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企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产业集聚;发展

一、中小企业集群的界定和类型

中小企业集群就是一群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中小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建立起来的中间性体制组织,这种组织结构介于纯市场和层级两种组织之间,它比市场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借助于这种组织结构,中小企业之间建立长久的交易关系而且不一定以契约来维持,而主要通过信任和承诺来进行协作。

(一)中小企业集群的特征

1.集群内各企业彼此独立。表现在各企业依然是独立的法人,保持各自的所有制、隶属关系、投资渠道,实行独立核算,按市场原则进行平等交易等方面。

2.集群内企业间联系密切。集群内企业间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已从工厂联系延伸到产业联系,包括实体的物质和非实体的信息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日益成为企业间联系的核心内容。

3.集群内企业间存在多种特定关系。表现在企业间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以获取外部经济。这种特定的关系表现使得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从以往零散、杂乱状态走向系统化和有序化。

4.集群呈现动态化。由于进入或退出集群的障碍较小,集群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集群才能保持长久的活力。

5.集群运行机制的基础是“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这种人文因素是维持集群内企业所形成的长期关系的纽带,并使集群在面对外来竞争者时,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二)中小企业集群的类型

由于中小企业集群在结构上具有高度的离散性和易变性,按其基本结构可分为:“市场型”、“中卫型”或“椎型”和“网络型”三种。

1.“市场型”中小企业集群

它是指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以平等市场交易为主,工人生产水平联系来完成产品或成品的生产。这类中小企业集群的典型代表是浙江的义乌、温州、诸暨等。

2.“中卫型”或“椎型”中小企业集群

它是指众多中小企业以大型企业为核心,在其周围集聚,并与之配套或关联,进行特定的专业化分工、根据需要提供专门化产品或进行限制性稍售,从而形成中小企业集群。这类集群常见于日本、美国、德国和韩国。

3.混合网络型中小企业集群

这种集群是产业组织对信息时代的适应。集群内企业间是以信息联系为主而不是以物质联系为主,现代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制造业的柔性生产方式的革命促进了混合网络型中小企业集群的涌现。

二、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速度快,并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提高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但是,我国的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时间不长,还存在着集群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不足、社会化服务体系发育不健全等问题。

(一)产业集聚不明显

由于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集群的专业特色并不明显,集群企业中同质企业的数量偏少,集群内各个行业的企业都有,因此,企业集聚并没有真正促进产业集聚。此外,我国企业集群建设存在着严重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各种类型的开发区有4200多个,其中擅自设立的有3000多个,另外还有近万个乡镇工业园区,在经济发达地区,几乎个个乡镇都有乡镇工业园区。虽然,开发区和工业小区是推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有效形式,但是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得集群内产业结构趋同、缺乏产业分工和产业特色等,容易造成集群内企业间过度竞争,最终使集群内企业失去了其自身竞争优势。

(二)企业间的分工协作不够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内部组织化程度不高,核心企业的内聚力薄弱,相互支援、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集群内企业间合作主要采用转包合同这种生产形式,这样可以使一个小企业既可以与其它小企业进行协作生产,也可以为大企业进行配套生产。但是,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生产上“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非常普遍,终端产品多,中间产品少,中小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明显不足,“小而专”、“小而精”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产品少,很难与大企业进行协作配套。因此,集群内中小企业之间在业务上的关联并不多。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企业间的专业分工协作,从而使中小企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效应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

(三)企业间生产要素的流动不通畅

生产要素的流动有利于集群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在中小企业发达的日本,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老板会鼓励自己的员工甚至是企业的骨干脱离企业单独办厂,目的是让新办企业为老企业配套生产零部件。但这种现象在我国却非常少见,老板生怕员工办企业后与自己竞争,一般不允许员工脱离原企业办厂,即使允许员工出来办厂,也只准许其经营与原企业没有联系的项目。

(四)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种产业不可能孤立存在,与相互联系的上游和下游产业有密切联系。同时,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还需要公共信息、人员培训、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对外宣传、公共设施建设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各种类型的中介服务组织,如会计、法律、经营管理、市场调查、国际贸易、职业培训等服务机构。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社会化服务机构很少,政府和社会提供的服务领域较狭窄,仅限于为企业提供一些财务、会计知识等培训,为企业解决一些经营过程中自身难以解决的行政性事物,而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益的经营方面的服务很少。

三、促进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区域要加强规划,制定产业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产业集聚

1.推动中小企业的专业化集聚。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到统一规划的产业区内,改善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企业之间的生产协作,促进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扩大产业规模。

2.加快专业化产业园区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是促进企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要加快建设一批有一定规模基础的专业化特色园区。综合性开发区也要围绕不同的产业链做大规模,提高专业化竞争力。

3.加强专业市场建设。强化专业市场与产业的配套,通过市场建设加快产业的集中,同时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空间。充分利用信息化等先进手段,建设改造市场,完善市场功能,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和辐射半径,发挥市场的信息传播作用,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

(二)加强集群内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

中小企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特定关系中本身就隐含着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它是集群化的基础条件。专业化形式不同,出现不同的中小企业组织模式,专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集群能否正常运营和良性发展。此外,地区专业化不仅能给各个中小企业之间协作提供空间上的便利,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形成一种专业氛围,有利于企业和地区文化的发育成熟。在知识经济时代,专业化与分工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意义更为重大。随着信息传递日益加快,交通运输越来越便利,地区间的贸易障碍进一步减少,贸易竞争会愈加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更多的则是智力资源的较量。在这种情况下,地方产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能力上。专业化与分工的一个间接效应便是推动技术不断进步,可以提高集群内部各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集群的竞争优势。

(三)加强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的合作

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将自己的生产经营与发展相对固定地融入到大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成为大企业生产中的组成部分,会有更大的发展。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依附大企业,配合大企业实行专业化生产,将自身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集中在某一特定细分市场或产品,为其提供零部件或专门从事某种工艺加工,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开了市场竞争压力,形成生产经营的差异,培植核心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进行诸如转包的合作,可以增强企业柔性,通过吸收中小企业最初的、专业化的专有技术知识,提高自身的技术力度。所以,在集群的发展中应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共同打造优势集群。

(四)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中小企业实现高度专业化生产、通过企业间协作获得外部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实质上是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之间的社会分工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协作。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保证中小企业群内部结构不断优化,集群健康、稳定发展。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1.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服务内容上包括(新企业的)孵化、生产、技术、资金、信息、市场、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在组织结构上包括政府、行业、跨行业的专门服务系统以及多家企业的联营或协作形式。

2.改变过去各中介服务机构各自为政、独立行事的状况,对各机构进行分工与协作,发挥其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

3.根据各企业集群的行业特点及发展状况,在不同阶段其服务重点有异。如在集群形成之初,重点是培育孵化新企业,培训企业家,为企业提供资金、市场、投资分析,而在其进入中期发展阶段则应为企业间的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协作等方面创造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3]陈乃醒.中小企业经营与发展[M].北京: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4]蓝海林,蒋峦,卫红.中小企业集群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11).

[5]魏守华,赵雅沁.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探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2,(5).

[6]朱华晟.中小企业集群化的几点思考.改革与战略,2000,(2).

[7]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中小企业范文第2篇

科博会上的“明星”

在第五届科博会开幕式上,本届科博会组委会主席、科技部部长徐冠华特别指出,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选择。而科博会特别安排的“中小企业服务日”是第一次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专项活动。分布在金融担保、在商业服务业、会计师事务所、政府服务机构等8大展区的100个展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

在以推广实用技术项目为主的“全国传统产业改造与高新技术产业推广交易洽谈会”上,来挖掘项目、资金的80多家单位,几乎都是外地企业,咸阳、黑河、包头等不少城市的招商局不顾车马劳顿,急于在此次洽谈会上拿到一些成果。因为此次为洽谈会提供科研技术的,是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农业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等60多家科研院所。与北京企业占地利、人和,与这些科研院所接触比较方便不同,外地的企业更为看重此次难得的洽谈会。

以前总是习惯与内地大企业“牵手”合作的香港客商如今也有些“移情别恋”,把内地的中小企业当作追逐的目标。在科博会上,由香港资深投资、融资、会计师、评估师、顾问和管理咨询等专业人士组成的招商团纷纷与内地中小企业代表展开热烈洽谈。他们坦诚表示,目前南方沿海地区的市场已近饱和,因此与内地中小企业的合作就成了他们目前的工作重点。

商业银行的新目标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指出,人民银行将继续引导和督促商业银行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加大信贷结构调整的力度,改变贷款向大城市、大企业、上市公司过分集中的状况,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上海银行前不久启动“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被确定为培育对象的中小企业将获得优先安排贷款额度、优先使用金融新产品、综合授信、利率优惠、部分免担保、信用贷款及其他涉信融资优惠。同时,他们还将享受客户经理制贵宾理财服务及业务办理的“绿色通道”。此外,上海银行还将组织专家对“小巨人”企业实施跟踪服务,对企业定期进行诊断考察。一些具备高科技含量的“小巨人”企业还将得到申报火炬项目、国家创新基金、种子基金和风险投资的推荐和帮助。

在科博会上,北京市商业银行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签署了300亿元的长期金融合作协议,将在5年内投向园区内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而且园区内重点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使用期限在5年以上的长期贷款,还有可能获得由中关村管委会提供的30%至100%贴息“优惠”,这意味着企业可以无偿获得一笔急待使用的资金。这种由中关村管委会给商业银行贷款提供贴息支持的做法在北京尚属首次。

世界银行的外力支持

5月25日,世界银行行长詹姆斯・D・沃尔芬森先生在四川成都宣布国际金融公司中国中小企业发展项目(CPDF)正式启动。中心的资金由国际金融公司以及澳大利亚、瑞士和英国政府共同提供。它的宗旨是通过增加私营部门的就业机会,加强当地中小业及其服务支持机构的能力,来减少贫困。

CPDF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提供融资渠道;向四川的银行提供技术援助,推出新的金融产品;筹备针对中小企业的风险共担的融资工具;向中小企业提供直接援助;为企业提供获取新资本的渠道。

“中小企业是中国本土民营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是中国经济改革计划的重点,也是世界银行集团在中国的优先领域。”沃尔芬森行长说,“而CPDF启动后,将采取一种综合和一体化的方法来解决一些中国正面临的最重要的经济的挑战,如: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缺乏商业性的金融机构向私营企业提供贷款;及中小企业发展困难等等。”

去年全球移动电话销售首次衰退

美国市场调查机构加特纳公司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移动电话销售量仅3.996亿部,比前一年减少3.2%,是无线通讯产业首次出现衰退。1996年到2000年,全球移动电话销售量年平均增幅高达60%。

2002年全球SHD供货量增长将超过13%

美国IDC于近日公布的预测分析指出,“在2002年,全球智能手持式设备(SHD)的供货数量将增加13%以上”。2001年供货数量为1460万台,今后这一数字将年均增长17%,估计到2006年将达3160万台。

全球IT服务业4年内将全面复苏

据美国国际数据公司发表的研究报告预测,从2002年年中开始,一些公司在IT服务方面的开支将恢复增长,并带动该行业需求回暖。预计到2006年,全球IT服务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260亿美元,而在此之前的4年内,这一行业的平均年增长率将达到12.4%。

预计今年将有300亿美元资金流入亚洲

摩根士丹利公司亚太地区资本市场主管乔恩・福茨日前表示,亚洲在金融风暴后,各种基本因素已明显好转,估计今年投入亚洲的资金将比去年大幅上升36%,达到300亿美元。除日本外,亚洲地区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平均可达5.1%,高于美国的2.6%和欧洲的1.5%。

199个外资保险机构伺机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吴小平日前透露,目前已有34家外资保险经营机构获准在中国营业,此外还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12家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14个城市设立了199个代表处,等待杀入中国保险市场。

外资公司自1992年进入中国保险市场以来,业务发展迅速。2001年,外资公司保费收入32亿元。在已开放的上海和广州地区,外资公司所占寿险市场份额达14.4%和11.8%,财产险市场份额为6.7%和1.5%。

中国率先攻克4G核心技术

日前武汉汉网高技术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联手攻克国际公认的4G技术核心――全IP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数据传输速率是3G移动电话的50倍,能同时传输语音、文字、图像、视频等不同类型的数据。

863诞生最大的“政企联合智力投资

在浪潮集团支持下,国家863计划推出高端服务器创新奖励基金,总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在国家科技发展的长期计划中,由企业出资设立专题奖励基金的作法,这在国家863计划中是具有实质性变化而且属规模最大的一次。

民生银行与32家外资银行结盟

日前,中国民生银行宣布行将同时与花旗、汇丰等32家外资银行展开全面合作。这是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间的首次大规模合作。民生银行此次将在外币国际清算、外币现钞、外币信用卡、外币资金拆借、人民币资金拆借、人民币全国代收代付、等领域展开合作。

宁波三星欲投资芯片研发

近日,宁波三星集团“高层智囊”抵达上海,与在美国硅谷从事微电子研究的哈佛大学四位博士后会面,为该公司跨入芯片研发领域做铺垫。据知情人士透露,三星将携巨资成立芯片研发公司,芯片技术将成为三星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支撑点。

乐凯结盟爱普生瞄准中国数码影像市场

日前,日本爱普生和中国最大的胶卷厂商乐凯联合举行了项目会,双方宣布强强联合并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据乐凯介绍,双方合作的“数码快乐印”将向消费者提供五项基本服务:数码证件即时照服务、照片放大服务、旧片翻新服务、个性制作和网照速递服务。

贝塔斯曼800万美元收购Napster

德国最大传媒贝塔斯曼近日宣布同意以800万美元价格收购美国名噪一时的免费音乐下载网站Napster。此前,Napster董事局曾拒绝答应贝塔斯曼集团提出的3000万美元收购条件。在没有新买家的情况下,Napster迫于债务压力最终同意接受贝塔斯曼的收购。

微软投入13亿美元收购欧洲软件公司

据悉,微软日前投资13亿美元收购欧洲一家向小型企业经销应用软件的公司Navision。Navision在2001年的销售额达到1.81亿美元,是欧洲第五大商务规划软件经销商,在全球3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此次收购方式是换股加现金,其交易价格超出Navision公司股价12%。

中小企业范文第3篇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这股重要力量”中的大多数却往往“短命”。中关村企业的官方调查结果显示:中关村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5年,那么以此为基点,几乎可以推论全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大约在3年左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据日本《日经实业》调查,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0年。与日本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为日本企业的10%。

那么,中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出现“短命”现象的症结到底在哪里呢?中小企业怎样才能够做大做强呢?为此,本刊记者专门走访了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徐源先生。

中小企业缺乏成长的良好环境

在我国,旧有的片面追求企业规模的发展方式使得全社会形成轻视中小企业的观念,因此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及非公有经营者的社会地位不确定性。

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制约因素有:国内尚未建立起自由创业的环境;缺乏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社会信用体系、法制建设不健全;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

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于有关政府部门的关注以及社会轻视中小企业观念的扭转。或许,国外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比如,在德国中小企业就有很高的战略地位,德国的力量并不在于那些显赫的大企业,而在于那些默默无闻的、名不见经传却在某一个窄小的行业里面做到顶峰的企业;日本企业的强大在于有一个非常厚实的中小企业队伍的存在。日本大企业在数量上不到企业总数的1%,日本更多的是几个人、几十个人或者上百人的中小零散企业;美国的强大不能不说是由于中小企业的强大。1998年,美国企业的总量为1600万个,其中中小企业占99%,有活力的企业有1000万个。在这些国家,一般都有中小企业促进会,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摇旗呐喊,解决实际当中的一些困难。

中小企业不是500强,“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本身更有实际意义

中小企业在赚到了第一桶金、有了一定的资本后,下一步应该怎么走7此时,很多企业几乎都会生出“做大做强、做百年老店”这种朴素美好愿望。甚至有的似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出现了盲目乐观求大、盲目投资、企图快步进入世界500强的“狂想”,而这样的后果是毁掉了不少企业初具雏形的市场经济基础、也毁掉了不少企业家。

其实,做企业和做人差不多,要顶住诱惑非常困难。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而“做大做强”也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做大做强”可以作为企业的励志的口号,但不能成为所有企业的战略。大而不强、强而不大、不大不强,往往就是没有选择、没有放弃、没有思考,随意追求“做大做强”的结果。其实做企业做强是根本,做大不过是结果,只有做强的企业才会真正做大,“百年老店”也就顺理成章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其实,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本身也许更有实际意义。

中小企业的自身问题公司治理先天不足

很多的中小企业都是从市场“裂缝”中成长起来的,应该说生命力是很顽强的。然而,一个令人痛心的现象是,有不少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猝死。猝死的原因,往往是资金链断裂,致使企业瞬间终止寿命。对此,企业所有者首先想到的是没钱办不了事,专家想到的是道义、责任、行为。

那些拥有资金和知名品牌的企业,因为违背商业伦理猝死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尽管手法时有变换,根子却始终在悖论上,也就是因违背商业伦理而猝死。秦池死于勾兑曝光、三株死于喝死人事件、爱多败于股权纠纷等等。原因就是这些企业没有把自己的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而是过多地依赖于自己根本不可能去把握的企业外部环境,这种依赖也许是无意识的,但却给企业带来了灭顶之灾。

比如其所有权与经营权,从一开始就搞得密不可分。在很多企业的管理中,笃信血缘、不相信制度,几乎都是“一家天下”或“一言堂”,因此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可能规范,往往存在着“先天不足”。一些企业要么是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本身就有很多的抵制,要么是用过去的家族化方式去管理现代企业,现代的企业制度成了一种时髦摆设,由于缺乏监管与风险控制,公司治理结构被严重扭曲。而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等,治理结构清晰是执行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前提。

企业长大了、成功了,但经营者是否同步长大?在能力、远见、组织等方面可能都还有欠缺,这些都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持续经营既不是靠冒险和胆识,也不仅仅是复制自己和他人的成功。过去的成功可能对企业持续的增长并没有什么必然的帮助,相反可能还会成为阻碍。

企业在成长初期,由于决策线短、执行非常便捷,发展飞快;但由于在管理上没有相应的预防和约束机制,规模发展壮大之后,盲目上项目、铺摊子,产品求大求全成为很多企业必经的发展道路,中小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往往来自亲朋好友,一旦“能人”发生重大失误,后果会很致命。

基础管理铸就世界制造中心

企业的基础工作,是正确决策的基础,是争取顾客、取得订单的前提,是提高产品质量和使顾客满意的根本保证。企业要建立与信息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基础制度,从基本制度和具体做法上来保证企业建立核心的竞争能力。

国际先进的6西格玛,精益生产,丰田生产方式……一个接一个的让人心动的管理模式,为什么在日本、美国、德国屡试不爽的管理利器到了国内就不灵了呢?制造企业的基础――现场管理,是国内企业的最短板。

没有了现场管理的基础,先进的管理模式就无处落脚和生根。现代制造业竞争的核心是围绕Q(质量)C(成本)D(交期)展开,而现场是企业的QCD的最主要发生地,现场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应对市场频繁、快速的变化需要信息的动态反馈和及时处理。企业能否收集到重要、关键的信息,能否迅速反馈和处理信息,有赖于企业的基础工作。企业的基础工作是指那些被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随着经营管理内容和方式的变化,企业组织人力资源制度、工资奖励制度、信息管理制度、经营决策制度都变成企业的基础工作。

如果说,马步是中国武术的基础,那么现场管理就是制造企业的基本功。俗话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同样道理,一个企业在还没有把管理的基础现场管理做好的时候,就匆匆地去上6西格玛、丰田生产方式等管理模式,其

结局往往不尽如人意。

中小企业应该正视这个现实,从基础管理的水平提高开始,从能做的做起,从容走好每一步,不断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样的话,才能跟上大企业、国际企业的步伐。

中小企业能否接受国际市场准入制的检验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进入全球市场,对一个企业的成功越来越重要,中国企业必须走国际化的道路。例如:全球产品法规要求非常复杂,特别是欧盟,所以在步入全球市场时,中国厂商必须符合目标市场的法规要求。

面对欧盟两个“绿色指令”就关系到相当数量企业的生死,而我国又有多少相关行业为企业在制定应对举措?遗憾的是,至今没有关注细节的解决方案和经验提供给企业参照。总的看来,我国企业应对两个“绿色指令”仍然是处在一种茫然状态中。

国内有的企业聘请国外专家做指导,但该办法不仅成本费用较高,效果也不甚好。国外专家的语言障碍、大量的翻译工作,尤其是他们对中国企业的不甚了解,使得作为供应商的广大中小型企业,难以直接受益。

了解两个“绿色指令”的人都知道,两个“绿色指令”压力最终必须由国内广大中小型企业承担,决不只是中小企业跟着大企业的步伐、紧跟着转弯就能解决问题。

有人说企业就是一个玩具,按照这个逻辑,企业短命的问题和“玩法”有关。国际标准就是国际玩法。玩具坏了可以扔,企业完了就是企业短命对吗?

补上后天不实的企业培训

21世纪的开始,标志着中国企业家依赖权力管理的终结,同时也是依赖制度和发掘智力管理企业的开始,面对变化的市场,中小企业要适应变化,要好好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论,为提高自身素质寻找更多良方,为企业的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首先,中小企业应该从中西方的管理差异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目前中小企业真正面临的挑战在于“国际化规则与世界级水平的运营”,这是中小企业必须了解和掌握的。

中小企业要参与国际化的竞争,就要清楚竞争的规则,了解中国与外国在管理上的差异。在管理理念上,世界级公司以制度和文化为中心:由于中国几乎所有优秀的企业家都是在计划与市场“双轨制”下产生的,所以,对于中小企业家而言,市场与政治同等重要,学习与经营同等重要。

企业高层领导应亲身投入学习,同时最好形成制度。每年排出一定时间,有计划地接受经营、技术、管理、商业礼节培训,实践体验培训等。通过特殊的、有特色的学习和专业对口的培训、将重视学习和学习不断延伸和递进。企业领导个人学习能力的提升,能够尽快转化为组织学习能力。可以用“发现能力”、“发明能力”、“选择能力”、“执行能力”、“推广能力”、“反思能力”、“获取知识能力”、“传递知识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作为衡量的标准。

中小企业的商业底线在哪里?

1、中小企业一定要明白自己是什么不是什么,企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企业不是以规模论英雄的,而是健康和利润。

2、一定要把握好企业的发展方向,从而安排合适的人才去接受适合他的挑战。高管层应确保对企业“人才库”作出像样的投入。这种投入一般包括:精减职位以及选拔提升人才时应以规划好的未来业绩为基础,而不是看过去的功绩。

3、控制好风险,这是所有中小企业家必须正视的问题。做企业决策,风险总是如影随形,无处不在,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欲望,量力而行。

4、把企业做得有价值,有责任感。不是说企业是自己的就可以“为所欲为”,就可以牺牲社会资源换取自己的发展,要着眼于未来,要做社会价值链上优秀的“齿轮”。

近几年应追求健康,以防败为主

如果我们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根植于企业内部组织运营中的知识、技能与经验的结合体,那么像有些企业所谓的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在市场中的领导者地位、经销渠道的管理甚至技术专利都不是它们的核心竞争力,都不足以支撑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

不懂得暂时比较竞争优势与持续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区别的中小企业,就像一个靠服了兴奋剂而赢得比赛的冠军,要持续他的领先优势,就会以身体、甚至一切为代价。更可怕的是,现在不少企业可能并不真正懂得兴奋剂的害处;反而将兴奋器当成竞争的利器,当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本原因在于: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增长或发展,更多的依靠于外在力量,而不是靠有组织性的精耕细作完成的。这种促进企业发展的因素不是编织在组织中的一系列知识、技能或经验的结合体,与员工,团队对某种“核心能力”的使用均无关。因此,在发展初期,企业内部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不能错把运气当能力,中小企业要二次创业

企业无论大小,其实长盛不衰的基本经营规律基本一个样。

中小企业范文第4篇

(一)公司背景和产品构成。北京时代创想营销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2月,是一家综合性企业管理顾问公司,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教学资源,以企业培训需求为导向,传授最优秀的管理理念、技能和方法。公司在北京、沈阳、济南、石家庄都有电话营销分部,每个部门都下属3~5个电话营销小组,每组有业务员4~6人,平均每人每月的业务额在1万元左右。公司分为两个部分:营销策划主要是为企业制定营销策划,文化传播主要是推广培训和教学方面的音像制品,客户群体是大中专院校。

(二)公司营销推广现状。公司原有的推广方式主要是电话营销,即通过电话与客户联系和介绍产品,用传真给客户传输产品信息,并最终达成交易。整个业务流程都是以电话为沟通工具,以信件为辅助,很少应用网络。虽然公司很早就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简单,其主要作用是产品信息的。公司网站的主要作用是为客户展示产品,主要的浏览者是公司的既成客户和正在联系的客户,业务员通过电话将公司网站介绍给客户,如果客户有这方面的需求会主动打开网站,浏览产品信息。

近几年,由于电子邮件的普及,公司又增加了电子邮件的沟通方式,但主动性不强,主要也是方便传输电子版的产品资料,包括产品目录和产品介绍。

二、公司营销推广存在的问题

(一)原有网站过于简单。北斗六部主要负责产品销售,通过电话、传真等传统渠道来联系和沟通客户,只在近期较多的使用电子邮件向客户传递产品信息。和很多中小企业一样,因为资金和人才等诸多原因只是公司简单的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也只是单纯的产品展示和形象宣传,和外界的沟通很少,成为了信息海洋中的孤岛,每日访问量很少,利用率低,造成了资源浪费。

(二)营销方式成本居高不下。原有营销方式是以电话为主要手段的,以邮寄作为辅助手段,但二者成本非常高,公司的客户遍布全国各地,长途电话费和信件的邮费是公司整个业务流程的主要成本。平时进行业务联系使用的是长途电话卡,最近和电信部门合作,利用优惠活动在成本上有所降低,但幅度不大。

(三)沟通和对顾客的追踪不便利。大部分客户工作时间不在办公室,而是在教室或者实验室,用电话经常联系不到对方,或者对方正忙,而客户一般留给我们的是办公室电话。即使有客户的私人电话,也只是发货后用来确认的,不方便进行业务联系,平时的业务沟通一般还是办公室的办公电话,时间上难以把握,因此给回访、下单以及客户追踪带来了很大的不方便。

三、适合时代创想公司的新型营销方式

(一)网站推广。企业网站是企业进行网络推广的必要工具。公司现有的网站结构过于简单,内容苍白。首先,应该完善企业内部网,建立客户资料数据库系统,以便于对客户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和总结。其次,优化网站内容,树立企业的网上品牌,增强画面的动感。对公司的代表性产品作演示链接;在网站主页添加旗帜广告,宣传企业形象,同时利用在显示页面自由移动的移动广告公司的产品促销活动;开设新闻板块,将最新的产品资讯和教育理念以新闻形式在网站上,吸引客户访问;定期在企业网站上进行免费的在线培训,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扩大企业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开拓网络教育服务市场,开展员工培训和再教育的网络教育服务;加入广告交换组织,充分利用网站资源;和有影响力的教育网站协商,做友情链接,扩大产品的影响力;及时搜集信息,对网站内容更新,避免建好网站后偶尔才维护的现象。

(二)邮件营销。电子邮件是网络营销中成本低廉的、最常见的营销工具。根据公司最新统计资料,有63.7%的客户拥有个人电子邮箱,36.1%的客户使用单位内部的电子邮件系统,而且绝大多数客户愿意接收公司有关新产品信息的电子邮件。

随着网络的普及,公司的很多客户主动提出用电子邮件来传递资料,由于成本低、时间快,公司也逐渐在客户资料里增加了电子邮箱地址的收集。目前也拥有了一定数量的客户邮箱,并且大部分发过邮件,客户比较认可,不会被当成垃圾邮件。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公司应该下载邮件列表,开展许可邮件营销,以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又不会降低信誉。每一笔交易业务员都会记录交易情况、对方的订货信息等等,可以发送针对性极强的一对一邮件,来提高交易的成功率。公司应继续用电子邮件的方式传递产品资料,但不能滥发,以保证邮件信息的可接受性。

(三)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是对搜索引擎和搜索目录的统称,是非常有效的网络站点推广工具。利用搜索引擎注册主要是为了让访问者在使用搜索引擎时能在显著位置找到企业的站点。

出于扩大企业知名度的考虑,公司应开展搜索引擎营销。在新浪、雅虎、Google和百度等知名网站上投资关键字广告。因为公司原来的网站访问率很低,要增加网民的主动访问,最好的办法就是付费在搜索引擎上注册排名靠前的关键字。公司可以注册关键字为:教学光盘、课件、软件等,提交的网站介绍为全国最新的理工类、经管营销类教学光盘、课件和软件,质优价廉,免费邮寄。不能只提交根网址,而要提交内容丰富的URL。以访问率为目标,经常检查营销效果,及时修改关键字信息。

(四)企业短信。企业短信是一种面向企业,帮助企业提高办公效率、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的一项服务,可以广泛地运用于企业内部发送会议通知、活动通知、客户联系、社会团体会员管理等日常工作。公司在多年的销售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客户信息,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客户的联系方式。一般有过交易的客户会留下手机号码或者小灵通号码,因为公司的产品一般是用邮局和快递公司发货,需要客户提供收货人比较方便的联系方式,多年来公司已经拥有了比较全面和完整的客户信息,可以对客户的需求信息进行分类,增加企业短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窄告推广。窄告就是网络定向广告,它能通过分析网页内容、辨别网民所在地,将广告有针对地投放到上千家网站目标客户面前。窄告的传播范围广,按实际效果付费,每次点击低至2毛钱,不点击就在上千家网站上免费展示。公司应该首先选择一个优秀的窄告服务商,注册为用户,然后创建公司窄告的样式和条件,在服务提供商的帮助下有关公司产品的网络广告;在窄告推广的同时,利用服务商提供的数据及时对营销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探索企业应该如何改进窄告语义,达到更好的推广效果。

(六)企业博客和博客广告。目前个人博客的应用越来越有特色;而对于企业,无论是内部提升知识管理,还是外部形象和产品推广,博客的应用基本上是个空白。公司的博客应该以教育为主,向专业性、学科性企业博客的方向发展。在企业博客中将经管营销类的文章作为主要内容,也可以将顾客的反馈信息在博客上;同时链接上知名的教育网站,请专家学者撰写教育文章,通过发表各种形式的文章来宣传企业,推介产品;与一些在教育方面比较有名的个人博客合作,进行博客广告的尝试。例如,在教授的博客上投放经管营销类产品的广告,在理工技术型专家的博客上投放理工类产品的信息。这部分内容要及时更新,加强与客户的互动,增加客户留言和交流的平台。

(七)第三方。第三方就是将企业的部分业务外包给专业的服务公司。企业只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就可以把网络营销的全部或者某一方面交给公司来做,例如市场调查、网站维护等等,避免建立和维护门户网站在资金和技术上的要求,减少了运作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公司应该充分利用第三方的专业化、效率高的服务,精简工作流程,把网络营销推广的非战略环节外包给网络服务商,利用他们的成功经验迅速将企业的网络营销水平提高到一定层次。公司因为技术水平限制,在应用网络工具时应该与企业短信、窄告服务的专门服务商合作,以缩短学习周期,加快适应过程。

中小企业范文第5篇

但是,几乎所有的IT厂商都会感叹,中小企业市场难做,原因是它们数量太庞大、太分散;它们太脆弱、业务太多变;它们对信息化理解太粗浅,投资又太抠门。它们对诸如Saas和云计算这样的热门技术和服务不了解也不关心――它们只问,“你能帮我做生意吗?能帮我赚钱吗?”

信息化服务厂商如何才能打动中小企业?首先,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帮助它们了解市场信息,增强其经营销售能力;其次,能帮助它们发现更多客户;第三,能帮助它们降低生产成本;最后一点才是能帮助它们进行企业管理。

在如何服务中小企业方面,中企动力有其独门秘笈。这家成立11年的企业,其业务的关键词始终只有两个――“中小企业”和“信息化”。目前中企动力服务的中小企业客户有30多万家,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基于云平台的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包括网站建设、电子邮箱、网络营销等电子商务基础应用为一体的整体信息化运营解决方案。11年走过来,中企动力摸索出了一条独特的服务中小企业的道路。近日,本报总编辑许传朝与中企动力总经理陈丹进行了深入交流。

服务

中小企业很难

许传朝:据我们了解,中企动力主要服务的对象是中小企业,也就是成长型企业。这个群体数量庞大、分布广泛,没有太多的行业相关性,也没有太多的规则可循,面向它们提供服务,是不是比较困难?

陈丹:正如您所了解的,中企动力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国的成长型企业,这个群体具有几个特点:一是数量庞大,但个体规模较小,综合实力弱;二是由于外部竞争环境恶劣,其发展方向经常调整,业务多变;三是对信息化的认知有限,投资预算很少。这些特点决定了向中小企业提供IT服务――无论是帮助它们开展电子商务,还是做企业信息化管理,必然是很难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宣称要“发力”中小企业市场,但是往往表现并不“给力”的原因。

中企动力成立11年,业务始终围绕着两个关键词展开:一个是“中小企业”,另一个是“信息化”。我们为中小企业提供IT应用服务,帮助它们开展电子商务和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应该说,我们选择的是一个具有极大市场潜力的方向,当然也是一条非常艰难的道路。不过,正因为艰难,竞争门槛也就比较高,后面的追赶者也因此难以超越。

许传朝:面向中小企业提品和服务,不同的厂商有不同的切入点。比如联想提供的主要是PC等硬件产品,用友、金蝶提供的是管理软件,阿里巴巴提供的是电子商务平台。中企动力的服务产品和模式是什么?

陈丹:我们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的确与众不同。中企动力的服务模式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信息化运营”。我们把电信运营商的“运营”理念移植过来,将中企动力定位为一个“信息化运营商”――搭建集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网络基础设施为一体的技术平台和数据中心,将企业的信息化需求集成在技术平台上,通过互联网为广大的企业提供服务。企业可以按需选用、按使用付费,中企动力则提供持续的维护、升级等运营服务。我们认为,这也是基于云平台的一种服务模式。

二是服务“本地化”。中国的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的理解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本地化、面对面的顾问式服务是必须的。过去10年,我们已经在70多个城市建立了直属分支机构,建立了业内最庞大的全国网络。未来10年,中企动力将继续深化服务网络,使我们本地化服务能够覆盖中国300个城市,从而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

许传朝:本地化、面对面的服务对中小企业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对于公司运营来说,远程化、标准化、规模化的服务才是最容易赚钱的。中企动力如何能够在给客户提供面对面服务的同时,保证公司利润的最大化?

陈丹:如果你理解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模式,对我们的“信息化运营”模式就容易理解了。我们看到,电信运营商在搭建了3G网络之后,不遗余力地发展3G用户,以此来分摊和降低单用户的成本。

我们作为“信息化运营商”,同样投入了巨额资金建设信息化服务的“云平台”, 我们的赢利模式决定了必须靠规模经济才能取得好的效益。一方面靠客户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靠客户购买服务的增加,比如不断地续费和持续购买新的服务。所以对我们来讲,客户的数量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保证有庞大的用户数量,还要能够保持这个数量的持续增长。

当然,为了保持公司的健康发展和应有的利润,我们还必须保持服务的简单化、标准化、信息化。简单化,是我们整个服务流程非常的简化,保证事务处理的效率;标准化,是指我们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都非常规范和标准;信息化,是指我们的服务完全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既能保证效率,又能保证质量。

电子商务需求旺盛

许传朝:中企动力所提供的是信息化服务,目前是否能够满足目标客户大多数的信息化需要?

陈丹:根据我的理解,企业的全程信息化,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经营为导向,它们的主要需求是如何开展电子商务;第二阶段才是内部管理的信息化。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道路,从网站建设、电子邮箱、网络营销等电子商务基础应用开始、逐步延伸到内部管理应用,最终覆盖企业的全程信息化。

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从现在到未来的三五年内,它们最关心的事情不是提升管理,而是怎么赚钱,什么能够帮助它们赚钱,因此开展电子商务的需求是最旺盛的。我们判断,未来三年,中国电子商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所以,目前我们主要的产品开发和服务都是集中于此。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子中小企业已经认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并且借助搜索引擎网站和电子商务平台来进行营销推广。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却存在一些误区,它们没有意识到,网站稳定安全最关键。比如,有些中小企业花钱在百度上通过竞价排名推广自己的网站,但是用户需要等待10秒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打开。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不关注网站的信息架构,网站做得很漂亮,但是可能不会被搜索引擎找到,因为网站的信息架构不能支撑搜索引擎。

许传朝:我的理解是,中企动力的核心竞争力除了潜心打造的云平台之外,最重要的是对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的理解和把握。

陈丹:您说得很对。中企动力11年来一直服务于中小企业,和它们一起成长,对它们的需求有着较深的认识和把握。我认为,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把握用户需求,谁对客户的需求有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谁就可能取得成功。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不断改进用户体验。这包含了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中小企业在应用产品和服务时的体验,另外一个是基于我们的产品设计,使得中小企业与它的客户交互沟通变得非常顺畅,这种用户体验也非常重要,也是我们很重要的竞争力。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成功公司都是基于用户体验的创新,苹果公司是最典型的例子。在当下,如果不能给客户提供最佳体验的产品和服务,很难脱颖而出。所以我认为,把握客户需求和用户体验创新,是我们不断努力探索的方向。

许传朝:从中企动力的角度看,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理解和需求与5年前比有什么变化?中企动力未来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陈丹:大家也许都听说过一个笑话。几年前,我们在推广企业邮箱时,有企业老板问,邮箱挂在哪儿?时至今日,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理解已经迥然不同。虽然它们对云计算、虚拟化、Saas等技术不了解也不热衷,但是对于企业网站、企业邮箱、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平台搭建等都有了基本的了解。现在的中小企业老板,年龄大多在30〜40岁左右,而他们手下负责IT事务的人更年轻,甚至是网络一代,不仅懂得最新的IT技术,而且能够熟练地利用行业网站、资讯门户等资源货比三家。

再过5年,诸如企业邮箱、企业网站这些应该是中小企业的最基础配置了,更多的企业踊跃地开展电子商务,它们希望电子商务渠道与传统渠道的结合,甚至整个生意模式完全地基于互联网来构建。

当然这对我们的企业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客户进步的速度会比你快,对于服务商来说难度就更大了。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正因为作为服务商的难度更大,挑战多,其中的参与者和竞争者才能经过大浪淘沙,优胜劣汰,剩下来的都是能力超强的玩家。

总编观察

贵在坚持

中小企业信息化难,赚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钱难,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更难。

中小企业的业务不确定性决定了其对信息化需求的随机性,中小企业的业务多样化决定了其信息化需求的多样性,中小企业生存和竞争压力决定了其对信息化的趋利性,而中小企业IT知识的不足又决定了其信息化应用整体水平有限。所有这些因素说明,如果IT服务没有实实在在的高价值,没有高的投入产出比,很难聚拢并留住中小企业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