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经济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范文第1篇

关键字:激励;管理思想;资本雇佣劳动;劳动者占有资本

现代“激励机制”是关于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如何分享经营成果的一种契约,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使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相一致,使前者在努力实现企业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美国微软公司无疑是这方面成功的典型,该公司从1986年3月股票上市以来,股价多次创出新高,在短短的十几年间成就了成千上百个百万富翁。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总结其经验时写道:“微软公司以股票期权方式让它的大部分雇员们共享产权,一直是意义重大和成功的,其重要性和成功超过了任何人的预料。”(比尔•盖茨著:《未来之路》)微软公司通过股份参与的方式激发员工创造性、充分调动员工努力工作的积极性等方面,均使员工持有的股票增值,实现了公司目标与职工目标的统一,推动公司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市场经济对创业者的回报。它不仅使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并对未来企业管理思想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从支薪制到分享制,强调“激励相容”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在企业中,不同参与者(要素所有者)之间在收入分配和控制权上的不对称的合约安排是企业的显著特征。企业不仅是一个契约的组合,而且是一种不完全契约安排。这种不完全性是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制订和执行完全契约的不经济性等原因导致(保罗•米尔格罗姆,1944)。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必然有某些权利没有被契约所明确而“剩余”下来,称之为“剩余权利”,它包括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这种剩余被认为是非对称分配的,应该归资本家即资本的所有者占有,即剩余权利依附于资本。

现代公司的实践为这一理论做了最好的注脚。在现代公司中,能力与资本往往是分流的,有能力而无资本者(包括职业经理和普通劳动者)领取固定工资,有资本而无能力者(指无经营能力)占有全部剩余。这种由支薪经理管理的企业被称为支薪公司。这种公司在工业化社会得到了充分发展,但其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即过度分散的股东(剩余索取权)会给员工和经理们偷懒或追求个人福利大开方便之门,使公司目标可能与员工目标不一致甚至相反,从而降低企业的效率。因为在现代化的社会大生产中,企业是一个复杂、多层次的整体,在各个层次之间都存在着委托———关系。由于委托与双方信息的不对称,经理和员工的行为便存在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障碍问题。逆向选择使得企业无法掌握每一员工的劳动态度、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以便运用最有效的激励方法;道德障碍使得企业在明知员工没有努力工作时无法施以相应的惩罚。同时,由于现代化大生产中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越来越密切,整个企业生产具有团队特征,于是准确判断和计量在团队中每个员工的努力程序便十分困难,在企业团队中常会出现偷懒、“搭便车”动机和现象。在解决上述问题时,历史的进程是这样的。首先,以剩余索取权来激励企业监督者,在支薪制企业中赋予所有者的“监工”身份及相应的剩余索取权,这时,付给员工固定的或与个人努力成正比的工资后,产出越多,所有者的剩余也越多。但这种产权安排并不能有效地调动经理人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建立在标准化、程序化基础上的工业社会,以不承认任何人格力量的流水线生产帮了监管者监管工人的一个大忙。尽管职工摆脱了在工场手工业时期所有者对劳动过程的直接控制,但高度细分的技术分工和工种划分又使得员工的人力资本被某一特定的生产环节或岗位支配着。以技术分工代替社会分工,将对生产过程的技术步骤直接化约为对工人工作的安排,因而借助于对工作程序和时限精确设计,操作过程变成了可以预测、便于检查和监督、绩效易于评价的“科学化”分工协作过程,这样,监督者可以从整个流水线运转情况来监督各个工序的操作情况。这时,人力资本与其说是被薪金所“激励”,不如说是被外在物质环境所“压榨”。其次,对传统激励机制进行修正,包括将部分股权给予高层经理人员,以股票期权方式使报酬更富激励性等,目的是通过强调对经理人员的激励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长期协作。这种修正对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作用越来越小,因为经理人员只是人力资本中的一小部分。而广大职工仍被排斥在参与剩余分配的范围之外。相反,社会经济的发展却使广大员工与企业的契约具有了更大的不确定性。表现在:随着服务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整个社会组织生产的内涵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标准化经济向非标准化经济、常规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变;员工的独立人格日益凸现;工业社会中的技术分工划分的工序单位正被信息社会中各个相互独立的决策主体所代替;员工对自己行为和周围环境有了更大的支配权。

可见,支薪制由于其内在缺陷的存在,已无法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已走过了它的鼎盛时期,取而代之的将是分享制,即劳动者(包括员工和经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剩余的分配。分享制通过把企业经营绩效在所有者、经理人员和员工中分配实现了“激励相容”,把企业目标转化为个人自觉遵守的目标,减少了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不合理行为,最终能提高经济效率,这是一种趋势。

二.从“资本雇佣劳动”到“劳动者占有资本”,强调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

在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化初期,甚至到工业化社会的中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社会分工协作体系尚未成型,生产经营活动对人力资本的要求很低,而非人力的资本却相对稀缺,且非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在自然形态上相分离,使这种稀缺的人力资本成为最关键的生产要素,一旦被投入企业就很难任意地退出企业,成为企业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因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独享企业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权,出现了资本雇佣劳动这种典型的资本主义古典企业。随着社会化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协作体系日益发达,社会市场机制日益完善,使非人力资本的社会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其所有者大大降低了对投入企业的风险承担,并且可以在各种社会表现形式之间根据风险最小化原则进行转换。这时,实物形式的非人力资本如机器、厂房等可转换成货币形式,而货币形式的非人力资本又可转换成股票、债券等形式,反过来也是可行的。在日益完善的市场体系中,这种转换十分便利和快捷,因而使非人力资本所有者进出企业&包括行业’的自由度大大增加,使其逃避企业投资风险具有了现实可能性。例如,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以股票形式投资于企业后,可在股票市场上运用价格机制谋取自己的投资收益。股东可根据股票市场所获得的信息,选择有成长性和发展前景、经营业绩良好的绩优股,期望从绩优股的股价升高中获取收益。反之,如果股东得知持股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下降,甚至会出现亏损时,股东就会及早从绩劣股中退出。

当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的关系逐步弱化时,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的关系却在逐步强化。因为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将使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不断强化。正因为人力资本在自然形态上与其所有者不可分,在社会形态上具有专用性特征,所以,当人力资本所有者将自己投入某一特定企业时(包括行业)就会对该企业(包括行业)产生依赖性和长期效用预期,希望自己投入企业的时间和精力能在企业中得到回报。如果退出原先进入的企业必然会对自己造成损害。这种损害的存在成为人力资本所有者选择进入和退出企业的客观障碍。另一种障碍来自于人力资本的群体性。单个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企业集体有归属感,他在为企业做出努力时,也以相对长期的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形成了个人与集体之间特有的信任、友情、集体荣誉等无形人力资本,以及集体创造的以共有财富形式存在的个人受惠的公共财产。这些财产只有存在于企业中才能分享,一旦离开企业便失去了分享的机会。可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力资本所有者将成为企业风险的承担者。

人力资本所有者不仅是企业风险和承担者,也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从重农学派学者魁奈提出劳动创造价值起到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再到的科学劳动价值论,已有许多文章进行了论证,本文不再详述。在微软公司实行的股份参与制即是这一观点的实证。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企业剩余的分享,不仅实现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产权,而且实现了企业财富分配原则从货币拥有者向财富创造者的转移。当企业财富分配以财富创造者为本时,人力资本所有者实际上就支配、控制着企业的非人力资本,“劳动者占有资本”的企业制度就会代替“资本雇用劳动”的企业制度,这也是一种未来的趋势。

参考文献:

[1]CreedyJandKWhitfield.TheEconomicAnalysisofInternalLabourMarkets[Z].BulletinofEconomicResearch,1988,(40).

[2]DerekB,PeterDandThorstenS.TheEconomicsoftheLabourMarket[M].AddisonWesleyLongmanLimited,1996.

[3]邹景平.比尔•盖茨的思考周[J].中国远程教育,2006,(05)

[4]陈永正.微软靠什么激励人才持续创新[J].中外管理,2007,(01).

劳动经济学范文第2篇

1.劳动经济学的教学目标

要探究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必须从根本问题出发,确定高职院校开设劳动经济学课程的目标。同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并不要求其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学术功底,而是注重学生的实践水平、应用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希望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具备一定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不能过分注重理论教学,而是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高职院校开设劳动经济学的专业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经管类专业,作为这些专业的核心课程,劳动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理解基本的劳动经济学原理、学会运用经济学思维范式来思考、分析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一定经济学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2.劳动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劳动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以人的劳动和人力资源为起点,研究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理论与制度的一门学科”,包括人的劳动和人力资源、劳动力市场理论、工资理论、个人职业生涯与职业选择、就业与失业、社会保障等内容。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劳动经济学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和数学功底,另外,它融合了经济、社会、管理、法律、政治等多方面的知识,涉及面广、内容庞杂,以上这些学科特点对于基础薄弱、积极性不高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二、当前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教学现状与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的授课教学普遍存在着教材内容枯燥抽象、实践指导性差,教学方法手段有待优化,考核方式单一,学生接受能力有限、兴趣缺乏,教师专业素养尚需提高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造成了直接障碍。

1.教学内容枯燥抽象、实践指导性差

劳动经济学具有经济学的一般特征:内容庞杂枯燥、概念抽象、数学模型、公式推导多等特点,如劳动力市场均衡、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模式等内容。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劳动经济学教材多数是本科生教材的“精简版”而非“提炼版”,部分内容缺乏衔接和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理解造成了一定困难;缺乏与当今中国社会热点结合的鲜活案例,实践指导性差,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学”与“所用”的脱节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背离。

2.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待优化、课堂效率有待提高

受到学科特征、教师自身能力和考核方式的限制,目前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还相对滞后,为完成教学目标和最终考核,填鸭式教学、单一式讲授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参与性差,把主要精力放在生硬记忆知识点、突击式备考上,课堂效率低下。

3.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应用型人才导向性,对学生、教师的激励性不足

成绩考核是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主要激励之一,但目前高职院校的成绩考核没有突出应用型人才导向性的特点。就目前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期末考核的总体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期末考试所占比重大,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社会实践等环节占比小、甚至不计入考核;二是期末考试题中,记忆性题目居多,缺乏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题目陈旧、答案固定。校方对教师的考核过分看重学生成绩,忽视就业率提升、学生满意度等因素,导致教师缺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动力。

4.学生接受能力有限、学习热情欠佳

相比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考成绩不理想,基础相对薄弱。高职院校开设劳动经济学集中在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管理学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通常理科思维欠缺、数学功底欠佳,也不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功底,因此普遍反映劳动经济学晦涩难懂,失去学习热情。

5.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目前高职院校的劳动经济学教师多数是高等院校毕业的硕博士,受到所接受教育的影响,他们通常学术功底扎实,教学态度严谨,但也存在着注重理论讲授、缺乏实践经验、灵活性差,对学生自身情况和实际需求了解不足、教学方法不当、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等特点,这直接导致教师与学生双方平行无交流,降低了教学质量。

三、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课程改革的主要原则

目的决定行动,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课程改革应始终秉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校方和教师应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动态、企业对于高职人才的技能需求保持高度的关注,以企业所需定学生所学。学生是课程改革的实施对象,根据皮亚杰提出的“建构理论”,学习是学生是根据接受的信息自己主动架构知识体系而非被动地接受知识,要保证课改的有效性,必须坚持学生本位原则。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和接受能力,做好前期学习需求调查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根据不同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四、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与具体举措

1.教学内容通俗化、简明化、趣味化、本土化

要做到教学内容通俗简明,首先要选取符合高职院校需求的、合适的劳动经济学教材。高职院校的劳动经济学教材不能直接借用本科院校,也不能仅仅是其“删减版”或“精简版”,部分章节的数学模型推导、相对晦涩生僻的国外各流派经济理论与假说、与我国当今社会劳动市场发展相脱离的劳动经济学理论、陈旧的、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外案例、层次较深的拓展性知识等内容可作有选择性的、适当的删除;长篇大论式的解释性叙述应提炼主要信息,语言叙述上应避免过多使用专有名词,多用通俗化语言;对于与社会、学生个人关联较多的章节,如就业、工资、社会保障、个人职业生涯与职业规划等章节可适当增加篇幅;在案例的选取上,应加入与社会实际、社会热点、企业劳资关系相关联的鲜活案例,如大学生与农民工等薪、毕业生频繁跳槽、公务员辞职潮等,以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基于劳动经济学内容庞杂、抽象,高职院校学生接受能力有限的特点,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件展示中较多加入图片演示、视频讲解等内容,避免长篇理论叙述,以较形象趣味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展示人才市场图片、招聘会现场照片等帮助学生理解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平衡。鼓励教师自创和使用本土化案例,通过对学生熟知的、身边的社会热点、企业案例的剖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劳动经济学的理论,比如介绍当地知名企业的员工工资计算方法来向学生讲述工资的生成制度。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学内容的通俗化、简明化、趣味化、本土化并不意味着删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破坏劳动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否则会使学生陷入思路混乱、似懂非懂的状态;更不能只重视实践而忽视对基本理论的讲解,因为没有扎实的理论作基础,就无法有效的指导实践。教师在课程开始和结束时还要注意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的写作思路、框架和体系,并做好学科背景介绍工作,如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补充基本的经济学原理知识。另外,根据学生自身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出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小班、分组教学,避免学生听统一的“大课”。

2.多元化教学方法并用,注重教学实际效果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单纯讲述的方式早已不能够适应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需要,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校园人文环境的日益开放,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教学等教学方式不断涌现。劳动经济学内容庞杂、理论枯燥,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学生参与性较差,这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案例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劳动经济理论、运用经济学原理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案例的选取要注重现实性和把握好难易程度;项目式教学作为新式的教学方法也受到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大力追捧。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避免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可以利用课堂演讲、小组讨论、开放式提问、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这些方法的运用应注意实际效果,避免出现小组讨论成为个人发言、学生因回答错误造成的心理负担等情况。丰富的网络资源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有效补充,网络资源有内容丰富、实践性强、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等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答疑、向学生推荐与劳动经济学相关的网络资源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职来职往》《聚焦社保》等电视节目、前程无忧等招聘网站,以及各高校、调查机构、媒体的劳动力市场调研报告等。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高职院校一般拥有实习基地、合作企业等校外资源,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走进校园讲课,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和调研当地人才市场都不失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劳动经济学、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好方式。

3.改革考核方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

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授课成果的考察,更是对学生和教师来说至关重要的激励方式。改革考核方式才能从有效地指引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的改革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前进。期末考核应避免单纯理论记忆性考察、复杂计算、生僻难点的考核,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劳动经济学原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并加大课堂表现、社会实践等在期末考核中的权重比例。对于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教师的绩效考核也因顺势而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适当降低教学成绩所占的比重,加大对学生满意度、学生就业率等软指标的考核比重。

4.加强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主导者,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精神奖励和适当的物质奖励激励调动中青年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不断探索培养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法,比如在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教师绩效考察、职称评定中加入相应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考核指标;还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帮助劳动经济学教师改变教学理念、拓宽教学思路、交流培养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先进经验。

五、结语

劳动经济学范文第3篇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中国航空公司里面青春靓丽的空姐获取高薪酬的现象让大多数人产生不解,并引起社会上关于年轻漂亮的空姐是否应该获得高薪酬的普遍争论和热议。本文针对郑强教授关于空姐职业的言论,利用劳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

空姐;青春靓丽;高薪酬;经济理论

一、空姐职业的争议

网上近日流传着贵州大学的郑强教授以空姐为主题的演讲视频,视频中讨论的话题主要围绕空姐这个职业展开:一是中美两国的空姐在外貌和年龄上完全不同,美国是黑人大妈,中国是年轻漂亮的女性;二是中国的空姐在空中推车倒水,为什么要比地上推车倒水的姑娘年轻漂亮。他认为空姐是一个花瓶职业,长得漂亮即可,不需要有太高的综合素质。运用劳动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待这些话题,一些观点值得商榷。根据郑教授的言论可提出一个最明显的问题:中国的空姐为什么漂亮?如果往更深层次思考,就衍生出了更多的问题:中国空姐的青春靓丽与其高收入挂钩吗?中国空姐的选聘标准和工作内容是怎样的?中美两国航空企业在选聘空姐方面有哪些不同?

二、劳动经济学视角分析

(一)需求决定供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决定供给,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供给。在现实中人们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心理:付出要与收获成正比。所以消费者们倾向于付出高昂的费用,获得可观的享受。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选择航空方式出行算是比较高档的消费,于是消费者们在民航飞机上努力吃、努力喝、努力享受。他们不仅要享受高质量的服务,还要求服务的提供者赏心悦目,青春靓丽,在这群消费者中,尤以男性消费者为甚。既然市场上有了需求,而且航空公司能够提供可观的薪酬来吸引年轻貌美的女性加入,所以为了争取顾客,航空公司在招聘空姐时,就会考虑空姐的颜值、年龄等因素。大多数的乘客们乐意为赏心悦目的美丽支付溢价。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优质的人力资源总是流向能够提供更多回报的领域。“漂亮空姐”是航空公司维持服务品质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一环,这就使中国的航空公司与年轻貌美的女性实现了双向匹配,使中国的空姐在形象上呈现出年轻貌美的趋势。郑教授也提出中美两国空姐群体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可倘若将比较的范围扩大,就会发现大多数国家的航空公司都倾向于雇佣漂亮的青年女性。这就说明不仅是在中国的空姐劳动力市场中,在全世界大多数的空姐劳动力市场中,空姐们的形象都是年轻貌美的。消费者有需求,航空公司就大量供给“年轻貌美的空姐”,消费者和航空公司各取所需,实现了需求的合理匹配。

(二)政策法律影响

中国航空公司的空姐确实比美国的同行年轻貌美,在这里面法律政策对美国空姐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效果尤为明显。在1978年以前,美国所有机票的价格都由民用航天局统一规定,这就导致了各家航空公司无法通过打价格战来招揽顾客。然而市场上的自由竞争是永远不会停止的,既然航空公司不能降价促销,那么他们就只能通过提高服务的质量来争夺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年轻美丽的空姐就属于优质服务的一部分,既然价格都一样,消费者们当然愿意选择空姐更加漂亮的那家航空公司。但在1978年美国航空业实现完全市场化之后,航空公司就可以选择降价策略来赢得市场竞争。雇佣年轻漂亮的女孩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这对于航空公司就变得没有必要了。所以郑教授诙谐地解释道:“美国民航客机上最多提供三种饮料,而且只倒两次,所有的乘客包括中国的男性乘客都不会投诉。为什么在中国客机上,稍微饮料倒少了老百姓就要投诉,而且饮料达五六种之多?中国乘客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反应?因为美国航空公司所有的空姐都是又丑又黑的大妈,而中国航空公司所有的空姐都是年轻的靓女,顾客们更喜欢看到靓女。”随着美国的劳动法日渐完善,工会的力量日益强大,航空公司不能因为空姐年龄大了就开除她们。这也使得美国空姐群体的平均年龄一直在上升。而中国民用航空业的发展也就20年左右,劳动法规尚不完善,就不存在超龄的空姐。总之,出于成本的考虑和尚不完善的劳动法的影响,中国的空姐更加年轻貌美。

(三)价格影响资源配置

空姐的工资报酬与青春美貌挂钩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劳动力这种资源的稀缺程度会影响它的价格。在整个社会中,青春貌美算是一种比较稀缺的资源,这会使拥有这项资源的劳动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从而在人才市场上获得相对较高的溢价。年轻貌美的女性有着社会上稀缺的资源,那么她们就可以凭借这个获得高收入,并没有什么不妥。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航空公司在招聘空姐的时候,会考虑这项标准,也知道只有以较高的薪酬才能吸引住这些年轻貌美的女性。据航空运输协会预测,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但是资源与行业不匹配,航空行业人才缺乏,国内航空公司为了留住人才增薪而导致整个行业薪酬水平一路高涨。特别是在空姐这个巨大的行业缺口中,年轻貌美的空姐更是成为各大航空公司的抢手货,月薪福利自然不菲。劳动力市场用价格来调节供求、配置资源是基本经济规律,空姐这个职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并不存在着配置失当的情况。与其说郑强教授的“炮轰”是在针对空姐,不如说是在针对世人的狭隘观念。那些年龄过大,不能“靠脸吃饭”的人,可能会对空姐这个职业产生质疑和否认,但倘若他们也拥有“青春貌美“这种资源,当他们自己来到这个岗位,也许便不会产生误解和偏见了。

(四)人力资本投资获得回报

空姐的高薪酬是不是只与外貌颜值挂钩呢?这就涉及到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问题。高投资必然要求高收入,只有这样才能鼓励空姐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各个方面充实完善自己。暂且搁下空姐高薪酬的问题不谈,用另一个事实来证明空姐的高薪酬来的并不容易,正如聚美优品的广告词所说: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来看一看空姐的任职要求,除了年龄、外貌方面,还有更为严苛的规定:做事认真严谨,有较好的团队意识、服务意识、心理素质和应对机舱上突发事件的能力;有一定英语或其他语种的听说能力,具备一定社交礼仪;了解气象知识、医疗常识与急救、客舱服务、民航旅客运输知识…应聘者们通过了这些关卡后还要面临更艰难的选择:与亲人聚少离多、不允许谈恋爱(某些航空公司要求)、受到乘客骚扰…在光鲜亮丽的光环下,藏着的是空姐的辛酸与泪水,是空姐们的投资与付出。

(五)高综合素质

空姐在空中倒水,为什么非要比地上倒水的姑娘漂亮?有人认为这属于资源浪费。然而如果一个普通人都能去做空姐,空姐的工资会有这么高吗?正如上面所分析的,年轻貌美只是空姐最显著的特征,空姐在客机上做的不仅仅是倒水扫地的工作,她们的综合素质比地上的扫地倒水大妈要高得多,她们做的工作也是地上的扫地倒水大妈无法代替的。当客机上的乘客出现昏厥,空姐可以用自己的医疗常识进行初步处理,为送往医院争取宝贵的时间;若客机上的乘客是外国人,地上的扫地大妈听不懂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只能通过空姐与他们进行交流,满足客人的需求。所以空姐并不是人人都能做的,漂亮和高薪酬只是她们最容易展现给外界的一面,人们也自然而然地把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这是片面而激进的。

三、结语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空姐逐渐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随着对空姐这一群体的深入了解,从劳动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关于空姐的种种争论,其实空姐这一职业并不神圣。郑教授的“花瓶”一词用得并不恰当,也不能用偏激的观点来引导社会舆论。社会大众真正要做的就是正视空姐这一普通的群体。

作者:陈荣 单位:西南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勇,姜洋.论中国民航业的政府规制及市场化改革[J].天府新论.2010(03)

劳动经济学范文第4篇

论文摘 要:《劳动经济学》是人力资源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引入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引言

劳动经济是人力资源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能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劳动力市场中的有关人力资源配置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的学习有一定难度,有的学生甚至因此而放弃。一方面是由于本门课程理论性较强,而经济学原理比较抽象,主要分析工具如几何图形,数学推理等都不容易理解把握。另一方面源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学习流于被动的接受知识和理论的死记硬背。要提高教学效果,必然要求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法。

一、《劳动经济学》传统教学中的问题

《劳动经济学》在人力资源专业的教学安排中,一般是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此时,学生已经完成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等课程的学习,基本上掌握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劳动经济学》,要求将已经学过的供求规律、企业生产函数、边际效用递减等理论知识应用到劳动力市场诸多问题的分析中,并拓展有关失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市场分割、劳动力市场歧视等理论。然而学生的这一学习过程并不顺利,教学效果也难以达到预期。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尽管《劳动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经济学科,主要围绕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工资、劳动时间、失业、歧视、工会等问题进行探讨,但是课程教学中所用的劳动经济学教材基本上是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其中抽象、深奥的概念、原理以及严谨的逻辑推理仍然是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必须具备的,而这些往往又是学生所缺乏的。学生一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就要在学习生产者行为分析中,接触到应用公式、图形,严格假设前提下的逻辑推理,多数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对此便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自然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因此尽管抽象的理论知识无法在课堂上消化,但他们也不愿花时间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对于不能理解的原理、公式他们也不会主动寻求老师或者其他同学的帮助,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

在劳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受到这门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的制约,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授,辅之于课堂讨论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的信息量大,便于教师掌控教学的进度,对于保持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有一定作用,然而带来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为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质疑的精神,缺乏思考、缺乏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体验,学习成了完成课程学分,应付考试的活动。

(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够

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并不平等,教师常常被视作“权威”,学生只能接受,缺乏与教师的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因而,学生无法在“质疑——探讨——思考——再质疑”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锻炼,也无法更深刻的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教师也难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据此修改自己的教学方案,只能按部就班的按照原有的教学计划执行。

二、互动式教学在《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式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价值观念,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深入。这意味着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教学平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课堂学习和课后延伸相结合,讲授和引导探究相结合,运用案例探讨、学术辩论、自由提问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兴趣而学,而非为考试而学。做好互动式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前案例导入与课后案例分析相结合

每一章都可以应用“案例导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的课程安排。这种教学安排,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疑问进入课堂,卸下理论学习枯燥的“包袱”。案例可以将枯燥的理论还原于生活,让学生从案例中对即将学习的理论获得感性认识。尽管学生在大一的基础课中已经学过《西方经济学》,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许多重要的理论知识大都已经遗忘,另外正是由于在大一就接触非常抽象的经济学理论,使得许多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畏难情绪,从而抵触《劳动经济学》的学习。通过理论学习前的案例导入,引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老师” ,当学生有强烈的愿望去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更投入,并在学习中保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劳动者生命周期中的劳动参与决策理论的学习前,可以通过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初次婚龄以及初次生子年龄推后的案例引入,引发学生对此劳动力现象的关注,同时激发对此现象解释的兴趣。而课后的案例分析则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提升用经济学的思维来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和分析现实问题。当然必须明确的是案例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而理论教学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好经济学的基本的理论、概念和方法,才能使案例教学发挥更好的作用。

转贴于

(二)理论教学与现实探讨相结合

由于我国的劳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较国外滞后,教材的编写大都参考国外的教材,引用较多的如伊兰伯格的《现代劳动经济学》,这些教材大都以国外的劳动力市场现象作为分析的对象,对我国在转轨时期的劳动领域的各种问题关注较少。因而在《劳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关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市场运行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将劳动市场的发展动态引入到教学中来,无论是使用现成的案例还是自己编撰案例,都应使案例在时间上更贴近现实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理论的学习,能够对身边现实世界的诸多现象有所思考。例如“民工荒”、“员工过劳死”、“二元结构下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等,这些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网络非常容易了解的劳动力市场的种种现象,他们更有兴趣分析了解造成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当学习的内容是以现实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时候,学生便有了探究的兴趣,成为知识的主动获取者和发现者,而不是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理论知识。尤其是对于学生未来进入劳动力市场可能遇到的诸如工作调整与搜寻、工资增长、劳动力市场的歧视问题、人力资本投资、工会维权等,与其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理论学习,更是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分析在不同假设条件下的最佳行为选择。这时候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比较浓厚的兴趣,希望了解如何选择才能符合效用最大化的目标。

(三)课堂学习与课后探究相结合

课堂教学可以让教师在集中的时间,将有限的信息授予所有的学生,然而,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以及课时的有限性,使许多相关理论无法在课堂得以拓展,学生难以完全消化,因此还必须利用课外的时间延伸学习。但是让本来就缺乏经济学理论兴趣的学生,课外再自觉学习有一定难度。这时可以尝试教师引导加团队学习的方法,教师在课后给学生布置需要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团队,让他们通过讨论、论文、调研报告等多种方式展开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引导他们讨论。

例如在工资理论学习之后,要求学生收集各国各地区有关最低工资的法案,以及经济学家对此的不同看法,然后对劳动力市场作一定的调查,了解最低工资是如何制定,是否具有现实意义等。尽管这些学习任务要花较多的时间,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是以现实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分析对象,学生大都表现出兴趣和热情,通过课后材料的收集分析和思考讨论,加强了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掌握,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相结合

《劳动经济学》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深浅不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无法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的授课,常会出现基础好的学生希望加深理论学习,了解理论发展前沿,而基础差的学生就课本本身都无法跟上进度,对更深的理论学习望而却步。因此,教学改革必须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与互动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是实现互动学习的前提,是互动学习顺利展开的保障,互动学习使自主学习所获取的知识得以深化,通过二者的结合,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自主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温习、拓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尝试通过查资料、探讨交流等方法解决问题。为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劳动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搜索相关的中外文献,并归纳总结其理论思想,在质疑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当然课程的学习还是一个信息的交流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引导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交流可以增进学生与教师的感情,增加彼此的了解,形成良性的互动。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让位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将不懂得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也可以通过邮件或者学校的教学平台提出来,让大家共同讨论,激发大家学习的热情。笔者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开辟了社区讨论板块,讨论的主题涉及到每一章节的问题,可以由老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根据学生回帖的情况,即参与讨论的情况,了解他们对理论的掌握程度,这也可以作为期末考评的依据。

(五)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迅速便捷地传递知识的优势,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不够,学生不能充分理解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缺陷,方便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与教师或者其他同学交流,及时解答疑问,同时可以利用教学平台上随时添加的资源,了解该领域的发展动态。例如笔者利用学校引进的数字化教学平台Blackboard,建立了《劳动经济学》的网络辅助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课程的教学进程,进行预先课程准备,带着疑问到课堂学习,更能激发其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利用上面的各种相关的电子书籍、视频讲座、专业网站链接等资源,加深理论学习,拓宽专业知识视野。本课程的专业教师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讲义,进行测验和调查,开展在线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随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修改以后的教学方案,使教学能够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杨春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劳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

劳动经济学范文第5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退而不休、仍然参加工作的情况非常普遍。60-61岁的老年人中,超过50%的人仍在工作。老年人退休后仍参加工作的现象不容忽视,需要学界从各个角度给出关注和研究。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老年人退休后的劳动供给行为对于经济系统的影响,并由此得到关于退休年龄改革的一些启示。

要研究老年人退休后的劳动供给,先要定义什么是退休年龄。关于退休年龄的定义,一般来说有2个维度,即是否停止工作和是否领取养老金,由此便形成理论上的3种退休年龄的定义模式:一是停止工作并开始领取养老金;二是停止工作但不领取养老金;三是不停止工作且开始领取养老金。实践中常见的是第一种和第三种退休年龄的定义方式,本文中的退休年龄属于第一种定义模式。本文设定老年人在达到退休年龄且办理退休手续后,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在原单位或者其他单位继续工作一段时间。

老年人退休后的劳动供给对于主要经济变量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是否应该鼓励这种行为?如果老年人退休后劳动供给会对经济系统产生正面的影响,或者大部分老年人最优的个人选择是在现行规定的退休年龄之后继续工作一段时间,是否意味着现行的退休年龄设定得不太恰当?这正是本文从老年人退休后劳动供给这一视角思考退休年龄制度的出发点。

关于退休人员劳动供给的研究,国内外关注很少。当前国内外对于退休年龄的研究,主要关注点是社会保障、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劳动供给的互动关系,并且大都将其与养老金问题联系在一起。其中一部分集中于经济、人口变量对于退休年龄的影响,很多文献采用世代交叠(Overlapping Genera-don5 , OLG)模型研究在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下,人们如何选择最优退休年龄;另一部分则从理论或实证的角度讨论推迟退休年龄对于养老金体系的影响,认为延迟退休年龄能够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压力,与提高缴费率或降低养老金支付水平有替代作用。对于老年人退休后的劳动供给或者退休返聘,国内的研究主要是从法律及公共政策的角度出发,探讨退休返聘的相关制度环境、退休返聘的法律性质、退休返聘期间劳动者的权益问题等。作者尚没有发现从经济学角度研究退休返聘或老年人退休后劳动供给影响的文献,也没有发现从退休返聘或老年人退休后劳动供给的角度思考退休年龄的文献。而对于我国普遍存在的老年人退休后工作行为及其与退休年龄的关系缺乏关注。鉴于文献的不足,本文将在一般均衡的OLG模型框架内讨论老年人退休后劳动供给对于经济系统的影响,并由此得出关于退休年龄改革的一点启示。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建立一般均衡的OLG模型,求解并进行老年人退休后劳动供给对于经济系统重要变量的比较静态分析;第三部分进行模型参数校准和数值模拟分析;第四部分得出本文主要结论及建议。

二、数值模拟分析

(一)参数校准

参数选取过程中,物质资本贡献率、技术进步率、时间偏好、休闲偏好综合参考以前学者的测算,人口增长率和预期寿命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的预测数据确定,养老金缴费率则为制度参数。

关于物质资本贡献率的估计,不同文献中的差异并不大,大部分学者测得物质资本贡献率在0. 5-0. 7之间(曹吉云,2007;林忠晶、龚六堂,2007;周和林,2002;杨,2003)。综合以上参考文献的结果,本文选取物质资本贡献率a = 0.60。

关于技术进步率,李宾、曾志雄认为我国加人WTO以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平稳了很多,而且大多高于2.5%的水平。曹吉云认为,2001年以后我国每年的技术进步率维持在略高于2%的较高水平。本文选定每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2.5%,而模型中每一期的长度为35年,因而A = 2.37 。

关于时间偏好,不同文献中描述方式不同。有的使用主观效用贴现率,有的使用时间贴现因子。林忠晶、龚六堂设定的一年贴现因子为0.01,折算为主观贴现率为0.99。杨再贵和刘勇政、冯海波等设定的一年主观贴现率为0.98。本文综合各文献的选择,设定一年主观贴现率为0.985。由于每一期长度为35年,因此本文中的一期时间折现因子P为0.6972。

关于休闲偏好,不同文献存在较大的差异。刘勇政、冯海波设定的休闲偏好为0.3。康传坤将休闲偏好设为1。本文综合文献的结果,设定休闲偏好。

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的预测,2010-2040年我国年度人口增长率的平均值为0.0482%,同时人口预期寿命将达到85岁。本文每期长度为35年,故每期人口增长率为0.0170。本文选取20周岁作为年轻人开始参加工作的年龄,在第一期期末个体的年龄为55周岁,平均预期寿命取值为0.8629。养老金缴费率则为制度参数,统筹账户缴费率为20%,个人账户缴费率为8% 。

(二)数值模拟分析

本文以老年人55岁退休后不再提供劳动供给(即G=0)的情况为经济的基准水平,逐步增加老年人退休后劳动供给,将劳动供给时间从1年逐渐增加至10年,考察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增加对于各经济变量的影响。我们将老年人退休后劳动供给结束年龄为5 6-65岁时各经济变量的均衡水平与无退休后劳动供给的基准水平进行比较,计算出二者相差的百分比。

在增加老年人退休后劳动供给之后,资本回报率上升,资率下降;人均资本存量随着资本回报率的上升而下降,劳动人口人均产出随着老年人退休后劳动供给的增加而不断降低。这与之前的比较静态分析所得结论一致。同时,全部人口人均产出也随着老年人退休后劳动供给的增加而降低,说明劳动人口人均产出降低对于全部人口人均产出的影响超过了全民劳动参与率增加的影响。全部人口人均产出随老年人劳动供给增加降低的百分比速度慢于劳动人口人均产出,这也印证了全民劳动参与率影响的存在。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