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抓国家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更加注重水源区生态产业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以做大做强原产于本地的传统地道中药材品种为重点,以GAP认证为动力,加快构建中药材的种苗繁育、规范种植、技术推广、市场营销、产品加工体系建设,努力使这一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二)任务目标
1、新发展中药材基地1万亩,其中,在*等乡镇发展金银花5000亩,在*等乡镇发展柴胡1000亩,在*等乡镇发展板兰根1000亩,在白桑、大柳、南化等乡镇发展苍术1000亩,在*发展杜仲500亩,在叶*营等乡镇发展丹参、连翘、五味子、山茱萸等其它中药材1500亩;
2、建立中药材育苗基地40亩,兴办百亩以上的样板示范块4个;
3、引进金银花深加工龙头企业一家,金银花茶生产线两条,建成加工网点10个;
4、制定以金银花为主的GAP生产标准和基地的GAP认证。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应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农业、林业、水利、移民、发改、财政、科技、扶贫、科协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中药材产业领导小组,下设中药材产业办公室,具体负责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开发、科技服务和苗木生产体系与市场建设,为产业发展搭建强有力的组织平台。
2、强化资金扶持。将中药材产业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库区移民补偿、扶贫开发等项目相结合,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年度规划目标的顺利完成。同时,要谋划包装一批中药材产业发展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
3、大力招商引资。在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放宽政策,提升服务,优化环境,吸纳省内外制药企业、中介组织、个体承包业主通过买断经营、土地转让、入股、租赁等方式建设基地,购销药材,从事中药材深加工。特别是要以申报GAP基地认证为基础,采取宣传推介、网上招商、专班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引进一家以金银花为原料的绿源酸加工企业,建成金银花烘干加工网点10个,金银花茶生产线两条。
4、健全服务体系。药材产业办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培养本县人才,引进外地人才,全力配合龙头企业做好科技人才的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站。充分发挥“专家顾问组”的作用,及时解决中药材发展中的科技难题。同时,通过兴办金银花等中药材规模种植,野生连翘、山茱萸去杂连片,五味子、苍术、柴胡、丹参等药材的野转家试验和退耕还林地套种短品种药材四个示范样板,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
5、强化督办检查。县药材产业办要加大基地建设的督导检查力度,及时督促各乡镇保质保量完成基地建设任务,加强对中药材基地建设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并对药材产业的发展进行目标考核。
六桑蚕产业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把桑蚕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发展的思想不动摇,坚持走基地连片化、品种优质化、养殖标准化、蚕农组织化、服务网络化、(桑)农企(业)一体化道路,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农户联动、科技助动的发展格局。不断加大桑蚕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逐步把桑蚕产业培植成出口创汇农业,从而实现桑园增效、桑农增收,推动桑蚕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任务目标及工作重点
1、任务目标
新发展桑园面积5000亩,年养蚕2万张,产鲜茧680吨,为桑农增加收入1300万元。
2、工作重点
(1)稳步推进基地建设
①规范建园标准。新建桑园基地,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修建反坡梯田,平整土地,对无法平整的地块,实行等高线栽植。新建成块成片桑园,要按照桑园快速丰产的要求,抽槽施肥,客良。一般丰产密植桑园亩栽1000株的优质嫁接桑苗,要求按行距150cm抽槽,槽宽、深各60cm。
②严格技术操作。新发展的基地,品种主要以农桑14号、农桑12号、育71-1号等优良品种为主,良种率达到100%。栽植技术要求按每亩100担有机肥(即农家肥、厩肥、城镇生活垃圾、稻田土、河塘泥等)施入槽内作为底肥,然后填盖表土至槽深2/3。等高线栽植桑园,一般为中干桑园,以穴栽为主。栽植穴要纵横成线,以70cm为直径,50cm为穴深开挖。每穴按50斤有机肥作底肥(肥源同前),有机肥施入后覆盖表土至穴深2/3。
③抓好示范样板。计划建设丰产示范样板1000亩,具体布局为胡家营镇土地沟村200亩;鲍峡镇200亩,辽坡村、鲜鱼寺村各100亩;城关镇黄土梁村200亩;刘洞镇孔沟村200亩;白桑淘沟河村200亩。
(2)争取政策扶持。继续与中国丝绸工业总公司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通过他们积极向国家商务部争取国家实施的“东桑西移”工程项目继续在我县实施。同时,积极向省农业厅申报,争取把我县的桑蚕产业列入全省优势板块予以扶持。
(3)引进龙头企业。今年要引进培育蚕桑龙头加工企业一家,培育养蚕专业村20个,养蚕1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100户。
(4)加大技术培训。全年计划培训蚕桑实用技术20批次,5000人。培训对象是桑蚕技术员、产业信息员、村组干部、养蚕农户。通过培训,使每家养蚕户至少有一人掌握栽桑养蚕技术,每个村有2至3名技术骨干,每个乡镇有一支技术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
(5)健全服务体系。形成县有桑蚕技术服务中心、乡有桑蚕技术服务站、村有桑蚕技术服务员的服务网络体系。
(三)工作措施
1、坚持集中连片,扩大基地规模。在受国际经济危机冲击、桑蚕产品出口大幅下跌、蚕茧市场低迷的大背景下,要教育群众树立长远意识和“向前看”的思想,做到“逢俏不赶、逢疲不丢”,巩固管护好现有的桑园。同时,选择群众有积极性的专业乡镇、专业村,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原则,建设新基地,确保5000亩新基地和2000亩更新改造任务按期完成。
2、想尽千方百计,引进龙头企业。一方面,要拿出优势资源,加大对桑蚕产业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要降低进入门坎,创优发展环境,给予优惠政策,提供专班服务。通过采取盯紧现有线索抓住不放、借用各种平台宣传推介、网上查找线索专班登门拜访、利用各种途径以商招商等方式,确保引进一家龙头企业。
3、整合现有资源,加大产业投入。对新建标准桑园,优先纳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优先纳入丹江库区及其上游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生态农业建设规划,优先纳入石漠化治理规划,予以项目、资金扶持。发改、农业、移民、扶贫等部门要把支持桑蚕加工龙头企业作为支持重点,尽可能为企业争取项目资金,提供优质服务。
4、健全服务网络,加强跟踪服务。继续聘请省农科院桑蚕研所专家给予长年技术指导,桑蚕办要开办桑蚕110技术服务,乡镇、村要配备1-2名养蚕技术员,每个组要培养5个以上的标准化养蚕大户,从供种、小蚕共育、蚕药蚕具、大蚕养殖、蚕病防治等,提供全程服务,降低桑农风险。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文化资本
Abstract: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regarded as the “living fossil" of culture and memory of a nation. It is the outcome of certain natural environment in certain period. The particularit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hows cultural difference,which is important cultural capital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cultural industry.
Key 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Cultural Industry;Cultural Capital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代先民创造的极其丰富和珍贵的文化财富,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与亲和力的重要载体。他所包含的口传作品、民族语言、民间表演艺术、风俗礼仪、节庆、美术音乐及乐器和传统手工艺技能等等,无不凝聚着人类文化记忆的点点滴滴。这些文化记忆由于年代的久远、时事的变迁以及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与其最初的形态已经相去甚远,我们今天所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趋于符号化了。换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活的记忆”,所呈现出的是各种文化符号的活态聚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符号可以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品的符号价值的生产提供原材料,利用各类传统节日可以发展旅游业,各种民间戏曲可以进入演出市场,实行产业化运作,各种民间服饰中的民族元素可以进入纺织业,提升我国纺织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运作成为可能。但并非所有的文化符号都可以转化为符号价值,只有那些具有独特性,具有文化示差作用的文化符号才能成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资本。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在人类历史中的不可复制性而呈现的独一无二性,使其成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的文化资本。
一、文化差异与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理论由布尔迪厄首先提出。布尔迪厄认为,社会领域是一个积累的世界,为了理解社会领域的积累性,必须引进资本的概念。布尔迪厄认为资本已经深化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经济资本,这种资本可以立即直接转换成金钱,这一转换过程是以私人产权的形式制度化的;第二种是文化资本,在某些条件下,这种资本也能够转换成经济资本;第三种是社会资本,它由社会义务(“联系”)所构成,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而这一转换过程是以某种高贵身份的形式被制度化的。由此可见,“经济资本”是所有其他资本类型的根源。布尔迪厄主张,一方面必须防止把其他资本形态统统简化为经济资本,进而忽视其他资本形态所产生的特殊功效,另一方面又必须注意到一个严酷的事实,这就是所有的资本形态最终都可以在经济学中被简化。“……正是通过这种简化,经济理论将交换的其他形式隐喻性地界定为非经济的(non-economic)交换,因而也就是超功利性(disinterested)的交换。这种经济理论之所以要改变某些资本的性质,并把它们定义为超功利性的,是因为通过改变性质,绝大多数的物质类型的资本(从严格意义上说是经济的资本类型),都可以表现出文化资本或社会资本的非物质形式;同样,非物质形式的资本(如文化资本)也可以表现出物质的形式。”[1]在布尔迪厄看来,文化资本的这种超功利性和非物质形式,是在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经济资本通过交换改变了本身的性质产生的。也因此,布尔迪厄有时候也用“象征资本”或“信息资本”来形容它。由于文化资本的传递和获取的社会条件比经济资本具有更多的伪装,因此文化资本预先就作为象征资本而起作用,即人们并不承认文化资本是一种资本,而只承认它是一种合法的能力,只认为它是一种能得到社会承认(也许是误认)的权威。[2]
布尔迪厄区分了文化资本的三种存在形态:一是以精神或肉体的持久的“性情”形式存在的具体形态;二是以文化产品方式存在的客观形态;三是通过外化的可观察得到的各种规范、资质体现的制度形态。实际上,布尔迪厄所说的三种文化资本形态大体上可以对应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人力资本、文化产业和文化制度。
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强调了文化产品是客观化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统一。在文化生产的过程中,文化资本借助经济资本得以转换成文化商品,而在进入流通环节之后,文化资本又通过接受者的文化消费再次转换成经济资本的收益。文化资本就是文化商品的一种资本形式。交换是文化资本得以转换生成的条件。文化资本是在进入流通环节、在可交换的基础上才能够成为一种资本的。在没有进入交换之前,文化资本往往只以资源的形式存在着。正是交换过程把文化资源资本化,成为可以在文化产品中积淀和传递的象征资本(或信息资本),并最终在交换之后获取资本的收益。就此意义而言,布尔迪厄说:“文化资本的象征性功效的最有力的原则,无疑存在于它的传递逻辑之中。”[3]
众所周知,交换或“传递”的前提是差异性的存在。正所谓“互通有无”,无论是交换,还是“传递”都要以差异性的存在为前提。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更是如此。作为符号消费的一种,文化产品的消费同样是一种差异性消费,没有独特性,没有区别于其他产品的独特的符号价值,文化产品就缺乏竞争力。不能进入交换领域,文化资源就不能转化为文化资本。所以,发展文化产业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在文化差异中提取可用的文化资本。在当前文化全球化文化同质化大行其道的语境下,我们更加应该重视文化产品的差异性,而非同一性。对此我们有过惨痛的教训。当冯小刚拍摄由好莱坞哥伦比亚公司投资的《大腕》时曾说:“需要做的是,减少影片中的地域性,使受众更广泛一些,不仅仅是中国的南北方的问题,还要考虑到不同的语种。”[4]在把自己的影片推向国际时,冯小刚采取尽可能抹平文化的地域差异的策略,以更具同质化的形态去扩大文化认同的范围,结果遭遇惨败。究其失败的原因,梅特·希约特说得好:“只有当我们以自己的特色展现自己时,我们才可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企图径直接近符合国际口味的现存标准,至少在三个方面来看是失策的。首先,这样做会破坏对自我表现的真实性所做出的承诺,使获取国际认同的愿望南辕北辙;其次,如果我们根植于弱势文化,我们把握标准和达到标准的可能性便不会大;最后,要具有主流文化的影片制作技术,要使其摹仿能力让人拍手叫好,确是一件罕事。”[5]由此可见,差异性对于文化产品至关重要,事实上,我们也不乏由于成功地从文化差异中提取了文化资本而大获成功的文化产品,如《霸王别姬》、《洗澡》、《秋菊打官司》等,由于成功地将民族文化中独特的文化资源,京剧、方言和旧式澡堂等引入文化产品的生产,大大提升了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据此,我们可以并不夸张地说,差异性之于文化产品可以说能够点石成金,尤其是当我们的文化处于弱势地位时,这种体现文化差异性的文化资本就更加重要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能体现文化差异的文化资本
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在各自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所创造出的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能体现民族文化多样性,体现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的文化形态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原创性,这就决定了其具有独特性和惟一性及其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消亡的命运,有的已经消失。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景象,但是,不可否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又是不可避免的,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亡的现实更加凸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稀缺性。而恰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其具有了经济价值的增值性,成为最能体现文化差异性的文化资源,并具备了进入文化产业,成为文化资本的潜质。
文化产业究竟能够生产怎样的差异,这是一直以来困扰着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自从迈克尔·波特提出“差异化”竞争战略后,企业家们莫不将其视为圭臬。但是,究竟实现什么样的差异化,各个企业理解的层次是不同的。起初,企业比较重视产品实用功能的差异,这表现为强调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然而,现在产品和服务变得越来越难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一方面,这种以实用功能为内容的差异的运作空间十分有限,人们所需要的实用功能并不复杂,过多的实用功能反而是一种浪费。另一方面,在人们基本的物质需求被满足之后,产品功能很难再成为人们购买行为的激励因素。而且,就技术层面而言,我们的文化产业在国际上并不占优势,如果只在技术层面争短长,无异于以吾之下肆对其上肆,所以,就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而言,只有利用我们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我们的文化产品附加丰富的文化符号价值,才能使我们的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但是,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资源的开发还远远不够,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优秀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但有很多没有有效地开发、利用,包括民间手工业、民间戏曲、民间活动和传统节日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包括内隐性和外显性两个部分。比如民族服饰、特色建筑及生活方式等民俗文化及生活事项属于外显性部分,而民俗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则是内隐性的。它一般通过载体或文化氛围表现出来。高层次的民俗文化旅游是非常注重文化环境及文化氛围的营造,它不仅仅需要表征的民俗文化载体,而且还必须有一种能充分体现该文化的环境及氛围,即旅游者追求原汁原味的文化享受;民俗仿照景观在这方面是有其欠缺性的。我国历史悠久,民间文化的土壤丰厚肥沃,几乎祖国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以至每座桥梁、每个街坊、每一种地方特产,都有着脍灸人口的美丽传说,这就使祖国山水、风物带有更浓郁的诗情画意、浪漫色彩,赋予旅游更多的文化内涵。正是这些大量的民俗传说、风物故事,强烈地吸引了游客,增加了旅游情趣。就旅游资源而言,要在保护文物资源的前途下,大力开发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开拓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以及红色旅游等等。就休闲产业而言,我们要开发工艺美术品、字画、珠宝以及花卉产业等。还有些公共文化设施包括科技馆、文化馆、艺术馆、博物馆等,也要提高其文化价值。
但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某项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前,首先要做的是对该资源进行立项研究,对开发的可行性、投入产品等都要有实质性的分析数据,要找到一个适当的“度”,过与不及都应尽量避免。而且,既然是一个产业化的过程,那么必然受到投资环境、人力资源、投资渠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建立一个相对科学的准入制度,相对有效的监督机制就显得尤其重要。然后就是要突出特色,说到特色,有人常常想到的仅仅是外在形象,其实特色是一种文化的反映,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化的反映,地方特色是地方文化的反映。较之外在的形象或形式,特色产品所具有的深刻的人文内涵才是“特”之所在。而这恰恰是常常被我们所忽视的,有些地方人为建设民俗景点却不尊重原本民俗的基本习惯。如某地建设永宁摩梭人的母系大家庭的房子,却舍弃了房中独具特色的象征女、男的中柱,而这种中柱不仅是家庭的象征,也是妇女颇受尊敬的标志。又如鄂伦春族的居民点,原本五、六个并排的“撮罗子”,变成了前后排列的现代格局,殊不知鄂伦春族房后有供神树,并排的“撮罗子”可以有效防止人们随便看到神,以示对萨满神灵的敬畏。还有的地方生搬硬套,搞所谓“标新立异”的“图腾柱”,柱上雕满西南民族的傩面具,看似民族风情浓郁,但却犯了相当严重的常识性错误。图腾柱本是北美东北部印第安人的信仰,在世界上并不普遍,中国有无图腾尚无定论,而且这种傩面具汇集的图腾柱既是对傩面具所代表的神灵的亵渎,也不是原本的图腾柱。这些凭主观想象,不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不但不能有效保护我们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资源,还会对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极其重要,也是极其复杂的。但是,至少有一点是已经达成共识的,那就是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应当遵循一定的“度”,达到某种“特”。而这种“度”与“特”都必须建立在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严格遵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中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生态性、传承性、变异性等特征,偏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应遵循的真实原则、生态原则、人本原则、发展原则,就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损害,从而危害到文化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而这是我们万万不愿看到的。
参考文献
[1]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3]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一、“十一五”以来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情况
内蒙古地域辽阔,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成矿条件好。截至2009年,已探明铜保有资源储量623.53万吨,铅矿保有资源储量814.36万吨,锌矿保有资源储量2037.31万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公布的全国地区主要有色金属矿产品基础储量(即是指已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能够满足现行开采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是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或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部分矿产资源),内蒙古铅和锌矿基础储量均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位,铜矿基础储量仅次于江西省居全国第2位。因此,内蒙古独特的资源优势为发展有色金属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经济总量不断做大做强,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以来,内蒙古依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着力加快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做大做强,结构不断优化。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中有色金属产业企业达到337户,比2005年增加190户;完成工业总产值达到1173.49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11%,比2005年增加956.71亿元。有色金属产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33.46亿元,实现利税总额达到117.54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4.4倍和3.37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全区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产业企业中,从事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4.4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中有色金属产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比2005年下降12.3个百分点;而从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38.5亿元,占的比重达80%,比2005年上升1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在岗职工人数达到9.24万人,占规模以上在岗职工人数的8.4%,比2005年增长64.4%,年均增长13.2%,快于全区规模以上在岗职工人数增速6个百分点,成为工业中吸纳就业人数比较高的行业。
(二)有色金属开采冶炼加工基地初具规模
“十一五”以来,内蒙古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有色金属矿山开发结构,严禁低水平建设,重点建设了包头铝业生态工业园区、霍林河煤电铝一体化工业园区,建成了包头铝业有限公司、东方希望包头稀土铝业有限公司、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中电投霍林河煤电集团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赤峰金峰铜业有限公司、巴彦淖尔西部铜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大中型有色金属矿开采冶炼加工骨干企业。同时,加快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加强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注重环境保护。“十一五”前4年,全区有色金属产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77.02亿元,2009年比2005年增长2.82倍,累计建成投产项目达到815个,增强了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后劲。到2009年底,全区电解铝的产能力达到162万吨/年,形成精炼铜产能60万吨/年,铅冶炼能力31万吨/年,锌冶炼能力41万吨/年。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比例达到40%以上。2009年,内蒙古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80.75万吨,占全国的6.8%,比2005年增长1.56倍;电解铝产量达到128.09万吨,占全国的10%,比2005年增长1.49倍;精炼铜产量达到21.08万吨,占全国的5.1%,比2005年增长2.66倍;铅锌产量达到23.76万吨,比2005年增长1.29倍。内蒙古还是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的重要产地,金、银、锗、钼等都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并且具有比较先进的冶炼加工技术。内蒙古正逐步成为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开采冶炼加工基地。
“十一五”以来,虽然内蒙古的有色金属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方式相对粗放;经济规模还不够大,结构调整滞后,产业延伸、产业升级不足,产业支撑力不强;上游的初级产品较多,而下游高附加值产品较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资源的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业发展面临着节能减排压力比较大等。
二、对未来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全区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建议要求,依托资源优势,以新型工业化为路径,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为支撑,大范围配置资源和要素,发展大产业,培养大集团,建设大基地,形成大集群,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实现技术跨越,提高加工深度,保护生态环境,将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一)坚持高起点和规模化,突出主导产业
内蒙古要按照大基地、大集群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引导和促进规模化经营,推进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根据能源基地所在地的资源条件、发展基础和发展方向,确定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以重点园区、重点项目为支撑,积极拓展关联产业。在产业布局上,以赤峰市和巴彦淖尔市为中心,以铜、铅、锌为重点,加快大兴安岭中南段(包括赤峰、锡林郭勒东北部、兴安盟北部和呼伦贝尔北部)和狼山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建设。以包头市和通辽市为重点,建设铝产业基地。积极发展培育和发展与大项目、大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集群,促进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形成联动机制。
(二)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抓好大项目培育和引进,重点发展深加工产品和新材料,加快淘汰落后工艺设备,抓好龙头企业建设。重点依托包头铝业、希望铝业、大唐铝业和霍林河铝业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铝的深加工产品,突出发展精铝、铝板带、高档铝箔、稀土铝及铝基系列合金材料,适度扩大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生产规模,支持以铜冶炼为基础的敷铜板、铜箔等深加工产品的发展,实现有色金属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打造东北经济区乃至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加工基地。重点支持霍各气铜矿、白乃庙铜矿、白音诺尔铅锌矿、东升庙铅锌矿、甲乌拉银铅矿开发,以及对巴彦淖尔狼山地区多金属矿和呼伦贝尔乌努格图矿区进行大力度勘探开发。
(三)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经济增长;作用;方案
1农业产业结构的组成
农业产业的组成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农业、林业、畜牧业以及渔业,而所谓的农业产业结构也就是农林渔牧四大主要农业结构的区域分布。农业产业结构组成在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释义,例如从产业构成角度去进行理解,农业产业结构就是农林渔牧四大农业产业在指定区域内所占比例的结构组成。从空间划分角度去理解农业产业结构组成,就是指定区域内农业产业结构所占空间的比例协调。而从产业发展角度去理解农业产业结构组成,其主要含义就是农业产业结构与其他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1]。对于陆良县而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对农业产业中农林渔牧四大产业所占比例的调整,实现最优化的农业产业配比,以此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提升当地农业从事者的经济收入,提升陆良县的农业经济产值,以推动陆良县发展。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分析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够保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进而推动陆良县农业产业发展,提升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提升陆良县整体的农业经济产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满足农业产品市场需求原则。新时期的农业产品市场需求变化明显,由原来的数量需求逐渐向着质量需求和档次追求进行转变。基于此,要想保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科学性,就首要满足市场需求原则,提升农业产品的质量,提升当地的农业经济收入。第二,立足当地农业产业资源优势的原则。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必须立足自身的农业经济资源实际情况,对自身的农业经济资源优势充分了解,然后根据当地农业经济资源的优势进行科学化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资源不仅仅指土地资源,还包括农业发展所必须的水资源、光照资源、气候条件等等,对各方面资源进行全方位考察,进而保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科学性。第三,提高农业经济产值的最终原则。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必须立足于提升当地农业经济产值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严格的科学计算,确认最优化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实现当地农业经济的增长,提升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第四,提升现代农业设备利用的原则。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离不开农业设备的利用,通过农业设备,能够有效提升农业工作效率,提升农业工作的质量,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先进的农业设备支持[2]。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类农业机械设备不断在农业产业中应用,大大提升了农业产业工作的效率,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事业的发展,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设备支撑与保证。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
农业经济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目的所在,给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方向指引。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有效提升当地的农业经济产值,对农业经济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陆良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当地的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新时期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途径。随着现代机械设备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与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农业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改变,农业发展受到土地资源约束以及市场需求约束的双方面制约。当前农业发展中,农业产品体系优化和质量提升是必然的产业发展要求,基于此,对农业产业进行调整,是符合土地资源约束以及满足市场农产品需求的必然途径。其次,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提升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举措。随着农业产品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农业增产措施应用以及农产品价格提升已经不足以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需求,新时期农产品市场追求的是产品质量和档次。陆良县拥有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有效提升农业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满足农业市场的需求,进而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再次,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提升当地农业资源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陆良县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给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农业资源基础,但是由于农业资源利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了农业资源利用的实效性受到不利影响,降低了当地的农业经济产值[3]。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改善农业资源利用的情况,提升农业资源利用的科学性,进而提升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最后,通过农业产业调整,能够提升陆良县农业产品在农业产品市场中的竞争力。现阶段的消费者对农业产品的追求逐渐向着高质量、高档次的方向发展,通过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业产业种植程序进行优化,能够有效提升农业产品的质量,进而提升陆良县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陆良县农业产业发展。
关键词:茶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法律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建设工作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法制建设更是如此。我国始终将法制建设,作为重要的现代化建设内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民主法治、政治建设工作水平也会相应上升。法制建设对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具有重要影响。做好法制工作,能够有效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保障,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1茶文化产业的内涵
茶文化,从广义方面来讲,是指茶的物质生产、流通以及与茶有关的各种活动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其中包含了将茶作为重要载体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以及物态文化。茶文化产业,主要是指人们在和茶的接触当中,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茶产品或者以茶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以及一些相关事业等。茶文化产业泛指了茶文化的相关服务和产品,在这些服务和产品之中进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活动具有相关性的诸多行业。通常来说,只要是能够广泛反映茶文化特征的相关产业,都能够被称为茶文化产业。从茶文化产业的概念中,我们能够看出,茶文化产业是将文化意义作为重要基础的行业,具有茶文化标记的产品,都能够被称为是茶文化的相关产业。无论是较为传统的还是源于现代社会的,都是茶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环节。将与茶有关的产品进行包装,然后再赋予其一定的文化内涵,就能够在一些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开发出较为新颖的茶文化产业,这是对传统进行继承的一个重要体现。
2茶文化产业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
2.1茶文化产业是新的产业形态
茶文化蕴涵于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之中,是在中国悠久灿烂文化中不断发展衍变的重要文化形式。茶始终是中国人民较为钟爱的事物,对于陶冶人的性情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自古就有饮茶的传统,并将茶作为志趣高雅、品行高洁的重要象征之一。因而,茶文化的发展之中,包含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内涵,其中还有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是积极应用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内涵,将茶文化中的一些象征意义填充到产业发展建设之中,从而,增强了茶文化产业的代表意味,也有效促进了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逐渐深入,各项产业的发展都开始逐渐参与到转型的行列之中。茶文化产业,也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中应运而生的,它的发展,与时代潮流相连接,又促进了时代社会的发展。茶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好的竞争实力,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获得发展,是茶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新的产业形态,必然要经历一些坎坷的阶段,茶文化产业也是如此。茶文化产业中的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容易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需要更为严谨、更为有效的法律作为重要的保障手段。
2.2知识产权能够为茶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保护
茶文化产业属于一种文化创意产业,这就决定了其必然要经历一些将设计、理念、心灵享受、增值服务等方面进行售卖的环节,这既是由其自身特点决定的,又是适应社会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在茶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为其提供一定的保障。知识产权是文化产业方面发展的重要保护手段。随着社会法制的不断健全,知识产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茶文化产业是文化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知识产权也是随着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健全的。使用知识产权,能够有效为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护措施,为促进茶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提供良好的作用。茶文化产业通过知识产权的应用,能够进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活动,从而为茶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茶文化产业在发展当中,传统文化产品中包含着一些茶器茶具的创新产品、茶室装潢创新、产品经营创新、产品工艺的创新以及茶艺表演方面的创新等。这些茶文化产业中的创新产品,都能够通过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保护。
2.3茶文化产业方面的知识产权具有正当性
知识产权法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建设,已经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法律规范,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产权归属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知识产权法》主要是针对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其中还有知识产权的管理、行使、保护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社会关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升高,民法方面对于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进行规范,知识产权作为民法中的重要内容,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不断完善的知识产权法,能够广泛应对人们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种普遍问题,茶文化产业虽然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但其中仍然具有众多产业形态的一般特点,通过对多种产业形态的研究,能够为茶文化产业的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更需要注意的是,知识产权在不断的发展当中,其中对于茶文化产业的规定也在相应地完善当中。想要通过知识产权对茶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保护时,完全能够从知识产权法中的相关规定里面,找到对应的法律条文。
2.4应用知识产权进行保护茶文化产业的紧迫性
传统文化的创新产品与一般的物质产品是有所差别的,其中最为明显的表现是,文化创新产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精神文化内涵和特征。当今社会中,一些复制品层出不穷,对原创品的设计、创意等方面都造成了极大的侵害,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知识产权,就是这样一个专门性的法律规范,它对于保障人们的创新、创意具有重要意义。仿制技术越来越发达,一些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的商家不惜窃取别人的创意成果,导致众多的仿制品在市场上流通,对社会市场的秩序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如果放任这种行为继续下去的话,将会给社会经济秩序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具有创新创意发展模式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效果,茶文化产业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所以对茶文化产业进行保护,具有现实的紧迫性。针对茶文化产业进行保护,使用知识产权具有良好的效果。加强知识产权对于茶文化产业的保护,通过法律的手段明确文化产品的归属问题,从而对茶文化产业中各项产品进行一些排他性的人为设定工作。这样做,能够有效保护原创者的切身利益,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新事物和创新思维,起到良好的作用。知识产权能够起到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对于促进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起到良好效果。
2.5运用知识产权保护茶文化产业的相关建议
在应用知识产权对茶文化产业进行保护时,最为重要的是版权方面的保护,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著作权。著作权能够有效保护文化产品和一些文化创意思想内涵的表现形式。在使用知识产权进行保护茶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对于著作权的应用程度较高。著作权能够保护文化的创新思想,针对茶文化产业中的新型产品也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著作权采取的是自愿登记原则,对没有经过登记的原创作者人,很难进行保护,尤其是在复制、抄袭现象较多的现代社会中,茶文化产业中想要保护自身利益的原创作者,需要及时进行登记注册。对于那些能够带来众多经济效益的文化创意产业,需要采取强制登记的方法。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有限的,而茶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传统性质较强的产业,具有时间限制的保护期限,难以保护所有的创意产品,所以,可以逐渐放宽期限的要求。在现行著作法的使用之下,可以对相关的茶文化产业进行多种的保护,针对一些文化特色较浓的创意,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尽快进行版权登记,能够及时明确权利主体,对于保证茶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起到良好的效果。商标权,是产业发展中常见的权利形式,对于茶文化产业来说,将商标权的保护作用进行有效发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对相关权利主体的保护效果。从事茶文化产业的相关企业,要能够及时进行商标的注册工作,从而能够尽早获得商标权的保护。专利权,是知识产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茶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将专利权的保护作用,进行定期宣传和教育工作,不断增强权利主体对于专利权的保护意识。
总结
通过知识产权,能够有效保护茶文化产业中的相关权利主体,维护原创者的切身利益,从而有效促进茶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增进对于知识产权法的完善工作,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模式,从而能够更好保障一些新兴产业的利益,促进各种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毛牧然,乔磊,陈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网络文化产业发展[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18-23
[2]宋春光,王舒.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探讨———基于移动互联网视阈[J].学术交流,2013(11):192-194
[3]林彦.民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J].传播与版权,2014(1):138-140
[4]田秋丽.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的构建[J].东方企业文化,2015(1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