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习题

会计习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习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习题

会计习题范文第1篇

——南通上元会计初级培训班

1.企业将持有的不带息商业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支付给银行的贴现利息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

A.财务费用

B.管理费用

C.投资收益

D.营业外支出

1.【答案】A

【解析】商业汇票的贴现息计入财务费用核算。

2.企业为建造固定资产发行债券,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债券利息,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

A.财务费用

B.研发支出

C.制造费用

D.在建工程

2.【答案】A

【解析】由于债券利息不符合资本化条件,所以债券利息应计入财务费用核算。

3.2015年11月2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为期3个月的劳务合同,合同总价款为70万元;当日收到乙公司预付合同款项30万元。该劳务符合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的条件。年末经测算,劳务的完工程度为40%。甲公司2015年末应确认的该劳务收入为(

)万元。

A.12

B.28

C.30

D.70

3.【答案】B

【解析】甲公司2015年末应确认的劳务收入=70×40%=28(万元)。

4.下列各项中,属于“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范围的是(

)。

A.应付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的租金

B.应付供应商的货款

C.应付给职工的薪酬

D.应付供应商代垫的运杂费

4.【答案】A

【解析】选项A计入其他应付款核算;选项B计入应付账款核算;选项C计入应付职工薪酬核算;选项D计入应付账款核算。

5.某商场采用售价金额法核算库存商品。2015年3月1日,该商场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总额为180万元,售价总额为250万元;本月购入商品的进价成本总额为500万元,售价总额为750万元;本月实现的销售收入总额为6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15年3月31日该商场库存商品的成本总额为(

)万元。

A.408

B.400

C.272

D.192

5.【答案】C

【解析】本月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250-180+750-500)÷(250+750)×100%=32%,2015年3月31日该商场库存商品的成本总额=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

本=180+500-600×(1-32%)=272(万元)。

6.2015年9月5日,某事业单位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检测专用设备,设备价款为600000元,由财政直接支付。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A.借:事业支出600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600000

B.借:固定资产60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600000

C.借:固定资产600000

贷:事业支出600000

D.借:固定资产600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600000

同时:

借:事业支出60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600000

6.【答案】D

【解析】事业单位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购入设备,应作账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600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600000

同时:

借:事业支出60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600000

7.如果企业预付款项业务不多且未设置“预付账款”科目,企业预付给供应商的采购款项,应记入(

)。

A.“应收账款”科目的借方

B.“应付账款”科目的贷方

C.“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

D.“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

7.【答案】D

【解析】如果企业预付款项业务不多且未设置“预付账款”科目,企业预付给供应商的采购款项,应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核算。

8.某企业处置一项固定资产收回的价款为80万元,该资产原价为100万元,已计提折旧6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5万元,处置发生清理费用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处置该资产对当期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

A.40

B.80

C.50

D.35

8.【答案】A

【解析】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收益=80-(100-60-5)-5=40(万元)。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为40万元。

9.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6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0.2万元,支付的保险费为3万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每吨(

)万元。

A.0.3

B.0.32

C.0.371

D.0.351

9.【答案】B

【解析】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60+3+1=64(万元);单位成本=64÷200=0.32(万元/吨)。

10.资产负债表日,经减值测试,企业应收账款账面价值高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差额,应记入(

)。

A.“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贷方

B.“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

C.“管理费用”科目的借方

D.“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

10.【答案】B

【解析】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高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差额,应计提坏账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11.某企业年末长期股权投资明细科目如下:“投资成本”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为3000万元,“损益调整”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为15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为5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年末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2000

B.4500

C.5000

D.3000

11.【答案】C

【解析】年末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3000+1500+500=5000(万元)。

12.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为1000万元,盈余公积为500万元;本年实现净利润5000万元,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00万元、任意盈余公积250万元,宣告发放现金股利5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公司年末留存收益为(

)万元。

A.5250

B.6000

C.6500

D.5750

12.【答案】B

【解析】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该公司年末留存收益=1000+500+

5000-500=6000(万元)。

13.下列各项中,关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

A.已确认的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

B.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按月进行摊销

C.处置无形资产的净损益计入营业利润

D.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13.【答案】D

【解析】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选项A错误;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选项B错误;处置无形资产的净损益计入营业外收支,不影响营业利润,选项C错误;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选项D正确。

14.已经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随后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的事项有关,在原已确认的减值损失范围内转回的金额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

A.资产减值损失

B.其他综合收益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14.【答案】C

【解析】已经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随后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的事项有关,在原已确认的减值损失范围内转回的金额应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核算。如果是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如果是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15.2015年12月31日,某企业“材料采购”总账科目借方余额为20万元,“原材料”总账科目借方余额为25万元,“材料成本差异”总账科目贷方余额为3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期末余额为(

)万元。

A.48

B.45

C.42

D.22

15.【答案】C

【解析】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期末余额=20+25-3=42(万元)。

16.某企业因水灾毁损一批实际成本为500000元的库存商品。其残料价值50000元已验收入库,应由保险公司赔偿3000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选项中,关于毁损库存商品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批准处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50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500000

B.批准处理后:

借:其他应收款300000

库存商品50000

营业外支出15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500000

C.批准处理后:

借:管理费用15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50000

D.批准处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150000

贷:库存商品150000

16.【答案】B

【解析】报经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500000

贷:库存商品500000

报经批准后:

借:库存商品50000

其他应收款300000

营业外支出15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500000

17.下列各项中,企业按税法规定缴纳的税金应记入“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的是(

)。

A.设立营业账簿交纳的印花税

B.转让厂房交纳的土地增值税

C.进口商品交纳的关税

D.代扣代缴管理人员个人所得税

17.【答案】A

【解析】选项A,应计入管理费用;选项B,应计入营业外收支;选项C,应计入商品成本;选项D,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

18.2015年10月,某企业销售应税消费品确认应交增值税20万元、消费税30万元、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3.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15年10月份利润表“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本期金额为(

)万元。

A.53.5

B.23.5

C.50

D.33.5

18.【答案】D

【解析】该企业2015年10月份利润表“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本期金额=30+3.5=33.5(万元)。

19.某公司年初资本公积为1500万元,本年已入账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值净额200万元;经股东大会批准,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3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公司年末的资本公积为(

)万元。

A.1700

B.1500

C.1200

D.1400

19.【答案】C

【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会减少资本公积,所以该公司年末的资本公积=1500-300=1200(万元)。

20.某制造企业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下列各项中,其计提的折旧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

A.其他业务成本

B.营业外支出

C.投资收益

D.管理费用

20.【答案】A

【解析】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计提的折旧记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核算。

21.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12月25日,向职工发放一批自产的空气净化器作为福利,该批产品售价为10万元,生产成本为7.5万元,按计税价格计算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7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笔业务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为(

)万元。

A.7.5

B.11.7

C.10

D.9.2

21.【答案】B

【解析】确认非货币性职工福利时:

借:管理费用等11.7

贷:应付职工薪酬11.7

实际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1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借:主营业务成本7.5

贷:库存商品7.5

22.下列各项中,关于会计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表结法表述正确的是(

)。

A.表结法下不需要设置“本年利润”科目

B.年末不需要将各项损益类科目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C.各月末需要将各项损益类科目发生额填入利润表来反映本期的利润(或亏损)

D.每月末需要编制转账凭证将当期各损益类科目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22.【答案】C

【解析】表结法下,各损益类科目每月月末只需结计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累计余额,不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只有在年末时才将全年累计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选项A错误,选项B错误;每月月末要将损益类科目的本月发生额合计数填入利润表的本月数栏,同时将本月末累计余额填入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数栏,通过利润表计算反映各期的利润(或亏损),选项C正确;每月月末不需编制转账凭证将当期各损益类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选项D错误。

23.某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5年度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480万元,影响所得税费用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8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15年度利润表“所得税费用”项目本期金额为(

)万元。

A.128

B.112

C.125

D.120

23.【答案】B

【解析】该企业2015年度利润表“所得税费用”项目本期金额=480×25%-8=112(万元)。

24.下列各项中,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A.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综合结转法

B.逐步结转分步法的分项结转法

C.平行结转分步法

D.简化的分批法

24.【答案】A

【解析】只有逐步结转分步法下的综合结转法需要进行成本还原,选项A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请使用计算机鼠标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点击试题答案备选项前的按钮“”作答。)

1.某企业销售一批商品,该商品已发出且纳税义务已发生,由于货款收回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下列各项中,关于该笔销售业务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A.发出商品的同时结转其销售成本

B.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确认应收账款

C.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确认应交税费

D.将发出商品的成本记入“发出商品”科目

1.【答案】BCD

【解析】由于货款收回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所以不能确认收入及成本,选项A错误;发出商品时,应借记“发出商品”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选项D正确;纳税义务发生,应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选项B正确,选项C正确。

2.某企业为改进技术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无形资产。研究阶段发生支出50万元,开发阶段发生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120万元,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80万元,研发结束形成无形资产。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中,关于上述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有(

)。

A.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130万元

B.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为120万元

C.计入制造费用的金额为80万元

D.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为170万元

2.【答案】AB

【解析】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50万元及开发活动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80万元应计入管理费用核算,选项A正确,选项C错误;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120万元计入无形资产成本,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

3.某制造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一台大型设备,租赁期为2年,每年年末收取租金,按月计提折旧。下列各项中,关于该企业出租设备的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A.租金收入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

B.计提的出租设备减值准备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C.计提的出租设备折旧确认为其他业务成本

D.租赁期满时一次性确认收入

3.【答案】ABC

【解析】企业经营租出设备取得租金收入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设备折旧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选项A正确,选项C正确;出租设备计提减值准备应计入资产减值损失,选项B正确;租赁期内应分期确认收入,选项D错误。

4.下列各项中,不影响企业当期营业利润的有(

)。

A.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

B.公益性捐赠支出

C.固定资产处置净损失

D.支付的合同违约金

4.【答案】BCD

【解析】选项A计入管理费用,影响营业利润;选项B、C、D计入营业外支出,不影响营业利润。

5.下列各项中,关于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A.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可转换为成本模式计量

B.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资本公积

C.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D.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发生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

5.【答案】CD

【解析】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可转换为成本模式计量,选项A错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选项B错误;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选项C正确;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发生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选项D正确。

6.下列各项中,事业单位年末结账后应无余额的会计科目有(

)。

A.事业基金

B.事业结余

C.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D.非流动资产基金

6.【答案】BC

【解析】“事业结余”科目余额年末应结转至“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结转后无余额,选项B

正确;“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余额应结转至“事业基金”科目,结转后无余额,选项C正确。

7.下列各项中,有关包装物的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A.随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计入销售费用

B.生产领用的包装物成本,计入生产成本

C.随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D.多次反复使用的包装物成本,根据使用次数分次摊销计入相应成本费用

7.【答案】ABCD

【解析】选项ABCD均正确。

8.下列各项中,引起“应付票据”科目金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有(

)。

A.开出商业承兑汇票购买原材料

B.转销已到期无力支付票款的商业承兑汇票

C.转销已到期无力支付票款的银行承兑汇票

D.支付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

8.【答案】ABC

【解析】选项A,增加“应付票据”科目余额;选项B、C,减少“应付票据”科目余额;选项D,计入财务费用,不影响“应付票据”科目余额。

9.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的企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有(

)。

A.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B.个别计价法

C.移动加权平均法

D.先进先出法

9.【答案】ABCD

【解析】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的企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10.下列各项中,关于盈余公积的用途表述正确的有(

)。

A.以盈余公积转增实收资本

B.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公积

C.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D.盈余公积发放现金股利

10.【答案】ACD

【解析】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经批准可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等。

11.下列各项中,影响制造企业现金流量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金额的有(

)。

A.购买专利权支付的现金

B.购买股票支付的现金

C.购置办公楼支付的现金

D.购买原材料支付的现金

11.【答案】ABC

【解析】选项A、B、C均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选项D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

12.下列各项中,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A.持有期间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B.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计入投资收益

C.取得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应收股利计入初始成本

D.取得时支付的相关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

12.【答案】ABD

会计习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基础会计学;集体备课;仿真模拟;遐想式教学

一、当前备课与教研形式分析

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习与工作的基础课程,是入门与如何昂的关键。当前我国财经教育体系当中,基础会计学作为一门入门课、基础课,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教师更是照本宣科,使得课程内容不能有效传递到学生,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影响学生接下来几个学期的学习。在当前比较流行的一些基础会计学教学中,不难发现具有明显的教材编写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的问题,教材未能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理念,教学环境一旦出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出现割裂,那么一定会出现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基础会计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的事情。基于此,在职业教育与大学教学当中基础会计学的教学实践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全面发挥教育体系中基础会计学教师的讲解课程的经验优势和系统的教学理论优势,立足于实际,加强对当前基础会计学教材建设的探讨,加强集体备课对课程渗透力的强化作用。制定出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能够有效针对教材知识整合的渗透与专业课程的链接,制定出能够真正符合不同的学生实际的课程教学方案而不是一笼统的教学,为切实提升基础会计学的教学质量制定一套完整的适合教学展示的经济业务。在整合教材的一系列过程当中,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也必须考虑到一点,那就是基础会计理论上的逻辑性与有机性之间相互衔接。教师在教研与实践集体备课的过程当中,可以会计信息本身来当作教材内容逻辑上的主线。按照以下内容进行信息传递:第一,会计基础理论讲的是概括性的理论基础;第二,会计信息生成是信息由粗乱到整洁的工作内容;第三,会计信息加工是方便信息提取的工作内容;第四,会计核算组织程序,这样就能够使会计学学生能够对基础会计拥有更全面、更系统层面上的感悟和认知。在基础会计学集体备课的活动当中,老师们还可对教材中编写者给出的例题与习题进行适合教学情况的调整,能够让它沉为一个可以令学习者产生实际经营感的有机整合,加强学生了解。

二、集体备课的形式与优势分析

(一)仿真模拟与角色遐想式教学

当前无论是职业教育学院还是本科教育学校,针对集体备课应该做什么?应该将实训基地的建设积极落实和加大,为学生开展基础会计实践提供保障。以角色遐想的方式通过仿真模拟教学将学生组织起来,营造与真实企业会计工作类似的场景,在场景中缩短基础会计教学与实践的距离。实践出真知,融入学习过程当中的场景教学,能够轻松学习过程,加深学生理解,便于教师的内容渗透,使学生获得更便捷的更效率的学习。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接受程度

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可以将期初余额、累计发生额等财务数据录入到为教学准备的课件当中,给学生发放原始的或者记账的凭证,各种账簿和报表等等会在基础会计学阶段的会计操作中需要接触的各票据与账表。能够合理的利用这些实务内容把可能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课程当中认识凭证、了解账表,明确企业最终的财务成果,认识到不同资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影响,还能够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让在学的基础会计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提高基础会计学教师与学生双方教学质量。

(三)深挖教师资源,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通过集体备课和教研,将教师资源进行集中整合,既能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又能使老教师更快捷的获得、熟悉新型的教学工具的使用方式。每位教师在不同的课程上,面对不同的学生,产生的不同的教学问题可以集中在一起进行反馈和讨论,再将讨论结果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去。不仅能够提高教职工教学水准又能提高基础会计学的教学质量。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双增长,学生融入教师的课堂当中,教师有足够的资源能够调动和整合,挖掘教学能力,拓展教学深度,促进教师自我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增长。

(四)发展教师素质,使优秀教师得到凸显

基础会计学课程是会计入门的课程,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和关键。看似简单的课程其实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引导教学能力有着深入的要求,将知识成果与专业人员分享已经不简单,更何况是教会没有任何财务会计基础的新生呢?。因此,越是基础的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就会越高,久越应该交给优秀的教师去讲解。通过集体备课能够完善部分有提高空间的教师,使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凸显出来,并对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供一定的帮助。

(五)注意集体备课中的不利因素

集体备课在具有上稳重所说的好处之外,还有对比传统教学备课的一个可以克服的缺陷,就是备课的效率问题。这一问题产生于不合理的备课组织或组合,使得集体备课的作用难以展开,应该将不同长处的教师搭配组合,最后总结到备课组组长,形成一个高效的备课线程。如果具有过多共性的教师一起商讨,那么教学思路会被局限,还会使备课遗漏很多有价值的内容。如果结合教师课堂风格,将不同风格的教师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够克服这一问题,病发挥基础会计学课程集体备课的作用。

三、总结

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习与工作的基础课程,是入门与入行的关键。万事开头难,基础会计学的教师怎样才能把这门课教好?首先一点就是要找到学生的对会计学的兴趣,最重要一点就是想办法对基础会计学教学的本身进行进行改革,并且做到全方位。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加强教师学习的力度,充分发挥有经验的教师有理论、有方法、有经验的传统优势,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新任教师在课件制作计算机操作和与学生代沟等方面的长处,让每堂课都成为优质的课堂,为学生学好专业课夯实基础。另外,我们还应该创造性的将学生这个学习群体本身融入到教学备课当中,真正的实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理想。

参考文献

[1]杨金凤.探讨基础会计教学的集体备课与教研[J].中国校外教育,2014,(05):141.

会计习题范文第3篇

一、《会计学基础》课程现状

《会计学基础》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获取会计基本知识,掌握获取财务相关信息能力,以最终帮助、指导经营管理决策。该课程也是财务类专业(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投资学专业,下同)学生的入门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基础上还将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后续课程。可见这门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目前国内《会计学基础》(或称《会计学原理》教材在内容设计上,大都包括总论、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应用(工业企业为例)、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会计报表、账务处理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体系,只是安排体例稍有改变。教师讲授时根据个人的习惯或感知,投放课时或侧重点不同。但根据这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础作用,如何讲授更生动、有趣,又易于学生理解,发挥这门课程在知识体系中应有的作用,值得探讨。

二、《会计学基础》课程体系重构

目前高校的会计类课程几乎遵循了会计学基础会计实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相关行业会计(如银行会计、施工企业会计、政府会计等)的教学体系。纵观这些课程,以核算居多,尤其是《会计学基础》的后续课程几乎都在讲会计核算,监督职能主要在审计学课程完成,会计的基本理论主要在《会计学基础》课程涉及较多。使得目前的财务专业培养的学生只注重会计核算,忽视财务监督、管理等相关职能,对会计基本理论体系知之甚少,知识体系零散,走上工作岗位后缺乏成为高级财务工作人员的基础。虽然目前社会大力倡导实践教学,但基本理论知识对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起着非常重要的统领作用。所以在《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的讲授中一定要重视会计基本理论,帮助学生架构起会计知识体系,这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笔者根据从事《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授课经验和学生反馈情况,将该门课程的讲授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包括总论、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应用(工业企业为例)这些内容,以理论讲授为主。后半部分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会计报表、账务处理程序、会计工作组织,这些内容则以理论讲授辅以实践和案例教学。

(一)会计基本理论讲授构架

1.职业生涯规划为起点。第一堂课不要着急讲授知识,应当进行“说课”。说课内容以财务工作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为起点,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财务工作人员的职称、社会需求和地位作用,而《会计学基础》课程则是所有会计知识学习的起步课程,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对象界定为基础。课程内容讲授以社会组织分类为起点,将社会组织分为盈利性的企业和非盈利性的行政、事业单位。后续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以盈利性的企业为主。又根据企业的行业划分,包括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服务业。因工业企业有生产产品环节,业务相对复杂,所以后续课程学习主要针对工业企业开展。

3.会计假设是前提。会计假设是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的合理设定。分别从空间范围、时间范围、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和记账本位币方面进行前提假定。

4.会计理论有脉络。根据会计核算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会计对象是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主要体现为资金运动。为了核算和监督运动的资金,划分了六大会计要素。在具体核算时,要素划分只是一个初步的整体划分,不能满足详细核算的需要,对会计要素的进一步详细划分就是会计科目。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是对应关系,而会计账户是对经济业务的核算和监督运用的会计工具,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理论脉络。

5.会计科目是“语言”。会计科目犹如化学的化学元素,是这门学科的语言。所以要学习这门学科,语言是必须记住和掌握的。但是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应用因其社会学科的特点,不像自然学科的化学元素那么死板。课程虽然在介绍时内容篇幅很少,但是笔者认为对会计科目的理解和认识是会计课程学习的基础,尤其是对刚开始接触会计学习的学生,教师需要采用一定的办法介绍会计科目,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状况主要是买方市场居多,决定了企业主要是以赊销形式业务为主,使用应收、付账款科目。但赊销要基于买卖双方具有充分的商业信用的基础上,由此产生了企业交易的障碍,而票据(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可以消除信用障碍,尤其是银行承兑汇票具有良好信用和流通性强,应收、应付票据科目则是基于此产生和运用的。这些科目的理解应用,对后续大量的购买和销售业务账务处理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6.记账方法成体系。借贷记账法是目前规定使用的记账方法,主要是搞清楚账户结构,记住各会计要素类科目账户结构。对“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要基于会计等式来理解,同时会计等式也可以解释各会计要素间的数量关系和勾稽关系。经济业务引起的相关账户变化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这个关系的基础就是会计等式及其恒等变化。

7.记账方法重应用。在工业企业资金筹集、供应工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和财务成果形成和分配过程的流程讲解中,除了讲清楚每一个步骤涉及到哪些账户,怎么核算外,更重要的要让学生有整体流程观念。如银行存款在途物资原材料产成品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本年利润利润分配这样的流转图。业务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建立流转观念,帮助学生记住每一步的账务处理及账户之间的结转关系。

(二)会计实践操作设计

后半段的实践教学,要以前半段的理论讲授为基础。从整个会计课程教学体系来看,后续《中级会计实务》等课程大都基于会计准则对具体某项业务的账务处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适应实务工作各项技能要求,也很难理解各流程之间的衔接,造成培养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无从下手。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与课堂教学对应的实务操作简介。在《会计学基础》课程实践操作环节要给学生交代清楚,由于会计课程的特殊性,课堂教学没有办法提供原始凭证,所以课堂教学和实务操作间是怎样的对应关系,同时通过这个部分的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实务操作技能,对适应实际财务工作岗位需要非常有用。

2.实务操作方式、方法设计。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根据教材内容讲解。要结合企业具体业务,采用实务教学、合作教学等方法,开展理论加实务操作的方式开展,具体可以根据教学课时多寡和实验条件安排。如有条件在实训室开展最好。如果没有条件,也应当尽量搜集相关原始凭证、采购记账凭证、账簿,基于企业具体业务进行实务操作。

3.财经技能为补充。实务操作过程中将数字规范化书写和运算技巧、点钞技术、计算器应用等财经技能作为小专题融入其中。财经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实际会计工作技巧和应对能力。目前很多高职、中职院校非常重视这些技能训练,而本科院校几乎不开设这些课程。但随着应用型教学的定位和倡导,这些技能的教学和训练都应该提上日程。

(三)会计循环重视理解

会计循环是指会计信息系统周而复始地将会计数据经过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在实践操作基础上,要让学生建立实务操作流程的观念,理解整个工作程序。辅以会计岗位分工,理解各岗位工作职责的分工与合作。

1.资产管理。讲授财产清查部分内容时,要让学生意识到资产管理是财务工作中的一部分,尤其是资产负债表日编制财务报表需要准确的资产信息。主要涉及到现金出纳对现金的盘点,银行出纳对银行存款的核对,会计对往来款项的清查,资产管理员对固定资产的清查。实际工作中,根据资产的流动性和重要性进行区别管理,开展财产清查工作。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先进媒介的应用,一些书本理论教学的内容已经落后于实务工作,要结合实践加以讲解。

2.银行余额调节表的编制。银行出纳除了管理银行存款业务外,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是其重要工作内容。目前的课堂教学设计基于未达账项编制,实务工作流程并非如此。首先要理解企业和银行是两个单位,工作不可能同步是未达账项产生的主要原因。实际工作中银行出纳要根据单位银行日记账和银行打印的流水账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核对,找出未达账项,再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于企业一个月的业务繁多,实务工作中很多采用EXCEL办公软件进行时间先后比对,很快可以找出未达账项,办公软件还可以进行数据搜集、整理、核对等环节,让学生认识、了解到利用办公软件等媒介工具,提升工作效率。

3.财务报告编制不能忽略。目前很多教师讲授财务报告时,简单理论讲解一带而过。从整个会计知识体系来看,财务报告是实务操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会计信息的媒介。对帮助学生理解整个财务循环工作及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建议除了讲授报表理论知识外,要以具体企业案例,要求学生进行实际编制,提升学生编制报表技巧,理解会计信息的体现和作用。

会计习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一、前言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要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并要制定一系列规章和管理制度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在职会计人员培训等工作,不断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以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改善和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单位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把会计基础工作与改善经营管理等结合起来,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工作逐步规范,水平稳步提高,也使会计工作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

对于楼房来说,地基是它的基础工作,地基打的稳固,楼房才能经得起风吹雨打,稳稳地屹立在地面上。而对于会计工作来说,会计基础工作对整个财务工作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定要踏踏实实的将会计基础工作做好,否则,不管最后的结果是多么的好,利润有多大,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隐患都会随时出现,造成极坏的影响。大量的事实也都证明了最后出现的大问题,很多都恰恰是因为当初大家认为很简单的、很小的一些事情没有做好而导致的。以下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具体分析:

1.做好基础工作有助于会计工作秩序的规范化。会计信息及会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对于企业投资决策起到置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具备规范的会计秩序才是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的基础前提,而反之,会计基础工作做的不够严谨,缺乏相关的制度约束,则会计信息就失去了可靠性,会计工作水平也就无法提高。

2.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业务的增加,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与否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来说起到直接的作用。举例说明,如果原始凭证的审核不够仔细,会计凭证不按规定填制,会计账簿设置的不够合理,那么会计报表则很难全面地反映出本企业的经营成果,企业管理者也无法从会计报表中得到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这样的话,在企业管理者在重大项目需要做出决策由于依据不够准确,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三、当前会计基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目前一些单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有的计账人员账簿设置不全,会计科目应用混乱;不按正确方法更正错误,涂改、刮擦现象存在;有的计账凭证和报表项目填写不全,有关责任人有漏盖章现象;对会计人员任用管理不合法,不按规定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

2.规章制度不健全。个别单位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不健全。存在会计、出纳由一人担任,有白条抵库和坐支现象,特别是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实施后,有的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健全制度,使财务管理的局面混乱。有的虽然制度比较健全,但执行力度不大。

3.会计人员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执行者,所以说会计人员的素质决定了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与否。目前在一些单位还存在着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的情况,一些会计人员没有从事过专门的培训,或是没有会计人员从业证格证书。还有一些会计人员的观念陈旧,对新的会计法规了解的不够,这样的话给会计基础工作也带来一定的影响。还有一些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较差,明知制度已经制定,却不按制度执行,更有严重者违反相关规定,造成不良影响。

四、如何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正常有序、会计工作秩序规范化的需要,是提供真实可靠财务数据的基本保证,如果没有健全的会计基础工作,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就会失去其可靠性,会计工作水平也就无法提高。并且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是改善经营管理、促进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做好会计基础工作的具体手段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一方面,会计人员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加强学习。在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学习的同时要加强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将理论结合于实践,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只有领导重视这个部分的工作,财务人员才会跟随领导的步伐,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同时,企业可以建立适当的奖励制度,对于在会计基础工作中执行较好的人员予以适当的鼓励,以促进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对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目前企业会计人员工作量较大,以往传统的手工记账无法满足目前的经营需要,随着网络计算机的普及,而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经运行了较长的时间,企业有必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运用,真正意识到会计电算化给企业带来的益处。另一方面要科学制定会计处理程序,确保每个环节的规范性,把会计基础规范和财务的事前、事中、事后认真复核以确保每一笔业务处理的正确性;对会计档案工作,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将历年的会计档案进行清理,对不符合档案管理规定的进行修改、补充、完善,重新注册编号归档,妥善保管。

3.严格执行内部控制程序。(1)会计凭证填制的控制。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只有当某项交易或事项真实发生时才能填制相应的原始凭证,在填制过程中,企业应严格要求有关人员按各种凭证的填制要求填制,不得随意涂改、撕毁等。记账凭证是依据原始凭证来填制的,该工作一般由会计人员担任,记账凭证的填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原始凭证的审核;二是有关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2)会计账簿登记的控制。在登记的过程中,不能由一人同时登记总账和明细账,对于记录错误的账页要标明作废标志,不能任意撕毁,对于确实需要改动的,应有改动人员在改动的位置签章,以便一旦出现问题,能追查责任。

4.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及道德素养。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工作的主要从事者,其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或决定着企业会计工作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督促会计人员不断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变化,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政策水平和职业道德,提升会计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坚定“不做假账”决心,不断改进和加强会计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薛敏.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7).

会计习题范文第5篇

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会计中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分支,它主要组织中人力资源的成本、价值的计量和报告,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信息。人力资源会计的创始人之一弗兰霍尔茨认为,所谓人力资源会计,是“把人的成本和价值作为组织的资源而进行的计量和报告,……其目的是便于把人作为组织的资源而进行管理。”可见,人力资源会计改变了传统财务会计把人力资源成本视为当期费用列支的做法,而将其支出资本化,同时也要求对人力资源可能创造的现在和未来收益进行反映。有些学者认为,人力资源会计应属于管理会计的一部分,也有些认为,“传统财务会计只计量和报告物质资源、财务资源,没有把人力资源作为会计对象,……人力资源会计是以向管理当局提供有关人力资源的取得和开发成本及其对组织的价值等方面的信息为根本目标,以便管理者进行人力资源在各方面的配置和决策。它完全服务于内部管理,而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并不关心这些。因此,人力资源会计无疑是管理会计的一个分支。”还有些认为人力资源会计“不仅可以合乎情理地成为管理会计的附属体系,而且在财务会计中也能获得其地位”。

然而,就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方式和范围而言,仍属于财务会计的范畴。

首先,虽然人力资源会计有自己的体系,但它还是传统财务会计方法体系的延伸,它不但没有脱离传统会计,而且在整个核算过程中,广泛运用了传统财务会计的各种记录、核算、摊销和报告等一系列方法。从生产要素核算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资产,从其自身的投资形成、成本摊销和价值转移的过程看,不能不说它更具有财务会计的特点,与传统财务会计一脉相承。

其次,美国会计学会下属的人力资源会计委员会认为,人力资源会计是“确认和计量有关人力资源资料并报告给有关利害集团的程序”,它将所有的人力资源资料都纳入了人力资源会计的范围,未免失之太广,但定义中的“有关利害集团”不可能仅仅指企业管理当局,从广义上理解完全应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团体包括投资者和债权人。事实上,国内外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无一不是在现行财务会计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其研究的目标,就是想把传统财务会计中那部分没有被确认的人力资源资料信息,通过核算单独揭示出来,并在财务报表中占有一席之地,以求得到社会的公认。

最后,从实践看,企业内部管理者、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都特别注重人力资源信息,而传统财务会计无法满足这三者所需的这方面信息也是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动因之一。

早在1966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社会研究所就与巴里纺织品公司合作,对人力资源会计进行研究、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果,并把人力资源会计的有关资料作为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一个组成部分呈报出来。因此,认为人力资源会计的信息仅能为企业内部管理当局独家的观战是失之偏颇的,更不能因为人力资源会计是近三四十年来新涉及的会计领域因而在传统财务会计中还没有更多的地位便把它硬性归入管理会计的范畴。我认为,人力资源会计从本质上说属于财务会计的范围是毋庸置疑的,只是由于这门学科还处于不断探索、不很成熟的阶段,因此在其研究和实践中颇多地汲取管理会计的营养,也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然而,人力资源会计的建立与完善,同时也将对传统会计体系有所修正。

一、修正传统会计成本费用的界限

传统财务会计将人力投资成本费用化,不反映在企业组织的对外报告中,无法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和控制所必需的信息,也给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造成了困难,可能使企业花费大量货币支出而获得的人力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因为在人力资源费用化的条件下,基于短期成本节约观念的设想,会导致企业片面地强调节约人工成本,而不注重人力投资。因而在迅速增加人力资源投资的状况下,就会低估企业收益,但在人力资源损耗阶段却往往表现为超额的企业收益,这显然与事实不符。

1、将人力资源资本化,对企业而言,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从纳税的角度考虑,将人力资源支出资本化处理,对企业而言,无疑等于主动放弃了费用抵税的好处。而在企业创业期,将大量人力资源投资费用化处理,可减轻企业纳税负担,这实质上是政府扶持企业的优惠措施,有利于企业轻装上阵,发展壮大。其次,人力资源投资资本化可能会产生一些负效应。由于企业必要的人力资源支出与“吃、喝、玩、乐”支出很难划清,将支出资本化,无意帮了管理层的大忙,有助于其掩盖、助长后一种支出的发生,并导致人力资源价值和当期盈利的虚增,反而可能使投资者因信息误导而作出错误的决策;再其次,资本化后的人力资源价值,常常与其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不对等,更何况人力资源的取得有其特殊性。最后,人力资源支出资本化后,其受益分摊期难以确定,人为的假定既增加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又加大了盈利的估计成分,为企业操纵利润和粉饰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2、因而,在把人力资源投资成本资本化时,要解决好两个问题:其一是人力资源成本的范畴。它是仅指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所发生的人事管理职能成本,还是必须包括人力资源本身的成本?其二是人力资源成本在人力资源预计的服务期限内进行摊销,该摊销期如何确定?前一个问题关系到人力资源成本的资本化数额,而后一个问题关系到人力资源成本的合理摊销。不解决这两个问题,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和实践就很难深入。

首先,人力资源成本从上看,只能是人力资源本身的成本和人事管理职能成本的合计。两者缺一不可。所谓人力资源本身的成本,是指某人力资源个体本身蕴含的受的全部投资,即人才的教育成本。严格地说,它应该分摊于个体全部工作周期内,但考虑到人力资源的流动因素,往往只能由第一个工作单位负担。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取得人力资源,并不一定支付其本身的成本或没有支付其本身的全部成本,只是借助于工资的形式给予补偿,工资已在传统财务会计中作为费用处理,不可能在人力资源会计中再进行资本化处理。企业实际支付的可能仅是人事管理职能成本,即招聘、选拔、雇佣、培训、开发等方面的支出。因而,如果能实行有偿使用人才制度,由用人单位向人才流出单位支付人力资源本身的成本,无疑为这一问题的妥善解决提供了基础。

其次,对人力资源预计使用年限的确定,可以按不同阶层的人员,分别估计出他们的平均服务期限,然后用不同的摊销率来摊销。如果中途发生人员离职、死亡,那么他未满期的摊销额可作为一笔损失来处理。至于估计服务期限的方法,可以用平均期的方法,也可以用人才流动率的方法,但在估算时一定要掌握本企业内各阶层人员流动情况的统计资料及同行业或国家一级的人员流动情况的统计资料。虽然它带有一定的估计性,但在会计核算上是完全允许的。

可见,人力资源成本支出在时间上是可以确定的,在价值上是可以计量的,在程序上是可以记录的,因而人力资源成本的资本化也是完全现实可行的。

二、修正传统的产权关系

传统会计最重要的两大会计基础是“业主权益论”,其次则是“实体论”。“业主权益论”以出资者为中心,但并不认为人力资源的所有者是出资者,其会计方程式表示为“资产-负债=业主权益”。这一理论主要重视资产的计价和负债数额的确定,以便它们的差数能正确反映业主权益。“实体论”认为会计的焦点是企业实体而不是业主,强调企业法人财产权,企业与业主的关系是受托责任关系,企业从资本的使用中获得经营成果,在抵补所费之后,将剩余的差数即净收益作为向权益的享有者解除责任的基本标志,其会计方程式通常表示为“资产=负债+业主权益”。而人力资源会计,一方面强调人力资产在企业中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强调劳动者权益。舒尔茨认为,“劳动者变成资本家并非传说中因为公司所有权扩散所致,而是由于他们获得具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的结果”,说明劳动者的权益应参与收益的分配。会计方程式表示为“物力资产+人力资产-负债+劳动者权益+所有者权益。”与传统会计的实体论及业主权益论相比较,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揭示了企业财富由债权人、劳动者和所有者三方共同占有的关系。

劳动者权益是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它的确立解决了人力资源会计中的许多难题,如果离开劳动者权益,人力资源会计将变得毫无意义而黯然失色。为什么国有企业亏损严重且积重难返?大多数家认为主要原因是开工不足、经营不善、资金短缺、人员冗余、负担过重、行政干预过多。其实这些原因都只是表面现象,真正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劳动者的“动力”,即权益问题。有人认为,国有企业问题的根子在国有,只有改变所有制才是根本出路。殊不知,人们其实并不关心企业是谁所有,而是关心企业能给个人带来多少利益。因而,唯有建立劳动者权益,才能使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劳动者把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命运紧紧相连,他们的贡献记入企业的会计账簿,使之可以参与企业分配。从理论上讲,这一点又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得以复归:唯有可变资本才创造新的价值,而不变资本只能损耗和转移价值。在管理实践中,很多企业对传统的薪酬机制进行了改革。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一些公司就要求高级主管持有公司一定数量的股票。股票期权计划开始得到广泛,持有这种权利的高级管理人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购买本公司的股票,从而使其拥有公司部分所有权,以有效避免经营管理中短期行为的出现。

三、修正传统会计的范围

人力资源会计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将使社会更加重视投入,也必将影响社会家庭对未来教育的预期,这是传统会计无法办到的。因为传统会计更多地在企业关联人士之间“兜圈子”,而不考虑其对关联人士之外的影响。家庭教育投资主要表现为两种心态:其一是对教育收益率的预期。如果投资者认为现在接受教育获得的收益率高于现在进入社会就业获得的收益率,他就会去接受教育;反之,他就会立即进入社会就业。其二是对教育贴现率的预期,有的人看重未来,贴现率很低;有的人只注重眼前,贴现率很高。经济学研究已经走出了经院式的模式而逐步地向运用、通俗方向发展,作为经济学分支的会计学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要走这条路。传统会计提供的会计资料仅限于专业人士阅读,且仅提供决策之用,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效用,这一状况将被人力资源会计修正。

四、股份制企业的某些原则应予修正

股份制是指投入企业的现金、实物、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都必须折合成标准的股份,明确界定投资人股者所占的份额,以股份的比例来分享一定的盈利。人力资源会计引入企业之后,股份制企业的这些原则即将被修正。

1、资本联合原则。典型的股份制企业只是物力资本的联合而不是以人力资本的联合为前提,其股东一般不是企业的劳动者,而主要是企业之外的法人或人,企业的劳动者是由资本雇佣来的。在确认人力资本后,资本联合应该是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联合。

2、不准退股的原则。在典型的股份制企业中,出资人一旦出资,就不能再抽走资本,其所有权仅体现在认购的股份上。而把人力资本引入会计体系后,由于人力资产与人力资本不可分离,因而员工离开企业就等于他们退了股。这样,为了保持法定资本的统一与稳定,注册资本仍应针对实收资本中的物力资本。当然,员工也不能随意离开企业,而要与企业签订一定时期的劳动合同,对于提前离职的人员要支付违约金以补偿企业尚未摊完的人力资源投资成本。

3、股份可转让原则。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在征得其他股东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将自己的股份转让给其他股东或第三者;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可以自由转让其拥有的股份。而实行人力资源会计后,由于人力资产与人力资本的天然不可分性,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不能转让自己的股份,而始终要与人力资产保持对应的关系。

4、法人支配公司资产的原则。出资人一旦投资入股,就既不能抽回资本,也不能直接支配公司资产的营运;公司具有法人财产权,即依法享有独立占有、支配、处分公司资产的权利,并承担经营风险。而人力资产进入企业后,企业虽然可以按照需要支配使用,但不能变卖人力资产偿还债务,企业终止后,人力资产仍由劳动者或经营管理者所有,这样,企业的法人财产权仅是针对物力资产而言的。

五、修正传统会计的核算体系

正是由于传统会计理论体系的不适应,传统会计核算体系难以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人力资源会计资产的核算应反映人力资本投入信息,成本的核算应反映人力资产分期摊入成本的信息,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应反映劳动者权益对净利润的要求,财务报表的编制要反映人力资产、劳动者权益及劳动者权益分成等相关信息。

[]

[1]邹海峰。人力资源会计综述[J].财会研究,1998(2)。

[2]张蓓。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若干问题探析[J].财会月刊,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