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且行且珍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Cat’s in the Cradle”的诞生有一个故事。作为一名歌手和慈善家,Harry总是奔波于追寻自己梦想的旅途中。在他的小儿子出生时,他甚至没能陪在自己妻子的身旁。出于遗憾,他的妻子Sandy依据此事写了一首诗,而“Cat’s in the Cradle”便是Harry在妻子这首诗的基础上改编而来的。整首歌讲述了一个父亲一味追求事业的成功,而无法留出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孩子成长的故事。孩子出生时,父亲喜悦不已,但却没有时间在一旁守候,因为他必须为担负起家庭的责任而奔波;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迫切希望父亲能陪自己玩耍,可是忙碌的父亲却难以满足孩子的要求。父亲把团聚的时光定在未来,一直搪塞孩子说:“We’ll get together then. You know we’ll have a good time then.”尽管如此,儿子对父亲还是十分崇敬,儿子的嘴里常挂着一句话:“I’m going to be like you, Dad.”时光荏苒,多年之后,父亲成了退休在家的“闲人”,而儿子却成了父亲年轻时候的“翻版”——为事业与生活奔波而无暇顾及身边亲人的“大忙人”。父亲希望儿子能常回家看看,而儿子却重复着父亲当年的话:“We’ll get together then, Dad. You know we’ll have a good time then.”历经世事沧桑的父亲此刻十分无奈,只能满含酸楚地感叹:“He’d grown up just like me. My boy was just like me.”
这首歌真实而直接地反映了事业与家庭之间的平衡问题。当代社会中,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精力大多投入到发展事业和实现自我价值中,人和人之间的温情逐渐被忽视。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的人就好像是在大海中航行的野心勃勃的水手,想要自由漂泊,盼望刺激的旅程。然而,漂泊与刺激并不是人生旅程的全部,人生的旅行需要冒险,同样需要休憩,亲人与亲情组成的家庭便是供我们休憩的温暖港湾。生活这片海洋时而平静,时而汹涌,但只要有家庭这个温暖港湾存在,生活中出现再大的风浪我们都不会感到绝望。
1981年,Harry在离家去参加一场会议的时候死于车祸。让人唏嘘不已的是,他将要参加的那次会议的主题便是如何规划职业生涯从而能够留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家人。斯人已逝,只留下了这首歌来告诫我们每个人,不要总是将家庭团聚放在未来的日子里。家庭带给我们的温情与暖意是上帝赐予我们每个人最好的礼物,我们对之要格外珍惜。正如Harry的妻子Sandy在2009年的一次采访中所说的那样:“You have to grab that chance when you have it.”时光不能倒流,别等到失去之后才追悔莫及。且行且爱,且行且珍惜,愿每个人都默默护佑着身边至亲至爱的家人,相依相偎,相伴一生。
Cat’s in the Cradle
My child arrived just the other day.
He came to the world in the usual way,
But there were planes to catch and bills to pay.
He learned to walk while I was away,
And he was talkin’ ’fore I knew it,
And as he grew, he’d say, “I’m gonna be like you, Dad.
You know I’m gonna be like you.”
And the cat’s in the cradle and the silver spoon,
Little boy blue and the man on the moon.
When you comin’ home, Dad?
I don’t know when, but we’ll get together then.
You know we’ll have a good time then.
My son turned ten just the other day.
He said, “Thanks for the ball, Dad. Come on, let’s play.
Can you teach me to throw?” I said, “Not today.
I got a lot to do.” He said, “That’s ok.”
And he walked away, but his smile never dimmed,
And said, “I’m gonna be like him, yeah.
You know I’m gonna be like him.”
(Refrain )
Well, he came from college just the other day,
So much like a man I just had to say,
“Son, I’m proud of you. Can you sit for a while?”
He shook his head and said with a smile,
“What I’d really like, Dad, is to borrow the car keys.
See you later. Can I have them please?”
And the cat’s in the cradle and the silver spoon.
Little boy blue and the man on the moon.
When you comin’ home, Son?
I don’t know when, but we’ll get together then.
You know we’ll have a good time then.
I’ve long since retired. My son’s moved away.
I called him up just the other day.
I said, “I’d like to see you if you don’t mind.”
He said, “I’d love to, Dad, if I can find the time.
You see my new job’s a hassle and the kids have the flu.
But it’s sure nice talking to you, Dad.
It’s been sure nice talking to you.”
And as I hung up the phone it occurred to me,
He’d grown up just like me.
说起来,我们两个成为那么好的朋友,闺蜜,是我身边其他朋友万万没想到的。我们两个的性格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我爱疯爱闹,你却总是安静又内向。其实那时我也很奇怪我们是这么玩到一起去的。
但不管怎样原来那么多一起疯过笑过的朋友里,剩下的也不过就几个。也真的感谢你还能在我身边,而我心中最珍惜的人必然有你的一个位子。
我们这么多年的相识中发生的事已经模糊了,可只要旁人给予过往的一点点影子,那已经模糊的身影就能立刻浮现在眼前。那些愉快,那些不愉快。
现在的我,不再像过去一样小气,不讲理。我也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努力去包容。
现在的我们,也要仍像过去那样,每天寻找和发现着快乐,无忧无虑。
文/ 林迪慧
近期,有关陶瓷行业的负面新闻迭出:最高法院公布老赖黑名单,33 家陶瓷企业上榜;各地大部分企业停窑潮来临;山东临沂24 陶企环保不合格被关停整顿;福建闽清陶瓷企业从252 家减至42 家;市场惨淡,南京瓷砖企业被动降价;6 天时间,连续三家陶企接连陷入倒闭风波……除此之外,国内陶瓷市场疲软也有目共睹,陶瓷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这无疑给行业释放出,“倒闭潮”已由猜想转变为客观事实的重要信号。
环保是“劫”
舆论强势关注的工业废气排放,让政府痛下决心大力整治大气污染,一直被视为“高污染”行业的建陶行业,又再次轮回到了生死危机的关头。提及环保,行业人士打了个比喻:环保是悬在建陶行业头上的一把锋利的砍刀!
6 月4 日,在又一个“世界环境日”到来的前夕,环保部公布了《2013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公报显示,去年74 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仅3 个达标。同日,环保部长周生贤在《人民日报》刊发言论《坚决向污染挑战》,再次向全国人民展现中央政府铁腕治污的决心。
一直被视为“高污染”产业的建陶行业,自去年以来就成为了环保部门重点整治对象。
去年以来,国内多个陶瓷产区颁出了“煤改气”限令,福建产区已在去年完成了改用天然气的改造,辽宁法库产区、广东肇庆产区则把时间定在了今年年底,其他的基本上也定于2015 年年底前完成改造。
而在近段时间内,国内各陶瓷产区相关的环保事件也是层出不穷。
福建泉州陶瓷企业遭遇限气停窑尴尬,生产无法保障,企业叫苦连天;佛山市禅城区也率先其他各区向区内陶瓷企业提出了整治的时间节点,要求企业逐步完成清洁生产改造和污染排放达标治理;因环保状况未达标,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4 家陶瓷卫浴企业被勒令停业整顿,而今年以来整个罗庄区被勒令整顿的企业数量达到了114 家之多……各大产区系列环保政策“咄咄逼人”。
小企业被关停,中型企业面对整改,改不好也逃避不了关停的命运,大企业也在寻求蜕变。
针对由此带来的“阵痛”,近期有42 家陶瓷企业“公车上书”要求放宽国家环保部出台的《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随后,国家环保部在网上做出公告,同意修改国标,陶企获得阶段性的胜利。
尽管环保部已赞成修改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陶瓷行业躲过一劫。企业不能一味指望国家降低标准,而应加强自身在环保节能方面的“内功”,煤改气不是一劳永逸,陶瓷企业应继续主动研发减排新技术,自觉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和环保义务。
市场之“软”
市场之疲软,尤以陶瓷企业大肆在终端市场做推广、促销以拉动产品销量的现象,凸显出了行业极不景气的现状及供大于求的发展瓶颈;而国外市场“反侵销”风暴的愈演愈烈,更是让市场雪上加霜,出口市场“四面夹击”;无论是陶瓷工业中心佛山,还是江西高安、山东淄博、福建泉州等产区,“卖场门前鞍马稀”成为各产区普遍现象。
无论是哪个产业,在高速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都容易被掩盖。如资金实力不强,品牌没有影响力,产品定位不清晰,企业管理体系不成熟等。在大刚性需求的年代,这些问题,即使严重存在于一个企业中,也不影响其赚钱和壮大,更不至于危及企业生存。然而,经济环境一旦缓慢下来,这些问题若不能妥善解决,可直接导致企业倒闭,这并非危言耸听。
据有关部门公布的“2014 年上半年陶瓷产业景气指数”显示,5 个月来该指数一路下滑,最低跌至97.10 点,直至6 月份才有触底回暖迹象。从佛山陶瓷价格指数来看,1-6 月份佛山交易的共70 多种代表品指数中则显示连续3 个月下跌的产品达到40 多种,成交量环比跌幅12.12%,相比去年上半年销售保持50% 的增长,今年上半年的增长幅度持续下降;从全国陶瓷产品的销量上看,2014 年上半年陶瓷行业总体销售额相比去年则下降了将近10 个点。
在供过于求的形势下,陶瓷产品的利润率越来越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 年1-4月全国陶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9.54%。其中,4 月份完成利润总额16.82 亿元,同比增长12.89%,增速环比下降16.65 个百分点,为前4 个月单月最低值。
国内市场低迷,出口市场何意?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3 月我国陶瓷砖出口量、出口额同比增速大幅下滑,双双跌落至负增长,其中出口量累计2.14 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44%;出口金额15.38 亿美元,同比下降4.34%。国内市场供过于求产能过剩,利润持续降低;国外市场出口受阻,整个行业的供需状况进一步失衡。
随着中国经济在国际社会的提升,西方国家针对中国经济地位而开展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有增无减,陶瓷行业也未能幸免。据记者调查了解,仅以佛山产区为例,今年上半年共遭遇6 起反倾销摩擦案件,比2013 年同期增长20%,涉案金额1.4 亿美元,涉案企业达279 家,其中涉案产品和企业主要是建筑陶瓷等具有传统出口优势的建材产品和企业。
另一方面,“绿色建筑潮”势必加重修材市场疲软。
限购之“痛”
此前,由于出口市场“四面夹击”,曾被视为“印钞机”的陶瓷行业迅速沦为微利行业,高利润的房地产业成为不少企业的新目标。据悉,约七成佛山大型陶企涉足房地产。
然而,层层加码的楼市调控政策,让陶企的“地产梦”破碎。这里可用一句话概括之:房地产市场兴则陶瓷行业市场兴;房地产市场衰则陶瓷行业市场衰。
据国家统计局的“2014 年1-6 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显示,与去年楼市的“高歌猛进”迥然不同,2014 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降价范围和幅度进一步扩大,住宅销售上半年呈量价增速双降态势,数据显示,1-6 月份,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42487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相比去年全年的17.5%下滑25.3 个百分点;住宅销售额25632 亿元,同比下降9.2%,降幅与去年全年增长26.3% 相比,下滑35.8 个百分点。相比较去年,今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出现了销量大幅度下降的趋势,甚至在一些二三线城市房地产销量下降幅度达30% 以上,某些城市即便价格一路下调依然无人问津,显然,对于陶瓷厂而言,他们可吃的“肉”越来越少。
突围之“困”
始于2008 年金融危机的市场疲软延续至今,让陶瓷企业倍感融资之急。合资、并购、上市,近年来,陶瓷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寻求突围的模式频现。
从最初的大鱼吃小鱼,到如今为整合资源做大企业的横向并购、为构筑全新竞争优势和产品链条的跨界合并、为谋求国际化发展与经营的跨国并购等。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且采用直接并购方式,可加速做大做强的进程。
一些一、二流品牌企业在市场削弱的情况下扩大生产线,形成“寡头化”发展趋势,比如,目前佛山排名前列的几家陶瓷企业,如新明珠、东鹏、鹰牌、宏宇等,他们动辄四五十亿的销售收入,这不是一般小企业可以媲美的。
企业如何自救
在当前内忧外患的情势下,企业需要重新思索,下一步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 解决当前困境的方法有哪些?
概括而言,技术改造成为了企业的唯一出路,在政府推出的“限改令”中,天然气成为推行清洁能源生产的首选;然而,改用天然气却会大大提高陶瓷企业的生产成本。
企业生产、工人工资成本的急剧上升、营销推广需要的巨额费用等都在吞噬着企业的利润空间。综观行业态势, 每个企业都明白现在成本增加是陶企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 但是又要必须去解决它,解决好了, 企业进入长期的良好的发展;解决不好, 可能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在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只有自己去选择策略去应对,至于是对,是错,是生是死,是强是弱,经过市场的浪潮检验后就知道了。
拓展产品功能,扩大产品应用范畴并提升其附加值。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没有自己的设计师团队,没有资金更新设备,那么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食物被分流,最终只能被淘汰出局。企业需要借助设计从中突围出来,积蓄设计力量占据行业领导地位。
在今天这种形式下,陶瓷企业要运行,必须环保达标,如果不达标,就等同为醉驾,被禁止上路,这道“栏杆”下来以后,陶瓷企业自查自纠,更新设备,努力达标,改变以前“野蛮排放”习惯,就显得非常迫切。
此外,在银行贷款方面,陶瓷企业之间“马太效应”凸显,银行贷款就像一个变压器,对于一些优质企业,中国的银行就是这样:哭着喊着追着赶着企业屁股后面放贷,使本来就已肥得流油的大企业拿着钱更新设备、购买能力方面更加强大;而嗷嗷待哺的中小企业哭着喊着追着赶着银行屁股后面求贷,银行却祭出种种准入门槛绊得中小企业鬼哭狼嚎坐以待“币”!
最典型的的是前段时间各方媒体报道的许多陶瓷厂往往是正常运作的,但是因为银行贷款到期,供应商正常支付停止,工人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导致“内乱”,企业在营销上创建的渠道受到损害,产品无法进行正常生产。
最后,陶瓷行业面临的其他压力还有企业老板个人的决策方面,决策的对错往往与企业老板的个人修养、社会经验、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有关,当企业陷入亚健康的状况的时候,如何让情况变得不更加糟糕,如何停止企业的下坠而回到上升通道,这时候老板及其团队都显得非常重要。而现在能看到的情势是中国民众在焦虑中观望, 很多老板则在想法“跑路”。在环境整治的成本、后果分担上,企业和民众相互承受着此消彼长的份额,企业不肉痛,民众就要面临“会呼吸的痛”( 大气污染)、“会吞吐的痛”( 水污染)。
可以说,环保整治是否得力,一个重要的观测指标就是,作为主要污染物排放源的工厂企业是麻木不仁还是痛觉灵敏。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微信活跃用户数量增幅达到惊人的1104%,从2013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一季度,微信用户的增长率稳定在1098.8%。在亚太地区主要国家,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微信牢牢占据通信类应用用户增长率首位。
微信的迅猛发展,使得其用户数量在去年顺利突破6亿人。依托庞大的用户群,也为品牌企业利用微信平台探索各种赢利模式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在青岛芳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常胜看来,微信营销的市场才刚刚打开。
微信商机
“现在,许多人也许不会时时刻刻都盯着电脑,但大多数人却是无时无刻离不开手机。”在常胜看来,微信的推出,大大加强了许多人对手机的粘性。
的确,用微信分享生活状态、同朋友交流、获取资讯、甚至联络工作,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习惯,微信显然已经深入到许多消费者的生活之中。因此,如果企业能借力微信平台将自己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将对品牌未来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而微信本身的特性,显然也非常适合品牌宣传及电商发展。
“现在许多人几乎一有时间就习惯性地刷新朋友圈,而在朋友圈里销售东西的小商家也越来越多,他们利用的就是微信熟人圈子的特性。”广东盛世商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张海峥告诉记者,在电商平台上购买东西,大家往往会心有疑虑,但是对于身边朋友推荐的东西,消费者往往会有较高的信任和接受度。
在越来越多的小商家开始利用朋友圈投入到微信电商的阵营之时,不少品牌企业显然也不愿放弃这一商机。
“许多品牌企业都有自己的微信公共账户,除了日常产品信息及促销活动的更新之外,账户下方也设有产品购买的链接入口。”常胜告诉记者,目前直接在微信销售产品的企业还不是很多,“这主要是因为腾讯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弱化微信营销的功能,在对微信的发展策略上走得一直比较谨慎。”
但微信的谨慎并不代表其放弃电商市场。张海峥告诉记者,腾讯在入股京东之后,有意同京东一起打造微信商城,拓展移动客户端上的电商市场,因此,未来微信肯定会加强在电商部分的投入推广。
随着移动电商时代的来临,茵曼董事长助理徐显灵认为,这将给品牌企业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机会。“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能有效的将用户的碎片时间利用起来,很多人可能在等车、等人的间隙,就可以用手机浏览资讯及上网购物等。”
对此,常胜表示,能否把握住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对品牌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他看来,利用微信平台进入移动互联网市场,对企业来讲是一次性价比颇高的尝试。“目前,品牌申请微信公共账户的费用相对较低,这也得以使品牌花最小的成本进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阶段。通过微信平台,品牌方不仅能够有效进行客户管理,节省人员开支及沟通成本的费用,同时,品牌方能够通过微信消息的每日推送,同客户之间形成更紧密的互动机制。”
但品牌方的微信消息该如何推送,品牌的宣传信息怎么能让消费者更好地接受而非引发反感情绪,如何平衡互动和营销之间的关系,显然也成为摆在品牌方面前的一个难题。
物极必反
前段时间,有人针对微信做过一份调查,调查显示,47.3%的人认为微信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32%的人觉得微信让人失去了个人空间,除了朋友圈的资讯鱼龙混杂外,其也逐渐有演变成淘宝网的趋势。逃离朋友圈,也成为越来越多微信用户的心声。
张海峥告诉记者,她在同很多品牌公司的接触中发现,不少品牌虽然每天坚持在微信推送消息,以及通过微信配合线下渠道做一些促销活动,但效果都不是非常理想。
的确,利用熟人关系进行营销的确容易取得消费者的信任,但如果对营销的尺度和方式把握不好,便极易引发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因此,品牌企业如何通过推送消息宣传企业的同时,又不引起粉丝的反感,显然是一门技术活。
对此,靠线上平台起家的茵曼显然对此颇有心得。“其实,各个平台有自身不同的属性,品牌方应该根据其特性来进行利用,不能混为一谈。”徐显灵告诉记者,茵曼目前只在电商平台中做营销,在微博平台中做一些促销活动和宣传推广活动,对于微信平台,茵曼大多情况下都是在分享一些关于慢生活方式的东西,例如一些养生知识、生活技巧以及消费者穿着茵曼服装在各种生活状态下的一些心情感悟之类的东西。
徐显灵告诉记者,在他看来,企业在做微信营销时不能简单地用流量的购买转化率来计算,而应该将其拔高到品牌文化推广的层面上去做。
与此同时,徐显灵认为,微信平台除了能实现品牌推广之外,对于节省企业成本,提升用户体验也有很大的帮助。
有体验有未来
“我很怕顾客一直问客服有没有货、这个尺寸他能不能穿、货发了没有之类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跟产品本身并没有太大关联,对品牌方了解客户的审美喜好也没有太大的帮助。但即便一句‘亲,在吗?’这种没意义的问题,所要消耗的人员成本支出却非常大,因此,我更希望顾客同客服之间的交流能更加有内涵,能对彼此有所启发。”徐显灵说道。
对此,茵曼便在官方微信的下方加入功能性按钮之后,可以让顾客可以实时查询货品库存、订单进度、物流状况等信息,在提升客户购物体验的同时,也极大地节省了品牌方的人员开支。
方便品牌加强客户管理也是微信平台对企业意义重大的一项功能。“这也是很多品牌有意将消费流量引入微信客户端的一个重要原因。”常胜告诉记者,微信能让品牌方通过对订阅粉丝的分析了解自己目标受众的喜好,从而及时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修正。
1、且行且珍惜的上一句是:相离莫相忘
2、且行且珍惜是一个汉语词汇,指一边走着,一边珍惜着。“行”意指人生路上的过程,“珍惜”意指对于过往的态度,需要保持留恋,感激曾经的人与事。出自《辞海》。
3、且行且珍惜是,2014年3月31日,马伊琍微博回复文章出轨事件,用到的词语。
4、全文如下:“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网络大神随即拼凑出了几句貌似古诗的句子:“看山思水流,触景进乡愁,问君意随流,绵愁几时休,念己勿念欲,行己知行义,相离莫相忘,且行且珍惜。” 其中“相离莫相忘,且行且珍惜”(出自辞海)。意指即使分离也不要忘记我们之间的情谊,既然我们已经有了深厚的情感,就要珍惜我们之间的感情。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