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学地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世纪80年代末,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一书指出:“中国文学一个时期地域性相当突出,另一个时期地域性又淡化下去而融入文学的民族特色之中,并为民族特色增加新的成分,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条规律。”[3]42应该说,这是中国文学研究领域明确提出文学的地域性命题并加以学术性探讨的开始。在这之后,学界也出现了诸多探讨地域和文艺关系的著作,但大多数集中在古代文学领域。至于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对此问题带有明确的方法意识进行研究的则寥寥无几,只有在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研究和现代文学流派研究中,会涉及到地域文化对于文学的部分影响,比如严家炎在上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一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论者对地域文化和现当代文学之间关系的初步思考。20世纪90年代中期严家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从书”是地域文化和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严家炎在该从书的《总序》中,对过去的地域文化研究作出了精辟的总结后指出,过去人们“对于地域的理解,注意力似乎过分集中在山川、气候、物产之类自然条件上,而对形环境的诸般因素则相对忽视”,在他看来:“地域对文学的影响是一种综合性的影响,决不止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更包括历史形成的人文环境的种种因素,例如该地区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而且越到后来,人文因素所起的作用也越大。确切地说,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实际上通过区域文化这个中间环节起作用。即使自然条件,后来也是越发与本区域的人文因素紧密联结,透过区域文化的中间环节才影响和制约着文学的。”[4]2与以往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研究相比较而言,地域文学研究多关注的是地域文化对于文学相对静态和封闭的影响力,文化地理学则更多强调文学发展的动态性及其文化生态、文化景观、文化扩散等对作家创作的渗透性。此后不久,王富仁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这些观点实际上将“地域文化”扩大到了文化地理学的层面上,并将之和“20世纪中国文学”联系起来,为“地域与文艺”这一古老命题注入了新的学科内涵和时代意义,而且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本身也是一种思路和方法上的超越与突破。文化地理学与文学的研究在2000年末前后抵达最活跃的时期,出现了大量有关文化地理学与文学的评论文章、著作。
中国文学研究———文化地理学的视域
(一)文化地理学对文学史发展的建构。文学史的研究一般都与历史发展研究是紧密相连的,但文学的构成并不只是与时间与关,其产生的空间对文学的发展也有着不容忽略的巨大作用。因为文学并不是纵向单时态发展的,还有横向的因素如环境的变迁、文化、宗教等等都影响、生发了文学的发展,所以从纵横的双时态去研究才能反映文学史的全貌。如文学的中心转移而造成文学版图的改变。纵观中国文学史,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文学版图的形态是不同的。袁行霈在《中国文学概论》一书中论述中国文学家的地理分布时说:“在某个时期、同一地区集中出现一批文学家,使这个地区成为人才荟萃之地;在某个时期文学家们集中活动于某一地区,使这里成为文学的中心区。”[3]43最明显的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解放区延安文学现象,众多的文人作家在陕北丛聚创作,形成当时解放区特有的文化心理、文化性格。
(二)作家的地理分布研究。即通过对作家出生地与分布地的分析,研究各地的文学人才的分布规律。文学人才群体的形成与特定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密切联系。如我国文学史上山水田园诗的作者多生活在山清水秀的江南水乡。曾大兴认为:“中国历代文学家分布重心的形成,与京畿之地、富庶之区、文明之邦、开放之域等地域环境有密切关系。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地理环境对文学家的分布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文化这三者都以地理环境为依托。但真正对文学家地理分布格局起决定作用的、最直接与最稳定的因素是文化。文化重心在哪里,文学家的分布重心就在哪里,文化重心向哪里移动,文学家的分布重心就向哪里移动。”[5]501-505由此而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海派、京派作家的出现都与文化重心有关,而西部自古以来作家作品数量就少,整体区域创作水平偏低的现状也与其所处文化边缘地区有关。
(三)文化地理对文学风格形成的作用。文学创作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产生与发展均不可避免地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时间意义上讲,不同时代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社会秩序的稳定程度,主流话语的价值取向,风俗民情的演变状况等因素均在不同层面上构成了个体生存的特定环境与创作背景,且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制约、影响着作家的观照视角与创作取向。从空间意义而言,作家的创作总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进行的,地域界限直接决定或间接影响着作家写作的空间范围,尤其在地域环境造成的文化隔离现象之后,个体的创作因为显示了地域文化的性质与特征从而成为该文化系统的表征[6]2。在中国文学多元共存的发展格局中,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学创作总是彰显着风格各异的艺术魅力。(四)研究作品的空间特征。文学作品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在一定时空内对自然、社会的现实反映。作品是作家头脑中对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认识,作家营造的空间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当地文化地理的烙印,也是作家寄托思想情感的一种地方意象。从作家笔下的空间描绘中,读者可以认识到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语言特色,风土人情,习俗等等。不仅如此,研究者还可以透过作品对当地的政治、经济等有一定的体察。研究作家笔下展示和建构的空间意象,可以发现作家的创作心理历程及其空间的美学意境,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学研究角度。
文化地理学视域下中国文学研究的关键词———空间
“空间”是文化地理学研究范畴中的关键词,一切物质的存在都离不开时间与空间的范畴,文学的存在也是如此,离不开时间与空间这两个维度。文学研究介入空间维度,关注民族、家庭、信仰、风俗、制度在地域间的流动和相互关系,从而展示更立体、更全面的文学脉络。中国文学以文化地理学作为研究文学的原点,将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相交融,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学解释体系,其独到的解释能力,能从文学的文本及文学现象中解释出更深层的意义,探索和揭示出人与地理之间充满感情的关系,诠释出原创性的文学价值。文学与文化地理的结合,使空间成为文学研究的重心。空间的地理因素是产生文学的条件之一,所谓地理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河流、海洋、山地、交通、地理位置、森林植被、自然风景等。这些地理因素以“人”作为中介,构成了文学直接描写的内容与对象,使地理因素与文学产生了十分密切的关系。王瑶在论述东晋的玄言、山水和田园诗歌的流变时曾谈到地理因素对文学的深刻作用:“当文化中心和名士生活还滞留在北方黄土平原的时候,外间风景没有那么多美丽的刺激性,能够使他们终日在‘荒丘积水’畔逗留徘徊……中国诗从三百篇到太康永嘉,写景的成分是那样少,地理的原因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楚辞诗篇之所以华美,沅澧江水与芳洲杜若的背景,也不能不说有很大的帮助。永嘉乱后,名士东渡,美丽的自然环境和他们追求的自然心境结合起来,于是山水美的发现便成了东晋这个时代对中国艺术文学的绝大贡献。”[7]261可见自然地理是影响文学风格乃至思潮的一大原因。“地理要素是文学想象力的源泉,是文学风俗画的远景,或者是价值世界的地理象征和认同的隐喻,具有精神地理的意义;它也可能是真正塑造文学地域风格的无形之手,赋予了文学以独特的地方色彩,使之成为某种文学风格的‘注册商标’。”[8]176-177在谈及自然地理条件对文学的影响的时候,人们对“人化的自然”或人文地理因素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更为关注,自然地理的因素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结合而作用于文学生产,自然透过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气质性情影响了文学。因此,在空间中的文学,并不是单一的自然地理因素形成的,而是受其人文环境的诸多因素所制约的,如空间维度下丰富的文化层面对文学的影响。
(一)文化区。齐鲁文化、楚文化、燕赵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岭南文化和江河源文化、塞外文化、文化等众多的文化区域源流多异、风貌互殊,由此生成的文学也千姿百态。这种地域文化因素长久地影响着文学的素质和气质。如樊星在《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一书中精辟地概括了我国当代文学的地域特色:“齐鲁的悲怆,秦晋的悲凉,东北的神奇,西北的雄奇,中原的奇异,楚地的绚丽,吴越的逍遥,巴蜀的灵气”等。他在该书中还分析说明了当代城市文学的地域差异,论述了当代京味文学、津味文学、汉味文学、海味文学、苏味文学风格上的地域差异,认为地域文化小说是当代文坛最富于民族文化意味的一大景观[9]。
(二)文化扩散。通过家族的联姻、分支和迁徙,并带着家族文化的基因在文学领域承传和旅行,最后涉及到作家的人生轨迹、作家文学群体的形成和文化中心转移等等,也即为文化整合。地理空间的维度是我们考察文学的发生和变异重要的因素:“如文学发达程度的地区差异(以文学家和文学作品的多寡为主要指标),各类文体的区域异同及受地理环境影响的深入浅出,文学题材与风格的地域特色,个别地区的文学背景,地理环境对文人灵感的培育与文人创作的影响,形成文学地域差异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与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等等。”[10]174这些对于我们解释文学的深层文化意义,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材料依据和智慧源泉。
(三)文化景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对作家的生命感觉和写作形态起了不同的模塑作用。这种作用体现为:第一,可以提供作品的创作素材;第二,激发作者的创作灵感;第三,文化地理环境特有的地域民风、民俗、语言影响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与风格;第四,作为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塑造着作家的心理素质(如气质、性格、性情等)与审美情趣,尤其是对作家心理素质与审美情趣的作用最为重要。由于地形地貌乃至整个自然地理、人文环境的差异,造成不同地区人群的体貌、性情乃至趣味习尚的不同。如我国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自然环境不同而形成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审美心理素质的差异。不同的文化景观形成了作家各异的美学风格和文化精神。对作家而言,自身所处的文化地理环境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其个性气质与审美心理进行刺激,形成了作家在审美风格方面固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如汪曾祺生长于苏北的下河流域,此地归属吴文化圈,虞友谦先生在《吴文化传统之政治解读》一文中认为:吴地自古的政治弱势,形成了吴文化心态产生疏离、逃避政治的倾向,或自处于政治边缘地位,或将政治追求深埋于潜意识之中,而把现实的目光和心智投入非政治的其他层面,促成吴人从尚武向崇文的转向,也造成吴地经济、学术、科技、教育、宗教以及偏于世俗、享受生活的各种艺术形式的繁荣[11]。置于吴文化圈内的汪曾祺的作品中有着浓厚的吴文化特质,形成与吴文化内核同构的精神气质、审美观念和人生价值取向。在文化精神方面,“文学作品中的描述同样涵盖了对地区生活经历的分析,文学作品中充满想像的描述使地理学者认识到了一个地方独特的风情,一个地区特有的‘精神’,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家深深感动并在作品中描写了对地区大吃一惊的理解[12]41。文化地理塑造了作家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是一地区文学所独有的内核。从文化地理的视角下对文学精神进行分析,对文学创作产生巨大影响的是作家所处地理人文环境,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这些文化因素决定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识、人生意识,并构成了作家综合性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意识的核心,由此决定了作家的文化精神特征。如西部文学是在特定的西部地理人文条件下产生,体现典型的西部特征。西部精神中体现着西部文化结构:广阔的地域空间与严酷的自然条件,虔诚的,独特的边疆意识,高度的英雄意识、积淀深厚的孤独意识。这种西部文化在西部文学创作中体现出西部独有的文化精神,如对民族自信心的张扬、对人性的发掘、对底层生活的关注、对英雄主义的呼唤[13]。
关键词: 地理学 学科体系 学科定位
1.地理学学科划分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人类环境。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地理学相应地划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1],有些把经济地理学放在人文地理学里面,另外还有一类是地理技术学科。这三个分支学科,又包括一系列次一级的分支学科(图1)。
图1 地理学学科划分
系统论认为,现实世界是由规模大小不同、复杂程度互异、等级高低有别、彼此交错重叠,并且互相转化的系统组成的有序网络系统。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把客体分为一系列层次,每一个层次就是一个等级的系统。此级别系统由比它低一级的子系统组成,而其本身又是更高级系统的一部分,系统和子系统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依据上述观点讨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可将地理学分为三个主要组织水平和相应学科,即:①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称综合地理学;②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③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要素的学科统称为部门地理学[2]。如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包括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等)、部门人文地理学(包括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
按照上述层次性观点,自然地理学的分科主要涉及两个层次:即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称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称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等。它们以组成自然环境的某一要素为具体对象,着重研究这个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和规律。虽然部门自然地理学各有分工,但是每一个研究对象的存在和发展变化,都是以整体的自然地理环境为背景的,而且不同程度地以其他组成要素为因素或条件。
2.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地理学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是它的研究内容涉及范围广,从宇宙空间到地球内部都是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只不过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研究内容涉及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等等,自然方面又包括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地质地貌等。地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从图1可以看出,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在大学里都有对应的专业,如经济地理学对应的有经济学专业、人口地理学对应的有人口学专业、土壤地理学对应的有土壤学专业,这充分说明地理学涉及面广。
3.地理学学科定位
地理学涉及面广的学科性质,需要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准确定位,否则就会陷入地理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精,又什么都不是的误区。实际上,地理学虽然与许多专业有交叉,但有自己的专业特点、自己的视角、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科体系。地理学与其他专业有交集的部分主要是在基础知识方面,但对于地理学是基础知识的内容,而相关专业则可能是详细解读。地理学侧重点是事物的空间性、整体性、地域差异性及相互联系性,而相关专业则是某一领域内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课程内容一般偏微观、比较专。由于侧重点不同,在进行地理课程教学时,把握适当的度非常重要,特别对于部门自然地理方面。
地球表层的岩石、气候、水体、生物、土壤等组成成分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地质循环等进行复杂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交换,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自然地理环境[2]。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理学的基础。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土壤圈。它们分别是部门自然地理分支学科气象与气候学、水文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和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另外,自然地理学还包括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地球概论和研究地球内部环境的地质学。部门自然地理的内容比较多,有些内容还具有一定难度,如果要求学生什么都学,全面掌握,那么按通常分配的学时将难以完成,而且效果不一定好。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地理的精髓,从地理角度进行教学,可以过滤掉一些微观的、偏工科方面的较难理解的内容,而侧重于宏观的、空间的内容,着重研究对象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和规律,重点关注研究的对象要素与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为了强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综合性,现在许多院校的地理专业都不专门开设部门自然地理,而综合为一门自然地理学。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突出自然地理的综合性特征,不足之处是内容偏少,较浅显,而开设部门自然地理课程能很好地弥补这种不足,但如上文所述如果把握不好度的话,则学生不仅感觉学习难度大,而且容易偏离方向,体现不了地理专业性。如果能兼顾二者的优点,在进行综合自然地理教学时,补充一些部门自然地理的知识,而在进行部门自然地理教学时,要经常性地强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综合性,这样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好。下面以笔者讲授的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和土壤地理学三门部门自然地理课程为例,探讨地理专业的课程定位问题。
(1)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定位
对于气象学与气候学,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教材是由周淑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此版本有些内容对于目前的高校地理专业学生来说,太深太难,且无多大实际意义。故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与地理科学专业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第一章至第四章为基本气象知识,它是学好天气学、气候学的理论基础,应重点掌握;第五章为天气学,主要介绍天气系统的概念及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演变过程,属于应用性内容,从地理角度看不是重点内容;第六章至第八章为气候学部分,主要介绍气候的形成、分布及变化[3],气候学与地理学的关系最密切,所以这部分是全书的总结和重点,学生应重点掌握。
到具体内容环节,第一章至第四章为基本气象知识,但里面不乏一些难懂的内容,如第一章里的虚温;第二章的有关辐射的基尔荷夫定律、位温和假相当位温、空气温度的个别变化和局地变化等;第五章第二节里温带气旋的发生和发展;第四章则学生普遍感觉较难。对于这些较难的知识点,有些可以不要求掌握,有些可以只领会结论而不要求掌握整个推导过程。具体要视其重要程度及与其他内容的联系程度而定。还有一些内容较多,但不是重点,典型的如第三章第二节地表面和大气中的凝结现象,第三节降水;第五章第四节对流性天气系统;第六章第四节里的地面特性与气候;第七章第一节、第八章第一节等内容可以只作为了解性的内容。总之,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度,抓住主线,分清主次,掌握重点,减少盲目性,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轻松,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4]。
(2)水文学课程定位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5]。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水圈自身的水文现象及规律,另一部分是水圈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圈层及人类智慧圈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一部分是基础,第二部分是核心,特别水圈与自然地理环境其他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重点。
作为部门自然地理的水文学主导思想是以水循环、水量平衡为纲,将地球各圈层的水体,按水循环过程做系统的、有机联系的阐述,使学生掌握各种水体运动、变化和相互转化的基本理论及分析计算方法。一般选用的教材是由黄锡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水文学》,本教材由下列四部分组成。一是水文学基础知识:主要通过第一章阐述水及各种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水及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二是水文循环及水量平衡基本理论:主要通过第二章阐述水文循环基本过程、影响因素,各要素的物理机制和分析计算方法,水量平衡原理,以及水文循环的作用、效应等。三是水文循环具体过程的分析:由于水循环实质上是一个动态有序的大系统,按系统分析的观点,本教材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阐述陆地表面、海洋、地下三个水文循环亚系统的水文循环具体过程及其理论,并阐明亚系统之间和亚系统内的子系统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四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日益扩大,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明显增强,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干扰了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改变着各个水体的性质,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效应的研究,也已成为现代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故本教材第六章专门阐述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水环境的影响。从地理学角度看,第一章的内容是基础,第二章水循环和水量平衡是水文学的核心内容,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水文现象、水文循环过程及规律等都是水文学的主要内容,但从地理的角度,着重点更是各种水体通过水文循环过程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以及影响气候、生态、塑造地表,实现地球化学的迁移,并给人类不断提供再生的淡水资源等这些水循环的作用与效应。第三章至第五章的内容是水文循环具体过程的分析,分别阐述陆地表面、海洋、地下三个水文循环亚系统的水文循环具体过程及其理论,同样,地理学侧重于偏宏观的内容,而对于各个水体水循环的微观的、机理性的一些内容应投入较少的学时,重点关注亚系统之间和亚系统内的子系统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特别是陆地表面的各种水体的水循环是地理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和沼泽、冰川,其中河流又是重点掌握的内容,内容明显多一些。而对于第四章海洋这一章,一般不会详细讲解,同时由于一些内容与地球概论、气象气候学课程内容有重叠,所以一般投入的学时较少,主要学习最后一节海洋效应的内容。第五章地下水也一样,一般不会深入学习,主要从宏观尺度上把握。
(3)土壤地理学课程定位
土壤地理学是研究土壤各物质组成和各个土层之间的物质迁移与能量转换、各地理环境因素与土壤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以及物质能量从地理环境输入土壤,然后经土壤内部的迁移转化再向地理环境输出的过程[6]。可以看出,其研究内容也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土壤自身方面的基础知识,另一部分就是土壤与其他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从地理的角度,我们更应重视第二部分内容。
土壤地理学一般选用的教材是李天杰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土壤地理学》。本教材篇幅大,内容多[6],用36个学时学完全部内容不大可能。这就要求我们从地理专业角度,把握核心,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有所取舍。具体到各个章节,笔者是这样安排的:第二章土壤固相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和第三章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这两章是土壤基础知识,也是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第四章土壤形成因素学说,这部分内容虽然充分体现地理专业性,但容易理解,所以总体掌握就行了,对一些细节的东西无需过多探究,这一章一般只花两节课的时间,然后让学生自己课后浏览。第五章土壤形成过程属于提高的内容,它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需要详细讲解。第六章土壤分类属于一般了解的内容,第七章主要土纲特征属于综合性的内容,有选择性地进行讲解,森林和草原土纲及水成型土纲里的盐成土是重点讲解的内容。第八章至第十章基本都属于了解性的内容。
4.学科专业体系层次引导
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一般分四个层次和步骤。①学生在入学开始学习专业课时,老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一开始就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形成整体性的认识。②接下来学生无论学到哪一门专业课都要知道这门课在学科体系中处在什么位置,属于什么性质的专业课,学生首先就有了一个大的指导思想。③然后讲授某一具体专业课程时,首先要弄清楚课程教材的基本组成和结构,这是最基础的环节,教师在第一节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的知识层次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④最后各个章节的教学中,教师要分析教材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弄清教材的层次结构,抓住主线,分清主次,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笔者认为这些对于所有专业的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对于地理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要。以学习水文学为例,各个层次引导如图2所示。
图2 水文学在地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层次结构
参考文献:
[1]伍光和,田连恕,胡双熙等.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李小建,李国平,曾刚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周淑贞,张如一,张超.气象学与气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胡巍巍.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09(50):184,209.
[5]黄锡荃,李惠明,金伯欣.水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地理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必须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不仅是理论的来源和基础,更是理论的最终目的。因此,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创新能力,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要把一些实验操作活动放给学生,让同学们自主探索问题。在完成地理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项地理实践活动。一方面,结合课后“动动手”“课外读”进行活动,帮助学生验证和巩固书本知识。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爱好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地理方面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知识的巨大作用,并感受到创造的兴趣。
二、培养想象能力,拓宽思维空间
想象可以唤醒人的创造力,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文学艺术需要想象力,自然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想象力。现代生活中的一些新发明、新创造有许多就源于发明者及前人的想象,试想如果不凭借丰富的想象力,爱迪生能取得1320多项发明专利吗?在现代地理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正在不断发生变化,我们尽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如何用现代地理技术去改造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创造积极性。如在分析地貌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有对全球地貌形成的一些零碎的认识,如知道有大陆漂移说这种理论,但具体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如何就不太清楚,此时老师就应该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大陆为什么会飘移,要解决几个问题呢?学生就会逐步去分析,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大陆水平漂移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地方,为什么长期朝一个方向,二是大陆这么重,为什么还会飘移。然后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假设,最后归结到目前比较成熟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也能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三、改革评价方式,发展学生创造技能
【关键词】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初中地理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政策影响下,初中地理课程在初二年级进行会考以后就全部结束,不被列入到考试项目中。因此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将地理教育处于一个次要的地位,学校与教师在初中地理的教学方面也缺乏更多力量的注入,使得初中地理教学一度成为真空状态。加之农村地区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薄弱之处,所以农村初中教学的现状更是令人堪忧。基于此,笔者从分析当前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并且提出一定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提供相应的可行性参考。
一、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问题分析
1.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主导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农村师资力量不足是长期以来都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地理学科方面更是十分匮乏,甚至有的农村地区的地理教师根本不懂地理知识,教学过程也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因此无法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本无法发挥,学生也无法有效的提升地理学习的质量。
2.教学设施配备不足,影响教学有效性
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在教学设施的配备方面也稍显欠缺,大部分的农村中学都无法按照教学需要配备足够的设施,而通常将经费运用在必须的设备配置方面,对于地理教学所需的模型、资料以及实验室等设施也就更加无从谈起。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只能依靠教材和简单的教具,即使有一些教学设施也是十分陈旧,无法与现代的信息技术相媲美,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3.对地理学科和地理教师缺乏足够的重视
由于地理不是中考科目,通常在初二年级进行会考以后,学生便不需要再接触地理。因此很多学校开设地理课是为了完成义务教育,一旦会考结束就相当于完成任务,所以对于地理学科和地理教师都缺乏必要的重视,这也极大的打击了地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教学科研活动少,教师的水平无法获得有效提升
农村中学在地理方面的教研活动是少之又少,除了上级主管部门定期举办的一些教研活动,学校自身几乎没有自行组织的教研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法获得新知识的输入,对学生的教学活动也只能维持原状,没有任何更新与发展,久而久之使得学生也对地理学习失去了兴趣,就容易造成学生不爱学、教师不爱教的尴尬局面。
二、提升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策略
1.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首要的教育目标,而素质教育有效实施的前提,便是理解和尊重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地理科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学生充满求知欲,教师则必须要端正思想,更新观念,用丰富的知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转变教育观念
地理学科不被重视已经成为了当前的一种现象,尤其是农村中学地理师资力量缺乏,教学手段单一,所以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校、教师、学生都不重视地理教育。对此,我们必须要以新课改为指导,转变教学关念,对于地理教育给予更多额重视,从资金的增加、师资力量的配备等多个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采购更多的教学设施促进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拼图、谜语等不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都能够从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使地理课堂更具趣味性和生动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增加硬件设施一个国家的进步,就要有创新精神,这是国家的精髓、国家发展的动力,而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由于农村中学硬件设施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在行教学时,实施创造性、创新的教学。由于电教设备的缺乏,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事物进行地理教学。
4.各级教研部门及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地理教研工作
在新时期,教师已经逐渐由以往的传承知识转变为研究知识,教师的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已经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通过科研活动促进教学成果的提升,通过教学活动践行科研结果,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因此各部门以及学校都要充分重视地理教研工作的开展,通过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定,突出不同章节知识之间的连接点,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升,也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
地理教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地理教学的重视程度应当不断的提升。尤其是针对农村中学地理教育,更加要注重师资力量的注入以及相关经费的投入,不断的促进农村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以此促进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实现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金艳.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中学,2013(01)
[2]陈亚辉.对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一点意见[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上旬),2013(01)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社会空间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4-0048-05
随着启蒙时代历史哲学的终结,以及对现代化和“科学代表进步”观念的反思,引发了社会科学界对空间的广泛关注。在理论建构层面,社会科学界的空间研究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展开:一是社会学研究中的“空间转向”,二是人文地理学界空间研究的“社会学化趋势”。两个学科的研究一直相互影响、相互批判、相互继承,最终汇入社会空间的研究中。学科共识是社会空间研究形成的根基,学科差异是社会空间研究拓展的动力,而两个学科研究存在的共同问题则是社会空间研究发展的困境。认识空间的学科共识、差异与共同问题,可以准确、详细地了解社会空间研究的发展脉络以及今后的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国社会科学界空间研究的深入推进。
一、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的空间关注:社会空间研究的两种路径
(一)人文地理学的空间研究
人文地理学是反思科学地理学缺失的产物。科学地理学缺少社会内涵,不能反映复杂的社会现实,也解决不了社会问题。因此,人文地理学否定了一种独立的、纯几何学的区位观论,开始尝试空间研究的社会化转型,简单来说,就是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地理学把自身确立为‘空间科学’。它研究的是空间规律、空间关系和空间过程。”[1]受科学理念影响,人文地理学将空间中其认为重要的社会因素分离出来并确定它们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基于这一模式,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空间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分析事件的空间模式,即研究事件的空间分布,探析社会活动的区位方式;二是找出时空中构成社会结构的必然和偶然的关系。如英国地理学家多琳·梅西(Doreen Massey)研究了产业和就业的地域分布,并指出在其背后是生产关系的空间组织。美国地理学家大卫·哈维(David Harvey)则分析了资本在城市中的运作。哈维进一步指出,空间的组织方式必须有利于生产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对于资本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不同利益集团对于空间具有不同的要求,他们的斗争、协商便决定着空间的构造。
(二)社会学的空间研究
一直以来,社会学都缺乏对于空间的关注。随着城市化、全球化浪潮的到来,时空开始参与到社会转型之中,社会学理论必须对此作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学开始将空间概念引入研究之中。
社会学是针对人类的社会生活、群体和社会的科学研究。[2]空间是社会存在的重要维度之一,社会学就是要研究空间如何参与到社会运行和建构中去的,以空间视角审视社会运行、社会分层、社会结构、社会群体、社会属性、社会生产(再生产)等。
社会学的空间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空间结构的描述分析。如芝加哥学派发现人们通过竞争和相互依存,在城市地域上分化聚集,形成了城市的区位布局和社区结构,并总结出了一些经典模型。二是挖掘空间形式、布局、意义社会性创造。20世纪60年代,新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人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开始认识到日常生活和革命政治不得不在一种(城市)空间语境中重新阐释,他敏锐地意识到(城市)空间是特定的社会生产出来的。新城市社会学学者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研究中获得启发,开始探索城市空间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财富的积累、权力的集中、社会阶级关系与国家管理职能等。三是社会与空间的关系探析。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认为之前的研究没有详细阐述空间如何参与到社会运作中去的,他指出,必须将空间和社会互动系统的构成联系在一起思考。社会互动由一定时空中的社会实践构成,空间形塑社会互动亦即为社会互动所再生产。
二、学科共识与差异:社会空间研究理论的建构
(一)学科共识:社会空间理论形成的基础
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虽然有着各自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分析范式,但两个学科在空间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共识,这些共识也就成为社会空间理论建构的根基。
1.重视社会存在的空间维度
位置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发生地,每样东西、每种活动都有自己的位置。“这边”、“那边”、“方位”等概念时刻提醒着我们空间的作用,物的存在或发生必定与空间相关。空间限定了物存在和活动发生的地点,同时为群体活动提供了具体的“情境”。 空间是建构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研究社会不能忽略空间维度。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2.坚持空间的社会性
一直以来,“空间仅仅被视为自然的、僵死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东西。”[3]事实上,空间是社会存在的平台或“容器”,空间被人类占有和使用,空间在此过程中也被社会性地建构。“空间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它蕴含着某种意义。”[4]空间不仅仅是一种事物或者产品,它还包容了社会活动生产出来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间有序或无序的相互关系。空间充满了社会关系,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的空间研究都是源于对公共协商和交往的社会秩序的揭示。
3.强调空间的物质基础
列斐伏尔指出,前人所研究的“空间”,是一种几何学意义上空间的区域,或者是哲学层面上心智或精神的事物,他们的抽象空间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精神与物质之间产生了割裂。[5]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空间研究则认为人类活动生产出街道、房屋、工厂、医院、学校等物质设施,这些设施的配置与组合反映了社会关系。两个学科将社会生活布展在空间中,并坚持空间的物质性,从而实现了空间与社会的统一。
4.以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的关联为研究核心
空间在社会活动中呈现出一种结构化状态。生产的国际化和全球范围内的空间分工,社会生产、社会冲突大多以城市和区域为基础,交通、电子技术、通信使日常生活的时空组织发生了改变。由于这些过程和变化,空间结构不仅仅被视为社会生活的容器,而且还被视为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媒介。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可以说是面对一个共同的秩序问题。空间结构与社会关系相互作用、辩证限定,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就是通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来解释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二)学科差异:社会空间理论建构的不同方向
“传统的学科建制往往将整体性的现实问题转化为其中每个分析性学科各自单独面对才能解释和应对的问题。”[6]社会空间研究的学科差异关注空间的不同方面,这成为空间知识体系扩充的关键。
1.社会学的空间视角
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John Urry)指出,20世纪社会学理论缺乏空间观念。[7]社会学的空间转向是将空间纳入自己的社会学形态领域,将其置于社会学这门科学的更大的框架之下,以空间的视角重构社会学理论。一直以来,社会学的元叙事常常集中于时间变迁的过程,而保持空间的恒定性。空间视角的纳入,使社会学在解释社会现象时注意空间组织在社会过程展开中可能产生的阻碍或推动作用,空间研究甚至成为专门的社会学分支——空间社会学。空间视角的纳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社会学的理论体系。
2.人文地理学:一种空间科学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就是围绕“区域”展开,通过空间、区域的差异来研究“地”的“理”,即区域空间的演化、人和地的关系以及区域规划。人文地理学的空间分析范式和研究理念,使得其在社会空间理论的建构中有着独特的关注点。
第一,人文地理学承认“空间是社会构建的”这一重要观点,但是社会关系也在空间中建构,这一点对于地理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文地理学是以地区差异为基础的综合学科,社会过程发生在具有地理差别的空间中,这一事实影响了它们的运作,这似乎是地理学中独特的研究理念。人文地理学不但发展出“社会—空间”辩证这一重要概念,同时强调空间的技术性研究,指出距离和空间的分离对于社会过程和活动也具有塑造作用。人类社会通过合法边界的确定来实施空间分割,界限的划定会影响区域的经济、文化特点,以及事件的发展。例如梅西指出,生产职能与部门的分散强化了分工,同时塑造了管理等级体系。[1]整个社会运行也是如此,距离加强了不同阶级、群体之间的相对地理隔绝,造成了分层意识和潜在的对抗。
第二,人文地理学也被称为“人本地理学”,该学科研究人地关系,探索特定区域中人的行为,以及人们的认同、感知、意向对地域社会逻辑的影响、作用,这使得人文地理学在微观的人与空间的关系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如哈格斯特朗(Torsten Herstrand)在《区域科学中的人》一文中描述了时空在能力、权威等方面对人的制约,同时他也承认社会系统会对人的反馈行为做出较慢的反应,社会系统中的领地与活动束在较长的时间程度上会发生变化。[8]
第三,人文地理学关注的是区域的独特性,不同大都市、城市、城区和社区的独特性是地理学解析的核心。在当代,城市和区域是社会运行的主要载体,列斐伏尔认为整个20世纪的世界历史就是一部以区域或城市作为社会生活“容器”的历史。人文地理学家紧贴时展实际,其区域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既是特殊的又是具有代表性的“窗口”。正如美国后现代地理学家爱德华·索亚(Edward W. Soja)在《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一书中,以洛杉矶为范例,指出当代后大都市已经成为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转化场,由过去因危机引起重建,转向因重建而形成危机。
3.两个学科建构起来的社会空间理论体系
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都承认空间是社会建构的,同时也都认为空间不能简单地看做是一个用于表述经济、社会、政治和历史进程的媒介,空间本身也是影响城市发展模式和城市内部不同社会群体差异的重要因素。按照这种思路,社会空间研究形成了“社会—空间”辩证分析范式,即社会实践生产出了社会空间,而形成后的社会空间指导、制约着空间内的实践,再生产或创造出新的社会空间。
范式具有理论统治权,“社会—空间”辩证分析范式的提出促生了与之相应的理论框架:
从逻辑上讲,物质和空间发生联系的第一步是通过确定前者的位置来实现的。不同的事件不能在同一时间内发生在同一地点,因此,在一定生产关系指导下的社会实践系统将不同种类和步骤的活动分配到不同的地点上去。在实践过程中,围绕着某种目的组织起来的人、工具、对象、地点、行为规范等相互协作,通过以效应终止的地方确定自己的范围,由此成为一种空间的存在。不同的实践活动通过连续性、积累性、周期性地对空间进行占有和使用,赋予所在空间以社会意义。社会性在空间中凝固,产生了空间分化,空间被标识为不同的社会过程,“当我们提及公寓中的房间、街角、市场、商业或文化中心、公共场所等,谁都清楚它们意味着什么。”[5]社会实践系统内部尽管是相互区分的,但在总体上受到权力的控制,“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从属于政治实践,即国家权力。”[9]那么,不同社会实践所在的单位空间也相互结合为空间系统。空间结构反映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这使得空间可以被讨论和理解,由此形成社会共识,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以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各个社会群体在空间的分配和使用中会产生新的需求和利益表达,这会引发城市空间的变化。社会—空间的辩证限定推动社会螺旋式的前进发展。
三、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空间研究的共同问题:社会空间探讨的难题
社会空间的研究存在着诸多困难,这主要来自社会科学界空间研究本身的困境,亦是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两个学科共同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空间理论建构的局限
1.社会科学规律的莫测性
“19世纪,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在自然科学的阴影下形成了它们的现代形式。这使我们可以确定出它们之间的许多联系,乃至它们之间的交叉结合。”[10]一直以来,社会科学都缺乏自己的空间概念,社会学和人文地理学致力于挖掘空间的社会性。由于二者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因此不仅仅把空间对于人类行为和社会运行的影响看做是一种假设,还要深入探索空间与社会关系的一般规律。但是,任何社会科学的规律在范围和严密性方面都不能与自然科学的规律相比拟。再者,社会科学的解释模式缺乏统一性,混杂着情感和利益,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学科的分析与理论能为社会现象、行为提供一个统一的解释。科学定位使社会空间研究困难重重。
2.理论抽象导致去空间化
空间与物相辅相成,任何学科的思考都离不开空间的维度,空间概念被引入人类思想中。空间是各种能量、事实和物质的载体,当人们描述、讨论、分析空间时,就意味着空间从实体中分离出来,它是在理论层面而不是现实中存在。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空间概念,是因为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和层次抽象空间概念。在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看来,空间具有社会性,这就意味着研究者可以通过抽象出物质空间所负载的社会性来建构社会理论。“一旦空间被归结为政治和意识形态,我们就开始忘记形式或结构意义上的空间,这种分析与公然去空间的理论不存在任何差别。”[11]空间被视为一种附带现象,一种对人类意向性或社会结构的编码或映像,空间脱离了社会,这是一个基本的错误,我们必须彻底摈弃这种康德式的二元论。
(二)时空结合领域亟待深入
时间和空间是社会存在的两个主要维度,我们要分析社会过程产生的空间,必须要理解制约社会过程的时间,即活动执行和发展的频率、速度、顺序等时间规范。但很多学者在研究空间时忽略了时间,这导致他们在进行社会空间结构分析时,通过抽离时间来解析社会要素之间的关系及联系方式,空间描述的是一个没有变化的世界。而他们在进行社会发展分析时,则主要考察社会随时间发生变迁的方式,由此引发的一个基本而重大的错误是空间变化仅仅等同于社会变迁。时间的缺失还使“社会—空间”分析范式出现缺陷——不能准确地描述社会发展和变迁。“社会—空间”辩证暗含着社会发展的两种形式:常规化循环和根本变化。前者意指社会再生产,后者则被英国时间研究学者阿切尔(Archer)称之为形变。阿切尔(Archer)进一步指出,尽管“社会—空间”辩证“包含了两种象征表达,但并没有分析那一种表达在什么条件或情况下普及。”也即是“没有回答‘什么时间’的问题”。[12]
(三)社会与空间没有实现真正的辩证统一
尽管空间只能通过物质存在,但它并不仅仅依赖于特定的对象,空间还包含着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发展态势。因此,空间不能还原成物质构成要素,空间在分析中更多的是充当一种背景性因素。此外,空间中还存在着非社会性的构成要素。河流、山川、天空等自然要素被纳入社会生产中,“我们为了休闲征服了海、山脉甚至沙漠。休闲工业和建筑业已经联合起来使城镇和城市化沿着海岸线及山脉地区扩展。”[13]自然要素确实是通过社会生产这个媒介被我们认识到,但它们的产生并不依赖人类社会。社会空间研究把分析限制在“社会”参数内,因而很难将那些不属于社会的因素和过程理论化。
四、结语
本世纪初,西方的社会空间理论传入中国,在中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在社会科学界掀起了空间研究热潮。许多人在用空间视角分析社会时,往往不假思索地照搬和使用空间概念,其实,社会空间研究是众多学科共同努力的结果,不同的空间概念和空间分析模式暗含着不同学科的思维、视角与语言。我们应当分清不同学科在空间研究中各自的立场、方法和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空间研究的缘起及发展情况,同时把握各学科的独特性。目前,学界用的最多的应该是人文地理学学科中的空间概念和研究方法,吉登斯曾指出,“除了近晚期地理学家的著作外,社会科学家们未能围绕那些从时间和空间建构社会体系的模式来进行他们的思考。”[14]也许吉登斯的评价低估了社会学、建筑学、文学等学科在空间思考方面的作用,但这也证明了地理学在社会空间研究方面贡献之显著。
随着空间在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社会科学界在空间研究中的跨学科合作也日益繁多。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两个学科的交织组合以及其他有待研究的交织组合远比本文所涉及的要复杂。然而很长一段时间,这些交叉组合几乎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再发展,究其原因正是在于社会空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社会—空间的二元分裂倾向,对于时间的忽视,等等。这些问题阻碍了社会空间理论的发展,亦是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共同面对的难题。问题是跨学科协作的契机,社会空间研究今后的任务也将成为两个学科合作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 多琳·梅西.空间的诸种新方向[A].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C].谢礼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2]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
[3] Foucault M.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tings: 1972-1977[M]. Chicago: Harvester Press,1989.7.
[4]Henri Lefebvre. Space is a Social Product[A].于海.城市社会学文选[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4.
[5]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节译.[J].晓默编译.建筑师,2005,(10).
[6]罗卫东.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创新的新路径[J].浙江社会科学,2007,(2).
[7] 厄里.关于时间与空间的社会学[A].布莱恩·特纳.社会学理论指南[C].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03.
[8]哈格斯特朗.区域科学中的人[A].蔡运龙,Bill Wyckoff.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67-174.
[9] Henry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1991.8.
[10]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C].谢礼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11]安德鲁·赛雅.空间的重要作用[A].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C].谢礼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1.
[12]芭芭拉·亚当.时间与社会学理论[M].金梦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