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快乐玩

快乐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快乐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快乐玩范文第1篇

“我的菜怎么卖不出去呢?”

――教师适宜的语言回应给予孩子有意义的学习与交往

杉山在卖菜,他把蔬果放在桌上,等着“顾客”光临。他左顾右盼,就是没有等到客人。杉山灰心地望着我说:“他们都不来买。”我对他说:“你的东西乱七八糟,我也不愿意买。”并装着不想买的样子走开了。听了我的“抱怨”,他马上着手开始整理蔬菜和水果,把蔬菜、水果进行分类。此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指南》的解读:小班孩子在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杉山的动作回应让我非常高兴。这时,他把所有的香蕉都放在盘子里,大声地喊:“香蕉好吃哟,快来买。”这招很奏效,香蕉很快卖光了,可是其它的东西还是无人问津。正好,彩彩抱着娃娃走到杉山旁边,我借机对娃娃说:“宝宝,今天妈妈要带娃娃,还要洗衣服,好忙哟,都没有时间买菜,如果有人能送菜上门就好了。”杉山很兴奋地拿起盘子装了很多的蔬菜水果走到娃娃家:“我给你们送东西了。”妈妈们很高兴地收下了他的东西。第二天,游戏又开始了,杉山依旧照着原来的方式送菜上门,杉山和妈妈们的互动多起来,不少妈妈挎着篮子出来买东西了,杉山的生意好起来了。等客人买完东西离开后,杉山很满足地将篮子全收在了桌底。在快乐的买卖游戏中,一句看似普通的“你的东西乱七八糟,我也不愿意买”;一句“妈妈忙,没时间买菜”,适时跟进的语言,却为小班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分类摆放和初步地学习与人交往提供了支持,使孩子获得了有效的学习与发展。

“怎么做出饼干上的‘洞洞’呢?”

――教师提供的隐性材料支持孩子积极探索

孩子们喜欢玩胶泥,可他们一直停留在团汤圆和搓面条上。怎么办?我找来一些胶泥作品图片贴在桌子上,等待着孩子们……

开始,孩子们对我的图片并不太感兴趣,仍沉浸于团汤圆、搓面条,我想孩子们成长与发展是需要慢慢等待的,我等待着……第三天,几个孩子围在桌子前看着图片,“这是棒棒糖”;“我喜欢饼干”;“要用胶泥做棒棒糖和饼干”,饼干好吃,可是上面的洞洞怎么做出来呢?这个问题对瑞瑞来说是个难题。用手戳――太大,用叉戳――不圆!捣鼓来、捣鼓去怎么也不理想?这不正是《指南》告诉我们的小班孩子的典型行为是“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并动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的表现吗?在《指南》的帮助下,我读懂了瑞瑞。这时,圈圈加入做饼干的活动,圈圈用区角里的小棍在饼干上戳了好多的洞洞,瑞瑞发现圈圈戳的洞就是他想要的!瑞瑞拿上小棍,终于戳出了他的洞洞!“饼干!”瑞瑞快乐地朝我喊!瑞瑞的眼睛闪着亮,笑得脸都歪了!我的镜头来不及记录下这快乐的时刻,但此刻的幸福和快乐已深深地印在我和瑞瑞的心头!随后,“棒棒糖”、“饼干”、“蛋糕”、“生日会”不断在我们的活动中诞生着……回忆这样的画面,我思考孩子从只会团汤圆和搓面条到做出“棒棒糖”、“饼干”、“蛋糕”,是什么开启了这样快乐的学习?原来它始于那一张张普通的图片,拓展了孩子的视野,引导孩子有了新的发现和探究的兴趣,使得快乐的玩耍中有了有意义的学习。

“长长的火车怎么总是往下掉?”

――教师的动作支持拓展孩子丰富的想象

快乐玩范文第2篇

(一)小沙漏

见过沙漏的宝宝一定不多,没关系,下面这个游戏就可以让宝宝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沙漏。先教宝宝捧起一捧沙子,然后合拢双手与地面垂直,这时,沙子便会从手指的缝隙间漏下来,直到手中一粒沙子也不剩。你可以拿着一只计时器计算一下宝宝的一捧沙子要漏多久,多做几次,取一个平均值,然后给这个平均值取一个名字,作为一个“宝宝时间”。在以后的生活中,“宝宝时间”就可以作为宝宝生活中的一个计时单位了。有趣吗?

3周岁的孩子脑子里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时间概念呢,再小的孩子就更不用说了。没关系,没有具体的时间概念可以慢慢培养,重要的是宝宝玩这个游戏可以得到乐趣。只要宝宝愿意玩,再小一点又何妨呢?切不可为了教宝宝时间的概念而让他对这个游戏生厌哦。

(二)掷沙包

掷沙包是宝宝们爱玩的游戏之一。准备一小块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布片,用针线缝成一只小口袋,然后装一些沙子在小口袋里,再用针线将布袋的口缝合,这样,一只沙包就做成了。游戏开始了,爸爸妈妈各站一头,宝宝站中间,爸爸妈妈轮流向站在中间的宝宝身上掷沙包,宝宝可以设法接住沙包,也可以根据爸爸妈妈所投掷的方向来回奔跑避让。如果接住了沙包,宝宝则赢得一分;如果被击中,宝宝则要被替换下来充当投掷手,由爸爸或妈妈到中间奔跑。

由于这个游戏要求宝宝必须要不停地奔跑,因此,适合3岁以上的宝宝玩。大人们在投掷沙包的时候,千万不要向宝宝的头部投掷,以免伤着宝宝。另外,爸爸妈妈们可要让着点哦,否则小宝宝可是输定了,那样会让他们感觉很失败的呢。

(三)沙里寻宝

寻宝常常是与野外探险联系在一起的,可这一次宝宝不到野外探险却照样能够轻轻松松寻到宝物,这不,宝宝已经在沙堆里寻觅开了,沙堆可是一个大宝藏呢。轻轻扒开沙子,哇,里面的宝贝可真不少,有漂亮的贝壳、有形态各异的鹅卵石,兴许还能找到一块化石呢。不大一会儿,小小寻宝家的面前已经堆放了一大堆宝物了。看宝宝那副满足的样子,呵呵,百万富翁也莫过于此吧。

2岁半以后的孩子就已经体会到采集的乐趣了,一些大人们废弃的物品被他们宝贝似的收藏起来。带他们来到沙堆旁,让他们开开心心地做一回拾荒者,不但能让他们体会到劳动过程的快乐,而且还能让他们懂得劳动过程与劳动结果之间的关系。玩这个游戏时,大人们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不要随便抛弃孩子辛辛苦苦捡来的宝贝。

(四)沙的城堡

没有什么比一座童话的城堡更能激起宝宝美好的遐思了,为何不现在就陪宝宝亲手用沙子修建一座城堡呢?在修建之前,适当进行设计还是有必要的。你可以和宝宝共同修建,也可以和宝宝进行比赛,看谁修建的城堡好。经过半天的努力,宝宝的城堡终于修好了,这一间是白雪公主的,那一间是小矮人的,最远的一间是谁的呢?哈,原来竟是专为你建造的呢,想想这时的你该有多幸福!

快乐玩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撕贴 兴趣培养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对那些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纸很感兴趣。他们喜欢撕纸,很多家长以为孩子是在恶意搞破坏。其实不然,撕纸活动是孩子十分乐意参加的活动,而且他们的美术技巧正处于任意撕纸的阶段,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因势利导把撕纸活动变为新颖有趣的美术活动。这样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而且能通过撕贴活动让幼儿体验放飞双手的快乐情感。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享受撕贴带来的无穷乐趣呢?实践中教师从内容选材、活动形式、操作材料三个方面去思考,去实行。

一、取材丰富,选“趣”利“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幼儿的兴趣大多直接来源于他们所置身的环境、熟悉的事物或活动的本身。于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是幼儿真正感兴趣的,也是他们最需要的。所以,我们选择幼儿身边熟悉的生活物品、喜欢的卡通形象等,激发他们的操作兴趣,让他们产生“愿意撕,愿意贴”的意向。

在教学中,如果只要求孩子在一张普通纸上贴图案,幼儿就会觉得没有意思。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让他们在一个喜欢的形象事物上进行撕贴,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我常常和孩子聊天,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如在小班主题活动《我喜欢》中,有一节撕贴活动《好吃的糖果》,我先出示一粒粒黑白的糖果,问:“你们喜欢吃什么味道的糖果?”阳阳说:“我喜欢吃巧克力味道的!”我对他说:“你可以选择咖啡颜色的纸来打扮你的糖果。”小瑜儿说:“我喜欢草莓味道的糖!”我说:“那你准备给糖果贴上什么颜色呢?”聪明的小瑜儿想了想:“草莓是红颜色的,我要贴红颜色的纸!”孩子们都喜欢吃糖,而且吃过很多不同口味的糖果,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好地激发了操作兴趣。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在玩的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撕贴技能,提高了动手能力。实践证明,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内容,更利于幼儿参与制作,学得更开心、更主动。所以,不可忽视内容的选择。

二、采用多样形式,激“趣”乐“学”

布鲁纳曾说:“任何教学形式都没有情境教学来得直观、深刻。”具有可听、可看、可玩的情境活动,其趣味性更强,更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学习。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学习内容,创设幼儿喜闻乐见、新颖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喜爱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新知。

1.游戏活动法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游戏对于儿童是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通过娱乐式玩耍的方式进行。小班幼儿年龄小,更应该在自然、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美术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我们设置了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使整个教育活动更富有情趣,让孩子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在各种游戏中感知、体验和学习。

在活动教学中,我们力求使每一次撕纸活动都成为一次有趣的游戏。例如:在刚开始学习将纸条撕成小块时,常常以游戏儿歌“伸出你的大拇指,再伸你的食指,食指对着大拇指,变成小鸡尖尖嘴,尖尖嘴,嘴对嘴,咬住纸头扭一扭,撕出一个小片片。”导入。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对撕纸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快就学会了将纸条撕成小块的方法。在活动《好吃的面条》中,孩子们动手开始撕,撕得宽的叫“宽面”,细的叫“细面”,歪歪扭扭的叫“方便面”,螺旋的叫“意大利空心面”,宽宽短短的叫“面片”。他们还撕出更多新奇的面条造型。撕完后放在盘子里,变成一盘一盘美味的美食。接着请同伴之间相互品尝自制的面条,孩子们拿到朋友送来的“面条”,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一副津津有味的模样,还大声说:“好吃!好吃!”“味道太棒了!”有的还给游戏区的娃娃家、超市、美食林里送去了“面条”。整个活动始终贯穿于游戏情境中,很好地调动了幼儿的参与性、积极性。

幼儿天生是美的欣赏者和创造者,小班幼儿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撕纸活动效果非常好,他们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学习,兴趣浓厚、参与性高,调动了创造热情。

2.创设情境法

创设与教育目标内容相应的生动情境,以情境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引导幼儿积极思维,让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在撕贴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内容既要能激发幼儿情绪又要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如:在小班主题《我喜欢》中,有一节美术活动《我给小熊穿新衣》,我们组织了撕贴活动。在课前准备中,我把小熊的形象复印了大中小三个尺寸,组成了幸福的小熊一家,并创编了一个充满温馨的小故事:小狗一家约熊爸爸、熊妈妈还有小熊在周末要去森林郊游。小熊一家决定穿上新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可是他们在衣橱里找了半天没有新衣服,怎么办?他们想请小一班的小朋友们来帮忙,好不好啊?孩子们都大声地说:“好!”他们都乐意帮小熊一家的忙。于是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孩子们分工合作,有的帮熊爸爸穿上新衣服,有的帮助妈妈,还有的帮助熊宝宝。他们都非常兴奋,又非常认真,就连平时调皮的、最马虎的孩子也聚精会神地撕一块、贴一块,帮助小熊一家穿上漂亮的衣服,完成了有趣的作品,极大增强了成就感,激发了再次创造的热情。在展示作品时,我以爸爸妈妈宝宝小熊一家的组合,贴在以森林为背景的背景图上。我拿起小熊的一家说:“瞧,小熊一家穿着漂亮的衣服来到了森林去郊游了。谢谢小朋友,你们的小手真能干。”他们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声:“哇……”孩子们的成功感油然而生。

以情境性的故事开展撕贴活动,幼儿不但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感知和获得了相关的知识,而且通过教师言语的渗透,在观察操作中得出了结论,提高了参与活动的兴趣,掌握了撕纸的方法,审美能力大大提高。

三、创意材料,设“趣”喜“学”

布鲁纳说:“学习最大的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撕贴活动中,假如用单一的彩色纸操作会影响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寻找更多新颖、有趣的材料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培养他们喜欢撕贴活动的情感。于是,我们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旧报纸、旧画报、包装纸、糖果纸、广告纸等。

在小班主题《冬天到》美术活动《暖和的帽子》中,我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后,决定采用撕贴的方法进行装饰。在课前准备时,我事先用彩纸剪出各种式样的帽子形状,然后幼儿自由用各种材质进行撕贴装饰。在本次活动中,我们投放了一个新的材料雪白的棉花,在活动过程中,刚开始没有几个孩子注意到新的材料。没过多久,朱彦熙小朋友问我:“老师,棉花可不可以用啊?”我回答:“你可以试试看啊!”不一会儿,朱彦熙大声地对我说:“老师,你看,我的帽子真漂亮啊!”我一看,朱彦熙的帽子上加上棉花的效果非常好,微笑地对她说:“看上去是一顶非常暖和帽子啊!”其他小朋友跑了过来,看到朱彦熙的作品,流露出羡慕的目光,都拍手叫好。我说:“你们可以加上一点棉花啊!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能贴出漂亮的帽子,快来试一试吧!”听完,孩子们开心地动手了,有的在帽子的上面用棉花贴成一个圆圆的小球,有的在帽檐上贴了一条,都非常漂亮。

快乐玩范文第4篇

一、谈话引入

师:平常喜欢玩的同学请大胆举手。

全班齐刷刷举起了小手。

师:老师像你们这个年龄时,比你们还贪玩呢!

教者板书“玩”。

师:可只顾玩行吗?还得怎样?

生(齐):学。

教者接着板书“学”。

师:同学们喜欢玩,可又得学啊,这该怎么办呢?

生1:先学后玩

生2:边玩边学

师:好!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个“玩学合一”吧。

教者接着板书“玩学合一”

师:我们就用这个《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游戏学具》,边玩边学数学中的“解决问题”一课。

教者边说边展示学具。

二、独立尝试

(一)第一次活动——尝试自拼

师(边演示边说):请从学具盒中拿出2号大卡片,再拿出全部2号小卡片。并提示学生:大卡片“玩数学”面右下角的编码,与小卡片中心的编码要一致。

师(举起大卡片):请观察,这张大卡片“玩数学”这面讲的是什么事?你发现了哪些数学方面的信息?学生独立观察,再同桌交流。

师(举起小卡片):请你再观察这些小卡片,看题目可分为几类?

生:问题卡、算式卡。

师(举起其中一张“问题”小卡片):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靠大卡片上的哪些数学信息?

师(举起所有的“算式卡”):这些“算式卡”,哪张能解决刚才这个数学问题呢?

师:同学们敢自己尝试一下怎么拼接这些小卡片吗?

学生独立拼接卡片。

大卡片内容是:场景——3辆车运饮料;信息——“26箱苹果汁和24箱橘子汁”。“每小时行驶42km,已行2时,离县城还有6Km”。“每箱饮料进价26元”。“每箱饮料24瓶”。

小卡片内容如下。

问题卡——

“苹果汁比橘子汁多多少瓶?”“这批饮料进价是多少钱?”“一共有多少瓶饮料?”“进苹果汁比橘子汁多用多少钱?”

算式卡——

“26×(26=24)”

“26×(26+24)”

“24×(26=24)”

“24×(26+24)”

“26×26—26×24”

(二)第二次活动——互查帮扶

师:同桌相互欣赏一下对方的拼接结果,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按老师要求相互学习和评判。

(三)第三次活动——汇报分享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拼出的第一道题目是什么?解答算式又是什么?

教者板书:“根据 , 。提出的问题是 ?”提示学生按此表述方式完整表述。

生:根据“进26箱苹果汁和24箱桔子汁,每箱进价26元”,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苹果汁比桔子汁进价多多少钱?”,拼接的解答算式是“26×(26—24)”。

教者在学生边汇报时边板书算式,全班手势评判同学的回答。

师(指着算式):这个算式先解决的什么问题?

生:先求的是“苹果汁比桔子汁多进多少箱?”

师:要求苹果汁比桔子汁进价多多少钱,还有别的解答方法吗?

生:可以用“26×26—26×24”来计算。

师:第二种解答方法先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生:是进这些苹果汁和桔子汁各用多少钱。

师:我很欣赏这位同学的表述,清楚准确。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拼出的第二道题目是什么?解答算式是什么?

生:根据“进26箱苹果汁和24箱桔子汁,每箱饮料24瓶”,我拼接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多少瓶饮料?”,解答算式是“26×(26+24)”。

全班同学自发用手势判断,有的用半钩手势,大部分用打叉手势。

师:你为什么用半钩手势?说说理由。

生:我认为他的数学问题提对了,但解答算式错了,它应该是“24×(26+24)”。

师:你认为这位同学出错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生1:他算成了“苹果汁和桔子汁一共进价多少钱?”

生2:他可能是把“每箱饮料24瓶”和“每箱进价26元”搞混了。

师:刚才全班同学都能注意倾听,并及时做出自己的判断。我很欣赏你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

师:谁汇报一下你拼出的第三道题目是什么?解答算式是什么?

……

【评析】卡片展现的“题组训练”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融会贯通能力。从尝试自拼到同桌帮扶,再到全班纠错、评价,这个过程既彰显了教者对学生的信任,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小助手作用。

三、自主学玩

师:依靠2号大卡片“玩数学”的数学信息,还可以提出发明人在设计小卡片时没想到的数学问题吗?请你试一试,再设计出小卡片。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相互修正,教者最后抽学生汇报并在板书要点,师生共同评析。

师:利用学具还可以几个人一起玩游戏呢,想玩一玩吗?

生:想!

师:好!我们就按学习小组4人,开展学具游戏。今天同学们就用2号大卡和小卡片来游戏。谁败了谁就表演节目,好不好?

教师请4名同学上台演示游戏方法,全班观摩。

师:对游戏方法还有不清楚的可以提出来。

生:清楚了。

师:比一比,在游戏中哪些同学最会帮助人?哪些组玩得最开心?我们就开始游戏吧。

全班分4人游戏小组游乐。

游戏内容:一张大卡及相应的全部对应小卡。

游戏分组:根据用作游戏的那张大卡片对应的小卡片数量,按人平能拥有2张小卡分游戏组。如5号大卡片对应的是6张小卡片,就按3人一个游戏组来分组。

游戏规则:假定3人一组游戏,按分发小卡时的先后顺序以A、B、C分别代表这3人。

1.一张大卡片(“玩数学”面朝上)摆在3个游戏人中间供大家观察,小卡分到游戏人手中:“问题卡”和“算式卡”单独分发,做到人手1张。

2.A起头出一张“问题卡”,A接着根据大卡片上的数学信息按:“根据 , ,提出的问题是 ?”的方式完整讲述。接下来,谁拥有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算式卡”就由谁出卡拼接,并按“这个算式先算的是什么问题,再算的是什么问题”讲述。

3.出卡后必须讲述。假如讲述不正确,参与游戏的人谁先指出并帮助其正确讲述,谁就从自己手中拿出一张小卡片给对方,以示惩罚。

4.“问题卡”呈现顺序:A出的一张“问题卡”拼接完整后,就该B开始出一张“问题卡”了……照此下去。

最后出完手中小卡的人就是本局失败者,须向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点评】学具卡片展现的“题组训练法”,在同一时空内加大了知识容量,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突出了数学问题解决的对比训练、结构训练、搭配训练、数量关系训练、说理训练和一题多解训练等方法。

简单、新颖、健康、有趣的游戏方法,把学生推到了人人必须思考的境地。在游戏学习时,学生对每一步新出现的卡片都会自发判断。这就充分利用了每个学生强烈的好胜心和对疑惑问题倍加关注的特点,充分发挥出了学生相互指正帮扶的作用,有效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总结感受

师:谁愿说说这节课自己边玩边学数学的感受?

生1:开心!可以说话,还可以随便动。

生2:快乐!

生3:同学能帮我,我也能帮同学。

师:你们的开心和快乐,就是老师的开心和快乐!

【评析】

快乐玩范文第5篇

一、学生在"玩" 中学语文,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在识字方面,这一学期学生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分析字形,并对认字方法有比较系统的归纳整理,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来独立识字。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将学生引领到生活当中去识字,激起学生识字的极大热情。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整体识记生字,提倡个性化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寻找出自己认为最有效的识字方法,通过不断的求异,激活学生思维,"玩" 出价值。如"闯"字的识字,有的学生说:"这是一只马跑进门了。""不是,这是马儿被关住了失去了自由,想冲出门到外面呼吸新鲜的空气。"有的学生说:"这是"门"跟门有关系,就是冲进门或冲出门的意思"……一个字有多种识记方法:看字形认字、跟据部首猜字义等等,学生在发散思维的"玩" 中学得快乐。再如用画画的方法记一记会意字;将所学的字、词贴在家中的实物上"复现";将课外识记的字剪一剪、贴一贴,制成"小报";在班级中评选出"识字大王"等方法、活动都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玩" 法。

二、在写字方面,我把写字当作美的鉴赏对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一直强调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工整、规范、漂亮

《课标》中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一个人的字写得好与否,不仅仅是个人的"门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及性格特点。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读字、范写、评议、试写" 的程序:"读字" 时,让学生讨论"写这个字时哪一笔最关键""写这个字哪一笔最容易写错"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问题,整体把握写字的规律;在范写之时,让学生评议老师的范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把握写字的要领;让学生对老师评头论足,运用形体动作学写笔画、作业展览、评选书写闪耀明星等方法,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写字的技巧。

三、在阅读教学中,我反对无目的多读,强调有层次的读书

初读,将课文读正确,整体感知全文;再读,将课文读流利,理解课文中词句;研读,将课文读出感情,谈独特的理解与感受;练读,将课文读入心,积累语言文字。在不同层次的读中,教师同样鼓励个性化的学习。让学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彼此交流、逐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挑出有价值的问题共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画出来,说一说自己这样画的理由,放胆做画学语文;让学生排演课本剧,师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评议,演演评评学语文等等。这些颇有趣味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还能促进学生乐学、爱学语文。

在学生习惯的培养方面,我注意让儿童在规范中学语文,打下学好语文的基础。这并不与在"玩" 中学习语文相矛盾,习惯能影响人的一生,"个性" 必须在一定的规范中张扬才不会使学生走上发展的歧途。所以,教学决不能从统得过死转向放任自流,一定要严把"度" 这一关。在听、说、读、写几方面,都有一定的规范。如:个别同学站起回答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有意见可以举手提出;朗读或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语文学习的点点滴滴都需要有规范,都需要我们去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四、在学生学习能力形成方面,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语文活动,学会参与、学会合作、学会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