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职教材

高职教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职教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职教材

高职教材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教材;量质矛盾;教学效益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还在进行多方面的不断探索。同样高职教材还在寻求合理、实用的过程中。一本好的教材要有合理的量和优秀的质,教材合理的量指所涵盖知识量的多少,而优秀的质则包括教材量所涵盖知识选择的合理性及其结构合理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等。要编著出好的高职教材,就要去正确处理好量质之间的矛盾,实现高效益的教学过程,达到高职教学人才培养目标。

一、探析高职教材量质矛盾的必要性

社会发展要求高职教材合理的量和优秀的质。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促使科学知识迅猛膨胀,各行各业对工作者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对教学要求内容精炼、技术实用、方法有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材已不能满足求学者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面对科学知识量增多,而大部分课程教学时数相对减少这一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突出矛盾,同时为培养创新人才这一突出主题,通过对教材理想地建构成为解决上述矛盾的重要的途径之一。教材理想的建构就要求教材内容涵盖合理且精炼,达到一定的量,又要能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效果的质,即教材应有理想的量与质。而在教材理想量与质的建构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以下的矛盾:逻辑关系知识、理论知识与实用知识之间矛盾;未来学生发展的扎实知识基础与实用知识之间矛盾;需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面与实用知识之间矛盾。

教材合理的量和优秀的质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重要环节。对高职教材内容普遍观点是够用即可,且够用的范畴普遍定义为学生毕业后在本专业工作够用即可。基于够用的指导思想,许多教材体现出知识过于简单或狭隘,而笔者以为要从广义上去认识够用的内涵,即要考虑学生应付毕业面对的工作岗位的应用,还要考虑创新能力、转型适应能力、后续学习新知识能力等等应用,这样才可培养出适应就业面要求宽、适应知识和生产技术更新快、有创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要达到广义的够用的目的,就要求教材合理的量和优秀的质。

正确认识教材合理的量和优秀的质之间的矛盾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基本。教学效益同样要讲究投入少而收益丰,即用相对少的教学内容,用相对少的学时,给学生传授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更高的、面更厂的能力。恰当的内容、好的结构可起到提高教学效益的根本作用。一本具有合理的量和优秀的质教材要打破传统模式,依据教育宗旨和规律,从浩瀚的人类“文化内容”中精选出来作为“教育内容”的文本知识,并且进行科学构建,这些知识不能简单地只为学生运用或者所有要用的都编入教材。对内容合理筛选、补充并科学地组建,才利于教师施教时条理清晰、逻辑关系准确、简洁易懂、分量合乎学生认知规律;才利于学生迁移知识,构建学生能力。编者编书时在对内容筛选、补充并科学地组建过程中,要求考虑区分知识的类型和轻重缓急,处理好量质矛盾。

二、高职教材量质间蕴含的矛盾

1.逻辑关系知识、理论知识与实用知识之间矛盾

实用知识通常指应用类知识,且只对应所学专业,即学生掌握该知识毕业后直接用于面对本专业岗位的生产实际,并且不考虑相关的其他知识,甚至不考虑或少考虑掌握实用知识的逻辑关系理论。而逻辑关系知识、理论知识主要指形成某个结论性知识的中间过程,如推理过程、机理等知识。逻辑关系、理论知识的取合直接影响到编书的量,另一方面也必然影响到质。不注意逻辑关系、理论知识的取舍必增加编书的量,增加授课时数。逻辑关系知识、理论知识对学生认知应用类知识、丰富知识量无疑是有利的。面面俱到的逻辑关系知识、理论知识必然有一类是在课后或闭上书本后就被学生忘记的,学生毕业后再也不会用上;另一类是有利于学生不断学习发展、有利于学生不断创新的。当然还有一类介于二者之间的,对能力培养影响不大或影响较难确定的逻辑关系知识、理论知识。掌握了逻辑关系知识、理论知识,就如同获得一把钥匙,有了它就可去开启其他知识的大门,可去获得其他更多的知识。而且一些逻辑、理论知识可起到举一返三使知识裂变作用。基于教学效益要求,这就要求教材编写者正确地、精心地对逻辑关系、理论知识进行选择或正确的处理。

2.发展的扎实基础知识与实用知识之间矛盾

在高职教学中,如果狭隘地理解实用,就必然忽略人才很关键的一方面就是发展。对人才认识和评价是随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而发展的,社会和科学技术在不同阶段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同。首先从知识文化层面轨迹看,由于新科技的不断更替,大多数工作要求人的知识程度在不断更新或扩大,早年人才的知识、技术到现在就变成普遍人具有的了,因而早年是人才到现在如不注意知识技术更新和提高,就不称其为人才了。而那些在知识技术的更新方面始终走在大多数人前面的人,才成为企业或公司的宝贵人才资源,才成为被器重的人才。我们的教学要授之以“渔”而不只是“鱼”,鱼只可解一时之饥,而渔可受益终身。当然在有限的时间内究竟授“鱼”还是授“渔”就成了矛盾,偏向一方面就可能失去另一面,就要求我们作出正确的选择,发展的扎实基础知识与实用知识在教材内容确定中科学取合关系。首先要分清楚哪些知识是对学生发展是起到作用的,哪些只是面对毕业后的工作,哪些是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同样考虑教学效益,才可作出正确合理的选择。这就是一本好教材量和质要达到的理想境界。

3.知识面与实用知识之间矛盾

知识面决定了毕业后的学生的就业面,知识面越广就业选择的面也就越宽。在当前就业竞争激烈的现状下,毕业生要能够立足社会,就要让社会选择自己,就应具备宽口径的专业知识。职业教育也同样可以通过在教育中考虑拓宽学生知识面来培养通用型人才,但是同样面临的问题是教学时数少而新知识不断增多的矛盾。要解决上述矛盾,就要对知识合理取合,在取合当中要区别知识的有关工作的属性和特点。其中有关工作的属性是指该知识是属于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中的哪一类;其中知识的特点是指完成该知识掌握所需要的时间、难易程度、需要学生原有基础等等。专业知识主要是指与企业某行业或工种、岗位直接相关的知识,是学生工作技能直接相关的知识,也是可作为学生毕业后谋生的本领。这个本领不能局限于学生所在专业的方向,可以是和专业方向有关,也可以是和专业相似或相近。专业知识也不局限于专业课程中,基础和专业基础类课程中也同样含有,不同的是前者完全是围绕学生学专业方向,而后者则可能相对较广且深度浅。正确区别知识的有关工作的属性和特点,正确判断学生未来工作可能性,同样考虑教学效益,才能权衡利弊进行合理的取舍。

高职教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职教材 编写现状 出版趋势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2) 06-0038-03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extbooks of the secretary major for example to analyze the status quo and the trends of compiling and publishing the textbooks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t points out that when presses edit and publish textbooks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they should take overall consideration of medium and higher textbooks,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digital publishing.

[Key words] Textbook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tatus quo of compiling Publishing trend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新要求,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地进行课程改革,这必然要求高职教材的编写与出版工作做出相应调整。本文以高职文秘专业教材为例,对高职教材的编写现状、存在问题和出版趋势进行分析,探寻高职教材建设的新思路。

1 对湖南文秘专业高职教材编写现状的抽样调查

笔者从湖南省教育厅了解到,2011年湖南省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专业点个数为42个,在校生人数4439人。为保证调查对象的客观性,笔者随机抽选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高职院校,向文秘专业师生随机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6份,回收率96.6%。同时,通过电子邮件、QQ访谈和面谈等渠道实施访谈,访谈了湖南省12所高职院校的16名从事文秘专业教学的老师。

对学生的调查发现,目前高职文秘专业使用的教材,97%属于授课老师参编教材,因此,课堂讲授内容与教材内容大部分是一致的。学生对教材完全满意的只有14%,大部分满意的占59%,很不满意的占27%。学生对教材课后习题部分的满意度达到80%。43%的学生认为教材每章后的小结部分从未得到使用。28%的学生认为教材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都不强。26%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太枯燥。23%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未能及时更新。同时,学生认为,按重要程度排列,教材的整体体例和设计风格是最重要的教材要素,其后依次是教材的配套资源、出版社的影响力、主编的影响力和教材的定价水平。总体而言,学生对所用教材基本满意,认为教材中的习题设计较合理。但学生对教材存在问题的质疑也很突出,认为教材的实际操作性不强,内容枯燥且知识更新不及时,担心所用教材缺乏权威性、整体性和全面性,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根据对16位教师的访谈,94%的教师认为所使用的高职文秘教材整体教学内容体系较好,但部分教材存在专业性不够,缺乏规范话语体系,逻辑混乱等问题。教师们认为,未来的高职教育将让学生提前进入“社会岗位”角色进行学习,教学方式将随之变化,因此,教材建设也要符合新的要求:第一,内容既要适合教学(如案例要有时代感且趣味性强),又要适合考级(要涵盖考级的内容);第二,知识点要顺应时代、及时更新,增强教材的实操性,在编排上要安排学生操作环节,评价标准也要便于课堂操作;第三,应使用电子版本,以容纳大量的专业信息;第四,增加实例在教材中的比重。

2 高职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师生对教材使用情况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职教材编写出版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2.1 知识界定标准不统一,缺乏权威性

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在同一个知识点上界定不同。例如,多家出版社出版的高职文秘专业核心课程“档案管理”的教材,对“档案”这个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就存在不同的表述。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秘书文档管理》的表述为,“档案是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将“档案”定义为“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作为凭证的文字、图像、声音等的文书和信息材料”;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书与档案》表述为,“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声像及其他各种方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文书与档案管理》表述为,“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像、声音、电子等多种类型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这些定义虽大同小异,但都不够准确和权威。其实,国家1992年的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对“档案”的定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历史文献”,在学术意义上更为权威、准确、恰当。为杜绝这种现象的产生,出版社应在编写高职教材时强调“使用行业规范用语来表述专业词汇”,以提高所编教材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2.2 实践操作性不强

高职教材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合二为一”的现象普遍存在,已不适用于当下强调实践的高职教学所需。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五年前的第一版是从事该课程教学的老师认可的好教材,但现在出版的第二版却不被各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教师选择了。对比该教材的两个版本发现,第二版虽然及时添加了电子档案整理等最新内容,但编写体例基本维持原有的理论说教风格,与现今高职院校的教改、课改、校企结合、培养操作性人才的整体目标不相符。这样的教材,老师在教学中不好用、不好操作。因此,尽管该教材的理论体系也许比其他同类教材要完善和权威,老师们仍会选择突出实际操作性的教材,如《档案管理实务》。此教材紧随当前高职改革步伐,以项目化教学形式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全书依据档案管理工作过程的特征设计了11个工作性学习项目。每个项目先确定“学习目标”,交代“工作任务”,再由“案例引入”理论知识的阐述,最后以“技能训练”考查学习成效,在项目结尾还通过“知识拓展”开阔学生视野[1]。这样的内容设计与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方向完全契合,也符合任课老师的教学设计,用起来得心应手,自然成为老师的首选。

2.3 忽视学生自主学习需求

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把学生从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例如,采用课前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列出参考书目指导学生查阅资料,让学生自己分析寻找答案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解放学生的大脑,促使他们思考,学会自己组织语言完成书面和口头的阐述。但目前高职教材普遍存在忽视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的问题,引导性内容缺失或偏少。因此,出版社要加强对高职教材在体例设计与统筹方面的引导和规划工作。要想课堂“活”起来,教材先要“活”起来。

3 高职教材的出版趋势

出版社要在改革中的高职教材市场上占得先机,一定要找准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教材出版方向。下面本文从我国高职教育政策导向、高职院校教学需要和国外教材出版发展趋势来探寻高职教材的出版方向。

3.1 从我国高职教育政策导向看高职教材出版趋势

面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以及高职院校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化,出版社在组织编写高职教材时,必须考虑如何合理分配中职阶段与高职阶段学习内容的问题,甚至还可考虑整合中、高职教师资源,出版中、高职成体系的职业教育教材。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可考虑邀请企业的精英从业者参与,将企业的典型案例和规范操作流程引入教材,还可配套开发高职教材和企业培训教材。校企合作编写高职教材,合理利用学校和企业双方资源,将是职业教育教材出版的发展趋势。此外,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进城农民、社会失业转岗和退役军人的岗前培训也将成为高职教育的一部分,各出版社也应关注这部分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

3.2 从高职院校教学需要看高职教材出版趋势

(1)规范高职教材编写标准。高职教材中的行业技能标准应与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技能鉴定标准相衔接,避免出现知识界定不统一、不准确、不权威的情况。同时,应及时吸纳各院校最新的课标、课改成果,广泛集结高职教学一线教师参与教材编写,实现以教促编。

(2)注重实训教材与理论教材的配套开发。目前各高职院校的课程大多已由纯理论型课程调整为纯实训型课程或“理论+实训型”课程,因此在教材的编写出版方面,也要注重实训教材与理论教材的配套开发。实训教材还应注意学生用书与教师用书的配套开发,并配以电子教案和PPT,方便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

(3)开发立体化教材。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已经采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个别走在前沿的院校已经采用网络化教学方式(如利用世界大学城网络平台)开展教学,课堂网络化教学将在未来几年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的主要方式。因此,出版社需要使用新的信息输出方式,如教学素材库、音像视频文件、网络链接资源、立体课件、电子教案、考试系统等来开发立体化教材,增强教材对在网络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90后学生的吸引力,并更有助于老师授课。据调查,在喜欢和适用的前提下,即便因为教材的多元开发增加成本导致教材价格上浮,学生和教师也可以接受。

(4)多校联合编写开发职业教育教材。目前很多学校在研究校本教材的制定,有专家(如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石伟平教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把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机整合起来,是职校校本教师培训的最佳策略。但对学生的调查却显示,学生对这点心存疑虑,担心单个老师的力量太弱小,观点不够权威,知识更新不快。而校本教材确实存在观点片面、质量不高等问题。基于各校职业教育改革方向的一致性,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教材的开发可以采取多校联合编写模式,至于各学校教学内容的些许差异,可由教师在教学时自行调整。

3.3 从国外教材出版发展状况看高职教材出版趋势

从国外教材出版状况来看,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在美国,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电子书零售额约为5.5亿美元,占图书总销售额的5%,比上一年度增加了两倍多[2]。同时,汤姆森集团、爱思唯尔集团、培生教育集团等传统图书和期刊出版的泰斗,都成功实现了数字化转型。据统计,汤姆森集团、爱思唯尔集团、培生教育集团来自数字出版及网络相关业务的收益分别达到69%、70%和50%以上。出版社正在从“出版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变。例如,从汤姆森分离出来的圣智学习出版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子数据和教育出版商,通过推进各种类型的大型数据库和在线平台的建设步伐,开发各种类型的数字产品,服务于学校、图书馆和商业领域,提供精确、权威的参考文献、报刊等内容。目前国际上大的出版传媒集团都十分注重数字出版技术的应用,通过收购高新技术公司建立成熟的技术平台,加强同业并购扩大数据库内容并提供增值服务,在数字出版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效益[3]。从这点来看,数字化立体出版也是我国高职教材编写与出版的必然选择。

注 释

[1]楼淑君等.档案管理实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2][美]迈克尔·希利著;黄俊译.混乱时代里的永恒:美国数字出版和书籍销售的近期发展趋势[J].出版科学,2011(1):6

高职教材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提高教材管理水平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现行的教材管理机制已经不适应纷繁复杂的教材管理工作。因此,对高职院校教材管理工作进行改革,提高高职教材管理水平已刻不容缓。 

 

教材是高校基本建设内容之一,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及其成果的重要反映,它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教材是高校教学的主要工具,教材的管理工作对保证学校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如何改革现行教材管理工作中的弊端,提高教材管理水平,是各个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高职教材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管理工作相对滞后,教材缺乏科学管理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教材管理部门在行政划分上多隶属于教务处,主要负责全校师生的教学用书,其教材供应机制是:依据学校各部门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班级人数、教材库存等情况进行数据汇总,制定教材征订计划,并统一组织采购;在做好教材入库和出库管理的同时,还要做好教材费的结算工作,做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这种教材管理模式自实施以来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随着高职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学生人数的不确定性,教材供应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凸现出来,教材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要加以解决。教材的预订工作通常是结合每年度的招生计划来进行的,高职扩招后,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报到注册率不高及在校生专业的调动、留级、退伍复员的一些学生的不确定性,使教材预订的数量难以准确掌握。订多了教材积压,特别是学校自行印刷的自编教材,印多了不能退;订少了’学生来了没有教材,又措手不及。补订教材又不能作到今天订明天到的高效率,需要一定时间的等待,既影响了教材供应的数量与质量,也给教材的征订工作、结算工作带来一定的忙乱和被动。 

 

2.教材更换过于频繁,对教材体系缺乏系统研究 

高职选用高质量的、知识体系比较完善的、不同特色的教材,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推广和使用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教师、教研室、各专业以及教材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一方面,教材的优选率不高,教材在选用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职教材选用机制不健全,存在着简单化倾向,教材选用仅仅依靠教师个人或教研室,一些“职称”教材、人情教材、协编教材、包销教材仍然使用,没有发挥教材管理部门的监督作用。这样的直接后果,一是不能吸收国内外优秀的学术成果,成为“井底之蛙”,“学术共同体”积累不足;二是学生知识面狭窄,出现学分多但素质低的现象。(2)由于缺乏广泛的信息和有效的机制约束,教师对选用教材工作重视程度不高,简单采用熟悉的教材,教学容易形成习惯思路,教材选用存在着片面性和盲目性。 

 

3.教材管理手段不够先进 

目前高职教材管理和建设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无论是从教材的购进、教材的保管、教材的发放等诸多环节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1)教材管理资金匮乏、设备落后。目前,我国不少高职的教材仍处于经验管理,使用手工作坊式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离科学管理甚远。管理人员的工作是日抄月累、搬运、保管。工作环境差,大都是在不通风和光线很差的“仓库式”的地方办公。夏天不通风,春天易受潮,教材的保管都难以得到保证,更谈不上科学管理。(2)管理人员只是起了一个采购和发书以及结算的作用,没有更多的时间对高等院校教材体系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3)缺乏科学、规范的先进理论做指导,管理手段相对落后,难以适应教材建设的新形势。 

 

4.教材管理不规范,自鳊讲义良莠不齐 

随着高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专业调整,课程体系的不断整合,导致一些课程尚无可用教材,亟待组织教师编写或开展短缺教材的征订工作。虽然大部分高职有健全的教材选用与评估制度,但是,由于可操作性不强,管理流于形式,使得教师选用教材的随意性增大。—方面,受每学期公选课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授课学时、上课教师等不断变化因素的影响,所使用的教材很难统一规范起来,另一方面,高职对自编讲义、选修课教材和实验指导书等辅助教材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一些教师、出版社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往往只重视教材、自编讲义的编写数量和销量,而忽视自编教材的质量和价格,这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改进高职教材管理工作的措施与对策 

 

1.健全教材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建设 

以与现行教材管理相适应的、切实可行的教材管理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教材行为。例如教材规划制度、教材建设制度、教材选用制度、采购发行制度、库房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各种岗位责任制、审计制度、使用及信息反馈制度等。教材管理部门应自觉遵守教材管理制度,大力改善教材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自觉接受财务和审计部门的监督。 

 

2.树立现代的教材管理观念 

教材工作是高职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反映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一个特殊窗口。目前,针对教学工作的性质、特点,我们应该积极推行现代的教材管理观念,加快教材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克服种种弊端,才能更好地发挥教材的基础性作用。(1)树立市场观念,强化前瞻意识。要时刻接受新的信息,吸取和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管理经验。紧跟世界潮流。(2)树立危机意识,增强服务意识。要时刻加强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知识,不断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教材工作的服务管理水平。(3)树立责任意识,增强创新意识。要进一步加强教材计划、组织、指导与调控的管理,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力求为广大师生奉献优质的精品教材。 

3.实现教材管理的现代化 

教材管理涉及到采购计划,组织控制、反馈、供应、结算、激励、领导等基本活动以及库存数据的管理及教材的调度等等,这些都是十分复杂的工作。这些工作不仅量大、单一,而且重复、枯燥、劳动强度大,如果教材工作者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收收发发”的经验管理水平上,只能是出力多,效率低,准性差,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管理中运用计算机软件等现代办公设备,既可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又有助于提高教材管理的工作效益。有实践中,不断利用新教材技术设备,淘汰不合时宜的软件、硬件。使教材进出、统计、查询等一系列功能可以在一瞬间完成。开通互联网,与外界进行互访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开通校园网,利用校园网络这一平台,开发教材管理软件,实现网上查询,网上订书、网上售书;让 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校园网随时查询、预订和购买自已所需要的教材,利用校园网大力推行介绍部级、省级优秀教材,开展对使用教材进行质量跟踪、信息反馈等活动,从而实现教材管理的现代化,提高教材管理的效率。 

 

4.改进教材管理运行机制 

教材管理工作要遵循高职教学的规律,突出重点,科学安排。要着重抓好计划、选用、供应与结算等几个环节。(1)计划要细。教材管理必须计划先行,计划是教材工作的基础。教材计划主要包括:教材建设、教材预定、教材追加、教材发行等等。在制定教材计划时,一要强调重要性和严肃性,二要在“细”字上下功夫。如:教材的预定计划不严密,就会造成多订,漏订或错订等问题,要努力做好教材计划的衔接与补充,克服计划外盲目采购教材的现象,对教材的版本、数量,编者等要反复核对,杜绝差错。(2)选用要优。教材选用要强调其理论性和系统性。教育讲究一个“优”字,要求取材合适,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材科要为教师选用高质量的、不同特色的教材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完整的信息资料。坚持优中选优,让“职称”教材、协编教材、包销教材再无用武之地。(3)账目要清。财务结算是教材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结算形式较为复杂,每一笔教材费用的结算,都要力争做到及时、准确、无误。 

 

5.扩展教材供应渠道,开设校园教材书店,加强教材回收和有效利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高职公选课不断增加,教材预订的种类也开始增多,总量增加。但部分教材却在减少,这在教材预订时很难把握。所以,在学生选定了某门课程情况f,一般应不能更改。其解决途径有以下两点:一是教材管理部门应该与多家书商或兄弟院校经常保持协作、合作关系,实行多渠道进书,及时进行余缺调剂,做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二是开设经营性书店为大学生提供教材征订、零售服务。这种书店由于面向学校和社会两个市场,教材货源充足,教材规格层次齐全,学生有大量的自由选择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取教材,学生也可以通过刷卡的方式来结算教材款。三是解决大学生因教材费用吃紧而造成的影响学习问题,逐步将部分能够继续使用的旧教材进行回收和利用,为贫困学生求学奠定一定基础,同时也是提高环境教育的重要举措。 

 

三、总结 

 

高职教材管理工作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大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物质前提。高教管理工作者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思考一些改革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才能保证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高职教材范文第4篇

一、引言

在教育部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下发、公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改革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由公共英语向行业英语、职业英语转变及实施分类、分层教学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英语教学要与学生的职业相结合是大势所趋。但是当前紧密结合高职学生专业、行业、职业的高职教材有特色的较少,有些已经出版的高职教材对行业、专业的划分过于宽泛,如主要以经贸类为主或者高职特色不能凸显,学生学起来兴趣不大、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教起来被动。因此,如何针对学生不同的专业、行业、职业背景来精细化地开发高职英语特本文由收集整理色教材,成为迫在眉睫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高职英语教材使用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选用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形形,既有适用于本科英语教育的《大学英语》、《新视野英语》、《新时代交互英语》,又有适用于高职高专的大学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世纪英语》、《新世纪实用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英语》(高职高专版)和《新编实用英语》(非英语专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新世新开传奇纪高职高专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复旦大学出版社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学林出版社的《走出牛津》及浙江大学出版社的《新编实用英语》等。虽然很多出版社出版的高职英语教材注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强调语言的输入与输出,教材的内容比较丰富,有一定的时代感。但是,由于很多教材的编写者大多没有行业、专业背景,教材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一)教材缺乏针对性与适用性,高职特色不明显。目前的高职高专类专用教材,由于编写出版的时间不是很长,难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为广大高职院校的教师深入了解,也缺乏对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从而导致一些高职院校仍在使用大学本科英语教材,而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在一系列的高职高专教材面前难以做出抉择,甚至频繁更换教材。无疑,对高职类的学生而言,本科英语教材要求过高,难度过大,且内容缺乏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而频繁地更换教材更使学生和教师都难以适应。

(二)教学内容缺乏相关性和整体性,教材的体系结构有所欠缺。从已出版的一些高职高专类专用教材来看,各单元内容的联系性不是很强,单元的排序也没有规律可循,随意性较大。部分教材涉及专业种类过多,内容偏难,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难以达到提高学生实用能力的目的。同时,部分教材也很难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体系,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和终生学习。

(三)忽视了对东西方文化的关注。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脱离了历史和文化的语言学习好比缘木求鱼,是不能学好也不会学好的。部分高职教材侧重于语言点、语法点的介绍,侧重于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了作为语言依托之本的历史文化。这里说的历史和文化,包括东西方的历史和文化。

(四)教材中涉及的实践活动比较少,不利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反复的应用和操练,在使用中才能将其学会、学好。尤其是对高职学生而言,本来部分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强,如果教材中的实践内容较少,就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这既和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相背离,又不利于增强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教育理念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开发

要想编写出一套真正符合高职院校教学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就要打破学科体系,强调以岗位要求和工作任务为目标,以“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原则,重构教材内容体系和编写体例,编撰项目式、模块化、任务型主导的教材。同时,大力倡导院校合作、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优质教材。

(一)高职公共英语教材的开发要体现高职理念、高职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有较强实际技能的职业性人才,而就读高职的学生大多高考的分数较低,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这个特点,高职公共英语教材要突出高职教育特点,要紧密结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职业迁移能力。编写者应明确教材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内容选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实训配套等方面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要突出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特点,高职教材要摆脱重语法、语言知识点的模式,增加并充实应用实例的内容。要结合职业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结构进行恰当的设计安排。在知识的实用性、综合性上多下工夫,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操作与实训,把学生应用能力培养融于教材之中,并贯穿始终。要改变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严密、完整的做法,精选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学生身心发展及掌握知识的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需求的内容,教材体现社会需要、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三者有机的统一。

(二)高职公共英语教材的开发要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紧密相连,体现教材的时代性和先进性。要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走访、在校生问卷调查全面了解高职学生的英语实际、专业、行业、职业发展状况,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要求,结合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编写教材要强调知识新颖的原则,教材编写应跟随时代新技术的发展,将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新标准编入教材,突出介绍专业发展方向和态势,及时补充最新专业知识,介绍专业发展前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同时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各种新的教育手段不断涌现,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建设,不但要注重知识、内容的更新,而且要注重实践实训;不仅要注重传统的教材建设,更需要着力加强各

转贴于

种多媒体有机组合的电子教材建设。

(三)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的背景——历史和文化。学习一门语言不仅仅是会听、说、读、写、译,会交流,会应用,同时应当让学习者尽可能地了解和知晓与语言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要想学会一门语言,学会欣赏语言的魅力、优雅与韵味,没有多方面的文化、背景本文由收集整理知识是办不到的。文化知识多是本族语者在成长过程中不自觉地学到的,是因民族、社会、国家不同而不同的。这些差异不是语法和词汇的问题,而是语言使用规则的问题,也是英语学习者很难系统学到的。高职英语教材应当包含东西方历史文化的介绍。通过对东西方文化系统、潜移默化的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和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和更高层次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吸收、交流外来文化,另一方面是为了传播我们自己的文化。但我国各类的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几乎没有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却不会用英语来表达我们自己的文化,这不能不说是教材编写方面的一大失误。因此。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在各类英语教材中,加入中国文化、中西文化比较的内容,以弥补跨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的缺失。

(四)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开发高职公共英语教材,体现课程设计的职业性、开放性。高职院校的教师由于大部分都是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双师型”教师缺乏,他们虽然有着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但对企业实际和行业特点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实际动手能力和行业、企业的专家有一定的距离。为打破这一“瓶颈”,高职院校要逐渐抱团,同时也要与来自企业、行业实践一线的企业家、管理人员、一线操作人员相联系,合力编写一本教材,整合优质资源,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努力打造一套高质量、有创新的应用型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同时,各院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教材开发目标一致,院校多,使用量大,利于后期教材的推广使用,形成规模效应,实现与出版社的互利共赢。同时,要增加高职英语的实训、实践、案例教学的内容,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这样,做到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应用中掌握英语。

三、结语

高职教材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材建设;问题;机制

教材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载体,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学校课程最具体的形式。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基本保证。当前,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课程设置混乱和教材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不仅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更严重地制约了职业教育事业的。为此,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和造就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和技术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型人才,客观上要求必须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改革和建设。

1高职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自身具有专业复杂性、办学多样性和密切性等特点,高职学校在教材建设方面面临许多现实的问题:教材脱离各地区、行业社会发展和职业发展的实际;脱离学生实际需要,缺乏教学性、可读性,也缺少弹性,不利于自学和选修;教材体系以学科教材为主,受专业限制,形式比较单调,缺乏趣味性;且与实践脱节,不能及时反映生产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缺少符合高职特色的“对口”教材

的高职教材,大致有四种来源:一是应用中专教材或是在其基础上增添内容;二是借用本科同类教材,由任课教师删减、增补而成;三是由部分院校教师联合编写;四是由个别专业的一些教师自行编写。这些教材仅仅注重内容上的增减变化,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基础理论分量过重,应用技能比例偏轻,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教材的特征与要求。

1.2缺乏理论的支持,教材内容存在不足

由于缺少对生产实际的调查和深入了解,缺乏对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分析,缺少科学的课程理论的支持,编写的高职教材难免出现体系不明、内容交叉或重复、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1.3教材内容陈旧,不适应知识和高新技术发展需要

传统教材的编写往往周期较长,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新工艺、新材料不能及时反映到教材中来,这与高职专业设置紧密联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和实际要求不相适应。

1.4教学新形式、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运用不够

高职院校在改编或自编专业课程教材时,大都比较注重实践操作的讲解指导。但从总体上看,由于教材编写还没有突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羁绊,尚未形成特有的内容结构体系,没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新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没有真正转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轨道上来。

1.5与专业教材配套的实践教材严重不足

现用教材无论是推荐教材还是自编教材,都是供教师上课讲授使用的。由于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中分量极重,其教材建设在高职教育中也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一般占总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二到二分之一,虽有少量教材附有思考题,也只能供学生巩固课堂教学中学过的知识,缺乏实践训练。而且实践教学在各地差异较大,教学规范性不强,内容繁杂,缺乏较为统一的标准。

1.6各门课程所使用的教材自成体系,缺乏勾通衔接

如核酸的组成问题在《生物化学》《植物生》《遗传育种学》等教材中都有出现,细胞的繁殖方式在《植物学》《遗传育种学》中都作为重点内容来讲解等。因教师各自理解的深浅与角度不同,导致一方面由于重复讲述,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表述上的不一致,增加学生的障碍。

1.7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缺乏衔接

“双证制”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它的实施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而且要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即要求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高新技术和基本技能,但目前高职教材的编写与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

2提升现代教材建设品位,树立新的教材观

教材观是教师对教材的价值、作用、评价标准和使用方式的基本看法,从根本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材观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不同的教学生活和学生的学习生活。

2.1传统职业学校教材把课程与丰富的社会现实分割成两个世界,漠视彼此间的关系,学校的课堂生活空间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比较单调、狭窄,教师的创造性及其教学的个性化也受到限制,容易导致学生对教材乃至所有书本的盲目崇拜,扼杀其自主构建的精神,教师也难以在教学中找到其创造的价值和职业的乐趣。

2.2现代教材观要求教师以研究的精神对待教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教学需要整合、转换各种信息,实现从“以课本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

2.3职业学校应积极倡导“教参式”的教材观,因为“活化”教材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式,解放教师的手脑,从而逐步转变为一个拥有自主教学创新的“导师”;有助于拓展教学空间,释放课堂的潜能,增加课堂容量,促进教与学的互动;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培养其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3构建和完善高职教材体系的建议

3.1高职教材选择的依据

3.1.1教材内容的基础性

基础性是要求在确定教材内容的时候,要注重那些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但这里的基础性知识并不是指在职业教材中充满定理、概念、规则,而是指应当包含专业大类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例如农艺、园艺领域中的植物细胞的结构及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都是从事植物生产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要用先进的观点和行业规范调整、组织教材,突出重点和难点,精选基础、核心的内容,不断解决科学技术的无限与学校的教材内容相对稳定、教学时间相对有限之间的矛盾,形成先进的教材结构。

3.1.2教材内容的职业性

高职教学的重要特点在于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因此高职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应当与需求相适应,必须同时兼顾知识与实践知识,既选编“必需、够用”的理论内容,又融入足够的实训内容。两者可合可分,应视不同专业和不同课程的具体要求而定。第四次全国职业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在职业教育中要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将国家职业资格的技能要求融入到职业教育的教材中,使学校教育真正符合社会需求。如我校组织编写的《植物生产实训教程》,在内容上与我国的职业资格认证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从而使学生在毕业前顺利地通过中级农艺工、蔬菜工、果树工、花卉工、植保工等资格认证。

3.1.3教材内容的统一性

一方面,社会许多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是综合性的,用到的知识涉及多个学科;另一方面,不少职业技术岗位又是高度专门化的,必须给予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指导和训练。为了解决“综合性”与“专门化”之间的矛盾,一些课程的教材应采用富有弹性的模块式内容结构,对知识与能力进行有目的的综合,每个模块既是教材的有效组成部分,本身又是相对完整而又开放的单位,便于组织教与学。

3.1.4教材内容与学生特点相适应

学分制、弹性学制下的教材内容应当紧紧围绕学生的需求来选取,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方向,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短时期内完成学业或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通过取得多种职业资格证书或发展某些技术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教材内容的选择必须充分地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并尽可能与之相适应。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

3.2高职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3.2.1有完成理论教学,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和达到技术能力目标的训练方法。理论知识要与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相区别,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必需、够用”为度;技术能力的掌握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要有配合这类训练的实训教材。

3.2.2教材内容既要注意以全国或本地区近期使用的成熟技术为中心,又要注意淘汰陈旧的技术内容,将新兴的高新技术、复合技术等引进教材。同时,应尽可能以技术为中心来设计和组织,注意以问题引出概念知识。

3.2.3教材内容要富有弹性,即基础类课程要有一定的覆盖面,满足大类专业对理论、技能及其基础素质的要求;同时要留有余地,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修或探究学习的需要。教材内容应尽量采用模块式组织,具有一定的可剪裁性和可拼凑性,可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将内容模块裁减、拼接成不同类型的知识体系。

3.2.4教材内容应多用图表、示例、案例等,促进对概念方法的理解。

3.3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和完善高职教材的建设机制和运行机制

3.3.1广泛调研。调研现行使用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使用者对教材的反映,同类教材的优缺点;工作或生产岗位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教材编写或修订建议报告。

3.3.2研制教材编写大纲。通过推荐及筛选,组织一批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组成高职教材编写队伍,对照调研报告,确定知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形成教材的编写大纲。主要编写人员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职业院校的骨干教师,另一部分则为教科研机构的教研员(负责文化课),专业课则为科研、生产一线的专家(负责专业课)。这样的人员搭配,才能保证既对本学科(课程)最新动态、发展趋势和生产一线实际需要以及基础教育现状和改革动态的把握,又能保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而选择教学内容,确保教材内容系统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3.3.3成立教材审定委员会。由教育行政机关邀请各行业的杰出人士、资深高职院校教师,组成教材审定委员会,进行较客观的审查工作。教材编审工作要实行主编、主审责任制,教材编写完毕后,由主审审读,并主持审稿会议,对教材编写质量提出书面报告,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供编写人员修改定稿时。教材书稿齐、清、定后,要交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审定和评议,最后对教材质量进行把关。

3.3.4建立教材选用与评价制度。高职院校采用的教材有其明显的行业特征和性、性、先进性。因此,对国家规划教材要弱化其“法定”色彩,强化教材的“指导性”及其服务职能。教材的选用权应当逐步下放给学校和教师,由学校教师根据学生需要,整体研究制定教材的选用标准,作为选用教材的依据。建立教材的评价制度,就是要对教材进行及时、客观的评估,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专家、用户对各类教材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指出所评教材的优缺点,特别对教材中的原始性成果要进行认定,还要提出推荐选用方面的指导性意见,并将评价结果公布,供广大用户参考。由于职业教育方面的教材数量巨大,启动教材评估工作可以从评优入手,推出一批高水平、示范性的优秀职业教育教材,带动职业教育教材的整体优化。

参考

[1]黄尧.对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的两点意见[R].职教通讯,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