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归有光项脊轩志

归有光项脊轩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归有光项脊轩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归有光项脊轩志范文第1篇

关键词:爱;回首;悲情

《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也是古代抒情散文的典范之作。那么,震川先生要抒发的是怎样一种“情”呢?课标前的《教师用书》分析得很明确: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相关的家庭琐事和人迁,表达人物在三世变迁后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新课标版本下的《项脊轩志》被收录在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单元旨要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更侧重于文本形象所带来的情感体验。不仅要带给学生审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和启发。因此,不仅仅是一种怎样的“情”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多维构建,知人论世,体会日常生活中的真情实感。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个最柔软的角落,那便是爱的国度。身在项脊轩的归有光曾经徜徉在这爱的国度里:夜起诵《孝经》时无尽的温暖,祭挂族谱时眼前的光亮,低眉耳语时晕开的笑颜……当爱的影像在生活小事和平凡场景中明晰起来的时候,蓦然回首,那已是一个个关于爱的回忆。归有光深爱着这一个个回忆。因为在这些记忆的光芒里,有着深爱着他的人和他更为深爱着的人。而那曾经触手可及的温度却早已转到时光的背后,留下来的是那挥之不去的,却又无法言说的伤痛。

所以,因为爱,回首;因为爱,伤悲。

课标下,重拾《项脊轩志》:以爱之名,再回首,书悲情。

站在原地的爱――悲之觞

在希腊神话里,该亚是大地之母。当地之子战败的时候,他们会趴伏下身子,亲吻大地,从该亚那里汲取力量。那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啊!极其温柔,却蕴含着无坚不摧的力量。这也便是母爱的力量。但母爱对于归有光来说是模糊的。他已记不起母亲的样子了,母亲离开归有光太久了。那时的归有光只有八岁,而他的母亲也只有二十五岁。

归有光的母亲为多子女所累,而她却在繁琐的生活中坚强地站了起来,支撑着家庭的生计。

归有光的母亲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为没落的家族、贫瘠的庭院撑起一方绿荫,而在这方绿荫庇护的世界中,唯独没有她自己。在希腊神话里,母亲是大地;在中国传说里,母亲是河流。不管是大地还是河流,都滋润过太多的绿叶,负载过太多的白帆,而作为她们自身,只是艰苦卓绝的付出和养育。

归有光是母亲的长子,是母亲的骄傲、家族的希望。小小的有光依恋着母亲,天阴雨湿,仍不肯留宿学堂。而母亲也记挂着他。夜半醒来,仍不忘催促孩儿温书。那一刻,母亲应该是幸福的,小有光是母亲艰难前行中的光亮;那一刻,小有光是豪迈的,终有一天他会实现书中的宏愿。而母亲却没能守护着自己心爱的孩子,待到学成之时。一年之后,母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结束了自己悲苦的一生。虽然母亲为多子女而苦,为家庭所累,但她依然深爱着她的孩子们,为他们奉献着一切,直到性命骤然而逝。

逐渐成长起来的归有光是寂寞的,敏感的。十年的时间,束发读书轩中的归有光似乎已经习惯了没有母亲陪伴的日子。书声从俯昂有致的身影后面飘逸下来,清朗的韵律,和着三五之夜的月光,流泻到寂静无人的角落,流淌在淡薄朦胧的世界里,那样纯净、悠然。

而母亲的讯息如风过门环,敲击着归有光的心。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

亦泣。

通过转述,为儿女每一声哭泣所牵动的慈母的样子出现在少年归有光的眼前。那再简单不过的一句话,沉淀着一颗母亲的心,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的风吹草动,会凝聚成

疾风骤雨降临在母亲的心灵。当我们跋涉在人间的时候,母亲的心追随着我们,感应着我们,承载着我们的痛苦,分担着我们的忧愁。”幼年丧母的作者只能从他人的言语中增加对母亲的了解,同时也让他意识到与母亲相处的短暂、母爱的失落以及母亲生命历程的转瞬即逝的哀伤。

那一处老地方,那一个老场景,凝结着的是母亲寄放在原地的爱。归有光是母亲心头永远舍不得的痛,母亲是归有光心上永远解不开的结。一段悲伤的终止,却又是另一段悲伤的开始。

立在桌角的爱――悲之切

幼年时母爱的失落,仍会让少年归有光内心隐隐作痛,但也正是因为这种痛楚,让他加深了对“家”的理解。因此,“项脊轩”既有追思怀远之情,又有“脊梁”挺立之志。尽管旧南阁子狭小昏暗,但是经过作者的一番修葺,明亮畅然起来。修葺起来的,难道只是作者的小书房吗?还应该有一颗蟾宫折桂的心。“学而优则仕”是中国传统文人寒窗苦读的目标。然而,这样的目标能在破败的家道环境中实现吗?

归氏家族本是钟鸣鼎食之家,无奈家道中落。在《项脊轩志》中也有对这一家庭环境的记述:“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作者寥寥数笔,淡然而平静地记录着环境的改变,家族的变迁。那一片无序和破败的景象仿佛静止在文字里,却依然掩盖不住文字背后的无奈与悲凉。家族成员的冷漠和融氛围的破碎,再一次考验着一颗年少的心。竹叶声声,兰桂无语,在一片光影交错的世界里,作者在找寻着方向。

“吾家读书久不效”,是祖母历经沧桑后的内心的悲凉。“儿之成,则可待乎”,是少年时的归有光重新燃起祖母内心日渐干涸的希望。持象笏而至的祖母又给了在项脊轩中苦读的归有光重振家风,光耀门楣的勇气。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是疼爱,“儿之成,则可待乎!”是期望,“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是信任,归有光坚定了前行的方向。

而今,当年老祖母拿过来的象笏还放在桌角,而老祖母却永远地离开了归有光。瞻顾遗迹,那份疼爱,那份信任,那份期望,让归有光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长号不自禁。

爱之深,悲之切;情之至,行之坚!

种在树上的爱――悲之深

归有光二十三岁那年与妻子魏氏成亲。这桩婚事是母亲生前为归有光定下来的。“如何让我遇见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每一个女子都对自己的婚姻报有无限的期许。魏氏是幸运的,在她最美丽的时刻,遇到了归有光。归有光也同样是幸运的,仿佛是母亲在冥冥之中对孩儿的补偿。妻子的到来,给归有光的单调生活增添了无尽

色彩。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平实的话语却隐藏不住妻子内心的喜悦与满足。阁子里的那个人是妻子引以为自豪的如意郎君。这也给不得志的归有光极大的鼓舞。贤淑乖巧的妻子走进了归有光的内心世界,融入了归有光的书斋生活,成了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妻子的爱,圈出了一片宁静的港湾,让不得志的归有光重拾温暖,再次扬起风帆。

然而,命运又一次将他深爱的人夺走。归有光幸福的生活戛然而止。“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再也看不到妻子问学时,崇拜和喜悦的样子;再也听不到妻子省亲后,自豪与满足的话语。归有光离不开妻子,因为妻子已是归有光生命的一部分。“室坏不修”是怕碰触到破碎了一地的记忆吗?还是因为那心底永远缝合不了的裂痕。妻子的离开,让归有光的内心不堪重负。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昔日夫妻共同生活的项脊轩已被重新修葺。没有妻子陪伴的生活又该怎样继续?

想想妻子种这棵树时的情景吧!她种的不仅仅是一棵树,而是对丈夫甜蜜的爱。而今,归有光站在亭亭的树下,早已辨不出是树影还是人影。如盖的树下,妻子为归有光撑起一把天然的伞,为丈夫遮蔽住外边的风雨,但却遮不住归有光落向心底的眼泪。

已过而立之年的归有光,屡试不第,历经了很多的仕途坎坷,他的心灵已经被种种辛酸和苦痛折磨得伤痕累累。感情的表达不再如十八岁那样外露,而是一种而立之年历经坎坷之后的含蓄和深沉。那段饱含温情的往事,温馨甜美,却也饱藏着深深的伤痛。“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情有多深,痛有多深。

沉思往事细思量,当时只道是寻常往事如梦,彻痛心扉!“曾经在幽暗往复中追问,才知道平淡从容是最真。”

归有光目睹了家族的变迁。破败的环境,复杂的心理,很容易使年少的他在残灯寒舍的暗夜里,怀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个关于母亲的小细节,在这个时候都会让人泪流满面。

寒窗苦读无人问,一朝封侯天下知。家道中落的痛苦、光耀门楣的责任、艰难度日的压力,让归有光意识到肩上的重担。轩中苦读,只为找寻方向。祖母的举动带给归有光心灵上的震动。是饱经沧桑的老祖母的信任给了归有光继续前行的动力,使归有光坚定了“学而优则仕”的方向。瞻顾遗迹,感慨尤深。

而立之年,穷途末路之上,既找不到来路,又找不到出路。红袖添香伴读书的脉脉温情便显得格外温馨。再回首,是妻子的温情解开了没落文人的惆怅,妻子用自己的深情铸就了爱的避风港。简单的叙述,总会让人十分愉悦,却又万分悲痛。

岁月从归有光的身边偷走了很多的东西,却将最珍贵的回忆留在了项脊轩里。那是一份份有关爱的回忆。没有豪言壮语的堆砌,没有轰轰烈烈的场景,只是平平淡淡,真真切切,却也饱有化不开的浓情。正所谓:项脊轩见往事,平平淡淡;枇杷树续前缘,真真切切。

能把生命偷走的是岁月,但能把生活守住的是我们自己。后来,归有光开始了他的浮沉宦海之旅,很少回项脊轩了,但项脊轩却从未与他分离过。因为项脊轩不只在一个老地方,在几段文字里,最重要的是它在作者的心里。

有关项脊轩的回首,是以爱的名义,抒发人世莫测的悲情。

参考文献:

归有光项脊轩志范文第2篇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代表作品,其文学性、艺术性是很高的。怎样解读才算是真正把握住了文本的深刻含意?《项脊轩志》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确立怎样的解读内容才能尊重“这一个”文本的价值?安排怎样的教学内容才算是发挥了其独特的教学价值?就目前的《项脊轩志》教学情形来看,解读随意性、教学内容浅层化的问题比较突出。我们提出基于逻辑性的文本解读,既深入理解《项脊轩志》一文的深刻内涵,又充分发挥此文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所具有的教学价值。本文以《项脊轩志》一文为例,深入探讨如何基于文本解读逻辑性的文言教学内容深化。

一、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的含意

文言文本解读的逻辑性,是指文言文本解读要紧扣文本,从文言语言、文本内在结构、文本意脉等方面往文本深处挖掘,这几个方面要形成一个富有内在逻辑性的整体。首先,文本语言是解读的基础,作者创作时选择这样的语言而放弃其他语言,自然有其理由。其次,文本内在结构是解读的重要依据,文言文本创作也符合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作者安排这样的文章结构,显然有助于其思想情感的表达,这一点往往被我们忽略。第三,文本意脉为解读提供了充分的证据,意脉的流动是作者思想情感发展变化的体现,我们解读自然要循着文本意脉之流去探寻作者的思绪情感发展。

《项脊轩志》文本解读的逻辑性主要体现在文中情感的真正内涵、删除文字的教学处理、结尾一段的赏析三个方面。《项脊轩志》的喜与悲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喜仅仅是因为项脊轩景色之静美吗?悲仅仅是因为亲人离世、家道中落吗?删除文字是否应该保留?结尾一段表达的妙处究竟怎样理解?这些问题的回答是解读《项脊轩志》的关键,也是教学《项脊轩志》的重点,符合逻辑的文本解读,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呈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选择。

二、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的教学价值

我们需要给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问题的探讨设立一个前提――文言教学视阈,因为文言文本的解读,不是语文教师的专利,任何一个读者都可以对文言文本特别是文言经典文本作出自己个性化的解读。基于文言教学视阈的文本解读逻辑性问题,有其独特性与具体性,换言之,文言教学乃至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及内在规律性要求是探讨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教学价值的理论依据。具体来说,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的教学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增强文言课堂教学“文”的含量,丰富文言课堂教学容量。

文言教学中的“文”与“言”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言”的学习是文言教学的一个重点,但若只是停留在“言”的层面或者过于突出“言”而忽视“文”的教学,一则造成课堂教学的枯燥,二则浪费了文言经典文本巨大的教学价值,三则减少了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表达等语文素养的机会,长期如此,容易造成文言学习的低效甚至无效。我们提出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的主张,增强文言文本解读的意识,增强文言课堂教学“文”的含量,有效避免课堂只学“言”或者“言”唱主角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文言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热情。

第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强化文言课堂教学深度。

我们应该避免这样一种教学观念:文言文教学“言”是重点,“文”只是点缀。比只进行“言”的教学稍好些的是对文章内容有所分析,对文章主旨有所涉及,但这还远远不够。文言课堂教学也应该有相应的教学难度,从而确保其应有的深度。缺乏难度的教学,其教学深度无法得到保证,文言教学在深度与难度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比现代文阅读教学大许多。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是增强文言文本解读的分量,提升解读的质量。注重内在逻辑性的文言文本解读,不流于文字表面,不断章取义,解读结果有相应的深度,具体解读内容环环相扣。这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显然增加了备课量与难度。在“言”的客观原因已造成理解上的难度之外,又增加了“文”的理解难度,这既是对语文教师教学的考验,也是对学生文言学习的挑战。课堂学习轻松与课堂教学难度低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若刻意降低教学难度以造成课堂学习轻松的假象,这是教师教学的失职。通过增强文言文本解读的逻辑性,以达到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强化文言课堂教学深度的目标,是语文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三,优化学生思维训练,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思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其中逻辑思维能力是训练的重点。人们可能会认为,现代文阅读才是思维训练的主战场,文言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还是“言”的学习。文言经典文本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基因显然不是“言”的学习所能全部传递的。此外,随着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阶段地位日益凸显,我们若还是一味地强调“言”的学习而把思维训练的任务主要放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将失去一些宝贵的思维训练的机会,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将受到更大的负面影响。我们主张,文言文教学也需要进行思维训练,特别是逻辑思维训练,这在当下日益重视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显得尤其重要。当然,思维训练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即使在“言”的内容学习如词类活用现象的规律归纳等方面也可以进行,但更为有效的思维训练还须在“文”的学习中加以落实。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强调解读结果的内在因果联系,突出思考的深刻性与思维的严密性。我们追求的不是文言文本解读结果的标新立异,而是解读过程的逻辑性与解读结果内容的逻辑性,换言之,逻辑性既是解读过程的要求,也是解读结果的体现方式之一。在具体的文言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内容的逐步展开,文本解读结果的逻辑性就转化为学生理解文本的活动,在理解活动中贯穿着逻辑思维训练活动。

三、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促进文言教学内容深化的方法

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促进文言教学内容深化的方法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流程安排要符合学生认知接受规律,符合教学逻辑。

语文教师的文言文本解读符合逻辑性的要求,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但教师解读的结果并非完全等同课堂教学内容,尤其是课堂教学流程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接受的规律与教学的内在逻辑,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安排的基本依据是有利于学生一步步理解文本,获得文本解读结果。教师带领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获得文本解读结果的过程中,在思维方面得到符合逻辑要求的训练,充分体验到思维逻辑性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探讨的重点是文言文本解读的逻辑性的教学价值及教学安排,文言教学中“言”的内容也是重要的,但这不是本文探讨的内容。接下来的阐述将围绕着文言文本解读的逻辑性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呈现而展开。

第二,理解文本情感及主旨要基于语言,要符合逻辑。

文本语言是理解文本情感及主旨的基础,教师的文言文本解读要立足语言、抓住语言,文言课堂教学中,则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关键的词句,去品味关键词句的含意,进而深入理解文本的情感与主旨。这里有两个方面要特别注意。一是语言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文言语言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相关的语言有着内在紧密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直接告知学生哪些语言要特别关注,更为有效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关键的词句,并能举一反三。二是文本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文言经典文本里的各部分内容不是割裂的,而是有着内在的关联,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着眼全篇、互相联系的解读意识与能力。

结合《项脊轩志》的教学,文本动人之处在于情感的抒发,教学中人们也往往在情感方面着力较多,但在情感的具体内涵及主旨的深度理解方面不尽如人意。这里主要关涉到悲的真正内涵、悲与喜内在的关联、喜的真正内涵及文章主旨四个方面,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四个设问,逐步深入到文本情感内涵的深处,准确把握情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设问1:文章“悲”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深层次的内涵又是什么?你的依据有哪些?

文章一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承上启下,文章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写悲,悲是文章的主要情感,其基本内涵容易把握,但其深层次内涵却往往被忽略。教学的重点是找到文章中表明深层次内涵的关键词句加以研读,研读的关键是挖掘出关键词句内涵及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在逻辑上支撑文章情感与主旨的理解。关键词句的发现及研读,即是逻辑思维训练的具体落实。

明确:文章“悲”的基本内涵是家道中落、亲人离世,文章通过叙述诸父异爨、怀念亡母、感念祖母、怀念亡妻四件事表达了这两种悲。

文章“悲”的深层次内涵是封建知识分子立志博取功名却无望之悲。依据是文中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矛盾之处:言及慈母用“泣”,而言及大母却用“长号不自禁”。这显然有违人之常情常理。“号”比“泣”感情更浓、悲情更悲,况且还是“长号”,还是“不自禁”。若只用“慈母逝世时,归有光年仅八岁记忆不深”来解释这种矛盾显然是无力的。感情的浓淡对比的背后,合乎逻辑的理解应该是,大母持象笏之行为及所言“他日汝当用之”之语,触到了归有光作为一个亟亟于求取功名的读书人内心的最痛处,才会下意识地说出“长号不自禁”这样的与前文明显矛盾的话语。矛盾是外显的,隐藏在其背后的内在逻辑才是我们解读的重点及依据。

设问2:文章悲与喜两种情感具有内在关联吗?若有,怎样解读它们的关联才是合乎逻辑的?

目前人们在分析《项脊轩志》中悲与喜的情感时存在割裂二者的现象,大部分的教学处理是依据文章内容先后顺序,先分析喜的内涵,再分析悲的内涵。这种做法带来的问题是造成喜的理解浅层化。我们主张先将悲的基本内涵与深层次内涵分析透彻,再谈悲与喜的内在关联,从而为挖掘喜的真正内涵做好铺垫。

明确:悲与喜是两种相反的情感,依据矛盾转化律的逻辑思路,我们认为《项脊轩志》中悲与喜存在着内在的紧密关联,要理解喜的真正内涵,恰恰可以从悲的深层次内涵的相反一面入手。

设问3:既然悲的深层次内涵是归有光立志博取功名却无望之悲,那么,喜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我们还是立足文本语言去挖掘喜的真正内涵。文章第一段描写了项脊轩的构造及变化、归有光在项脊轩的活动及项脊轩的环境,环境之美自然可以带来喜的情感,但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仅因环境之美就心生欢喜之情,毕竟有过于肤浅之嫌。合乎逻辑的解读应该是抓住归有光在项脊轩的读书活动这一关键点,结合后文所写之悲的深层次内涵,才能深入到一个古代读书人的内心世界,并准备把握其欢喜的真正内涵。

明确:归有光喜之情的表层含意是项脊轩环境幽美。我们应该抓住归有光在项脊轩的活动这个关键内容去挖掘喜的真正内涵。对项脊轩的改造活动是次要的,有价值的是读书活动。文章句子是“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J,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其中的“杂植兰桂竹木”很重要。所植“兰桂竹木”均是高雅之物,此其一;种植之时是“杂”,“杂”的含意应该理解为随意、不受任何约束。我们可以结合《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所见贾府景象来分析,林黛玉未进贾府便见“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列”与“杂”完全相反,但在各自语境中都是合适的。“列”代表着有序,表明贾府管理之严;“杂”意味着自在随意,表达的是自适自由之美。此时的归有光几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之境。在叙述项脊轩美景之后,作者马上以一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转入叙写悲的内容。既然作者之悲是立志博取功名却无望之悲,那么反观作者之喜,其真正内涵,合乎逻辑的解读就应该是追求功名心无杂念,精神境界自由自在、无羁无束。

设问4:基于上述合乎逻辑的解读,《项脊轩志》的主旨应该是什么?

文言经典文本的解读自然离不开对其主旨的把握。对《项脊轩志》主旨的浅层次理解,其原因在于忽视文本诸多关键语句,尤其是对这些语句内在逻辑的忽视。完成了上述三个设问的回答,我们基本可以把握《项脊轩志》一文的主旨,本着“知人论世”的传统文本解读方法,我们可以结合归有光生平进一步印证对《项脊轩志》一文主旨的深刻解读。

明确:此时出示归有光生平事迹,看看归有光一生在功名之路上具有怎样的经历。

归有光,字熙甫,号项脊生,人称震川先生,昆山(江苏昆山)人。明代著名散文家。出生于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少年好学,但仕途坎坷,前后历8次会试。嘉靖21年(1542)迁居嘉定(上海嘉定),读书讲学,远近从学者常达数百人。60岁中进士,初任浙江长兴县令,后被大学士高拱推荐,任南京太仆寺丞,留在北京掌内阁制敕房参与撰修《世宗实录》,积劳成疾,66岁卒于任上。

从教学逻辑上来说,在此环节出示归有光生平事迹,才能真正发挥作者介绍在文本理解上的作用。我们引入吴小如先生对《项脊轩志》一文主旨的解读作为教学资源以提升文言课堂教学的学术性与应有的深度。吴小如先生认为:“《项脊轩志》真正的主旨所在,却是作为一个没落地主家庭的子弟,对家道中落的身世发出了惋惜和哀鸣,同时也在沉痛地凭吊个人遭际的不幸。作者以一间破旧的书房为线索,写出了母亲、祖母和妻子三代人对自己的爱怜、期望和依恋,从而流露出一个失意的读书士人生不逢时的抑郁和悲哀。”①这样的解读是准确的,深刻的。

《项脊轩志》的情感与主旨理解是教学的重点,是落实“文”的教学的必然要求,我们也花了较多的篇幅加以探讨,用意在充分地展示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在促进文言教学内容深化方面的实施。文言课堂教学中如能结合具体文本长期进行符合教学规律性要求的、富于逻辑性的文本解读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将能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遵循文章结构准确理解文本。

文章结构对于文章表情达意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文章结构包括人物、情节、环境等的处理与安排,以及段落层次划分等。根据文章结构来解读文本,也是文本解读逻辑性的一个体现。

《项脊轩志》属于叙事性文学作品,从文章结构角度理解文本,重点是段落层次的划分问题。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三个句子的安排不尽相同,有的独立成段,有的安排在第二段中。从文章结构角度来看,独立成段更为合理,当然,这在课堂教学中不是难点。这里着重谈谈删除文字的教学处理。删除段落为: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其余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

设问:《项脊轩志》原文还有一段,但教材编者将其删去,你认为这一段该不该删去?依据是什么?

不同版本教材不约而同地将这一段删去。课堂教学中能不能讨论“这一段该不该删”这个问题呢?讨论这个问题的教学价值有哪些?怎样讨论才能发挥这个问题的教学价值?课堂教学中讨论“这一段该不该删”的问题至少有尊重作者与文本、确保理解的完整性、落实思维训练等几个方面的教学价值。讨论时不能仅停留在这个段落内容本身,而要回到它在文中所处的位置特别是从文章结构角度去探讨该不该删的问题。

在当下的解读语境中,高中学生完全可以理性看待古代读书士人对功名的孜孜以求,教材编者应该对此作出理性的处理。假若教材依然删除,语文教师应该基于教学的科学性,在课堂上充分讨论“该不该删”的问题。

明确:这一段原本在“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段之后,现在各个版本教材的最后两段是作者时隔十五年之后补写的,也就是说,删除段落居于归有光最初所写文章的最后一段,这在文章结构上是一个特殊的段落。从文章结构角度看,最后一段往往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归有光最初以这样一段文字作为文章的结尾,显然是有所用意的。这一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是问题所在,真正的问题是找出归有光写作之用意。这自然要结合全文来理解,尤其是要结合文章悲的深层次内涵来分析。我们认为,归有光创作这一段文字的用意在于传递一种对自身获取功名执著的信念,虽然前文表达了某种读书无望可能会愧对先祖的悲伤,但行文之结尾,归有光还是要表达出一种不屈服的信念,这在古代读书士人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教材编者应该保留这一段文字,这是对创作者的尊重,对文本的尊重,也让师生看到一个完整的《项脊轩志》与归有光。

第四,循着文章意脉深入品赏文本。

文章意脉是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意旨脉络,从意脉角度切入解读文本,是极为重要的一种解读方法,也是解读逻辑性的具体体现。就目前的文本解读现状来看,这种方法还远未得到其应有的重视。循着文本意脉深入品赏文本,有较大的难度,因此,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引导,若遇上理解难度较大的文本意脉,教师充分的讲解是必要的。

《项脊轩志》的主体部分在归有光十九岁时写成,这里,我们以最后一段文字的品赏为例,谈谈从文章意脉角度深入品赏文本的教学处理。

设问:文章最后一段在表情达意上具有怎样的妙处?

目前常见的是从语言特点及表现手法角度加以品赏:用质朴的语言,以景语结束全篇,表达了睹物思人的伤感之情,等等。这样的品赏自然没有什么错误,但毕竟未深入到文本深处,未充分揭示其表达上的妙处。我们还是从文章意脉角度切入,去探索归有光散文创作的高妙。

明确:《项脊轩志》最后两段是补写的,归有光在时隔十五年之久补写这样两段文字,表达的是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倒数第二段在平淡的叙述中,记忆中的点点滴滴、情感世界中的真情切意跃然纸上。然而妻子已然逝去,心中怀念之情是无比浓烈的,行文至此,情感脉络发展到怀念亡妻的情感必须找到一个寄托之物。这里有两点要特别注意。一是作者选择了枇杷树来写。选择即意味着放弃,枇杷树承载着太多的信息,使作者放弃其他景物,这里既有文化信息如枇杷树往往象征高洁、美满、子嗣昌盛等,也有现实的信息如“所手植也”(此处的“手”理解为“合手”要比“亲手”更符合文章情感)及“今已亭亭如盖”(物是人非、乐景衬悲情)所包含的丰富情感。二是作者行文风格使然。此时的归有光已近中年,人事悲伤、屡试不第,从内心里营造了行文低沉的可能,作者文学观念、行文风格渐趋稳定,于是以平静的叙述与描写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波澜起伏便成了必然选择。

――――――――

参考文献

归有光项脊轩志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诗情;诗意;酣畅淋漓;语淡情深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生于明正德元年,三十中举后,八上春宫不第,退居嘉定安亭江边,读书讲学,四方来从学者甚多,海内称震川先生。六十岁适中进士,选为湖州长兴知县,移顺德通判。隆庆中,任南京太仆寺丞,卒于官。著《震川文集》。

每读史至此,感怀颇多,深叹震川。叹其命运,赞其才情,颂其志愿,哀其磨难。时常诵读其《项脊轩志》,备受感动。念之,思之,如刺在喉,不吐不快。

有光之文如若其人,充满个性之张扬。洋溢诗意之美,诗情之美。尤其是追怀往事,哀悼亲旧之杂记,即事抒怀酣畅淋漓,语淡情深,将人带入情感最神秘处,尽情欢愉、叹伤。准确地说,“项脊轩志”更能体现其的特点风格。寓情于景,创造物我交融的诗情画意。文章开头简介项脊轩之来历,细腻描述其风貌。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窄小,破旧,昏暗,不堪人居,此乃衰败,贫寒之写照。意蕴其中,一丝无奈,一丝伤感,顿然涌起。然经震川修葺。“辟窗,垣墙,植兰桂竹,积书满架”竟风情再起。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徐平淡间,感知自然的无穷乐趣如山间涌泉四溅而出,一份悠闲,一种恬静伴一儒生夜坐刹那间,一切唯物,一切唯我,物我唯一。是画、是诗,尽兴体现诗境、诗情。当我等正沉醉于这至高境界之中时,一“然”字,一句“多可喜,亦多可悲”,又将你我置入即事抒情的诗意之中,去领略可歌泣的人迁,去感受波澜起伏,肝肠寸断的骨血柔情。

“诸父异”,树大分枝,固是常理,但家之离散何尝不哀伤灌肠?

内置门墙,东犬西吠,客疱而宴,鸡栖于厅,变篱为墙。

这是怎样一种凌乱?先前之“珊珊可爱”已荡然无存,感受更多的是人和事。

大母,先妪几事之描述,归有光已不能自己。

妪每渭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语未必,余泣,妪余泣。”

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倾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得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年幼丧母的归有光,对母爱之记忆较为模糊,而由老妪转述,真实自然,而光妪之音容神情跃然纸上,而母疼子,子念母又掀起真情之潮水。至于大母之勉励,之诙谐,之柔切,更细致入微,描绘老人内心之激励,喜悦与期待,这一切都符合家道中落,官宦人家长辈的神伤、口吻。这些极富个性的描写,更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从“泣”到“长号”足以钓情灼意,足以淋漓酣畅,似刻骨,似刺心。王锡爵在《太仆寺丞归墓志铭》中讲:

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后文的书斋(项脊轩)不仅是家,不仅是扬,又是家人,又是家事了,在此可更具体,深刻忆起亲人,尽可追求往事,感动感动往事。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又是一番庆幸,暗喜涌在心头。其妻之描写,则更为辛辣,煽情。

“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可见耳鬓厮磨之亲密和谐,脉脉真情。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三年,余久痛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地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长居。

此刻震川之笔触,之与先前天壤之别。

“泣”“长号”已成往事,今之沉然,淡然将澎湃汹涌之情深掩,细嚼之,回味无穷,冥思无尽。

曾是归震川敌对者的后七子之首王世贞,晚年说先生于故词,虽出于史汉,而大较于折衷于昌黎,庐陵,当其所得意,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超然当名家矣。(《序》)

好一个不事雕琢而自由风味!典型的抒情情节更将诗意美推向顶峰。文中末段一典型情节使我等坠入情感之深渊。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历历在目,恍若昨日之往事,今昔,物在人之,喜悲,逝水般远去,唯妻手植之树,迎春送秋计,落红无数。点飘叶几许,血雨风霜,成苍郁之茂,兀兀无言,独立于世,伴百年老屋,忆逝水年华,念往日悲欢,再唤起深长久远之回忆,掀起潮汐之情,肆意奔流……

掩卷然想,情思涌窜,实难自己。

怎奈简析未完,不敢泪流。

无论古散,今散文,必有议论,或点睛,或评价,旨在明志。本文之议,为诗意又添姿色。

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隆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陷井之蛙何异?

寡妇清之丹穴,因利名闻天下,身后留名,诸葛居陇中,研史察今,三分天下,成就大业,而震川处败屋扬眉瞬目,潜志习书,复兴家道,岂敢以陷井之蛙而自居?是冲天前的蛰伏,是扶摇自上时的踌躇,这是豪情万丈的壮美。

诗意之美重在情《项脊轩志》全篇以书斋为线,逐层展开,以情为神,兼形相系,吞吐胸臆。从“珊珊可爱”的乐趣到“长号不自禁”的哀伤,从老屋凌乱的无奈至亭亭如盖的思想,从苦学的亢奋到不常居家的淡然,情感种种,任意放纵如溪上之落叶、浪头之扁舟、苍穹之流星,飘零的、跌落的、描绘的、滑过的都是美丽。“项脊轩”之描写,琐事之追忆,虽然鳞半爪,都是生命岁月里最灿烂耀眼之星辰,照彻人生,照彻世界,是生活之浓缩,生命之闪光,捕捉住,就闯入无比诗意的生活。正是这般的诗境、诗情、诗意为归氏散文博得倾世之名。

时人谓之,今之欧阳修。

清代黄宗羲誉为(《明文案序》)。

清桐城姚鼎编《古文辞类篡》在元明两代大家中,独取归震川,视之为唐宋八家与桐城派间之桥梁。

归有光项脊轩志范文第4篇

开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写轩的狭小、破漏与昏暗,那修葺前的破旧老屋,很像他那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而他于残垣败堵中崛起,想通过修一室之举来整肃自己的心灵世界,鞭策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去支撑起业已中落的大族家脉,接过祖辈光耀门楣的火把,再把它熊熊燃起。因此他修葺小屋时的最大盛举就是“前辟四窗”,他想把光明引进轩中,也扫一扫“我家读书久不效”的阴霾,为自己鼓劲,也寄希望于未来。

继而,作者描写了修葺后的项脊轩。“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这写出了项脊轩的明亮美;“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亦遂增胜”,这写出了项脊轩的环境美;“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写出了作者的心情美。这是一个多么恬静、闲适、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理想境界。从这种意义上讲,第一段的文字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惊才风逸,壮志烟高”的少年先扫一室,后扫天下的乐观情怀;可是透过纸背,却看到了一个落拓学子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无边寂寞。关于这一点,那“寂寂”的庭阶可以印证,那“三五”的夜月可以为凭,那“人至不去”的小鸟也可以申明。

“多可喜,亦多可悲”几个字,承上启下,思路陡转。“喜”字呼应上文,但“悲”从何而来?一是大家庭的分崩离析,表现了作者对家庭衰败的哀痛;二是”老妪”回忆母亲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三是祖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和企盼,含蓄地表达了他怀才不遇、功名未成、辜负了亲人的抚育和期望的无限沉痛的心情。平淡的文字,唱出了深沉的人生哀歌。

紧接着作者“束发读于轩中”,用深情的笔抒写了祖母看望并勉励自己的感人场面。“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再此,大类女郎也?”这句话将祖母的心事暴露无疑。“久不见”三个字既是想念,同时也是祖母对孙儿的关注。没有至爱,岂能发现孙儿“竟日默默在此”呢?“大类女郎”一句就是祖母的肯定与嘉奖了,虽然它似乎是以责备的方式来表达的。但祖母的话亲切又幽默,生动的再现了老祖母对孙儿关切疼爱的心情。“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轻轻关门的动作,几句喃喃自语实在感人肺腑。继而祖母拿来了先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的象牙笏板,希望“我”“他日当用之”。这一动作包含着祖母对自幼丧母的孙儿多少深切的关怀和不尽的希望啊!而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至少已经经历了两次科考的失利,“瞻顾遗迹”,必然百感交集。何时能遂自己的志向?何日能偿祖母的夙愿?功名未成,有负祖母,愧对先人,作者怎能不“长号不自禁”?

读书轩中的归有光每每念及家道中衰、母亲早逝、眼前祖母的殷切希望时,对他而言这该是何等沉重而又凄切啊!他“瞻顾遗迹”,觉得一切如在昨日。“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业已成人的归有光,无论是想见亲人一面,抑或是想孝敬祖母与母亲一次,都已是“子欲孝而亲不在”了,可想而知,归有光的“长号”中有着多少的无奈、多少的遗憾啊!

“后五年,吾妻来归……且何为阁子也?”这是作者回忆夫妻生活的片段,夫妻之间既有学问的切磋,又有感情的交流,令人想见当年夫妻之间耳鬓厮磨、相敬如宾的情景,尤其妻妹关于南阁子的话,既扣住题目,又侧面反映出夫妻的志同道合,这信手拈来的生活片段,在淡墨中蕴涵着脉脉真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最后一语至少流露出这样三种意思:一是惊叹时光的流逝,同时也寄托着作者“岁华虽摇落,芳意竟难成”的复杂心境。二是感慨自己的爱情,对亡妻深沉的爱恋,不仅不会随着岁月老去枯萎,反而会因时光的流逝而更加郁郁葱葱。三是寄希望与未来的功名。中年中举,多少给了他灰暗的人生一点亮色。他多么希望自己的功名也能像庭中的枇杷树一样“亭亭如华盖”,留给后世子孙以更大的荫庇。但综观作者辛酸的一生,“三场科举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他用了整整45年的时间去追求功名,却终于在60岁时中了进士。6年以后,他于任上辞世,岂不悲哉?岂不悲哉!

项脊轩是归有光青少年时代读书的书屋,正是这间小小的书屋,记录了作者成长中的一些人和事,也见证了归家这个封建大家庭分崩离析的苍凉悲切和作者凄凉身世的沉重慨叹。文章之所以感人至深,是因为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细节描写演绎亲情,读来使人倍觉真实亲切。全文自首至尾,处处紧扣“项脊轩”来发挥,把各不相连的琐事缀合起来,抒发了以一贯之的深挚情感。

归有光项脊轩志范文第5篇

关键词:归有光;散文;人物;描写;真情

出现在高中课本以及练习中的明代散文作品,要数归有光的为多。人教版和苏教版语文教材都收录了他的《项脊轩志》。苏教版把它编入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这一专题,突出了文章的真情感人。感人之文可谓多矣,而归有光散文独成一派。我们授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文言知识,了解文章内容,也为把他写文的特色及方法介绍给大家,以供叙事和描写人物时使用。

明代嘉靖年间,散文出现了盲目尊古的倾向,归有光大力倡导唐宋散文以纠正之,成为“唐宋派”代表作家,其散文创作被目为明代散文和有情桐城散文之间的桥梁。

对于散文的创作,归有光提出自己的文艺理论:“欲文之美,莫若德之实;欲文之华,莫若德之诚;以文为文,莫若以质为文。”他也以自己的写作践行了这些理论,其散文作品,虽然多写琐屑之事,恰如姚鼐所言,“于不要紧之处,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似乎无心散漫,笔墨寥寥,“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评价归有光散文的特色可总结如下: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前三点其实可以归并为一,写小事,抓细节,言真情,普通平凡之言语而感人心肠。

其散文中形象,亦大多于细节处落笔勾勒,琐细处传递真情,显示出人物的独特之美,耐得咀嚼,使人叹惋。黄宗羲《张节母 叶孺人墓志铭》:“余读震川之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节见之,使人欲涕。” 这恰恰是归有光写人散文的最大特色,读来似初春细雨,润物无声。了解这一特点,能帮助学生叙事写人时有意识地学习它,运用它。

他散文中怀念女性的作品尤为人传诵。在学生可接触的归有光散文中,这些女性形象的描写可谓深入人心。

一、祖母的形象

《项脊轩志》对祖母的刻画,文字不多,是这样回忆的: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此段话语前一个“过”字,甚有考究,教参及其他翻译处都理解为“走过”、“经过”、“路过 ”之意,如此,则一次专门的探望变成了无心无意之举。然而“过”有特地“拜访”“探望”的语意,虽然老祖母“拜访”孙儿是说不上的,此处理解为特地探望却是恰当不过,和话语中“久不见若影”故而想念,呼应得极好。

祖母“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一句话,既像玩笑又透露出老祖母特有的慈祥和亲昵情味,疼爱之意立出,换做其他人(即便是祖父)是不可能说的;祖母担心外面有什么声响会干扰到孙子读书,临走时 “以手阖门”这一细节,贴心而细致,饱含了对他的悉心爱护之情;一句自语以及“持象牙笏”嘱咐的细节反映出对孙子的勉励与厚望,表现出长辈寄希望于孙子的一片殷切心情。至此,寥寥几笔,一位慈爱而又怀有殷殷之情的祖母形象便呼之欲出了。

二、对母亲的描写

《先妣事略》是为已故的母亲周孺人写的怀念文章,归有光选择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

母亲出生名门望族,十六岁出嫁,七年中生七子,其中夭折二子,二十六岁去世。一生劳苦,具有勤劳、俭朴、宽厚、聪慧、识理种种优秀的品格。文中说,母亲回吴家桥娘家,则纺棉;到县城婆家,则搓麻线。虽然并无盐米短缺之忧,却忙碌得像吃了早饭没晚饭的样子,可见她是勤劳成性的。又说冬天生炉剩下的炭屑,她也吩咐婢女团起来,一排排晾在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可见其俭朴。尽管拖累很多,“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却“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可见其善于持家。她待僮仆,虽不免有责罚,下人却无有在背后出恶语怨言者,可见其公允。娘家每年送来尝鲜的“鱼蟹饼铒”,大都与家族中人共享,故“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可见其厚道。最后忆及母亲对归有光的教育:有光七岁与堂兄有嘉入学,遇到雨天,有嘉便不上学了;有光自己也不想上,但母亲却不允许,可见她对子女决不一味溺爱,俨然有孟母之风。每每半夜母子睡醒,母亲便“促有光暗诵《孝经》”,倘能熟读至十分流利,“无一字龃龉”便很高兴,可见母亲教子很严。总之,通过一系列家庭琐事的追忆,凸现了一个能干、慈爱而有见识的母亲形象,令人起敬。

三、对妻子的描写

《项脊轩志》第六、七两段的后记,着重写对亡妻的怀念。是正文部分的自然延续和补充。只言片语,感情的抒发却更见深沉强烈。叙事时是所谓的“疏可跑马”,留着大段大段的空白处,而情感的抒写却正是“密不透风”细腻至极。一句感叹都不见,真情全在细节中:

“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诉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如不仔细品读,绝体味不出其中的夫妻恩爱和归有光写此段文字的真切心情来。书斋,是男子读书处,“时至轩中”可见两人形影不离,婚后生活的浓情蜜意。“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好个夫唱妇随,好个情投意合,好个志趣相投!简单话语,写出的是归有光对这段生活的无尽怀念。归有光记叙妻子转述的一段话,有人说莫名其妙,体会不出这里所谓的细节传情,其实,不沉浸入他内心去,无法体味个中滋味。诸小妹之所以会提起南阁子,完全是因为妻子口头经常挂着,念叨着。这是妻子对婚后甜蜜生活满意的体现,也可以想象她话语中若有若无的夸耀。而妻子的幸福,不也是归有光自己的幸福吗?简淡到无味,却是神来之笔,个中滋味,耐品耐琢磨。写人形象,一至于斯。妻子的可爱温婉善体人意以及她的聪明灵秀全在几笔淡描中了。

归有光写项脊轩,经历了“室坏不修”――“复葺南阁子”――“不常居”三个阶段。似乎无意却有深意。白居易有诗“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是诗文的异曲同工处。妻子故世,后怕睹物伤情,故而“室坏不修”;其后二年,难抑对室中人的记念缅怀,故而“复葺南阁子”;可惜物是人非,见了也是徒惹伤心,故而“不常居”。如此曲折心路,简单几句而已,恰不是如茶水须慢慢品出其滋味么!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文章至此戛然而止,然言语未尽处,不正是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都伤心肠断吗?真是极淡之语,神来笔墨。

《世美堂后记》是震川对续妻王氏的怀念之作。落第归来的有光问妻子:“得无有所恨耶?”妻子答:“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几句对话,不仅体现了妻子王氏的识见情怀,言谈的得体温厚,对丈夫的体谅理解,归有光听后的心情不也可以想象么?落第犹如当头浇淋冰水,此番言语入耳,不啻于春风拂过心田。当拔擢有光的恩人张治过世时,妻子也陪着心痛至极的有光落泪,说:“世无知君者矣!然张公负君耳。”仅是一泪一言,使人物神情、个性自然浮现,当妻子这么说时,她不仅了解丈夫,更是对丈夫疼惜有加。淡淡几笔,数语而已,却使得王氏形象跃然于我们心中,如闻轻语,如体关爱,如见其人。这些轻描淡写的,看似毫不着力,却正是有光内心中记忆最深、最柔软的东西。沉痛、温馨诸多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却处以疏简的对话,有人以“留白”总结之,我却认为他这样的文字不仅让人充满了想象,而且充满了情感的张力。

归有光的散文,描写人物大都于琐细处着笔,有些评论者因此认为他的散文题材范围狭小,缺乏深广的社会内容,但正是这样的散文,通过记述日常琐事,塑造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并借助这些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感人至深的情感,形成了归有光独特的“至情”风格。

【参考文献】

[1]王一富.论归有光[M].济南:齐鲁出版社,1982.

[2]杨震.项脊轩志[M].济南:齐鲁出版社,1982.

相关期刊更多

电视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医药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青少年科技博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