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歌颂教师的文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语文素养;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7-0032-01
综合性学习强调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体现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其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在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协作、创新意识和能力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综合性学习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受到影响。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呢?
一、依托文本,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
现行人教版各个学段的语文教材都安排综合性学习活动,并且跟单元主题有密切联系。因此,教师要以此为切入点,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它是一种充分体现学生个性的学习活动,教师应根据教材提示,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合作伙伴,自主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尤其要注意学困生的活动内容和合作伙伴的落实,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文,课后综合性学习就安排了多种可以选择的内容:搜集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资料,阅读歌颂祖国的诗文,学唱歌颂祖国的歌曲等。基于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合作伙伴。如,有的学生喜欢唱歌,就给他们演唱歌颂祖国歌曲的机会;有的学生喜欢朗诵,就鼓励他们阅读歌颂祖国的诗文。教师根据班级学情,让学生自由组成若干活动小组,把学习目标落到实处。在综合学习活动中,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联系生活,关注综合性学习进展
综合性学习不同于语文教学中的其他内容,从布置任务到汇报成果往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加上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如果教师疏于关注、督促,就会使综合性学习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定时进行督促检查,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度和遇到的困难。同时,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必要的条件,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使课内外衔接,让综合性学习由课内走向课外。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多彩的生活”这个专题的综合性学:“记录自己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单元教学伊始,教师让学生留心观察自己的课余生活。通过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捉鱼、摸虾、采茶,有跟着家长制作根雕的。这些活动都是综合性学习的好材料。只要教师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就有内容可写。
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利用地利,丰富综合性学习资源
其实,各个学校都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为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例如,我们当地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贞一堂,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牯牛降,有历史悠久的传统舞蹈――采茶扑蝶。因此,我利用春游、秋游的机会带领学生到附近走一走、看一看、演一演,充实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巧设平台,检测综合性学习成果
在每一次综合性学习结束前,教师都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上安排交流汇报综合性学习的任务。经过两个阶段的精心准备,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就有了收获,汇报也就水到渠成。学生展示的方式多样化,有手抄报、展览、演讲等。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进行补充、修改,不断完善综合性学习,提高了语文素养。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专题就是“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由于班上许多学生的家长都会制作根雕,学生从小耳濡目染,也喜欢动手做一做,因此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交流汇报时,我鼓励学生把自己制作的根雕拿到班上来展示,并说说自己的制作过程,这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同时,我让学生就感兴趣的内容写一写。这样,体现了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供了机会,也为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提供了平台,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创新写作;常规性思维;想象力
写作教学不仅是一门语言运用的艺术,同时也是一项启迪学生思维创新的活动。在挖掘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略述拙见。
一、拓宽知识视野,奠定创新写作的基础
广泛阅读是积累作文素材,提升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厚积才能薄发,劳于积累,方能逸于写作。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课本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报纸杂志,并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平时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美文和关注的时事,并不定期地举办读书交流会,交流心得。此外,教师还可指导学生观看一些富有思想深度、社会意义的电视节目,之后要求学生写出收视评论,表达对节目的看法、体会和收获。这样,培养学生养成随看、随听、随想、随记的习惯,以后写作时便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不再为“无米之炊”而苦恼了。
二、打破常规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创新教学成功的关键。运用求异思维求创新,从写作上讲,是选材立意、谋篇布局上的“标新立异”。如,大家都立意“多多益善”,你可以选择“多多未必益善”;众人都说“逆境造就人才”,你可以谈“顺境更利于人才的成长”。又如,大家总是对生活高度赞美,歌颂它的幸福,歌唱它的美好,而对现实的残酷却避之不谈。毋庸讳言,生活有太多的美好与幸福值得歌颂。然而,生活不是牧歌,再美的生活终究摆脱不了残酷的现实:行走在茫茫大海中的小船会被暴风骤雨淹没,生长在青青原野上的野花会被牛羊践踏。生活就是这样,一切不愿发生的事情终会在你身边降临。只有看到了现实的残酷,才能坚定努力奋进的步伐,才能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认识现实的残酷比歌颂生活的美好更具有深刻性。由此可见,发展逆向思维,敢于打破常规是生发与众不同的认识的关键环节。我们教学时,一定要多启发学生善于从求异角度去立意。
三、激发想象力,开拓创新思维的空间
有人说,联想和想象是创新的两个翅膀,从生活中发现有创新意义的素材,必须借助于联想和想象才能创作出有新意的文章。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的梦境就代表了诗人美好的愿望,梦境越美好越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孔雀东南飞》中的主人公焦仲卿和刘兰芝双双殉情后魂化为鸳鸯鸟,夜夜相向而鸣,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能实现的,而创作者却借助丰富的想象让它在文学作品中实现了,巧妙地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爱情的热切渴望。因此,联想和想象是文章推陈出新的有力保障。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改写课文、续写课文、编写故事等途径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自导自演课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课堂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开发和利用情感因素,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结合个人语文教学实际,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情感教育。
一、注重诵读,以情感人
中学生学习、诵读一些优秀诗篇,对情感的陶冶、精神的升华、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健全,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是一个能发挥语文学科特点、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中的朗诵就是发挥情感因素积极作用的重要一环,充满激情的诵读,会使学生脑海里有情有境,进入深层次的感情体验。如李白的《行路难》,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通过诵读,理解诗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通过这样层层叠叠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有些好诗本身就是诗人一唱三叹吟出来的,读者只有在反复的吟诵中方能真切体验出诗人的复杂情感。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意象丰富、脍炙人口的现代抒情诗。这首诗歌,写的是个人的母子之情、夫妻之爱、生死之痛以及对于大陆故乡的怀念。诗歌用了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手法,旋律流畅而又深沉。教师对学生提出朗诵要求,学生自会在充满激情的朗诵中体验到亿万炎黄子孙所共有的那种历劫不灭的思乡之情、民族之魂。
二、寻找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
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大多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为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的人格形象在培养学生的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如,笔者教授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紧扣父子亲情,让学生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意创设情境:人们大都歌颂母爱,这篇课文却写父爱,歌颂父亲一般是正面写父亲的高大形象,这篇课文却写父亲的背影,写父亲不美的外表、动作和不漂亮的语言;写爱的文章,往往有淋漓尽致的描写,这篇课文的语言却很朴素。那么,这篇课文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学生在这几个问题的引领下,大声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四次背影的刻画、四次动人的眼泪,很自然在学生心中触动。学生的良心激活了、感情激动了,课文的主题自然就升华了。又如,都德的《最后一课》,在和学生分析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力量在黑板上写“法兰西万岁”时,我鼓励学生将自己置身于最后一课的特定氛围中,尤其是我,用心扮演着悲痛的韩麦尔先生,并辅以传神的动作,这样一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便能逐步加深,爱国的主题也油然而生。在引领学生感知课文的过程中,我们教师所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打开学生心扉,让他们主动探究、尽情感悟,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情感体验的能力。
三、创设情感渗透的氛围
一、抓住兴趣点质疑,激发求知欲望
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阅读理解的知识点。由此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非智力因素对阅读教学道德促进作用。
如著名特级教师张平南在上《跳水》一课时明确提出:读书要自己阅读,自己发现问题,不要等着老师提问,你们回答。结果,学生在接触课题后,就提出了:谁跳水?为什么跳水?在什么情况下跳水?跳水怎样?《跳水》这篇课文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启示等问题。接着,张老师便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上了一堂十分生动活泼的课。
张老师曾说过,产生兴趣是创造的起步,不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教,取决于教学情境的设置,教师要善于按照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
二、抓住疑难点质疑,树探究风
英国的大哲学家,大教育家罗索有一本书,名叫《怀疑论集》,主旨是先要敢于怀疑,然后才能获取真知。他举了个例子:英国课本说德国人的功劳。罗索主张让学生对照着念。有人担心学生将莫衷一是,无所适从。他说,能够使学生不倍,才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和探索,这样教育就成功了。
《避雨》一课的教学中,黄晖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他(主人公)望到天空中有几块黄色的云,就能判断出将下阵雨。那么他事先怎么不带好雨具而被雨淋湿了全身呢?”学生们先是一愣,然后就 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一分析,大家认为这是个问题,这个情节站不住脚。进而便有学生提出:“去年今日的天气谁又能记准呢?记不住就从头,无从质对,那么她回答地多流利,记得多准确,也确保不是信口胡这诌,人们怎能相信她呢?”通过讨论,学生一致认为,《避雨》一文的作者这种塑造人物的方式是可取的,也是不足仿效的。
孔子论述教法时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谓愤悱,就是学生个人独立思维之后的心态,教师的提问,只有经历了学生的“愤”“悱”阶段后,才是最佳时机。
三、抓住发散点质疑,倡创造力在
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抓住发散点质疑,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这时引发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穷人》一文学完后,有一位学生提出,课文为什么不以“桑娜和她的丈夫”为题,而要以“穷人”为题呢?这是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不经过潜心阅读和思考是提不出来的。要解开这个疑问仍需要深入的探究。于是,我抓住这个思维的火花,让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有的说,因为桑娜和她的丈夫都是穷人,所以以“穷人”为题;有的说桑娜和她的丈夫虽然生活上是贫穷的,但是精神上却是富有的,他们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作者以“穷人”为题,实际是歌颂精神富有者;还有的说,作者歌颂的不只是桑娜和她的丈夫,更主要是为了歌颂像她丈夫那样贫苦的劳动人民,课文表现了穷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美德,所以以“穷人”为题。
对这个疑问的解疑过程是:从质疑到反问、探讨,再从阅读到思考、议论,最后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四、抓住聚合点质疑,保整体性
聚合点是集中反映文章中心思想的词句、段落。围绕聚合点质疑,可以抓住一点,保证阅读教学的整体性。
如《白杨》一课的教学,当学到“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教师点拨:“请同学们根据句子试着提出几个‘为什么’一类问题。”学生循着老师的引导,分别提出:“为什么爸爸妈妈要到新疆工作?”“爸爸为什么要介绍白杨树?”
这样的质疑,既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完整的认识,又能培养学生探索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运用多媒体,与时俱进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的特点,但是,很多时候,过于直观和形象生动,也容易走向反面,即学生只是机械地看,而缺乏一种思考和想象的意识。对话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该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产生浓厚的对话兴趣和热情为重要的目标取向。因此,教师需要对多媒体课件进行有意识的处理,使其在直观的同时具有更多的悬念,具有更多的空白,具有更多的想象与思考的空间。
多媒体能够提供丰富的资源信息,来体现对学生知识的迁移拓展和文化积淀。因此,对话理念下的多媒体课件,更加强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准备感性的、生活化的附加材料,并进行板块模式的处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的具有生成情况随时调动其中某一部分的资料,或者,由学生自由的选择并呈现其中的某一内容,也可以在学生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将自己所搜集的资料充实到教师的课件之中,这样,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成了课堂对话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具有了选择与生成的时间和空间,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旁征博引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旁征博引的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
现阶段,人文教育属于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育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彰显语文学科的特有性质。从某种程度上讲,立足、关注、尊重以及赞扬人的重要价值是人文教育最基础,也是最永恒的主题。
高中时期的学生已经处在青春期末期了,往往在生理上已经接近成人,然而心理上却没有完全成熟。该时期的学生在自我意识上相对较强,但是其自制能力却仍然相对较弱。因此,经常做出一些比较逆反的事情。基于此,教师对高中时期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让其认识到尊重、谦让以及关爱的重要性,就非常关键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期间,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培养,始终承担着重要使命。
当然,除了在课本阅读中联系学生生活去处理教材,我们还要善于在平时多留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学生的周记、随笔是语文教师了解学生、打开学生心扉的一扇窗,可以结合学生记录下来的学校班级生活、青春期的朦胧情感、喜欢的音乐、感兴趣的影视动漫等等,让他们讨论、评判、体验、内化。通过这些渠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一、教育学生做到向“真”
“真”属于人文素养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真”的指导下,要求人们要做到真诚。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人必须要真诚,不可以做欺人之事;第二,做事必须认真、仔细,并从态度上表达真诚的一面。从本质上讲,人文素质就是对人的充分反思,要求达到关怀人生的目标,积极弘扬道德价值以及审美价值,大力培养人们的健全人格以及道德风尚。
其实,在高中语文相关文章中存在着大量赞美真诚的故事,这能够使学生在实际阅读、学习以及理解过程中去认真感悟,然后逐渐被引导着向真以及求真。例如海子诗歌作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诗人就以真诚的态度与情感对大自然进行了歌颂,并在对大自然歌颂的过程中,真实地表达出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当学生进行阅读时,就可以被这种情感与真诚精神所感染。
二、教育学生做到向“善”
善者,能感人,能聚人,之所以有“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名句,其目的就是在于引导学生向善求善,培养学生的博怀,当别人无意间有所冒犯,不必与之斤斤计较,而要以博大的胸怀纳之容之,要与人友善。在交往过程中,以和善示人,不要动不动冲犯别人,与人形成相互对立的关系。
此外,向善还必须要使学生有一颗怜悯之心。积极引导学生对弱者同情,并对受难之人怀有悲悯。
三、教育学生做到向“美”
其一,在高中语文教学期间,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价值观。具体来说:①教材要对大自然有一个科学的审美观。高中语文中有不少文章是涉及自然美的,比如的《沁园春・长沙》,“看”字可以引领整个景象:“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对景色的描述,可以体现出大自然的辽阔,进而引领学生在真实感受到自然美后,真正体会文中所表达出的意境美。②教材要对社会有一个准确的审美观,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引领学生在自然审美前提下,充分把握社会生活生产中所蕴含的美。
其二,高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创造美。①创造语言层面的美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不论在怎样的场合中,在语言运用方面都要做到优雅,具有美感。②创造行为层面的美。语文教师应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去帮助人,遵守公德,避免给他人带来不良影响。
其三,在语文教材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的行为美。例如,在对莫泊桑的小说《项链》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需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小说当中人物的美丑,然后让其对问题进行不断的思考与延伸。并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激烈讨论,让学生展开想象,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