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仓央嘉措的诗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宫 见或不见 侵权 著作权法
2011年初湖南卫视自制一部开年大戏《宫锁心玉》不仅仅引起了2011年古装宫斗剧的大热,它的片尾曲《见或不见》也因在电影《非诚勿扰2》和《宫锁心玉》中出现而广为人知。也恰恰是这样的一首小诗,从默默无闻到广为人知,在一个极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这样的一个经历,从诗歌的作者是谁到版权归属问题,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娱乐圈著作权的一场“战争”。为什么小小的一首诗能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非诚勿扰2》中李香山为自己举办的葬礼让观者看了为之动容,而他的女儿为他送别时的一首诗,更是成为了广大观众记忆深刻的一幕,不仅在生活中火爆,在网络上也引起了新一轮的“造句热”。就在这股火爆劲还没有消退的时候,作为片尾曲,这首小诗又在《宫锁心玉》中出现了,这一次的火爆程度远远超过前一次,它不仅仅再是一首能够引起共鸣的小诗,更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同时由于它在KTV里大受喜爱,一时间成为热播歌曲。
就在人们关注这首小诗的同时,它的作者也成了人们关注的对象,在《宫锁心玉》的片尾中大家可以看到作词是仓央嘉措,作曲是谭旋,演唱者则为剧中四阿哥的扮演者何晟铭。然而在2011年2月16日海蝶音乐艺人行销总监王筱在其微博中爆出猛料:“湖南卫视正在播出的电视剧《宫》昨晚上看了一眼,结果就看出问题来了:片尾有首歌曲叫《见与不见》但是,这首歌词版权我通过大石版权已在我手上啊,怎么就公然用到他们的片尾曲里了呢?而且词作者的署名也不对,这首词的作者明明是扎西拉姆·多多,怎么就公然给写成了‘仓央嘉措’了呢?谁来管管这事啊?”
就此事,《宫》的编剧兼制片人于正首先解释了这首歌的来龙去脉:“不是《非诚勿扰2》带红了这首诗我们才用的,《非诚勿扰2》不是刚刚才上映吗,时间上不可能嘛。是有一次我和湖南经视的人一起坐飞机,买了一本诗集,诗集的第一首诗便是这首,我当时就想买了这首诗的版权,不过一查,原来这首诗是三百年前的古人写的。”对于版权问题,于正表示:“这首歌的曲子从头到尾是绝对原创的,歌词是仓央嘉措的,我们也是从出版社出的诗集里看到的。要是曲有问题就该去找作曲者,要是词有问题就该去找出版社。我作为制片人只能回应到这儿,其他的就交给法律去判断,制作方去回应吧。”①
而经过调查,这首是实际出自于扎西拉姆?多多2007年5月创作的作品集《疑似风月》中,原名为《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读者》杂志在2008年第20期原文刊登了这首小诗,署名为仓央嘉措。因此,这首诗被讹传为仓央嘉措所作。虽然《读者》对此作了更正,但这并不能阻止错误的继续传播,很多人都愿意相信该是仓央嘉措的作品。
既然该诗歌的作者已经弄清楚了,那么这首诗的版权是谁的呢?日前,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的“领唱公主”凌晗向记者透露,她在《非2》上映后不久就联系上了女诗人扎西拉姆·多多,花了大概5万多元最终买下这首诗的词作版权,是唯一可以使用这首诗的,其他公司不得在各种商业演出中使用。所以,未经她允许,电影《非2》的相关产品及电视剧《宫》的播出,都不能使用这首诗作。她的经纪人王筱日前向媒体出示了相关文件的电子版,并表示将把维权进行到底。
在笔者看来在整个事件中虽然相关人员(海蝶音乐艺人行销总监王筱)指称这首词版权是他通过大石版权已属他所有,并且目前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用到《宫》的片尾曲公开放映,并且在歌曲中这首词的署名作者是‘仓央嘉措’(实际上该词原作者是扎西拉姆?多多),并且该歌词的原名为《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而在《宫》片尾曲上却被改用了《见与不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没有足够证据能证明该词是由扎西拉姆?多多原创,但是具体是否涉及法律侵权问题呢?回答是肯定的。
首先了解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含义:指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又无法律上的依据,使用他人作品或行使著作权专有权的行为,凡行为人实施了《著作权法》第45条和第46条所规定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造成财产或非财产损失,都属于著作权侵权行为。就是说著作权侵权行为所需要的构成条件:1)有侵权的事实即行为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按著作权法规定的使用件,擅自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以及表演、音像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2)行为具有违法性著作权是一种绝对权,任何人都负责有不能侵犯该项权利的不作为义务。3)行为人主观有过错所谓过错,是指侵权人对其侵权行为及其后果所抱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②
由此可以看出,这首词涉嫌多项侵权问题,其理由是我国著作权法有明确规定。参考以下具体条款《著作权法》第2条规定 中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第3条规定 本法所称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四)美术、建筑作品;(五)摄影作品;(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计算机软件;(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③
剧集《宫》在未获的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擅自把《见与不见》用作片尾曲播放,构成对“维权者们”的使用权的一种民事侵害,维权者有权就侵权者实施的侵害行为向侵权人提出合理的要求,以维护自己的民事权利,体现公平正义的精神,保障法律至上、法律权威性的理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依法成立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根据著作权人的书面授权,以自己的名义提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第七条 当事人提供的涉及著作权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权登记证书、认证机构出具的证明、取得权利的合同等,可以作为证据。本案中如果扎西拉姆?多多坚持自己是歌词的原创,就需要拿出足够事实证据予以证明,依法提讼。著作权侵权的法律后果,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④
因此,笔者认为如果《宫锁心玉》未经的著作权人的许可,擅自使用该诗,那么就是一种侵权行为,著作权人有权提讼。同时,在这个事件中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仅仅公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都取得了空前提高,与其同时,公民的素质和意识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范畴。尤其是公民的法律意识、维权理念得到社会各界更充分的认识。由此国家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单项特别法予以规定,以致更好地调整社会成员的相互关系,促进社会关系良性发展,加快社会进步。(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注释:
① 张漪 片尾曲《见或不见》让《宫》陷入版权风波 扬子晚报2月19日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45和46条
信息化时代,博客、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形形的自媒体平台,将碎片化的信息,推到世人眼前。目前的大学生多为95后,是在网络时代中成长的第一代,信息来源非常广泛,他们拥有庞杂的信息碎片,而且储存量正在与“秒”俱增。大学语文,以母语为语言,文学为内容,大学生已历经小、初、高十二年的语文教育,如单一介绍专人、专书的基本信息,间或穿插逸闻轶事,定然与同学已有的信息储备重复。如此,学生听大学语文课程(单就内容)的动力与兴趣将与“秒”俱减。笔者经过教学观摩,认为就内容而言,需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一方面,可从内容广度上专注于“人无我有”。如辞赋类作品,初高中一般涉猎《离骚》、《橘颂》,如不刻意搜索某篇文章,网络上对古文的介绍亦多浅尝辄止。大学语文可讲《天问》、《登徒子好色赋》等。《登徒子好色赋》极尽夸张之能事,对比东家之子与登徒子妻,将古语浅译后,令人捧腹。不过这样求广的挖掘,未必一定收效良好,如上述的《天问》佶屈聱牙,在教学中若不能深入浅出,会令学生望而生厌。内容的广度毕竟有“尽头”,更多时候,可在内容深度上追求“人有我优”。同样一个故事,普通人讲和相声演员讲,效果迥异。同样的题材,大学语文老师站在文化高点,用博证的方式解读,收效不同。比如讲授《颜氏家训•兄弟篇》,可结合儒家伦理中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五伦来讲,告诉学生五伦之中最脆弱的一环非君臣非朋友非夫妇而是兄弟。结合文学史上著名的兄弟阋墙事件———周氏兄弟,介绍二人不和经过。联系鲁迅先生逝世次日,在北大授课的周作人给学生讲《颜氏家训•兄弟篇》,依据周作人学生的日记,回溯当日情景。经此解读,学生通过颇具现场感的周氏兄弟,加深了对《颜氏家训•兄弟篇》的理解,而这些知识与收获,也不同于学生已习得的碎片化信息。再如讲授钱谦益时,可加入贰臣文化讨论。“卿本佳人,奈何做贼”,是当年元老吴稚晖为所撰挽联,亦是所有贰臣文化人的真实写照。民国时期才子黄浚著有《花随人圣庵摭忆》,文笔极佳,被南京大学著名教授程千帆钟爱(为其晚年把玩在手的两本书之一),联系其不亚于谍战片的通日寇事件,不单是有趣的解读,更能增进学生对文艺理论“文品不等于人品”的理解。学生主动回忆文学史上著名的贰臣文学,也是一种贯古通今的融会。
二、中外比较拓宽思辨的维度
《论语》云:“德不孤,必有邻。”基于相似的生命历程生老病死及其他普适情感,人们的思考与情感体验也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故中外文学不论主题抑或写作手法均有相通,所谓“东海西海,心理攸同”(钱钟书《七缀集》)。辩证角度看,世界尚无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种族、时代、环境等因素,中外文学的不同也是显然的。大学语文以中外文学为授课内容,在学生已习得基本的中外经典基础上,从中外比较处建瓴,可拓宽学生的思辨,凸显大学语文独特价值。如讲授余秋雨散文时,必然涉及余秋雨其人其文的纷争,著名者有余杰《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在介绍争论经过后,请学生思考余秋雨是否需要忏悔,结合西方汉学界认为“中国无忏悔文学”请学生主动思考,中国有无忏悔文学,如果没有,为何缺失?补充说明西方文化中,最具忏悔意识的俄罗斯民族,其宗教为东正教,东正教教义的著名特征之一就是忏悔,并以列夫•托尔斯泰《复活》、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为佐证。中国文化以乐感为特质,从孔夫子始即以乐感文化为主导,以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来寻找光明”等为佐证。经此番思辨,学生可感知中华民族特性,对外国文化也有进一步认识,让学生重审已知内容,遂有洞天之慨,而辨析本身也迥异于网络碎片化信息。再如,讲授《赵氏孤儿》片段时,除却让大家体味其中蕴涵的宗宋之思,还可以参读伏尔泰《中国孤儿》,比较二者的似与不似。相似处在故事情节的建构,不似之处在于对生命的珍重。《赵氏孤儿》中任何人,为了襁褓中的赵氏孤儿,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中国孤儿》中则有了不同,程婴夫人发话“:为什么要用我的孩子换回赵氏孤儿的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独特的价值。”联系著名戏剧《哈姆•雷特》,哈姆•雷特被称为延宕的王子,而延宕的背后,是对生命的珍重。还可引发大家对死刑的思考,到底是否应该有死刑,我们是否真的具备处决他人宝贵生命的权利,借助中外文学的比较,学生亲身参与讨论,思辨力得到提升。
三、以精神引领为最终导向
大学语文面对的授课对象,是已具备基本文学知识与文化史识的青年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授之以欲。在知识唾手可得的网络时代,一个人的精力与专注度毕竟有限,“鱼”无法满足受众(尽管客观上教师有此意愿),教授学生以方法,促之以学习的愿力,是为教学应努力的终极方向。
1.教授学生以方法。
不同的书,版本之间有巨大差异。比如古籍需看是否依据好的底本,外文书籍,需选卓荦的翻译者。这些知识,教师烂熟于心,对于蹒跚于辨别的学生而言,必须加以提点。再详细些,法文书籍,若有傅雷翻译,首选傅雷版;《论语》可看学界公认杨伯峻、钱穆等人的注译本。授课讲坡时,可介绍其“八面受敌”的读书法,让学生在点滴中习得受益的阅读方式与习惯。
2.可通过书目介绍,促进学生学习的愿力。
我没有热心鼓励过任何一个想去支教的理想青年,相反,我想给他们泼一盆冷水。
我走的那天,亚丁是个大晴天,我跟孩子们一同在学校操场上合影。我很自私,希望可以由这些影像永远拥有他们。但我没能捕捉到我最喜爱的孩子――格刀,他没有出来,在教室里站着,靠着彩色的门框,扭扭捏捏地偷看。我笑着向他挥手,他反而躲进了教室。直到带我回家的旅游大巴关上车门,他才走到教室门口。我哭肿了眼睛,泪水模糊中看不清他的表情。我只知道,他在埋怨我,他以拒绝送我表示抗议。宁忠从地上爬起来了,满身是土,她已经抓不住我的脚,她能继续的就是嚎啕大哭。汽车慢慢驶离学校,我还呆站在车门口。看这群伤心欲绝的孩子渐渐消失在沾满泥浆的玻璃后面,心脏就像被人拧了一样。
我痛哭,从亚丁到成都,整整三天,哭到精疲力竭,再也没有眼泪。难以想象我的那群孩子会怎样。他们肯定会忘记这一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但是我的离开对他们造成的伤害呢?我不知道。他们还不能正确地理解聚散终有时,他们需要时间去接受一个人,还需要更多时间去接受他的离开。一想到有的孩子将我的离去归结为自己表现不好,我就一阵难受。所以,回城以后,我没有热心鼓励过任何一个想去支教的理想青年。相反,我给每一个人泼冷水,告诉他们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我告诉他们应该取得所有人的支持以保证自己情绪的稳定,不在受挫时迁怒孩子。让他们放弃短期支教的想法,做好至少一年的准备,减少来来去去对孩子的伤害。如果他们依然坚持,我会说,是的,无论怎样,你都会得到很多,但假如你真的为孩子着想,你得明白支教不应该是去完成自己的理想。
上课,从“抓”开始
2005年2月,那时的我还是美术学院的一个学生,我们准备离开亚丁前往写生课的第二站中旬,临行前大家争先恐后地与村里的孩子合影。村支书也在,他笑着跟我们说,“你们这么喜欢孩子,留下来教书吧。”“可以啊!”我随口回答。“随时欢迎!”村支书语气坚定,完全不像是在客气。这激起了我儿时的英雄情结,我也满腔热情地回答他:“好!”
就这样,毕业后,我以各种合理不合理的理由说服了家人,带着大家赞助的2000块钱来到了亚丁。村里人已经不记得我来过这里,只是仍旧热情地对我的到来表示欢迎。我开始理所当然地将这些热切的目光和希望工程的海报画了等号。直到有一天,孩子们都跑光了。
正式上课后不久,我的班级开始呈现一片混乱的状态。随意讲话已经算不上扰乱课堂,桑称抓癞蛤蟆去了,昂翁跳着舞上了讲台,只有扎西老师拿着树杈走过,才能给教室带来片刻宁静。那是希望工程海报上的大眼睛吗?一切和我想象的不一样。但我坚持要用民主的方式教育他们,所以上课一周后的一天中午我宣布,“不想上学的今天下午可以不来了。”为了不让他们误会是放假,我又解释了几句,诸如上学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应该好好思考等等。我希望以不再有机会读书威胁这些渴望知识的孩子,借此整顿一下纪律。我没有想到这个举动威胁到的只有自己。午饭过后,教室里一片安静,时间从一点走到了两点,我目瞪口呆地望着空荡荡的教室回忆中午说过的那一席话。难道是我没表达清楚?还是学生们误会了?天啊,居然一个人都没有!
扎西老师听完我的陈述后一拍大腿只发了一个感叹的音,还没解释就让我上了他的摩托车。“怎么?”“抓孩子啊!”“抓?”他一边风驰电掣地把我带到村子,一边告诉我真实的情况。这些孩子大部分是被抓来上学的,因为没有孩子想上学,更没有家长希望孩子上学。这里的义务教育不仅是免除一切费用,每个月还会给学生家庭五元补助,即便如此,也有许多孩子留在了家里,他们最多会把管不过来的送到学校。艰难交涉才领回孩子的事实证实了他的说法。
我们总共花了两天时间才让二年级的8个孩子全都回到了学校。我在后悔让孩子们回家的同时也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
后山上的大眼睛
在语文、数学这两个基本学科可以顺利进行的情况下,我迅速地把音乐、美术、体育课都带给了孩子。我是上了好几天课才发现他们只有这两门课的。在我看来原因很简单,只有这两门要考试。不过我还是得到了许多其他解释:没有彩笔所以没法上美术课,没有乐器所以没法开音乐课。还好学校有一个小操场,一个篮球架,体育课偶尔能以延长课间休息的方式出现一下。其实也就是男孩儿给老师捡捡球,女孩儿在一旁晒太阳。
我让美院的朋友速速准备彩笔寄过来,然后,开始按照原本的课表上课。随着教室的窗户一个个坏掉,我们不得不按照天气随机安排课程。最冷的时候,我们上体育课,在操场上玩捉人的游戏,以奔跑抵御严寒。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在室外上美术课――写生。彩笔寄到以后,他们经常画出奇怪的东西,例如一团白云中间是更小的一团蓝天,我这个美术专业毕业的老师常常以此为傲。音乐课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可以按照他们的意愿安排,例如他们觉得美术或体育课太多的时候,就可以集体表决要求上音乐课。他们最爱唱的是《两只老虎》,我偏教他们《蜗牛与黄鹂鸟》,他们也很开心。我们后来还有了洗衣服的劳动课、种菜为主的生活课。当我们的课程逐渐增加到7门的时候,我已经完全适应了亚丁的生活,吃青稞馍馍,用木柴生火,穿一件单薄的衣服在大雪里穿梭。
更重要的是他们也习惯了我,甚至喜欢来学校上课。我们的上课时间是9点,通常我要等到7点半阳光照到床上才敢起床,因为夜晚屋里会结冰,起早太冷。但一个月以后,我不得不以格刀为首的那几个积极分子的起床时间为准。他们有时候6点刚过就来学校了,发现我没起就用小石头砸窗子,接着是“张雨老师”、“张雨老师”的呼叫声。等我应声爬起来,他们已经在窗户外嘲笑我。我的房间在二楼,学校背后的小山坡恰好靠着我一面窗户。我得在他们的监督下起床,然后飞速洗漱,到教室上课。后来,我们时常放学也混在一起,去山里挖虫草,到接待游客的地方下馆子。我慢慢地从外来的老师,变成了亚丁村的孩子头儿。
我们还有现代诗课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大大的风景图,然后开始不停地用尽量标准的普通话重复。我的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沙哑,讲到二十多遍的时候,口已经完全干了。望着那几个一脸茫然的孩子,真是脾气都没得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从我宿舍翻出海子诗集,主动要求开设诗歌科目的同一拨孩子。
那天,昂翁在我的房间发现了海子诗集就偷偷拿到了教室。我发现的时候,他已经歪歪扭扭抄了一段在黑板上,恰巧是我夹着书签
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没有想到他们会争相传看这本书,并强烈要求开设一门课,讲这个我称为现代诗的东西。我至今不清楚是什么打动了他们――是同样打动我的东西,还是一些我都没有发现的东西。总之,我们每周都有一堂现代诗歌课。这些孩子个个都会背“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所以,我根本没法怪他们学不会这篇课文,学不会《咏柳》。我也不能说我们的古诗人写的没有现代诗人好,我只能说让孩子们用外语想象自己从未见过的事物太难了,我的黑板画在描绘一个他们未曾见过的事物时太不生动了。我没有虽的办法,只能再次重复,让他们用背圆周率的方法背下这些描写他们未曾见过之物的句子,以此来学习未来重要的谋生工具汉语。在上大学以前,他们可能都没有机会接触到描写自己熟悉景色的文章。看到仓央嘉措优美的诗文,我恍然想到,如果有什么事情一定是对他们有益的,那就是为他们编写一份新的教材,让他们的诗人告诉他们语言之美。我无能为力,当我离开时,我将游客们捐献的书送到了他们未来会进入的中心校。我请求学校腾出一间图书室,然后,我将网上买到的更多的藏族文学作品寄到那里。
游客到底馈赠了什么?
因为在景区里面,学校的物资相对其他地方丰富。总有游客会慷慨地留下各种东西,包括现金,再三拒绝也没有用。我也曾经是游客当中的一员,兴奋地将各种糖果、礼物留给藏区的孩子们。直到我多次带领游客给学生分发礼物,看着孩子们的举动和改变,才清楚地意识到这种行为更多的是讨好了自己,对孩子们弊大于利。
当一名女游客一定要将一盒巧克力当场分给孩子们时,学校乱了套。孩子们不顾一切地往前挤,往里冲。陌生人毫无理由的施舍扰乱了孩子们对于外界事物的正确认识,他们容易变得不愿意付出只要求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