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爱国诗歌

小学生爱国诗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爱国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生爱国诗歌

小学生爱国诗歌范文第1篇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诗歌教学的意义

(一)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诗歌是华夏五千年以来民族文化的集合,从屈原的《离骚》到杜牧的《泊秦淮》,又或是再到的《沁园春·雪》,无不体现了当时当下的民族文化与精神——爱国主义。屈原作为楚国的贵族,因当时楚国贵族集团内部的腐朽作为而不为,写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名句,勇于追求真理,为国献身;杜牧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中深刻揭示了当下统治阶级的昏庸与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一代伟人,他的丰功伟绩不计其数,在他的《沁园春·雪》中,他写下豪言壮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点缀中心,大肆赞美了当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革命情怀与爱国精神。正是由于这些诗歌中的精神极具感染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此类诗教内容,无疑是在无形中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场景,让其能够身处其中而潜移默化的形成鲜明的爱国主义情结。

(二)增强学生的文字审美能力

中文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而在这最美的语言中,诗歌又正是这种美的核心体现。以目前网络上莎士比亚的经典名句的其中一句翻译为例,我们就能深刻体现诗歌的美。其原文为“yousaythatyouloverain,butyouopenyourumbrellawhenitrains”,译文版本有近乎十个版本,在此略举几例:君乐雨兮启伞之(离骚版);恋雨却怕绣衣湿(七言绝句版);江南三月雨微茫,罗伞叠烟湿幽香(七律压轴版)。这三个版本皆是以古诗词的要求翻译的,每一个版本虽然大意与原文无异,但是在意境上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同时会让人产生不同的画面感,在这样的诗歌感染下,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遐想,让自己身处在诗歌中所描绘的优美场景中,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同理而言,在教学革命诗歌时,学生同样也能感受到当下紧张的氛围,这就完全体现了中文的博大精深。

二、优化小学语文教育中诗教内容的策略

(一)教师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并高度重视古诗词的教学

小学的课程在很多人的认知中都是相对简单的,但是从实际上而言,首先身为小学语文教师自身要有感染力,在教授诗歌的时候,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学生的激情;其次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要能够旁征博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最后,教师要高度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因为古诗词中蕴含了古往今来的传统文化,通过对诗歌的教学能让学生翱翔在中华民族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深受其影响。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诗教过程中,教师所追求的仅仅是将其译为白话文,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态度使诗歌的教学达不到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学生记住的只有诗歌本身,它所体现的深层次含义并不被其理解,也就更谈不上受其感染而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养分了。

(二)以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为基础,创设诗歌情境

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决定了小学语文教育要与初高中的语文教育不同,一味地强调学生去读、去背,并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由于其理解能力有限,并不能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教师应尊重这一教育规律,在诗歌教学中呈现诗歌中所提供的场景,比如在革命诗词的教学时,可以通过话剧排演的形式展示当时的场景,这样学生就能够人人参与其中,也能够最大程度地感受当下的革命先驱的爱国主义精神。又或者是播放某首诗歌的历史纪念片进行直观教学,在片尾辅之以朗读音频,让学生不断地进行模仿、诵读,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情感,以这种直观的教学形式冲击学生的感官,引起他们身心的注意,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目的。

(三)让学生多了解诗歌作者的背景及诗歌的历史背景,从而增加其共鸣感

小学语文课标中所要求的诗歌教学量并不是很多,因此,在有限的诗歌欣赏中要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所传达的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在课后做很大的努力。一方面,教师要储备足够多的素材,比如作者的背景、诗歌的历史背景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为什么在当时的环境下能够产生这些感受;另一方面,在某些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者们所要抒发的历史情感是相类似的。因此,学生只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收集资料,找到相类似的诗歌自己进行理解,同时找到规律。如此反复多次,学生不仅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而且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多管齐下的效果。

三、结语

小学生爱国诗歌范文第2篇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录像、亲身体验等方式,感受人们欢度国庆的喜悦心情。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唱歌、跳舞、写诗、画画等)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热爱。

3、知道我国的国名及国庆节的由来,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4、学习收集有关资料。

三、活动重点和难点

活动重点:感受国庆活动的热烈,知道我国的国名和国庆日,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活动难点:理解祖国的含义,学习收集资料。

四、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人们欢度国庆的图文资料,如阅兵式、文艺演出等。

2、教师准备有关国庆节来历和庆祝活动的相关资料(开国大典和十一庆典、“五十”国庆大阅兵的录像)。

3、教师准备祖国风光录像。(包括长城、故宫、长江、黄河、天安门等祖国著名风光及各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录像。)

4、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国庆节来临之际周围生活环境的变化,如街上布置的花坛,建筑物上或学校、单位门前庆国庆的标语、灯饰,电视里呈现的天安门广场上的花坛等。

五、活动设想

对于如何过国庆节,学生都比较熟悉,一般是家长利用长假带着外出游览或走亲访友,但国庆节的由来及对祖国的理解,是一年级小学生认知区域中的一个 “盲区”,因此,我们在设计时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过生日”这一生活情境入手,以“我为祖国过生日”这一主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说对国庆节的了解弄清学生的未知,针对学生的未知开展下面的教学,并播放相关录像使问题得以解决;通过观看祖国风光录像知道祖国是指全国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母亲,并在收集资料、观看十一庆典、“五十”庆典录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祖国庆祝生日等活动中体验人们庆祝国庆节时的喜悦与自豪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情操。在国庆61周年到来之际,我校将组织全体少先队员开展以“怀感恩之心,唱祖国颂歌”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二、活动主题: “怀感恩之心,唱祖国颂歌”

三、活动日期:

20XX年10月1日

——

20XX年10月31日

四、活动安排

1、诗歌创作比赛活动

参赛主题:“感恩祖国”、“感恩母校”

参与对象:3——6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过程:整个活动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班级选拔

各班班主任利用国庆放假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我爱我的祖国(或学校)”诗歌自创活动。国庆假期结束,各班选择3份优秀作品上交。文本稿送交顾静雅处,

电子稿件发送至共享目录大队部—2010国庆节安排—感恩征文文件夹。

第二阶段:校级评比

语文组及大队部组织老师对征文进行评比,各年级评选出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

评委老师:陈思羽 高丹凤 任亚娟 吴旭娇 虞筱熹

第三阶段:校级展示

优秀习作展示:

(1)学生誊写获奖习作,进行展览;

(2)各班利用班队课欣赏同学们创作的诗歌。

(3)利用红领巾小广播朗读获奖诗作。

上交截止时间:

20XX年10月11日

2、手抄报创作比赛活动

参赛主题:以感恩祖国为主线,围绕民族团结教育自拟主题

参与对象:5——6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要求:

(1)各班班主任利用国庆放假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感恩祖国”手抄报创作活动。通过报刊、电视等媒体的报道,积极了解国内外新闻,特别关注建国61周年以来,在民族团结上做出的努力。国庆假期结束,各班至少选择2份优秀作品上交。

(2)在8K纸上,让学生自己设计版面,自己写,自己画,调动班级学生积极性,办出具有特色的小报,增强学生的美感,成为他们展示自我的平台。

上交截止时间:

20XX年10月12日

3、格言征集大赛

参赛主题:“感恩母校”

参与对象:3——4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要求:各班班主任利用国庆放假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感恩格言”创作活动。国庆假期结束,各班至少选择5条格言上传至共享目录大队部---20XX国庆节安排---感恩格言文件夹。

截止时间:

20XX年10月12日

4、班队课安排

主题:“感恩祖国”

参与对象:1——6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安排:

一年级聆听爱国故事(或观看视频)并进行爱国教育;

二年级学唱爱国歌曲并进行爱国教育;

三~六年级举行“我对祖国知多少”知识竞赛,竞赛方式由年级或者班级自行安排,竞赛题目在网盘---大队部---20XX国庆节安排中已共享,请 班主任 老师提前下载。竞赛中有突出表现的给与加分,并纳入四好少年评比。

5、板报竞赛

参赛主题:“ 祖国妈妈,我爱您”

参与对象:1——6年级全体学生

检查时间:

20XX年9月30日中午 12:00

6、班队活动展示课。

主题:“感恩祖国——弘扬民族团结精神”

小学生爱国诗歌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0―0115―01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赋予小学教育的历史使命,在进行爱国教育的同时,激发起学生努力学习、热爱生活的决心,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为全面参与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作好准备。

音乐新课标在音乐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一、从教材出发,充分挖掘爱国主义素材

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能充分发挥音乐的美育功能,而且对学生会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因此,音乐教师首先要利用好教材,挖掘出教材中可以利用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如,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新疆好》《如今家乡山连山》《我的祖国》等,有京剧与各种地方戏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甘洒热血写春秋》等。在归纳出具有爱国素材的歌曲后,教师自己先要有一个内化的过程,让自己的心灵先受爱国之情的震撼,然后再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渲染。在教学时要找准切入口,随着不同的音乐教育活动和不同的实施过程水到渠成地进行爱国情感教育。因为音乐课是以审美为核心的,爱国教育只能也必须以音乐教学为前提。在具体进行音乐课的教学实践活动时可以通过各种教学资源,比如声像、故事甚至影视资料,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在音乐审美体验中进行熏陶,被音乐本身所感染;通过音乐的旋律美和歌词美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在欣赏、聆听、学唱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到其中的浓浓爱国情感。通过这样的环节,让我们合理运用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奏响爱国情感教育的主旋律。

二、通过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文学、舞蹈、美术等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包括音乐课程不同教学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诗歌、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不同艺术门类的综合。教学中,音乐学科综合在突出音乐艺术特点的前提下渗透德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欣赏陈培勋的第一交响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英雄的诗篇》时,我没有急着从乐曲入手,而是让同学们把准备的诗词《忆秦娥・娄山关》有感情地朗诵了一遍,然后我播放音乐并安排了一个男生用慷慨高亢的声音在交响音乐背景下开始朗诵, 一开始三个字“西风烈”,悲声慷慨高亢,英雄落寞之情划破寒空,直上云天。其中尤其这个“烈”字,让人听来不禁泪雨磅沱,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耸然动容,平添悲壮。学生们思绪万千,欣赏结束后,他们畅所欲言谈感受,在讨论中明白了战士在当时残酷的斗争环境下,即便关山漫漫,长路艰险,但他们仍怀着一腔英雄豪气以及对革命必胜的信心。通过音乐与诗词朗诵的结合,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自然而然学生的思想受到了爱国主义情感的洗礼。

小学生爱国诗歌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会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鼓励人们要大量阅读,用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大脑,提升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方法与习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阅读指导,把引导学生阅读当作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新课改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教材载体引领,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小学课文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儿童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体裁多样,语言典范,学生爱读。阅读教材,能使学生扩大视野、获得新知识、通过阅读教学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他们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小学语文教学要把阅读的一般方法教给学生。首先我们要让学生学会预习,在课前阅读文章,预习课文。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检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步中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好预习提示要求,使学生的预习有目的、有事可做,也使预习能行之有效。例如在学习《七子之歌》时先布置学生在预习时查找香港、的资料和香港、澳门知多少问答。这些内容学生很有兴趣,查找的资料也很多。由于学生课前的预习到位,课堂上通过同学的交流讨论,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诗歌的内容,也理解了诗歌的主题:作者盼望回归祖国的爱国情怀。另外、抓住课后思考题阅读也是快速阅读的一种方法,如若这样学生会在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内领会全文的重点内容,掌握文章的重点知识。如在学习《挑山工》这篇课文时,根据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即:课文讲挑山工是怎么走路的,游人又是怎么走路的,为什么总是走会走在游人的前面,让学生说说这个理儿,学生理解了这些内容最后就很容易得到了生活的启示:只要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就会成功。这样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之后,阅读能力也随之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二、弘扬优秀文化,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小学生爱国诗歌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教育 德育教育 主体性

教师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一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内容都不同。

我们小学教师培养的对象就象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师进行加工,才能现出瑰丽的玉石,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过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这样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极赋实效。现就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思想教育必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知识无阶级性,而教育则是有阶级性的,教育从来都是从属于一个阶级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养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

我们语文书中的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等等各篇无不是思想教育极强的活的教材。它无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这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根基。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其优点。

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

在语文教学中掌握儿童心理特征,激发兴趣十分重要,学生虽然年幼,可心灵十分纯洁,他们都希望表扬,表扬会使他们加自尊自荣。为此,我常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批语,在班里表扬。然而对于犯有一点错误的学生,一般他们也总不想失面子,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我处理这类问题十分慎重。

一次考试后,我让同学们把语文卷子重新做一遍,结果一位同学让其他同学给自己复写了一遍。当时,我看了卷子真生气,真想在班里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我想到了他的心理特点,就保留了他的面子,过后和他交谈,晓之以理,使他流出了悔改的眼泪。我在同学面前,不但不批评他,还表扬了他,后来进步了。这样,更坚定了他克服困难决心和信心,后来,他不但学习成绩提高了。

三、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好阶段性,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同样是教育的主体,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自我教育、自我养成。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而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就是要认真落实小学生守则,就小学生来说,德育教育也有阶段性。

在教中年级时,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和民族知识的传授,使其懂得今天的幸福学习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而使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这样就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环环紧扣,从不脱节,连贯地得到了落实。

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必须使每个学生明白,而学生守则的落实必须靠广大学生自己,这样就是说要教育学生自我管理,在这方面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语文教材《向命运挑战》、《詹天佑》等教材的教学,我都让学生写心得、写体会、联系实际对自己拟定奋斗目标和要求。第六单元的作文是要求学生写写自己昆山的名人,同学们都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又顾炎武,周火生、朱柏庐......

在收集中,在写作中,学生都深刻地了解到了人物的品质和精神,也深深地受到了影响。这样班级里的同学生有了学习的榜样,都争先学习,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班级的样样工作都走在了前面。学生个人的集体荣誉感、自尊、自强感也增强了。个别学生的讲吃、讲穿、随便花零钱,逃学、进游戏厅等不良行为得到了彻底改变。

四、德育教育要体现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在教学中的满堂说和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空间说教,不但激起其兴趣,而且会使小学生厌倦,只有把知识与趣味结合起来,才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达到较好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爱之链》一课时,我在引导了学生学习乔依和老妇人的故事后,就组织学生寻找班级小雷锋的足迹,同学们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热烈,列举了许多雷锋做好事的例子。大家纷纷表示要向乔依和老妇人学习,争当活雷锋,决定让我们的社会成为爱的社会,让我们的班级成为爱的乐园。

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之一。强化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首要任务。在小学主文教学中只有正确处理德育和教学的关系做到寓德育教育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