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一英语语法

高一英语语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一英语语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一英语语法

高一英语语法范文第1篇

2011年7月31日,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启动仪式在福州隆重举行。国家督学、国家教育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张民生作了题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与名师、教育家成长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张民生老师着重介绍了上海启新小学以“教材统整”为切入口,体现改革智慧的一些经验,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时促进了我对新课程“用教材”理念的进一步思考。

启新小学的“教材统整指南”――将教学内容根据学生整体水平重新编排知识点,从单纯地“教”教材,到灵活地“用”教材。正是这个坚持了数年的“统整运动”,将本不起眼的启新小学带上了优质教育之路。

作为教师都知道没有哪一本教材可以适合所有的学校、所有的学生,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活用”教材。最重要的是使教材适合学生、适合教学、适合教师,其中适合学生是第一位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得到适合的发展,这也是“新课程”的要求。

1.初、高中英语学习差异

进入高中,在短暂的兴奋与好奇之后,学生普遍感觉到了不适应。特别是英语学科,和初中相比较,词汇量急剧上升,课文篇幅加长,语法难度加大,篇章结构不同等等,使学生的英语学习陷入了困境,单词记不住,文章不理解,练习不会做,辛辛苦苦,却感觉一无所获,慢慢地失去兴趣,失去信心。因此,探究高一英语教材语法整合教学,使看似复杂的语法知识变得条理清楚,易于掌握,有利于促进高一英语的有效教学。

2.高中英语教材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英语教材共11册,即高中英语课程中的模块1-5的必修课程和模块6-11的选修课程。每个模块,即每一本书包含五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热身WarmingUp,阅读Pre-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语言学习Learningabout Language(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 expressions、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Listening、Speaking、Reading & Writing),小结Summing Up,学习建议Learning Tip和趣味阅读Reading for Fun。

教材除了继承和发扬原有教材的许多优点外,博采众长,求实创新,许多“新”的特点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更加符合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规律,更加有助于教师和学生 “用好”教材。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普遍感觉内容还是太多,无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完成教材要求的所有教学任务。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整合教材,使之适合学生、适合教学、适合教师。教师首先要思考应该教什么?其次才是怎样教?既要从宏观的层面整合教材,又要从微观的角度落实知识点的教学,具体而言就是教材应如何处理?每个单元各部分要达到什么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如何把握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应该说,整合教学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3.语法整合教学的意义

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离不开词汇和语法教学。尤其是中国学生没有像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那样习得英语的环境,他们很难在英语课内或在平时获得足够的语言刺激并内化其语言规则,很难靠纯模仿去自然习得英语,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是通过有意识的学习。正因为语法揭示了词型变化和遣词造句的规律,所以,必要、有效的基础英语语法规则学习对于以英语为外语的学习者来说,可以减少和防止语言实践中的错误,有助于培养他们正确理解英语和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但是,由于英语与汉语语法的差异,时态、语态、从句等等,使得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雪上加霜”,学生感觉越学越难,越学越乱,有些学生甚至连基本的句型,主语、谓语都搞不清楚,写出类似“Wantto go people wait at the gate.”这样的句子。高中英语语法整合教学的实践和探究立足于归纳整合,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等几个方面,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引导学生“化难为易”,最终达到掌握知识,学会学习的目的。

二、理论依据

1.“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即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和学习风格,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学的进度和深度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⑵高一英语教材语法整合教学的实践和探究正是遵循这个原则,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适当重整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2.“最近发展区域”原则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⑶在整合教学实践和探究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潜能,引导他们“会做的事自己做”,更重要的是要努力为他们设置一个个发展的空间,让他们感受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快乐。

三、高一英语教材语法整合教学实践

1.归纳整合

高中英语教材容量大,知识面广,复现率高。高一1、2模块语法教学就包含了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时态、语态、和定语从句四个方面的内容。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分布在第一模块的1、2单元;时态、语态分布在第一模块的3单元和第二模块的2、3、4单元;定语从句则在第一模块的4、5单元和第二模块的1、5单元。

在教学中,如果按部就班,照本宣科,那么就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一个问题还没有掌握,又面临新的问题。也就是说定语从句刚刚接触,就要停下来学习被动语态,最后又是定语从句。如果能够将这些语法项目进行重新整合,明确阶段重点,有的放矢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使语法教学具有完整性,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加系统地的学习知识。以定语从句教学为例,在第一模块第4单元就相对集中地进行定语从句的基本框架教学,可以将关系代词who\ whom\ whose\ which\ that最基础的用法呈现给学生,使他们对定语从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第5单元,则围绕着这些内容反复操练巩固,达到掌握的目的;在这基础上,第二模块的第1单元,主要进行when\ where\ why以及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教学,这样学生就基本上完整地完成了定语从句学习;而第二模块第4、5单元的教学重点就可以放在运用与提高阶段,尤其是定语从句的一些难点。例如,如何通过判断先行词在从句中的作用,选择正确的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还有类似case\ situation等典型案例的教学,例如:Can you think of a situation where this word can be used?

2.循序渐进

在教学过程中,语法是重点,也是难点。随着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深,学生愈发感觉英语语法“繁、难、杂”。因此,语法教学要尽可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感觉这些知识并非“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相反地,只要用心去学,方法得当,在老师的指导下,是可以学得好的。

以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为例。对于人称、时态、句型等的变化,学生开始接触时很迷茫,不知所措。在教学中,可以从简单的陈述句开始,进行人称、时态等变化的教学。Tom said, “My mother is an English teacher.” Tom said that his mother was an English teacher.再把此句变为Tom said, “My mother was an English teacher ten years ago.” Tom said that his mother had been an English teacher ten years before. 然后再逐渐过渡到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的变化。通过操练,层层深入,步步展开,使学生对所学知识逐渐了解、掌握,并通过发现、整合、理解,达到运用知识的目的。

3.有的放矢

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学习了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时态和语态,高一英语语法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应该放在定语从句。因此,在教学中,对于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时态和语态,主要是巩固与提高,可以通过操练、比较、归纳,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以被动语态为例,学生虽然学过被动语态,但对被动语态各种时态的基本结构很是困惑,尤其是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的被动语态。但是当他们通过归纳,发现只要记住被动语态的基本框架是:be+动词的过去分词,所有的时态都体现在be动词上变化,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

知识要通过咀嚼、消化、吸收,最后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框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归纳,,使繁杂的知识清晰化、条理化、简单化,并不断整合,才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因此,教师在进行教材整合的教学过程中,同样也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整合知识,这将有助于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学会学习。

四、反思与提高

整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整合教学应该以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为前提。在整合的过程中要控制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要安排好教学的进度与尺度,要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切都应以适合学生为出发点。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整合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耗费大量的时间通读教材、研究教材,整合的内容,时间的安排,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并且还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进行修正。通过整合教学,教师将真正成为研究者,他们通过实践、探究、思考,再实践、再探究、再思考,循环反复,不断增强了自身的课程意识及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学潜能得到了迅速开发,专业水平得到提升。

高一英语语法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提高 语法 意识

一、前言

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侧重对语法知识的讲解,教科书是以语法项目(grammar)进行编排,而老师则以枯燥的练习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忽略对学生整体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正逐渐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侧重功能交际型的教学法,新的教科书已以话题(topic)的形式进行编排,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具有灵活的操作性,其理念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同时也减轻了学生对语言知识死记硬背的困扰,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但是,由于教学方法的转换(由字、词、句语法教学转变为侧重于侧重功能交际型的教学法)、教材编排的改变(由传统的按语法项目编排改为按话题编排)、高考试题的改革(由重语法转变为重语篇)和部分师生的一些错误的观点(如:以为记几个单词,套几个句型,就是侧重语言能力学习),语法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已有被淡化的趋势,许多教师, 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在教学中少提或不提语法, 学生对各种语法现象知之甚少, 有的干脆不懂语法, 在语用过程中语法错误五花八门。笔者认为,语法本身是对语言规律的总结与概括,是对功能和句型的进一步深化,是形成语言能力的基础。如果一个足球队员没有足球规则意识,那么即便他有再高的足球技术,也不可能是一个好的足球运动员。因此,在高中学生英语学习中如何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语法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什么是语法意识

语法意识是语言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运用者凭着对语言职能、本质的深刻认识和对语言运用的浓厚兴趣而形成的在语言活动中一种理论自觉,是语法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总和。

对语法的理解最初可能是无意识的模仿,到一定阶段就会转化为有意义、有目的性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有其特定的内在和外在的表现形式,内在的表现形式是在语言规则框架内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含义;而外在的形式则为运用语言规则,组织语言作出书面或口头的反应,也就是说语言的运用能力。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是理解并运用语言,而理解语言组织规则是过程中最先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法意识,并不是指教师将注意力集中在语法规则或用法上,而应将注意力放在学生对新语法意识成功的体验上。不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语法知识,而是学生根据教师所精心设计的语法情景作出相应的语言反应,不是回复到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中去,而是要更多地强调培养学习者的语法敏感性和语法运用。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语法知识得到体验,体验积累到一定数量时,教师就可以稍加点拨和总结。这样,学生就可以把这个语言点深深地储存在大脑中,形成了自己的语法意识。

三、怎样培养和提高语法意识

1、借助母语语法,激活学生的语法知识

充分利用学生在汉语知识的基础上已经形成的对语言的普遍性规则的概念,发挥已有母语语法知识资源的优势;善于对母语与英语进行比较,对比分析,求异存同,找出两种语言在一些语法现象上的相同与不同点,把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作为教学的难点,予以重视;同时,也要防止学生将汉语语法规则作不恰当的移植。例如:在讲述句子结构时,完全可以借鉴汉语中的有关句子结构的语法知识,主谓宾定状补的概念基本上和英语中的句子成分大致相同,老师所要做的只是讲清中英文中的不同之处,我们语文中所谓的“谓前状语谓后补”(即谓语前是状语成分,而谓语后是补语),但汉语的补语却相当于英语中的状语成分;而英语中的补语成分是指主语或宾语的补足语。如:“我们生活得好。”在这个句子中,“好”是作生活的补语,而翻译成英语则成为:We live well.句中well则是状语。We made him our monitor. 句中our monitor是宾语him的补足语,而译成中文则是:“我们让他做我们的班长”其中“我们班长”在“他做我们班长”这个兼语式中做“让”的宾语,这种现象又类似于我们英语中的宾语从句。

2、运用语篇教学,发展学生的语法技能

语篇是指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一次交际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用目的语来交流思想和获取信息,而思想的交流和信息的获取都是在一定的环境(语篇)中进行的。这种语言使用的环境(语篇)既包括语言方面的知识,也包括文化背景、语用、认知等方面的知识。单个的句子在不同的语篇中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What a day it is! 这是个感叹句,可这个感叹句在不同的语篇中有着不同的理解,如果说:What a day it is! I can’t go out and only stay at home. It’s really boring! 显而易见,这里What a day it is!是指“天气有多么地糟!”;可在下面的语篇中:What a day it is! The sun is shining; the birds are singing and the flowers are blooming. It’s really a good time for outing. 这时What a day it is! 是指“天气有多么地好!”。

同样,只有进行语篇教学,才能对语篇中的句子与句子之间,句中事与事或人与人的关系的分析,能使学生对复杂的句子结构、省略句和晦涩句的全面、正确理解。借助语法分析文章中,才能正确理解所阅读材料,获取作者所传递的信息,达到阅读目标的有效方法。反之,脱离句法分析的阅读往往是肤浅的,理解的偏差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例如:SEFC Book 3,Feed the world 一文中 20 个词以上的复合句共有 14 个,其中有一句“No one is sure how many people are hungry,but it’s thought that 500 million people in the world don’t have enough to eat, that is about one in ten.”这个句子包括一个宾语从句、一个主语从句、一个并列句和一个短语。如果学生重视掌握英语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SV、SVC、SVO、SVOO、SVOC),在此基础上掌握各种复合句的结构,那么他们就可以运用语法技能,分析理解这句话,学生的理解长句、复杂句,阅读理解能力自然会相应提高。

因此,语法技能的培养不能满足于单句训练,那只是语法技能的即席反应,我们还须将语法技能放在不同的语篇中加以运用,进一步得到体验。具体地说,即将该语法技能放在语篇中的诸多语法群中加以选择,流畅输出,得以证实。

3、创设语言情景,培育学生的语法体验

英语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输出,也就是进行交流(包括口头或书面的),教师只有创设适当的语言情景(学生感兴趣的、容易表述的、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才能让学生尝试着所学的进行有效的输出,让学生体验英语学习成功的兴奋,让他们愿意学习、乐于学习、敢于学习,语法学习也是一样。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话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语法技能,或对课文中某一情景要求学生加以描述。这时候,新学的语法技能融合到众多已学到的语法能力中去并成为其要素之一,如此循环往复,使语法知识 、技能和能力螺旋上升,达到自动化的境地。如:我们在时态教学的时候,可以设计这么一个情景:小明和小华在谈论他们的好朋友小林的事,小明告诉小华,小林生病住院了,而小华不知道,但他表示课后去医院看小林。我们可以让学生组成以下一段对话:

Xiao Ming: Hi, Xiao Hua. I hear that Xiao Lin is ill in hospital.

Xiao Hua: Oh I am sorry. I didn’t know. I will see him after school.

在这段对话中,小华所说的涉及到了二种时态,一种是一般过去时(I didn’t know),是指在小明告诉小华前他不知道,所以应是过去时;而另一个时态则是一般将来时(I will see him),是指小华在放学后将要去看他,在这种情景下,我们不用be going to,因为be going to 表示“计划好的、打算好的”,而在这里,显而晚见,小华事先并没有计划好,这纯粹是一个一般将来时。

通过创设适当的情景,强调通过情景操练语言点、语法点,使学生掌握在一定场合下常用的生活用语,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的语言自然,表达准确,体验到英语学习的成功。

4、注重语言输出,内化学生的语法意识

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语法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活(activate)学生的元认知(meta-cognitive),教师不应将注意力集中在语法规则或用法上,而应将注意力放在学生对新语法意识成功的体验上。通过日常对话,谈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话题必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教师循循引导,积极鼓励,多加表扬,拉近师生距离,形成一种浓浓的学习英语的氛围,将学生的原有知识活跃出来,使其具有粘合新知识、构成新认知结构的活力。这种有意义的语言反应,因为有该语法概念作为内核,因此可以使学生的语法意识(不是语法知识)得到体验。这种精心设计的问题越多,学生语法意识 (awarenss)的成功体验便越深刻。等到这种成功的体验积累到一定数量时,教师或优秀学生对语法规则或用法(usage)上的稍加点拨便会使这种体验升华到理性高度,深层地储存在大脑的记忆库中,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法意识,并在具体的运用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四、结束语

当然,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并非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死抠语法作为知识点,教师根本无须对语法概念纠缠不休,而作为学习者,从外部的语言输入中,分析、理解并掌握这种语言规则是第一位的,而且在初始阶段,这个过程可能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然后才是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实际这个观点可以用个体形成语言能力的过程来佐证。不管是先天习得论还是相对应的后天学得论,两者都认为个体在语言环境中具有对输入语言进行分析、理解并从中发现语言规则,运用语言规则进行语言活动,最终固化为语言的能力,形成了自己的语法意识。教师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有必要去反思和探索语法教学,大胆尝试各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解决语法概念抽象难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和创造性,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意识,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书目:

1、马福康,关于当前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外语界,1998 (1)

2、黄和斌,认知式英语语法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3、邓萍萍,浅谈加强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高一英语语法范文第3篇

写在前面的话:

教师拥有四种意识,你便是天下第一。学习意识,学习对教师而言很重要,没有学习,就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能与时俱进,教育的思想就会相对贫乏,教育手段就会相对落后。思考意识,学而不思,等于零,只有不断地比较,才能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自己所具有的别人没有的优势,才能有效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才能开创性工作,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习惯意识,但凡思考成熟的方案,不要企图一劳永逸,要学会坚持,要养成习惯,才可放手。精品意识,教师学会自律、自强,更要学会自信,每一次思考,每一次尝试,每一次失败,每一次成功都要及时记载,理性分析,不断地分享,并在分享中再思考、再整理、再补充、再完善。

教师拥有三种心态可以一生受益。医者的心态,不抱怨学生不如意表现,竭尽所能地帮助学生克服错误。农民的心态,不抱怨学生的龌龊行为,多问问我怎么了。淘金者的心态,一颗也不嫌少,再小的优点也不忽视。

学校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教师的观念的改变,教师观念转变的关键是学习、发现和反思。学习、发现和反思最关键的是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拥有大智慧,而拥有大智慧的关键还是看学校的(过程)管理制度是否促成教师的成长,一味地靠结果管理是搞不出好教育的。

做教师,平常事,细微观察,认真分析,理性思考,你会有大发现。常识、常理,换一种角度思考,你会得到大智慧。事不在大小,贵在坚持,贵在改善,能坚持,能改善,必然就有大境界。

一、 回顾2013

2013-2014第一学期英语组的整体成绩得到了学校的肯定,初三居全县9 初二居全县第10 最让人喜出望外的是初一年级进入了全县8强,与2012-2013初三15初二12初一10相比进步是惊人的,这证明了我校英语教师的实力,也让领导和同志们对英语组刮目相看。

二、奋斗目标:

根据英语组目前的发展基础,和学校所给与的机遇和保障,本组提出2014第二学年度的奋斗目标是全县排名初一力争进入全县前6初二力争进入全县前8初三力争进入全县前7。

三、保障措施:

1、加强早读质量,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亮出来。

通过快读等形式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2、从实从严写好教案

教案必须保持的底线是自主、探究、合作这一主题,注重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原则,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变黑板上的学习为桌面上的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其二分层要求,不能总是设计一个标杆,让众多的学子饱受失败的痛苦和煎熬。其三一单元适当选择性的进行一次展示,满足中学生的表现欲望和成就感。其四,要注重对学习效果的检查和反馈,因为没有检查和反馈,教学要求,就会呈现弹性,无法保证应有的效果。不要说初三的英语教学与此无关,初三的学习同样需要学生的参与,同样注重检查和反馈。

3、教学设计太专业,不是任何人可以做的,教学反思必须做好。

反思是对一个教师驾驭教材和驾驭学生能力的一种反映手段,也是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态度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本着对自己、对学校的负责,任何人都无权拒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对本节课的设计的看法,对教学过程有效性的评判,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以及自己对此提出意见和建议,甚至最终的执行效果,也包括影响学生发展的心理问题等。反思的价值在于使自己成长和成熟,使学校认同和肯定你的教学付出。

4、说得好,不如做得好,作业检查就是看教师的敬业精神。

学生的作业、课辅等都能反映一个教师的劳动是否是有效的,有价值的,比如说,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教师的执着,教师的工作方法、工作态度等。所以对于作业应该做到有等级评价、有激励性语言,有方法指导,有错误提示。

5、问题学生的转化,是教师能力大小的试金石。

英语组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每个人都已经付出了全部的力量,我们能否有新的突破,关键看我们能否让问题学生跟上我们的教育步伐。要改变问题学生,教师首先要学会理解问题学生,问题学生其实都想成为好学生,就像你一样,也想当个好教师,但是问题学生的确是遇到了困难,无法超越,他们更需要你的理解和帮助,所以面对问题学生,我们不能沉不住气,从而拒绝他们,埋怨他们、讽刺挖苦他们,如果是那样,你就把他们推向了对立面,所以在你也很无能无力的情况下,不要去伤害他们,相反要安慰他们,鼓励他们,爱护他们、甚至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其二,差生不是不可以改变,关键还是看教师改变他们的态度和方法,优秀的老师都会分层要求,让他们体验成就感,从而建立自信,从而超越自己;优秀的老师都会发现差生的存在的客观问题,如记忆方法不正确,阅读的速度不够等,而不是发现他们很懒惰,很愚笨,习惯太差等。其三,改变差生绝不能靠一招半式,也不能期望一劳永逸,要不断地关注,直到他们养成习惯为止。其四,对差生要不断地鼓励,变着法子去鼓励,对差生存在的问题要善言,让他们永远感知你是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其五,关注过程,比关注结果更重要,优秀的教师都不会嫌弃一个积极的孩子,所以他们只在乎学生的努力程度,轻视最后的结果。好成绩是好教育的副产品,所以我们每个英语组的成员除了日常要尽可能地帮差,同时都要按月对全班进行一次有益的谈话,让他们充好电。

6、启动英语组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为校级教学能手和县级教学能手储备人才。

具体要求,贷后通知。

最后,我提醒各位,要想英语组教案、作业检查上拉差距,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可能的,也是大家都不能接受的,所以我决定从本月起,实行加分制,凡是在早读,差生转化等方面,有特殊的做法,特殊的想法,特殊的变化,特殊的贡献,一句话,一行感触,一点做法,一个教学故事,只要是自己的原创都可上传至本人的邮箱,当月我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分。我会将你的好记载下来,让同志们学习和借鉴。

结束语

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越来越有问题?教育,难的就是给教师工作的热情,更难得是给他们工作的灵感,最难的是给他们超越自己的力量。有时候,很多教师不是没有热情,而是我们的管理消耗了他们的热情,所以我们必须思考一种途径,让他们永保热情。有时候教师面对困惑,本应有一个突破,可是常常因为把原因归结在别人身上,从而忽视了教育即研究的功能,所以我们倡导研究。有时候,教师的成功,不是成绩所表现的那么简单,然而很少有人去挖掘这背后的具体思考和具体方法,这样的成功在管理者的眼里,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同样在管理者的心里,这种结果不自然的成了偶然,而不是必然,最终失去了教师成长的原动力,所以我们要学会欣赏教师。

高一英语语法范文第4篇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了要求掌握的日常交际功能项目共41个,这些交际用语分别在初、高中教材各个单元的对话中陆续出现。教材在对日常用语的安排上,由已学的交际用语引出新的对话,如怎样介绍新朋友、结束谈话告别时的用语以及如何委托他人转达问候的几种表达方法等。这些句子都是英美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用语,也是考查的热点。

近年来的英语高考试题在命题指导思想上转变了传统的以考查知识为主题,确立“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从而改变了过去重语法轻交际的倾向,加强了对外语交际能力的考查。教学大纲明文规定考查交际用语的形式包括笔试、口试及听力测试,这就预示着今后将在听力测试题型中增强对交际能力的考查,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注意情景交际用语的掌握与使用。

而要提高听说能力,正确的态度是,尽可能设法用学过的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的观点,抓住一切机会多听多说,并持之以恒。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同学们必须具有自觉实践的意识,抓住一切机会多听多说,在实践中不断修正错误,并持之以恒,水平才能提高。机会在哪里?不仅在课内,而且在课外。课内是基础,课外天地更宽广。同学们要积极参与老师组织的听说活动,不但要仔细听英语录音带和老师说的英语,而且还要仔细听其他同学说的英语。听懂之后必有反应,要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定不要怕说错而闭口不言。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尽可能设法用学过的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的观点,决不要未开口而先担忧。

再来看课外英语听说学习的环境和条件。如广播、电视、互联网、录音带、录像带、CD、VCD、原版电影、各类英语演讲比赛和夏令营等活动,英语学习的素材不一而足。同学们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强化自身周围的听说氛围。建议你去书店选购适合自己水平的简易读物。那么,怎样才算适合自己的水平呢?一般说来,自己粗看几页能知大意的书,便称得上适合自己的水平,其中当然有生词和新的结构,但这不要紧,这反而能激发好奇心,提高兴趣,增强理解能力。阅读之后做些摘记,留下一些新词汇、新句型和信息作为自己实践的足迹,供日后再学习。自己动了手,记忆会更牢固。

顺便说一下词汇难记的老大难问题。记不住词汇,其实是词汇的复现率不够,而光死背单词又太枯燥,费时多却效果差。记忆词汇有许多方法,但多阅读,在阅读中巩固词汇的识记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书面表达的基础是口头表达,其实质是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其中词汇和句型是必要条件,语法知识是重要条件,这些条件的积累靠的是长期听、说和阅读实践的运作。

总的说来,学好英语有以下几点诀窍。

1. 认真听教科书规定的内容,大略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单词。

2. 课下完成作业后,要选择一套英语录音带来听。它应该是让你在随意中就能轻松听下去的录音带,不会给你增加太大的压力,但却能让你把教科书上学过的句子、单词、语法得到快速而有效的复习和巩固。这就是快速学习法中的“存储、记忆、激活”三过程中的关键过程“激活。

高一英语语法范文第5篇

1 引言

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不仅能对消费者的观念、态度及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还会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人们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取向及其变化趋势。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广告可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英语广告也大量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推销产品的同时,也在推广着西方的文化。作为中国的企业,要打进国际市场,吸引眼球的英语广告也是必不可少的。

2 广告英语的基本特征

分析广告英语的基本特征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用词上,二是用句上,三是修辞上。

2.1用词

首先,广告英语的用词通常比较简单,例如:“good to the last drop.”“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雀巢咖啡)。就这样五个简单的英文单词,每个单词的字母不超过四个,将消费者的味蕾全面调动了起来。其次,广告英语中常常别出心裁的使用变异或杜撰新词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例如,“the orangemostest drink in the world.”这是一则饮料广告。“orangemostest”实际等于“orange + most +est ”,most与est都表示形容词最高级的词,在这里与“orange”连用,借以表现这种橙汁饮料的高质量、高纯度、高……,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第三,广告英语中容易出现外来词和感叹词。例如,“wow!te atatu south!hot!hot!hot!only $110,000.“wow”是感叹词,说明房子价格低得令人惊讶的程度。商品广告中经常出现外语字眼,以表示商品所拥有的迥异风味或较高质量,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又如:“order it in bottles or in cans. perrier…with added je ne sais quoi.”这是一则介绍法国软饮料的英文广告。其中“je ne sais quoi.”法语意思为“i don’t know what.”,使用这句法语增加了该饮料的正宗法国风味。第四,广告英语的押韵运用很巧妙。例如,“the choice is yours, the honor is ours”; “fresh up with seven-up.”;“real help for real people.”

2.2用句

首先,广告英语中频繁出现祈使句和疑问句。据统计,大约每30句广告中就有一句是疑问句,这是因为疑问句面向的是消费者,消费者在尝试回答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的对广告中的商品和理念产生了兴趣和共鸣。例如,“look around you. isn’t this a good time for hostile takeover protection?” 其次,广告英语多用简单句,极少用复杂的复合句。例如,“a big world needs a big bank.”“a car you can believe in.”“i love what you do for me.”第三,广告英语中多为主动句,极少出现被动句。例如,“we can’t forge ahead by sticking to existing roads.”“we lead. others copy.”第四,广告英语中避免使用否定句(一般说来,肯定句占97%,否定句占3%)

2.3修辞

广告英语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双关等。

例如:

隐喻:life is a journey, travel well.

人生就像是一场旅途,一路走好。

夸张:take toshiba, take the world.

拥有东芝,世界在握。

拟人:as soft as mother’s hand.

像妈妈的手一样柔软。(童鞋)

双关: start ahead.

成功之路,从头开始。

3 广告英语的翻译方法

对广告英语进行翻译,出了充分了解其语言特点外,还应该掌握一些翻译方法。

3.1广告英语在翻译的过程中,应注意其中的文化差异

商品和品牌均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对于同一品牌,不同的文

化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和意向联想。例如,中国的品牌中,多运用龙,凤,大象等,而这些形象在西方一些国家是非常不受欢迎的。“紫罗兰男装”的翻译就是一种体现,如果简单的翻译为“pensy men’s clothing”,那么就没有西方人会买该品牌服饰,因为在“pensy”在英语中表示“女性化的男人”。

3.2颜色的文化差异对于广告英语的翻译本文由收集整理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因为不同文化的人,对于不同颜色的感受和理解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例如,蓝色在英语国家中有忧郁的含义,美国有“blue monday”——蓝色星期一,通常理解为“令人不悦的星期一”。“blue sky”在英语中的意思是“没有价值”。在埃及和比利时人眼中,蓝色象征着倒霉。然而,在中国,蓝色一般不会让人联想到“忧郁”和“倒霉”。

但是,也有一些特例。比如说,世界知名汽车品牌“blue bird”——“蓝鸟”,就不能翻译为“伤心的鸟”。因为“blue bird”确实存在,它是北美的一种鸣鸟,其当地的文化含义是“幸福”,所以英语国家驾驶“蓝鸟”汽车的人,感受的是“幸福”,而不是“伤心,忧郁”。

3.3广告英语的翻译还应注意数字的不同文化内涵

不同地域、文化的人对于数字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因为与“久”同音,所以“九”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在中国,很多品牌都和数字九有关系,如“999”牌药品等。再以数字“3”为例,上海知名内衣品牌“三枪”,英文直译为“three guns”,这样的翻译在日本,哥伦比亚及北非地区就很容易接受,因为在这些国家,“3”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数字。但是如果出口到乍得。贝宁等地,那就销售不出去了,因为在这些地区,“3”具有消极意义,尤其是在贝宁,“3”代表着“巫术”。

3.4 广告英语在翻译的过程中应以功能对等为准则

进行广告英语翻译时,应该使译文对于汉语读者产生的效果与原英文广告对英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大致相同。因此,广告翻译的时候,切不可拘泥于原文字,词,句的表现形式,而应仔细体会其中原文所要传达的思想,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来灵活机动的处理原文,以求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文对于读者,消费者所期待的效果,实现功能上的对等。

例如,fresh-up with seven-up--seven up.“七喜,清新好感受。”原文措辞简洁明快,句式简单。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译文在措辞上同样具有简单明快的特点,虽未有重复,但对于汉语读者来说,仍是节奏感十足,效果显著。同样的例子还有, “catch that pepsi spirit. drink it in.” 译文为“品味百事精神,争相开怀畅饮”。“good to the last drop.”译文为“滴滴香浓,意犹未尽。”“mosquito bye bye bye!”译文为“蚊虫,杀杀杀!”

3.5应该多注意广告英语中的语言变异现象

为了达到生动、有趣、引人注目的效果,广告英语往往会出现一些语言变异现象。例如这样一则广告:“105 horses. one cat. no bull.”单纯从字面翻译为:“105匹马。一只猫。没有牛。”似乎是个农场。但实际上,这是一则汽车广告。“horse”、“cat”、“bull”在这里已经失去了“马”、“猫”、“牛”的基本含义,“horse”在这里做“马力”讲,而“bull”做“空话”讲,“cat”在这里则是“catalytic converter”的缩写形式,其功能是减少大气污染。这些就是词汇变异。作为译者,在遇到这一类的广告英语时,就必须仔细推敲,琢磨其中含义,才能翻译出广告原创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3.6广告英语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应注重

为了使广告更加生动,更具有吸引力,往往会在广告英语中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这也是翻译中不可忽略的。例如这样一则酒的广告“canada dry tastes like love.”生动的将酒的甘甜形容成爱的味道,使读者观众感同身受,印象深刻。又如一则旅游广告“sea, sun, sand, seclusion and spain!”这里罗列的几个词都拥有同样的头韵,使得广告语朗朗上口。再比如, “kodak is olympic color.”这是一种暗喻,用来强调该产品的卓越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