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哈尔滨一日游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xx元旦哈尔滨旅游攻略哈尔滨:异域冰雪王国
推荐理由:只有看过一场雪,才能不辜负这好大冬日。
冬天不看雪那还完整吗?而哈尔滨正是看雪最好的城市,而且这个城市的冬天虽然被冰雪裹挟,但是这里的人却并不冰冷哦。这个地方,随着中东铁路建成而发展,因此无论是建筑还是食物,都浸染着异域风情,跨年气氛也更是浓郁。
冰雪大世界作为每年哈尔滨最热门的旅游项目之一,冰雕原材料都是取自松花江,雕成各式各样栩栩如生的冰雕、巧夺天工的冰灯,让人忍不住去亲近。里面还有精彩的俄罗斯表演,和好玩的游乐项目。其中不可错过的就是1000米高的冰滑梯,急速下滑带你感受不一样的刺激。世纪大钟,每个人都可以一下讨一个新年好彩头,据说很灵验哦!
中央大街作为来哈尔滨的必去景点,就像去北京就要去王府井一样,是哈尔滨最具西洋风情的所在。特色的方石路因形似一种俄罗斯面包,而又被形象的称为面包石路。那些没有去过莫斯科、巴黎、罗马、希腊的人,尽可以通过中央大街上风格各异的西洋建筑,领略这些国家的建筑风格特色。
想要不出国门而吃到正宗的俄式西餐,有着“东方莫斯科”的哈尔滨绝对是你不二的选择。俄式西餐现在已经成为哈尔滨独特的标志,为这个到处充斥着俄罗斯风情的城市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哈尔滨的俄式西餐大多集中在中央大街上,以华梅西餐厅为首,露西亚西餐厅、喀秋莎俄式餐馆、波特曼西餐厅、塔道斯西餐厅等西餐厅交相辉映。
线路设计
DAY1:圣索菲亚大教堂→中央大街步行街→华梅西餐厅(中央大街店)→马迭尔冷饮厅→太阳岛公园→冰雪大世界
DAY2:东北虎林园→斯大林公园→防洪纪念塔→兆麟公园
DAY3: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
20xx元旦哈尔滨旅游注意事项衣着
因为冬季旅游时温度比较低,所以到了旅游地点一定要从内而外注意防寒。在北方,冬天的时候温度都大概在0度以下,所以一定要注意在户外活动时穿好保暖的衣服。同时要注意备好较厚的羽绒服、毛衣、棉裤、帽子、围巾、手套、雪地靴等保暖衣物,当然为了方便行动,服装的质地要尽量轻便。最外层的衣服要有防风性,建议选择毛皮、皮革和呢绒材料的,能够防风保温。而内衣方面,要透气和柔软,也可以选择一些保暖内衣,轻便而保暖,非常适合在寒冷地区穿。另外在户外活动时,由于北方冰面较多,所以棉鞋一定要有防滑功能,尽量穿高帮鞋,这样能够有效地保护脚腕,棉鞋内垫好鞋垫,会更加舒适。
耐寒训练
在准备到较冷地带旅游的时候,可能会因为身体不适应而产生不良反应,所以在冬季旅游之前,为了让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和游玩,可以在出发前做一些耐寒训练,比如跑步、力量训练等,都可以加强身体素质,这样也有助于适应寒冷环境。
食物
都是民以食为天,到了冬季旅游,饮食方面更是应该注意一点,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方面的摄入量都要超过平时的量,还有矿物质和维生素也都要比平时多,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食量,在较低的温度下活动一定要保证自己的能量补充到位。瘦肉、蛋类、动物肝脏等都是很能补充能量的物质,旅游的时候可以多吃点。另外,建议少喝酒,很多人都会有“喝酒暖身”的想法,其实不然,喝酒虽然会促进血液的循环,但其实十分散失人体的能量,所以不建议这种方法。
出行
寒冷地区空气普遍较为干燥,在出门之前要注意涂好润肤霜,同时要带好手套、口罩等,保持皮肤的湿度。同时,准备一些高寒地区常备的药物,以及治冻伤的药物,以防万一。
现在大家都知道20xx年元旦哈尔滨都有哪些景点可以去以及元旦去哈尔滨旅游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了吧!最后提醒各位:出门旅行要提前注意目的地的天气变化,带好衣物以及其他自己需要的物品,祝您有一个愉快的旅行。
哈尔滨周边旅游景点1、龙凤山一日游
地址:五常市
交通:(客运)1、在哈站乘坐前往五常市的火车,到达五常市后租车前往;2、在哈东站乘坐前往五常市的班车,达到五常市后租车前往;
看点:位于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余脉西坡,五常市东南50公里处。哈五公路202国道可直达。距哈尔滨市170公里。是森林型自然风景旅游区。1958年建成。是黑龙江省特大型风景名胜区之一,它以其完美的自然生态和秀丽的山水风光吸引着海内外众多游人。
、玉泉山(玉泉国际狩猎场)一日游
地址:阿城区玉泉镇
交通:(客运)在哈尔滨站或哈东站乘坐开往玉泉镇的火车或班车,至玉泉镇后租车前往;(自驾)哈尔滨——哈阿高速——阿城区——301国道——玉泉镇。
看点: 玉泉狩猎场地距哈尔滨55公里,是亚洲最大的封闭式狩猎场,是首批国家 AAA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占地3000公顷。
这里群山环抱,植被葱郁,自然生态环境幽雅。春季花香蝶舞,湖波荡漾,来此踏青、爬山、打猎、划船,让您洗去一切尘埃,忘却闹市的喧嚣和烦恼。夏季草长莺飞,鹿鸣幽谷,采山珍,捕鱼,让您体会回归大自然的温馨。秋季山披五彩,红叶翩飞,小菜、野果、飞禽随处可见,您可以点篝火、烤野味,月光下偏偏起舞,住猎人营地,赏山野风情。冬季林海茫茫,群峰披银,蔚为壮观,其雪场占地19公顷,有五条初、中、高级滑雪道,可以接待不同层次的滑雪爱好者滑雪,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又因有金代石像、金兀术下马处、神泉和古井,故被誉为金源文化旅游带上的一颗明珠。
3、长寿山一日游
地址:宾县宾西镇
交通:(客运)在哈东站乘坐开往宾西镇的班车,至宾西镇后租车前往;(自驾)哈尔滨——哈同高速——宾西镇——长寿山。
看点:长寿国家森林公园是1993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建的国家级森林公园,20xx年晋升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总占地面积2483公顷;位于哈尔滨市东南,距哈尔滨市45公里,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现已发展成为距哈市最近、自然景观独特的一处天然森林公园,
4、平山一日游
地址:阿城区平山镇
交通:(客运)在哈尔滨或哈东站乘坐开往平山镇的火车或班车,至平山镇后租车前往;(自驾)哈尔滨——哈阿高速——阿城区——301国道——平山镇。
看点:森工总局平山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东70公里阿城市平山镇西区,哈尔滨市走哈绥高速公路40分钟可直达。是山岳型自然风景旅游区。1998年向社会开放。
5、松峰山一日游
地址:阿城区松峰山镇
交通:(客运)在北秀宾馆或哈站乘坐至阿城的班车,至阿城后租车前往平山,至平山后租车前往松峰山;(自驾)哈尔滨——哈阿高速——阿城区——红星水库——阿松公路——松峰山。
看点:位于黑龙江省阿城市松峰山镇,经由哈阿高速公路可达。距哈尔滨市85公里。是集森林保护区、自然景观、金源文化、道教文化为一体的山岳型自然风景旅游区。是省级森林保护区。1985年辟为旅游景区并对外开放。
6、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一日游
地址:香坊区哈平路105号
交通:公交8、67、69、81、208、209、338。
看点: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哈尔滨市动力区与南岗、平房区交界处。哈平路从中南北向穿过,有国道进入哈三环路动力出口站可达。是集科普、科教、游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东部寒温带植物而得名。始建于1958年,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
7、香炉山一日游
地址:宾县平坊镇
交通:(客运)在哈东站乘坐至宾县的班车,至宾县后租车前往;(自驾)哈尔滨——哈同高速——宾县——宾州镇——香炉山。
看点:香炉山坐落在黑龙江宾县的南端,是小兴安岭的余脉。相距哈尔滨七十公里,有六座主峰,海拔达七百九十米。总占地面积1.7万亩。至今保持着原始生态,是具哈尔滨最近的天然森林氧吧。
香炉山风景区是以山岳、森林、水体和冰雪等自然景观为主体,集旅游、度假、冰雪、文化娱乐等综合开发建设为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
8、二龙山一日游
地址:宾县宾州镇
交通:(客运)在哈东站乘坐至宾县的班车,至宾县后租车前往;(自驾)1、哈尔滨——同三高速——宾县——宾州镇;2、哈尔滨——221国道——宾县——宾州镇。
看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哈尔滨市宾县。同三高速公路或221国道可达。距哈尔滨56公里。属湖泊山岳型自然风景旅游区。1958年起修建二龙山水库,1974年竣工。
二龙山风景区是黑龙江省地质遗迹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有各类游乐项目40多个,尤以滑雪、滑草、滑道、溜索、攀岩、滑翔机及冰上娱乐项目等深受游客喜爱。二龙山龙珠滑雪场是全省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3S级旅游滑雪场之一,有9条雪道和三座大型初级滑雪场。可同时接待3000人滑雪。
9、横头山一日游
地址:阿城区大岭乡
交通:(客运)在北秀宾馆或哈站乘坐至阿城的班车,至阿城后租车前往;(自驾)哈尔滨——哈阿高速——阿城区——大岭乡——旅游公路——横头山。
看点:横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是20xx年国家林业局设立的,位于张广才岭西麓、哈尔滨市阿城区吉兴林场施业区,隶属阿城区林业局,在哈尔滨市区东南66公里处的金祥地境内。横头山主峰海拔826米,哈市第一高峰,公园总面积10万亩。这里是哈尔滨的后花园,是养生、休闲、避暑、度假的中心,是天然大氧吧!
公园有“资源、环境、地域”三大优势及“金源、森林、养生”三大文化;公园分成“灵因山、郡王山、九龙山、兀术岭、民俗风情园、吊水壶原始林”六大景区。有“红叶谷、彩蝶谷、野鹿谷、石柱峰、仙人洞、古树峡、林海雪乡”等七大看点。横头山国家森林公园六大景区实行“一票通”。三个自然风光景区保持原始面貌;休闲、度假三个景区非城市化高标准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多种机制并存的开发建设模式。
10、方正二日游
地址:方正县宝兴林场
关键词: 小语种导游,现状,问题,对策
一. 现状分析
近年来,旅游业在哈尔滨得到大力发展,尤其是冬季旅游已经成为哈尔滨的城市名片。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的开发,哈尔滨也走向世界,来哈旅游的外国游客逐年增加。根据2010年哈尔滨年鉴提供的统计数据:仅2009年境外游客人数就达24.03万人,旅游外汇收入14540万美元。旅游业以逐渐成为哈尔滨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哈尔滨市政府在今年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进一步确立以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以培育冰雪旅游和湿地旅游两大国际品牌为核心”加快建设“冰城夏都”。游客不仅可以冬天来哈赏雪滑冰,还可以在夏天湿地游,从而摆脱哈尔滨在旅游领域一条腿走路的单一模式。可以看出,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哈尔滨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在这样的机遇挑战面前,作为旅游业中重要一环,我们的导游队伍,尤其是小语种导游准备好了吗?
目前,黑龙江省导游人数10913人,其中小语种导游人数所占份额很少。由黑龙江省旅游局得出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小语种导游人数年增长缓慢,德语、法语3-4名,日语15-20名,俄语和韩语各50名左右。而这其中,又有很多人拿到导游证后,并没有真正从事导游行业,这直接导致哈尔滨市小语种导游资源严重匮乏。这种现状无法满足哈尔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需要。此外,现有小语种导游人员的素质及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因为缺少小语种导游,使得旅行社不得不在高校寻找外语专业学生或老师从事兼职导游工作,这给小语种导游行业带来很大的不稳定性,并产生很多问题。
二.主要问题
目前小语种导游主要来源于旅游院校尤其是外语院校,它们分别具有各自优缺点。一方面,旅游院校毕业生在院校里除了学习掌握导游业务基本知识以外,还丰富人文科学知识以及文化知识。但在外语能力培养发面,却满足不了市场的要求。学生一般只是掌握一门外语,如英语,但要想达到外语导游从业人员的要求,却有一定距离。因为一门语言的学习,需要求学习者围绕相应国家的风俗,文化,生活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这样才能在日后运用中得心应手。更何况是小语种,要想在短时间内,经过非专业系统的学习而熟练掌握一种语言,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外语专业尤其是小语种专业学生,虽然熟练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能自如交流,但却没有专业性,缺乏导游从业人员所需要的基本导游相关知识。无法在实际应用中应对挑战,完成导游工作。此外,目前高校培养专业人才模式较为陈旧,专业设置过窄,与市场的需求相脱节,知识面不广、教学内容陈旧,专业知识单一等问题在旅游业市场需求中集中体现。
三.对策
要想解决小语种导游上述问题,就要从根源入手,即从培养和输送小语种导游人才的外语院校着手。
1. 改革专业培养方案
面对市场的挑战,用人单位对导游人才的选拔越来越严格,更注重导游的综合能力,导游不但要有扎实的业务知识,还要有流利的外语表达能力,这对高校提出严峻的挑战。外语院校首先要明确本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和要求。要与市场相结合,根据培养对象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设置相关的教学计划,开设相应的课程。外语专业的教学计划要以外语专业课为根本,根据学生今后不同的就业及发展方向,在高年级提供不同的模块,进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而不应只是一味停留在语言学等传统方向上。对于想要毕业后从事旅游业的学生来说,院校可以在模块下开设介绍导游相关理论、业务等知识的特色选修课程。同时,为了适应导游就业市场的要求,让学生在毕业后有更大的竞争力,学校还可以开设与导游证考试相关联的选修课程,鼓励和支持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证的考试。学校还应该创新课程,努力把外语与导游知识相结合。总之,教学计划要处理好专业基础课程与模块中的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考虑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习之间的关系。
2. 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要改变以老师为主体,以一本教材为内容,填鸭式的传统的灌输教学方法。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进来并从中得以收获,教师不再是课堂主体,而是作为课堂的组织者,给学生一个方向,具体的内容由学生来完成。具体形式比如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情景教学,案例分析,实践模拟,学生报告等多种互动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此外,学院要提供能够适合进行导游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教师要能够开发和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及手段,掌握电视,光盘以及互联网等形式进行教学。将以powerpoit等课件制作方法将景区的图片,路线图,旅游行程,带团时所需资料等相关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生动鲜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或通过互联网,直接将景区信息直观的带到课堂。通过这些方式,学生会对导游工作有一个直观,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借助这些资料进行模拟实战,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演习,并相互评议,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旅游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一个扎实基础。
3.考核方式创新
创新即改变过去那种只考核学生理论知识,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单一考核方式。具体可根据课程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尤其是对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学生的成绩不再仅仅取决于对外语的掌握,还要取决于能否借助于外语这门工具去解决问题,不再是单一的通过一次性语言表达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是通过实战,通过对比,使学生对自己有个最直观的判断,认识到不足,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比如,在学校允许的情况下,把学生拉出校园,用一场模拟哈尔滨一日游的方式考核学生。老师决定路线后,以旅客入住的具体酒店为起止点,每名学生既是游客,也是导游,老师作为旁观者负责决定在不同阶段导游的替换,学生时刻做好导游与游客之间角色的转换。作为游客学生要尽可能给导游制造难题,而导游则要在行进中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及语言知识完成各项任务,如景点讲解,集合游客,遇到突发事件如何正确解决等。最后由老师和游客共同为担当导游的同学打分。这样既考查了学生,同时又锻炼了学生。
4. 强调实践
导游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锻炼,不断提高的职业。因此要重视导游的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应该搭建一个平台,与省,市旅游局及旅游景点,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导游实习基地,可以由旅行社的老导游和学生建立一定的团队关系,使学生在老导游的带领下跟团实习,渐渐过渡到独立带团,完成导游服务的整个流程。又或者利用外语院校的自身优势,邀请外国友好合作学校来哈访问,组织学生假期出国交流培训,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与外国人直接交流的机会,从而使学生有机会能够直接面对社会。
总之,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导游,在哈尔滨大力开发旅游业之际,对于向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的大学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能让学生在机遇面前得心应手,成为适合市场需要的高素质,高层次导游人才。就看我们是否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
参考文献:
【关键词】长假制度 旅游市场 假日旅游
一、新时期我国旅游业的挑战
21世纪,我国的旅游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我国旅游业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不仅使我国的入境旅游市场保持高速的增长,同时也带来了国内旅游市场的空前繁荣。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力大大提高,人们普遍产生了对休闲的需求,旅游意识不断增强,而休假制度为我国国民的出游提供了时间保障,因此假日旅游应运而生,同时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消费,成为我国当前旅游市场的重头戏。
我国众多传统节日并非国家法定假日,加之带薪休假制度尚未形成,国民能够选择出游的机会并不多。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社会经济进入了持续发展的阶段,国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国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明显增加。因此,从1999年国庆开始,我国政府根据国情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法定长假制度,逐渐形成春节、五一、国庆三个“黄金周”,为我国假日旅游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三个“黄金周”为旅游者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旅游机会,基本能够满足国民中短程旅游的需要,如果借助航空工具还可进行远距离的旅游。因此,在开始实施“黄金周”休假制度时,多年积压的旅游需求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二、长假制度下旅游状况分析
(一)春节黄金周数据比较
2012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接待游客总人次比2011年春节黄金周下降5.2%。按可比口径计算,2012年春节“黄金周”期间的旅游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6.2%,其中“民航收入”与上年持平。2013年春节期间,全国接待游客总人次比2012年春节“黄金周"增长24.7%,实现旅游收入比上年增长23.1%。
同时全国假日办又对北京、天津、承德、秦皇岛、沈阳、大连、长春、吉林、哈尔滨、上海、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黄山、厦门、南昌、瑞金、青岛、洛阳、武汉、长沙、张家界、韶山、广州、深圳、桂林、海口、三亚、重庆、成都、广安、贵阳、遵义、昆明、西安、延安、银川等39个重点旅游城市进行了监测,在监测的172家商业企业中,其销售收入比2007年同期增长25.8%;监测的170家餐饮企业,其营业收入比2007年同期增长14.1%。其中2008年“其他旅游城市和景区实现旅游收入”比2007年增加了8亿元外,其他各项大多是大幅下降这可能是南方地区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所致。2009年对39个重点旅游城市监测的1 77家商业企业,其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6.5%;监测的172家餐饮企业,其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1.9%。通过以上数据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2011-2013年春节“黄金周”期间的39个重点旅游城市监测的商业企业和餐饮企业的销售均以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发展态势良好。
(二)“十一”黄金周旅游数据比较
2012年“十一”期间,全国接待旅游者总人次,比2011年同期增长22.1%;旅游收入比2011年同期增长24.2%;旅游者人均花费支出448元。其中过夜旅游者(仅限于住在宾馆饭店和旅馆招待所)比上年同期增长13.5%;一日游游客比上年同期增长25.0%。2008年民航客运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33.8%;铁路客运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35.O%。2009年“十一”期间恰逢中秋,因此有了8天的假期。在这8天里,全国接待旅游者总人次比2008年同期增长28.5%,其中过夜旅游者比上年同期增长23.6%;一日游游客比同期增长30.O%;旅游总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6.4%,其中民航客运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1.9%,铁路客运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1.2%。
重点监测的39个重点旅游城市,在2011-2013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过夜旅游者与一日游游客均在增加。而2012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39个重点旅游城市监测的177家商业企业,其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1.1%;监测的177家餐饮企业,其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3.8%。2011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纳入全国统计体系的119个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人1655万人次,门票收入为7.61亿元。2012年同期共接待1829万人次,同比增长10.5%;门票收入8.38亿元,同比增长10.1%。2009年同期共接待2100万人次,同比增长14.8%:门票收入9.19亿元,同比增长9.67%。
三、新时期旅游模式的变化
新休假制度从时间、空间上影响了国民固有的生活模式,使得其消费行为有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青睐于短途旅游
新的放假方式将“五一黄金周”拆开了,人们少了一个可以长途旅游的机会,随之出现的清明、元旦、“五一”、端午和中秋小长假都适合短距离旅游,使得人们更加青睐于短途的旅游模式。
(二)散客自助游明显增多
传统的通过旅行社组团的模式如今已经逐渐受冷,小长假的增多使得人们更加愿意灵活、自主、方便的散客游、自助游。加之现在国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私家车,建设部近日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达3239万辆,年均增速在20%左右。因此自驾游也将占假日旅游市场重要的一份额。
(三)农村居民出游潜力较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逐渐拉近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差距,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要比2008年翻一番,包括旅游在内的农民消费水平要大幅提升,要使我国亿万农民成为未来旅游市场和旅游消费的重要群体。目前,我国农村居民个人旅游消费占生活消费性支出仅5%左右,低于全世界10%以上的平均水平;发达国家人年均出游6次以上,中国人年均出游1次,农村居民连1次都不到。而我国70%的旅游资源处于包括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在内的农村地区,因此我国潜力最大的旅游市场在农村,潜力最大的旅游需求在农村。
四、长假制度对旅游市场的影响
目前,新休假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已打破了传统旅游产业空间垄断格局,旅游客流量在较大空间尺度范围内进行了适应性调整与再分配,对缩小区域旅游空间差异、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假日旅游经济是以人们出游消费为主体的消费活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经济现象。由于是居民出行消费,所涉及到的一切消费活动,如食、宿、行、游、购、娱等消费全部需要社会承担,因此假日旅游经济的巨大消费市场,无论从经济学角度,还是从市场学角度,都极大地推动着旅游企业主动地适应和满足这种需求。旅游企业对假日旅游市场的主动适应也使得其形成自发的结构调整,其成本效益远远高于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因为这是一种市场化导向的结构调整。
新休假制度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使得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开始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将祭祖、踏青、赛龙舟、赏月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活动融入到旅游活动中,以满足人们追求传统文化内涵的高层需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并对吸引外来游客,大力拓展入境旅游市场也是一个绝佳的机遇。“黄金周”的集中消费模式面临的“井喷”现象,使得游客拥挤不堪,旅游接待设施超负荷运作,多数景区接待游客数量超过景区最佳承载量。假日旅游的集中性消费可以说是突发式的将产业弱点暴露出来,分散的多个小长假及带薪休假制度的推行,有利于通过分散客流量,缓解出游压力,有效地利用旅游设施和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清津.旅游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2]徐明宏.休闲城市[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回家,越来越快了
春节迫不及待地迈开了脚步奔来,家在招手,归心似箭。只是如何回家,或者说如何更快地回家,却是一个问题。
“从北京到天津只要30分钟!”2008年8月,一则消息迅速在京津地区传开,我国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城际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在之前的试运行过程中,国产CRH3型“和谐号”动车组更是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时速394.3公里的纪录。
其实,京津城际铁路的运营不过是中国交通发展的一个缩影。“要想富,先修路”,这句20世纪80年代被广泛传播的口号,在当下也不显过时。它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出行,春节出行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公交车、汽车的数量也不多,骑辆自行车上街就是一件特有面子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春节探亲路途艰难可想而知。远途的乘坐火车,绿车皮硬车座、空气污浊、辗转倒车、几天几夜的行程,成为那个年代人们关于春节回家路的最深刻记忆。距离近的则选择汽车,不过那时的汽车班次很少,都是普通客车,没有现在的豪华大巴,而且车辆也不多。选择自行车出行的占很大一部分,走亲访友骑自行车走个几十里不在话下。也有人选择步行,这种形式在农村更为普遍,邻村的、附近村子的,走个十几里地就去了。
好在那时人们的出行、人口的流动并不是特别普遍。虽然早在1954年,铁道部就有关于春运的记录,日均客流量73万人次,高峰客流量90万人次,时间为春节前后15天。但真正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包括“春运”这个词汇的产生,是在改革开放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出现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从贫困欠发达地区到沿海发达地区流动的务工人员越来越多,“春运”的气候才真正形成。
时至今日,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私家车,回家过年,我们选择的方式越来越多,其中折射了中国铁路、公路、航运、航空事业的巨大发展。而其中,俗称“铁老大”的铁路运输是春运的主要运输工具。在我国交通发展史上,曾有过著名的6次火车大提速。1997年4月1日,中国铁路实施第1次大面积提速,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第6次大面积提速。10年里,全路客车平均旅行速度从48公里/小时到65.7公里/小时,更让人惊喜的是,2007年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国产化动车组投入使用。此外,座位的舒适、车厢的整洁、乘务人员服务质量的提高,使得回家的路越来越舒服了。同时,公路运输对春运的贡献也功不可没。从1978年到2007年,从89.02万公里到358.73万公里,我国的公路里程不断增长。客运汽车的数量一直持续上升。此外,从狭窄拥挤的依维柯到如今的豪华大巴,我们的乘车环境也越来越好了。
除了上述两种传统的回家方式之外,坐飞机和开私家车回家在近年来也逐渐成为人们的重要选择。如今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选择飞机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此外,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私家车,过年开着自己的车舒舒服服地回家,也成为了一部分人的选择。
年货,越来越丰富了
俗话说,过年过在嘴上。过年吃什么从来都是个大问题。
1.54元可以买齐年货,3元可以再加只“冰鸡”,0.84元的鸭蛋,0.35元可以理一次发……
这是上海档案馆收藏的嘉定季颖和李惠英老两口1978年的春节账单,其中“冰鸡”是有人平时用配给券买的活鸡,冷藏到过年再拿出来卖的鸡;鸡蛋的价格比较贵,论枚卖,鸭蛋论斤卖,0.84元可以买两斤多鸭蛋。这是30年前所有家庭过年的一个缩影。
排队抢购肉、蛋等凭票供应的副食品是那个时代家庭主妇们过年前的主要任务。物品都是定量供应的,要凭票才能购买。来看看当年北京市的春节供货情况:1981年,北京居民春节每户供应4元~8元一斤的花茶二两,大料、黄花、木耳各一包,大白菜20斤,一斤粮票豆腐及一斤粮票豆制品。部分小吃店增添了平时不供应的“蜜三刀”等小吃。这种情况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想象的。难怪,那时过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那么大的诱惑,因为只有过年才可以吃到饺子吃到肉。
正是当时的物资奇缺,过年回家的行李就重了。出门在外一年,返乡时给亲朋好友们带点年货是礼貌更是必需。大包小包,手提肩扛,火车里、汽车上,这是那时随处可见的景象。带的是什么呢?有可能只是一网兜苹果、一包点心或者一盒饼干。别小看这些今天看来不起眼的东西,在那个年代,很可能是排了几天的队买到的,是全家人一年的期盼。
不过,这些终成为了记忆。以北京为例,到1989年,26种调味品、14种豆制品、35种酱菜大展销,北京人过年从此再不为米、面、鱼、肉、油奔忙了。从定量供应凭票购买、定量供应品种的增加,到集贸市场的恢复,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中国人餐桌上的食品也跟着中国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多样了。
年货多了,选择余地大了,人们的要求也提高了。当吃饱问题解决了之后,健康便被摆在了首位。过去回家探亲,走亲访友,带的都是鸡鸭鱼肉。如今,这些东西菜市场、超市天天有供应,不用买来囤积在家里了。不仅如此,很多人开始喜欢吃特色的菜肴,绿色食品、粗杂粮、保健品等广受追捧。
过节,越来越多样了
春节不一定非要往家赶,还有可能急着往外走。这在以前是很少出现的。
大年三十,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看春晚,曾经是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老百姓过除夕的普遍方式。“家里买电视了,过年来看电视啊”,高兴中透着些炫耀。春节前抢电,曾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道独特景观。据有关资料显示,1984年进口彩电开始紧张,彩电一直走俏,从1986年下半年开始,商店里宣告彩电无货,同时期出现了彩电票。可以想见,那个年代拥有一台彩电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随着电视走进千家万户,在家收看电视节目也成为了人们的主要娱乐活动。央视自1983年创办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便获得了观众的好评,这种与演艺明星一起同乐的形式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尽管央视的春晚还是年年办,但是不得不承认,一年比一年难办,观众的“胃口”越来越难以满足了。于是,春节怎么过成了一个大问题。待在家里看春晚,或者亲朋好友一起聊天、打牌都显得有些单调和乏味。于是,一部分人选择了离开。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地区对当地资源优势的挖掘,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知名度的节庆活动,例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博鳌亚洲论坛、大连啤酒节、上海国际艺术节等,诸多节事活动带动了地区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推销了举办地,塑造和强化了所在地的城市
形象。
法国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国际葡萄酒与烈酒信息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人共喝了37.35亿瓶葡萄酒,成为世界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国;意大利、法国和德国分列第二至第四位。中国共计消费了19亿瓶葡萄酒,已经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此外,法国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贝纳指出,未来四年中国的红酒消费预计增长速度全球最快。
随着葡萄酒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对葡萄酒的喜爱、健康意识的提高,葡萄酒节庆旅游越来越受公众的追捧,但是对于节庆旅游学术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欧美,我国节庆旅游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体系还不完善,严重滞后于节庆旅游发展的实际。虽然有学者对节事旅游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往往不是有针对性地对节庆旅游的消费者行为进行研究,一般集中在节庆旅游的开发和游客满意度上。例如李世泰、柳敏都以张裕葡萄酒为案例进行了以上两方面的相关阐述。再此背景下,笔者以大连葡萄酒节消费者行为为例,分析研究节庆旅游的消费者行为,为大连及国内的葡萄酒节庆旅游的发展做出一点
贡献。
二、中国节庆旅游发展现状
节庆旅游是指依托某一项或某一系列旅游资源,通过内容丰富、参与性强、具有开放性的各种活动项目,以吸引大量受众参与为基本原则,以活动带动一系列旅游消费和吸引投资,进而带动当地国民经济增长为最终目的的所有活动的总和。从本质上讲,它是旅游的一种形式。
20世纪90年代,节庆旅游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不断的开发使之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众多的旅游形式中,节庆旅游已慢慢成为不少地方旅游业的支柱。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迅速发展的带动下,在传统的、民族的节庆活动基础上,各个地区陆续策划、组织、筹办了具有现代气息的节庆活动,它们挖掘地方的文化,依赖当地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体现地域的风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有声有色的节庆活动,活跃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例如青岛啤酒节、大连服装节、哈尔滨冰雪节等节庆旅游活动。
据初步的统计,全国大大小小的节庆活动每年就有5000多个,大多数办的还是很成功的,它们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旅游经济发展的强化剂。同时节庆旅游还是地方塑造旅游形象、提高知名度、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旅游环境、带动消费、促进与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葡萄酒节综述
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开展以葡萄酒为主题的节庆旅游。葡萄酒节不但可以增加贫困的地区的经济收入,也可以增加酿酒厂或品牌知名度的机会,把参与到葡萄酒节中的游客转化成客户。葡萄酒节正在逐步发展成葡萄酒和旅游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已有基于不同的变量大量关于不同细分类型的葡萄酒游客的研究,比如人口统计,对葡萄酒的兴趣,以及葡萄酒知识。然而,只有少量的研究调查葡萄酒节的消费者
行为。
(一)葡萄酒旅游
葡萄酒旅游是指旅游者参观访问酿酒厂和产酒地区并由此得到极其广泛的感受和体验,这其中包括品酒、赏酒、美食以及游览参观酒厂周围风景等一日游或更长时间的娱乐活动,当然也包括了解产葡萄酒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系列
活动。
(二)葡萄酒知识
许多研究人员曾用对葡萄酒知识的了解程度作为标准,把消费者分为内行消费者和普通消费者。Lawless 认为一个内行的葡萄酒消费者了解不同种类葡萄酒的风格和感官属性。在Solomon的研究中提出,内行的消费者和普通的消费者很好区别出来,同时Charters 和 Knight也提出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关于葡萄酒游客,但是可以把葡萄酒游客分为葡萄酒爱好者,内行葡萄酒消费者,葡萄酒新手。这三类群体有着相似性但又有显著的差异,他们对葡萄酒知识的不同了解程度决定了他们的消费者行为也有很大的区别,这些区别为葡萄酒商提供了不同的营销线索。
四、调查研究
通过对“大连市葡萄酒节”采用调查问卷的分析方法,对消费者购买葡萄酒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细致的分析了节庆旅游的消费者行为。
(一)消费者收入水平和葡萄酒消费的价位之间的关系
通过不同的收入水平消费者购买葡萄酒价位的交叉分析表明,不同收入水平的葡萄酒消费者在购买葡萄酒的价位上存在明显差异,收入越高的消费者选择的葡萄酒价位比较高。调查分析表明: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消费者购买50元以下或者51-100元价位葡萄酒的分别占60%、50%,他们购买300元以上葡萄酒的比例相对较小。月收入8001-15000的消费者主要购买300元以上价位的葡萄酒,如图1所示。
图 1 月收入与购买葡萄酒价格的交叉分析
(二)消费者购买考虑因素
消费者购买葡萄酒考虑的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是葡萄酒本身内部因素,包括葡萄酒的产地、葡萄种类、年份、质量、包装、价格、品牌等;二是葡萄酒外部因素,包括朋友推荐、促销活动、广告影响、购买方便、售货员介绍等。
调查发现,在内部因素方面,考虑产地的消费者最多,占42.03%,其次是质量,占39.13%,还有37.68%的消费者购买时考虑葡萄酒的年份;在外部因素方面,大连市葡萄酒节消费者购买更注重朋友推荐,占外部因素比例的52.17%,有15.94%会上网查看促销活动。而投放在纸质媒体上的广告在影响消费者购买方面表现相对一般。
五、大连葡萄酒节营销建议
根据对大连市葡萄酒节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连市葡萄酒节提出一些营销建议。
合理划定目标,重视当地居民
此次葡萄酒节中年龄45-64岁年龄段的消费者购买力最强,花费101-300元的比例达41.67%,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消费者。此年龄段的消费者大多是与家人一起来,他们更注重整体的家庭体验,所以可以在前期宣传上侧重家庭这个整体概念,以此吸引此类消费者。
同时他们大部分对葡萄酒知识了解有限,而且根据调查他们有意愿通过参加品酒会和阅读葡萄酒的相关书籍来丰富自己的葡萄酒知识。主办方或者参展商可以提供消费满一定额度免费参加品酒会或者获赠书籍的机会,来刺激此年龄段消费者的消费。
改革门票销售机制
由于大连是首次举办葡萄酒节,故存在大量赠票,参展商主办方以及合作的广告投资方都有很多赠票,根据笔者调查结果显示,门票是消费者的主要花费,如果大量存在赠票,那么主办方的销售额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主办方可考虑采取以下策略改革门票机制:
1、成立专门的票务发行组织,实行商业化销售,杜绝赠票。2、采用灵活多变的销售方式,不以降价作为吸引消费者参与的惟一手段。葡萄酒节主办方可通过发行团体票、套票、学生半价票及对大连市民优惠购票等来吸引消费者,而不是采用单纯的降价方式。
(三)结合大连区域特色
1.与旅行社保持密切联系
大连的节庆旅游要积极利用网络、旅行社等中间媒介进行宣传,在主要网站例如辽宁省旅游网上对节庆旅游的概况进行详细地介绍,包括举办时间、地点、活动内容以及节庆的特色。节庆旅游因为不是常年的旅游项目,在旅行社制订年度营销计划时往往被忽略或因信息不详细无法进行宣传,大连葡萄酒节庆组织者应该和这一传统渠道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召开信息会,并不断将信息传递给大连市各家旅行社,保持渠道的畅通,方便旅行社向旅游者进行推荐,以增加节事旅游的客流量。
2.节庆活动差异化策略
节庆活动不要照搬照抄其他国内外葡萄酒节的活动形式,要结合大连特色,举行一些具有海边风情,消费者参与度高的活动,例如举行海边葡萄酒派对,在销售葡萄酒的同时感受海风的吹拂,让葡萄酒的浪漫与大海的神秘相融合,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消费体验。
六、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