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习驾驶技术

学习驾驶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习驾驶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习驾驶技术

学习驾驶技术范文第1篇

【摘 要】即时评价是数学学习中最为有效的一种评价方式,它不仅影响数学成绩的优劣,而且关乎课程改革的推进;即时评价灵活机动,便于操作,它能够很好地因材施教,有利于激励学生,达成师生心灵的沟通,实现促成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具有诸多优势。评价时应当注意评价的激励性、自主性、时效性、具体性和发现性。

关键词 即时评价;数学学习;数学评价

即时性评价就是根据学生学习中的表现、取得的成绩与进步或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评价。

一、即时评价的重要性

1.即时评价 不容忽视

教学中,即时评价是每个教师经常使用的手段,它对教学效果的优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是部分教师没有对即时性评价引起足够的重视,随意评价而为,我曾做过一次调查,从调查的学生中,明显可以看出,所有的优秀学生,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并非只重视考试成绩,几乎都能够得到家长或老师的经常性的即时性评价,而那些后进生都伴有即时性评价不到位或缺失。

课程改革强调评价的重心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求知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状况,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发展与变化。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作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

即时性评价可以采用口语评价、评语评价、等级评价或分值评价等其他各种形式的评价,它既灵活,又能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第一时间进行最为贴切的评判、引导,这样的评价最容易操作,也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有效、恰当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多方位地表现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有利于学生各种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目标的达成。

2.即时评价 课改之关键

数学学习中的评价是否得当,不仅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而且是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它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应试教育的阴云笼罩下,数学学习中的评价已经成为制约数学教学改革的瓶颈。而即时评价又是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即时评价是关乎课改成败之关键。

在应试教育的导向下,评价中过分注重单一的卷面测试结果,机械地参照测试分值进行价值判断,忽视学生的学习历程、情感因素和各种非智力因素,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数学学习评价中因人而异的评价欠缺,过分注重了评价的价值判别,忽视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淡化了评价的增值效应,扭曲了数学学习的评价目的,导致数学学习评价逐渐沦为学生的负担。

可以这样认为:数学学习评价,在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合理诊断的基础上,应该侧重于评价的增值探索,诊断的结果不是评价的归宿,它其实是教学的一个过程,是完成后续教学内容的起点。

二、即时评价的优势

1.有利于激励学生

合理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即时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奋发进取、大胆探索的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认真听课、独立思考,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的形成。

2.有利于因材施教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即时评价具有极强的针对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评价,能够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教师发现每个孩子的潜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让优秀的学生有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让暂时的后进生看到希望、树立自信。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关怀,个性得到张扬。即时评价最容易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3.有利于师生共鸣

即时性评价是在真实的学生学习情境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完整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此时的评价每个学生都有切身的真实感,印象深刻,容易对他人的评价产生共鸣,认真对待自己的承诺。客观真实地即时评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真情的评价能够点燃学生已经熄灭的希望之火,照亮学生数学学习的航程。这种透明度极高的即时评价,能够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各自心灵中形成共鸣,既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学习态度。

三、即时评价的策略

1.激励性

即时评价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因此,评价既要注重客观真实性,但又不是学生学习行为的机械反应。应该在学生客观真实活动的基础上,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展示机会。多表扬,少批评,变批评为鼓励。

心理学告诉我们:当学生的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时,如果能够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的层次做出积极的努力。

教师的这些看似平常的话语,对学生来说,犹如甘露滋润心田,极大地激发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它是春天的阳光,温暖着学生的心窝,推动着学生不断克服重重困难,去摘取一颗颗数学明珠。

2.自主性

评价的对象是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的增值探索,也要通过学生的努力来实现,如果教师的评价不能够被学生接受,或者学生对教师(或他人)的评价有抵触情绪,那么,评价就会成为徒劳的行为,即使学生对他人给予他的评价没有彻底明白,也会对评价的价值大打折扣。即时评价可以是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老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主体对学生的评价,不论那些评价主体对学生的评价,都应该建立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之上,自我评价,既是被评价者对自己的认识,也是被评价者的心声流露。结合学生自评,不但可以给学生一个合理的评价,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评价的各种功能,在即时评价中,应该充分倾听学生的声音。

参考文献

[1]王晓燕.浅谈数学交流[J].科技风.2010(19)

[2]范文贵,张守波,朱凤林.影响数学应用能力之主要因素的剖析[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1)

[3]段玉兰.多元化评价让每个学生找到自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5)

学习驾驶技术范文第2篇

Peng Junxiu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新区姚家庄中学,张家口 075000)

(Hebei Zhangjiakou High and New Tech Development Zone Yaojiazhuang Middle School,Zhangjiakou 075000,China)

摘要: 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成本的降低,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通过过程分解或通过变换展示等手法,化抽象为直观,化繁琐为简明,使学生更易理解,变枯燥为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时间价值。

Abstract: With the unceasing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redu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cost,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through process decompose or through commutation display v-effect that change abstract to intuitive, change cumbersome to concise, enables the student understand easier, make teaching from dull to fun, stimulate the learning interest of the students, improve the classroom efficiency, increase the time value of the student's learning.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 应用

Key words: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187-02

0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成本的降低,学校的信息技术越来越普及,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已经不再是一句口号,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去,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成为中学教学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数学是一门难学的课程,也是一门难教好的课程,本文就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学生学习的时间价值进行了分析。

1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是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必须与传统教学的优势、数学课程的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寻找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教师、学生和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才能和谐互动,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教师才能愿用、乐用,用多、用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1.1 借助信息技术,变枯燥为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激发和培养兴趣在求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的心情常常兴致很高,非常愉快,他们被先进的教学设备所吸引、被电脑中优美的画面所陶醉。教师将这种兴趣及时引到教学上来,很快会收到明显的效果。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加上新的教学情景设置,巧妙引入新课。

如引入九年级《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这一课:转动的水车,滚动的汽车轮胎和快速旋转的风车等,用来说明圆的特有的旋转不变性和中心对称性,展示现实生活场景,进而用这个性质导出本节课的内容。通过这样巧设新课引入背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再如教师在讲授"轴对称"概念时,可先用几何画板制作一只会飞的蝴蝶,同学们通过对这只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受此现象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种形象化情境教学,使同学们不感到枯燥,相反他们会始终兴趣盎然地认真观察、思考,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逐一找出对称轴与对称点之间、对称轴与对称线段之间的关系,学生们从中很自然地理解了相应的定理,从而发现了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实现了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1.2 借助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概念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数学概念几乎都是学生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的,掌握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只有靠强化记忆。初三代数“函数”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关键是让学生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明白“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x+1,《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天气昼夜变化图像,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相,使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的非常透彻。

1.3 借助信息技术,把运动操作过程分解或通过变换展示等手法,减少学生想象的困难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可以根据教师的意愿,将教学内容变静为动或变动为静,并把声、像、文字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富于变化的学习环境,大大减少了学生想象的困难。

数学教学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内容有时比较抽象,而计算机可以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进行动态展示,可以克服的重点、难点的教学,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如:《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教学,教师可以用动画演示,由点动到线动,让学生观察《几何画板》解析式和图像的内在关系,从中得出一次函数的性质,使学生加深认识、理解与应用。

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发挥平面图形中的平移、翻折、旋转等位置变化特有的优势,如抛物线的旋转,平移、可以通过动态演示,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这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只能在黑板上通过板书、作图显示,动态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靠借助口头、身体语言将动态画面说“动”相比,无异是一种较大的进步。

1.4 借助信息技术,化繁琐为简明,提高课堂效率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三代数“频率分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着学生在“60名女学生身高”数据中,找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既繁琐又费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洁明了,把60个数据输入Excel,排序,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组中的频数,一目了然,用Excel还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若教师重点讲透步骤、方法和道理,把非智力过程交给计算机处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1.5 借助信息技术,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比如初三几何“探究性活动: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特别一提的是,教师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一、二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2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应用的时间价值分析

按照价值工程的原理,价值是功能与功能成本之比。在教学中的价值就是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指标就是考试成绩的功能值。对功能成本来说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时间成本和学校的投入的教师和教学设施的运行成本。功能成本中由于多数学校信息技术投资已经完成,但利用不足,软件或课件由教师免费制作,运行和电力消耗数额较少,教师和信息技术的投入与运行成本变化不大,为了简化分析,忽略不计。所以功能成本主要是学生投入的学习时间。因此教学的价值简化为学生的考试成绩的F和投入的学习时间T之比的时间价值V,即:v=■

2.1 传统数学教学的时间价值传统的数学学习时间T包括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自习时间,T的二次方与学生的考试成绩G的关系大致符合反正切函数,即:F=α arctanβT■

式中:α为分数系数;β为学习时间系数;T∈(0,∞),F∈(0,100)。

正常数学课题教学时间与自习时间分别为30分钟15分钟。学生的考试成绩平均为80分,设定时间价值为1。

2.2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应用后的时间价值使用信息技术的数学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自习时间分别为35分钟和10分钟,学生的考试成绩平均为85分,折合为不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时间为53分钟,时间价值为53÷45=1.8。

2.3 时间价值分析通过对比同样难度的考试题目,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数学教学的时间价值比传统数学教学方法的时间价值高0.8,折算成同样的考试成绩,学习时间可以减少5.6分钟。

参考文献:

[1]天津电教《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2002.

学习驾驶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作业评价方式

一、设计趣味性的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位教育家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就是兴趣。”所以,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为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烦琐的死记硬背、无思维价值的练习。

例如:我们学校有一位二年级数学老师,当她教完了表内乘法口诀后,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春天到了,春天的景色是多么的美丽啊!我决定明天带你们去春游。春游时大家都要带点心,这次春游的点心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去买,不要再叫爸爸、妈妈买了。下面一些食品的单价:可口可乐4元;饼干2元;面包2元;炸鸡腿5元;果冻5角……用30元买本组的点心,你计划怎样买,既要吃得饱,又要吃得好。用你们学过的知识,看哪一组安排得最合理?

这种趣味浓厚的作业,不是靠多题量或复杂计算来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而是把知识点融在情景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掌握情况,灵活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达到了训练的目的,还激发学生内在的智力潜能与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层次性的作业

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尽可能照顾这种差异,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可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C,中等学生可选择B,稍差可选A。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有位教师设计了如下的作业:①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4厘米,做这个纸盒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②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52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③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此种设计可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以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设计开放性的作业

现实生活的问题往往存在于比较复杂、信息不完备的现实情境之中,它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为此在作业设计中,要与现实性挑战性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创新。

如:某超市有两种品牌的豆奶正开展优惠措施:①品牌的豆奶写着“商品大酬宾,每袋1.6元,买五送一”;②品牌的豆奶写着“**豆奶每袋1.6元,八折出售”。小明正准备买10袋豆奶,他想请你来决定买哪个品牌的豆奶比较合算?为什么?

四、设计自主性的作业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应享有学习的主动权。在作业设计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为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放手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

例如:一位老师在单元复习时,让学生整理单元知识网络,并根据整理的内容设计阶段练习,分为三个阶段:一段——基本题,可参照例题编写;二段——变化题;三段——开放、实践题。并建议自己喜欢做的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组成小组合作完成。

通过这样的自主性作业,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探究事物之间联系的基本方法,增强了主人公意识。自主性作业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识呈现出来,较好的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

五、设计综合性作业

教师要建立数学与其他知识领域的联系,精心设计出充满想象力的综合性作业,以此来开发学生的潜能。

学习了《税角和钝角》一课后,可以想到美术中的好多简笔画就是用非常简单的图形拼组起来的,因此给学生在黑板示范了一个,像这样用圆表示头部,用线段表示身体,用角表示四肢,一个站立的小人就画好了。教师激励学生:“相信你们一定能创作比老师这一幅更生动形象的作品来。”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合作,互换角色,一个做动作,另一人画出来表示这个动作,并且说一说你画中用了哪几种角。学生兴趣盎然,创作出很多简笔画作品。跳远的、跳舞的、做操的简笔画。学生不仅能够把动作画出来,而且指出人物中的角的名称。

六、优化作业评价

6.1用常识的眼光去批阅学生的作业。我们应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去批阅学生的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常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特别是对于急需鼓励的中后学生。

学习驾驶技术范文第4篇

国家培训计划

学校放假了,终于可以轻松了,可是没几天,离开了教室,离开了学生,这心里还真有点空,没底。现代社会进步这么快,只看眼前不思进取是一定会被社会淘汰的,光靠吃老本是行不通的。自从接到了“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项目”的学习通知,我这心里终于有了着落,并对这种培训形式很感兴趣。通过观看专家讲座、答疑,大家一起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的学习,我真是受益匪浅,对以往一些困惑的问题,在这次学习中都找到了答案。

我从1996年参加工作,一直担任学校的美术教学工作,由于教的时间长了一些,工作热情已经大不如当初了,举个例子以前准备一节课,我会从课堂的各个环节来考虑,不仅仅只讲授课本上的内容,并且拓展的非常广泛,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常常积极参与,进行尝试。但是现在由于已经是讲过一、两个循环的课程了,有些课程就凭着经验来,对学生素质、社会发展状况,不于考虑,没有作到与时俱进。还有情境教学的设计,单一情境,在多个类型课程中设计应用,课堂效果并不理想。通过李吉林教授对情境教育特质及其独特优势的讲解,我深深的认识到一堂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多么重要啊!当我再次设计课堂情境时因课而定、因人而设、因情而导。例如引导学生以“我爱家乡风光美”为主题创作一幅风景装饰画,课前我先布置同学们回到自己的村子里走一走,看看那一处景象你认为最能代表家乡的美。上课时我先讲了一点风景装饰画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谈谈想法,结果由于每一个同学的生活环境、心理个性等都不同,他们对美的感受也大不一样。有的认为热闹的市场能体现家乡的繁荣景象美;有的说宁静的小街美;有的说幽静的村前小园美;有的认为田野的春天大片庄稼绿油油是生命的美,秋天硕果累累是丰收的美……。课堂活起来了,同学们的脑子动起来了,我对同学们细微的观察、深刻的体会都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的作业没有雷同,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且较充分的体现了家乡多角度、多方位的美。

在这次学习中网上远程培训也为我们全省的美术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我们之间相互讨论、交流、互相学习,对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我们一致希望这样的培训多举办一些,让我们这些农村教师能够不用走出深山,也能和专家、同行们多学习多进步,为缩短城乡学生素质的差距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学习驾驶技术范文第5篇

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树立服务意识,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科学定位,有利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有人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

一、转变教师教育意识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前提

服务是一种资源,优质服务是创设舒心环境、获取最佳效益的有效手段。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者服务学生,旨在点拨、引导、创设情境,必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精湛的教学艺术、科学的教学方法,“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学会思维。

众所周知,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点上,美国“木匠教学法”很成功。“木匠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知识的系统性太强,与学生生活联系太少,使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无法达到同步,导致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搞题海战术,反复机械训练,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

二、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础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提示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若教者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那就是把学生的头脑当成了知识的容器。“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但40分钟毕竟有限,因此教者要引导学生善于捕促、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首先,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

以小学数学第十册举三个例子。例1,数据的收集:要求学生在上放学途中遇到红灯时,数一数另一方向经过的大客车、小汽车、摩托车各是多少辆。例2,长方体各正方体的认识:要求学生模仿家庭中的物体用硬纸板动手做一个长方体和正长体。例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想一想班上每个同学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并把合数分解质因数。

其次,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教学。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低年级学生可数一数客厅中瓷砖、光碟的数量,比一比身高、体重,认一认周围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中高年级要学会观察数学美,如形体美、结构美等。?

学生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研究中会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如布置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模型,学生要思考观察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怎样做才美观大方。第二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长方体到课堂时,长方体的特征根本就不用教师讲解,每个学生已有体会与同学交流,个个胸有成竹,争先恐后发言,这样的课堂能不充实、活跃吗?

三、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

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下面是几种常见做法:

1、运用实例创设情境。

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可让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说:从前,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再举出自然现象“水汽云水”的循环引出“循环”的概念。

2、运用实物(挂图)创设情境。

圆的认识教学,可这样引入:出示一幅颜色鲜艳的用正方形做轮子的自行车,问同学们:这自行车漂亮吗?喜不喜欢?(不喜欢。)为什么?(虽漂亮但踩不动。)老师把正方形车轮换成椭圆后再问学生:喜不喜欢?(不喜欢,因为骑这样的自行车在平坦大路上都会像踩在颠跛不平的路上一样。)教师再把椭圆形车轮换成圆形,学生才满意。

3、动手操作创设情境。

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让学生自带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动手操作,通过旋转平移方法把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于高,所以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于高的一半。三角形面积公式是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中概括而来的,学生尝试到了成功的快乐,不但能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兴趣。

4、运用媒体创设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