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理财产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理财产品范文第1篇

三年前开始出现的酒类理财产品已较为风行。这种由银行、信托公司、酒生产企业共同制造的理财模式吸引着一些特定的投资者。酒类理财产品成为另类投资品种的亮点。据统计,酒类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一般在4%-10%,收益率随投资期限增加而增加。

工商银行表示,截至目前,该行共推出过三款与酒相关的理财产品,分别是:君顶东方干红葡萄酒收益权信‘托理财产品;泸州老窖特曲38。(52°)绝版老酒收益权信托理财产品:张裕红酒收益权投资产品。“已经到期的前两款产品都达到了承诺的收益率。如君顶东方干红葡萄酒收益权信托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为8%。”

工行有关负责人认为,酒类理财产品是结合金融投资、实物投资及消费三种功能的较为新颖的另类投资,适合对酒本身感兴趣的客户。购买酒类理财产品的客户应该是冲着酒去的,起码将来会部分提酒。酒类理财产品到期后,其收益实现形式一般包括提取产品所对应的酒实物和以现金形式实现理财本金和收益清算。

除了酒类理财产品之外,普洱陈茶收藏早已火爆,现在普洱茶投资已经扩展到银行理财产品。据统计,以普洱茶为对象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接近7%。目前市场上炒得最热的要数工行8月底专门向其私人银行客户推出的“专属普洱茶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1年,该理财产品投资标的物稀缺珍贵,仅限量发行500套。投资者认购理财产品后即成为普洱茶认藏人,产品到期前,投资者可选择以实物方式或现金方式支付理财本金及收益。若选择实物方式,理财产品到期时投资者可获得其认藏的工银大益“黄金组合”普洱茶;若选择现金方式,可获得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7%的现金收益。

专家认为,普洱茶等属于高端享受品,它们具有两面性,一面是人们对它的追捧即欣赏,一面是人们对它的享用。这类产品与一般艺术品相比,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也在于此,即它具有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可以使人们满足的特性。因此当人们的生活达到一定水平后,对此类产品的需求会增加。

理财产品分析师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在2009年之前主要以银信合作产品为主,之后由于受到法规管制,该类产品大量萎缩。可以看到,2009年之后的理财产品主要以债券和货币类产品为主。不过,在经济形势波动剧烈的环境下,各国的货币宽松政策使得全球的商品价格均大幅上扬,同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利率一降再降,如日本存款利率最近一直保持零利率水平。这些因素,使得投资者手中的资产大幅缩水。此时,硬通货诸如黄金白银应声而起成为投资避险的天堂,而普洱茶、红酒等产品由于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小,具有和艺术品相类似的历史价值和欣赏价值,自然而然成为一种投资避险的另类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范文第2篇

普益财富统计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有7000余款理财产品到期,其中,外资银行平均到期收益率达4.16%,远高于中资银行的2.68%。业内人士表示,外资银行主要受益于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高收益,2010年三季度到期收益前十名均为结构性产品。

各出妙招

从2004年工商银行第一款“节节高”欧元理财产品问世以来,商业银行已经发行了上万款理财产品,并且逐渐建立了各自的理财品牌系列。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各家商业银行在理财品牌建设上形成了一定特色,有一些成功的品牌建设经验值得总结。

总体来看,成功的理财产品品牌战略不外乎挂靠核心品牌、形成品牌梯次、通过品牌设计展现产品特色、在产品名称中突出投资亮点、开发专属理财品牌等。

例如,交通银行从2004年发行第一款理财产品至今,一直使用“得利宝”品牌,在该品牌下依次推出具有一定关联度的子品牌,不同子品牌对应相应类型产品,形成层次比较清晰又相对固定的产品系列,品牌形象丰富且稳定,易于整体营销(见图1)。

再如,很多外资银行将投资项目作为理财产品名称的主要组成部分,突出投资亮点,一目了然,方便理性投资者判断和选择。这方面的代表,有花旗银行“施罗德环球基金系列”之“环球能源”产品、汇丰银行“一篮子环球食品股票挂钩结构性产品”、渣打银行“美国石油指数基金挂钩结构性产品”等。

尚有不足

以上理财品牌建设的成功经验大多只是个别商业银行的个别品牌,从整个商业银行理财品牌建设和管理的角度而言,目前还普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值得思考。

(一)品牌意识不强

理财产品和商品一样,通过打造品牌可以有效区分同类产品,在投资者中形成一定的品牌偏好。但目前各商业银行对理财品牌建设普遍缺乏较为系统的定位和整体策划,理财品牌和企业文化缺乏较为深度的结合,各个理财品牌之间的关联性也不强,缺乏内在逻辑联系,不利于理财品牌整体形象的塑造。

品牌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理财产品没有“贴牌”就直接推出,如工商银行2007年第17期人民币理财产品、招商银行2004年人民币债券理财1号;有的理财品牌昙花一现,如光大银行发行的“金状元”人民币理财产品、北京银行发行的“步步高”美元理财产品;有的理财产品品牌系列不清,如建设银行“乾元”系列开放型资产组合理财产品,旗下品牌是“乾元―日日盈、周周盈、双周盈、月月盈、双月盈、季季盈”,但2009年又单独发行了一款“乾元通财―周周盈”,使整个品牌梯次显得凌乱。

(二)品牌形象单一

目前,商业银行理财品牌建设主要是平铺展开,在一级品牌之下缺乏子品牌开发,大多没有形成树状品牌梯次,在一级理财品牌既定的情况下,理财品牌缺乏纵深变化,品牌形象显得较为单一。如工商银行“稳得利”是该行2005年以来一直主打的理财品牌之一,直到2010年仍在较高频率地使用该品牌,但从2005年第一款“稳得利”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到2010年“稳得利”资产组合投资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无论产品结构、投资品种、投资方式等如何变化,始终只是简单地冠以该品牌名称,从未进行品牌细化开发,形成系列。整个“稳得利”系列理财产品品牌形象单一,不能通过丰富的品牌建设体现该行理财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差别化理财服务,新的理财产品推出也不能给投资者留下较为深刻的第一印象,更不能很好地带动理财产品的营销宣传。同样情况的还有中国银行的“汇聚宝”、建设银行的“利得盈”等众多商业银行的理财品牌。

(三)产品名称不规范

理财产品名称不一,有的理财产品名称仅包括品牌名称、期数、投资币种和投资期限,如中国银行2005年人民币理财第二期、农业银行2007年“汇利丰”第九期美元3个月期产品;有的理财产品名称还包括投资品种、业务模式、项目名称等,如农业银行2007年“境外宝”金砖四国股票基金产品、工商银行2010年“工银财富”第54期资产组合投资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建设银行2010年“建行财富”南京路商圈企业股权收益权类人民币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名称组成不确定,有的过于简单,从名称上不能很好地体现产品设计与结构。在营销中,营销人员不能快速地通过产品名称了解产品主要信息,从而准确地根据投资者的需求推荐适合的理财产品,投资者也无法从名称中形成初步的判断。同时,理财产品名称不规范也不利于后期的统计和分析。

完善之道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品牌意识不强,品牌管理不到位,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品牌序列,需要从以下三大原则出发做好理财品牌的定位与整体策划:

首先,要结合企业文化和特色。理财品牌的设计应该始终依托企业文化,体现企业特色。企业价值和品牌价值相互带动,塑造商业银行的整体品牌形象,如招商银行的“金葵花”品牌。

其次,要以客户为中心。理财品牌设计的目标是客户的心理感受,依据不同客户群体的特征,设计产品品牌并传播品牌价值,从而在客户心中形成独特位置。品牌的选择以至名称的确定都应该考虑投资者的偏好。

最后,要考虑营销需求。品牌的设计也要考虑营销的需要,在品牌设计时应该同步考虑产品营销,结合产品营销和整个理财业务的发展,设计品牌形象。品牌形象直接关系理财产品的营销,好的营销方案也可以提升品牌形象。

针对目前理财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商业银行应加强品牌意识,考虑理财业务的长远发展,克服部门和业务条线的约束,完善理财品牌管理。

围绕企业文化与特色进行一级品牌开发

依托各家银行长久以来积累起来的文化和特色,围绕商业银行字号、行标、标志色等各种资源,特别是各行在国内已经具有较大知名度的品牌形象如“金葵花”、“龙”等进行理财品牌开发,并将此类品牌作为一级理财品牌,保持品牌稳定性,突出银行稳健经营特色和理财风格,体现企业品牌文化的一体性。努力打造一到两个一级核心品牌,在投资者中形成一定的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

同时,理财品牌的推出还可以结合各家商业银行的专有账户、信用卡品牌等特色产品和服务,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策划和营销,形成品牌联动效应,如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理财产品。

区分投资类型进行二级理财品牌开发

目前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类型主要有:单一信贷类、单一债券类、滚动组合类、证券二级市场类、股权类、票据类、QD及结构类、其他类。这些投资类型相对稳定,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分别确定不同的二级品牌,方便营销人员从品牌名称中了解理财产品类型。并赋予一定的品牌寓意,如债券类理财产品,品牌名称应寓意风险较小、收益相对稳定的理财风格。

另外,伴随理财业务不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新类型投资理财产品出现,在现有理财品牌开发时要从长远考虑。如开发黄金类理财产品品牌时,要考虑其他贵金属理财产品的出现,工行已经推出白银理财产品,在确定黄金理财品牌时就应该考虑该品牌的开放性,以方便其他贵金属理财产品出现时形成完整的品牌序列。如交通银行的“蓝色”系列,就可以在“新蓝、海蓝、宝蓝、天蓝”之外不断添加其他蓝色子品牌,为产品创新预留了充分的品牌扩充空间。随着红酒、艺术品、钱币等投资品的不断增加,二级品牌会不断扩充。

根据理财产品特色进行其他子品牌系列开发

理财产品的特色可能是投资期限,如“天天盈”、“周周盈”;可能是收益率,如“稳赢”、“节节高升”;可能是客户类型,如“尊享”、“钻石尊享”;可能是更为具体的投资对象,如挂钩B股的“宝B计划”;可能是特殊项目,如“爱心公益”等等,可以根据这些亮点开发不同的子品牌序列,形成完整的品牌梯次。

同时,三级品牌的开发也应该注重稳定性,应该是一些常见的理财要素并且具有亮点,如投资周期、收益,值得进行品牌化,并且保证能形成一个系列。单个三级品牌的开发意义不大,容易造成品牌繁杂、冗长,不如作为产品名称的组成。

按照客户需求规范理财产品名称组成及排序

在品牌之外,标识产品的就是产品名称。目前各种理财产品名称主要包括以下要素:期数、币种、投资对象、业务模式、投资期限、投资项目。银行应该根据客户对信息的关注度,合理安排产品名称组成和排序,对客户关心的理财亮点,如重大项目,要在产品名称中加以突出,形成相对稳定的名称模板。好的产品名称可以传递品牌不能覆盖的其他重要产品信息,方便营销人员掌握产品特点,抓住客户“眼球”,吸引客户购买。

对产品编号进行系统管理

理财产品范文第3篇

看着大盘指数的不断走升,一向谨慎的小A终于按耐不住了“不买股票也得买点基金!”趁着休息时间,跑到银行排号等待开户!“啊怎么这么多人”时间一分一秒的流过,等待中的小A无聊地盯着银行里的滚动屏“外币理财产品”、“固定收益型美元3个月5000元5.30%。看到这小A打起了新算盘,何不每月定投一点基金,然后买点外币理财产品,既比存银行收益好些又能安稳地赚些钱”看来,小A还是位保守投资者,无论外界怎样,小A始终坚信“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跟风不是什么好事!打定主意后,小A开始填表顺便咨询银行的大堂经理,结果小A傻了,“现在买外币理财产品没什么意义”大堂经理轻蔑的眼神让小A顿时凉了半截,难道现在的外币理财产品真得不能买了吗?

保守型看过来

8月21日 央行宣布再次加息0 27%已是今年以来第四次加息。9月25日,央行又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更是央行年内第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据推测,年内还将上演两轮加息。而不断上调利率后银行相对保守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自然越来越不具竞争力。这就难怪连银行的大堂经理见到小A要买外币理财产品时,都表示出轻蔑了。

不过,外币理财也并非不可投资。高收益则意味着高风险,在眼下火热的投资市场上,在自己的投资篮子中,加人些外币理财产品,收取稳定收益未尝不可。在银行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中,外币理财产品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据wind资讯统计,目前正在发售的银行理财产品中,人民币理财产品共有240款,外币理财产品共有520款,占全部在售产品的68.42%外币理财产品又多以固定收益类为主。德意志银行,渣打银行,建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等纷纷在加息后推出不同类型的外币理财产品,其中短期三个月至半年期限的理财产品较多。

随着宏观经济紧缩预期增强,我国进入加息通道后,对于投资外币理财产品更要关注收益率和存续期限。在不断加息的背景下,和讯提供数据显示,短期产品是目前外币理财产品市场的主流产品,1年期以下的产品中外币理财产品超过60%。建行8月20日新推出的“汇得盈”美元保本浮动收益产品的期限仅为3个月。招商银行,北京银行,工行,交通银行新推出的外币理财产品都有3个月期限的品种。

在进入加息周期的同时,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流动性应成为考虑的因素。很多外币理财产品也把再投资的风险写到产品合同书中,如建行的“汇得盈”美元保本浮动收益产品明确注明了再投资风险,即投资期间。若市场利率提高,那么客户将失去将资金配置于其他产品从而提高收益的机会。

外币理财产品投资看似能省心省力的赚钱,其实,在纷繁复杂的外币理财产品中每一种产品的收益率也是有很大差别的。

外币理财产品亦不例外,其中挂钩外币产品的发行数量大幅度增加。从联接资产的类型看,增加最多的就是股票挂钩产品。同人民币股票挂钩产品不同,外币股票挂钩产品清色的是联接境外股票篮子或指数,其中又以联接香港股市居多。由于香港及其他主要股票市场的繁荣,这类产品的预计最高收益率也显著高于其他产品。

而在挂钩产品中,利率挂钩和汇率挂钩产品变化不大。利率挂钩产品的发行数量仅次于股票挂钩产品由于外币产品以美元和港币居多,这类产品联接的指数也是以美元LIBOR和HIBOR为主,产品的设计结构中依然偏好区间挂钩类。汇率挂钩产品联接的基本上是欧元兑美元的汇率,据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统计2006年发行的41只信用挂钩外币产品都是北京银行发行的,其联接的信用主题都是国家开发银行,兴业银行等国内商业银行。与人民币产品中类似的信用挂钩产品一样,这些产品为“伪”挂钩产品。而2006~商品挂钩产品联接的资产以黄金为主,另有少量联接的是石油和农产品价格。商品挂钩产品的预计最高收益率仅次于股票挂钩产品,这主要归功于黄金挂钩产品的贡献。

眼下,在市场上发行的外币产品大大小小520款,如此纷繁复杂除了挂钩与不挂钩的区别,对于初入外币产品市场的投资者来说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办法呢?

理财产品范文第4篇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类型。2013年1月各收益类型产品数量变化不明显,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较2012年12月上升1.1%,1月占比21.2%,保息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的占比分别为0.2%和68.8%。其中,非保本产品占比下降0.5%,保息固定收益型产品占比9.8%。参见图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币种。2013年1月份,商业银行共发行人民币类产品2730款,占比为94.6%,占比下降0.7%;外币类产品合计为157款,数量较上月增加20款,分别为美元类、港币类、澳元类、欧元类、日元类、英镑类以及新西兰元,其占比分别为33.8%、23.6%、21.7%、10.8%、3.8%、3.8%以及2.5%。相比2012年12月而言,除港币类产品外,其余各类产品较2012年12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美元类产品降幅较大,为2.0%,参见图2。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期限。1个月至3个月(含)期限的理财产品占比最大为58.3%,较2012年12月上升2.3%;而1年(不含)以上产品占比最小,为1.8%,3个月至6个月(含)和6个月至12个月(含)这两个投资区间所发产品的数量占比分别为25.9%和9.5%。从产品总体存续期限的统计上来看,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的产品存续期限平均为117个月,较2012年12月缩短2天。参见图3。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类型。普通类理财产品主要涉及债券货币市场、组合资产管理及票据资产三类投向,占比分别为68.8%、29.5%与1.7%,参见图4。结构类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涉及股票市场、汇率市场、混合类、利率市场及商品市场,产品数量占比分别为26.3%、38.8%、2.5%、12.5%及20%。

理财产品范文第5篇

在投资者印象中,理财产品往往以稳健为主,当别人去年在股市和基金上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却有一些投资者郁闷不已,他们的收益连现在的银行存款都不如,甚至亏损了本金。购买理财产品收益虽然重要,但是控制风险更为重要,否则,一旦“嫁错郎”,就可能承担自己意想不到的风险。

为什么他们会亏损?今年他们应该怎么办?《科学投资》日前对大量投资者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对应的理财建议。

银行理财惊现零收益

尽管2007年是投资理财的大牛市,但投资者陈先生却遭遇了烦心事。他在2006年底斥资10万元购买浦发银行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1年之后,该产品的到期收益竟然为零,只是由于国家调减利息税,10万元最终仅获得39.6元的收益,连银行活期存款的收益都赶不上。

对于这样的结果,陈先生认为不可理解。他表示,虽然按照产品合同的收益公式计算,该产品的到期收益确实为零,然而,他咨询专业人士后发现,该产品的设计存在严重缺陷,收益最终为零的概率非常高,甚至超过90%。据此,陈先生提出质疑:浦发银行2006年设计产品时,对市场走势是否有最基本的判断?

这款惹出麻烦的理财产品是“汇理财2006年第九期F2计划”。根据合约,该产品与建设银行、中国人寿、中银香港和招商银行挂钩,产品到期收益取决于4只股票从2006年12月28日到2007年12月19日间的涨幅,计算公式为:16%-(涨幅最高者的涨幅+涨幅最低者的涨幅),如果为负,则收益为零。这4只股票中,涨幅最高的是招商银行,为96.25%;涨幅最低的是中银香港,为-2.62%。由此计算:16%-(96.25%+2.62%),最终收益为零。

面对陈先生的质疑,浦发银行相关人士解释称,有投资者认为浦发银行是拿投资者的钱去买这4只股票,这是误解。银行都是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国际知名投资银行发行的期权,然后再和保本的固定收益票据组合,形成名目繁多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包括这款F2计划。

浦发银行称,这些期权都是摩根士丹利和美林等国际投行发行的,但期权未来实现的概率是多少,连这些国际投行都无法预测。否则,如果走势都有明确的方向,那么这个市场就只有投资的赢家。针对F2计划,浦发银行称,2006年设计该产品时,香港股市处于疲软状况,当时谁都未能预测到2007年市场会那么火爆。

投资建议:买固定收益型产品,投资者肯定要承担利率上升的风险,因为投资者获得了恒定的收益。而买浮动收益产品,要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如果市场好则收益比预期高,不好则比预期低。

对于陈先生来说,他买的这款产品由于不可提前赎回,那么只能等待产品到期。因此,《科学投资》建议投资者,对本金要求很高的投资者、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是可以买一些固定收益型产品,不过在加息周期中,即使投资固定收益型产品,期限也要尽量短。

QDII基金亏惨了

去年传出港股直通车即将开闸的消息,个人也可投资港股,何女士就心里痒痒的,想开户炒港股,但又觉得不了解交易规则,自己炒风险较大,所以她在去年9月份买了一只以投资港股为主的QDII基金。“当时QDII非常火,还按比例配售,我投了100万元只有70多万元成交。”去年10月份QDII风光无限,但好景不长,11月QDII一个月净值下跌了11%,到目前为止,何女士在QDII基金上已亏了近14万元。现在QDII基金已打开赎回,何女士很犹豫,是不是该赎回,改做其他投资?

投资建议:一般来说,QDII基金的投资比例不要超过个人全部基金投资的20%。已经套着的、比例不是很大的投资者,建议不要急着赎回。未来QDII的好坏,关键还是看境外市场。目前有专家预测,美国次级债还有个爆发高峰在一季度,也就是说最坏的情况也就在今年一季度,挺过这段时间,待市场转暖时再赎回不迟。

固定收益类产品 提前支取不划算

去年3月1日,刘大妈和往年一样,将手中到期的国债取出又买了几万元新发的国债。“我们老年人,股票之类的玩意,哪敢碰?万一生个病、还有养老,全靠这点老本,亏不得。”每年都能拿到比银行存款多一点的收益,刘大妈挺满足,但是今年刘大妈却碰上了新烦恼:“去年加了几次利息,我买的国债现在都赶不上银行存款了,我该怎么办啊?”

原来刘大妈去年3月1日买的3年期国债,票面年利率3.39%。但是连续6次加息后,现在3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已涨至5.4%。“我现在还要取出来吗?取出来是否划算呢?”

投资建议:对于去年买了国债的投资者,因为国债持有不满半年不计利息,而且提前支取要扣0.1%的手续费,因此国债持有时间低于两个月的投资者最好将国债提前兑付。而已经持有四五个月的建议等到满半年后取出来,因为满半年后会计算活期存款收益,不至于亏本。国债持有满1年提前支取也只算活期利息,只有满2年,才能按分档利率计息。因此,对于已持有一年半时间以上的投资者,建议持满2年取出。

至于每个投资者的国债提前支取是否划算,我们算一笔细账。假设刘大妈手中国债为1万元,目前已持有10个月。如果按原计划不提前支取,那么这10个月的应得利息为:1万元×(3.39%÷12)×10=282.5元,如现在提前支取,只能按活期存款0.72%算利息,可得59.17元利息,再扣掉10元手续费,那么亏损233.33元。

如果刘大妈提前支取国债再投资,那么要把233.33元损失先补上,剩下26个月国债如果不取,利息应是734.5元。这两者加起来967.83元,再除以1万本金,再乘以12月,再除以26个月,可以算出来,新的投资要达到4.47%的年利率才划算。

挂钩类产品 风险不可预见

去年下半年,夏先生去银行办理业务时,银行工作人员给他介绍了一款结构性理财产品,这位工作人员告诉他,他们银行之前推出了很多的这一类产品,好几只年化收益都达20%-30%。于是夏先生禁不住诱惑购买了5万元。可最近,夏先生发现自己买的这只结构性理财产品居然已亏了8%,一问才知道,原来这只产品主要挂钩港股,成立后刚好碰上港股大跌。

投资建议:银行推出的结构性产品,一般来说可挂钩各类标的,有挂钩商品的、能源的,有挂钩指数的,有挂钩单只股票表现的,有挂钩港股的,还有挂钩全球市场的。

选择产品的时机很重要,同样是挂钩港股,去年上半年推出的几只产品,现在收益还比较高。投资这种理财产品最好对所挂钩的对象有所了解,然后选择相应产品,在能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博取较高收益。

理性投资预期收益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