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诗歌散文朗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课改 新教材变革 现代诗歌教学 方法
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教科书选编了大量现代诗歌篇目浩察,足见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地位重要。
我们看看课程标准对现代诗歌教学的要求:《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力求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的总体面貌、表现方式、文体知识和文学史知识,陶冶审美情趣,提高阅读、鉴赏与写作能力。在引导阅读时,着眼于启发学生学会发掘、理解和品味作品的文体特点和审美特性,在接受人文熏陶的同时,培养纯正的审美感受和灵敏的语感。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精选外国诗歌散文作品,突出经典性和可读性,培养鉴赏外国诗歌散文作品的兴趣和能力,丰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如此高标准的要求,对现代诗歌的教学怎能懈怠?
在“课改”形势下,如何适应新教材的变革,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事现代诗歌的教学呢?
一、教师要用激情创设情境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一个教师如果不落后于现代教育进程,他会感到自己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机构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他感到自己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环节。”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一堂课若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不能使学生透过文字符号理解其中的深意,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何在?特别是诗歌教学,应该是这样的场景:教师激情洋溢,学生进入情境,课堂为浓郁的艺术氛围所笼罩,结束时有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效果。而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富于激情,需要教师燃烧学生,为学生创设必要的学习情境。正如拜伦所言“激情”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师生与诗人心灵互动的场面不是虚假造作所能体现的,那需要师生沉浸于诗,如痴如醉物我两忘。
二、走进诗歌
1.走进诗歌,必须先走进一个个诗人,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处
例:学习闻一多的《死水》,我们要求学生了解的不仅仅是程式化的闻一多的生平简介及代表作品。更多地是让学生去触摸诗人丰厚的生活,走进诗人那丰腴感人的生命中,去感受诗人卓尔不群的风采,谛听诗人情感的赤诚,从而净化我们的心灵。所以我搜集了很多和闻一多有关的文章。如《血色闻一多》、《纪念闻一多先生遇难十六周年》,印发给学生看,学生了解到的闻一多不仅仅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潜心学习,为国为民呐喊终生的不屈不挠的真正的民主斗士,甚至在了解到闻一多在昆明被杀害的一幕时,我们的孩子居然也有人拍案而起。此后,每读到闻一多的文章,孩子们或哀伤或愤怒或流泪,这难道不是走进诗人心灵的深处的明证?
2.美读
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研究证明,人在朗读的时候,从视觉扩大到听觉,从而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精神实质。
美读是学生从正确的语言、声调、节奏方面对作品的内容直接受到感染。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一种手段。美读能使学生入情、入境、会心。在这方面,我学习于漪老前辈的作法,其一,比照感悟;其二,指导技法;其三,强调心会(心中领会)。
3.揣摩探究深味其旨
如果说诗人是一座花园,那么他的每一首诗,就是花园里一朵朵艳丽的花。美读是我们一朵朵的欣赏,而要想谛听花语,领略花园的魅力,离不开揣摩探究,具体地说首先是品味,要咀嚼诗的字句,品评诗的外在形象特点,探究诗歌的内在意蕴。品的过程更是妙趣横生,精彩不断。如在教学郑愁予的《错误》时:
师:有人说隔壁的诗人是疯子,远方的诗人是风景。刚才我们解读的游子思妇说,只是一种普通的解读,我们对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还可以作哪些多元的解读?
生:我可以把女子理解成归人的母亲。
生:过客是归人,可归人还想流浪,不想回家。
……
其次是引领回归,揣摩往往会偏离主体,肢解文本,迷失方向的做文字游戏,此环节教师好比如来佛,不仅对文本要宏观把握还要对学生进行微观洞察。教师要抓住学生有价值的品点,深化升华,回归本真。
三、课外拓展,举一反三
例如在结束的《沁园春·长沙》后,我还给学生精选了不同时代的诗歌,如《七绝屈原》《念奴娇·鸟儿问答》《水调歌头·游泳》《菩萨蛮·大柏地》等,对写作背景和重点语句加以注解,让学生利用晨读去吟诵体会,进一步去领略一个融诗人与政治家为一体的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探求、思考和质疑。
四、摹写创作
先来读两首小诗:
音 乐
音乐/你是心地清明的友人/月白色的光/柔和浮躁的尘世
音乐/你是忠贞的母亲/纯洁的身体/积蓄无际的热情
音乐/你是抚平伤痕的良药/慰藉痛苦的灵魂
音乐/你是开启心门的钥匙/打开尘封的梦想
是你/音乐/为我驱逐黑暗/迎来了黎明/跳动的音符/婉转的旋律/内心的共鸣
谱成一首属于你的歌/爱你,音乐
人生若只如初见
初见犹如早春的雨/平凡中/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初见犹如初夏的风/吹拂中/略带着微微的暖意
初见犹如深秋的硕果/收获中/明白了此刻的珍贵
初见犹如冬天的万物/褪去了秋的忧伤/期待了春的愉悦
人生若只如初见/或许/看不见人世的污秽/听不见罪恶的喧嚣
这些诗作虽稚嫩但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我要求人人都要摹写,然后我把这些摹写作品辑录成集,配上精美的封面、插图,既充实了班级图书角,又为每位学生储存了一笔无价之宝。
五、举办诗歌朗诵会
在诗歌单元教学接近尾声时,就要筹备这个事情,朗诵的规模可以以每个学习小组为单位,也可以是一个年级的或全校性的;朗诵的形式可以是集体朗诵,也可以是个人朗诵;朗诵内容可以是名家名篇、也可以是学生的稚嫩之作。不拘一格。
六、余音绕梁,醉舞诗歌长空
学生会读、会写了,诗歌教学是不是从此就划上了句号?答案是肯定的。我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语文日志等,由学生率性诵读,诵读的内容只要是自己欣赏的就行,读后还可现场评论,或抛出问题引发同学的探究深思、习作。
关键词:高效;愉快教学;初中语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语文老师也需要打造出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去学习。下面就先讲一讲打造活泼课堂氛围的这种愉快教育方法。
一、打造活泼的课堂氛围
在初中语文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的知识,时间一长,学生就失去了上语文课的兴趣。要知道课堂气氛作为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基础部分,如果做到了活泼、生动、民主,语文教学就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开展愉快教育离不开和谐的课堂气氛。为此,初中语文老师需要做到仪表端庄、富含激情、精神充足、风趣生动,通过微笑来沟通自己与学生心灵间的桥梁。同时,老师还要经常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及上进心。对于经常调皮、学习不积极的学生也需要进行表扬,设置简单的题目让其回答,促使课堂氛围变得和谐、融洽。
二、控制把握好教学节奏
现代音乐上常常采用节奏这个术语,通过优秀的音乐大师对节奏、旋律的掌控之美,使得观众们能够凝神驻足、屏气入境。对于初中的语文老师,需要和那些优秀的音乐大师一样,善于指挥调节,让语文课堂能够产生“优美欢快的曲调”。初中语文教学开展愉快教学,就需要语文老师控制、把握好语文教学节奏,不能过快地进行,让学生感受不到课堂乐趣的存在;也不能过慢地进行,过慢会断断续续,不能紧紧地扣住学生的心弦。初中语文老师,要让语文教学节奏跟着学生自身的运动节奏、生理节奏,考虑到初中学生有曲线变化的大脑兴奋中心,利用学生大脑里的兴奋中心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在学生处于低谷疲劳期间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精彩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者讲解一些有趣、鲜活的例子,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度过学习的疲劳低谷期。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语言方面,初中语文老师也要做到疏密相间、跌宕起伏、快慢适度。根据资料表明:老师“大辩论式”“机关枪式”的语言能够让学生得到超负荷的刺激,形成课堂的厌烦心理。内心的感情鲜明时,要加快语速;内心感彩比较灰暗时,要减低语速。初中语文老师,还需要借助于课本内容来控制掌握好教学节奏,进行科学的、合理地取舍和详略安排。
三、运用多媒体打造愉快教学
现代属于科技时代,初中的语文教学也需要采用多媒体来使教学氛围变得愉快起来。通过多媒体,让语文课本中单调的文字知识转化成图片、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感到语文课文内容的生动形象,从而产生愉悦的心理。比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授诗歌、散文时,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来进行这些诗歌、散文的情感朗诵,配合应景的画面和声音。这样一来,就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学生的感觉器官都调动了起来,让学生有了对语文诗歌散文的全新感受体验,学生也会感到心情愉快,更加愿意进行语文诗歌散文的
学习。
总之,当代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学生的综合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初中语文老师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基本的出发点,采用以上教学方法,打造出一个高效的、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获得欢乐与成长。
参考文献:
[1]许秀清.语文愉快教学[J].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Z1).
[关键词]背景 建构 反思
新诗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以《再别康桥》为例,我想从四个方面对如何设计好本课教学的核心内容提出自己的思考。首先,依据文体背景,诗歌和散文依然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着显赫的地位。可令人惊异的是,现代新诗和现代散文对中学生的影响则有显著差别。中学生都能写得几笔散文,却对新诗的写作望而却步。主要原因在于,新诗至一九一七年诞生以来,时间虽不足百年,却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传统。新诗在意象与语词、自由与格律、情绪与节奏、纯诗化与大众化等诸多方面都有着自身的追求和规范。相较而言,古典诗歌在文体方面的形式和内容表达则为大多数中学生所了解并有一定程度的积累。新诗文体知识的缺失则给中学生对于新诗的学习增加了障碍。
其次从课改背景上看,课改虽然进行也有一些年头了,效果如何,恐怕也不能说是很乐观。课改在教材的设置上表现的很充分,知识结构设置较为系统。涉及到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新闻、演讲、科普文、文艺评论、自然科学小论文、文化常识和写作等多门类知识。在十多种选修课本中则包含电影、文化经典研读、民俗文化、传记作品、文章写作与修改等,知识面既有横向的扩展又有纵向的延伸。新诗在教材改革的体系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一环。必修课本第一单元和选修本《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均是其确凿的体现。但教材只是课改在思维层面上的体现,它还需要广大语文教师的切实执行,最后才能落实于学生具体的学习中。
再次从教师背景上看,课改的功效遇到最大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来自于教师。正是教师对于新诗的隔膜和疏离,才造成了诗歌历史在教育上传承的人为断裂。很多教师缺乏对新诗的认知,甚或用一些片面之词否定新诗的整个成就。新诗继而成了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上的短板,有了短处而不自知,那在新诗的教学中就会抓不住诗歌的本质情感,只能在所谓的意象和诗美上泛泛而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新诗的感受或许就只停留在表面上的诗的朦胧了。
最后从学情背景上考量,古典诗歌由于接触较早,又经过两千余年的淘洗,已构成一定的“经典性”,在学习中情感和意象就较为容易接受和把握。新诗虽然在初中学习过郑愁予的《雨说》和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但总体来说,中学生还缺少对新诗的整体感知,诗美的理解多止于形式。这些构成了新诗教学的现状,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上发挥优势,在教学中就能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从文本入手进行细致的分析,会发现《再别康桥》采用了诸多明丽的意象。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对云彩、金柳、新娘、夕阳、青荇、天上虹、彩虹似的梦、星辉、笙箫、夏虫等意象就能获得基本的感知。所以老师只选择其中关键的一两个意象进行赏析就可以了。比如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为例,把“金柳”“夕阳”“新娘”三个意象贯穿起来讲授,既见联系又见深度。我们可以这样讲:柳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柳”与“留”同音,有送别、离别、祝福之意。“再别康桥”从标题上看是一首离别之诗,所以这里选用了这样一个意象。上一诗节“作别西天的云彩”,太阳东升西落,选择“西天的云彩”作为意象,暗示离别是在傍晚时分。柳条下垂,随风轻拂,有轻柔、娇媚之感。柳树在夕阳的柔和光线下,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诗人借“金柳”表达了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新娘”美丽而娇羞,妩媚而动人,诗人以“金柳”喻“新娘”自在情理之中了。另外,景为情生,以人喻物,诗人的情感自然便从眼前之景扩展到与之相关的美好记忆中去了。
关键词:多元文本;阅读;乐趣
我们幼儿园进行了《让幼儿在多元的文本对话活动中,享受阅读乐趣的实践研究》,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有关精神和幼儿阅读教育理论为指导,试图通过选择多样丰富的文本,多元互动的阅读方式以及趣味亲子共读指导的研究中,致力于多元文本对话,发展其认知、理解、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为幼儿日后正规的书面语言学习做好准备的一种寓教于乐的语言活动。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具体是这样做的。
一、多元文本的筛选,让幼儿喜欢阅读
故事内容的选择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因素,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围绕主题等方面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文本。
1.多元绘本故事的选择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绘本故事
幼儿的年龄段是选择绘本的重要因素,因为每个年龄段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经验都是相差很大的,所以读的绘本也是不一样的。由于小班的幼儿观察画面不全面,于是在选择故事的时候,要注意它的画面不能够太丰富,所以要为小班幼儿选择画面简单、主角鲜明、情节简单、有重复性语句的绘本。如,《小兰小黄》《好饿的毛毛虫》《彩色的奶牛》《森林里的饼屋》等。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的知识面和语言能力不断提高,所以中、大班幼儿就要选择一些画面之间关联较明显、故事性比较强的绘本,如,《玩具女孩》《狐狐》《别再亲来亲去》等。
(2)围绕主题选择绘本故事
幼儿园是主题式教学,主题教学中虽然渗透了各个领域的内容,但是因为幼儿能力的差异性,所以内容相对浅显,也有的主题中的内容不够全面,所以我们适当地选择了一些和我们的主题活动相关的绘本故事,使我们的主题活动更加丰满。如,小班主题活动《我上幼儿园啦》,为了减轻幼儿入园后的焦虑,我们选择了《阿文的小毯子》《你好、你好》等绘本;如,中班的《动物世界》的主题活动中,我们选择了《蚯蚓日记》《笨拙的螃蟹》等绘本故事;再如,大班的主题活动《了不起的我》中,我们选择了《你是特别的,你是最好的》《你很快就会长高》《蛤蟆爷爷的秘诀》等绘本故事。这些绘本故事让主题活动更加丰富有趣,幼儿也在绘本中获得知识,使幼儿更加喜欢阅读。
2.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诗歌散文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说:“诗歌,和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默契关系,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好的幼儿散文诗歌可以丰富孩子的词汇,陶冶孩子的情操,丰富孩子的感情。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适合幼儿阅读的诗歌散文。小班幼儿的年龄比较小,他们的思维比较具象,所以我们选择一些贴近他们生活的一些诗歌。比如《小毛巾》《幼儿园就像我的家》等诗歌;中、大班的幼儿他们的思维仍然是具象的,但是明显地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所以在选择诗歌时可以适当选择一些能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诗歌,比如《彩云和风儿》《魔术师》《月亮》等等。诗歌是比较押韵,比较容易朗诵的,幼儿在朗朗上口的诗歌阅读中,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二、多元互动的阅读方式,让幼儿享受阅读
新《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所以,教师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积极地阅读,充分体现让幼儿“享受阅读乐趣”的这一教育理念。
1.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阅读的兴趣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文本采用各种教学方式,让幼儿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激发阅读的兴趣,从而爱上阅读。我们的具体方法有:
(1)倾听感受法:在诗歌教学中,教师比较普遍采用的是倾听感受法,教师用柔和的语调,突出诗歌重点的阅读方法,让幼儿在诗歌的韵味中感受诗歌的内容。比如,诗歌《月亮》,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幼儿很快就进入到了诗歌的情境中。
(2)自由阅读法:自由阅读是幼儿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幼儿在自由的阅读中,按照图片的内容,自由地想象和讲述。比如,小班的《我爸爸和我》绘本中,幼儿看到的爸爸和小熊的各种游戏都是生活中和爸爸能够经历的事,所以幼儿讲述的积极性就比较高,在观察图片的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
(3)角色扮演法:幼儿对于角色扮演是非常喜欢的,不管是口头的扮演还戴上简易的道具的扮演,幼儿都会很快融入他所扮演的角色中去,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会根据故事的需要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更好地理解故事、喜欢故事。
(4)图画续编法:图画是用线条、色彩描绘形象的,是唤起儿童想象最直接的形式。图画中描绘的各种景象,又能刺激儿童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和诗歌,我们在故事和诗歌的教学后,会让幼儿续编故事的情节,让他们用图画的方式表现出来,然后根据自己的画再来讲述,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提高,同时语言能力也得到了发展,而且幼儿在画画说说中更喜欢阅读了。
2.开展形式多样的故事活动,开启智慧的语言
新《纲要》中指出:“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这就告诉我们,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应该是丰富的、多元化的。所以我们为幼儿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故事活动。
(1)开展创意故变变的语言表演活动
随着课题的深入开展,我们让创意故事也融入我们的六一儿童节日当中来。我们每个班的教师和幼儿一起创编了《创意故变变》,教师幼儿一起动手制作道具,创编故事情节,然后再由幼儿自己配音。整个过程丰富而又有趣。创意故变变的活动,让幼儿在玩玩、做做、演演中,感受故事的魅力,同时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故事的创编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2)创办哇哇呀呀电视台
随着课题的开展,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能说能演的平台:哇哇呀呀电视台。电视台的成立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敢说、能说、有话说的平台,幼儿在哇哇呀呀电视台中尽情地展示自己,并且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在我们形式多样的故事活动中,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自信心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幼儿由此喜欢上了这些故事,爱上了阅读。
3.进行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享受阅读的快乐
我们的语言活动还和我们的游戏区域有机地结合,在游戏区域中结合阅读,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在看看、说说、演演中喜欢阅读。
比如表演区,表演区是幼儿可以无拘无束、尽情地展示自我的地方,同时在表演区中能很好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于是我们开展了故事表演、儿歌、诗歌表演、主持人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但促进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三、家园互动,促进阅读
《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所以幼儿园应该和家庭一起承担起指导幼儿早期阅读的责任,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指导家长阅读
家长想让幼儿阅读,但是作为家长却不知道怎样来指导幼儿阅读,怎样来挑选阅读书籍。所以,我们特意请来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苏梅老师为家长带来了以《和孩子分享“爱”的时间》为主题的讲座。在讲座中,苏老师围绕着“我们为什么要引导孩子进行早期阅读”“怎样进行早期阅读”“怎样给孩子选择适合的图书”三个主要内容给我们的爸爸妈妈上了精彩的一课,帮助家长们进一步理解、掌握阅读的技能。同时,能给幼儿自主选择图书的机会,让幼儿真正喜欢阅读。
2.家长参与阅读
(1)为了让家长真正支持我们的阅读活动,我们在家长开放日中举办了各种阅读方面的活动,比如,大班组的“绘本创意故事”让家长和孩子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并用自己的方式演绎故事,幼儿在选故事、演故事中,享受到了阅读故事的乐趣;中班的“制作绘本图书”,让幼儿用画,家长帮忙配文的方式,让幼儿创作属于自己的绘本故事;小班组的“泥中密语”幼儿和家长一起用百变的橡皮泥捏出了一个个鲜活的富有创意的故事。
(2)针对某一个故事,我们还制作了一些故事的阅读指导和游戏,让家长带回去,让家长根据教师的阅读指导进行阅读,阅读指导中还有一些小游戏,让家长根据教师提供的道具和孩子一起玩游戏。然后让家长交流游戏后的感想,更好地帮助家长指导阅读。
(3)绘本传递本,绘本传递表是由教师设计好的,上面有故事解析、阅读指导等内容,然后让幼儿带回家,让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并把自己和孩子阅读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在传递本上。这就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幼儿最感兴趣的是绘本故事中的哪段内容,使我们教师可以了解到每个幼儿阅读的兴趣、能力与方法,为我们进一步开展绘本阅读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在课题《让幼儿在多元的文本对话活动中,享受阅读乐趣的实践研究》的实施中,大部分幼儿喜欢上了阅读,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和喜悦,有积极的阅读意识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了初步阅读的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发展了个性,陶冶了情操。我们将在接下来的课题研究中继续致力于让幼儿更好地享受阅读乐趣这一目标,让幼儿在阅读中获得心灵的洗礼与智慧。
参考文献:
[1]林丹珏.让幼儿在快乐中阅读绘本.早期教育,2012.
[2]刘珍.浅谈亲子绘本阅读的策略.幼儿教学研究,2012.
[3]朱鸿菊.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浅探.学前教育研究,2007.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从历代诗歌中汲取营养和精华。鲁教版特别采编了唐诗与宋词这两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编写了《唐诗宋词选读》这一选修文本,让学生欣赏到了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领略到了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歌咏了北宋的旧曲新声,倾听了南宋的乱世词心。
不知不觉中,半个学期的授课已经完成,在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与精神的陶冶的同时,更给我们的授课者和听课者带来审美的体验和创新与反思的机会。
首先,《唐诗宋词选读》具有经纬交错,逐层推进的文本特点。
从初盛唐到中晚唐,从北宋到南宋,以时间为“经”。本套选读文本在初盛唐诗坛上选取了8位诗人18首诗歌,在中晚唐诗坛选取了12位诗人24首诗歌,在北宋词坛选取了11位词人24首词作,在南宋词坛选取了11位词人21首词作,目的在于撷取每一个时代的星辉,了解每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与写作特点,引导学生细微地感受研读名人名篇永不磨灭的艺术魅力。
由意象意境到格律节奏,从联想到诗眼词眼,以鉴赏为“纬”。本着〈〈语文课程标准〉〉应该“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征”的要求,本套选读文本,以“诗歌入门”系列为纬。以鉴赏诗歌离不开对意象和意境的理解开始,首先介绍了有关“意象与意境”的感性知识;然后从诵读出发,了解“格律与节奏”帮助学生深入地欣赏诗歌的音乐之美和谐之美;“联想与想象”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实践中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艺术魅力,既能够进行分析鉴赏,又能够学会应用;最后让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又一重要方法——寻找诗眼和词眼,理解用典,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这一纬度中,主要采用了小步轻迈,分层推进的方式,力求推动学生初读文本,然后深入研读文本,最后的得出自己的感受。
其次,《唐诗宋词选读》具有歌咏吟诵、多元解读的鉴赏特点。
当学生沉浸在琵琶曲《春江花月夜》的时候,诗中那皓月当空,幽美的景色顿时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在美景离情之中,不由让人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当艺术家乔榛、丁建华用饱含深情朗诵《长恨歌》时,学生的情感也随之起伏不定,从杨贵妃得意的专宠,到马嵬坡杨妃的惨死以及蓬莱仙岛杨妃的不忘旧情,随着朗诵的情语出之,一个哀婉缠绵的爱情故事也流淌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间;
当学生用《月亮代表我的心》《风中有朵雨作的云》《浪花一朵朵》等当代通俗曲调演唱柳永的《望海潮》时,我们不仅看到一幅幅西湖美景、钱塘江的壮观、杭州市区的繁华富庶、当地人民的安详生活,更为孩子们突发奇想的音乐天赋所震撼,词字添配的丝丝相扣,旋律与优美壮丽、生动活泼的词作画面相得益彰,学生们精彩的演绎赢得了全班同学的阵阵欢呼声。
在歌咏吟诵中,学生不但读出了诗词的音韵之美,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和心灵的共鸣。同时学生发挥个性的独到见解,疑义相析对文本进行了多元的解读。
在解读辛弃疾《青玉案》一词时,对词中的“那人”,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是“情人”,有的说是“志同道合的知音”,有的说是“孤傲、不趋流士的志士”,也有的说是“一种理想的追求目标”等,不同的拆解,体现了学生对作品的个人体验,表现了不同人对诗歌内在情感的心领神会。
在学习《长恨歌》时对杨贵妃这一人物的评价是“讽刺”?是“同情”?还是“无辜”?学生们也议论纷纷,有的说“杨贵妃恃宠而娇,一人升天,仙及鸡犬”该唾弃;有的说“杨贵妃与李隆基生死相恋,梦魂萦绕”,此真情专一的爱情值得歌颂;有的说“杨贵妃只一女子无意于专权弄政好于武则天,是李隆基把持不住自己,荒于朝政,才导致国灭”杨妃何德何能能够挽回败局值得怜悯-------学生们对于这个问题非常的感兴趣,自己通过互联网找寻的相关资料也非常的多,介绍给其他的同学时都能侃侃而谈,而谈到自己的理解时也能按照自己的体味,有自由,有个性的阐发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就可以不盲目地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有了自己的独立体验的自由和空间。
最后,《唐诗宋词选读》也给了老师授课更大的个性空间和创新的机会。
本套教材文本的编排分阅读和课外自读两个部分。阅读文本是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必读内容,课外自读文本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课外自由诵读,教学中不作要求。因此文本的选用选讲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自由的选择空间。
在气势恢弘的初盛唐诗歌的第一单元,老师可以利用学案详讲《将进酒》《蜀道难》《登高》等,用多媒体详讲《春江花月夜》之后,我们将课外自读13首诗分成三类,其中李白诗二首,杜甫诗三首跟必修李白和杜甫专题同时教授,剩余8首归为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两类进行专题性质的提纲挈领式的讲读,这样既节省了课时,也达到了归纳总结方法的效果,不错!
在南宋的乱世词心的第四单元,我们用仿句的方式将《声声慢》写成以“愁”为主题的句子进行仿写“若有所失是愁,环境孤寂是愁,心情空虚是愁,乍暖还寒是愁---------”以此完成对全词的理解,用对比的方式和课外自读《一剪梅》比较“愁”的不同;用通俗歌曲填辛弃疾《水龙吟》词,通过吟唱体会词中写景、典故的深意,通过探究式去拆解辛弃疾《青玉案》中“那人”的不同理解,最后用一词一对应鉴赏题的方式完成课外自读诗词的学习。
总之,在教授《唐诗宋词选读》文本时,无论是教学思路、教学设想还是教学步骤等方面都有着与必修文本不同的教学个性和教学追求,文本的特点给教授者提供了选择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同时打破传统,大胆改革,积极创新,给老师们提供了创造性发挥个人才能的舞台,也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徜徉领略唐诗宋词艺术魅力的平台。
总之,回味教授《唐诗宋词选读》,我深深的体会到——
在吟诵中可以体味音韵之美,
在歌吟中可以唱出意境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