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戏课文原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幼儿园课程建设园本课程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们发现我园的园本课程需要更多的理论支撑。在学习中,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多元、开放、尊重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重视实践效果的智能观和教育理念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我园决定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对原有课程从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深人改革。
一、措施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我园制定了综合主题活动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体系,形成了区域活动系统操作模式,创建了多元、丰富、开放的教育环境,建构了一套幼儿发展评价量表和评价方案,并创建了课程资源中心。下面主要就区域活动和评价体系进行介绍:
(一)提供多样化的区域活动
1.区域活动的设置。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园设立了展示区、语言区、运动区、美工区、音乐区、益智区、数学区、建构区和角色区,并创设多元、丰富、开放的区域环境,引导幼儿自主活动。
2.区域材料的投放。我们坚持适合、丰富、实用、安全、卫生的原则投放区域材料,并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一物多用、废物利用、以物代物的办法,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与教育效益。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强调材料的层次性,针对不同孩子提供不同水平的材料,以促进孩子对经验的整合和提升。
3.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时刻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活动情况,通过观察详细记录每个孩子的活动情况,定期进行分析评估,了解幼儿的强项智能和弱项智能,以便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
(二)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1.评价内容的多元性。我们构建了幼儿发展评价方案,从多方面考察幼儿的活动情况,以全面衡量幼儿的发展状况,真实反映儿童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方向。
2.评价视角的全面性。每个主题活动都制定了与发展目标相匹配的评价量表,在主题活动结束时逐个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评价。这样,主题活动中教师就能全面地关注到每个幼儿各方面的表现,也为学期结束时的素质发展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
3.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主要采用观察法、调查访谈法和档案袋评价等方法进行评价。
4.评价者的广泛性。评价除了关注教师描述幼儿在园表现外,还将家长作为幼儿发展评价的重要方面吸纳进来,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请家长在集中培训后一对一地对幼儿进行观察、评价。
二、成效与思考
以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构建园本课程实现了幼儿园、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一是幼儿多项智能得到和谐发展。关注幼儿个性的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智能的和谐发展。通过各种渠道,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幼儿的成长—自信心得到了增强,身体素质、审美情趣、探究学习能力、创造表现能力、合作能力等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在各级各类才艺展示、竞赛中都有出色的表现。
二是教师专业化水平得到质的提升。2004年以来,课题组成员近百篇论文和活动方案在相关专业刊物上发表或在各级各类教育论文评比中获奖;课题研究成果《幼儿成长记录册》在市教研室协助下出版,并在吴江市范围内推广使用。多名教师在市教育技能大赛中获奖,多名教师成长为教坛新秀、能手、学科带头人和名教师。
三是幼儿园的办园内涵不断丰富。与研究进展同步,幼儿园的文化内涵、办园水平、保教质量不断提高,2004年以来,年年获得市幼儿园年度考核一等奖,并获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江苏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等光荣称号,幼儿园通过幼儿发展、教师发展提升声誉和品位。
通过研究,我们形成如下思考:
(一)课程目标和内容应把幼儿的多种智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促进了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1.课程目标应注重全面性。首先,课程目标必须诈重每个幼儿的发展、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扬长补短,全面发展”是我们对课程目标的基本追求。其次,课程目标应该面向全体,追求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课程应该面向全体幼儿,在认识和关注不同儿童在发展水平、能力倾向、学习方式、原有经验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要在保证全体幼儿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2.课程内容应注重生活化、经验化和多元化。生活化是指课程内容主要源自幼儿周围的现实生活,注重对生活中课程内容的挖掘、选择和利用,要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运用生活中的经验学习。学习主题必须贴近幼儿日常生活,渐进地贯通整个幼儿学习阶段。经验化是指课程内容必须建立在幼儿经验的基础上,让幼儿能运用已有的经验来构建新的认知经验。多元化是指课程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幼儿园内,还来源于家庭和社区,且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动物、植物,只要是幼儿感兴趣并有发展价值和操作性的,都可作为课程内容。
(二)创设多元、开放、丰富的环境是促进幼儿智能个性化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
1.让环境成为引发幼儿探究的天地。首先,应优化有利于幼儿智能发展的整体环境。我们根据园内建筑的分布,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各景点,园内水池、沙地、草坪、绿树一应俱全,使幼儿园的一墙一角、一草一木,均能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作用。其二,开辟不同教育功能的专用活动室,发挥各专用室特有的教育功能,以促进幼儿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其三,充分利用场地设置活动区域。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园班班设立区域,且根据主题活动的变化随时调整、丰富区域内的材料,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以自主探究的活动形式探索学习,亲身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关键词] 课堂有效提问 设计 原则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供教学反馈信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是课堂有效提问呢?有效提问就是指教师有目的、有组织地提出简短的、发人深省的、引起学生思维的问题,能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的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提问。
一、目的性原则
课堂提问的目的要服从于教学目标和任务。每堂课教师都要确定一个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问题是一条基本原则。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选择和确定的根据,是指引课堂教学沿着课程规范顺利进行地保证。
每位教师授课前,既要钻研教材,又要研究课程性质、结构和方向。根据新课程确定的三维目标,把课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分解到课堂提问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考虑提问什么样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使每个问题都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组成部分,使提问为教学目的服务。换句话说,就是提问的目的要明确,意图要清楚。离开教学目的,不紧扣教学重点的提问,对学生学习不起积极作用的提问,即使课堂气氛搞得再热烈,也不能算是有效地提问。
二、启发性原则
课堂提问如何做到启发性呢?首先,问题必须具有内在联系性和逻辑性,这种联系,既包括问题表面的知识性联系,也要包括问题内部和问题之间的逻辑性联系。问题设计环环相扣,老师言语表达清晰严密。其次,教师要以“诱导”为主。教学中,教师只要找到教学内容的兴趣点,就将它提出放大,以间接的方式授予学生,“诱导”其产生好奇心,从而使其自主地进行思考。再次,采用“补白”方式。“空白”有时是作者有意留下的,为的就是召唤读者想象未定的意蕴空间,“补白”能引发读者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
三、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指提问问题要有适宜难度,问题要有适当的数量。
1.问题难易适度
指老师在设计课堂有效提问时应把握分寸,应在考虑所教学生认知能力和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使所设计的问题接近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必得“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跳”就有一定难度,难度来自问题的内容与学生现有认知的冲突,这种冲突诱导激励学生“跳”。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通过一些影响学生的认识能力的问题来引起他们的主动性,而且不断激发他们,引导他们获得新的认识和产生新的思想。
有经验的老师在课堂提问时总是把问题设计在介于已知与未知、已学与未学之间。如果老师所提的问题过难、过深,学生就会因思考不出而放弃,久而久之,提问成为形式,容易形成学生依靠教师解决问题懒惰的心理,同时也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设计的问题过易、过浅,学生不假思索就对答如流,或者不需要深入思考就能找到答案,使学生形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要使提问的问题难易适度,这就要求老师设计的问题难度的符合学生实际水平。一般来说,提出的问题,班内半数以上的学生经过思考都能回答,这个问题就算难度适宜、有效。不同水平的问题体现在回答者身上要有不同的层次性:较容易的问题由学困生回答,一般水平的问题由中等生解决,难度大、注重创新思维的问题由学生优生回答,而那些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则交给特长生解决,对不愿参与课堂提问的学生,教师要采取鼓励性、表扬性的评价方式进行适当引导,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应有的尊重。
2.提问数量适量
老师提问要抓住知识的关键和本质,能用一个问题解决的坚决不用两个问题,能直奔主题的就不要绕弯子,坚决杜绝“满堂问”的低效提问方式。教师的提问要有效或高效,关键在于突出知识和能力训练的重点、难点,在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和深入思考。问题过多、过滥会使教学出现分散化倾向,使学生忙于应付,根本无暇独立思考,学生只会做出简单反应或由教师代而答之。
因此在提问时,教师要尽量做到少而精,实行“主问题”式设计。“主问题”指在教学中提炼出对课文阅读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或提问,通过对“主问题”的讨论、解决,使学生思维深入到课文的每一处,从而达到掌握全篇的问题。“万山磅礴,必有高峰”。对于“主问题”的设置,教师要着眼于课文的教学重点,从课文内容、语言、手法、主旨等方面突出其一或其二。
四、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指在课堂提问中注意提问的层级性,通过问题形成教学的思维链,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拾级而上。《礼记•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这句话是说,善于提问的教师,就像砍伐坚木先易后难一样,先提容易的问题,后提困难的问题,激发起学生对这些由易至难的问题主动进行思考的积极性,久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层次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问题设计应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原则,体现教学的思路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还要体现知识的条理性,给学生以清晰的层次感。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过,“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面前,于是登山的兴趣越来越浓,课堂气氛也越来越活泼了”。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遵循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从整篇文本、从整堂课的全局出发,根据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来谋划、设计出一组系统性很强的问题,随着问题步步剖析,层层深入,整节课的教学任务也相应完成。
2.提问对象――学生的层次性
课堂提问要以学生为本,兼顾全体学生。所谓深者得之深,浅者得之浅,均有收获。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唤起那种无动于衷的学生,把他们从智力的惰性状态中挽救出来,就使这个学生在某一件事情上,把自己的知识显示出来,在智力活动中表现自己和自己的人格。”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老师为保证教学进度,忽视提问层次性,所提问题只是由少数优等生回答,而中等学习水平以下的学生获得回答机会极少,使得这些学生游离于课堂提问之外,没有积极参与课堂提问,他们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动机,最终变成课堂上的“边缘人”。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老师在筹划课堂提问时抓住教材整体要求,但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学思想,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因生施教,层次教学,开发各个层面的学生的智能,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关键词:多元文化;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精神文化路径探析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形势下,近年来一批新建本科院校成为发挥高等教育教育与社会职能的新生力量。但由于历史文化积淀、社会环境、办学定位等多方面原因,在作为大学软实力重要象征的校园文化建设上这些院校还存在许多不足,制约着它的建设发展和品牌提升。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现着大学的核心精神、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是大学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当前我国文化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复杂的态势。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与时俱进地传承与创新大学精神文化,是诸多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大学精神文化的建构既是一项战略任务,又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其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要结合学校的历史积淀和特色,在继承原有院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总结凝练出全体师生广泛认同的学校核心价值理念体系,并将其内化为师生的情感激励与学校的精神文脉,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化建设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观,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当前中国的意识形态主流。中山大学钟明华教授曾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精神都是具有大精神、大气质和大价值观内涵的意识形态,二者相融相通、相互影响。面临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动和引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才能保证新建本科院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要坚持指导地位。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面对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取向对新建本科院校师生的冲击和影响,只有用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师生头脑,占领主阵地,弘扬主旋律,才能使他们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要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方式和方法,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自觉融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之中;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面对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不少师生对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认识有一定程度的偏差,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精神文化建设,必须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主旋律,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润物无声地渗透到师生的心理、观念和行为之中;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有的师生在价值选择上还存在着诸多矛盾和困惑,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就是要从提高师生辨别是非荣辱的意识和能力入手,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将其渗透到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
二、弘扬社会主义大学的大爱精神
大学精神文化的凝练与提升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当前,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高等教育的职能更新都呼唤着主导文化价值的重建,作为精神文化系统中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对人们的素质养成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精神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弘扬大爱精神,这不仅是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多元文化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爱是人类普通存在的人道精神,大爱精神则是人们对人类自身的价值、前途和命运的自觉关爱、高度负责与无私奉献精神,在当代,“五爱”和“八荣八耻”是大爱精神的具体表现。在高等教育界,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先生率先提出“大学不仅要有大楼、大师,更要有大爱”这一命题,引起了强烈反响。他认为所谓大爱,就是“爱国家,急国家所急;爱人民,做好公民;爱真理,求是崇真;爱科学,激励好奇心;爱师爱生,营造环境、点燃火种。”概而言之,社会主义大学的大爱精神,就是大学和大学人对学生、学校、国家、社会高度负责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具体表现为爱教育事业之心、爱学校之心、爱学生之心。由于市场经济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校园已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象牙塔”,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不断侵蚀,不良言行、浮躁之风呈盛行之势,大学精神出现衰微之态,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面临着思想境界滑坡、价值追求异化和道德行为失范等多方面的挑战,在这样的境况下,在大学的治学理念和校园精神中融入“自强仁爱、崇真尚美、团结诚信、求实创新”为内核的大爱精神,不断丰富和升华大学校园文化的群体精神,构筑大学人的精神家园,让大学文化在传承中得到创新,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
三、传承、挖掘、提升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传统,强化价值认同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积淀、凝练而形成并为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对师生行为起引导、熏陶、激励和规范作用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大。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立校之本,是大学的力量源泉和精华所在。近年来,随着新建本科院校越来越多,以及各院校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作为提升学校办学地位,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软实力”,大学精神的培育显得至关重要。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文系主任徐葆耕说过:“大学精神不是人为设定的,也不是哪位校长或大师头脑中的理念产物,它的形成是多重因素长期相互撞击和融会的结果”。大学精神的生成是一个历史过程,是大学的一种精神自觉,既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又在历史发展中不断生成。由于建校时间较短、文化底蕴不够深厚等原因,大学精神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建设发展。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在充分挖掘和发扬原有学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大学文化要素建设,如办学指导思想、校训、校风、校史等来不断丰富、提炼和培育既符合自身发展、又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以形成学校强有力的文化软实力,赋予自身以新的精神和灵魂。同时,弘扬大学精神,还要着力培养大师,重视名师文化的作用。大学在大学精神建设上必须高度重视名师文化的培育与传承,充分发挥名师文化的熏陶带动作用,大力突出名师文化的示范激励作用,让名师成为大学精神的传播者、践行者和传承者。
四、以“三风”建设为载体,构建新建本科院校的道德体系
大学精神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它总是通过文字、图形等符号,以校风、教风、学风等形式展示。建设大学精神文化必须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大学的道德体系,使大学精神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同时,校风、学风,教风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将这三者的建设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目标。作风是校风的导向,好的作风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培养出好的学风,滋养好的教风。要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和管理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严三实”的新标准,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努力成为良好风气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以坚定的党性和优良的作风促进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要加强教风建设,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教风是“三风”建设的重要环节,主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科学研究、敬业精神等反映出来。教风带动学风,教风正则校风正。要让广大教师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理想、教书育人的职业情感、甘为人梯的职业风尚、创新向上的职业精神以及严谨治学的职业态度。要加强学风建设,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风”建设中学风建设是核心,是学校求生存、创品牌、谋发展的基础。学风建设要重点抓住三个方面,即严明学习纪律—规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营造学习氛围—浓厚学习兴趣和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和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五、深入开展高雅文化活动,提升文化品位与文化自信
高雅文化也称经典文化、纯文化,它能陶冶情操、愉悦心灵、引人向善,是社会文化理想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承担着社会教化和创新的使命。新建本科院校精神文化建设要深入开展高雅文化活动,培育师生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提升文化品位与文化自信。要引导大众文化积极健康发展。大众文化作为高校师生易接受、易感受的媒介,在学校与学生、家长、社会之问架起了一座更直接更便利沟通的桥梁,构建了社会、学校、家长、媒体“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新建本科院校要引导大众文化积极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师生明辨是非美丑的能力,不断提高文化鉴赏水平,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渗透。要积极开展高雅文化活动,普及高雅艺术,让大学师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品位与文化自信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要通过长期探索和实践,逐步确定和打造一系列具有院校特色的高雅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形成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主流文化氛围。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相关知识的传播,让广大师生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为理解大学精神文化奠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让广大师生掌握哲学社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深刻领悟并积极践行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等,从而促进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少安,周玉清.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M].人民出版社,2008.
[2]左立,王晶晶.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探析[J].商业文化,2011(08).
关键词 学科建设 学术梯队 办学水平
1 民办本科院校加强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数量达到一定规模,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我国已有民办高校353所,本科院校48所,占民办高校的14%。①不少院校被审批为本科院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发展本科教育是拓宽民办高校发展空间的重要策略。②但在民办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民办本科院校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如教学资源的短缺、师资力量的薄弱等,升格后的本科院校仍停留在专科水平,徒有本科院校的名声,办学质量未见提升,忽视科研工作的开展等弊端,未能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在创办合格乃至一流本科院校中的作用,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内涵发展道路。
其次,学科是大学承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功能的基本单元,是知识创新的源头,是高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高水平的学科是提升高校水平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大学的声誉仰仗各学科水平,大学的生机源于各学科活力。所以,加强学科建设有助于提高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从而提高其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因此,民办本科院校要想在竞争中立足,就要充分认识到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整合学科资源,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学科建设。
2 民办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指导思想观念落后,学科建设未被重视
升格后的民办本科高校仍保有高职高专阶段的办学理念,对学科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只停留在口头上。多数院校只以扩招来增加学生数以扩大学校规模,维持其生存,这种粗放的外延的办学理念严重阻碍了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内涵发展,导致办学质量不高,办学实力不强。
2.2 学科建设盲目求全、求大、求热
民办本科院校是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通常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应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然而民办高校的学科设置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学科建设缺乏总体规划,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不明确。盲目追求学科门类的大而全,没有重点、缺乏针对性,不断追求本科专业的数量,轻质量,贪多求全,分散了原本就很匮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有限的资源无法被充分地整合利用。
2.3 学科队伍分散,难以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民办高校办学时间较短,师资队伍建设大多依赖于引进应届毕业生和聘请国办高校离退休的老教授,因此年龄断层情况非常严重,尤其是35至45岁这一阶段的专任教师数量所占比例较少,学术中坚力量缺乏。且民办高校自己培养的高职称的人员较少,未能结合自身特点培养自己的学术专家。在学历结构中,随着硕士研究生的扩招,硕士毕业到民办高校任教师的越来越多,但博士数量相对较低,并且新进硕士大都来自同几所院校,思维方式、教学理念、知识结构等单一化。同时由于民办院校的性质约束,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学科梯队难以稳定。
3 改进民办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做好学科规划,建设特色学科
学科规划是学校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结合本校优势与特色,制订出的学科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科学的学科规划必须建立在正确认识民办本科高校的特色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民办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对自身特色的建设。大学特色建设的核心是学科专业特色,大学的优势是要在强调跨学科和文理渗透的基础上,突出(下转第191页)(上接第153页)建设高水平的某一个或几个学科以形成学科品牌优势和特色,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③鉴于民办高校的学科发展底子薄,各个学科之间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想要所有学科齐头并进发展是不现实的。民办本科院校应采取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准确定位,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紧密结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依托地方经济特色和自身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凝练确定几个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学科方向。
3.2 转变思想,确立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
观念上的转变和认识的提高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加强民办高校的学科建设,首先要强化学科建设意识,提高教职员工特别是领导对学科建设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着眼点,学科发展的水平对学校的发展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是大学办学的主要标志,学科建设是大学履行职能的载体。树立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龙头工程的观念,确立学科建设在学校整体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学校的各项工作任务应服从于学科建设。
3.3 以人为本,培养造就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
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学科是因为有一流的大师,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学科建设要与学术队伍建设相结合,不断增强学科的创新能力。注意营造环境,培育出适合优秀学科带头人产生的土壤,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采取灵活多样的用人方式,建立柔性用人机制,对优秀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鉴于民办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要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建设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科专业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团结协作,素质精良,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学科队伍,特别是要注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引进与配备工作。
3.4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教育教学研究,深化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相关行业、企业的合作,签订实质性人才培养协议,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职英语 选修课 课程设置
基金项目: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校本科研课题(课题编号Y1106)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职院校为社会各界培养了许多应用型人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高职院校在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上一直比较欠缺。近年来,各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英语课程大都是一成不变的公共英语必修课,学生们过分关注AB级证书的取得,致使公共英语的教学仍然只能停留在应试教育上,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往往只是会读不会写,能听不能说的“哑巴”英语,且知识面偏窄;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英语综合能力也普遍感到不满意。
高职公共英语选修课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普遍存在如下状况:课程设置没有充分体现个性化;起点较低的学生没有得到照顾,也没有给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发展空间;片面追求统一而忽视个性化和实用性的结合,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一状况严重制约了高职英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从各个高职院校的英语选修课开展的尝试和实践过程中我们总结出如下问题:一是选修课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没有形成科学实际的教学大纲,也没有设置预期的教学效果,基本属于走到哪算哪的自然状态,导致选修课成为必修课的复习课或补习课,或是大学本科层次的选修课;未能把握好英语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本末倒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选修课的功能;有些选修课流于形式,教学模式陈旧、授课内容单调,教学效果欠佳;二是教师开设选修课的随意性太强,由于师资力量或教学资源有限,有些选修课的开设缺乏充分调研和系统论证,大都由教师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定,随意开课,脱离了实际情况,从而导致了英语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不容乐观;三是学生在自由选择选修课时,盲目性过大,缺乏教师的建议和指导,在一定程度使学生的个人发展及人才市场的需求脱离;四是对英语选修课的认识不足且管理松散。许多学生和老师对选修课不够重视,学生为挣学分,老师为挣课时。选修课甚至面临学生“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尴尬。
高职公共英语选修课的解决思路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一系列的英文选修课, 例如英文经典作品选读, 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 中级口译,网上时文选读, 影视赏析等。作为高职公共英语的后续课程, 这些选修课都在各个不同的层面上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增强了学生的人文修养, 促进了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特别是英文电影赏析在各个院校都比较受欢迎,以其独特的娱乐效果和艺术魅力为这门课程赢得了大量的选修学生,并在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进一步促进英语语言技能的提高上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高职学生本身进入学校时的英语程度参差不齐,仅仅目前的分级教学远远不够, 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也已经从单纯的通过考试转向拓展知识面, 促进专业发展, 提高文化修养等多元化的需求转变, 因而在必修课学习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同时, 我们还需整合公共英语课程模式, 从课程设置, 课程安排着手开展一系列的基础选修课以促进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活动, 从而满足学生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需求, 既有利于起点低的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 又能给基础较好的学生更多学习空间,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主动思维, 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这种新的英语课程结构主要突出课程类型的多样性, 而多样性的课程类型的有机结合也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也顺应了学生身心发展,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公共英语结合英语选修课的模式既促进英语教学水平整体性提高, 也能突出教学的层次性。
对高职公共英语选修课设置的几点建议
1.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复制本科院校的模式
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对于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课程设置等各个方面都是不同的,我们可以参考并借鉴本科院校开设公共英语选修课的经验,但绝不能因为是选修课就直接盲目复制。毋庸置疑,高职院校的学生整体上英语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且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加强,不同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和英语学习动机差异较大,对英语学习信心不足;多数学生仍然以通过AB级作为主要的英语学习目标。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选修课应该是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好地学好必修课,解决基础语言知识问题,如英语语法、单词记忆、基础阅读等;给基础较好的同学提供更高的语言学习平台,拓展知识面,提高人文修养,如实践翻译、实用写作、语言与文化等。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英语选修课无论从学时、教材还是教学要求和目标方面都和本科院校是一样的, 这种盲目复制的做法忽视了学生的自身特点和需求差别。因此,对于需求多样但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并且英语学习动机差别很大的高职学生,我们要落实因材施教,培养应用型人才,就需要多样的选修课作为补充来弥补这之间的巨大鸿沟,直接复制本科院校的英语选修课的开设模式只能使它成为脱离实际的无根之木。
因此,公共英语选修课的开设要通过研究当前各个高职院校英语必修课的教学实情和存在的不足,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师资力量、课程目标、教学条件以及社会需求等因素的前提下,在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摸索和制订出一套适和各校学情和教情的、科学的、规范的、合理而实用的英语选修课体系,使高职学生能够走出吃大锅饭的困境,按需学习,因材施教,从而实现个性化、多元化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培养其良好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及交际能力。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及爱好,设计开设门类多样、丰富多彩,具有实践性的英语选修课,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2.建设高职英语选修课程群
课程群建设适用于同一受教育对象且内容具有一定相关性和重复性的课程群体的建设,是一组课程的整体建设,它不强调单门课程的系统性而是立足于课程群体的系统性建设。[1] 课程群建设是以某门课程建设为依托, 继而整合相关课程、 优化资源配置,重组课程结构,使基础教育和专业相结合。
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各异、参差不齐的现象在各校大多都是无法避免的, 英语学习需求总体上也具有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呈分散态势分布。这就要求我们选修课程设置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发展为本位的原则,以建设课程群的方式,考虑层次化和多元化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英语学习的不同需求,层次化是通过开设适合不同语言水平和能力的选修课程体现,针对水平不同的学生提供级别不同的选修课,比如既有基础语法课,也有较高层次翻译理论课,保证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课可选。多样化则是通过开设一些不同类型的课程体系,包含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等应用提高课程,在使学生获得一些语言应用技能、学以致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拓宽文化视野,增加人文知识,激发英语学习兴趣。我们将其大致归为四类:(1)语言知识群,如:语音、语法、词汇等;(2)语言技能群,包括英语视听说、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汉互译、英美报刊选读、英语演讲与辩论等;(3)语言应用群: 科技英语、商务英语、实用英语写作、科技英语、写作与翻译、职场英语、旅游英语、法律英语、文秘英语等;(4)语言文化群: 英美文学欣赏、西方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际、英美影视欣赏、中国文化等。
把选修课作为整个课程群进行建设,有助于系统地规划高职英语教学的补充和后续部分, 从而有效地补充和完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通过不断扩充每个选修课程群的规模,增加选修课程的数量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来满足个体需求,丰富选修课程的内容,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3.优化教学模式与课程管理
选修课课程群的建设有助于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内容的整体优化组合,确保高职英语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衔接顺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选修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开设时间基本上遵循语言知识群语言技能群语言应用语言文化群的顺序,首先通过提高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构建基本语言框架,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进而通过开设提高型课程使其具备一定语言知识基础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需求选择, 然后开设应用型课程,使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以及未来岗位需求选择,最后开设语言文化型课程,拓展学生知识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以提高人文素质。
针对不同的课程群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课程群中需制订新的、可操作的教学大纲和实施方案,教学大纲不应只是本章节内容的堆砌, 而是课程群中各门课程具体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大纲,应该还是学生自学的指导纲要。此外,选修课的教材选取要有针对性。由于各个学校选修课程的开设没有固定课程,也没有现成的课本, 有的采用教师自编讲义,有的由教师自选教材,甚至还有的是以讲座的形式,既没有教材也没有讲义,所以选修课不像必修课那样有统一的教材可以使用,无论使用现成教材,还是自主编写全新主题的教材,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删减使用,并且有必要建设配套的教学辅助材料,这样既有利于课程的有效展开,又有利于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科研水平和综合能力。
4.应用科学的评估考核方式
考试对学习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检查作用,不仅可以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获得的知识,而且可以推动学生的学习向最佳方向发展, 同时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 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能够找出教学过程中的疏漏,从而促进教学工作的改善。不同的选修课应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着重考核学生对语言技能的掌握、语言应用的能力。以语言知识考试+英语技能情景实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横向考核,同时还可采用形成性+终结性考试的方式进行纵向评定,如闭卷、 开卷、口试、读书报告、小论文等各种方式或几种方式相结合。终结性评估( summative assessment)可以评价和测量学生学业成绩,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对未来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反拨作用;形成性评估(formative assessment )可以提供动态、全面、准确的信息来描述学生的学习行为能力发展和成绩进步等方面的情况。[2]合理科学的考核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目的,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促进教学工作。
高职院校要开设好英语选修课,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师资力量、课程意义、学校的教学条件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因素,在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制订出一套适合学校实情的、科学的、规范的、实用而有趣的英语选修课体系,实现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张青妹,徐玲.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