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滕王阁序翻译

滕王阁序翻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滕王阁序翻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滕王阁序翻译

滕王阁序翻译范文第1篇

1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多阅读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同时借助注释和相关文言文翻译的工具书,对文章中的字词句进行理解,从而读懂文章的内容。同时还要整理文言文中的文言实词、文言虚句、文言句式的意义及其用法。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自己自主动的去摸索,还要找出并掌握其中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有助于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教学《滕王阁序》中,对“目吴会于云间”中的“目”分析其在此的用法,同时让学生在回忆之前所学的《鸿门宴》中的“数目项王”中的“目”的用法,通过比较看得出来“目”字后面都是用的名词(n),从而得出“在一个句子中若是有连个n连用,那么其中的一个n或用为v(动词)。接着让学生举一反三,《滕王阁序》中“襟三江而带五湖”中的“襟”、“湖”,《师说》中的“吾师道也”中的“师”等。又如比较《滕王阁序》“雄州雾列,俊采星弛”、《归去来兮辞》“园日涉以成趣”、《逍遥游》“水击三千里”中的“雾、星、日、水”等从中就可以找出“n在v前面并不一定就是主语”的规律。通过这样的教学,逐渐培养和提升学生对文言文中n的使用规律。又如:《劝学》中的“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就是将n放在能愿v后面从而活用为v;《寡人之于国也》中“树之以桑”中将n放在“之、而”前面使其活用为v等。

通过这样的比较、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使课堂的气氛活跃,也提升了教学的效率。

2导入式的文言文教学提升学生的兴趣

对文言文传统的教学方式总是按部就班,首先是介绍作者、背景,接着就是逐字逐句的翻译,最后进行分析和总结。这种枯燥、沉闷的教学方式让学少变得疲惫,同时课堂也是“一潭死水”;因此我们要打破这种教学模式,根据学生所熟悉的内容导入教学。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调动了学生的想象思维。例如《鸿门宴》的教学中,首先我讲了一个传说导入该堂课:纪晓岚的一首祝寿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生的儿子都是贼,偷得蟠桃敬母亲”。然后,我结合了《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中的知识点,再让学生对“宴会中”的那部分进行了通读,并分析文章的动人之处。最后再进行总结。类似这种切入时式的文言文教学,让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投入到质疑的氛围中,同时还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放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大胆去创新

为了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始终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借助工具书、注释等,翻译内容,理解全文。

3.1阅读全文

新课标的要求:阅读文言文和古诗词,并背诵经典的名篇。因此,阅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关键。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翻来覆去的阅读,积极的调动自己的大脑思维,借助相关字词句的预感来回忆之前所学知识,从而更好的认识、分析、理解、感悟全文。针对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问教师或者是借助工具书等。

3.2不断的积累

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学生要凭借着这些例子举一反三。对于学生来讲,该篇课文中的字词句等就是例子,学生只有不断的积累名言绝句,并掌握它们的用法和意义,才能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巩固性的积累不仅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的吸收,还能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散发性。时常让他们抄袭部分课外的文言文语段进行熟读、背诵,以便于帮助他们解决课堂上的新问题,完成知识的迁移。

3.3归纳和总结

针对学生的知识面相对来讲是比较狭窄的,加之部分的实虚词句等在文章中体现得不够充分,那么,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其他文章的学习。例如教学这篇《寡人之于国也》,本篇文章有4处用到了介词“于”,根据学生的归纳、查阅工具书之后,对“于”字的有四种用法:表示对象;地点、时间;被动;比较。又如让同学们总结被动句型,借助《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章中的“而君幸于赵王”、“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这几句被动句,学生的总结:“于”、“为……所”、“见”、“见……于”以及用主动进行表示,如“帝感其诚”。这些都是表示的被动。

滕王阁序翻译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文言文;高效课堂;优化;兴趣

高中新课程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步入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阶段。希望用较短的时间,完成较多的任务,获得较好的效果是每位教师的不懈追求。而高中文言文教学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用时多、效率低、课堂闷、师生厌的现象,怎样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笔者认为采取下列措施可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一、优化预习,提高课堂针对性和实效性

目前,相当一部分的师生对课前预习不是很重视,文言文的预习,普遍以要求学生结合课本下面的注释和工具书了解作家资料、文体特征等文化常识,并且正音,阅读课文,自主翻译,了解文章大意为主,缺乏指导,缺乏目标,显得比较虚。如果我们精心编写“导学案”,并把它作为预习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学生就可以利用它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课文,甚至是理解大意,为进一步理解、鉴赏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真正上课时,学生不仅听课时可做到有的放矢,带着问题听课与质疑,集中精力于重、难点知识上,提高学习效率,更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优化诵读,以读促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文言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而且常常贯穿教学的始终。新课标指出:“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可见,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重要手段,熟读成诵则可以达到丰富积累、培养语感、深入理解文言文的效果。但诵读不是一味呆读,要加强指导,应有目的地进行,既要有浅层次的对字音、句读和语气层面的解读,又要有更深层次的对文本情境、情感和作者写作目的的揣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与文本融合起来,赋予文本新的意义和生命情感。例如,教《阿房宫赋》时,我让学生先自由诵读,扫除字音障碍、明确节奏;接着又让他们分组诵读,疏通文中的字词意义;然后又采用配乐朗诵读的方式让他们感知文本的情感,揣摩文本的写作目的。如此一来,学生在诵读中实现知识的生成,不断领悟了文本的内涵,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兴趣引领,激发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产生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学才能更加有效。所以,教师要在兴趣的引领上多下工夫,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如,利用视频资源,创设情境。在教学《滕王阁序》时,我一开始就播放有关滕王阁的专题片和室外千人诵读《滕王阁序》的视频,让鲜活的画面驱走学生的畏难情绪,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和谐愉悦中解读《滕王阁序》。又如,把握文中的某些创造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项羽本纪》一文时,我就借助“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这句话,让学生讨论项羽失败的原因,并让学生结合课后杜牧、王安石、李清照等人诗作,开展“众说纷纭话项羽”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概括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优化课堂结构,突出学生主体性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就必须要优化课堂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教师要对教学顺序进行最合理的组合,对授课内容的先后、详略,要精心策划,充分发挥人(指教师和学生)、教材、教学时间、教学情境的功能,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要转换角色,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做到以生定教,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并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个人学习的特点、知识掌握的程度、探求新知的个别需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用新的视角去解读、阐述和发现文言文,勇于提出独特的见解。让学生自己去联系现实,感悟课文,总结经验,把握规律。这样,学生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吸收宝贵的养料,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文学素养和道德情操。如,教《促织》时,可以利用《促织》的动画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先让学生在动画片和原文的对比中进行学习讨论,然后让学生对照“导学案”上的预习指导充分预习课文,并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这样,在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再针对学生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班级交流,加上教师的精讲点拨,并进行课堂训练,最后让学生做练习案,巩固复习所学的知识,拓展延伸所学的知识。

滕王阁序翻译范文第3篇

本文基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分析,认为从反复朗诵课文、注重把课堂教学内容引向生活、重视文言文的多元化理解,拓展思维、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等措施着手提高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水平

1前言

我国历史悠久,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凝聚着我国民族智慧。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文明,更需要文明去继承理解。要提升民族灵魂,就必须先从文言文学起,将文言文学好了,我们才能继承中华民族的美德,充其量能提高点文学修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施行,语文科目着重于学习其文化内涵。文言文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句子文章含义知识,更要体会到博大精深的文化,提高自身全方面成长。

2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1)教师问题:受高考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一字一句去教学生去理解,而忽视了文言文本身的内涵。文言文知识是有生命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看到的知识单纯的字眼,很难理解一整段话的意思和整段文言文所要表达的内涵,更难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

(2)学生问题:学生的惰性心理。学生对于文言文这看似枯燥的知识提不起兴趣,不愿去学,久而久之,形成了懒散的心理。

(3)教材链接问题:我们仔细回想初中到高中的文言文课文,就不难看出初中到高中文言文的跨越性很大,初中文言文比较简单且注释很多,比较容易理解,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也只是熟记熟背,并没有要求很精细,而高中要求掌握每词每句的含义以及它的用法。所以学生刚接触高中文言文时学习起来很艰难,几乎找不到头绪。

3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措施

3.1反复朗诵课文:

新课标指出,文言文教学应当培养文言语感。当前,高中文言文让学生倍感煎熬,大多数高中生都觉得文言文太难理解,就这现象该以什么方式去教学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先从朗诵着手,能将文言文阅读流利甚至背出来会在之后理解文言文有很大帮助。文言文也分为不同类别,有的铿锵有力有的温婉抒情,教师依据不同的文言文的类别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1]。例如《滕王阁序》这课文中,写景、抒情自然融合。此文重点珠描绘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以有力的朗读方式来诵读,必将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展现出来,但是文中抒情语段也很多,“潦水尽而寒潭清”等诗句描绘了清幽、淡雅的风景,此处运用温润的情感来读,将自己化为王勃,探索他的内心世界。

3.2注重把课堂教学内容引向生活,从生活中感知:

文化源自生活,用于生活。电视剧《花木兰传》便是根据史书,根据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改编而成。教材中的文言文也多半是一些经典的事例,比如《出师表》、《空城计》就是通过叙述故事歌颂古人的智慧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会对文言文逐句翻译,对不常见的生词逐字讲解,但这种枯燥的讲解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熟记,效果不明显。笔者通过已有的教学经验,浅谈看法。教师在上下一堂课前先告知学生要讲哪篇文言文,让学生先自行理解课文内容,可以通过各种书籍辅助理解,学生可以根据时代背景查找一些课外资料或者查看相关电影。根据文章讲诉的情节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担任编剧、演员、导演、评委、旁白等一些角色,如《廉颇蔺相如传》就可以在课堂上表演。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文言文翻译成台词,还原成情景再经过老师的讲解不但加深了理解和记忆,也把课本带进了生活,启发了同学们感知生活的意义,不但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探知、表演和创作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3重视文言文的多元化理解,拓展思维:

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学习文言文后一般只赞美主人翁的美德,很少从反面去剥析人物的缺点。例如课文《鸿门宴》,传统教学模式老师会告诉学生们项羽鸿门宴上不杀刘邦的原因是项羽狂妄自大、不听忠言、优柔寡断、目光短浅、有勇无谋,是刘邦的有勇有谋、善于用人。辅助时代背景看,后人对此事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刘邦是阴险奸诈的小人,忘恩负义,也有人认为当时项羽不杀刘邦算不得放虎归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特有的阅读体验和理解为先,鼓励学生多元化解读,启发他们的独特见解,还可以设定某一问题开展辩论赛,说明论据是文中哪一字句,这样一来不但激发了同学们对文言文深入探究的欲望,活化了人物形象而且在营造了良好课堂氛围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自然而然,摸索学习文言文的规律也会变的越来越容易。

3.4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文言文除了字体、文章不易理解,还存在时空的限制,比如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如果不解读一下时代背景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作者为什么会那么哀愁。时代在发展变化,信息技术被各行各业广泛使用,当然也应该用于教学授课[2]。试想,相比在教室里反复朗读课文、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将文言文和动画技术结合,集声音、图相、文字于一体,后者是不是更立体化更容易被学习和接受?创造生情并茂、活灵活现的教学场景不但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把文言文和学生们的距离拉近,不再陌生。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的时候可以放一些高昂的、节奏感强且快的战争曲,营造一种紧张的课堂氛围以至于让同学们感觉身临其境更容易理解文章;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除了播放哀伤的歌曲还可以配上图片,比如配波涛汹涌、浪花高涌和风平浪静的大江图片,让同学们体验“大江东去浪涛尽”,待学到“多情应笑我”的句子时可以配一张头发花白的来人等着滚滚江水发呆的图片,情景再现可以让那种饱经沧桑但情怀仍在的风韵展现的淋漓尽致[3]。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全身贯注地体验文化的熏陶还可以让文言文对同学们产生吸引力,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4结束语

高中文言中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指导学生去了解文言文的内在含义,引导学生勤于诵读课文善于思考勤于理解词句意思,利用课外时间去增加文言文知识。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想办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会在不同的课文灵活运用文言文词句,真正的理解文言文知识,通过学习领会到古人源远流长的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李朗平.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思考[J].课外语文,2013,14:134

[2]陈佳.试论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主问题设计[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3,02:168-170

滕王阁序翻译范文第4篇

一、文本分析,选取不同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理解是基础,而理解是建立在文本的基础之上的。教材中的文言文讲述的大多是历史故事,苏轼的《赤壁赋》于愤懑痛苦中感受到温暖与信心,《左传》中的《烛之武退秦师》让人感受到“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能言善辩的力量,文言文的内容或给人以启迪讲述道理,或荡气回肠动人心魄,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文本,融入到文本中去,让学生像看古装连续剧一样对文言文课堂充满期待,那么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兴趣与能力势在必得。根据分析统计,职专阶段的文言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对于文学性较强,富于意境感的骈文、赋、游记等可以采用诵读法并结合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学生引入到作家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感受作者所感。如王勃《滕王阁序》,在讲解这篇骈体文时,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骈体文的语体特点,同时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滕王阁之景,让学生以游览者,参与宴会者的身份去浏览滕王阁,欣赏美景,学生才会切身感受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②对于富有哲理,内容深刻的散文,大概只能采用传统的惯讲方法。惯讲并不是一种不提倡的教学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过:“因为文言文与咱们母语不一样,所以国文课读到文言就得作一番讲解的功夫。”惯讲不是教师照本宣科,惯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惯讲过程中,应该有条理,内容深刻,同时教师应该尽量在课堂上摆脱教案。如庄子的《逍遥游》、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如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流畅背诵,对课文内容与历史背景信手拈来,会得到学生的钦佩,想必学生在目瞪口呆的同时不敢在课堂上打瞌睡了,下课老师要求背诵全文也会以老师为榜样不会怨声载道了。惯讲最考验教师实力,也是教师彰显自己人格魅力获得学生喜爱与信任的最好时机。③对于一些科普类文言文,需要教师真正讲解清楚文章想要教会学生的知识原理,不能囫囵吞枣,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可以让学生惊喜地发现在语文课上同样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贴近生活。如学习沈括的《活板》一文时,可以播放活字印刷术的视频给学生看,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④对于一些动作性比较强易于表演的文章,可以通过表演法,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去。如在学习《核舟记》这篇文言文时,课文第三段“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这部分内容可以让挑选几名学生角色扮演,学生会觉得非常新奇有趣,在欢笑的同时记住了几个角色的排列位置及动作。

二、夯实基础,重点字词特殊句式不容忽略

在因材施教,根据学情制定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兴趣理解课文的同时,不能忘记文言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即文言常识与特殊句式的教学,一切都是为此服务的。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不仅是为了应试,更为了让学生养成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书的习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不像现代汉语那般变幻多端,学生熟记理解后阅读古书会省去很多麻烦。因此,在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兴趣之后,老师一定要重点强调字词与特殊句式,这些才是文言文教学的精髓,学生的文言文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常识与知识的日积月累,学生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会发现职专时期的文言文学习是自己的一笔财富。文言文教学的关键是需要做到“言文统一”,所谓言是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字、词、句式。通过不断的巩固学习积累(积累不是让学生机械的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学会联系、归纳、分析、比较),学生自己形成自己的文言知识库,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所谓文是教会学生不同文体不同语言特色的文言文的自学方法,比如、可以将文体分为先秦诸子类、史传类、游记类、咏物类等分类教学,文字内容是不同的,但相似的形式与文体会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总结。乔伊斯在《教学模式》中曾提出:“教学模式即是学习模式。”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兴趣,如果教师只是进行知识的灌输,那么学生会将学习当作负担,即使当时学会了、背会了,日后也很难学会应用,更不要说从内在提升学生的素质与涵养。长久以来,学生害怕学习文言文,很多老师害怕教文言文,觉得文言文就是翻译加讲解加死记硬背这种老套路,这样的现象非常可怕,应该引起教师的反思与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新课标》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是对文言文教学的新的要求。作为教师,应该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与实质,切实转变教学思想与理念,与时俱进。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改革教法与学法,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教学即是教会学生学习,灌输式的串讲法违背了教学的理念。所谓“教无定法”,对于文言文教学的方法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探索,根据教师的教学特长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让学生爱上学习文言文,让文言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作者:窦冰 单位:辽宁省辽阳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滕王阁序翻译范文第5篇

一、加强自主学习指导

文言文教学常见的方法是学生未经预习,课堂上老师领着学生一字一句去翻译,同时学生手捧《高中文言文翻译》教辅资料。最终结果学生翻开资料觉得都清楚,合上书本脑子一片空白,考试中即使教材中的文言知识也翻译不清楚,因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搞好预习。学案教学中的学案为预习提供了很好的媒介,学生有了明确的目的,防止了预习中的盲目性。预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养成朗读的好习惯,完成注音、辨字,句读三个任务,使用《古汉语常用字词典》去解决阅读中的字词问题。

二、提高课堂效率

(一)激活课堂,妙用诵读之法。

几千年来,古人在学习方法上早已归结出一条有效的学习途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私塾时代,童子们摇头晃脑、趣味盎然、读得忘乎所以、手舞足蹈。寿镜吾老先生吟诵时“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可见传统教学中,诵读本来就是一种最生动、最鲜活的教学方式。在诵读中可读出抑扬,读出轻重,读出舒缓,读出情感,读出境界;在诵读中可积累语言知识,可培养语感,可陶冶情操。可如今的教学偏偏将这一经验丢弃一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的诵读时间是少之又少,而学生面对课文能不出声则不出声,非要出声朗读也多为机械朗读,结结巴巴,有气无力,破句连连,不见美感。因此我们要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多样诵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王勃的《滕王阁序》非读不能感受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之美,非读不能体会其“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情感之美。教学改革不能丢掉传统,不能放弃常规。

(二)夯实基础,强化字词教学。

文言文字词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所以,教师不得不进行着表面枯燥而实际有用的字词教学。文言文教学能不能更“美”一些呢?我们不妨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串讲或接力翻译式。串讲模式是:学生诵读第一段后,教师指出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让学生解释和翻译;其他段亦类此。接力翻译式是指主要由班内不同的学生接力完成全文翻译的教学模式,具体环节如下:学生诵读——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翻译——第一个学生翻译第一段——该学生指出本段的重点字词——教师补充——第二个学生翻译第二段——该学生指出本段的重点字词——教师补充。串讲式易于教师掌控课堂;缺点是预设性过强,忽视了学生的真正需求。而接力翻译正好弥补了它的缺点。笔者认为,这两种方法可以在高一综合使用,它能进一步让学生适应高中语文学习,为下一步更大范围的放手打下基础。

2.自主合作式。自主合作式的环节如下:学生自主诵读全文,画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句,并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解决一部分——把学生分成几个大组,每个大组负责一个较大的段落,在小组内通过合作解决所负责段落内的大部分疑难问题——负责第一段的学生介绍本段的重点字词和句式——负责其他段的学生就第一段的疑难问题向负责第一段的学生提问,负责第一段的学生解答——如果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班内学生向教师提问,教师点拨回答……其他段的教学亦如此。

自主合作式是一种符合新课改精神的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的课堂模式,它既节省了时间,又能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3.言文合一式。言文合一式没有固定的课堂模式,其字词是在师生共同品味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解决的,也叫语境教学法。它可以避免纯讲字词带来的枯燥感,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文言知识。

(三)挖掘人文内涵,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学文言文除了要让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掌握写作技能外,还要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进而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这是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目的。”文言文教学人文性就可以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在李密催人泪下、力透纸背的情辞中体会他的感恩报效之情;在文天祥“谈高地迥,号呼靡及”的呼唤中感受他的为国尽忠之义;在林觉民“助天下人爱其所爱”的理想中了解他的豁达宽广之爱。

相关期刊更多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装饰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宝玉石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