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镇化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概念范文第1篇

0前言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东北、山西为代表的煤炭资源型城市陆续出现了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居民收入、资源环境、社会就业等诸多问题。由于大规模、高强度的资源开发,虽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源支撑,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生命和后续发展能力的代价,资源型城市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投资基本依靠国家、城市的产业超重化且结构的单一性、国内和国际贸易结构以资源性产品为主体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具体来说,主要存在着内部循环、飞地经济、外部性、经济波动等诸多现象。煤炭产业属于典型的上游产业,因而往往受到市场价格变化的重大影响,在价格上扬时,煤炭开采初加工产业成为高收益的“短平快”产业,资金等经济要素一拥而入,经济建设“无暇他顾”,其他产业难以得到有力的扶持和发展;在市场条件不好时,与煤炭开发相关的产业全线“溃退”,经济要素全面“紧缩”,资金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经济建设“无力他顾”,接续替代产业培育同样难以得到应有的支持。而城市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人口流动、户籍管理、产业发展、社保就业、国土交通、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等各个方面,这些方面相互存在着时间、空间、逻辑等复杂的联系。这就要求城市领导者善于系统思考和学习,能够从局部看到整体、从表面洞察到其背后结构,进而认识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寻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和稳定。文中为此具体探讨了基于煤炭工业的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发展。

1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内涵

1.1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概念城市建设是城市形态的重要基础,是市民生活的载体,无论城市规划还是建筑设计,无论生态环境还是人文景观,无一不是城市风格与品质的反映。城市的发展与变化首先体现为城市外貌特征的改变上,比如建筑、街道、城市公共设施。城市建设有很强的专业性,但城市建设不只是竖几栋建筑,造几个房子,它决定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凝结着某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和精神风貌。城市建设不仅在当下被市民和社会评价,更会在城市史和社会生活史中被深层评价

1.2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原则(1)以人为本:伴随着城市建设的深化,城市变得更为亮丽的同时,其功能也不断提升,并趋于完备。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市对于居民而言,无外乎良好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完善的商业服务配套设施以及发达、完备的基础设施,这是最基础的内容。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通过改善民生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城市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从整体布局到单体建筑,从建筑设计到环境设计,市规划局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普通百姓关心的住房建设规划到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规划,再到社区设施以及社区文化、医疗、养老、菜市场、公厕、绿地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管理,严格执行配套标准,确保配套公建按规划实施到位,均衡发展。这一系列规划,将进一步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大幅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2)合理布局,节能、低耗、无污染:在规划设计时,要力争做到布局合理,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的要求。(3)强调整体效果,科学配置,完善城市生态的类型和布局,最大限度提高系统生态总量,充分提高整个城市的总体功能。

2当前煤炭工业城市建设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现状

2.1空间布局分散首先是工业生产区的分散,由于一般矿产资源分布区域面积都有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平方公里,需要划分为若干个井田开采,井场间距一般在5km以上,从而形成一个个分散的采矿工业点;其次,在早期煤炭工业城市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要交通方式条件下,要求职工上下班单程时间不超过30~45min,这就使居民点必然随矿区呈现多点分散性布局。

2.2城乡交错分布对于大多数早期煤炭工业城市来说,由于城市空间布局的分散性,导致城市中心区与各矿区之间的空间距离较远,其间往往穿插分布着大面积的农田、水域、乡村等非城市化景观,形成城乡交错分布的景象。

2.3内部功能分区不明确部分城市规划中只注重地上形象工程,而忽视城市的公共服务功能。缺少城市安全保障的目标和措施、灾难应急方案、专项防灾减灾规划等,同时一些地方官员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改造可以提升城市品质,屡屡出现强拆现象,造成和群众的矛盾。同时目前政府对规划实施的力度还不够强,投入与规划有关人力、财力还不够多。规划不能停留在纸上,要确实加强规划落地能力。相关部门要加强规划的宣传,让市民了解城市发展规划,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建造城市经济增长级。

3基于煤炭工业的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发展措施

3.1总体原则一是实行产能控制,坚决淘汰浪费资源、缺乏安全保障的小煤矿,通过产业的升级优化和改造提升,巩固和增强煤炭生产优势。二是整合煤炭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改善市场秩序,支持大型煤炭企业发展壮大。三是实行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限制新上单纯的煤炭开发项目,按照煤-电-建、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等产业链群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煤炭的后续加工和相关产业,形成多元化的产业链群体系。四是重视煤炭开采利用的技术创新,创新煤炭技术服务模式和技术贸易机制,塑造煤炭技术和服务的新优势。

3.2设计与发展措施

3.2.1工业区布局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要尽可能立足煤炭工业现实和城市功能及工业园区布局,搞好规划修编,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专业规划。要做到规划适度超前,避免再修正所造成的浪费。要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做到规划出台后就不折不扣的执行,决不随意变更。要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对规划进行修编,坚决清理规划范围内的违章建筑。要合理利用土地,做到节约集约用地。要通过政府的投入和产业的发展来提升土地的价值,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如以建设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为战略目标,鼓励煤炭、电力与化工等相关产业联营,围绕发展大型坑口电厂、合成油、煤制天然气、聚氯乙烯等主导产业链,构建了以煤炭、电力、煤制油和天然气等为主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形态。其中,神华集团一期108万t/a煤直接液化项目已打通全流程;伊泰集团16万t/a煤间接液化项目已累计生产油品4.1万t,并在煤耗、催化剂等方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在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方面,每年计划安排矿业权收益专项资金6亿元,对乌海市、包头市石拐区、霍林河市、鄂尔多斯市等8个资源型城市的13个矿区、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规划治理面积约120km2。实现了大规模开采与脆弱生态区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资源保护性开采与生态环境治理相协调的绿色矿业之路,为全国建设同类型矿区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3.2.2居住区布局城市领导者要向书本学习城市发展管理理论。一要学习城市规划理论,合理布局城市空间,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强化城市规划的调控力;二要学习城市运营知识,广泛学习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调控、建筑节能、市政公用、建筑市场监管等行业业务,成为专家型领导,夯实领导城市发展的专业基础;三要学习现代管理理论,引入先进的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城市运行整体效率,保证城市公共服务质量。城市领导者要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城市发展实践经验。基层干部群众是城市建设发展的直接实践者,也是做好城市建设发展工作的根本动力。城市领导者应当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深入基层,真心倾听市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呼声,学结他们的鲜活经验。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市政设施建设运营、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调控等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上,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吸纳民意、集中民智,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3.2.3市政布局一是依托煤炭资源,拓展企业转型发展空间。根据煤炭上下游产业的关联关系,按照产业链发展模式,发展前向和后向连锁的关联项目,或通过与具有纵向关联特点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实现纵向一体化。二是依托园区发展平台,明确“技术创新基地、经济增长点和城市化支撑点”三位一体的园区功能定位,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三是建立和完善资源型城市转型、煤炭企业转产的资金投入机制。在发挥煤炭、冶金、焦炭、电力等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大力扶持非煤产业,使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重心转向更具竞争优势的产业领域。同时城市规划不能仅重在安排城市的形体建筑、街道,还要注重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人口发展的匹配。当人口发展出现超预期增长时,规划部门应及时统筹考虑,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不能任由一个个排污口肆意排污。一个城市的水出了问题,带来的影响一定是全方位的,会给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的健康和舒适度带来严重的问题。

3.2.4生态布局一是实行绿色开发策略,推进外部经济内部化,促进矿区生态重建和环境保护。二是实行清洁生产制度,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支持企业生产清洁化。三是要制定和完善环保产品技术标准,定期淘汰落后环保装备。四是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强化企业的环境义务。五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水平。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扶持资源节约型产业发展。积极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促进资源再生利用,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六是要重点抓好共生矿、废弃物、污染物,特别是污水的再生资源化和综合开发利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利用园区和工程的示范效应,推进技术和工艺扩散,走资源可持续利用道路。

城镇化概念范文第2篇

“城镇化”事实上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对比“十一五”以来我国城镇化所经历的以“速度扩张、数量增长”为特征的发展历程,此番城镇化概念的再度兴起,应以“新型城镇化”加以定义。然而资本市场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仍较为模糊,资金则倾向于简单的将新型城镇化理解为“钢筋+水泥”的造房运动,房地产及建材板块一时受到追捧。

新型城镇化仅仅是城镇化的简单延续和数量上的扩张吗?我们认为,过往的城镇化概念更多的强调了“硬件的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将向“软件的城镇化”发展;过往的城镇化为“物的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将是“人的城镇化”。围绕这种从内涵到外延的改变,投资者的思路应摆脱传统城镇化的藩篱,并把握新形势下的投资方向和策略。

传统城镇化:问题重重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的数据在51%左右,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已接近或高于80%。即使对比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其城镇化率也在60%以上。有分析人士指出,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达到70%才会稳定下来。因此从城镇化率的指标来看,我国城镇化的进程还远未结束。

然而自“十一五”以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尽管带来了巨额的人口红利,却又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以速度扩张、数量增长为特征的城镇化模式,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日渐削弱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发展问题凸显。

东兴证券分析师弓永峰认为:“虽然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但这是建立在广泛开展的‘县改区’、‘县升市’、‘乡改镇’等行政区划重新界定的基础上,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城镇化率快速提升。但实际上这样的城镇化质量并不高,并未在社会结构、城乡差别、基础设施等方面实现相应的跨越,因此我国的城镇化尚处于‘人口转移型’的初级城镇化过程中。”

新型城镇化:全新内涵

显而易见的是,新一届政府推动的将是全新内涵的城镇化,是在经济转型大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其立足点和目标都在于经济转型。

十七大报告全篇提及城镇化仅为两次,主要出现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章节中。而到了十报告中,全篇提及城镇化多达七次。光大证券的解读认为,更重要的是“城镇化”两次主要出现的位置——第一次出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相关章节中,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第二次出现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章节中,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换言之,城市大兴土木、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度开发房地产的模式已经“落伍”,新型城镇化固然会提高城镇化率,但已不再是“摊大饼”式修高架、征地拆迁、建高楼的老路。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区别于以往钢筋混凝土背景下的人口单纯转移,实现从简单的“要素与人口城镇化”变为“农民转为市民的城镇化”。

湘财证券指出,围绕着这一转变,将是一系列层面的变化,包括产业机构的转变,就业方式转变、居住环境转变、社会保障的提高等。

光大证券则认为,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简单引导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镇化至少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1;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依靠非公有经济推动中国经济转型,正常来说需要包含消除城镇内部的二元结构。2;城镇化要促进创新升级,提升工业生产效率,为服务业打开空间。3;城镇化意味着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粮食安全必须保障,所以离不开农业现代化。4;加快城镇化离不开房地产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5;既要重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也要重视培育新的城市群。

长期布局及投资方向

梳理传统的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差异,我们认为,传统的“钢筋+水泥”的进程依然会存在,但核心与重点却不在此,市场所理解的大规模基建投资建设以及相关的房地产、水泥建材等板块难以成为长期受益者,而“绿色环保、智慧城市、城市燃气、城市轨道交通、屋顶光伏建设”等领域则有望获得中长期的提振。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深入,以教育、医疗、社保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将快速发展,商业贸易、餐饮旅游、文化传媒等消费板块以及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也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城镇化概念范文第3篇

美股的今天就是中国股市的明天,从美股大牛中寻找投资机会成为机构投资者的布局思路。作为牛市急先锋的创业板市场,触摸屏、影视传媒、移动互联网、特斯拉、3D打印、机器人等概念股的疯狂上涨,正是其追随体现 。

本周市场的炒作线路:一是大数据概念股,受马云告别演讲看好大数据未来的鼓舞,浪潮信息、天玑科技连续两涨停,大数据概念股中线继续看好; 二是3D打印概念股,光韵达、中航精机双子星涨幅居前,笔者预测在月底召开的首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之前,相关个股回调仍值得期待;三是重组复牌概念股,华谊嘉信2亿收购多家广告公司、中房股份新东家嘉益投资背靠汇金公司,分别摘取涨幅榜首。

本周市场LED概念股表现异军突起,聚飞光电、三安光电、鸿利光电等涨幅居前。处于行业低谷的LED照明行业,其未来发展出路更多的看点应在触摸屏和电路板上,机构布局LED概念股显示其对该行业前景极为看好,预计其龙头个股会继续走强。

城镇化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生态发展 生态路径

新型城镇化概念界定及核心内涵

当前学术界对于“新型城镇化”这个概念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界定,但大体形成了以下的共识,即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一种包涵人、经济、社会、环境、城乡等多重因素的一体化的动态演进过程,并且这种一体化动态演进过程是向着良好状态演进,从根本上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仇保兴,2012)。笔者认为,所谓的新型城镇化,是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念,以市场经济为主,实现新型工业的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产业发展的结构均衡的同时使得生态和谐发展的道路。

通过表1中比较分析,可知新型城镇化内涵核心在于以下几点:第一,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同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相比较而言,价值取向产生重大转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全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第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更加强调全面性和协调性,表现在发展形态、发展重点、内生动力、空间结构等方面,对比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这种新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不仅主张推进社会整体层面全面建设,即要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同时也强调社会各个层面的协调发展,主张通过城市群建设、“四化同步”、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层面的建设,实现城镇化的全方位发展(彭红碧、杨峰,2010);第三,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在发展方式和外生动力方面发生变化,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走集约型发展道路,通过加强协调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和政府的调控作用,努力拓展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最终实现生态化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新型城镇化生态化发展必要性

(一)城镇化与生态建设交互耦合的关系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是一种交互耦合关系(辜胜阻、李睿,2013)。主要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阻碍作用。这个阻碍作用主要是通过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城镇交通扩张等方面来破坏生态环境。一是人口城镇化使人口密度增大,增加了生态环境的负担,加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二是经济城镇化会进一步地使得政府因所需GDP政绩而要求企业加大生产力度,从而造成某些市场供给过剩,同时也会加剧资源或能源承载能力下跌;三是城镇交通扩张压缩了生态环境的空间,同时汽车尾气的污染强度也大大增加。第二,生态恶化会加剧城镇化限制效应发生的可能性。其一,生态恶化会直接破坏城镇化区域内人居环境,进而使得区域内城镇居民居住舒适度的降低,而这势必也会影响城镇化发展进程;其二,生态恶化影响到原先良好生态投资环境,进而也就降低了外部区域对本区域的投资力度。

(二)目前城镇化过程中所凸显的“表面痼疾顽症”

随着改革的不断加深,我国城镇化发展凸显出一系列的“表面性痼疾顽症”:一是城镇绿地不足。城镇化带来人口数量增多,建筑用地增加,致使城镇绿地面积急剧缩小。二是大气污染程度较高。从2013年空气质量报道看出,随着改革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深,空气污染的治理已经显得刻不容缓。雾霾天数不断增加,PM2.5 数据值不容乐观等。三是城镇供水紧张。城镇化导致人口增多,对水的需求量增大,产生的生活污水也相对较多。

新型城镇化生态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现行城镇规划观念陈旧

现行城镇化规划观念的时效性和观念陈旧性问题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镇化的发展和建设方向。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规划中仍然隐藏了诸多瑕疵,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一是当下我国城镇化建设与发展规划理念较为陈旧,所追求的城镇建设价值单一,没有将经济、社会与环境等因素进行统筹考虑,仅仅只是将城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比重加大,但是忽略了建设与发展城镇中所处在的政策等软因素(沈清基,2013)。二是城镇规划缺乏长期性与稳定性。规划内容调整的随意性大,很容易被人修改。三是城镇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我国的城镇规划缺乏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比如在对主导产业选择、产业功能布局方面,没有很好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

(二)非生态化的产业结构

强大的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和支撑。目前我国城镇产业的污染排放量居高不下,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首先,乡镇的企业加工主要是依托于第二产业,但是这种乡镇模式仍然是以非生态化发展模式(总体是高污染、高能耗等)为主。其次,全国范围上下各层级政府在响应中央传达新型城镇化目标时,没有根据本地区城镇化建设发展实情,过分和盲目追求城镇化发展政绩,进而未能有效地发挥出城镇化建设资源的效用。最后,未能从宏观层面上全局协调和统筹全国范围上产业合理分布,各地区盲目跟风,追求产业的全面发展,造成产业结构趋同,发展内耗严重,最终造成区域间非一致性协调发展。

(三)城镇发展的生态环境恶化

第一,土地资源的破坏。在发展和建设城镇化过程中,各个地方政府为了实现本地区所谓的“合理形象项目”所造成的形象工程,进而放开本该发挥地区经济效用和人居保障效用的土地资源管制,使得这些资源遭受浪费乃至绿植惨遭损害,土地面积不断缩小,形成恶性循环。第二,环境污染严重。城镇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这些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水中,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不仅仅是水质污染,还包括了空气污染。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空气质量急需改善,而这也显得刻不容缓。第三,城镇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只注重形式上的美观而忽视了实际需求(许崇正、焦未然,2013)。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生态路径

(一)制定城镇生态科学规划

科学合理的制定城镇规划对于新型城镇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首先,城镇生态化建设应当坚持长远利益与中短规划相匹配,统筹和协调经济、社会(个体、政府等)、生态三方效能,从而促成生态城镇规划因时因地相互协调发展。其次,及时将生态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相结合,走出一条能改善当下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情况的新型生态化城镇化发展道路。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城镇规划,以求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仇保兴,2010)。再次,要因地制宜地对城镇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和布置。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生态建设要求,确定合理的主导产业,合理安排城镇的空间结构和布局,合理布局基础设施,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二)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并促进生态化转型升级

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调整与优化。其一,在城镇化过程当中,要促进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大力发展适合本地的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进而为创造出经济增长点的提供可能性,推动新型城镇化向生态化发展道路前进,以期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三大效益(经济、社会、生态)的优化整合(张占斌,2013)。其二,针对不同的行业采用不同发展策略,对于本地区的重型工业,要因地制宜的选取有益于本地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的项目进行重点建设,要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其三,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以生态化科学发展为发展理念,积极合理推进第三产业在各地间布局、进而实现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最终为第三产业发展打造出良性循环的外在软环境。

(三)积极推动城镇环境生态综合治理

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协调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王小刚、王建平,2011)。为了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应当积极地运用综合策略来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一是加强对城镇中重点污染源的监控与治理,严厉打击污染城镇环境的行为。二是要合理有效地配置当下城镇土地资源。随着改革的深入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势必会挤占城镇周边农垦用地,使得城镇土地资源急剧减少,这些状况在某种程度上是会引发后续的城镇生态问题。三是积极提高城镇的绿化空间利用率,加强城镇的绿化建设,改善城镇的生态环境。

(四)构建生态化城镇基础设施体系

积极建设新型城镇化就应当是基于坚实的城镇基础设施,有助于破解城镇发展外在环境污染乃至破坏问题,同时也能较大程度地引导城镇居民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倡导生态观念。然则基础设施建设在城镇化发展视角下大体上包含了有形的和无形的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在有形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笔者认为主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建设符合本地城镇实情的交通运输系统,要综合推动布局合理的基础交通方式(如城乡公交、城镇公交、公共自行车方式),以此来减轻交通压力和良性互动发展生态城镇;倘若是城镇规模较小,大力鼓励城镇居民以自行车为主甚至采取步行方式出行。二是重塑范围宽广而又高效的公共照明系统,根据本地能源利用的实际情况,要在城镇公共照明系统中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既能避免产生环境问题,同时也增大了对再生或者清洁能源多次使用的可能性。三是推动城镇废物(如生活垃圾、生活废气水等)处理设施建设,以期能有效地实现废物垃圾、污水的无害处理,这是从源头上杜绝了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中环境问题的产生(焦国栋,2011)。在无形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笔者认为要加大宣传城镇生态化发展理念的教育力度,积极有效地去鼓励城镇居民转变生活观念以及消费方式,能从理念乃至思想上去引导城镇未来发展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

2.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4)

3.辜胜阻,李睿.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J].中国金融,2013(4)

4.沈清基.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3(1)

5.许崇正,焦未然.找准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点[J].改革与战略,2013(12)

6.仇保兴.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中国发展观察,2010(4)

7.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

城镇化概念范文第5篇

去年春天,温州金改的主题投资让主力游资创造了浙江东日(600113)16个交易日从6元上涨到17元的炒作神话。今年春天,主力游资神秘般的消失,主题投资如过眼烟云,涨停启动后缺乏了连续攻击性。上周笔者提示的城镇化概念股由于传闻全国城镇化会议不在4月召开,使得以海南岛、崇明岛为龙头的城镇化概念股经短暂上冲后偃旗息鼓,笔者判断其炒作周期后延。

目前市场投资风格最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全流通背景下机构控盘新长庄牛股模式流行;投资标的主要是绩优股,尤其是中小板、创业板的中小盘成长股更是风生水起。

本周市场主流热点,主要通过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文化传媒、摘帽概念股、城镇化概念股得以表现。

国土部关于《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指导意见》,确定在上海等十省(区、市)开展试点,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对城镇化概念股的土地流转概念股形成利好。中华企业以拥有崇明岛4655亩土地资源和上海自贸区多重题材表现靓丽。此外现代农业概念中的全柴动力、益生股份也表现不错,更有建材板块中的巢东股份、光正钢构、浦东建设也是涨势喜人。

另据国外媒体报道,未来全球新技术革命在三个方面呈现出惊人的发展,一是云技术带来的互联网;二是智能技术;第三是生命科技。本周涨幅居前的小盘成长股印证了以上的观点,以得润电子、士兰微、掌趣科技为代表的电子信息类股票,以千红制药、四环药业、江苏吴中为代表的生物制药类股票,以华策影视、光线传媒为代表的文化传媒类股票,成为弱势市场中一道风景线。

由于沪深交易所了新的退市规则,摘帽规则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对公司基本面发生的巨变,公司业绩或许出现拐点,星美联合、青鸟华光、罗平锌电等低价摘帽概念股出现连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