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两小儿辩日的翻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这堂课最明显的特色就是以不同形式的朗读贯穿始终,从教学设计来看,一共安排了五个环节的朗读,每一环节都独具匠心:一读识文,这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二读说文,重在疏通文意;三读辩理,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會课文的沦辩特色;四读析人,抓住关键字词,让学生赏析文中的人物形象;五读启智,总结学习方法,启迪做人智慧。这五个环节,丝毫没有机械生硬之感,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既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的深人理解和把握,又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心理规律,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多维达成。
这堂课仅是齐读就安排了七次,但没有给人单调重复之感,这是为什么呢?原因除了每次朗读的指向和重点不同之外,也和教师巧妙的指导方法密切相关。如“一读识文”环节,在疏通字词、纠正错音之后,教师适时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仔细观察课文,文中除了逗号,句号外,还有几个特殊符号,你找到了吗?”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语文味的问题,为学生在读准字音和读出语气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提供了一个抓手,让学生的注意力从字音字义自然转到了文句的语气。此时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尝试意识开始被唤醒,并在此后渐人佳境。在“三读辩斗”环节,教师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还原式想象,代人式体验,生生互辩,师生互辩,亮点频出,课堂气氛不断推向。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在全体参与的活动中,学生对课文的核心部分产生了深刻理解。不只是内容的理解,还有论辩方式的体验,以及多角度思考问题的默會,等等。其效果不亚于一次小型的综合性学习。从学生兴奋的表情和参与的活跃程度就可以看出,这堂课对他们的影响将是长久的。
教师重视朗读行为的背后,是对文言文教学规律的尊重。文言文教学既要重视“言”,也要重视“文”,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重此轻彼。言文关系,说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教学中却不好处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要么偏于串讲串译的文意理解,要么偏于文章特色的赏析,把文言文教成了现代文。但在这堂课上,却以朗读为主线完美地连接起了“言”与“文”的教学。《两小儿辩日》属于较为浅易的文言文,语言简洁,人物对话体现了“辩”的特色,所以教学的重点应定位在感悟古文的语言特点和欣赏人物形象。这种感悟和欣赏,在贯穿课堂全程的朗读活动中,轻松地实现了。
这堂课的第二个特点是落实了以学为主、少教多学的理念。以学为主的核心理念就是要使学生的学习成为课堂上的核心事件,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多学少教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当然,适当的讲解和指导也是必要的。少教不等于不教,关键是教在学生需要的时机,教在学生似懂非懂的地方。如“二读说文”环节对于“游”的理解,学生一开始翻译为“游玩”,教师马上反问、纠正,丰富了学生的认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一些语法现象,教师在学生朗读、翻译的过程中随文点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样的少教是一种精教,前提是教师课前精心的准备和课上敏锐的关注。多学意味着学生的全员、全程参与,以及深度参与,从这堂课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基本做到了。就比赛课而言,这是不容易的。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教师所采用的有效教学策略,如翻译环节采用“开火车”的方式,辩斗环节采用分角色的方式,既有个人展示,也有群体参与,更不用说七次齐读。另一方面在于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探究欲望的唤醒。首先是教学设计五个环节之间存在一定梯度,每个环节的朗读都有不同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其次是每个环节之中教师都设计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或活动,使学生欲罢不能。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自然就是对课堂的深度参与。
言与文互融就是语言文字和人文思想的和谐统一。这就需要教师在章句和清议之间寻求平衡点和切入点,通过语言文字去体会文中的人文内涵,通过悟人文内涵促语言文字训练的夯实,让言与文互融,语言和人文共生。
一、炼言促文
文言文音韵优美,行文简练,可毕竟是一种同实际语言脱离得越来越远的特殊的书面语言,因此学生的阅读障碍比较多。其中影响学生解“文”的最主要障碍是词汇的理解。但如果教学中只注重“言的解读”这一点,那么其中蕴含的古典美、人文美学生就很难领略到了。因此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古汉语字词句的知识,又要注重文本的整体把握,关注文章的篇章结构和表达方法,同时强调文本的思想情感和古代文化的传承和熏陶。这也就是说,要在理解言的基础上,结合文章语境积累文言,进而正确把握文本,步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达成感情共鸣,使文言不分,文言并重。
1.正言通文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记诵诗词散文名句佳篇,对于陶冶和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功底和精神底蕴。因此,文言文教学首要任务是在读准言、读通文中体味古文的韵味,不能未解其义、未悟其文就让学生死记硬背。必须着力于记诵积累以悟文,要在反复、变化的诵读中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在触摸语言韵味中与文本对话,逐渐进入文本的语境。第一,读准字音,解决文字障碍。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异于现在的字音,但字音的确定还是有一些方法,这些方法需要传授。有些字是通假字,那就要读本字字音,有些字要根据文意来确定读音,还有些特殊称谓的读音,就要读它自己特定的读音。第二,读准句读,读顺文意。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更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正确的停顿是为了准确、清楚地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如果把握不好句子的停顿,很容易会错文意。依句停顿:文言文中有些句子和现代文的句子构成的要素是一样的,停顿时就可移用现代文朗读的方法,如“梁国/杨氏子/九岁”;据文停顿: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停顿,不能只看句子的外部特征,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语文学习是在认知基础上体验熏陶的过程,学生“活生生的体验”及“自我的精神体验”不是靠讲解翻译来代替完成的,而是靠反复的读来沉潜涵泳。这样课文的文意、文情、文趣都可以在铿锵的声调中体现出来。
2.析言知文意。小学作为文言文阅读的启蒙阶段,虽然所选的都是一些浅显、有趣、有味的小短文,但也偶有古今词义、语法表达不同之处,易和学生的原认知产生冲突,是难点所在。教师要善于言文融合,把这些冲突点转化成探究点,帮助学生理解文意。如《杨氏之子》一文,稍一梳理不难发现,文中同一人物的不同称呼和“家禽”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所在。如文中的家禽与学生生活经验中的家禽并不一致,在教学时让学生先借助注释尝试读懂课文,用讲故事的方式反馈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在交流中点拨设问:“孔雀是家禽吗?”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明晰家禽的意思及在朗读时两字之间需停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摈弃简单的字义记录、对等翻译的机械教学方式,运用讲故事的形式充分暴露学生对字、词、句、文的理解障碍所在,继而把难解的字词还原到句子、文章里,在语境中让他们自我解疑,既着眼于对言的理解,又着力在学生对文中语言内化后的自我表达,把言和文很好地杂糅在一起。
3.辨言明文旨。在文言文中,影响学生成长的决不是哪个文言词或者句子的解释翻译,而是文章蕴含的深邃思想和语言的魅力,即古人读书定要“其义自见”的东西。文言文字少意深,所要“见”的往往就藏于一字微言之中,需要教师慧眼识金,引导学生发现、比辨,体味其深藏的妙处与蕴意。如学生初读《杨氏之子》,都会为杨小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的反击而击掌叫好。如果到此为止,那教学只关注了语言的艺术,却忽视了文本的价值取向,有违文之本意。为让学生读透这语言艺术背后的真意,教师先出示两句话:①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②孔雀是夫子家禽。再让学生读一读,说说体会到了有什么不同。学生有从语气上体会到第一句比较委婉,更有学生体会到第一句的意思并非是肯定的,而第二句的意思是肯定的……这时,教师顺势引导:你们能联系孔君平的话再来品一品杨小儿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吗?把你的理解用“如果……那么……”的句式写下来。在交流中学生体味到了杨小儿的话中之意是:如果我和杨梅是一家子,那么夫子和孔雀也是一家子,反之亦然。至于事实是否如此全在于孔的认为,他把皮球踢回给了孔君平,不但有智而且有礼,实乃聪且慧。以上教学层层激疑,有意引导学生去比较、区分这些不同的精妙之处,在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中拓展思维空间,不但领略了文中语言的魅力,更正确把握了文章的主旨,提升了文言文教学的内涵。
二、赏文习言
教文言文,指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意;反过来说,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文章是作者思想情感、道德评价、文化素养、审美趣味等的“集成块”,是一个活的整体,而不是各种语言材料的“堆积物”。文章语言之所以值得揣摩咀嚼,因为它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如果只着眼于词句本身的学习,而忽视甚至舍弃了它所承载的丰富内容,结果必然连语言本身也不可能真正学好。把文言文作为文章(它本来就是文章)来教,就要遵循教读文章的一般规律,处理好词句和文章整体的关系,这不仅是学习文章的需要,也是更好地理解文言词句的需要。
1.依文悟言,言文合一。品味感悟文章的语言,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思想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文体决定了写作语言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文体对写作语言也有不同的要求。如曹丕所言:“奏议宜雅,书论宜理,名诔尚实,诗赋欲丽。”其实优秀的作品在语言创作时,都不自觉地将其文体意义发挥到了极致。从这个意义上说,引导学生根据文体把握文中最显著的语言表达特征,也就是为他们学习语言打开了一条通道。《杨氏之子》和《两小儿辩日》都是描写古时小孩生活的有名篇章。两文对小孩的语言描写用词细腻传神,教师可以围绕对话展开品读教学,为学生展现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体会文言文的语言魅力。但由于两文的重点又有区别,所以对对话揣摩理解的落脚点也应有一定的区别。《杨氏之子》一文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首先是言谈轶事,然后才是小说。这就是说,《世说新语》的着眼点主要是“言语”,为了增强表述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才把言语加工成了小说的样式。教学此文,对此文词句的理解应该落在语言之“智”上。而《两小儿辩日》是寓言,运用对话描写的目的是要说明一个道理,所以对文中语言的理解要侧重于“理”。文言文文体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赋予了课堂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和形式。通过不同文体的语言特征的把握,对准确掌握教学的尺度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指导学生针对不同文体特点理解和把握文本,不管是对文章语言的理解,对文章的写法、意蕴的体会,还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帮助的。
一、以历史故事为背景,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几篇文言文都具有故事性,教师在教授之前可以历史故事为背景进行导入,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如,在执教《伯牙绝弦》一文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传说在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宫廷有名的乐师,他不仅技艺超群,而且有一把不同凡响的瑶琴。据说,这把瑶琴是集日月之精华,山川河流之灵气于一身,能奏出天籁之音。可是有一天,俞伯牙竟摔破了他这把心爱的琴,并且此生都不再弹琴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个究竟吧!我发现在讲这个故事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专注于听故事,并且听完故事后都急于想从课文中探个究竟,这就为下面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先看图片叙述故事,再进入课文学习
小学语文课本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相应的插图,文言文也不例外,如果用好了插图,学习文言文也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执教《杨氏之子》一文时,我先从网上下载与课文有关的一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再要求学生按照图片内容组成一段话,学生所组成的话与课文翻译并无多大出入,于是我趁热打铁:“同学们,刚才大家所讲的这则小故事其实可以写成古文的形式,你们想读一读吗?”这时,学生都兴味盎然,打开课本你一词我一句地读开了。
三、利用表演形式,让文言文通俗易懂
本文从西夏文典籍中辑录西夏人翻译的《诗经》文句二十六则并考察其义训正误,试图据以窥知西夏党项人对经典汉文学的理解能力,以及中国的主流文学传统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经初步考察可知,西夏《诗经》译例中有半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严重失误,这说明西夏知识分子对于《诗经》并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熟悉,以《诗经》为代表的中原古典文学没能成为党项文人文学的滋养。
【关键词】 诗经 西夏 翻译 古典诗歌
《宋史·夏国传下》记载,西夏仁宗人庆元年(1144)“始建学校于国中”,天盛元年(1149)“策举人,始立唱名法”。科举考试中的“唱名”初见于宋太宗雍熙二年(985),由此可以估计西夏的相关制度基本上是从北宋承袭来的。在此之前,西夏曾向北宋索取过“九经”及“正义” (《宋会要辑稿·礼》六二之四、四一) ,人们似可期望中原传统的儒家经典也会被用作西夏科举的教材,从而成为西夏党项文人文学的滋养。不过由于史料的缺乏,我们只知道夏仁宗在执政期间曾大力倡导文教,但是却无法对西夏人的受教育状况和文学素质给出全面综合的估价。本文将从西夏文典籍中辑录西夏人翻译的《诗经》文句并考察其义训正误,试图据以窥知西夏人对经典汉文学的理解能力,以及中国的主流文学传统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我们之所以首选《诗经》为考察对象,这不仅是考虑到真正读懂《诗经》需要具备专门的训诂学知识,而且考虑到诗歌的翻译在所有的文学形式中应该是最难的,也就是说,翻译《诗经》对于外民族译者来说是一件颇为“见水平”的工作。
西夏人翻译的中原汉文书籍属于“四部书”的有十余种,均出土于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黑水城遗址,今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和英国大英博物馆。全部资料中并没有整部的《诗经》译本,我们所能见到的仅仅是一些零星的句子,这些句子本来是中原其他书籍在行文中征引的,西夏人在翻译那些书籍时便把原引《诗经》的句子一道译了出来。就目前所知,夏译汉籍中引及《诗经》的有六种,共征引二十八则,具体情况如下:
《孟子》,佚名夏译,写本。原件照片1966年由科罗科洛夫和克恰诺夫合作刊布 ① ,199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再次刊布②。原书残损严重,迄今未见全文解读。现存部分引《诗》五则,依次出自《豳风·七月》、《小雅·大田》、《大雅·文王》、《鲁颂·閟宫》、《小雅·车攻》。
《类林》,唐于立政(627—679)原撰,佚名夏译,夏乾 十二年(1181)刻字司刻本。原件照片及俄译文1983年由克平发表③,汉译文1993年由史金波等发表④,原件照片199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再次刊布⑤。现存部分引《诗》六则,依次出自《鄘风·相鼠》、《大雅·皇矣》、《小雅·白华》、《小雅·鹤鸣》、《王风·大车》、《小雅·青蝇》。
《论语全解》,宋陈祥道(?—1093)原撰,佚名夏译⑥,夏乾祐年间刻字司刻本。原件照片1966年由科罗科洛夫和克恰诺夫合作刊布⑦,199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再次刊布⑧ ,已有全文汉译⑨。现存部分引《诗》四则,依次出自《大雅·卷阿》、《大雅·抑》、《小雅·伐木》、《大雅·下武》。
《孝经传》,宋吕惠卿(1030—1111)原撰,佚名夏译,夏仁宗时代草书稿本。原件照片1966年由科罗科洛夫和克恰诺夫合作刊布⑩,199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再次刊布11 ,迄今未获全文解读,仅见格林斯蒂德完成的楷书转写12。可识读的部分引《诗》十则,依次出自《大雅·文王》、《小雅·小旻》、《大雅·烝民》、《小雅·小宛》、《小雅·节南山》、《大雅·抑》、《曹风·鸤鸠》、《大雅·泂酌》、《大雅·文王有声》、《小雅· 隰 桑》。《孟子传》,考为宋陈禾(1100年进士)原撰,佚名夏译,写本。原件照片1966年由科罗科洛夫和克恰诺夫合作刊布13,但编排次序略有 舛 讹,199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另以正确次序刊出 14,已有全文汉译15 。现存部分引《诗》一则,出自《小雅·谷风》。
《经史杂抄》,撰者、译者及撰译年代均不详,刻本,首尾皆残,书题为今人所拟。原件照片199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刊布 16,迄今未见全文解读。书中自称引《诗》两则,一则可以译作:
《毛诗》曰:“我生于母,父养育我。长大成人,如何不孝?”又曰:“我之初生,父母劬劳。我欲报恩,昊天不许报之。”
这大约是《小雅·蓼莪》诗句的 舛 讹:“哀哀父母,生我 劬 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很明显,译者仅仅是以自己的体会叙述了诗歌的大意,而未能忠实地表现原作的词句,严格地说这是不能称作翻译的。不惟如此,《经史杂抄》的另一则引《诗》更令人难得其解:
《毛诗》曰:“线依针过,衣成不成在于线;中依主行,夫敬不敬在于女。”
我至今不能认定这段话译自《诗经》的哪一首,也许它和《诗经》根本就没有关系。事实上,《经史杂抄》是迄今所见编译质量最差的西夏著作,估计它的汉文原作者和西夏文译者都只是民间的小知识分子,并没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书中虽然也征引了二十余种古籍,但大多像是据市井传言记录的,作者和译者恐怕都没有亲自读过有关的原著17。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两则引《诗》并不能算作真正的《诗经》西夏文译例。
除去《经史杂抄》中的两则,我们下面来逐一考察其余的二十六则译《诗》。初步的考察基于这样的假设:唐宋之际已有包含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的《毛诗正义》行世,为当时知识分子的必读书之一,则西夏知识分子读《诗》也当以《毛诗正义》为本18。这样,如果我们看到西夏人翻译的《诗经》词句合于《毛诗正义》诂训,那么这就说明西夏译者是仔细读过《诗经》的,反之则说明他们没有仔细读过《诗经》,或者对《诗经》根本就是一窍不通。
1.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鄘风·相鼠)
西夏译《类林·忠谏》:“为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其有礼。《毛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岂可去礼乎?”其中征引《鄘风·相鼠》两句 (见附录,下同), 字面意思是“人为礼无,则速不死何为”(为人无礼,则不速死何为)19。西夏译“遄”为“速”,合于毛传“遄,速也”。
2.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王风·大车)
西夏译《类林·贞洁》:“时楚国伐息国,虏息君,使守门,楚王将妻其夫人。夫人不从,作诗曰:‘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若予不信,有如皦月。’后遂自杀。”其中征引《王风·大车》四句,字面意思是“生时室异,死时墓同。若我不信,月清明如”(生时异室,死时同墓。若我不信,如清明月)。西夏译“谷”为“生”合于毛传,译“穴”为“墓”合于郑笺“冢圹中”。《诗经》“日”字西夏作“月”,估计是翻译所据《类林》汉文底本讹“皦日”为“皦月”,西夏译者沿用其误而不知校改。“皦”字毛传训“白”,西夏译作“清明”,来突出“白”义,不确。
3.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曹风·鸤鸠)
西夏译《孝经传·圣治》:“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中征引《曹风·鸤鸠》两句,字面意思是“善人君子,其仪不差”。西夏译“淑”为“善”,译“忒”为“差”,合于《孝经》玄宗注“淑,善也;忒,差也”,而不合于《诗》毛传“忒,疑也”(孔疏:“执义如一,无疑贰之心”)。
4.昼尔于茅,宵尔索绹。 ( 豳 风·七月)
西夏译《孟子·滕文公上》:“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其中征引《 豳 风·七月》四句,今残存前两句,字面意思是“日间草拔,夜间索制”(日间拔草,夜间制索),似出《孟子》赵岐注“昼取茅草,夜索以为绹”,亦基本合于《诗》郑笺:“女当昼日往取茅归,夜作绞索以待时用。”
5.友贤不弃。 (小雅·伐木)
西夏译《论语全解·卫灵公》:“对而言,则事贤友仁;通而言,则贤亦可言友,仁亦可言事。《诗》曰‘友贤不弃’、《易》曰‘休复下仁’是也。”其中征引《小雅·伐木》小序一句,字面意思是“贤友不弃”(友贤不弃)。
6.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小雅·车攻)
西夏译《孟子·滕文公下》:“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诗》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其中征引《小雅·车攻》两句,今残存七字,字面意思是“法不矢,箭放中如”(不失法,放箭如中)。按郑笺释“舍矢如破”为“矢发则中”,可知“如”在此用同“则”,西夏译为“如同”之“如”,犹言“就像射中了一样”,误。
7.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小雅·鹤鸣)
西夏译《类林·辩捷》:“张温复问:‘天有耳乎?’秦 宓 答曰:‘有。《毛诗》中说: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若无耳,何以闻之?’”其中征引《小雅·鹤鸣》两句,字面意思是“九宵鹤鸣,声音天闻”。按“皋”字毛传训“泽”,“九皋”犹言“深远的池沼”,西夏译为“九宵”,大误。
8.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小雅·节南山)
西夏译《孝经传·三才》:“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其中征引《小雅·节南山》两句,字面意思是“明明师尹,民俱尔视”。西夏译“具”为“俱”,译“瞻”为“视”,合于毛传。惟“赫赫”毛传训“显盛貌”,《孝经》玄宗注训“明盛貌”,而西夏译“明明”(明显、清楚),未突出“盛”(显耀)义。
9.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小雅·小旻)
西夏译《孝经传·诸侯》:“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其中征引《小雅·小旻》三句,字面意思是“颤颤敬敬,渊深上如,冰薄行如”(颤颤敬敬,如上深渊,如行薄冰)。按毛传:“战战,恐也;兢兢,戒也。”《孝经》玄宗注:“战战,恐惧貌;兢兢,戒慎。”西夏译“颤颤”犹言“冻得发抖” (《文海杂类》5.162) ,未表现“恐惧戒慎”义。
10.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 (小雅·小宛)
西夏译《孝经传·士》:“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其中征引《小雅·小宛》两句,字面意思是“早起夜寐,汝生所勿让”(早起夜寐,勿让汝所生)。毛传训“忝”为“辱”,即“辱没”意,西夏译为“谦让”之“让”,全然无稽。
11.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 (小雅·谷风)
西夏译《孟子传·离娄下》:“以朋友道绝,故《谷风》之诗云:‘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彼羿与逢蒙之所以分别也。”其中征引《小雅·谷风》四句,字面意思是“恐也惧时,我怀内置。安将乐将,我弃遗如”(恐惧之时,置我怀内。将安将乐,弃我如遗)。
12.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小雅·大田)
西夏译《孟子·滕文公上》:“《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其中征引《小雅·大田》两句,今残存七字,字面意思是“田公雨,我私于至”(雨公田,至于我私)。
13.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小雅·青蝇)
西夏译《类林·占梦》:“王梦见青蝇,积矢,毁东西台。王问龚遂,龚遂曰:‘《毛诗》中说:营营青蝇,止于樊。恺 悌 君子,无信谗言。今左右谗佞以虚矫劝者多也,陛下察之!’”其中征引《小雅·青蝇》四句,字面意思是“苍蝇纷纷,垒边于降。逊能君子,谗舌言勿信”(纷纷苍蝇,降小垒边。能逊君子,勿信谗舌言)。按“营营”毛传训“往来貌”,西夏译“纷纷”,大致可通。但毛传训“樊”为“藩”(藩篱),郑笺训“岂弟”为“乐易”,而西夏译“樊”为“垒”(营垒),译“岂弟”为“能逊”(谦逊、柔和),皆误。
14.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小雅· 隰 桑)
西夏译《孝经传·事君》:“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其中征引《小雅· 隰 桑》四句,字面意思是“心上爱矣,远不谓矣,心中藏矣,何日记矣”。西夏译“遐”为“远”,与郑笺相合。
转贴于 15.天步艰难。 (小雅·白华)
西夏译《类林·辩捷》:“张温问曰:‘天有足乎?’秦 宓 答曰:‘有。《毛诗》中说:天步艰难。若无足,何以有步?’”其中征引《小雅·白华》一句,字面意思是“天行艰难”。西夏译“步”为“行”,与毛传相合。
16.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大雅·文王)
西夏译《孟子·滕文公上》:“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也。”其中征引《大雅·文王》两句,今残存五字,字面意思是“是,其命唯新”。按“其命惟新”毛传:“乃新在文王也。”西夏以语气词“唯”当“乃”字,可通。
17.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大雅·文王) 西夏译《孝经传·开宗明义》:“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其中征引《大雅·文王》两句,字面意思是“汝祖不念,其德修”(不念汝祖,修其德)20。按“无念”毛传训“念也”,孔疏:“言当念汝祖。”知“无”在此为发语辞,或可译“当”,或可不译,西夏译以否定词“不”,大误。18.乃眷西顾。 (大雅·皇矣)
西夏译《类林·辩捷》:“张温问秦 宓 曰:‘天有头乎?’答曰:‘有。’张温曰:‘在何分?’秦 宓 曰:‘《毛诗》中说:乃眷西顾。以此知之。’”其中征引《大雅·皇矣》一句,字面意思是“天顾方时西方乃见”(天回顾时及见西方)。西夏补出主语“天”,大约本于《皇矣》上文“上帝耆之”。
19.媚兹一人,应侯顺德。 (大雅·下武)
西夏译《论语全解·卫灵公》:“《诗》中云:‘媚兹一人,应侯顺德。’可以为王者之佐故也”。其中征引《大雅·下武》两句,字面意思是“此妙一人,王合德顺为”(此妙一人,合王顺德)。按郑笺训“媚”为“爱”,则句意当作“爱此一人(天子)”,夏译“此妙一人”不通。又“侯”字毛传训“维也”,知在此为发语辞,无实义,西夏竟译以“王侯”之“王”,大误。
20.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大雅·文王有声)
西夏译《孝经传·感应》:“孝 悌 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其中征引《大雅·文王有声》三句,字面意思是“西自东自,南自北自,不服思无”(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21.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大雅· 酌)
西夏译《孝经传·广至德》:“《诗》云:‘恺 悌 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其中征引《大雅·泂酌》两句,字面意思是“赢胜君子,民之父母”。按“岂弟”毛传训“乐易”,西夏译为“赢胜”(胜利、成功),语义全然无稽。
22.来游来歌。 (大雅·卷阿)
23.靡哲不愚。 (大雅·抑)
西夏译《论语全解·公冶长》:“《卷阿》诗中曰:‘来游来歌。’《抑》诗中曰:‘靡哲不愚。’宁武子邦有道时知,邦无道时愚,盖得诸此而过者是也。”其中征引《大雅·卷阿》、《大雅·抑》各一句,字面意思分别是“游来歌来”(来游来歌)、“智不愚无”(无智不愚)。按毛传:“国有道则知,国无道则愚。”西夏译“哲”为“智”,合于毛传“知”字。
24.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大雅·抑)
西夏译《孝经传·孝治》:“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其中征引《大雅·抑》两句,字面意思是“觉行德有,四国顺也”(有觉德行,四国顺之)。按“觉”字毛传训“直”,“觉德行”郑笺训“大德行”,《孝经》玄宗注同,西夏译作“觉”(觉悟、菩提),不确。
25.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大雅·烝民)
西夏译《孝经传·卿大夫》:“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其中征引《大雅·烝民》两句,字面意思是“夕朝倦无,一人之事”(朝夕不倦,以事一人)。西夏译“解”为“倦”,合于孔疏“早起晨卧,非有懈倦之时”的“懈倦”。
26.戎狄是膺。 (鲁颂·閟宫)
西夏译《孟子·滕文公上》:“《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其中征引《鲁颂·閟宫》两句,今残存三字,字面意思是“羌伏之”(羌是伏)。按“膺”字毛传训“当”,犹言“抵御”,《孟子》赵岐注训“击”,西夏译作“伏”(降伏),不确。
用《毛诗正义》衡量以上全部二十六则译例,我们可以认为是译得不错的有十二例(1、4、5、11、12、14、15、16、20、22、23、25),译得不太确切的有八例(3、6、8、9、13、18、24、26),存在严重失误的有六例(2、7、10、17、19、21)。进一步观察还可以得知,凡是西夏人能够准确翻译的诗句,其语义大都比较浅显,西夏译者凭借一般的汉语知识即可解决,不一定要参考《正义》,而一旦遇到带有古义古训的诗句,他们便难免力不从心之感。这些事实说明西夏人对于《诗经》虽然不见得全然没有读过,但也只是略知一二,并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熟悉。从13、21两则译例中的“岂弟”译法不同来看,所有的译例也许并非出自同一译者之手,但考虑到《类林》和《论语全解》都是由西夏政府机构“刻字司”刊印的,我们当可相信这些译者必然是当时政府的最高级知识分子21。政府最高级知识分子对经典汉文学的理解能力已属平平,那么其他人士将更会等而下之。
可以推想,西夏人对《诗经》的理解能力还不足以使中原古典文学成为西夏文人文学的基础。西夏诗歌作品存世的不多,可以认为是其代表作的是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收藏的一部佚题的诗集。这部诗集的正面是刻字司于乾 十六年(1185)刊印的五首长诗,背面是手抄的若干首较短的诗,戈尔巴乔娃和克恰诺夫称之为“宫庭诗”22,其中有一些目前已获解读,著名的如《大诗》23、《月月乐诗》24 、《夏圣根赞歌》25、《新修太学歌》26,等等。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看,这些作品都不像是受到了中原经典汉文学的多少影响,而是明显地和吐蕃、回鹘、鞑靼民间文学一脉相承27。当然,西夏人作出如此的选择,并不见得仅仅是因为中原经典文学的词句古奥,除此以外,与中亚草原民族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习惯也都会成为西夏文学局面的重要成因。
有证据表明,12世纪下半叶的西夏政府尽管在口头上提倡学习中原汉文化,但至多只是在“汉学”才要求人们读一点儒家经典,而在以教授西夏文为主的“番学”中则很可能采取的是词赋取仕制度,政府没有统一组织过“九经”的西夏文翻译,“番学”出身的西夏官员也并不研读“九经”28。目前我们还无从确知西夏人是怎样阅读中原典籍的。事实上,在西夏立国之前,包括《诗经》在内的中原文学作品早就在中北亚少数民族间流传了,不过有趣的是,这些少数民族文人虽然手里拿着汉字的文本,但口中却是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阅读的。例如《周书·高昌传》载:
有《毛诗》、《论语》、《孝经》,置学官弟子以相教授,虽习读之,而皆为胡语。 洪迈《夷坚丙志》卷一八载:
契丹小儿初读书,先以俗语颠倒其文句而习之,至有一字用两三字者。顷奉使金国时,接伴副使秘书小监王补每为予言以为笑。如“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两句,其读时则曰“月明里和尚门子打,水底里树上老鸦坐”,大率如此。
以此类推,我们估计西夏党项人这样读《诗》的也为数不少。很明显,这样的随口翻译往往使教书人不能仔细斟酌原诗的词句,其翻译质量可想而知。由此我们想到,承载着当时发达文化的中原经典文学并不一定会在周边民族中很快形成压倒的优势,这里面起决定作用的是各民族平民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在中古时期,和汉族接触最为密切的是女真人,契丹人次之,所以我们今天可以在辽金文学中多少找到一些受中原文学传统影响的女真、契丹作品。至于西夏、吐蕃和回鹘人,则因为和中原极少有大规模的民间交往,所以中原经典即使偶然进入那里,恐怕也只能在政府意志下成为学校教学的点缀,而无力从根本上撼动原有的民族民间文学传统。
注释
①В.С.КолоколовиЕ.И.Кычанов,Китайская классика в тангутском переводе(Луньюй,МэнЦзы,СяоЦзин),Москва:《Наука》,1966,текстыстр.75-131.
②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0—74页。
③К.Ъ.Кепинг,Лес категорий,Утраченная китайская лэйшу в тангутском переводе,Москва:《Наука》,1983.
④史金波、黄振华、聂鸿音《类林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⑤《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1册,第221—332页。
⑥吴其昱曾猜测《论语全解》的西夏文译者是仁宗朝的宰相斡道冲,本文没有采用这种说法,参看WuChi-yu,“Sur La version tangoute d’un commentaire du Louen-yu conservée à Leningrad”, T,oungPao,vol.LV,Livr.4-5,1969。斡道冲事迹见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四《西夏相斡公画像赞》。
⑦Китайская классика в тангутском переводе,тексты стр.3-49.
⑧《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1册,第47—59页。
⑨聂鸿音《西夏译本〈论语全解〉考释》,《西夏文史论丛》(一),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⑩Китайская классика в тангутском переводе,тексты стр.135-221.
11 《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1册,第2—46页。
12Eric Grinstead,Analysis of the Tangut Script,Lund:Studentlitteratur,1972,pp.300-376.
13Китайская классика в тангутском переводе,текстыстр.53-74.
14 《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1册,第74—80页
15聂鸿音《西夏本〈孟子传〉研究》,《国学研究》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1册,第117—132页。
17聂鸿音《西夏本〈经史杂抄〉初探》,《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18西夏人在翻译汉文典籍时,凡遇原文“诗”(诗经)字往往要译成“毛诗”,可以用为佐证。
19本文对西夏字义的确定参照Н.А.Невский,Тангутская филология,Москва: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восточ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1960,以及李范文《夏汉字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西夏文第七字(Analysis of the Tangut Script第310页第6行第5字)至今无人能把它转写为正楷,因而不能译出。
21有关西夏刻字司的史实,参看聂鸿音《西夏刻字司和西夏官刻本》,《民族研究》1997年第5期。
22 З.И.Горбачева и Е.И.Кычанов,Тангутские рукописи и ксилографы,Москва: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восточ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1963,стр.54.
23Е.И.Кычанов,Морезначений,Установленныхсвятыми,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Центр《Петербургское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е》,1997,стр.217-236.
24西田龙雄《西夏语“月月乐诗”的研究》,《京都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第25卷,1986年。
25 Е.И.Кычанов,“Гимн священным предкам тангутов”,Письменные памятники Востока,1968.又见西田龙雄上引文。
26西田龙雄上引文。又见聂鸿音《西夏文〈新修太学歌〉考释》,《宁夏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
(一)软件功能与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的软件需要一定的操作性,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能够为指导教师提供便捷的教学方式。在中国古诗文的了解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中国古典诗文往往是寓情于景的,诗歌的语言偏向意味深远之层次,许多语言无法通过现代白话文直观的翻译过来,或许翻译过来的白话文译文也无法达到诗文本身的艺术感。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就可以通过电脑的投影向学生展示其诗文内容。对于一些故事性较强的古文来说,多媒体教学能够以动画的形式将故事完整的叙述出来,使学生更便于理解。如《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情节,其中论题涉及到了一些物理常识,那么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就能够使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产生对应的思考,防止课堂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等问题的出现,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良好手段。
(二)结合想象与感悟诗情画意
上段文字讲述了一些诗歌的学习过程中,部分优美的格律语言无法被现代白话文直译的缺憾。那么也就间接的导致了学生不能对诗文的思想情怀感同身受,如《登幽州台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诗歌,显然是当代小学生无法通感的,对于《宿建德江》、《滁州西涧》等意象描写较强的诗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更生动的展现意象的状态。指导教师可以通过PPT课件的构建,将相关意象依次罗列在图画内,并结合相关诗句,有层次的、有远近距离的、有前后顺序的在图画中映像出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直观的体会到诗文描写的美妙,从而提高对诗文的自我鉴赏能力,也是对古文理解能力的一种提升办法。学习古诗文,感悟诗情与画意是关键,了解诗文的景象代表着怎样的感情,更是学习诗文的主要鉴赏内容,所谓“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便是来源于此。
(三)增大容量与提升课堂效率
在备课方面来讲,多媒体教学能够扩大课堂知识的储备量,同时对于课外拓展部分也能做到“随想随学”。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基本按照教案的框架进行诗文讲解,但古诗文之间的关联性较高,往往思路跳跃与教案未必能达到高度一致,在涉及到备课范围以外的知识,指导教师很难进行准确的指导。通过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实现跟随课堂教学的思维跳动,进行针对性的知识串讲。例如在学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指导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复习学习过的李白的相关作品和孟浩然的相关作品,并可以通过多媒体拓展,对相关背景予以大致讲解,让学生了解“大诗人李白为什么会写下这一名篇”,或是“李白的两首送别诗《赠汪伦》和《送孟浩然之广陵》有哪些区别”,这都是能够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现的拓展训练,同时也是对学生深度赏析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效率方面,多媒体教学节省了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并且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节省了课堂中的无用时间,为课堂效率的提升做出计划性的节约和高效利用。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引导学生走入诗文中的绮丽视界
多媒体能够通过对相关意象的图象构建,让学生对“诗情景色”通感,同时也能通过PPT教学使课程与知识点串联性更强。指导教师可以通过PPT教学,将学生代入诗文中的绮丽视界。如在《题西林壁》的学习中,对于“横看成岭”与“侧成峰”的不同视角下形成的不同视觉,通过传统的语言叙述很难使学生深刻的认知其中含义,这时指导教师可以通过PPT课件或JPG图像等多媒体方式,让学生通过参照,了解这一诗句的真实含义。或者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多维虚拟模型软件,能够使教师在解释这句诗文含义时,将虚拟模型自由拖动,使学生认识到不同角度看见的“山脉”,的确可以出现“岭”与“峰”两种形态。这种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就是正确的通过科技手段引导学生通感诗文中的独特视角,并了解诗文的绮丽视界。
(二)运用多媒体拓展了解诗人背景
此外,多媒体教学还具有强大的知识储备的优越性,指导教师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与备课,对诗人的背景与履历进行故事性的讲解。从某种程度上讲,古诗文作为古代文人表达思想感情或描绘事物的一种文体形式,与其诗人的自身经历和社会背景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对于相关背景的了解就成为赏析诗文的部分内容。尤其是对于意象较多的抒情类诗文来讲,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望天门山》等作品,都是与其诗文背景无法分开讨论的。故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外拓展就十分重要。如宋代苏轼的许多诗文都与其自身经历的两次贬谪有关;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等名句,都与变法失败有关;辛弃疾的“醉里挑灯”,与其征战沙场、壮志未酬有关。相对诗句的逐字分析,了解常见诗人的人生履历也是赏析诗歌的关键,多媒体的强大知识储备,能够有效的为指导教师提供教学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