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二十四孝图鲁迅

二十四孝图鲁迅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二十四孝图鲁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二十四孝图鲁迅范文第1篇

《狗。猫。鼠》写的是: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二十四孝图》写的是:“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无常》写的是: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真正的公正在阴间。

《父亲的病》写的是: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五猖会》写的是: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琐记》写的是:鲁迅笔下的衍太太是个背后经常怂恿孩子们干不好的事,事后又充当“老好人”的一个角色,这样描述了当时社会小人的生活面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藤野先生》写的是:

回忆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阿长与山海经》写的是:记叙了阿长和童年鲁迅交往的几件事,生动地刻画了长妈妈爽朗而多嘴,有许多麻烦的礼节,却能够做别人不肯做和不能做的事情这一形象,表现了童年鲁迅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对长妈妈深深的怀念之情。

《范爱农》写的是: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二十四孝图鲁迅范文第2篇

鲁迅从日本回国不久,便应教育总长邀请,任教育部部员,后又随教育部从南京迁往北京。按鲁迅故乡绍兴祝寿习俗,以阴历虚岁生日做寿,1916年阴历12月19日,是鲁迅母亲六十大寿,鲁迅先寄回六十元钱,给母亲做生日,在生日将临时,又特意从北京赶回绍兴,为母亲祝寿。鲁迅的母亲从小爱看社戏、爱听平湖调,因此为了庆祝母亲生日,让母亲愉快,特约请平湖调演员来家里演唱。这一天全家热闹非凡,也是鲁迅母亲六十年来最高兴最欣慰的一天。1918年鲁迅又通过的关系,把二弟周作人从绍兴调到北京大学任教,第二年,鲁迅在西城八道湾十一号购置了一套住房,购房当年,鲁迅就亲自返回绍兴,把母亲和全部家属接到了北京。

鲁迅的母亲在北京定居时,家里大小事务全由鲁迅一人操持。当时鲁迅和周作人的收入,每月达六百多元,已是中上等生活水平。经济上再不用母亲奔波操劳,母亲开始过上了安逸幸福的生活。每当母亲生病时,都由鲁迅亲自陪同到医院诊疗,或是由鲁迅请医生来家里医治。鲁迅在北京工作期间,除在教育部任职外,还在北大、女师大等五六所大专院校兼课,平时抽空还要写作,但他仍尽力抽出时间来,陪同母亲到香山、碧云寺、钓鱼台等地游览。1923年7月鲁迅与二弟周作人失和,8月2日,鲁迅迁入砖塔胡同61号暂住,母亲虽然还住在八道湾,但在砖塔胡同鲁迅仍给母亲留出一间东屋,供母亲来时居住。第二年,鲁迅移入新购置的阜城门内宫门口西三条21号住宅,入住不到半个月,就把母亲接来同吃同住。这是一所北京典型的小四合院,鲁迅把最好的东屋给母亲住,自己则住在客厅外接出的一个小棚子里。在这里,鲁迅每次出门,都要到母亲房里说一声:“姆娘,我出去哉!”每次回家,也必到母亲房里说一声:“姆娘,我回来哉!”然后问问有什么事。每月开了工资,鲁迅都要买回各种点心,总是先送到母亲房里,要母亲挑选合意的留在母亲的点心盒里,全家挑剩下的才留给自己。

现在的北京高楼林立,今非昔比,书店里的《二十四孝图》也不罕见。我站在书店门口,望着疾驰如飞的车流,真想问一问那些争分夺秒的人们:你们视时间如同金钱,还能挤出半天来陪父母看看病吗?这里的名胜古迹让人流连忘返,可又有多少人陪父母游览过?来这里安家落户的精英成千上万,可有多少人能把父母从故乡接来同住?即便是把父母接来合家团聚,又有多少人把最好的房间留给自己的父母呢?

鲁迅在家里孝敬母亲,一旦出门在外,最放心不下的仍是母亲。他在诗里写道:“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说的也是对母亲的牵挂。

1926年8月,鲁迅南下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10月到上海与许广平同居。北京的家,托付给他的学生、同乡许羡苏看管,母亲也由许羡苏帮助照看。1930年3月以后,许羡苏去河北大名等地教书,鲁迅和母亲开始通信,到鲁迅逝世时,六年多的时间里共给母亲写了116封书信。鲁迅不仅在家书里向母亲报平安,免得母亲挂念,还经常把近照寄给母亲。母亲收到鲁迅寄来的照片,常放在枕边,想念时就拿出来看看。有一次在看鲁迅的照片时,自豪地对同乡俞芳说:“你们的大先生的一双眼睛多么有神,从他的眼光中,可以看出他很有主见,非常刚正;他从小就不欺侮弱小,不畏;他写文章与人争论,话不饶人;但对朋友,心地却很厚道,很善良的。”这是母亲对自己的儿子的一个公正的评价。这个评价,让我想到了鲁迅那句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

1929年和1932年,鲁迅母亲两次有病,鲁迅知道后,两次赴京探望。到北京后,亲自请医,亲自取药,都到母亲病愈了才回上海。母亲爱吃火褪,鲁迅在上海时,经常寄火褪给母亲吃。母亲爱读言情小说,年轻时就爱看《天雨花》、《再生缘》、《广陵潮》、《今古奇观》、《古今奇闻》等,这一爱好一直保持到晚年。鲁迅多次在上海的世界书局、北新书店购买张恨水、程瞻庐的小说寄给母亲看。如《海上花列传》、《啼笑因缘》、《金粉世家》、《美人恩》等,有些小说鲁迅自己并不喜欢,但只要母亲爱看,他都毫不犹豫地为母亲购买,有的亲自带给母亲,有的托朋友带去,有的直接寄去。

鲁迅指出,中国的才子佳人小说总是自欺欺人地编上一个“才子及第,奉旨完婚”的结局。他还将《红楼梦》原作和续作相比较,认为原作没有隐瞒和欺骗,是“比较的敢于写实的”,但是到了续作,就是“贾氏家业再振,兰桂齐芳,即宝玉自己,也成了个披大红猩猩毡斗篷的和尚”,简直是超凡入圣了。鲁迅反对文艺上的隐瞒和欺骗,可在他的家庭生活里,这瞒和骗也在所难免。

鲁迅的母亲曾为鲁迅提过两门亲事,先是1898年向鲁迅的小舅父鲁寄湘的大女儿琴姑娘提了亲,但后来因生肖不合而作罢,接着又于次年由谦少奶奶撮合,与绍兴城内水沟营丁家弄朱家朱安姑娘提了亲,并为鲁迅订下了这门亲事。在朱安与鲁迅结婚之前,母亲也没有见过朱安。当时鲁迅提出的要求也很简单,只希望对方是天足的和能够读书识字的,其他方面就都听从了母亲。1906年夏天,母亲托病,把鲁迅从日本骗回国和朱安成亲。在举行婚礼的时候,母亲才发现受了媒人的骗,朱安是缠过脚又放大了的。成亲的第二天,鲁迅就睡到母亲房间里的一张床上。三天后,鲁迅就回了日本。从此,这桩旧式婚姻就只有夫妻名义,没有夫妻实质。

后来,鲁迅与自己的学生许广平发生了“婚外恋”并同居了。作为的主将,鲁迅知道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他有爱许广平的权利。可鲁迅为何又没与朱安离婚呢?因为这一门婚姻是母亲为他订下的,他就只能保持和朱安形式上的夫妻关系。鲁迅不愿伤害他爱着和孝敬着的母亲,也不愿伤害无辜的朱安。如果离婚,朱安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名分,很可能会结束自己的生命。晚年的鲁迅曾对说:“我以为母爱的伟大真可怕,差不多盲目的。”这大约是鲁迅针对母亲为他包办婚姻而说的,也是鲁迅深受其害后所表示的出自肺腑的痛心之言。

在这个问题上,鲁迅的母亲后来也很忏悔,因此在决定周作人和周建人的婚姻问题时,她不再进行干涉,对鲁迅与许广平的同居,她也不加反对。鲁迅的母亲是从封建社会生活过来的人,不可能不受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她的出于好意,她的对长子盲目的爱,她的托病骗儿子回国成亲,虽然造成了鲁迅和朱安的婚姻悲剧,但鲁迅的一颗孝心,理解和谅解了母亲的过失。

我第一次在《鲁迅全集》里读到这封信时,为鲁迅对母亲隐瞒了自己的病情而感动,为这样的孝心而泪流不止。那《二十四孝图》里的二十四个行孝标兵也为之逊色,他们的行孝方式和所谓的孝道,让人感到复杂可怕,甚至让人反感、让人恶心,完全违背了人的天性。而鲁迅的行孝方式,是多么自然、多么真挚、多么亲切、多么令人动情!

二十四孝图鲁迅范文第3篇

---------读《朝花夕拾》有感

清晨,昨夜在夜幕降临之时,收拢自己的花瓣,拥抱自己的渴望进入梦乡的花儿,现在又开启自己的香唇,迎接太阳神的亲吻。接着,在夕阳西下之时,我们摘下那朵属于自己的花儿,花瓣飘落在土地,“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花儿的生命是渴望与交往,是泪亦是笑。在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中,这童年就是花儿吧!

清晨的阳光是可爱的,洒在河畔,水便裹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花儿与阳光嬉戏,是笑。童年是充满欢笑的:在百草园里按斑蝥、拔何首乌、仍砖到隔壁;在三味书屋的园子里捉苍蝇味蚂蚁,老师上课时偷偷在下边画绣像;常常盼望观看迎神赛会;听长妈妈讲故事;朋友们都跑到衍太太家玩,衍太太对大家都好……看着鲁迅先生的童年,看着每一个有趣的活动,看着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总是让人勾起童年的回忆,勾起沉睡以久的嘴角,画出美丽的笑魇……

我们的童年好可爱!在幼稚园,坐在小板凳上,乖乖的将小手放在身前的粉红桌子上,背打得直直的像一棵小白杨树,水灵的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老师,听着老师讲故事;听完了,就冲出教室,在平台上玩游戏,“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呵呵,哈哈……”歌声夹杂着笑声旋转、跳跃、飞腾,在天空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在小学里,我们将手紧紧的握在一起,一起前进,一起玩耍,要好的几个朋友常常在周五放学之后跑到游乐园中,对着照相机镜头做出可爱顽皮的鬼脸,留下美好的回忆,或去吃吃冰淇凌,看着五彩的冰淇凌被一口口吃进肚中,就像将我们憧憬的梦想怀揣在了心中,不停的生根发芽。在池塘边,挽起裤脚,走到水中,水花跳跃着和我玩耍,嘴角勾起一丝弧线,呼吸快乐的分子。在竹林中,同小伙伴捉谜藏,悄悄的,躲在那片最茂密的竹子后边,机警的听着外边的响动,可一不小心,一个小小的喷嚏打破了僵局,大家伙笑成一片……

可是,在鲁迅先生的笔下,童年也并不是完全快乐的。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阅读《二十四孝图》,看到“卧冰求鲤”、“郭巨埋儿”的孝道故事,使他的心灵铺上阴影;强制的封建教育埋没儿童的天性,封建的私塾束缚儿童的自由;看着几位“名医”为父亲看病,种种表现让作者感到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

二十四孝图鲁迅范文第4篇

《搜神记》载:“郭巨,隆虑人也,一云河内温人。兄弟三人,早丧父。礼毕,二弟求分。以钱二千万,二弟各取千万。巨独与母居客舍,夫妇佣赁,以给供养。居有顷,妻产男。巨念与儿妨事亲,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儿孙,减馔,二也。乃于野凿地,欲埋儿。得石盖,下有黄金一釜,中有丹书,曰:‘孝子郭巨,黄金一釜,以用赐汝。’于是名振天下。”

文中的郭巨似乎是孝悌之义的典范,在分家时将巨额家产尽数分给两个兄弟,自己只求赡养母亲。儿子出生后,担心抚养儿子会影响对母亲的照顾,又怕母亲将食物分给孙子,影响母亲的饮食,竟要将刚刚出生的儿子活埋,结果感动上天,不仅儿子毫发无损,而且自己得以大富大贵。

汉代刘向《孝子传》首次将郭巨事迹记载其中,汉代提倡孝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大行其道。在这种情况下,郭巨埋儿故事的出现顺理成章,尽管这个故事和儒家传统的孝道观相冲突。

《孝经》有言:“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根据这种观点,郭巨的行为明显不是真正的孝。

《孔子家语》中有一段孔子和曾参的对话:“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AA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由此可知,孔子对父杀子的举动深恶痛绝,评价为“其不孝孰大焉”,他认为子对父的正确行为应该是“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孔子家语》的真伪虽尚存疑,但无疑的是其内容体现了儒家的主流思想。

有学者将郭巨埋儿的故事评价为“歌颂了人子之孝,却将为人父母者陷于不慈不义之境,无意中道出了封建家长的愚昧和残暴”,历代文人对它也几乎是众口一词地指责。

明人方孝孺明确反对郭巨之类的愚孝,他对郭巨严厉批评道:“夫孝所以事亲也。苟不以礼,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况俾其亲以口体之养,杀无辜之幼子乎?且古之圣人,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忍为之……巨陷亲于不义,罪莫大焉,而谓之孝,则天理几于泯矣。”

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的一则事情可称为郭巨埋儿故事的翻版。“雍正末,有丐妇一手抱儿,一手扶病姑涉此水。至中流,姑蹶而仆。妇弃儿于水,努力负姑出。姑大诟曰:‘我已七十老妪,死何害?张氏数世,待此儿延香火,尔胡弃儿以拯我,斩祖宗之祀者尔也?’妇泣不敢语,长跪而已。越两日,姑竟以哭孙不食死。妇呜咽不成声,痴坐数日,亦立槁。”针对此事,时人评价为“妇虽死,有余悔焉”。可见,即便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时人也多认为应该先救儿子。

鲁迅先生从儿子的角度对郭巨埋儿之事有入木三分的评论:“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

文人笔下的郭巨被斥责,但现实生活中,郭巨的模仿者却不乏其人。

《南史》记载:刘宋时郭世通,“家贫,佣力以养继母。妇生一男,夫妇恐废侍养,乃垂泣瘗之”。有学者认为郭世通就是郭巨的原型,但从时间上可以判断出不是同一人,郭世通或为郭巨的模仿者,他的行为举动和郭巨几乎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是结果,郭巨感动上天,而郭世通则将儿子活埋。当时这种行为在民间传为美谈,导致“散骑常侍袁愉表其淳行,文帝嘉之,敕榜表门阊,蠲其租调,改所居独枫里为孝行焉。太守孟察孝廉”。杀子养母换来君主表彰、官员推举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再现。

刘宋时期,朝廷对杀子奉亲予以嘉奖。此后,朝廷明确表示极力反对此类事件,但各朝各代杀子奉亲的事件仍然不断发生。

元朝廷明确表示反对杀子奉亲。元世祖下诏书,禁令:“诸为子行孝,辄以割肝、股、埋儿之属为孝者,并禁止之。”但类似事件还是照样发生,元仁宗延祜元年(1314年),“保定路清苑县安丰乡军户张驴儿,为父张伯坚患病,割股行孝,止有一子舍儿三岁,为侵父食,抱于祖茔内活埋”。荒唐的行为和郭巨埋儿几乎一模一样,此时,朝廷迫不得已再次颁下禁令:“张驴儿活埋其子,诚恐愚民仿效,拟合遍行禁约。”

明代初年,杀子行为再次发生。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青州府日照县民江伯儿以母病,割胁肉食之,不愈。乃祷于岱岳祠,誓云:母病愈,则杀子以祀神。既而母病愈,竟杀其三岁子以祭”。明太祖得知后大怒,于是朝廷逮捕了江伯儿,杖一百后将其谪戍海南。明太祖又令礼部颁下禁令:“人子之事其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有疾则托之良医,投以善药。至于呼天告神,斯又恳切之至,此为人子所当为也。卧冰割股,前古无闻,虽出后世,亦是间见。至若割肝,残害尤甚。且如父母止有一子,割肝l股或至丧生,卧冰或致冻死,使父母无依,宗祀永绝,反为不孝之大者。原其所自,皆愚昧之徒,务为诡异,以惊世骇俗,希求旌表,规避徭役。割股不已,至于割肝。割肝不已,至于杀子。违道伤生,莫此为甚。自今人子遇父母有疾,医治弗愈,无所控诉,不得已而割股卧冰,亦听其所为,不在旌表之例。”

元明时期,朝廷明令禁止这种行为,大多文人也严厉指责,但杀子奉亲之类的事情仍然不断发生,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跟朝廷的政策有关。百姓愚孝,对朝廷来说,一方面可以移孝作忠,由愚孝转为愚忠;另一方面又可以推卸朝廷赡养老人的责任,将自己由责任者变成裁判。所以宋朝以前,朝廷τ扌⑿形多明确持嘉奖态度,元明两代,朝廷虽持反对态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是听之任之,甚至纵容怂恿。正如清人评价的:“窃按到肝割臂,例无给奖专条,然有奏闻,无不俞允。”明代永乐、嘉靖两朝,甚至一度对愚孝行为大加奖赏。《孝经》中说:“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提出子女如果行大孝,就能够感动上天,降福于自身;反之,如果不孝,就会受到上天的惩罚。郭巨埋儿故事照样宣传天人感应,郭居敬将此类故事编入启蒙读物《二十四孝》,从小给孩子灌输愚孝思想,在此种思想的不断熏陶下,愚夫愚妇产生一种观点:自己的杀子行为即便朝廷不嘉奖,也有了心理安慰。

其次,百姓的投机心理。我国古代有举孝为官、旌表孝行的传统,而为了引起官府的关注,必须让自己的孝行惊世骇俗,有学者评价:“这种无条件绝对顺从的孝原本具有愚孝的性质,而随着这种孝被普遍视为美德后,不少人又竞相以惊人之举相互攀比,显示自己的孝行超过他人,于是愚孝更愚,越发畸形,出现种种怪诞、野蛮以至残忍的行为。”明太祖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原其所自,皆愚昧之徒,务为诡异,以惊世骇俗,希求旌表,规避徭役。”

二十四孝图鲁迅范文第5篇

一、创设情境,激感

在教学探究活动中,想方设法通过导语引入、背景介绍、播放乐曲、表情诵读、动情讲解、质疑提问等环节或手段,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景或氛围,使学生进入“当时的历史境界”中,与文本中的人物“见面”,让文中的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使之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掀起学生思想感情的波澜,使学生随着作者的感情变化,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如《过零丁洋》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杰作。教学时,我先从诗人不幸被俘而坚贞不屈的背景介绍导入,接着播放配乐朗读录音和一段古筝乐曲,并请学生随着所播放的乐曲进行个人朗读、分组朗读和集体朗读。那哀婉、感伤的古筝乐曲,那忧伤而又慷慨的诗歌吟诵,一下子便吸引感染了学生。然后进行讲读分析,提问思考,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深切感悟诗人的情怀和气概,使学生通过不断的阅读、理解和感悟,逐渐进入诗的境界。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这样,学生仿佛看见诗人正头戴盔帽,身披战袍,挺胸站立在敌军的船头,面对零丁洋的滚滚波涛,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这种情境,怎么能不给学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诗人所表现的那种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怎么能不使学生的思想受到触动,心灵受到熏陶,情感得到升华?这时,再一次组织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这首诗,他们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慷慨激昂、气壮山河的诗句吟诵中,胸中自然会情不自禁地涌起一股浩然正气。

二、拓展延伸,加深感悟

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民族传统思想和美德的内涵以外,适当穿插补充一些与教材相关或相联系的材料及活动,使教育的内容更为充实丰富,学生的认识更为全面深刻,教育的效果更为有效显著。

如教学《背影》一文时,我先请学生诵读领会《游子吟》这首千古传唱、感人至深的古诗,让学生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吟诵中,初步领悟做儿女的应心存孝心。然后导入新课,讲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讨论、分析、理解,深切感悟文章所表达的那种父子挚爱情深的浓浓亲情。使学生透过“父亲”那“蹒跚地穿过铁道”、艰难地“爬上月台”去给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深切感知父亲为儿子甘愿付出一切的那份高尚博大的舔犊之情;让学生从“儿子”那“晶莹的泪光”中,深刻领会儿子对父亲的那颗愧疚、感激、思念的心。

在学生读其文、明其理之后,又补充讲读了二十四孝中《黄香扇枕温衾》这则传扬子女侍奉父母之道的故事,并请学生齐唱了一首曾经唱响大江南北的歌曲《常回家看看》。这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能让学生耳濡目染,口唱心悟,激发对父母的眷恋、感激、思念之情。

三、利用图片,激励志向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精美的插图。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和利用这些图片加强对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比如,在教学有关介绍和描绘祖国山水、名胜古迹、园林建筑、工艺作品等方面的课文时,可以通过文中的插图、教学挂图的展示、多媒体的播放或让学生去搜集一些相关的图片来配合教学。这样,不但能使文中所描绘的景象更为生动、直观、形象,而且更能让学生深切感知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深刻感悟祖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从而使他们不断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和立志报国、振兴中华的凌云壮志。

在教学名人名篇时,也可以利用文中的人物插图或让学生去搜集有关孔子、陶渊明、文天祥、岳飞、鲁迅等名人和伟大人物的画像,并让学生通过进行旁批、查阅资料等,注明其主要的作品或成就。让学生通过这一收集活动,深切感知他们高尚的品质、崇高的气节、伟大的志向、不屈的精神,使之不断地受到激励和感染,从而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更好地确立自己的志向和奋斗目标,并学会不断地去反思自己的言行,努力修正自己的人生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