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写人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西秀区宁谷镇木山堡小学刘兴全
什么是写人作文就是通过对人物具体的描写,以典型的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或特点的文章。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接触或见过的人物太多了,谁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她)为什么给你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
写什么样的人呢?
1.可以写写自己的自信、诚实、爽快、坚强、幽默……
2.可以写写家人如坚强的爸爸、勤劳的妈妈、节约的奶奶、乐观的爷爷、聪明的弟弟……
3.可以写写师生之间的事,如教师的工作认真,尽职尽责;老师的丰富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老师的和蔼可亲、爱生如子……同学的热爱集体,大公无私;同学的先人后己,乐于助人;同学的宽宏大量,品学兼优;同学的乐观向上,不畏困难……
4、社会中的人如一位坚强乐观的残疾人、一个拾金不昧的小姑娘、一位尊老爱幼的叔叔、一个热心助人的大哥哥,一位不怕脏不怕累的清洁工阿姨、一位真诚质朴的农民伯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
那么,怎么写好人呢?
1.确定好一个好的标题.
对自己所写的内容或其中一个特点进行概括. 如我的XX、小红帽、我最_______的一个人。
2.想好结构.
第一种,总分总。
第二种,逐层进入。
第三种,分总。
(即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3、写好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最好开门见山不能写得过杂。
结尾是总结性的和点题的结尾。
4、选好事例.(即作文的过程)
通过一个或几个事例来表现出这个人的特点(最好用两、三件事来写一个人)。
所选的事例要能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先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然后回忆伯父给自己留下印象深刻的四件事:畅谈读书(2~3)、笑谈碰壁(4~13)救助车夫(14~22)关心女佣;最后总结伯父是怎样一个人,与文章第一段相呼应。
5、抓住人物的特点,把人物写活?
什么是人物的“特点”?就是指这个人身上特别突出的地方,就是这个人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我们常说的人物特点,一般指三个方面:一是外貌特征,包括长相、穿着、高矮胖瘦等;二是
性格特征,包括性格、爱好、习惯等;三是思想品质特点。
注重刻画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描写,让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
外貌方面
孙悟空:外貌瘦小精干、毛脸雷公嘴,围一条虎皮围裙.哪吒三太子:年龄幼小,相貌清秀,仙人气度。猪八戒:黑脸短毛,长喙大耳;沙僧:一头蓬松黑发,圆睛大眼,蓝靛脸。
语言方面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几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辨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孔乙己》 动作方面
武松打虎: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
掀,一剪;三 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力气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心理活动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恩,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神态描写
如句子(1).牙齿咬得“格格”作响,眼里闪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
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2).仇恨,像怪兽一般吞噬着我的心,使我不思饮食,坐立不安。
(3).辛辣味呛得我直翻白眼,恨得牙根直发麻,手指骨节痒,想揍他一顿。
(4).他怒不可遏地吼叫着,这声音像沉雷一样滚动着,传得很远很远。
深圳市龙岗区南联学校六(3)班 黄晓淑
在一望无际的夜空,只有那一闪一闪的星星及那寂静的月亮陪衬着。有一个传说,每每人间有一个人死了,就有一颗星星飞上天去。一闪一闪的眨着眼睛望着亲人。这真的是一美丽而诡秘的神话。
生活中当然也有星星。生活就是那片夜空,每个人就是一颗星。当然也有另类的星星,这就是“追星族”。有的时候看着这些为自己的偶像笑与哭的人,心里真佩服他们。追着一个人竟到了这样的地步。
我向来只崇拜我自己,因为我就是我自己的偶像。读四年级的时候,曾崇拜过某个明星。但后来心里想,他跟我有什么关系?凭什么进入我的生活?在这样遥远的距离,他根本不可能想到有我这样一个崇拜他的影迷。过后,我再也不去想谁是我的偶像了,我不再会因为别人而改变自己。 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自己永远是焦点。自己本身就是一颗会发亮的星。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技工学校英语;应用文写作;应用
技工学校大多数英语教师在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都是采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即由英语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英语写作题目,然后由学生独自完成后再由教师批阅,教师批阅后讲解一些写作重点,这样周而复始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觉得乏味。在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创新尤为必要,任务型教学法正是其创新体现。
1 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任务型教学法主要是由教学目标、活动方式、信息输入、教学环境及师生角色等方面组合而成的。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它在应用时注重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教学时层次分明,具有结构性,教学活动具有真实性且活动量大,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任务型教学法可以说是以任务为引导线组织教学,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使学生以一种参与、互动、体验、合作及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探究[3],充分挖掘学生本身的认知能力,调动学生现有的学习资源,充分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
2 技工学校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
就我国技工学校学生在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表现来看,学生在英语应用文写作方面相对还是比较薄弱,在教学中缺乏主动性,基本上都是按照教师布置的英语作文题目进行英语应用文写作练习,写作水平未得到明显提高。这主要是由于诸多技工学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基本上都是采用“学生单独写作,英语教师单独批阅”的形式[2],这种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磨灭了学生在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思考,制约了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有效开展。还有部分原因是由于学生对英语应用文写作缺乏兴趣,在这一形势下采取创新英语应用文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3 任务型教学法在技工学校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3.1 引导学生进入任务主题,为写作教学做好铺垫
在任务实施前期,应在前面英语读说听教学基础上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入任务主题,在任务中可以设计一个与读说听英语教学相衔接的内容,例如可以根据课堂内容设置一个相关问题,该问题要具备承上启下的作用;还可以设置游戏环节,使其既能够巩固前期英语内容,为后期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打下良好基础。例如在回顾技校英语教材阅读课《Letter of Complaint》中可以提出几个较为难度适宜的问题,如“Who wrote the complaint letter?”“What result did the writer want to get?”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与教学内容具有相关性,那么学生在思考或者回答问题时能够加深对相关词汇、句型及表达方式的认识[1],同时通过问题的形式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课堂学习氛围,保证学生专注于英语应用文写作任务中。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作文搭配的英语例句,最好配有图片或者声音,这样会消除学生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烦躁与紧张情绪。
3.2 学生之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应用文写作任务
在英语教学任务设计中应保持任务的真实性与时代性,同时还需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及心理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投入到任务探索中。当然英语应用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学生设置的,因此任务应具备全局性,可以使学生共同参与。技工学校阶段的学生心理及思想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人意愿及其性格特点进行合理化分组,然后由教师将任务拆成多个小模块,每组负责完成一个模块,将模块分给组长后,再由组长给组员分配任务或者让小组成员选择自己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1]。当然在任务实施中各小组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探讨,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下完成英语应用文写作相关任务,达到锻炼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的目的。
3.3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应用文例文进行点评
例文点评可以说是任务型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技工学校英语教师合理点评应用文例文能够帮助学生及时改进应用文写作中的错误,引导学生在应用文写作中明确写作思路。教师通过观察学生任务完成的结果能够快速找到学生在应用文写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可以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3]。当然,英语教师在点评过程中不能用裸的语言指出学生的错误或者批评学生,应运用一种平和的语气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欣然接受教师的建议,在英语应用文写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写作水平,真切体验成功的感受。
3.4 任务结束后的评价
任务结束后的评价十分关键,它直接关系着学生对英语应用文写作学习的态度。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由于其英语水平高低不同,因此任务完成的结果当然也是不尽相同。英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对于任务完成较好的学生应及时给予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自信心,对于未完成任务或者任务完成效果不佳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实时鼓励,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尽可能的缩小学生之间的英语写作能力差距,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良好态度。
4 总结
写作是一种应用传递信息及交流感情的交际方式,在技工学校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教学中可以说写是最为复杂的。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到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是促进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任务型教学法能够将英语个体学习转化为任务型合作学习,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满足现代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有利于提升技工学校学生整体英语应用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大媚.用任务型教学法拯救中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J].海外英语(上),2012,4(10):215-216
近几年关于探讨《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方法的文章有不少,大多是从批判“理论+例子+训练”的传统模式出发,提出了情景教学法、系列化写作、全部课程的写作、讲座式的教学等新的方法,颇有启发意义[1]。另外,应用文写作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也日益得到重视。据调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平台进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感官刺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教学创造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空间。然而,在笔者十多年的教学改革尝试中,发现这些新的教学方法或模式虽然都对教学效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都属于形式上的改革,系统性不强,对于职业教育要实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锻炼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并不能起到根本性的推进作用。
那么,作为高职院校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应用文写作》课程,究竟该怎样实施教学改革,真正促成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呢?
首先,认为任何一门课程的改革都应以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创新、服务精神为根本目标。反思是为了创新,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培养真正的公民责任感。由此,笔者等教师提出运用服务性学习理论,来指导课程特别是基础课程的改革。
服务性学习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为了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工作以培养社会责任感而提出的,后来受到很多人的推崇、思考,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一种教学或学习的理论。美国国家实验教育协会(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NSEE)对服务性学习的定义如下: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在服务过程中对所学的东西进行积极反思的有组织的服务活动。服务性学习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现实社会的问题和需要结合起来,既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又促进了学生的公民参与[2]。
而《应用文写作》课程就是要求学生在了解日常应用文的文种、格式、要求等基础上,培养在现实社会中可实际应用的写作能力,为处理各种日常事务而服务。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学好这门课,可以提高为自己、为他人、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如果以“应用文有何用处?能为什么服务?”为问题,可以得到很多肯定的回答,诸如借钱要写借条,找工作要写求职信,举办活动要写计划、通知,开店经营要先作市场调查,经济合作要订协议,表彰先进要写通报等等。因此,基于服务性学习理论,在课程性质上就可以定义《应用文写作》为一门非常实用、非常具有参与性和服务性的课程。
其次,笔者也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中得到了启发,发现适合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典型任务分析法同样适合于《应用文写作》课程。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它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要求教师和行业专家一起通过社会调研、职业岗位分析确定出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由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再根据学习领域进行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典型工作任务驱动的实质是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教学合一,近年来已经在制造、机械工业等领域的课程开发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笔者以为,高职院校中作为公共基础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同样可以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来进行教学改革,其最主要的原因为:
1.从课程性质上看,《应用文写作》体现的是经验及策略的过程性知识。姜大源认为很多课程按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涉及事实、概念及理解、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一类是涉及经验及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事实与概念”解答“是什么”的问题,“理解与原理”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而“经验”指的是“怎么做”的问题,“策略”强调的则是“怎样做更好”的问题。他认为职业教育中的很多专业课程属于第二类课程,适合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进行开发[3]。而应用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为处理公私事务而常用的具有某种固定格式和直接应用价值的文体。应用文的写作更多地涉及与专业相关的应用文体写作的规律、经验和方法,它具有系统的理论性和极强的实践性,是属于涉及经验及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课程,所以笔者以为是适合以典型任务分析为方法进行开发的。
2.应用文写作本身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强,带有文本程式性、工作流程性等特点,可以作为一项目标任务和评价标准都很明确的工作。如果把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项学生要完成的工作,完全具备任务准备行动评价四个典型的步骤。例:如果布置给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一项培训任务(模拟某酒店的人力资源部,承担员工的岗前培训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就会涉及到计划(培训计划制定)、会议纪要(开会商议如何进行员工岗前培训)、请示(经费等方面)、函(委托相关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合同(和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通知、总结、简报消息等文书的写作,这项典型的工作又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分解为子项目,即上述各项文书的写作。教师布置每一项写作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后都可以让学生自主准备、行动起来,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完成的工作进行评价。
另外,职业教育中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应该为专业服务。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基于这一要求,笔者以为应用文写作课也应重点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实用为准绳,有重点、有目标地进行教学改革。而本课程以典型任务分析为方法的改革正好体现了为学生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服务的思路。
因此,基于服务性学习和典型任务分析这两个想法,笔者曾尝试对笔者所在学院的会展专业学生进行以服务学习为理论、以典型任务分析为方法对《应用文写作》进行了初步的课程改革。笔者于开学初拟订本课程的教学安排计划表,如下所示:
这样,本课程一学期的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在真实情景和模糊情景相结合的工作环境下完成两项大工作:即招聘求职工作(基础工作)和会议展览活动工作(专业工作)。一项是典型的基础工作,可以涉及各个专业,体现基础课程的特色;另一项是典型的专业工作,教师应结合学生专业以及社会行业对本专业领域的要求,设计专项典型工作任务,如会展专业的展览活动、人力资源专业的培训活动、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产品设计及推广活动等。典型工作任务和环境的设计可以回避传统情景式教学中情景不连贯、不典型的缺点,用现实工作中连贯、典型的任务情景带来更加生动、真实的教学效果。
而每一项典型写作任务又可以按照任务准备行动评价四个步骤来进行教学。这里以布置给会展专业学生的典型工作——旅游产品展览会为例,分析这项工作中调查报告写作任务的具体要求。如下表所示:
在本课程的工作评价这一项中,笔者采用自评、他评(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方式学生学业评价结果建议采取,理论考核与技能实操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构成如下:
结论:以服务学习为理论、以典型任务分析为方法的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开发充分体现了教、学、做的合一性、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合一性,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起到根本性的推动作用。当然,在实施这样的开发过程中,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的。笔者以为主要有三方面:
1.是否每次课都应当有“服务性任务”,而不存在单纯的讲授课?笔者等教师知道,工作任务驱动并不能排除理论、知识(尽管它是隐含在任务之中的),也不排除讲授。那么,一定量的的讲授教学安排是围绕学生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来设计的,还是围绕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量来设计?
2.“典型任务”是否足够典型?能不能足以涵盖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点?虽然都知道不是每个知识点都在实际工作中能得到应用,而且知识是不断更新变化的,教师不可能在校期间教会学生所有知识和能力,但教师还是会产生一定的疑惑:按照上述典型工作任务的安排,行政公文的写作中只涉及到通知、请示、会议纪要、函,知识和能力点是否典型呢?应该给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怎样典型的工作任务?
3.服务性学习中的“服务”是否应该有一个实施的落脚点?比如说为学院的某个部门服务(写作通知、方案、海报等)、为学院附近的社区服务(作社会调查等)。这应该是可以尝试的,但需要建立真正合作的社会实践基地,需要相关保障措施,以确保服务工作的有效性、长期性。
这里笔者旨在抛砖引玉,期待专家的指正。
注释:
[1]沈成林.浅论如何加强高校高职教育的应用文写作教学[J]科技资讯,2006,(31):105.
[2]马萱萱.服务性学习之于高校德育改革的价值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
关键词:作文 素材 方法技巧 情感
一、要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
小学生之所以会觉得作文无话可说,常常咬着笔头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原因有二:第一,生活面太窄。如今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爸妈的心肝宝贝,小孩摔一跤,都会全家跳一跳,所以只要有可能,家长不会让他们有一点点的冒险,接触的生活面当然也就小;学校就更强调安全了,基本上取消了曾经的春游、秋游,即使是学校运动会,没有买人寿保险的学生都不能参加比赛。第二,年纪小,对生活的感悟少。有很多事物,即使看到了,也不知道可以写进作文,没有意识到身边那么多的事物都是作文素材。针对这些情况,解决的办法有:
1.在课堂上引进多媒体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较感性,对彩色的画面、生动的音乐都很感兴趣,在作文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播放漫画、动画片、生活短片、生活知识片等,能够重现生活,使学生展开想象,比相对苍白的口头表述要有更大的吸引力。虽然这个办法有诸多好处,可是它毕竟不是生活本身,所以只能作为补充手段。
2.延伸学生的课堂
仅限于课堂的作文教学,只能是闭门造车。要让学生把离开课堂以后的生活,也纳入作文素材的积累范畴,比如走读生上下学在路上的所见、每天和家人相处的所感等。《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第二学段(3~4年级)学生的习作提出了这样的要求:“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些内容从何而来?不就来自学生的周围吗?
3.在可能的范围内,扩大学生与自然和社会的接触面
建议家长在假期的时候,多带孩子“离家出走”,这个“出走”可远可近,可以到森林、大海、草原等去接触自然,也可以到乡村、公园、甚至工地附近,去观察社会。带着小孩出去的时候,千万不要事先布置任务,以免给他带上心理压力而导致厌烦情绪,就只是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去蓄积素材。另外,在安全范围之内,还必须让小孩有一定的自由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时间,这时候的他是最自然最放松的,所看到想到的都发自内心,一旦表达出来也是最有灵性的部分。
这几个解决办法都是为作文作材料方面的准备,必须遵循两条原则:愉快原则和吸收原则。只要他愿意去看、去听、去闻、去接触,不要勉强他表达出来,除非他自己想要这么做。
二、要解决的是怎么写的问题
有了足够的作文素材,再学一些作文技巧,基本上就能够毫不困难地写成完整的作文了。在苏教版三年级的作文训练编排中,内容有:写人(介绍自己)、写事(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自己的课余生活、自己学会的本领、父母对自己的爱、编写故事、编写童话故事)、写物(自己选或画的秋天的画)、写景(家乡的景物、家乡的环境)、写地(自己去过的或者想去的地方),另外还有观察日记、我国的传统文化、自己的发明等。范围虽然很广,可是万变不离其宗。不必使用多复杂的方法技巧,就能写好。
面对所有“无话可说”或者“有话不多”的作文问题,总的来说有一个化解办法:细化。细化的意思就是把一个大整体给分裂成无数的小局部:
1.写人写物
只要教给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人可以从上到下、写物可以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等。写具体内容的时候做好两个选择:(1)从所有可写的部分中选择,比如写人可以从头顶的头发,一直写到脚底,不可能什么都写,所以就要选择其中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的部分来写。比如用细长的眼睛表现人物的温柔,扁鼻子表现普通、不出众,粗糙的手表现勤劳等。(2)在第一个选择之上,对所选材料安排一下详略,哪一点给人印象最深、最能表现人物,就写得最多、最长,反之就一笔带过。写物写事与此类似,区别在于写物要注意突出物的特征,写事要注意表现做事人的性格。
2.写景写地写情
写景写地应该在写人写物的方法基础上,带上写景,因为所有的写景、地都不是最终目的,都只是一个手段:通常为了抒情,所以在所有的景物中可以挑出来的景,是为表达一定情感服务的,而三年级的写景作文情感,一般表达的都是喜爱、热爱之情,因此所要写的景物只要是自己喜爱的就行,然后按照最喜爱到一般喜爱,由详到略一路写来,就能娓娓而谈。
三、对作文的情感问题
解决了以上两点,第三点“讨厌写”基本上解决了,这只是基本上。因为还有的小孩有内容、也会方法,就是对作文有抵触,那就要针对具体原因来解决:如果是不喜欢课本的安排,可以放宽松一点,只要写人、写物或写景就行,不必一定要写自己、写熟悉的人的事或是家乡的景。既然作文的目的是喜欢和学会写作,就不必拘泥于现有的教条,教材仅是一个达到目标的载体。
小学生作文教学努力的结果,就是想让孩子们喜欢写作、学会写作,能够写出好文章。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了小学生的心理,顺着这一条心灵之路,想要达到目标终点,可以使用的方法就很多了,可以步行,可以乘车,可以骑马……笔者只想到其中一点,斗胆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李新农.《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