合慢速时候的徐缓抒情,快速时候的活泼与激情,在变速中强调民歌子体的变化,并形成体裁之间的相互融洽、交叉与渗透运用。比如有些小民歌吸收了戏曲的音乐表现形式,因此,可以增强叙事故事、展开情节的表现功能,在民间音乐、乐器的配合下,扩大戏剧性冲突与紧张情绪等功能,更大的拓宽了表现手法和范围,在整个艺术魅力的实现中,将这种题材的变动与民歌合唱中地域性的融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整个魅力的再现。
3.社会功能的整体发挥
在民歌地域性音乐文化的表现中,要结合社会模式的实现,将歌曲演唱与社会融合在一起,形成地域性音乐文化的综合表现。在中国的一些著名的民歌表现中,涌现出吴雁泽、李双江、郭颂、阎维文、等一大批歌唱家。在作品上如《赞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乌苏里船歌》、《十五的月亮》等,都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性。民歌的礼仪功能贯穿于人生的四个阶段,即诞生、成年、婚姻、死亡。如我国的傣族人民在婴儿降生时就要唱《接子歌》。而广西的壮族人民在男人18岁时要到山顶上歌唱《18岁之歌》,代表开始拥有成年人的权利。婚礼是各族人民都很重视的终身大事,有些民族更有专用的歌曲及规定。如:生活在云南的普米族的婚礼,男方去女方家迎亲时要唱《迎亲调》,新娘离家前要唱《上马调》,接到新郎家时主婚人要唱《关门调》、《开门调》等,这些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也是民歌在地域特征音乐中的一个表现。
三、结语
地域音乐特征具有广泛性、即兴性、地域性、文化性等多种性质,在民歌合唱作品中的表现,要结合地域民歌的综合特点,在流传与演唱之中,形成强大的艺术魅力,融入对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积累,在加工筛选过程中不断提炼与升华,形成地域音乐文化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思想境界等多方面的功能,形成更加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范险恩.研究王志信声乐作品钢琴伴奏的民族性及其演奏诠释[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
[2]吴修林,何英奇.论《故乡的回忆》的艺术特色[J].歌海,2008,(03).
[3]朱文琪.飘自雪域高原的颂歌――李遇秋《扎西德勒》第一、二乐章浅析[J].艺术研究,2008,(02).
[4]李家祥.西部歌曲创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 [5]徐曼珊.20世纪80年代中国歌曲对民族主义的建构――以歌词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古诗词是中考语文的重要考点,表现手法类题目更是重点和难点。本节课先带领学生复习课内学过的运用了各种表现手法的古诗句,通过例题引路,引导学生了解这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形成印象;再与最新的相关中考原题链接,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形成技巧;最后通过拓展训练,使学生的答题技巧得以巩固,形成答题能力。
教学目标:
掌握古诗词赏析中表现手法类题目的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表现手法类型的认识。
2.对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的理解。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温故知新
一、复习一组古诗词句子。(说出上句或下句)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比喻)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喻)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比喻)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比喻)
5.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拟人)
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夸张)
7.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陈子》)(对比)
二、集体朗读以上诗句。
第二环节,对号入座
三、详细介绍初中课本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就是作者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技法。分析古诗词中句子的表现手法,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从点上看,表现方法通常是指修辞手法,在初中课本中,古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从面上看,表现手法通常是指表达技巧,在初中课本中,古诗词常用的表达技巧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起兴、烘托、想象、用典等。
四、逐一指出前面20个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见前面“一”)
第三环节,例题引路
五、指导学生掌握这类题型的答题要点。
表现手法类题目往往不仅考查运用了什么手法,而且要答出其表达效果。
这类题型的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的;表现了描写对象什么特点;(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六、从上面的句子中选出8个典型的句子具体说明。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一),诗人以“蓬草”“归雁”自喻(步骤二),写飘零失落之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失意情结(步骤三)。
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运用拟人的手法, “怒”字把秋风拟人化,形象地表现了秋风之猛烈(步骤二),表达了诗人的焦虑之情(步骤三)。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运用对比手法(步骤一), “白发生”与建功立业的追求形成对比(步骤二),突出表现了词人壮志未酬的的悲愤(步骤三)。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运用比兴手法(步骤一),句中以“爱情鸟”――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起兴(步骤二),引出一个男子对女子深切的思慕,含蓄而富有韵味(步骤三)。
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典故(步骤一),诗人借用向秀怀念旧友来表达自己对已死的友人的怀念;借用王质误入仙境,回到人间已过百年的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步骤二),整句含蓄地表达了对长期贬谪的不满(步骤三)。
第四环节,中考链接
七、呈现2012年江苏省部分大市中考表现手法类题目。
(一)(江苏省宿迁市)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3分)
研讨:第(1)题要求指出修辞手法,“妙处”应指出描写的对象,并指出表达效果。解答如下:
“斗”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百花以人的动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二)(江苏省扬州市)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论诗(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乙】戏为六绝句(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①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即“初唐四杰”。②哂:讥笑。 ③尔曹:你们。
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4分)
研讨:该题明确了表现手法,要求指出其表现内容及表达作用。解答如下:
甲诗将古今对比,古今之人对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的观点。
乙诗将王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突出了王杨卢骆之文会像长江黄河之水那样万古流传的观点。
(三)(江苏省泰州市)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其一)一诗,完成题目。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3分)
以近三年的浙江卷为例,2008年选的是俄国作家高尔基的《乌米》,2009年选的是英国作家大卫・洛契伏特的《魔盒》。《乌米》和《魔盒》都是小说,但它们与传统的小说明显不同――传统的小说重情节,重故事,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达,而《乌米》和《魔盒》却颇有散文的笔致和韵味,淡化情节,淡化故事,淡化人物形象的塑造,关注人物心理的变化和情感的流动,语言风格趋于自由、疏朗、灵动,可以称作“散文化小说”。
2010年选的是李丽娟的《静流》。《静流》当属散文,但又有一些小说的因子在内,比如有人物,有人物之间观念和情感的冲突,有人物心理的细致刻画,等等,不妨称其为“小说化散文”。
由于“散文化小说”淡化了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小说化散文”虽有小说的人物、情感、冲突,但着墨有限,所以这样的文本在命题时,从情节、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分析出发的不多,而更侧重考查对词句的理解、艺术手法的分析以及主题内涵的赏析。
考点一:文章的语言
“对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和“对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是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也是常考考点。
例1(2009年浙江卷第13题)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
例2(2010年浙江卷第13题)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1)拍拍:(2)喝令:(3)挺直:
这两道题都是考查对文章语言的体会。例1的三个“似乎”是虚词,但虚词不虚,在不同的语境中有各自丰富的表现力。例2考查对三个动词的理解,三个动作都是父亲做的,要求深入体会父亲的心理,品味动词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做这样的词语题,须紧扣语境,在理解词语含意的基础上,着重品味词语的表现力。
考点二:文章的表现手法
不论“散文化小说”还是“小说化散文”,作者要表达思想感情或营造氛围,都要通过一定的表现手法来呈现,因此表现手法理所应当地成为了高频考点。
例3(2008年浙江卷第19题)指出第五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例4(2009年浙江卷第12题)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例5(2010年浙江卷第12题)文章开头写弟弟迷恋音乐,这对后文叙事有什么作用?
例3要求不仅能辨识景物描写的表达技巧,还能分析其表达效果。例4要求从第一段中概括出景物“封闭压抑”“阴沉死寂”的特点,并分析这样写在营造气氛、渲染情感方面的作用。例5考查对文章内容结构的理解和表现手法的赏析。从内容结构上说,由弟弟“迷恋音乐”而父亲“严厉禁止”引出两人“犹如宿敌,冷战、僵持”及“沉默”,“后文叙事”的内容是两人深深的矛盾;从表现手法上说,这一描写为后文叙事即弟弟与父亲的矛盾冲突作了很好的铺垫。
解答有关“表现手法”的题目,应准确辨识所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瞻前顾后”,联系上下文,聚焦于特定的表现手法在渲染气氛、营造结构、突出事理、表现人物等方面的作用,切忌泛泛而谈、架空分析。
考点三:文章的意蕴
高考语文卷越来越重视考查探究能力,对探究能力的考查在阅读部分由考查“对作品内涵的赏析”和“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来实现。
例6(2008年浙江卷第20题)(1)请用一句话概括乌米歌声的情感内涵。(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反复写她的歌声有何目的?
例7(2010年浙江卷第16题)结合文中弟弟的经历,写出你的两点成长感悟。
这两道题考查对文本意旨、意蕴的把握。例6涉及作品内涵,也关乎表现技巧。乌米的歌声忧怨中不失希望,反复描写她的歌声,能更充分地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有利于揭示乌米的性格内涵,唤起读者对她的深切同情,同时渲染气氛,使作品笼罩在明亮与黑暗交织的基调中,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例7考查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将考生的阅读视角由通常的指向文本引导至阅读者自身的内心感悟、思想认识,体现阅读的教化功能。
散文考查表现手法,常见的设问形式有:
1.从全文看,某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3.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4.作者是怎么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的?
5.本文以××为线索,可以分为几层?请分析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和作用。
作答表现手法题,首先要明确文中运用了何种表现技巧,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作审视。
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2.表现手法:想像、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悬念、类比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线索。
4.行文结构:承上启下、启承转合、衔接、铺垫、伏笔、照应等。
5.修辞手法:比喻、比拟、设问、对偶、排比、对比等。
作答表现手法题,可按“手法+分析(举例)+作用”的模式操作。首先,先指明所用技巧或手法;后结合内容分析这种手法的具体运用,即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某种表达技巧写了什么内容;分析评价文中运用某种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主要分析评价其在中心思想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意境的营造和布局谋篇等方面收到什么效果。
例1.运用了象征手法,用银杏树干象征伟岸的人,用银杏树叶象征寻常的人,既贴切又形象。
例2.运用了衬托手法,比如用香山红叶和银杏的黄叶,相互衬托,形象地说明了各种颜色相互搭配世界才美,风景才好。
例3.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别人”与“我”到香山不同目的加以对比,用以突出作者“拾叶”的特有情趣。
以上三例都是按照“手法+分析(举例)+作用”的模式组织答案的,规范严谨。
分析常用表现手法的作用,要紧密结合文本内容说作用,但必须明确一般常用表现手法的特殊表达作用。几种常见表现手法作用如下:
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抑扬: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对比:形象鲜明地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持点,强化思想感情。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类比: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请看下面两例:
1.简析第三段中的“抓药”细节。(2012年高考·浙江卷)
相关文段:
①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中药铺。前者,是因为我爱看爱买连环画;后者,是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②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加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③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还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的聊天。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
(甘典江《母亲的中药铺》)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找到描写抓药的细节,可以发现,没有运用任何修辞手法,只是准确地描写了人物抓药时一连串动作,十分传神地表现了她们娴熟的技艺和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这正是白描写。作答时首先指出是白描手法,然后分析白描手法的具体体现,再指出其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①用白描手法,通过“瞟”、“抓”、“称”、“添”、“减”、“包”、“扎”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她们娴熟的抓药技艺与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用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人物及相关场景。
2.作者在文章第4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自己的主观感受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005年高考·广东卷)
相关文段:
……
②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③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④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滴,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漩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节选自肖铁《壶口的黄河》)
解题思路:通读全文,考生便知道文章表现的主体是“壶口的黄河”,作者写“我”的心跳、耳聋、眼花、脑子空白等主观感受,只是为了再现“壶口的黄河”,而“我”只是个客体,是个陪衬,理解了这一点,“衬托”或者“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就明确了。具体的解题步骤应该是:在答题区域里明确用了哪种手法——再分析如何具体写“主观感受”——用些常规术语来归纳其好处。
参考答案:主要是运用衬托手法。作者在这里写心跳、耳聋、眼花、脑子空白等主观感受,一是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二是从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和生命力。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散文,然后回答问题。
中国地图
文/高鹏程
(1)去乡下拜年,看见几乎每家堂屋里都挂着一张中国地图,大舅家有,二奶奶家有,还有小姑,小姨家……这些地图,有些新贴上去不久,有些看起来有好几年了。但是和烟熏火燎几十年的土坯墙相比,依旧有些突兀。几乎是昏暗的土坯墙上唯一鲜亮的事物。
(2)“究竟是怎么回事?”终于,在外婆家,我忍不住问呆立在地图边的三舅。三舅没有说话,用手指了指,让我自己看。
(3)地图上,从小小的平峰镇出发,一些用铅笔画的歪歪扭扭的曲线,慢慢延伸到了四面八方:山西、浙江、上海、新疆、广东……经过简短而漫长的跋涉后,圈住了一些字体或大或小的地名。
(4)我明白了,这些地图上连着的地名,都是我的表兄妹们外出谋生和打工的地方——在山西沁水挖煤的是大表兄;远嫁新疆的是二表妹;云南昭通的是三表弟媳妇的老家,如今,他们又双双在浙江西塘打工……我也看到了自己借以谋生的——浙江象山。我的这些穷亲戚们,大字不识几个,老家粗糙的方言,也不适合他们表达什么细腻的感情。他们只是把对每一个亲人的牵挂,用一根瓜蔓一样的铅笔线,以一种具体而虚幻的方式维系在地图上。
(5)中国地图,原来还可以是我们某个人情感分布的地图。某些陌生的区域和地名,因为是亲人所在而不断变得熟知起来。比照“人口地图”、“经济地图”……或者,也应该有这样一个属于我们的“亲人分布图”吧!
(6)我想,我的这些穷亲戚们串门、相聚时,可能就会凑到这张中国地图前,指点着说这里那里距离的远近,说这里那里各自在远方的儿女的近况。而一说“这里那里”,是否就有天涯咫尺之感,甚至亲人音容如在眼前了呢?
(7)我的不识字的三舅,年迈的三舅,我的胸怀祖国的三舅,站在地图前看起来就像一个将军正指挥着自己的士兵南征北战、东奔西走——不,他其实更像一只衰老的蜘蛛,用眼光抚摸着自己用蛛网围成的疆域。
(8)在广东某地,有几个涂得最黑最重的黑圈——这是他最小的女儿辗转打工的地方——因为讨不到工钱,她已有三年多没有回家……
(9)在热闹的过年鞭炮齐鸣之后,在喧闹的亲朋好友散尽之后,在这个昏暗的小屋里,三舅会以怎样的神情凝视着地图下方的某个地名?他的思绪会怎样一次次地坐上南去的火车,循着这条简短而漫长的曲线,在他有限的关于南方繁华世界的信息中,去看望女儿生活的城市,看见女儿忙碌、疲惫的身影……抑或还有快乐的满足的笑容?而每次“探望”回来,他又会怀着什么心情,拿起铅笔,在这个他十分陌生却已经变得熟悉的点上又加上重重的一圈?……
(10)“阿舅,还是让小妹回来好了……”
(11)“啊……”三舅仿佛从梦中惊醒了一般,但他用力挥了挥手,下决心似的说,“什么话!”
(12)我没有去更多的人家。但我知道,我的判断不会有什么差错。因为早就听说了,宁夏西吉,这个拥有47万人口的贫困大县,每年外出打工的约有12万人。后来我才听说当地的一首新民谣:家家屋里老两口,门前拴个大黑狗。十户人家九户空,墙上一张大地图。
(有删改)
1.联系全文,简要说说第(3)段中“漫长的跋涉”对老人和儿女们各意味着什么。
答:
2.请指出第(6)段的写作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3.你认为第(9)段中的“三舅”会有“怎样的神情”,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再从文中为这“神情”找出两点依据。(5分)
三舅的神情:
两点依据:
4.简述以“新民谣”作结尾的作用。(4分)
答:
5.你认为作者写本文用意何在?(3分)
答:
参考答案
1.对儿女们来说,外出打工是一条路途遥远充满艰辛的谋生之路。对在家的老人们来说,儿女外出就意味着那就是一条追随儿女身影的绵长的牵挂思念之路。
2.运用想象(或联想)的手法。丰富文章内容;突出“中国地图”的作用,形象生动地表述“我的亲戚们”对外地务工儿女的牵挂。
3.①忧伤:因为第二段中“呆立”可以看出他对女儿的担心;第八段中把女儿所在的地名“涂得最黑最重”也是这种心情的体现。第八段中提到他的小女儿讨不到工钱,已经三年没有回家,这样的现实也必然使他很忧伤。②憧憬:打工虽然艰辛,但他所理解的南方毕竟是“繁华世界”,在他看来在那里总会找到另一种有希望有前途的新生活,所以在他的想象“看望”中,还有“快乐的满足的笑容”的期许;他虽然也不免担忧,但会态度坚决地对“我”建议让他女儿回来说“不”。③迷惘:第二段的“呆立”,第十一段的“梦中”都可以看出这一点;虽然他认为“南方繁华世界”是有希望的,但他又对她女儿在南方的艰难处境感到担忧,他对女儿去南方谋生其实很矛盾。
4.(从内容看)新民谣把当地人外出打工现象由上文的“我”的亲人扩大到整个地区,进一步说明该现象的普遍,丰富了内容,深化了主旨;(从结构上看)点明题目,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使“中国地图”这一核心意象得以突出;(从表达看)民谣语言生动活泼,朗朗上口,富于地方特色,使文章表达有变化,颇具乡土情趣。
在一段时间的诗歌教学中,我也感觉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支离破碎的,于是我将古代诗歌赏析的方法进行了归纳,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的思路清晰了,方法会用了,不再有畏惧感了。
分析题型,明确考点
在考试中,常常出现的诗歌赏析题型大致有以下几种:
1. 这首诗侧重写一个“______ ”字。
2. 这首诗含蓄地抒发了作者______的情感。
3. 某句诗中的某个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4. 诗的某两句,最为读者称道,请你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运用的角度,作一点赏析。
5. 某句诗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情境。请对诗句表现的情境加以描述。
6. 对某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或正确的)一项是:()
第1、2两题很显然是考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第3题考查对诗歌中的某个字的赏析,是考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理解;第4题考诗歌的表达技巧;第5题考诗歌的意境,也是考查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第6题是一道选择题,但选项依然是从以上几个角度来出题的,没有脱离考点。
通过对这些题型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诗歌赏析的考点:1.明情感内容:理解古诗内容,把握诗人情感;2.赏修辞语言:能对古诗语言从修辞角度作一点赏析;3.析表现手法:能对古诗中显著的常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作一点分析;4.联想想象:对古诗中的意境能展开联想想象,描绘出来。
把握内容,了解情感
在这几个考点中,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是赏析的基础。脱离了这一基础,其他赏析都是空谈。通常有以下几个技巧:
看诗题,紧扣关键字理解内容。从题目中的一些关键字可以看出诗歌大致有以下几个类别:怀古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咏物诗,以物象为题,或用“咏(题、赠、赞)+物象”为题;写景诗,分为一般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战争诗(边塞诗),题目中常出现“塞”“征”“军”等字眼,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出塞》《从军行》等;行旅诗和闺怨诗,表达离愁别绪或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送别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看作者,理解诗歌风格或派别。如边塞诗沉郁苍凉,婉约派缠绵细腻,陶渊明的朴素自然,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李白的豪迈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杜牧的清健俊爽,王维的清新明快,高适的悲壮苍凉,苏轼的豪放旷达,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当然这些是诗人的主要风格,并不是说豪放派诗人只能写豪迈的诗篇,婉约派诗人只能写“凄凄惨惨戚戚”之类的诗。如豪放派代表诗人苏轼就写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样让人心碎的诗句;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也曾写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让人热血沸腾的壮美诗句。
看注释,理解创作背景。注释中对诗句里一些词的解释和对作者的简介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理解诗歌内容,使得我们了解诗人写作诗歌的背景,揣测诗人当时的情感。这里不再举例。
抓意象,体会意境,把握情感。明代人张潮说:“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可见景物给人的感受之不同。诗人在诗中就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所用意象中。如用表达高雅之意;“杨柳”中的“柳”与“留”谐音,因而寄托了作者的离愁别绪;见落日而生惆怅之情;见大漠而有苍凉之慨;落花让人感伤;归雁让人思乡……这些意象营造了古诗独特的意境,也为我们赏析诗歌提供了思路。
看题干,捕捉有效信息。不要小看了题干,它往往能给我们一些暗示,让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少走弯路。
弄清要点,准确答题
修辞语言类题型的答题要点是:1. 准确指出修辞手法;2. 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分析描绘了什么内容;3. 说出这种修辞手法抒发了什么感情或揭示了什么道理。如:
台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①韦庄,晚唐京兆杜陵 (今陕西西安)人。②台城,古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附近。
问题:诗的第三、四两句,最为读者称道,请你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作一点赏析。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较熟悉的古诗中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红杏枝头春意闹”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等。在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时,绝对不能离开诗句去独立分析,或是空洞地分析,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诗句来作答。《台城》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是比较好判断的,不过分析的时候我们应当紧紧扣住“无情”二字,这两个字写出了台城柳不管王朝更迭,不管人间兴亡,不解诗人感慨,依旧枝繁叶茂,烟笼长堤。实际上反衬了诗人对历史衰败的无奈,角度巧妙,耐人寻味。当然,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之外,这两句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分析。
表现手法类题型的答题要点是:1、准确指出表现手法;2、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分析描绘了什么内容;3、说出这种表现手法抒发了什么感情或揭示了什么道理。
依然以《台城》为例,可以出这样的问题:
请你从表现手法运用的角度,对诗歌的三、四两句作一点赏析。
古诗中常常运用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如《钱塘湖春行》)、借古抒怀(如《赤壁》)、托物言志(如《石灰吟》)、欲扬先抑(如宋赵希桐的《次萧冰崖梅花韵》)、以动写静(如《鸟鸣涧》)、虚实相生(如《观沧海》)、用典(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比兴(如《关雎》)等等。《台城》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借什么样的景?在春风中摇荡的台城柳枝繁叶茂,烟笼十里长堤,完全不管人间兴亡,不解诗人感慨。抒什么样的情?依然要抓住关键词分析。“无情”表达了诗人的无限伤感之情,“依旧”深寓历史沧桑之慨。
联想想象类题型的答题要点是:1. 抓住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2. 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将景物串接成一幅画面;3. 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内容生动形象。如:
兰溪棹歌(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①兰溪,在今浙江兰溪县西南。棹(zhào)歌,船歌。
问题:“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情境。请对诗句表现的情境加以描述。
很多学生可能会这样回答:半夜时分,鲤鱼竞相跳上岸边,表达了诗人欢快的心情。这仅仅是对诗句的简单扩写,没有联想和想像,也没有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语言干瘪。我们可以展开联想和想象,诗人在船上听到滩头哗哗的声音,联想到连日春雨,兰溪水涨,声音更加急骤,似乎时不时听到鱼儿逆水而行时发出的泼刺声,诗人不禁想到,这该是撒欢的鲤鱼趁着春江涨水,奔滩而上了。我们可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着力表现鱼儿的活泼: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摇鳍摆尾啪啪蹦跳。兰溪山水充满了蓬勃生机,令人荡漾起欢乐(欢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