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活与科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这时我们不禁要问,是科学固定了我们的思维还是科学发展了我们的思维?然而不可质疑的是,它折断了我们想象的翅膀。曾经看到一个盲人做画,他把自己想象的生活中的事物画了出来,船是平的,鸟是没有翅膀的,甚至是抽象的,这时有很多人笑话他,可是你曾经想过吗?在我们天真的幻想中,曾经出现过这样神奇的轮廓么?没有,因为我们刚出生就看到的事物还有我们所受的教育就把我们伟大的想象力扼杀在摇篮里了。是我们的眼睛欺骗了我们,还是想象力?不知道,但是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没有常规,我们会生活的更快乐,甚至是现在已经可以到了月球上旅行。就是因为复杂的数字,忧扰的恐惧把我们变傻了,胆怯了。
有这样一幅漫画,在一年级的孩子们,被老师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的,有的同学想的是三角形,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梯形,而美丽的女教师却拿剪子一个个的它们剪成了圆形。谁有资格去阻止别人的思考?可是科学伦理就这样做了,然后理直气壮的说这就是科学!
科面又含有千万个原子、质子。学象一根根粗硬的线条,把一切柔软的东西立体化,形象化。现在就连我们所熟知的身体和文字都科学化了。
什么是身体?我们常人就憨厚的笑笑说:这软软的肌肉和根根骨头不就组成了身体吗?
而博识的科学家这样解释:是由无数细胞协调组成的,而这里这就像质朴的老农民搓着粗糙的大手,笑笑说:“俺一个庄稼人,知道这么多干什么?俺就只种好俺的地就好了,其他的和俺没有关系。”是啊,我们知道人体,知道原子有什么用?以前不知道地球照样自转啊。这些虚无缥缈的知识可是我们常人不必接受的。
对于文字,就像中说的一样,口语就是口语,何必再翻译成难懂的文言文,无病呢?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 生活化; 策略
G623.6
新课改在我国已经全面普及,要求学校教育要竭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这些能力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虽然小学生对科学知识有很大的兴趣,但是对系统的科学教育不感兴趣。有鉴于此,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实施科学教育生活化对此提供了新的答案。
其实,科学课程给我们教师的自主创新的空间很大,其教材的开放程度也很大,这就需要我们把握科学课程应用科学教材时,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生活元素,更重要的是要十分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和当地相关教育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增减或调整,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笔者结合自己积累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实现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一、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学生从家庭进入学校,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是带着对这个世界的丰富经验和个人观点来学习的。在学生们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刺激,他们对于许多问题和现象(如自然界的变化、人体自身的认识、社会上的现象等)都已经有过自己的探究或体验,形成了自己正确或不正确的看法,这些认识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我们教学的基础。因此可以这样说,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我们教学的宝贵财富,如果我们忽略或不重视他们的已知,那我们的教学就会与学生的学习脱节。为此,在处理教材时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已知情况,及时加以调整。如教学“我们自己”这一单元内容时,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及感官都有一定的认识,如何在教学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在教学中,我们把学生的一只手绑起来写字、把眼睛遮起来走路等,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体验。
二、联系现实生活实际
现在学生获取知识、获取信息的途径非常多,且科学知识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家里的数字化电视机,能上网的计算机,多功能的手机,现代化的小汽车等。这就要求我们把科学课的教学内容与这些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我们在整合教学内容时,把有些生活的科学搬到课堂里来研究,或者把课堂里很难研究的课题拿到生活中去探究,这样以生活为基础的教学内容一定能促进学生对开展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植物”单元教学时,我们把学习的课堂搬到学校的操场上,让学生观察一棵大树,说说你想观察些什么?你看到了些什么?让学生把树的样子画下来,把树皮用纸拓印下来,用自己的办法测量一下树有多高?叶有多大?做一做植物叶的标本等等。学生乐于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学习,在实在的生活体验中去感受,效果很好。
三、联系未来生活追求
不得不承认,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财富,也会带来灾难。比如人们盲目追求高科技带来的经济发展,由此造成大气污染、气候变暖、生态破坏、能源枯竭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时时困扰着我们。作为科学课程必须关注我们的未来,通过科学知识的数学使学生懂得科学道理,并付之于自觉行动。譬如现在的小学生对航空航天、克隆技术等问题很感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增加了科技小知识等内容,通过给学生提供科学卡片资料、出好科学园地、用好学校网站等途径,拓展小学生的科学知识,使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四、加强课内与课外互动
新课改提倡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并不是虚无缥缈的,教师可以通过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提升这些能力。我们的做法是:一是加强主动探究。主动探究是科学课程教育的“灵魂”,是科学教学的“立足点”。教师要从三个维度来加强主动探究;一是提供探究活动的材料;二是与学生一起商量探究活动的方案(包括课内与课外)并组织实施;三是展示探究活动的成果并予以鼓励性评价,如调查报告、家庭实验报告、专题研究报告、资料收集总结等。我们学校还通过少先队大队部在全校开展了"走进科学"的主题教育活动,发动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二是加强合作探究。未来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小学生必须从小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因此,在开展探究活动时要从三个方面加强合作:第一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小组学习共同完成探究任务;第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如果外调查等研究课题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去完成;第三是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印染厂,污水处理系统、参观学校周围的几个社区,向社区宣传环保等科学知识等。
三是加强课外探究。探究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他们去关注身边的世界,从亲身体验中获得对探究特征的认识和对身边世界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课外探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生进行课外探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课外的观察实验,教师有目的地布置一些课外的观察实验,如种养一棵小树、养蚕、观察蜗牛蚂蚁等小动物,布置学生完成一些回家的观察实验;第二是课外的资料收集,让学生通过阅读科学方面的书籍或通过校园网上等资料的查询,收集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进行资料整理归纳并进行交流,如各种各样的船、造纸术的发明等。第三是课外的专题研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对研究过程和结果开设研究报告会,让学生的研究成果大家共享,如空气与我们的生活、对蜗牛的观察记录等。
总之,实现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教师要用心探索,结合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组织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培养小学生对科学教育的兴趣,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厉伟.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 (1):107, 180.
[2]李志波.“生活化教W”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施[J]. 成才之路, 2014, (18):14-14, 15.
[3]闫景坡.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 小学科学( 教师版), 2016, (4):50.
关键词:科学课活动生活化
小学科学是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教师必须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激情和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一、挖掘生活化活动内容
1.1从教材中挖掘生活化学习活动资料。科学课是由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活动。在科学学科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科学内容和材料。例如:观察身体,比较水的多少,米饭的观察等。注重使学生能联系结合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在对问题的探索、尝试、调整和解决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积极的创造性的人格发展学得具体、学得积极、学得有用。让学生知道科学源于身边生活,了解科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形态。
1.2在学生周围实际生活中寻找内容。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教材中那“面向生活”的内容就显得十分有限。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联系,我们挖掘学生周围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等转化为一个个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课堂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探究生活问题中亲身感受到科学来自于生活,生活处处是科学。
1.2.1关注校园生活中的科学资源。校园生活是学生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校园生活,要善于发现校园内的科学素材,把校园中的科学问题搬进课堂,使学生感到真实有趣,感到科学就在身边。
1.2.2留心社会生活中的科学资源。社会生活是学习科学的大课堂,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信息,还可以与家长聊天谈话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甚至小伙伴之间的游戏有时也会成为科学学习的第一手资料。
1.2.3了解家庭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学生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有着不同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经历。这就是很好的可用课程资源。例如,在做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的实验时,要求学生自备实验材料,同学们带来了几十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材料,有的甚至把比较昂贵的热带水果也带来了,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换材料进行实验,兴趣盎然。如果是学校统一购买,就只能是几种价钱便宜的普通材料了。
在教学中有些观察实验周期长,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观察和实验时间,如果在实验室里做,不利于学生随时随地观察。例如观察种子的萌发、生长、开花、结果,可采取让学生回家与家长共同实验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亲眼看着一颗小小的种子从土壤中悄然萌发,开始了它神奇的生命历程。
1.3加强科学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打破传统格局和学科限制,构建一个开放的大课堂,允许在科学课中选择与科学有关的其它学科的现实问题,不人为地设置学科壁垒,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找到应用的广阔途径,理解科学的丰富内涵,吸收更为丰富的营养。
二、构建活动生活化模式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科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科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科学活动经验。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努力让学生经历“生活——科学——生活”这样一个科学学习过程。课前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凭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做好课前尝试探究,课堂创设生活情景组织开展活动探究。课后延伸探究生活内容,创设大课堂情境。鼓动学生到日常生活中去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教学基本流程是:课前自行探究准备——课堂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合作学组汇报,相互补充运用科学,解决问题——课后延伸探究。
2.1课前准备生活化的探究材料尝试活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儿童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实验仪器、电教媒体材料等等。提供学生科学的实验仪器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实验室的仪器容易使学生产生陌生感,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如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在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课前让学生准备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小刀,可乐瓶,弹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弹珠等物体发出声音来。又如,在教学“热胀冷缩”实验的时候,课前教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热胀冷缩的现象,看谁知道得多。教学中如果一味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了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了。时间是探究的保证,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前生活探究时间。课前准备探究时间可分为长时探究,短时探究和即时探究。针对一些需经过一定时间发展变化或需要一段时间观察,不能马上知道结果的内容,一般采用长时课前探究(大约需要一、二周)。针对一些学生生活较熟悉,而平时又没有有意观察的编排内容,一般采取短时探究,针对一些课前探究有难度,学生不宜探究的内容,教师可课前创设兴趣性较强的情景,引导学生即时探究。
2.2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它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学习就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和过程。因此,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
2.2.1创设直观性生活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上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教学情境,使科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展开想象。例如:在教学《了解空气》的时候,教师通过创设生活中用漏斗倒酱油倒不进去的情境,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原因,进而引出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用漏斗倒某种液体时,一下子倒不进去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很多学生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但学生并没有认真的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把它“搬”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成为了学生关注的焦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2.2.2创设描述性生活情境。所谓描述性情境,主要是指以文字描述、语言表达的方法,为学生描述一段新鲜而熟悉的生活事例,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例如:在《溶解》一课教学中,老师提出:“现在很口渴,想泡一杯果珍来解解渴。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让教师快一点喝到这杯糖水啊?”泡果珍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一听到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更是来劲了,学生马上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教师献上了计策来:“用筷子不停的搅拌能够使果珍快一点溶解在水里。”“用热水来泡溶解起来也很快的。”“把果珍放进水里,然后再用两个杯子倒来倒去。”……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的感兴趣了。
2.2.3创设欣赏性生活情境。欣赏性生活情境是指在课堂上通过录像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科学美,从而引发学生用科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科学问题,分析思考科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例如:三上第一单元《植物》,用摄像机录制天天陪伴他学习生活的校园花草树木。让学生欣赏熟悉的花草树木后,说说你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
2.2.4创设体验性生活情境。在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变“小课堂”为“大课堂”,通过学生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再变“大课堂”为“小课堂”。例如:《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等,让学生进行种植养殖,写下观察记录,课堂汇报。学生把自己调查了解到的信息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源,学生热情高涨,既学会了知识又增长了才干。
三、课后延伸生活化探究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的天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联系,我们课后还可以利用课堂知识能力将周围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等转化为一个个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科学问题,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获得问题解决方法,更可以使每个学生的自我价值在实践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例如,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植物油、酱油等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前面生活化的实验材料的铺垫,这样的课外探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
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好科学的用处是那么的广泛,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现实生活;结合
一、寻找生活中的科学内容
科学课程的教学包括观察、认识、研究周围环境中的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的过程就是参加各种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就是从生活实际当中寻找科学内容。学生可以观察水的多少,观察各种植物和食物等等。要能够结合生活实践,让学生领会到科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明白科学能够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科学教材的内容很有局限性,但是现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为了能够把生活与科学联系起来,就需要挖掘周围环境中的各种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当中体会到处处都有科学,科学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的。学生们对校园生活很感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选择校园生活当中的科学素材,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学生还可以获取社会生活当中的科学知识,比如,可以从杂志、报纸或者是电视上了解到很多科学信息。了解家庭生活当中的科学资源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学习手段。比如,教学中涉及到比较蔬菜和水果不同的实验的时候,学生可以从家里自带实验的材料,在课堂当中用带来的水果和蔬菜进行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不能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那么学生可以带到家中进行实验,比如,观察种子的发芽、开花和结果,就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实验。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科学的教学活动的核心就是进行探究,要让学生亲自去探究,那么,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明确学生的探究目标。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用能够看得到,而且摸得到的事物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展开学生的想象。比如,在学习“空气”的时候,教师用漏斗来倒酱油,出现了倒不进去的情况,问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从而引出空气的概念。
三、创设描述性的情境
所谓描述性的情境,指的是教师用文字或者是语言表达的方式来描述生活当中的实例。比如,在学习“溶解”的科学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告诉学生,现在想冲一杯咖啡,能不能想到一个能够快速喝到咖啡的方法。学生们立马能够想到生活实际,有的学生说用筷子不停搅拌;有的学生说用温度比较高的水泡;还有的学生说可以用两个杯子来换着倒。然后教师再引入到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当中,引导学生进入教学内容的学习当中,让学生感觉到科学课程都很容易理解,增加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四、课前做好准备工作
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就是要有探究材料,小学科学课程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以供学生观察和探究的所有实物以及信息材料。实验仪器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生疏的感觉,不利于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教师要尽量选择比较贴近生活实际的实验材料,比如矿泉水瓶、牛奶盒等等。在讲到《声音的产生》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使用各种方法让纸张、小刀等等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还有,在进行热胀冷缩的实验的演示时,可以让学生举生活当中的实例来说明这个现象。
五、课后的生活探究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的天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联系,我们课后还可以利用课堂知识能力将周围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等转化为一个个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科学问题,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植物油、酱油等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前面生活化的实验材料的铺垫,这样的课外探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
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好科学的用处是那么的广泛,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03) .
[2]刘硕.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正确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科学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造成了科学高高在上,学生畏惧科学的现象;并形成科学知识学习与科学知识应用的脱节,导致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低下,不能充分感受到科学的趣味性,直接影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然而科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让科学走向生活,让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同样也可以是通俗的。
在新课程教学中,回归生活几乎成了所有学科共同追求的目标,“生活教育”也成了最时髦的教学口号。科学教师热心于对科学知识体系传授的同时更要注重对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的指导,以及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感悟:对人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关系的认同,由此逐渐养成我们所期望的良好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的“生活性”恰似一座拱桥,能够拉近科学与我们的距离。这其实就是科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那么,如何开展科学生活化教学呢?
下面我就用科学“生活化”的观点谈谈一些课堂教学策略。
一、利用“生活经验”,感受科学存在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要从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最终实现学生的科学素质的提高。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生活经验引出科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满着科学,同时也感受到了科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例如,在八年级上《水的浮力》教学时,可从学生游泳的经历入手,提问:矿泉水瓶靠什么浮在水面?接着提示:想想夏天游泳时人的感受。会游泳的学生马上想到:在水中感受到水对人有一个向上的力的作用,这个力足以让他们浮在水面而不会下沉。然后,教师可以提问这是什么力?学生根据他们的经历会回答是浮力,教师此时可指出矿泉水瓶也是靠水的浮力浮在水面的。然后教师可出示浮在水面的乒乓球,以及沉在水底的石块,询问这两个物体在水中是否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对于乒乓球受到浮力学生马上就能回答,而对石块是否受到浮力学生不能马上作答,此时教师可提示:在水中搬石块重还是在空中搬石块重?根据自己的经历学生很快知道了答案。这时再问:为什么乒乓球会浮在水面而石块却沉在水底?此时学生的兴趣已经被激发了,他们已经有了学习新的知识的动力,这样不仅可以顺利进入新课,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研究生活的好习惯。
二、捕捉“生活素材”,增强科学意识
初中阶段的科学知识是整个科学体系中最基础也是最贴近生活的一部分,应是生活中的科学,是学生“自己的科学”。教科书只是教与学的工具,决不是唯一的资源,现实世界才是科学教学的丰富源泉。
看似高深莫测的科学,实质里面蕴藏着生动有趣生活化的东西。任何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都可成为他们的学习内容。因此,我认为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素材”,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对科学教材进行充实、重组。
例如,在七年级上《物质的酸碱性》这堂课时,我事先准备一些水果如柠檬、香蕉、苹果、桔子、梨等,还可以从家里带来油、盐、酱、醋、肥皂、洗发水等家庭用品。开始上课时,我客气地拿出各种水果让同学们品尝,学生很是惊讶,上课还能吃到水果?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每一位同学都在挑选自己喜欢的水果品尝起来,事后请他们说说自己品尝水果后的感觉,从而引入新课。这样做还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原来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的科学知识,真正体会到生活中的科学,科学来自于生活。因而在教学中如果只是单一地使用教材内容和实验仪
器会制约了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而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素材,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究。
三、创设“生活情境”,激活科学课堂
科学以探究为核心,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发生的最佳情境应该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动的生活磁场。
科学教师可根据科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抽象的科学问题具体化,以更便捷的方式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现象的联系,把教学内容和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科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励思维,主动求知,获得技能,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与实验方法的熏陶,从对以往生活经验与体验的感悟、领悟过程中,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科学,感受到科学知识的真谛和价值。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家庭电路》这节时,我是这样做的:本来因为光线较弱教室里的灯一直都亮着,当学习到用电器时,我故意把断路器暗暗断开了,灯灭了,学生就奇怪了。于是我请一位同学帮我重新插好插头,可是灯还是没有亮起来。我说:“谁能把这灯的故障找出来?”,这下学生的情绪都调节起来了,有的说可能是灯的接触不好,有的说可能是插头没插好,有的说可能停电了……然后请学生上台逐一验证假设,终于找到了原因,学生可高兴了。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
四、解决“生活问题”,体会科学乐趣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而学习的过程是人认知思维活动的过程,是人们通过以原有知识为基础与外界交流过程中获得并构建新的知识的过程。
在科学课上,教师将生活问题和生活实践充实进来,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再加上分析研究的是大家都熟悉的生活问题,学生间的交流话题增多,思路打开,情感体验也丰富,彼此间容易产生相互影响,往往会有“触类旁通”之感或“触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然后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探究,激发了求知欲望,同时也激发了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上《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时,刚好是上午第一节,我一进教室就展开调查:早餐吃了吗?分组回答后我当即取出刚从食堂买来的二个肉包子,并倒上一杯开水,请未吃早餐的两位同学把这二个肉包吃下去。当他们津津有味地吃下去后,我突然抛出问题:肉包中有哪些营养素?肉包现在“旅游”到何处了?它们是如何“旅游”的呢?此问如导火索,引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室里顿时一片讨论热潮。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在黑板上板书:肉包子的消化与吸收。尤其是问号画得很大,而且是彩色的。学生情绪高涨地围绕这个主题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小结时我将“肉包子”三个字改成了“食物”,就结束了本节课。因为学生已能自主地将“肉包子”换成“菜包”“萝卜包”,进而是其他任何食物,无须教师再多言了。教师在新课教学时,应回归生活,让学生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剖,分析其中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因,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培养思维创新能力。
五、组织“生活实践”,体验科学价值
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不应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学生们学科学用科学的更广阔的天地。能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科学习惯,才是教师与学生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学习“有价值”科学的生动体现。
教学中我们要积极组织生活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出教室,拓展创新视野。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并在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让学生感知科学的实用性,最终实现生活走向科学,科学走向社会。
例如,在中考复习阶段,可以让学生以家中常用的电冰箱为由头,要求学生从物理(声、光、热、力、电)、化学、生物多角度全方位展开探究活动,并写出小论文,然后评比出最佳探究家,予以隆重表彰。通过这一探究活动,既能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气氛,又使学生加强了知识的系统性。学生明白了电冰箱是众多科学知识的集合体,它包含了物态变化、能量转化、噪声产生、自动控制电路、电功率、微生物滋生、生物呼吸、食品的储存等知识点,增强了探索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培养了思维的条理性,拓宽了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