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就业

高校就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就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就业

高校就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困难 援助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7-0158-04

2010年11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要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实施积极有效的教育引导和帮扶,要通过建立困难群体毕业生信息数据库和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纳入政府公共就业服务困难群体帮扶体系并实施相应援助项目的方式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生“困难群体”,而是以能否顺利就业为标准来加以界定的,具体是指:应届大学毕业生中,由于受社会、个人、专业等因素的影响,在通过市场进行择业和求职的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不被用人单位认可或易于遭受就业挫折的群体。本文试从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产生原因入手,对高校就业援助机制做一简单研究。

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提升,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9年的611万人提升到2013年的699万人,如此庞大的就业大军涌向社会,就业竞争激烈,压力大,产生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由此在高校中产生了就业困难这一群体。就业困难群体这一社会现象一经出现就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除上述国家出台的《通知》外,各个高校也多角度、多途径地展开了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并为这些就业困难群体做着不懈的努力。然而,打铁还需自身硬,就业困难群体的学生如果不能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知耻而后勇”地去塑造自己、改变自己、强化自己,高校做得再多也无济于事,最终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所以希望在高校做好各种工作的同时,社会各界能够给予帮助,尤其就业困难大学生要勇敢地站出来,面对自己、分析自己、挑战自己、改变自己!

一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类型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指由于社会就业压力、学校培养模式、家庭经济条件、社会就业环境及自身条件等多种原因造成的有一定就业困难的学生。这个群体由于导致就业困难的原因错综复杂,所以比较难界定,综合而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定位错误,无法就业

这些人自身条件比较优越,在就业过程中,无法找准自我定位,挑三拣四、好高骛远,有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等观念;有的无法下定从最底层做起的决心,不愿接受一些社会基本职能岗位,期望值过高与现实情况之间出现落差;有的秉着非公务员、国企等大型企业不进的思想,导致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结局。

2.学业问题,无法就业

这些人因在校学业无法顺利完成,出现了补考、重修等问题,或者在大学生英语和计算机等等级考试中没有拿到合格成绩,致使无法如期拿到毕业证、学位证等证件。还有的勉强毕业,但自身素质、能力不够,在校期间自身也没有积极踊跃参加各种活动得到锻炼,以致就业时无法达到用人单位需求。

3.生活所迫,无法就业

这些人中有的学生来自贫困、偏远山区或是家庭收入较低,有的学生家庭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有的家中父母均为下岗失业人员,还有经济困难的单亲家庭和遭受自然灾害的困难家庭等。相对而言,这些人的人脉

2013年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援助机制研究”研究成果(编号:JRS-2013-1012)

较弱、投入不高,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因为经济或者家庭条件原因,产生了严重的心理与精神的压力,从而影响了顺利就业。

4.心理脆弱,无法就业

这类就业困难群体心理脆弱,无法经受挫折与考验,而就业本身就是一个投简历,不断寻找适合自己位置的过程,脆弱的心理无法承受这样一个面对挫折的过程,从而产生了抑郁、自卑等负面情绪,使其止步不前,而干扰了顺利就业。这些学生因心理素质偏低,面对就业问题衍生了许多心理反应,包括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就业心理负担过重、就业恐慌、等待心理等。此外,也包括因为择业观念不能适应现实社会需求而造成的就业困难,主要指就业期望值过高、对就业市场缺乏冷静认识、自我职业匹配模糊等。

5.自身不足,无法就业

这些人由于自身相貌、疾病、肥胖等形象问题,影响就业的情况屡见不鲜。由于女性自身性别身体条件等原因,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存在着性别歧视,明确将用人条件定位在男性,而不关注其他任何条件,致使女性就业更加困难。另外还有些学生因身体健康状况或体貌条件欠佳而造成就业困难,这其中主要包括身体残疾、长期患有身体疾病,在身高、体型、相貌等方面欠佳的学生等。

二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产生的原因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经出现,就引起了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究其产生原因必然有很多种,有客观原因、有主观原因、有个人原因,也有社会原因,这里简单做一概括:

1.主观因素

主观原因主要来自于个人和家庭,个人对自身没有客观认识与定位,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从而出现了期望值过高,不能顺利就业的问题。从家庭层面来说,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较高心理,甚至有的是自己的理想没有实现,将期望压在孩子身上,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了更高要求的教育,干扰了孩子就业,出现了在家等机会的现象,使毕业生错过了很多机会。另外就是个体主观能力的问题,高校大学生在知识学习、人际交往、为人处事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与其人生经历、兴趣爱好、社会阅历、家庭背景等因素有着较强的联系,且随其年龄的增长日益明显,学习、社交等能力发展的欠缺使他们迅速沦落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一员。另外就是有一些大学生在读期间没有有针对性地训练自己,培养自己各方面的才能技能,只是一味地死读书、读死书,没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够为己所用的能力,在自身塑造上就被别的同学落下了,日积月累差距越来越大。这种主观上的因素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是无法根本改变的,需要的是在学校这一宽松的环境下,在教师的正确指引下,由学生本人去践行、去塑造、去提高。

2.高校因素

近些年,高校持续扩招,毕业生人数日益增长,出现了就业市场供需结构不平衡。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出的毕业生不能尽快适应岗位需求,素质教育成了大众教育。高校课程的设置与岗位需求脱节,教与学、学与用不能形成很好的融合,从而产生了就业困难。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专业真正走上岗位的时候实用性不是很大,导致知识和实践不能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另外就是一部分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课沦于形式,没有能够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导致很多大学生几年大学上下来浑浑噩噩,不知自己要什么,不知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后直接成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一分子。

3.社会因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单位的用人要求设置过高,不仅要求毕业生的相貌、胖瘦,还对学历、学校层次等要求过高,导致了部分学生就业困难。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不给新进人员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要求上岗就要独当一面,这对于莘莘学子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还有一点不能忽略的因素就是现在社会上一些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一些岗位,殊不知不同岗位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是真金在哪个岗位上都能发光,但是这种观点也影响了一批大学生的择业,他们认为去这些岗位工作还不如待业等待更好的机会,这就造成一大批毕业生不能如期就业,出现了就业困难群体。

三 促进大学生困难群体就业的短期对策

帮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短期内迅速就业,这是摆在高校教师及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出发,进一步塑造就业困难群体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是短期内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有如下的几项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短期对策:

1.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就业前的短期培训

建立一个相对高端、职业化的教师队伍,对于不能顺利就业的困难群体进行短期的职业培训,规定参加培训的课程,制订技能项目训练计划,可以利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生涯人物访谈、职业体验等多种形式,开展针对性的就业能力培训,帮助他们积累经验,提高职业技能,从而达到培训结束后能够顺利就业的目的。

2.高校向用人单位推荐人才

高校应该在一些大学生创业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中与各种企业、单位增强互动,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帮助那些就业困难人员敞开心扉接触社会,与企业和其他单位多接触,通过学校推荐和自荐的方式增加就业的概率。

3.多举办一些现场招聘会

除了固定时间的招聘会以外,与政府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其他职能部门协调,增办几场大型人才招聘会。这样不但能帮助就业困难群体解决就业机会的问题,也能为其他同学提供机会,提高整个毕业生群体的就业率,达到高校培养人才的目的。

四 建立就业困难群体的长效就业援助机制

就业困难群体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要进行深刻反思,如何在对大学生进行正常学历教育的同时提高广大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自信就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个人、高校、社会形成一个合力,大家向着一个方向共同努力才能够使问题迎刃而解,通过整合社会的合力进一步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自信力、预知力、竞争力、认知力、适应力,建立一个个人、高校、政府和社会的成体系的保障大学生困难群体就业的长效机制,从而达到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目的,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从提高心理素质着眼,增强就业困难群体的自信力

前面一部分我们就已经分析过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和成因,就业困难群体出现的客观原因暂且不谈,这里简单论述一下主观方面的因素也就是就业困难群体的心理因素。选择就业时,健康的心理状态往往比光鲜的外表、美丽的容貌和服装更能够帮助到求职者,所以就业困难群体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在提高个人修为的同时增强自己的自信力,建立一个良好阳光而又健康的求职心态。

心理素质虽然不能决定一件事情的最终结果,但是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最终的结果,这一点无论是高中生参加高考,还是大学生就业应聘,甚至运动员奥运会争金夺银的例子都不胜枚举,因为心理因素影响了自身能力的表现和才能的展示最终影响了结果。因此在研究大学生长效就业机制时,应该把提高大学生心理因素放在最基本的位置,只有内心强大了,才能够做到内圣外王,才能够走向社会迎接挑战;也只有内心强大了,才能够有足够的自信去挑战自我,去求职、去择业。

2.从设计职业规划着眼,增强就业困难群体的预知力

需要高校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力度,引导就业困难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适时调适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开展就业主体意识的引导,让他们学会把握投递简历的时间、参加招聘会的时机、后期和用人单位的电话跟进和追踪等。还要展开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帮助,针对每一个不同性格的就业困难个人,帮助他们分析所面对的就业形势、择业方向、职业选择等一系列问题,解开他们的心结,排除他们的迷茫和彷徨,从而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大学生都是生活在象牙塔内的天之骄子,他们相对来说比较单纯,比较天真无邪,对社会尤其是对职场了解得比较少,除了满怀理想和抱负之外可能缺乏对未来和对自己职业的一种前瞻。这就要求高校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师资队伍建设,让一些有创业经验、实战经验、对大学生就业情况比较了解的教师走上讲台,必要时候可以请一些知名的国内外专家教授做一些讲座,对广大大学生起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广大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能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认识和规划。

3.从提升个人修养着眼,增强就业困难群体的竞争力

当今的一部分大学生比较浮躁,在学校求学期间不是兢兢业业做学问,而是人浮于事,觉得就业的事情离自己很远,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认为趁青春就要任性,就要享受青春,殊不知这样做的苦果在就业时只能自己慢慢品尝。从这一点来讲,广大大学生在就读期间就应该多角度全方位去锻炼自己,增强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竞争力。

大家都懂得量变和质变的道理,也听说过凤凰涅的故事,只有不断量变的积累才能达到质变的飞跃,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和重复才能拥有凤凰涅那一刻的美丽和辉煌。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大学生作为“中国梦”的实践者,就应该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不懈努力和奋斗。一个人只有不断地从点滴去提升个人修养才能够使自己的能力素质不断地提高,也只有自身综合能力提高了才能够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展现自己的才华,也才能在这个充满机遇的社会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4.从强化院校教育着眼,增强就业困难群体的认知力

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确立了较为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也为了企业和毕业生能够找到相互适合的人选和岗位。在如此良好的就业体制和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只要善于把握政策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文化素养等优势,必然会扭转自己的就业前景。

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所学专业知识不能直接与职场工作对接这一薄弱环节,高校除了加强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外,还要加强校内外的沟通和合作。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实习实践环节,利用校企合作、暑期社会实践、模拟实训、定向实习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真正接触工作的氛围,增强他们的职场感受和社会实践再认识,这样有助于他们对学校知识选择性地补充学习。

5.从完善政府调控着眼,增强就业困难群体的择业力

若想改变或者消除就业困难群体这一现象,不仅个人和高校要做出努力,作为整个社会的宏观调控者的政府也要有所作为,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尤其是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关注和帮扶工作。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具体化、深入化的阶段,这一形势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大学生“两项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入伍政策、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等的实施,为转变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培养赴基层就业的职业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政策导向功能,为拓宽大学生的职业目标视域创造了更强大的政策支持空间。除此之外,各地纷纷结合自身的地域特点,实施了不同类型的就业帮扶援助工程、寒门学子就业推荐和专场招聘会、就业困难群体“一卡通”措施等等,这些都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了条件。政府通过调控的手段一方面能促进大学生迅速就业,另一方面也能够减轻大学生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就业困难群体面对越来越多的宽松政策,必然能够增强自己的择业力,能够在众多的政策和机遇面前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发挥自己的才能,早日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谢维和、王洪才.从分配到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岳喜凤、邓术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8)

[3]米学芹、夏林童、刘家友.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成因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4]叶萍.论和谐社会背景下贫困大学生就业公平的实现[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6)

[5]李文英.日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援助体系[J].比较教育研究,2006(5)

[6]罗嘉文、周东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分析及应对机制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6)

[7]黄一岚、吴剑.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及帮扶策略[J].教育评论,2013(2)

(上接第157页)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力求解决的正是如何探索出一种既符合学院专业自身特点,又可在本地区乃至全国文化市场类专业中复制推广的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法,希望通过充分整合并调动学院和行业企业的资源优势,合力为艺术品市场培养既具备深厚理论素养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实现从在校生到职业人的无缝对接,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高校就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1-0053-02

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指那些由于自身或环境因素而导致相对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一般是指在心理、学业、综合素质、身体、经济等方面处于弱势的毕业生。这些特殊群体目前在高校中人数较多,让他们顺利就业,直接关系高校发展。本文从高校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概念等方面进行简单论述,重点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难的原因,以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找寻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帮助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

一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及其主要构成

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构成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心理脆弱的毕业生

现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百般呵护,对社会、对人际怀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与认识;从小受到的应试教育压力,缺乏其他方面的锻炼,单调的生活经历可能使他们的心理年龄小于实际生理年龄,心理发育成熟远远落后于知识与智力的进步;心理成熟的滞后,使当代大学生心理负担过大。这类群体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易产生自卑、压抑、烦躁等心理障碍。

2.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

这部分学生占据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绝大部分,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家庭生活困难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主要涉及来自偏远、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生活保障低下的家庭。他们为了求学使家庭负债累累,大部分需要借助于助学贷款完成学业,自身背负着债务,因而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巨大的就业成本对贫困生来说是沉重的负担,因此在求职过程中只求较高待遇,想尽快还债,或因经济困难而没有等待时间,不得不接受不合适的工作等。

3.学习能力不强的毕业生

人的能力是有高低之分的。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其综合素质是用人单位选拔毕业生的重点依据。这一群体学生由于主观努力程度低、学习目的不明确等个人原因导致学习成绩差,无法正常毕业或成绩达不到标准。同时,也存在欠缺基本的理论知识,缺乏吃苦精神和专业技能等,因此不能胜任就业岗位的要求。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特别注重对求职者综合素质的考核,但有部分毕业生自身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能力不高,与此同时,学习能力不强导致在具体工作岗位上不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因此加重就业困难。

4.社交困难的群体

社交困难群体是指因人际交往能力差而形成的就业困难群体。这部分毕业生群体,在与他人交往时,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焦虑、恐惧,以致局促不安、语无伦次,对自我成功的认同少,个体缺乏自信,总认为“我不能”,从而产生低自信行为。学习成绩十分优异,但不善人际交往,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也有可能由于性格、秉性、成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自卑及不善交流。但是,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很大程度上会考察应聘者言行举止等方面素质,可见人际交往能力低会给大学生求职带来极大的影响。

二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存在的原因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其主要成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自身职业定位不准

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形成能力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是导致形成就业困难群体的原因。同时,大学生自我定位越来越模糊,正是由于定位的模糊才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部分原因在其自身定位不清,价值导向产生错误,从而在求职道路上走得更艰难。主要表现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自身没有契合自身特点和能力进行思考,导致职位定位没有做到有效匹配,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概念模糊,而学历与报酬的高低,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由于自身条件和不务实的选择,工作机会一个又一个从身边溜走,从而出现就业困难。

2.学校就业指导力度不够

学校存在就业指导工作执行效果不佳和针对性不足的情况。广东省部分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工作,每年针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开设不同提升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人员的选拔多数以自愿报名择优选拔为原则,对于一些内向消极不主动寻求帮助的就业困难同学不能深入挖掘,实行针对性指导与帮助;集体教学,缺乏互动交流,缺乏对学生个体化教育与辅导;同时就业指导人员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也给针对性指导的执行造成现实困难。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重点在于如何契合高校实际,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提高就业指导的执行力。

3.社会主观方面偏见

毕业生因身高、容貌、性别等情况,不符合招聘单位的苛刻要求,而被排挤在就业大门之外,失去了一个公民应有的权利。在这一原因中,身高、容貌歧视最让人无奈,健康状况歧视最残酷。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在面试中确实“独具慧眼”,他们给予容貌好、气质佳者、主动者以较多的沟通交流机会的同时,也较多地给他们就业机会。而一些语言表达欠佳的学生往往得不到关注,成为了陪衬。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带有主观色彩。

三 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的途径

高校进行就业指导,必须严格遵守就业指导基本原则,在进行不断思考和总结的基础上,本着帮助个人、成就社会的心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多种方式,根据不同对象和具体情况进行就业指导。总的来讲,要做到提早发现问题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以有效解决就业困难群体的问题。

1.全程化帮助就业困难学生,提高其综合素质

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是把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融入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对就业困难群体应着重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热爱所学专业,专注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制订培训计划,组织培训。积极引导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前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通过模拟面试训练等,帮助就业困难学生掌握有效的求职面试技巧,提升求职能力。此外学校通过教育育人,塑造学生诚信做人、感恩的优良品格,使就业困难学生能够真实客观地评价自我,积极悦纳自我,从而做到帮助就业困难学生解决就业难的本质问题。总的来说,做到提早发现并有针对性的指导是关键。

2.积极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开展个性化心理辅导

在提高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正确定位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群体类型,实施不同的有侧重点的个性化指导。要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要契合实际,多渠道了解问题,明确学生存在的问题实质,有效展开教育。在进行教育时,能帮助学生制定长期和短期目标,这就使得工作能有的放矢、有条不紊地开展。在帮助过程中,始终坚信每一位存在暂时困难的学生都有改变目前状况的能力,帮助每一个独特个体正确自我定位是解决就业困难的关键。

3.帮助学生进行正确职业定位

大学生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做到兴趣和职业结合,明确优势所在,确定人生目标。大学生一定要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因此,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比如志向是什么,专业与志向是否一致。文科专业性格外向擅长与人打交道,而性格腼腆的愿意做具体事务。学理科的善于创新搞研发,还是愿意循规蹈矩搞工程做维护。自身所学专业和所要任职的工作性质有没有冲突等,要分析职位、行业是否存在一定的发展机会。因此,解决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问题关键在于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深入了解自身,根据别人的经验来选择,推断自己可能的工作方向。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顺应社会潮流,做到定位职业的喜好、擅长、谋生三者结合,才能马到成功。

4.发挥基层学生组织作用,及早发现问题和扩大个性化指导

高校就业指导在学院就业指导协会指导下,成立各个系就业指导协会,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完善管理制度,真正做到契合专业特色和开展帮助活动。例如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与相关公司开展实习基地签约活动,并发放一定报酬。班级作为就业指导的基层载体,可成立班级就业小组,并设置小组长,建立通畅的信息流通渠道,收集准确的学生信息,做好就业登记工作,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做好相关保密工作。同时,各个班进行有效的经验交流,探讨促进班级学生的就业方法。就业指导人员必须加强对管理干部的培训和跟踪工作、保密协议工作,做好和毕业生的沟通工作,不是全权放手,而是要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地工作。总的来说,依靠学校就业指导协会——系就业指导协会——班级就业小组三层,层层管理模式,可以做到责任明确,分工负责,有效统筹毕业生的指导模式,有利于提高对就业困难群体个性化指导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米学芹、夏林、刘家友.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成因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45~46

[2]梁绍斌.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当代职业教育,2010(9):15~16

[3]牟顺海、刘海琼.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机械职业教育,2010(10):38~39

[4]潘瑞、扬桦.浅议高校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0):36~38

高校就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社会 高校毕业生 先就业后择业 人的生存 社会的需求

今年是我国大学生就业最难的一年,由于毕业生数量增长,岗位需求下降,区域结构矛盾突出,专业设置错位,人才结构失衡和大学生缺乏合理定位等因素,对高校毕业生来讲,了解就业环境、认真分析就业环境、主动适应就业环境极为重要,做到“先就业后择业”,达到自己理想的就业目标。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难

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毕业生就业面临了新的形势,毕业生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同时,在国际形势的影响下,生产成本上升、国际需求下降,这使得中国的就业市场前景蒙上阴影。另外、我国区域结构矛盾突出,毕业生的就业面过窄,他们热衷于大城市,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由于高校没能充分考虑到市场需求,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直接导致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学生要充分了解中国就业市场的特点。

二、当前需要优化就业环境,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从总体上看,我国人才总量偏低,不存在人才过剩问题,但是,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造成对毕业生吸引力的失衡,加之,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滞后于就业形势的变化,部分家长及学生有较落后的就业观念,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向不明,期望值过高,职业满意度降低,就业流动率过高,频繁跳槽,因此,高校毕业生迫切需要改变观念,扭转思路,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分析,做到“先就业后择业”,很多大学生和家长已意识到了这样的情况,但却不知如何进行“就业和择业”的选择。

(一)积极了解就业环境

中国的发展具有中国特点,它是高度集中的决策计划体制和分散型的增长交织在一起,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而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就业环境,解决“如何自我定位、工作怎么找、社会环境如何”的困惑,给自己一个正确定位,利用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来实现“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能力提升,了解就业政策,通过各级各类人力资源网站了解各地人才需求情况,通过各种方式亲自参与就业活动,对就业环境亲自感受和领悟,深入了解自己所处的就业环境,体验企业环境,体验就业市场环境。

(二)认真分析就业环境

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特点,分析我国政策环境,做到能在合适的岗位发挥才智,在国家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根据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分析我国的经济环境,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达到自己的就业目标,找到合适的、实现个人抱负的工作。大学生就业是大学生迈出校门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他们人生的一次重大选择。

(三)学会适应就业环境

熟悉就业政策,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就业方案,尽快学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要求,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需求,充实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认识到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重要性,学会适应就业环境。能够总结出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就业的特点和规律。

三、先就业后择业

人类用劳动来满足生存,劳动出现分工,由此,人类社会的需要产生了职业,即社会需要是实现职业理想的前提,只有社会上客观存在着劳动就业的可能,才谈得上对职业的选择,就业和择业要正确分析和处理。首先,个人要满足自己生存的欲望,能够生存,才可讲生存质量,生存的质量关系到你的生存环境、生存条件和你的个人生存能力,这就是个人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树立一个正确的就业观,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统一起来,奉献社会的同时兼顾个人的利益,任何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对他的造就,任何事业的成功,也只能建立在社会提供机遇这个基础之上,大学生们要充分认识人生的意义及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从事什么职业,不取决于工作环境,而在于把自己投身于社会建设的现实实践中,只有在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才能体会到幸福。

四、进行多种工作形式的选择

工作形式多种多样,全职工作、兼职工作、自由职业等等,无论哪种工作形式,你选择了它,就要认真去干,这是你在人生道路上的历练,你是在丰富自己,也是你在人生道路上把握自己的职业方向。

五、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根据教育部出台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七大举措),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在那里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能体现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能量。

参考文献:

高校就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体系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关于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的调查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JRS-2012-1108)

中图分类号:F241.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4日

一、目前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社会环境。影响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因素很多,总体上有内部环境因素,也有外部环境因素:涉及市场、行业、经济、环境、政治、社会等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形势方面。当前,我国整体宏观经济处在一个困难时期并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劳动力需求速减,国家信贷政策不时变化,原材料价格上涨,经济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这些都使社会资源的整合越来越难,并考验着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捕捉商机的能力、应对风险的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所以要想取得创业的成功显然要难很多。

2、国家政策方面。现行创业政策不够完善。200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就全面实施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从明确目标任务、改善创业环境、提高创业能力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各级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方面的政策,诸如税收的减免政策、融资优惠贷款等。但整体上看很多政策仍然浮于表面,缺乏落实。

3、创业服务方面。第一,创业服务欠规范。首先创业服务机构不健全,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对创业者的服务规模上均不能满足要求;其次创业程序较复杂。在我国,行政审批手续繁琐,仅个别城市建立了“一站式”的创业服务机构。第二,创业辅导缺乏持续性和广泛性。我国各级政府也建立了各种创业辅导机构,各高等院校也开设了很多创业辅导课程,但由于创新体制以及创业培育体系等问题使得创业辅导走过场,同时由于缺乏持续性和广泛性,导致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

4、金融服务方面。第一,创业融资难度大。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相对落后,各地政府在融资方面对创业者的扶持手段仍比较单一,主要是为创业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由于缺少创业投资融资渠道,学生更倾向于启动资金少、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第二,创业风险投资体制尚待完善。为扶持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与发展,我国先后于2005年出台《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及2008年了《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的指导意见》,发挥了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对引导创业投资机构进行初期投资,带动创业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和技术创新发展起到一定作用。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创业风险投资大多是由政府出资操作,缺乏市场运作,影响了风险投资的良性运作,同时创业风险投资还存在资金来源不足,创业风险投资体制尚待完善。

5、创业教育方面。第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整。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已经将创业教育逐渐融入自身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质量控制、实习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特别是目前我国的创业课程大多属于就业指导类,没有形成独立的创业课程体系以及系统的创业培育策略;第二,创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我国政府公共教育经费不足是长期存在的事实。在创业教育方面政府也未出台相应的对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经费扶持计划。在这种情况下,高等院校用于构建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项目等方面的投资就更为短缺。

(二)高校毕业生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

1、创业意识不强。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观念上受传统观念影响,存在着“等、靠、稳”等思想,自主创业意识差。而且绝大多数父母也都希望自己孩子在毕业之后能去一个稳定的单位发展,不希望孩子选择创业之路。因为他们认为创业带给孩子的更多是痛苦和压力,甚至是失败。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很难做出决策,不会轻易选择创业。有的学生家境较好,生活压力不大,甚至甘当“啃老族”。

2、创业能力偏弱。由于应试教育的结果,学生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对现有知识的接受,学生缺乏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再加上高等教育基本以专业为主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了解较多,对跨专业的知识缺乏了解,综合能力不高,应变能力不强,学校对创业的教育重视不够,致使高校毕业生创业的能力素质出现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分析判断决策能力不强,对市场调研、产品研发等方面不了解;二是经营管理能力不强,对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包括生产组织、计划的编制、调度、质量控制等工作不熟悉,对企业的人事管理、运行方式、资金的管理等都缺乏了解,无法有效协调人财物的管理;三是社交能力不强,大学生长期接受学校教育,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不多,社交方面的能力差,与社会、企业、媒体客户等的沟通协调能力不强;四是风险承担能力不强,大学生经历的挫折和失败少,资金较少,一旦遇到困难和风险,就无法承担。

3、创业信息缺乏。就创业而言,创业首先要把握创业机会,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大多数学生常常面临这样的困惑:有创业热情,却不知道从何处入手,不知道该做什么项目。大多数学生是根据工作生活中的启发来选择创业项目,项目的选择失误是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实生活中,学生创业项目选择受制于缺乏商业信息,缺乏产品开发能力和相关技术能力的获得。

4、创业资金不足。绝大多数学生的初始资金来源于个人和家庭的劳动和经营所得的积累,或者通过银行贷款等途径获得。创业启动金的拥有量非常有限。据调查统计,学生创业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资金短缺。很多人有创业意向,但是缺少启动资金,只能望而却步。应该说,高校毕业生具有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对新生事物接受快,敢想敢干的特点,但由于年轻,没有经济基础,更没有贷款时可供抵押的财产,无法开始创业之路。

二、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具体措施

当前,应该从关系学生创业最为迫切的方面着手,通过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完善创业融资体系增强创业资本的可获得性,通过改善创业环境增加学生的创业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创业,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创业者。

(一)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创业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创业能力是学生的第三本护照,创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创业教育是激发大学生创业动机、提高其创业能力的基础,在促进大学生创业方面作用显著。尽管我国从2002年教育部确定部分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以来,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前,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二)完善创业融资体系,增强创业资本的可获得性。我国现有的融资渠道和金融体系无法满足大学生创业者的融资需求,需要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创业融资体系。一是完善小额信贷政策。要进一步完善小额信贷政策、简化贷款程序、减少对创业项目的过多限制,适当放松小额担保贷款的利率,增强对金融机构推广小额贷款的内在激励;二是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担保的作用,建立“大学生创业担保基金”,通过担保风险的补偿和对担保机构的激励,提高商业性的小额贷款担保机构的积极性,为大学生创业获取贷款提供方便;三是设立政府、高校和企业等多方面参与筹资的大学生创业基金。政府联合企业或有关部门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由企业冠名并对创业项目进行审批,全权发放免息贷款或资金支持;对参与项目的企业按发放的金额和数量给予适当的减税和表彰。把扶助大学生创业与企业慈善行为结合起来,利用慈善资本成立“大学生创业慈善基金”,对参与该项目的企业给予慈善捐助的税收减免和政策优惠;四是鼓励和引导风险投资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或鼓励社会资金成立大学生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地方政府应积极搭建投资者与创业者、创业项目的交流平台,建立项目风险和资产评估机制,方便大学生通过商业计划书和创意比赛获得风险投资,实现创业梦想。

(三)优化创业环境,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机会。第一,要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学科技园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载体。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科技园,建立大批的创业“孵化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免费或优惠的办公场地、创业辅导、“孵育”保障以及畅通的创业融资、成果转化及项目合作渠道,对进入创业园的大学生创业企业以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给予政策优惠,促进更多大学生实施以技术创业带动大学生团队和社会就业;第二,要完善学生创业政策支持,贯彻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有效地降低创业门槛和创业成本。政府要树立创业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在创业者办理有关手续时,要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开通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和“一站式”的创业服务。要通过出台注册“零首付”、资本金分期到位等政策降低创业门槛,简化创业程序,提高创业审批效率。要通过减轻大学生创业的税费负担,落实税收优惠、费用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政策,使大学生创业有一个外部成本较低的成长环境。通过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工商界的资源,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导师辅导以及资金、技术、网络等全方位创业支持。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宣传,加大创业政策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政策内容,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三、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设想

推进高校毕业生创业,从高校实际情况出发,会同当地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四个网络,即大学生创业监测网络、培训网络、实现网络和评估网络,形成一个从监测分析、培训引导到创业实现的服务体系,建成一个由发现、培训、宣传、扶持乃至成长壮大的企业生成流水线。

(一)建立监测网络。在该阶段,要全面掌握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分析监测创业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明确学生创业的努力方向。

1、及时跟踪掌握基础数据。各高校共同建立一套完整的大学生创业状况监测预警网络,对大学生创业现状进行分析处理,明确大学生创业方向及难点,使创业工作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2、建立统一的地域性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根据社会发展和大学生需求,设立一个为大学生“量身定做”的创业服务部门。依托各高校、各团委及当地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家建立创业工作信息分析专家队伍,利用网络平台更系统、更直接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就业服务。

3、建立大学生创业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实时创业政策、服务中心及社会相关创业信息等。同时,实时个人信息及企业招聘信息,学生可通过网络论坛等进行交流,共同发展。

(二)完善培训网络。在培训阶段,与农业、科技、人事和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配合,动员、组织、引导大学生参加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学校内开展第二课堂,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1、提高创业意识。通过座谈会、报告会、论坛、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提高创业意识,培育具有大学生特点的创业文化;组织大学生创业之星评选,成立大学生创业明星事迹报告团,宣传树立大学生创业典型,从而带动更多大学生向典型学习,成功走上创业之路。

2、开展创业培训。创业培训是提高创业成功率的重要举措。在培训中,要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创业指导课程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社会形势,提高创业激情,掌握创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

3、组建大学生创业导师团。由当地经济学者、优秀企业家、人事和劳动保障、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组成大学生创业导师团。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讲堂和创业导师与创业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激发学生创业潜能,增强创业能力。

(三)拓展实现网络。在实现阶段,要发现确定重点帮扶对象(创业种子),进行指导,协调各职能部门(或企业)给予帮扶。

1、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库和人才库。一是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策划项目,通过引进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项目、大学生发明专利、社会商业项目,逐步建立创业项目库;二是要发现、培养、确定一批创业人才;三是适时青年创业项目,使人才、项目、资金得到有效对接。

2、建立大学生创业奖励基金。依托政府或社会力量,设立奖励基金,选拔和推荐创业项目,发掘和宣传创业人才,为有创业前景的优秀大学生提供物质支持。

3、打造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一是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和学士后流动站;二是争取当地政府、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的支持,简化大学生创业审批手续,降低创业门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

4、寻求金融部门支持。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方式选拔创业人才和项目,为其争取小额信用贷款。鼓励吸引信息科技、文化创意等知识密集型企业入驻孵化基地,给予优惠政策,提供资金、场地及开办企业有关手续等方面的服务。

5、建立大学生创业导师团帮扶行动。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跟踪服务,着力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实践中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

(四)设立评估网络。在评估阶段,大学生创业导师团对企业继续跟踪指导,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评估,对有创业潜能的创业失败者再次提供创业支持,对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帮助其发展壮大。同时,要对创业状况进行分析评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将信息分析数据反馈至监测、培训、实现网络,指导不同阶段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高校就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诚信;就业;用人单位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0-0239-02

2007年全国有495万高校毕业生求职。2007年底,一家大公司在某市进行人才招聘,在没有与毕业生签订协议的情况下,以防范风险为由向毕业生收取押金等费用,事后以种种理由不予退还。另有用人单位反映,一些毕业生提供的个人求职材料严重不实。可见,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诚信就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

一、就业过程中不诚信行为的表现

1.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

由于各种原因,许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夸大有利信息,隐瞒不利信息。主要表现为在就业过程中随意更改各科目成绩单,编造各种获奖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英语四、六级证书等;或者给自己冠以学生会主席、班干部等头衔;有的刻意隐瞒在校期间受过的处分或批评,以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或得到较高的薪酬。

2.用人单位在就业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

主要表现为一些用人单位提供虚假承诺,许诺的工资福利待遇和环境条件与企业实际情况严重不符。有的甚至虚构注册资金、隶属关系、盈利状况等相关财务信息,用以招揽高校优秀毕业生。个别用人单位甚至利用毕业生求职心切的心理,盘剥、侵占毕业生的劳动成果,严重损害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二、就业过程中不诚信行为出现的原因分析

1.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诚信意识淡薄

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对诚信不以为然,将考试作弊、不按时交纳学费和不按时归还贷款等不诚信行为视为理所当然之事。在高校就业指导过程中,对就业指导中诚信教育的忽视,使得一些学生将虚假包装当作求胜技巧。同时,部分用人单位仅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对社会诚信氛围的营造缺乏责任感,漠视其不诚信行为对学生、学校和社会等所造成的恶劣影响。

2.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

当前,社会诚信体系的不健全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诚信现象的滋生提供了大环境。我国目前信用数据市场开放程度低,缺乏企业和个人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渠道与途径,企业信用等级建设几近空白。由于社会尚缺乏相应的信用风险评级机制,信用好的企业与信用差的企业无法区分,也没有区别,造成诚信者的信用成本反而加大,失信者反而有利可图。

3.社会监督机制不完善

一些高校为了方便自己的学生就业,有的在毕业生就业推荐材料上不讲原则地使用一些赞美之词,有的想方设法用含糊的词语掩盖学生的缺点。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学校的信誉,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质量,而且也是对用人单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由于目前社会诚信机制不健全,政府有关部门、行业组织、新闻媒体对于用人单位不诚信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媒体对大学生不诚信行为进行评价与监督的多,而对用人单位的失信行为却缺乏批评。就业市场中监督机制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使守信者缺乏合理有效的保护,而失信者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惩罚。

4.选人用人方式不科学

用人单位选拔毕业生的方式不科学是造成毕业生“虚假信息包装”的客观原因。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不按实际选拔毕业生,而是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似乎学历越高越好,即使是一般的工作岗位也是非硕士生、博士生不要。不仅如此,光环也是越多越亮越好。明明是没有什么实际经验的在校大学生,却偏偏有工作经验的限定……这些条条框框的限定,严重背离了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原则和用人单位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在招聘过程中由于一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了解往往仅限于学生个人提供的求职材料以及自我介绍,且许多用人单位的招聘活动往往缺乏规范性和必备的程序,这一切均将大学生引入了在求职简历中做表面文章的误区。

三、有效减少就业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的对策

1.加大高校监管力度,开展诚信教育,强化诚信观念

“国无信不存,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各高校应当从长远利益出发,使学校自身和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不诚信现象对学校信誉的损害和对学生的侵害,完善对毕业生就业行为的管理,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同时,在就业推荐过程中,要严格把关,将毕业生的情况客观、全面、真实地介绍给用人单位。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建立诚信教育体系,帮助学生树立并强化诚信意识,激励诚信行为,促进学生诚信就业,诚信做人。高校在做好专业教育的同时,应教育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诚信观,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优秀的素质和良好的信用才是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真正的竞争力所在。

2规范就业市场,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管

政府应该加强各类就业市场的管理,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用制度,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和应聘、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倡导社会各界尤其是用人单位积极关注和支持大学生就业工作,鼓励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参与就业服务工作,发挥政府所属人才交流机构的作用,设立针对毕业生的专门服务窗口,积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培训、推荐等服务,提供全方位的人事服务。

3.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营造诚信制度环境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问题,仅仅依靠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自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诚信就业的环境氛围,用完善严格的信用机制来约束就业和招聘行为。因此,必须构建完善的社会诚信监督体系,建立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信用档案,加强对各类就业市场的监管,营造和谐的就业制度环境。

4.完善用人单位的选人用人制度,走出招聘误区

用人单位招聘的目的是找到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才,那种盲目信仰高学历、忽视对个人实际能力考察的招聘,不仅有悖于用人的初衷,而且容易造成人才的浪费。用人单位应该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来不断优化自己的人才结构,注重对学生从事某一岗位的能力的考察,认真选拔人才,真心实意录用人才,用事业感情等留住人才,使高校毕业生这一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5.完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

目前,困扰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不是供需不平衡而是信息不对称。大学生对社会的就业信息获取的渠道不够畅通,或者说他们得到的信息不够全面。信息成本是大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如果政府能完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必将大大降低大学生就业成本。2005年3月,国家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大力开展网上招聘,所有普通高校都要开通就业服务信息网,建立高校毕业生求职信息库,收集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信息,促进供求匹配。同时,整合就业信息资源,实现区域性就业信息与全国就业信息互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定期由专门机构大学生就业资讯和相关政策,实现供求双方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完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为高校毕业生诚信就业和用人单位诚信招聘提供平台。

6.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一般存在规模偏小、运行经费紧张、服务不完备等问题,与国外高校的同类机构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从而严重制约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因此,政府应该积极支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建设,在经费投入上不断加大比例,采用适当补贴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增加专职就业服务人员等方式来提升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软硬件建设,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性、技能性、专业化的服务,从而消除就业中的失信行为。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信用体制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诚信问题是受社会大环境影响的结果,是高校改革和人才培养与分配制度中的现实问题。我们应积极提倡“诚信做事”、“诚信为人”的道德规范,努力构建诚信就业的制度环境,提倡先就业、再择业,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全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