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育儿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互相尊重、平等交流。
现在的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很丰富,总是会时不时讲出你认为她不应该会理解的事情。和孩子交流,不能认为她不懂而敷衍了事,而是要认真对待她所关心和好奇的所有事情,互相尊重,平等地展开各种事务的交流。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孩子才有可能对你充满信任,进而便于沟通。“蹲下来看孩子”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只有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进而恰如其分地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2、欣赏教育、培养自信。
对孩子从“不能”到“能”的变化要充分给予肯定,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每一次进步。为了孩子有更多的从“不能”到“能”的提高,要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多创造机会让她去参与,不必在乎失败的结果,尤要注重努力的过程,而在无数次努力的过程后,成功将是必然的结果,自信也将在此过程中建立。
3、适当督促、少些干预。
孩子贪玩是天性,但是家长督促也应适可而止,注意度的把握,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4、注重引导、及时纠偏。
班里那些十几岁的学生不仅感受到周老师的热心关爱,还常常对那个编外小辅导员情有独钟,他就是周菁老师的儿子郭亦洲,小名乐乐,今年3岁。
这位学校里的“金爱心”老师给这个3岁宝宝一些怎样的教育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她怎么说吧!
拥抱=爱+心
有一次,周老师因为去学生家家访,回到家快十点了,小乐乐已经睡了。可第二天,当乐乐再一次看到妈妈的时候,不禁感叹道:“我们都好久没有抱了啊!”周老师一下子觉得有些惭愧,昨天一天孩子都没有看见妈妈,难怪有这样的感叹。这次之后,周老师每天都会主动拥抱乐乐。每天的拥抱,也成了她回家与乐乐打招呼的一种方式。拥抱不仅仅是两三岁孩子特别需要的肌肤接触,也让孩子感受到了妈妈的爱。
小提醒:相信很多的妈妈都很了解拥抱的重要意义,不过可要用“心”啊。
好品德是家长教的
有一次,周老师带着小乐乐参加班级的课外活动,同学们看到小乐乐把剥下的糖纸攥在手里,直到看见垃圾箱,他才把那张纸扔了进去。班里的学生对周老师说:“周老师,乐乐真厉害!要是我的小弟弟,早就把纸扔到地上了。他是怎么做到的啊?”“那当然是家长教的呀!”周老师答道。
周菁老师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品德是家长从小教育的结果。每个学生在学校的表现都让周老师看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成果。每次在家里碰到相类似的教育机会时,家里的长辈都会当乐乐的榜样,比如,扔东西扔在垃圾箱,别人帮助自己要说谢谢等等,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看着学了。
小提醒: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才能造就孩子的好品德。
孩子有爱好能够快乐一生
作为老师,有机会看到许多班里高中生的成长经历,周菁坚定了一个信念:要让乐乐有爱好,有特长。为什么呢?
因为看到那些没有特长、爱好的学生,心灵比较脆弱,空下来的时间就是玩电脑、看电视。对于尚在成长中的孩子,应该让孩子知道更多的美好事物,不单只是学习分数。
周老师觉得,人有所长就能确立更强的自信心,增加更广的见闻,感受更多美好事物。
小提醒:爱好可以使得孩子的生活更加丰富,生命价值得到更大的体现,不过爱好学习是需要尝试和坚持的。
户外活动练胆量
乐乐不是个胆大的孩子,不能老让他呆在家里,周老师觉得外出活动是个不错的机会。户外能给孩子一个更大的探索空间,是一个练胆量的好地方。
每个双休日,周菁都会抽出半天到一天的时间,陪乐乐外出玩耍,还用照相机镜头记录下宝宝的成长历程。
是的,孩子需要学习进步,我们做父母更需要不断学习充电,重新审视自己,陪着孩子认真地再成长一次。每个孩子最初都是一张白纸,干净、纯真、可爱,成长的路上,正是因为有了父母和老师的教育引导,在自身的学习与探索中,孩子一点点一天天长大成人,从而绘制出各自不同色彩的人生。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爸爸妈妈?不仅仅是照顾好宝宝的饮食起居、给予宝宝物质方面的享受就可以了,而是要给予孩子精神与思想方面更多的营养。“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经是上世纪的事情,现如今如何科学育儿才是让宝宝赢在起跑线上的关键。在育儿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保持良好情绪,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经常听到身边的人说:“现在的孩子脾气都不好”,包括我自己的宝宝也是如此,心愿得不到满足就会生气发脾气,而问题在于我们总是习惯于把原因归结于“对孩子太过娇惯”,却没有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所产生的影响。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某些行为,其实都是效仿父母而来,有时候我们总是盯着孩子却忽视了自身行为。比如有时候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一些难办的事情,情绪比较焦虑或烦躁,偶尔会把这种情绪带回家里,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心不在言。我们知道,情绪是会感染的,父母的一个表情、说话时的语气语调,孩子都能清晰地感受到你的情绪是好是坏,所以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要让自己完全回归到在家里所扮演的角色,真诚愉快地与孩子沟通互动、与爱人交流相处,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这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至关重要。
2、发挥好榜样作用,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教育,不仅仅是停留在单一的“说教”层面,而是要“言传身教”,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乐观、自信、友好、勤劳、谦虚、谨慎……等等,那么我们就要身体力行,用我们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比如孩子“懒床”这个问题,那么父母首先就不能睡懒觉、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每天晚上几点睡觉、早上几点起床,都要有固定的时间点,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再比如“做家务”,要让孩子的眼睛看到父母劳动的过程,特别是父母疲惫却丝毫没有懈怠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慢慢引导孩子参与进来,孩子也是家庭成员中的一个,要让孩子通过参与做家务,体会劳动的辛苦,让孩子明白干净整洁的屋子是需要动手去干换来的,进而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学会说“不” ,信守对孩子的承诺。
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不能因为孩子哭闹就无可奈何地去满足,要学习与孩子沟通,遵守与孩子的约定。我儿子,每到夏天完全不能拒绝雪糕的诱惑,而且没耐心,也不愿意等,还善于讲“套路”,每次想吃的时候,就会事先给我设置一个小问题:“妈妈,你说今天的天气热不热?”,连续“中招”了几次后,被我识破,任凭他各种软磨硬泡,终究以失败结束时,他就开始生气哭闹,我也曾因为他的哭闹生气与他硬碰硬,后来发现不仅没效果,反而助长了孩子的脾气,影响了亲子关系。我开始静下心来进行思考,试着运用了“约定”这个办法,和孩子约定三天不吃雪糕,第四天可以吃,如果能够坚持做到的话,可以额外为他加讲一个童话故事,结果孩子真的做到了。用约定的办法,让孩子学会了遵守承诺、学会耐心等待,从而体会忍耐后的更大收获。
4、张驰有度,给予孩子更多的信任。
孩子的能力,有时候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特别是不能给宝宝“贴标签”,如淘气包,不懂事,不爱说话,害羞等等,你越强调孩子什么,孩子就越是会往什么方向发展,越打压孩子越叛逆,要多使用正面、阳光、美好的语言,激励孩子向着好的方向去努力。就在去年冬天下雪的那几天,出门上班时,儿子跑过来拉着我的手说:“妈妈,外面下雪路滑,你一定要慢点开车哦”。那一瞬间心里的温暖真的就是融化了,完全没想到是孩子自己说出来的,我摸摸他的头说:“谢谢你我的儿子,谢谢你关心,妈妈很高兴”。后来他也会把类似体贴心的话讲给爸爸听。也就是说,对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要及时给予回应进行鼓励,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你真棒”就完了,要尽量具体一些,越具体越可以强化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引导,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得到了肯定。
新世纪、新要求,传统育儿方法也必须进行升级处理,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如何培养孩子呢?下面将我的育儿心得体会整理如下,供大家一起来探讨。
一、思想品德教育。
从孩子的言语和行为中感受,他是否有礼貌、诚实、爱心等方面来教育。
要培养他有公德心,并且做父母的还要给予支持,并加以赞美,让他知道施恩受惠能让人更快乐,但是我们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孩子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的教育。
二、从小事抓起,培养良好的习惯与自信心。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自己动手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能力,安排一些孩子做得到、做得好的事情让孩子去做,然后对孩子给予赞扬和肯定。孩子看到自己的成绩,又受到了父母中肯的表扬,便会热情洋溢地去做每一件事,并愿意去尝试做一些比较难的事情。当孩子在"小事"中逐渐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便会对自己逐渐充满了信心。
习惯成自然,我们针对身边的小事,跟孩子做一些约定,比如和孩子约定看电视的时间、方式和内容等等。标准不必过高,但需持之以恒,对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有很大的帮助,在很多人心目中,总觉得孩子还小,笨手笨脚,什么事也做不好。但在现实生活中,其实需要孩子分担责任,比如说,大人先出门,孩子后出门就必须让他学会关门窗、电源等等,告诉他不关窗,万一下雨,雨水就会从窗户飘进来,不关门,怕小偷进屋拿东西,关闭电源能节约用电,让他知道事情不做好的不良后果与做好的区别;批评事情而不是孩子,而是要告诉孩子,你做的这件事,妈妈喜欢或不喜欢,让孩子有行使选择的权利,其实是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生活中,大人们常常对孩子有这样、那样的要求,要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去做,可孩子往往有自己的看法,这时,如果父母过分地强求,甚至是强制性地使孩子服从,不但不能使孩子听话,反而会使孩子产生"与父母对着干"的逆反心理,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让孩子有选择的权利,能使孩子认识自我,对自我能力得到肯定,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三、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谈到孩子的兴趣,我们自然的想起那些"兴趣班、特长班",觉得让孩子学钢琴、学画画等等来培养孩子的兴趣。往往好多的孩子是在父母的要求之下,不得不参加那些培训班,硬着头皮做练习,完全不是孩子的兴趣。事实上,对孩子来说,兴趣是小孩身上自发的部分,而家长与老师起着一个促进作用,要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广泛兴趣,并加以培养。
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在孩子做完家庭作业的时候,我就给他朗读一些内容生动有趣、能吸引孩子的故事,或者是儿歌、或者是谜语,不但能增长孩子的知识,还能培养他的阅读兴趣。还提出一些故事中的问题,让孩子思考,如果他不懂就再朗读一遍或给予适当的提示,让他养成读书、爱思考的习惯,这个方法收益颇佳,不仅扩大了他的词汇量,而且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丰富了他的情感。现在,沛新还自己编一些谜语让我们来猜呢!
适当的玩一些亲子游戏,给孩子一些鼓励,细心聆听他们的需求,并经常保持与老师沟通,以及老师与父母对孩子信任,也能让孩子的信心倍增,轻松学习,乐观向上。
四、制定学习计划和拥有平常心
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让孩子有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定时学习,让习惯成自然,尽可能帮助孩子消化老师教的新知识,而不是给孩子施加额外太多学习压力,对于孩子的考试成绩,我认为不要反映太大,无论好与差,都要以平常心对待,正确的引导孩子面对的得与失。鼓励与赞美的话是孩子学习过程中学习动力,这是我深切体会到的;我们从没有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批评她,而是帮助他查找原因,会告诉他认真答题获得满分,老师和家长一定会感到十分骄傲的。如果是因为字没写好扣分,就会提醒她,你是学生,字一定要写好,写端正,每次在考试前或考后我们都会对他说,"沛新,加油!你是最棒的!"
育儿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它不仅仅需要物力,更需要精力与耐力,然而在与孩子共同学习中能收获一些快乐和甜蜜,同时也能得到一些思索和启迪,总之孩子只要有一点进步,都会令我们惊喜不已,因为那是老师与家长辛苦付出后所收获的果实。
时间过得真的很快,心宇成为小学生已有两个多月了,这两个月里心宇由一名幼儿园小朋友转型为一个光荣的少先队员,上小学后,我们家长的教育方法和幼儿园相比也稍稍有些变化。
以下为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些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赏识为主、批评为辅教育。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作为孩子,既有很多缺点和不足,当然也会有很多优点。作为家长我们常常会看到别的小孩的优点,而对自己的孩子往往会放大缺点而忽略优点,在生活中拿别人孩子的长处来比自己孩子的短处,这样孩子自尊很容易受伤害,有一次,我不经意的又在拿别的小孩的优点在批评孩子时,孩子突然说出“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我是独一无二的小孩”这样一句话,我顿时无语了,是啊,每个孩子确实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从此我自己就很注意对孩子的话语,特别是不再说其他孩子怎么怎么好的话,孩子是需要鼓励,需要肯定,需要赏识的,每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我们都会极力鼓励她,这样孩子就会很高兴,自信心大增,当然我们也不会一味的没原则的鼓励表扬,当孩子犯了比较原则性的错误时比如说谎等等,我们还是要对她作出严厉的批评,同时也会听听她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对孩子的优点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觉得自己有一种成就感,在此基础上对孩子的一些过错也要及时加以纠正。
二、给孩子创造独立的空间。
在幼儿园时,只要在家,基本上都是在围着孩子转,大人和孩子都没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和时间,上小学后,一开始孩子做作业时,我常常会坐在一旁陪着,渐渐地意识到这样会容易养成孩子的依赖性,此后,在孩子做作业时或者课外读物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就不在一旁陪读,让孩子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三、要拥有一颗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