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视听语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对视听语言在影视动画当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研究了影视动画作品中视听语言发展现状,以及影视动画作品中视听语言发展前景;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视听语言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从而更重视视听语言表现形式的研究,为影视动画艺术实现进一步提升而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视听语言;影视动画;研究分析;艺术

影视动画是一种深受社会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在给观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影视动画具有高度假定的特征,其视听语言具有特殊的艺术功能;只有把握好视听语言,才能使影视动画这一艺术形式得到长远的发展。因此,研究影视动画中的视听语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技术与发展水平的局限性使得我国对动画视听语言的研究起步很晚。本文作为对动画视听语言研究的一次简单探索,意在通过对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的研究,提高动画创作人员对动画视听规律的有效把握,从而不断提高动画作品的创作质量。

1.视听语言在影视动画当中的作用

从本质上来看,影视动画为采用动画形式来表达的一种影视艺术形式,其根本特征为假定性;现实与影视动画剧情联系的方式是比较特殊的,不同于其他影视作品,这是假定性的主要表现[2]。一般情况下,影视动画不需要还原现实世界,而只追求与绘画相贴近。在现实世界中,很难找出影视动画当中的角色以及环境,这些角色以及环境多依赖于动画作品创造者的灵感以及想象,更依赖于作品当中的视听语言。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影视动画表现的形式较为特殊,其视听元素可以通过比较灵活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赋予了影视动画一种新鲜的质感。影视动画当中的视听语言应符合假定性特征,并能够迎合观众的观赏心理,以便能够有效提升影视动画所具有的感染力以及表现力。另外,对视听语言加以改进,使之变得人性化,则有助于创作出更优秀的影视动画。

2.影视动画视听语言分析

2.1.影视动画作品中视听语言发展现状分析

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动画形成的基础是造型艺术,造型艺术不仅赋予了动画作品生命力,更激活了视听语言实现不断发展。自从动画开始诞生到目前为止,其视听语言具体表现形式均与电视以及电影当中视听语言表现的形式,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另一方面,动画作品当中的视听语言也具有自身特性,主要体现为制作方法的不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关于影视动画中视听语言具体表现形式的完整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常见的模式理论更像是只言片语,无法保证可推广性、普遍性以及系统性,这一问题亟待解决[3]。此外,目前在国内高校所设置的动画专业中,并没有充分重视培养学生创设视听语言方面的能力,也没有向学生传授针对性视听语言表现形式,导致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效果无法有效满足动画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鉴于以上种种原因,笔者认为应该积极研究探索影视动画方面的针对性视听语言表现形式,以便能够形成针对性、整体性的理论,从而为视听语言实现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2.2.影视动画作品中视听语言发展前景分析

从艺术表现形式来看,视听语言不仅是一种创造性表现语言,更是一种新兴语言;只有拥有创新性、活跃性以及跳跃性思维,并保证想象力丰富,才能使影视动画作品中视听语言富有生机以及活力。影视动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当中,形成了独特魅力;而视听语言发展的历程则是观众与作品创作者不断实现深入互动的历程,其特殊质感也是互动所产生的结果[4]。总的来说,视听语言实现不断发展并不是为了满足获得视听的单纯商业性目的,而是基于心理学理论以及传播学理论等,以保证有效传递信息以及避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出现失真现象为目的,不断完善视听语言表现形式的过程。目前,虽然影视动画作品中视听语言表现形式还有待完善,但这方面的研究正不断变得合理化以及科学化,许多系统的以及正确的研究手段正不断被运用,也有许多的新观念与新思维以及新观点被动画作品的创作者所接受,科学研究精神以及研究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另外,笔者认为只有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认真分析以及总结影视动画当中的光影色彩表现效果、图像运动方式、图像组接方法、声音构成形式与镜头表达效果以及视听段落划分方式等,才能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影视动画语言与视听表现形式。在研究影视动画作品语言视听方面,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普遍刚开始起步,研究尚未得到深入;因此,探索影视动画中语言视听的空间还非常广阔;相应的视听语言发展以及优化的潜力也非常大。

3.结束语

影视艺术,特别是影视动画艺术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在信息高速传播以及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影视动画不仅能够带来视觉上的盛宴以及视听上的享受,而且也能够帮助人们放松压力以及紧张的心情,获得愉悦;所以要重视研究视听语言变化规律,从而使影视动画艺术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实现其存在价值。希望本文对于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的研究分析,会为影视动画作品的创作于发展有所贡献。(作者单位:黄淮学院动画学院)

参考文献

[1] 徐培玲.用人类的手去创造平面动画――解读宫崎骏的最新作品《悬崖上的金鱼姬》[J].电影文学,2009,11(12):358-359

[2] 陈怡娇.独具特色的动画视觉语言――动画电影与实拍电影的视觉语言比较分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23(12):112-113

视听语言范文第2篇

关键词:视听语言 动画创作 应用研究

一、视听语言的内涵

影视动画是一种视觉与听觉交互而产生的综合艺术形式,它通过媒体的传播向观众传达,各种故事内容及还原真实场景的再现,影视动画中的视听语言是一部作品中的灵魂,它使用带有总结性的文字内容,将画面中的各种含义传达给影片的观看者。

影视动画中的视听语言,是作为一种大众传媒体系中的特殊符号类型长久存在的,同时它也是影片创作时的一种必要的技术方法。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影视动画中的视听语言主要利用各种镜头的取景和编制将合理的声音与画面有效的衔接起来。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之中:首先,视听语言是通过导演及编剧以及筹备一部影片诞生的全部剧组人员,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故事,一些事件进行节选,再通过影视动画的专业技术手段进行复现,展现在银幕上与观众进行交流。第二,影视动画中的视听语言性质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习惯是有本质的不同的,一部影片中的视听语言由背景、音乐及画面色彩所组成,并不是像现实生活中人们谈话用到语言形式。第三,影视动画中的视听语言利用组成影片的各种要素,如场地内容的切换,背景颜色的变化,来表现剧本中的各种情节及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当时当境的情绪等活动。作为一部影片中独特的语言叙事手法,其本身就是一门深刻的专业技术知识,作为一名从事影视动画创作的人员,如果不了解和重视视听语言的构成方法,是不能进行一部影片的制作何编辑的,更无从谈起去创作一部受观众喜爱的影视动画作品的。

二、动画视听语言的艺术特性

动画作品作为影视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从诞生之初就集合了绘画艺术、音乐艺术及语言文字艺术等多种学科知识,将影视工作者想要表现的意图,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利用电影荧幕向大众进行传播,这种表现形式深受各类观众的喜爱。想要从事动画影视作品的创作就必须对动画视听语言的艺术特性,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动画作品中的视听语言形式相较于其他影视传媒形式而言,其主要特征突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画视听元素的虚拟性

多大数动画作品是针对儿童观众来进行创作的,作品中充斥着各种科幻,幻想的故事情节,其中的视听元素也是围绕着这一主题来进行编撰的,在创作风格上也依托这一中心思想来达到画面色彩夸张,人物动作形式强烈,语言文字配音怪诞,场景虚构及故事情节离奇等,促使了动画片成为了虚构影视艺术作品中的典范。观众常在电影和电视剧中见到的情节设置,大多依靠真实的场景,真实的角色表演,真实的音乐音效组合来展现剧本的内容,而动画作品却以其场景虚拟性、角色夸张性、语言配音独特使其独树一帜,经过近几十年的淬炼成为了影视艺术中的奇葩。

(二)动画镜头语言的丰富性

在现今流行的动画作品在进行创作时,大多是不存在真实的摄像机镜头的,动画片中的各个场景及角色人物的镜头切换,皆是来源于动画片设计师的创作而虚拟产生的。也正因为此动画片的创作不受传统影视作品的硬件条件的限制,可以无制约的在影片中加入各种难度、各种角度、各种类型的镜头展现,可谓是动画片中的镜头语言琳琅满目,丰富之极。也正因为动画镜头语言的丰富性,才使现今的动画片越来越好看,观众越来越爱看,从事动画的镜头设计师才更有魄力进行动画片的创作。

在一部动画影视作品即将完成的最后一步中,对影片编辑的工作者有较高的要求,从事动画片的剪辑,不仅是完善剧本的重要手段,更是对此部作品创作风格来进行把控有效的方法,以及通过剪辑的方法来安排故事的情节发展,从而达到动画片的专场效果。这里值得着重论述的是动画作品中的技巧性转场和非技巧性转场形式。所谓的技巧性转场形式是指,动画编辑工作者利用后期的剪辑再制作,带给画面情节淡入、淡出或重合、分割、折叠画面来完成影片的转场,而非技巧性转场形式是指,动画编辑工作者利用镜头的切换,直接将画面转场,以此来达到影片故事情节的要求。尽管大多数动画作品中不存在真正的镜头切换,但通过对画面的后期制作,是编辑出一部具有强烈的影片创作风格特点的动画作品的重要条件。我们可以这样说,充斥在影片中的各种编辑形式操控着故事情节的进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动画视听风格,对一部动画片的影响是无法取代的。

三、视听语言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

影视动画作品中的视听语言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画面、音效、以及幕后影片的剪辑,通过这三大部分的组成,我们不难清楚的知道动画视听语言包涵内容的重要性,以及这三大部分组成在一部动画片中的重要组成价值。现今的动画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所包涵的知识面非常的广阔,如果想要得到一部成功的动画作品,在此之内的视听语言这个重要环节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掌握好动画视听语言的创作实践方法,才能对动画片的创作有一个较好的把控开端。

(一)视听语言中的角色塑造

现阶段动画中的角色塑造与视听语言的结合,已经到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境地了。我们知道一部动画片是以不同画面的组合所构成的,画面上出现的各个角色,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语言生活环境。在视听语言中一个成功角色的塑造,代表着一部动画片的主题思想和创作内容,影片通过不同的角色组合来完成整部动画片的叙事情节,并以此来获得观众对影片的认可,甚至激发观众的共鸣,所以说在动画视听语言中角色的塑造是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的。

一名耳熟能详地动画角色的出现,不但要有令人过目不忘的面貌、个性突出的性格,更重要的是围绕在角色周边的视听语言的衬托,只有角色与周边影像要求全方面的结合,才能使一部动画片精彩叠加,同时也为动画片的成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动画片的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动画设计师拥有任由其想象自由发挥的空间。塑造一名成功的动画角色,仍需以现实中的人物性格为创作原型,在现实中一切积极向上或是标新立异的希翼理想,都能通过不同的动画角色,加以视听语言的辅助,体现在动画的世界之中。

动画片中的角色,不但需要赋予其鲜活的生命,更需要带有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相似的表情及心理特征,在这个幻想的空间里,一切有生命的与无生命的个体,都可以像现实生活中的人们那样畅快的交谈,并表达各自的思想和看法。拟人手法的运用是视听语言的重要结合方法之一,主要体现为动画角色与人的外貌、表情、行为的相似之处。在深层次上,体现为动画角色身上所反映出的真实人性。

(二)视听语言的镜头使用

在视听语言中镜头的使用是具有一定的叙事情节指导作用的。首先是景别,不同的景别在人的心理和情感中都会产生不同的投射与感受,根据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和所用镜头焦距的长短,景别分为大全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巨大的场景描写不但可以展现动画片的全景及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而且可以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如《疯狂原始人》中大全景的环境全貌,展现了数万年前地球辽阔的宏伟气势。对一些戈壁及悬崖的全景以及中景的镜头,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官享受,特别是其中近景和特写镜头对一些天马行空幻臆想出的植物的细腻描绘,更是成为了所有观影者的视觉中心。

这里值得说明的是,首先,取景的级别越大,需要动画设计师们考虑的环境因素也就越多,取景越小,需要动画设计师们强调的局部因素也就越细。其次是动画片中的取景角度设置,众所周知现今很多动画片中是不存在真正的摄像机的,但组成影视作品的基本技巧就是,通过不同的画面角度及镜头分割来引领观众的观影视角,并使观众对镜头中的人物有自己感官上的认识。最后是画面的场景及角色的运动处理,如果想要充分的表现出场景的运动及角色的运动,并将两者合理的编排在一起,就要求镜头的对两者进行合理的编排,在使用运动镜头的过程中,由于镜头需要经过剪辑处理,会存在画面中主置发生变化的问题,于是就容易产生人物位置与空间关系的混淆,这就是“轴线”问题,通过遵循“轴线”原则,可以保证空间感的一致性,前后镜头中物体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这也是在动画视听语言中值得多加关注的要点。

(三)视听语言的镜头剪辑

对视听语言镜头的剪辑,是控制一部动画片的叙事情节、画面节奏及声像运动的重中之重。一部动画片的制造仍是离不开影视蒙太奇的创作手法的,在影片创作之初,通过众多不同的动画设计师,来进行画面的风格设计,尽管每个设计师的技术和创作灵感都非常过人,但如将其全部拼接在一起,仍显有许多不足之处,这样就很难整体的得到一部优秀的影视动画作品,但通过影片后期的剪辑,从新合理的将不同的画面进行排列组合,填补出现在视听语言中的不足之处,就能最大程度上使观影者得到感观上的愉悦以及艺术上的享受,让人体会到作品创作者构思的巧妙。

动画片作为影视作品中的一种创作类型,是离不开镜头的剪辑的,视听语言的剪辑,可以直接将画面的声像场景进行拼接组合或是转场变格。这里值得着重论述的是,在动画视听语言中常出现的变格剪辑,变格剪辑是指动画后期编辑,对正在运作中的角色及时空关系进行变格化处理,塑造出有别常理的带有夸张强调的角色及放大缩小的场景特征,运用这样手法来渲染叙事情节的各种气氛和表现内容。当然存在于视听语言之中变格剪辑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升格剪辑(慢镜头剪辑)、降格剪辑(快镜头剪辑)、定格剪辑、倒放剪辑和重放等剪辑方法,都是一部优秀的动画片中合理安排编辑视听语言的重要手段。

视听语言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欧美电影;语言;特征;表现;影响

谈及欧美电影,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欧美各国电影的不同发展类型和道路,还可以挖掘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虽然美国电影以其商业性和视觉冲击力强为主要特征区别于欧洲类型电影,但是,每一个时间段的美国电影也有所不同,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艺术特征。下面我们就以欧美电影中的美国电影为主题试图分析欧美电影视听语言的特征表现和发展脉络,结合具体的电影案例进行品评。

电影体现的镜头语言与创新性表现

说到电影的视听语言,我们可以从影片的镜头运用得到一些启示。一些类型电影运用了不同的影视手法,例如蒙太奇表现、镜头的闪回、剪切等,这些有效的运用使影片添加了很多新的色彩,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票房收益。但是,新技术的使用并不是良药,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形式电影的运用,一系列的改革不仅在影片的主题表现和叙事结构上有了改变,在电影的造型手法与风格上也有了很大的区别。欧美电影不是孤立的,通过欧美国家之间电影界的交流吸收与借鉴,将英国的纪录电影、前苏联的蒙太奇语言以及法国的新浪潮运动都进行了交融,同时也都一定程度上被借鉴到美国电影之中。美国电影的叙事性也力求突出一种古典主义的风格,影片的场景之间会有连带关系,这都要求影片的镜头要创造明确的空间,人物形象要居于首要位置,一般都会使用人物特写与超近景镜头去表现,欣赏者会始终随着导演的安排进行观看,有一定的单调性,不灵活。改革要尽量追求自然真实的效果,虽说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表现,但是运用了实景拍摄的手法以及尽可能真实的拍摄环境会让观众增加可信感,愉悦心灵。此外,在镜头的使用、音响音效的处理和后期处理上也有了一定的改变。例如使用了新的镜头语言,力求运用黑白彩色画面混搭、慢镜头处理等实现新的技巧,使影视画面丰富多彩,不仅可以增强影片的艺术性效果,还可以使观众摆脱平淡无奇的电影叙述,增强视觉冲击力,多种手法的结合使用还突出了影片的深层意义,或许也一定程度上可以彰显导演的个人烙印。在场景中,具体的打光会使用自然的光线,它挣脱了传统的室内营造光线照明,导演利用摄像机的灵活性去外景拍摄,如一些乡村街道、城市角落、高层顶端等。这样,不同的摄影构图和打光处理,使影片更具时代气息,自然感十足,也与传统拍摄手法有了截然不同的效果。电影《逍遥骑士》取景就多在美国乡间宽阔的公路上,融合了自然景观,天空下的自然光线十分悠然,影片的画面里充斥的就是两个骑行人,他们的身影就是影片构图中的主体画面,但是自然景观和光线的照射是自然而不做作的,观众可以更好融入景观中去,去体验畅行户外的真实感受,同时,我们也可以领略拍摄者的匠心独运。此外,还有一部影片可谓特点鲜明,《邦妮和克莱德》颠覆了一些传统的电影拍摄套路与模式,不仅开头就是用了大量的近景特写镜头,将邦妮的脸部特征运用镜头推拉摇移进行深入刻画,配合影片的特色音乐,整部影片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也可以反映主人公的心理特点。该片具有一定的写实性特征,打破了一些传统套路,尤其是美国式的影片模式,在同时期电影中出类拔萃。在光线的使用上,导演试图将一些场景烘托出一种朦胧美,采用了一些逆光和非正面拍摄的手法,突破了传统角度。这些典型的电影造型风格方面的突破,使欧美电影有了新的发展,或许不断的探索就是电影发展进步的真实来源。

电影的创新性表现一般都伴随着社会思潮的涌动,一些影片如《杀死比尔》等,采用了一些暴力美学的特征,不仅在场景、灯光、后期剪辑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还在理论层面开创了后现代主义特征影片的新纪元。我们熟悉的一些著名导演,他们的扛鼎之作都具有暴力美学的特征,虽然他们影片的表现各有特点,但总的来说都会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和魅力体现。暴力美学电影一般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例如吴宇森将中国式的武侠情怀和武术打斗融入其中,而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则力求以全新的视角、后期技术使观众享受全新的视觉盛宴为出发点,特征明显。在演员的选择和动作特技上,也将暴力诠释得淋漓尽致,很多影片把打斗动作有效结合特技,例如我们熟悉的《黑客帝国》,该片配音与打斗可谓对动作片有了很大的突破,将科幻的色彩和暴力打斗融汇其中,使观众明知是虚幻环境中的动作打斗,也可以享受它,尤其是其中一些场景里维斯的射击场面成为该片的一个亮点,那种潇洒和酷感至今为人称道,该片也成了永恒的经典之作。暴力美学电影将传统善恶之间的争斗加入视觉盛宴中,观众不会去分析其中的原委,有的也只不过戴着眼镜去享受,随着高清晰画面、3D和立体声音效的多重刺激,电影的娱乐意味更浓了。之前提到的影片《杀死比尔》就形成了一种意境,影片的很多暴力镜头就结合了日本漫画的形式,用浓烈的色彩盖过,或许是为了避免血腥的画面出现,与该类型相似的影片还有很多,如《狼牙》等,都是采用了这种方式。此外,强烈的颜色对比、打斗场景双方人物衣着的强烈色彩反差也是如此,静中待动,动静结合,一触即发。与此相关的影片还有《英雄》《夜宴》等,虽说是内地电影,在色彩的表现上却是独到的。此外,欧美电影还有一种更现实的暴力美学电影,就是那种戏剧式的情节电影,该类电影冷酷,虽引人深思,却更为暴力而血腥。我们可以体会欧美暴力美学电影的可贵之处,但如今,电影在视觉上的刺激和对观众好奇心的满足都要有所限制,或许真正有意义的电影是可以令人回味的,而非一次性的。

欧美电影中的一些电影还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特征,它们在影片的创作中使用了快慢镜头、一系列动画表现等,不同种类组合产生了新的效果。犹如借鉴了德国电影《劳拉快跑》一样,美国影片《低俗小说》将很多影视片的经典段落加之变化搬上银屏,如此多的场景可谓独树一帜,随意性和漫无目的性的拼接就是该片的特点,这也都是它具有的后现代主义的特点。或许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就是一种故事的叙述,逻辑性和顺序性较强。当今,刺激视觉的景观电影使传统意义的电影失去了市场,也可以说是视觉上的享受赶走了电影的叙事性,这种电影就是如今的一些好莱坞大片,如《黑客帝国》《绿巨人》《侏罗纪公园》等,虽说影片都反映了虚幻缥缈的幻想场景,加之动画特效和后期的大面积使用,电影的内容有很强的真实感,观众会被其吸引。此外,配合场景的特定音乐作用也很明显,那些在特定情节紧张刺激的音乐促进了情节的发展,烘托了紧张刺激的场景,起到了充实电影的作用。例如一些电影就大量使用了音乐,其中也有很多的转换。电影《棉花俱乐部》就利用了不同音乐穿插到不同的情境中,从舒缓的音乐配合打斗场面的前戏,到暴力场面开始时紧张强烈刺激的急促音乐响起,加之很多慢镜头也用了歌剧音乐,使整部影片单从配音来说就可圈可点,能够被后人借鉴。因此,我们谈到的欧美电影视听语言手法的运用满足了欣赏者视觉上和心理的满足感,或许更深层次是要满足观众的内在需求。

电影叙事结构的发展与变化

或许欧美电影的叙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般在人物的行为、主题思想和叙事层次上都很固定,加之影片故事的一些情节,整部影片完整而全面,结局也显而易见,能够是大团圆式的结尾,观众也会得到欣慰。美国电影一般就是使用这样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模式进行创作,善恶对立面明显,无论是西部狂野电影还是虚构的探险影片,简洁流畅的故事情节层层推进,使影片的发展自然,不拖沓,或许这就是电影卖座的经典套路。美国商业电影一般也都是以票房为基准,只要卖座赚钱就可以,因此,艺术类型片也要让位于商业影片,虽说商业大片的泛滥依旧,但是进行创新也要有勇气和胆量,美国电影需要的不是艺术效果而是票房,从那些经典电影不断的续集中就可以得知。此外,叙事手法也要满足于观众的具体需要,紧张刺激的情节、暴力打斗场面和后期特技和动画运用都是卖点,它们满足了观众,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美国电影在类型片上区别于欧洲影片,它不注重艺术性,不让观众去了解隐含的意义,要让观众欣赏影片得到的是轻松的心情,或许这也是美国电影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纵观美国电影的历史,我们也可以探访到好的美国艺术片,如《现代启示录》《归来》等,每部影片都有强烈的深层意思,与一般的美国电影不同,可以反映尖锐的社会问题,一些电影还具有批判的意味,电影的艺术特性也较为明显。

美国商业电影在后期还结合了艺术片,有了较大的发展。例如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卢卡斯等人,他们不仅接受了正统美国电影的熏陶,了解美国文化,还吸收了很多欧洲电影的特点,将很多好的元素都结合到了自己的作品之中。此外,他们还进入好莱坞成为商业电影的开拓者和成功者,他们将一些商业电影艺术化,将美国传统艺术片与商业片相结合,在商业泛滥之下不失传统风貌,可以说他们找到了结合点。对于欧洲电影强调的人性化特征,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太阳帝国》等都反映了人性,它们不仅是典型的商业片,加上导演对其加工,艺术性也较为突出,或许以后很多的商业电影是艺术片与商业片的结合,这也是一种发展趋势。美国电影现如今的发展会包容很多新的元素,一些经典的视听语言技巧和深刻的电影内涵会使其更为丰富,适应性也很强。

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使电影的叙事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它们对传统的叙事风格进行了变革,一系列经典电影打破传统模式。例如影片的结局已经不是那种戏剧性的大团圆式的结尾,导演会选用开放式的结尾,观众可以自由参与其中,这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此外,不同的电影主题也可以采用开放式,如种族主义、社会生活、家庭、男女爱情、同性恋题材等,不同种类的电影的故事情节虽说不同,但是在社会背景之下,可以探讨更为深层次的现实意义,加之演员的精湛表演,拍摄的巧妙,后期处理等,这些电影也获得了较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2] 王宜文.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韩小磊.电影导演艺术教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4] 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5]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 程青松.国外后现代电影[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

视听语言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故事板与视听语言 教学改革

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动漫产业,高校纷纷设立动画专业,一时间遍地开花。高职院校动画专业也是在这样情形下匆匆上马的,动画专业学生的专业对口率低和动漫企业招工困难的情况产生矛盾,恰恰说明了动画人才的教学模式和企业用工要求不相适应,动画专业缺乏科学的教育体系。作为动画专业课程体系中主干课程的故事板与视听语言,迫切需要进行教学改革。结合动漫产业的发展趋势,紧密对接动漫龙头企业,依托企业一线的专业优势,培养的人才按照长期以来动漫企业生产实践的需要所决定,逐渐开展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并日趋规范化。

为了准确了解市场对动画人才的具体需求,首先针对分镜师的薪资范围和其能胜任职业素养和技能为作为调研方向,整理可靠的数据和记录,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形成有理论依据的文字。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通过本校历届动漫专业学生本课程实践情况统计、对比、分析,然后重新调整进行实践。

(二)问卷调查法:对宁波市浙江省及长江三角区地区的部分动画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企业对动画分镜脚本设计的具体要求,从而制订出更加有效的故事板与视听语言教学改革方案。

(三)访谈调查法:针对故事板与视听语言的职业技能,访谈企业老总、资深人士,对刚入职场的毕业生现状进行调查,通过他们的实际情况,找准问题所在,明确研究目标。

(四)教育实验法:依据教学班级学生实验前、后科学学习的变化,找到本课程适合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教学模式,确定改革的方向。

(五)个案研究法:从实际岗位出发,立足于课题研究目标,引导学生制订有效的学习计划,针对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有效指导。

调查情况整理如下:

(一)主要以宁波、杭州、上海、常州4个地方为调查区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分镜师薪资,其结果列表如下。

分镜师的薪水处于比较理想的范围,日后有足够的上升空间,需求量大,可是要求职业素养和技能都比较高。

(二)企业对分镜师学历和职业技能的要求。

访谈了宁波、余姚、杭州、上海、南京、常州等多个相关动画公司的老总和HR,了解到大多数公司在招聘分镜师的时候,并没有对学历做出特别的限制,都是基于“重实力不重学历”。这点对崇尚职业技能的高职教育是很有利的,高职动画专业的学生完全可以避免本科生学历上的劣势,更强调重实践、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可是企业一般不选择毕业生,无论本、专科和培训部模式的学生,因为几乎都达不到分镜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既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又有良好的审美感和时尚感;工作认真能吃苦,善于沟通;熟悉动画制作流程和各种动画风格;具备动态分解表现力,能把握好整体时间和节奏;手绘功底扎实,有良好的透视感;视听语言组织力强,娴熟驾驭镜头;正确理解和解析剧本构架,把抽象文字视觉化的能力。

(三)高职在校生学习情况调研结果。

从动画专业经过几年建设的各种研究调查和相关企业对毕业生反馈的情况来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校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和企业要求差距较大、学习没有压力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专业基础不扎实等问题。故事板与视听语言涉及动画制作流程各个环节,从导演、角色设定、监制、动检、场景设定、校对、电脑制作、音乐、音效、特效、剪辑与后期等所有部门工作进行分配。

根据上述情况,结合平时教学和实践,我对故事板与视听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完善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效果。

结合企事业长远用人要求,根据高职自身学生特点和教学效果,选择适合的规划教材,制定行之有效的课程标准。丰富专业课程内容,满足故事板与视听语言的信息量大、多艺术形式交叉,充分体现实际应用能力,采用企业真实项目或经典动画为案例,增加实务操作和案例分析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协调发展。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块方式,即不简单地把此课程内容一分为二:一部分为视听语言,另一部分为分镜头台本设计,而是划分成为三大教学模块:一拉片、二临摹、三创作。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探讨分镜脚本创作的规律和技巧,结合项目驱动法,在实践教学中执行。与以往的经验对比,这样的方式更加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突出故事板与视听语言课程操作性强、过程性清晰、富有趣味性、示范性强、参与性强、交互性强的特点,把知识和技能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先掌握如何在动画片脚本中合理地构架故事的逻辑,再懂得动画镜头语言表现方式方法的一般规律,合理控制影片节奏,最后具备运用声画能准确向受众表达信息的能力。

(二)加强并深化校企合作。

1.让企业参与到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中,制订符合分镜设计和动画生产相结合的教学方案。积极开展和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专业相关岗位的企业或部门,经常举办动画资深人士、一线分镜设计师到校座谈等活动。

2.将动画公司的项目制作引进学校,使学校成为动画公司的制作基地,在保证双赢的前提下,使师生得到极大锻炼,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安排教学实训课题到校外专业实训基地——动画公司,在公司的实战项目制作中完成实训教学环节,在公司的统一要求和规范下,将实训环节提升为技能的实战演练。

3.聘请企业资深人士长期跟踪式进行教学和指导,注重对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的训练。成立校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学校和市场的紧密合作,在保证“学术标准”的前提下建立先进的“市场标准”。

视听语言范文第5篇

【摘 要】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中,视听语言的艺术表现是艺术家实现自身情感、意识、心灵的媒介,是审美的物象化。如何准确把握视觉、听觉语言的艺术表现,调动各种视听元素,准确而贴切地将最生动、最形象的情思与理想通过画面、声音传达给观众,是对视听语言进行研究和使用的意义所在。本文对电影中的视、听觉语言艺术分别进行论述,以探索电影美学的系统和本性,完善和丰富视听语言艺术的使用。 【关键词】视听语言;艺术表现性;分析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138-01一、视觉语言的艺术表现力电影屏幕通过镜头的推远与拉近来呈现画面的空间与构图,为了达到强烈的透视感和立体空间感,光学镜头使镜头中的前景和景深部的背景均处于清晰的焦点位置,这样就可以拉深镜头画面的距离,将画面由平面创造为立体,人和物的位置也更加清楚。景深构图之所以能为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力,一方面是因为景深使观众与画面的距离拉近了,让观众有亲身体验的感觉;另一方面是因为景深会引导观众更积极地思考,甚至使他们参与到故事的演出中来。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纵深构图给观众带来了选择关注点的自由,而且电影的观看屏幕非常利于景深镜头的呈现,使得全、远镜头的纵深感更为逼真,更有视觉冲击力。一部电影大多时候都是在表现人、物、事件的运动情况,所以对画面的处理,实则是对运动的处理。镜头的移动不单是为了画面构图的审美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出电影在不同阶段要呈现的情感、思想。例如快速向前推进的镜头可以用来表现大胆和狂放的激情;缓慢、不停向前移动的镜头可传达出丰富的信息,带领观众步步深入,满足观众探求表现对象的愿望;静止不动的镜头却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呈现出不易察觉、充满思索与内省的含义,将观众的情绪积压起来,并为后期情绪的释放做好铺垫。光与色彩使世界以五彩缤纷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形形的事件与人物。光效对于电影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光既是用来照明拍摄对象的,也是用来表达情绪和气氛的,因此一部电影中对光效的使用能够体现出艺术家不同的创作风格,巧妙使用光效能为电影带来新鲜的视觉,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色彩是人和物的自然特征,彩的出现为影片更真实、客观地反映物质现实提供了可能。色彩的视觉表现要结合观众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加以运用,根据影片的题材、主题的思想,有意识地运用色彩去表情达意,帮助剧情发展、刻画人物等,以达到一种新的美学追求。在现代电影中,色彩经常被导演拿来作为自己表达主观情感的工具,由于色彩所具有的情感含义和表意功能,使它成为某种抽象思想和理念的升华,甚至上升到精神和哲理思考层面,这是色彩表现力的极高境界。二、声音语言的艺术表现力相较于视觉元素,声音元素进入电影世界的时间要晚了近30年,也就是说,当无声电影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备甚至有了自己的电影理论时,声音才突然闯入电影,这让当时的电影界有了不小的纷争与议论。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声音语言的加入让电影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不仅表现为内容更为丰富,情感表达也更为深切,就连电影的气氛、人物的关系都更加清晰和真实。声音的出现还创造了电影新的时空结构:画面上视觉元素表现的是叙事时空发生的事,而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声音则构成了一个超叙事时空,即声音改变了镜头之间的关系,成为时空转换、镜头衔接的动因。例如由远及近的脚步声,是由声音在纵身空间的运动造成的,声音的由远及近向我们揭示了纵深空间的存在。声音进入电影,起初是以伴奏画面的配乐形式出现的,而且基本是用古典音乐来作配乐。现代影片中的声音作为一种独立的元素,与画面形成新的视听关系,结合画面、情节以及影片主题、风格而创造出新的含义。如激烈的战斗场面同叙事空间中瓦格纳的歌剧所形成的强烈视听冲击波,带给人思想的震撼;而结婚场景中常用的唱诗班混响的歌声,能够体现教堂空旷、高深的空间环境。电影中声音的概念还包括有言语和音乐。言语是人物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工具,有了言语,才有可能表现更为复杂的情节和人物情感,电影才可能更加接近现实世界。音乐在电影中一般是一种辅的表情因素,用来表现人的喜怒哀乐以及沉思、激动、热烈、冷漠等氛围。它可以单独与相应的情绪画面配合,也可以与言语、音响组合成一个声音系统与有关画面相结合。三、总结总之,在电影的视听语言中,视觉的“画面”与听觉的“声音”是同等重要的,在艺术表现力方面,我们不能说孰轻孰重,而是唯有将各种因素共同进行研究,纳入视听语言系统,才能够将视听语言的艺术表现力充分发挥出来。参考文献:[1]宋家玲.影视艺术比较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6.[2]樊飞燕,韩顺法.新媒体时代舞台艺术的奇葩――多媒体戏剧[J].文化艺术研究,2009(05).[3]许鹏等.新媒体艺术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作者简介:仲 恒(1986-),男,汉族,重庆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