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学就业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高职院校;护理生;偏远农村;就业;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城镇地区医护人员严重饱和而偏远农村医疗长期落后的状况得不到改善,农民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与专业化护理。这迫切需要我们加大对偏远农村地区医护资源投入,改善偏远农村医疗落后的现状。如果高职护生能够到偏远农村就业,不但能解决当前高职院校护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城乡医疗资源的共享。如何为高职护生在偏远农村开辟广阔的就业前景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偏远农村的医疗现状
1、农民渴望专业的护理指导
偏远农村是指那些交通不方便,位置偏远,远离大城市,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我们对河南省偏远农村的医疗状况展开实地调查,所取证调查的地区有新蔡县、光山县、新野县、唐河县,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是这些农村地区医护资源配置严重不足,多数地方几个行政村合用一个诊所,农民生病得不到及时救治和护理,医护一体、以医代护、有医无护现象十分严重。二是康复训练资源更是相当贫乏,病人术后出院在家中几乎无法得到专业护理的指导,很多脑溢血患者由于得不到有效的指导与护理只能长期卧床。
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56%的农村家庭常住人口为3-5人,成年人年龄大多为50岁以上。在调查中表示自己的家庭成员需要经常就诊的占25%,偶尔需要就诊的占71%。48%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会选择附近的乡村诊所就医,其中62%的人表示在自家附近的乡村诊所中只有医生没有护士,即使有专职护士的诊所中只有15%的护士具有护理资质。47%的被调查者认为护士在治疗期间对患者所起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但21%的人表示自己在就诊过程中从未得到过专业护理知识的指导。当问到对常见病的护理或对突发疾病的的急救时48%的人表示尚不清楚。这些事实与数据无不显示出偏远农村地区专业护理资源的匮乏以及当地人们对专业护理人员的渴望。
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大型的医疗机构拯救的是患者的生命,可是术后的康复往往成为农村家庭的隐痛,如果定期去市区做康复训练无疑给这些家庭雪上加霜,但在家中却无法得到专业性的护理指导。这些偏远地区没有定期为患者提供护理知识的机构与人员,病患及家属只能对进行治疗的大型医院抱有一丝希望,但由于信息的闭塞与交通的阻碍,久而久之,患者对术后的康复失去信心,倦怠性的康复使一些本应恢复到正常行为能力的病患却落下终身残疾,使这些家庭因病致贫。
2、农村医疗机构缺乏专业护理人才
在对河南省新蔡县杨集镇杨户庄村进行走访中,我们看到农村卫生所的建设明显滞后。有的村卫生室设在医生个人家中,卫生设施根本无从谈起。卫生室往往与医生的住所“合二为一”,不符合医药用房的基本卫生条件,医生在前台诊视病情,在旁边为其取药,在后边的病床上就可以静脉注射,没有任何的隔离处置与杀菌设施,也没有必备的急救设备。医疗废弃物没有合理回收往往成为乡村儿童的玩具,如针管、输液管、输液瓶。这些诊所中往往由医生一人处理所有事宜,即使有护士,这些护士往往是医生的家人或亲戚,他们或多或少地受过短期的在校培训但都没能考取护士资格证,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她们本身对护理工作的认识不足,在工作中仅限于打针拿药,无法向病患提供专业且有针对性的护理指导。例如,在访谈中我们得知很多人家都有过在自己家中打点滴的经历,这些医生或护士给病人在家中扎上针后就离去,由患者家人来看管和自行拔针,患者家人很喜欢这种“两不耽误”的“上门服务”,孰不知这种行为的隐患,这也正反映出农村医疗机构对专业护理人员的欠缺。
二、在校高职护生就业意向分析
我们选取了100名在校高职护生针对其就业意向进行问卷调查:其中97%的学生为高中起点的三年制大专生,这些被调查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地区(76%)。在择业过程中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会受到父母的影响(56%),但是一部分学生表示自身的决定性很重要(39%)。虽然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地区但只有27%的学生表示可以接受农村的工作,40%的学生表示可以到城镇地区工作,26%学生只想留在大城市工作,还有7%人表示决不会到农村就业。即使这一部分选择可以到偏远农村就业的同学对该地区就业条件的认识仍然不够成熟,因为在调查中竟然有35%的学生对这些地区的薪金要求达到月3000元以上,20%的学生期望值为月2000-3000元,就目前河南省农村地区所提供的工资待遇这样的要求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三、高职护生毕业去向分析
随着学生对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以及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会导致其就业观的改变。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院、澍青医学院、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黄河科技学院护理系得到的相关就业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得出,当中有70%-75%的学生选择了在医疗机构工作成为临床护士,大约10%的学生选择护理教育工作,3%-5%的学生选择营养保健行业,大约4%的学生选择从事药品器械销售,不足1%的学生选择成为美容护肤师。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了转行,如物业管理、超市理货员等,这对我国的护理行业来说都是一种损失。究其原因,高职护理学生虽然“来自农村”但大多不愿“回到农村”。城市中的医疗机构用人有限,加上近些年护理本科院校的学生大量涌入市场,高职护生在城市就业中更是步履维艰,于是为了能在城市中生活下来,高职护生不惜牺牲自身的学习优势转行选择了门槛较低的服务性行业。
四、对策探讨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 年) 指出: 护理服务领域逐步向家庭与社区延伸,在老年护理、慢性病护理、临终关怀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不断拓展。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应关注高职护生的就业取向,转变护理人员的择业观念,提出高职护生要到偏远农村就业,建构满足农村医疗卫生需要的医护模式的构想。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择业观念
要转变学生的择业观念,这就需要从教育上入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具体表现为“一降、二升、三适应”。一降,即降低就业期望值。高职护生不能把就业的范围都放在大中城市,可以到急需专业护理人才的偏远农村谋取临床护士的机会。二升,即提升自身素质。在工作中注意积累实践经验,尤其是在农村诊所工作的护士往往都是全科护士,接触病患时不受分科的限制既要具有穿刺、包扎、药品配置等基本工,还要与各年龄层次的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在这些方面的锻炼往往优于大医院。三适应,即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要能够认清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发展不平衡,高职护生如能避开在城市中的厮杀可以弥补自身学历以及文化修养上的不足,可在农村地区轻松成为临床护士并且容易受到医生重用与病患的信任,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入反思,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使自身的职业修养得到较快的提高。
高职院校应引导高职护生正确认识在偏远农村地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帮助其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方向,认识到潜在的护理市场,从而使更多的高职护生投身于农村护理事业之中。
2、在偏远农村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并提供令人满意的条件,吸引护理专业学生到偏远农村就业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农村医院的医疗设施还很落后,缺乏高端技术与设备,对患者的检验或化验结果很难做到准确无误,导致很多患者无论大病小病都倾向于到县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去治疗,因为那里的医疗设备要比农村医院的好很多。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加快医疗检查设备及时更新,拓宽卫生服务项目,形成一支稳定的农村医护队伍,为这些人员提供进修新技术的机会,以此来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技能,为广大村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病患充足的地区必然会吸引护生的前往。
3、高职院校要具有“舍近求远”的开拓性,积极到偏远农村地区建立合作单位
高职院校的所在地往往都是大中城市,于是在校企合作上高职院校很容易利用自身的地域优势为学生找到实习医院,有些学生还能直接进入“三甲”医院进行实习,学生在这些医院往往看到的是“人满为患”的场景,医生护士成为患者的“领导者”而不是“服务者”;这些医院医疗设备先进,办公条件优越,薪金待遇较高;由于患者往往来自本城市较之农村地区的患者而言往往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尊重医护人员、注意卫生礼仪、容易沟通。当高职护生一旦被这些医院拒之门外,心理落差较大,不能接受再回到农村就业的现实,于是索性放弃自身的专业为在大城市博得一席之地,久而久之转入他行。这无疑浪费了国家的教育资源,改变了国家培养高级护理人才的初衷。于是高职院校要开拓视野引导学生由“走出去”变为“走下去”,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组织在校护生到本省的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工作,提前了解农村医疗事业对护理人才的渴望,熟悉农村的医疗现状后再进入大医院实习,这样高职护生就不会对回到农村地区工作感到严重的不适应。
护理是我国医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高职护理学生走出城市进入农村就业,符合国情、符合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健康、保健、预防、医疗、康复的需要,对推动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前瞻性意义。把高职学生输送到他们合适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也是我国培养高职学生的初衷之一。当前在我国培养一个大学生仍是一个家庭的重要支出之一,而学生的就业往往就是这些家庭的最终要求,因此提高高职护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质量,能较好的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与家庭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韩颖,郑建中,韩荣莲.山西省贫困县农村卫生状况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资源,2010(4).
[2] 胡雯斐.关于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就业情况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3).
[3] 郭威.辽宁偏远农村地区医疗保障情况调查[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5).
[4] 李学军,马占山.护理高职专业就业调查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9).
[5] 彭兰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及就业意向调查[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6] 王小波,赵美.医学生就业路径初探[J].滨州职业学报学报,2009(01).
护理学行业现状
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予以重点扶持。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国卫生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许多国家护理人才紧缺。在我国,护士的数量远远不够,医护比例严重失调。按照卫生部要求,我国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比例是1:2,重要科室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应是1:4。而目前全国1:0.61的医护比例远远达不到卫生部的要求,与1:2.7的国际水平相差很大,与发达国家1:8.5的比例相差更远。根据卫生部的统计,到2015年我国的护士数量将增加到232.3万人,平均年净增加11.5万人,这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当前就业远景
随着国际医疗市场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激增,“护士荒”现象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各国医学界面前。未来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日本及全球其他国家将急需200万护理人才,国际人力资源公司已经把目光瞄准中国。世界性的护理人才资源的短缺,给我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业内专家介绍说,护理职业一直是国际上地位较高、薪水丰厚的职业之一。如护士在美国平均年薪达5万美元,而美国缺护士30万人。在澳洲,护士最容易找工作或获得升迁,同时,只要拥有了澳洲注册护士的资格,等于拿到了通向英联邦国家工作的“绿卡”。英、法、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对护士均有许多优惠的政策。因此,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流畅的国际交流语言的护士在国际上就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再者,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转变,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我国近年来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改变,家庭结构却呈现出小型化趋势。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疾病潜发生了改变,慢性病护理的需求量增加;人们在重视身心健康的同时,对疾病的预防和自我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社区医疗保健工作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目前,国内很多大中城市的医院都设有涉外门诊,而一些合资医院以及“洋”医院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扎根北京、上海等地。所以,如果护理学人才在具备护理学、护理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等专业知识外,还能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那么就业选择将更为宽广,可以从事在华的涉外医护服务、国际技术合作交流和资料传递等。
主要课程:人体结构与功能、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基础、药理学基础、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精神科护理、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管理学、康复护理、护理基本技术操作、护理见习、社区实习、毕业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老年护理、社区护理、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医护理、涉外护理、康复护理。
【关键词】 技能培训;临床实习;护生
护理学是一门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应用科学。这就要求护理活动的实践者——护士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掌握娴熟的操作技能[1]。
为提高高等、中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与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水平,我省卫生厅、教育厅每年均对即将进入实习教学阶段的学生进行临床技能抽考。为此我校在每次技能抽考前均对被考核学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技能培训。在培训中,我们实施“专人专项”的方案,即每个参训教师负责一项护理操作。培训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内容是让学生熟悉各项操作。我们先组织学生观看各项操作的录像,唤起学生的记忆。再由每位参训教师详细讲解自己负责的那项操作,然后学生参照录像练习各项操作;第二阶段的内容是“注重细节,精益求精”。所有参训教师对学生进行各项操作的考核,然后根据考核的情况,教师开研讨会,讨论各项操作中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力求每项操作都臻于完善。然后每位教师根据研讨的结果对自己所负责的项目进行改进完善,再从细节上指导学生练习。第三阶段是在已能规范进行各项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熟练。并通过考核了解每个学生的薄弱项,再由负责该项的老师给予特别辅导和加强练习。在这一阶段还要锻炼学生的临场发挥和与患者自然亲切的交流的能力。最终考核的结果是我校每年均获得河北省第一名的好成绩,这证明我们的培训方案是科学的、规范的、有效的。
我们对进入临床前参加过此项培训的学生进行随访,内容包括他们在临床的工作情况,实习医院和带教老师对其的满意程度等。结果表明参加过技能加强训练的护生在以下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1 能更快适应护理工作
护理工作存在着强度大,重复性及枯燥乏味等特点。这也是护生进入临床后不能尽快适应工作的主要原因。但是参加过护理技能培训的学生在三个月的训练过程中,是在实验室模拟的病房环境中,每天重复练习各项护理操作,与临床护士每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强度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这部分学生比没有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学生进入临床后能更快适应医院环境和护理工作。
2 操作规范,熟练
由于《基础护理学》课时有限,平时在教学中,对各项操作只能做到“老师讲一遍,学生练一遍”。学生对各项操作没有深刻印象,更不能熟练掌握。等进入临床时,几乎把各项操作都忘光了,还需在临床中重新再学。而参加技能培训的学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各项操作,最终达到能够规范、熟练进行各项操作。进入临床后,能马上开始工作,而且操作规范、熟练。
3 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关爱患者
一般的学生进入临床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对自己不自信,会出现不能很好的与患者沟通,缺乏对患者的关爱。而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在训练过程中,我们使用可以主动配合的标准化患者,有利于学生角色到护士角色的转换。整个沟通交流场景逼真自然,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操作过程中体会人文关怀及沟通交流方法,明确其重要性及必要性,培养了学生在短期内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服务[2]。
4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学生比一般的护生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在训练过程中,会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考核,使学生习惯于在“众目睽睽”下进行操作,避免了有的学生“自己操作不错,老师看着就手发抖”的现象。最后省专家组来校考核时,95%的学生能够做到不紧张,发挥出正常水平。可见通过技能培训,也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这部分学生进入临床后,在工作中也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
5 理论扎实,就业前景好
近年来我省技能考核增加了相关理论知识的考核,这就要求学生不仅操作好,还要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而没有参加技能培训的学生进入临床时已把在学校学的许多理论知识都忘记了。因此感到临床工作力不从心,带教老师和患者对其满意度低。而参加技能培训的学生在培训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巩固理论知识。他们进入临床后,由于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作指导,工作更出色,受到带教老师和患者的好评,并且在护士资格证考试中通过率很高。以上这些优势,使他们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前景好。
由上可见,实习前的技能训练对护生在临床中的工作起到积极作用,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建议各医学院校可对全体即将进入实习的学生开展此类技能培训,为他们的实习、就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208)
[摘要] 为促进护理专业大学生就业,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效率和方向,特对我校312名本专科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指导需求和现状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统计工具,进行了数据分析和差异性对比。针对调查结果,结合高校现状,提出了四条就业指导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
关键词] 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大学生需求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1-0116-03
[收稿日期] 2015-01-16;[修回日期] 2015-01-26
[基金项目] 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就业导向的三本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构成指标与培养策略的研究”
[作者简介] 马改红(1988-),女,山东聊城人,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护理管理,护理教育;通讯作者黄群(1969-),女,湖南长沙人,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护理学专业是人们常识中的“容易就业”的群体,但也渐渐凸显出就业压力。2013年,湖南省大专学历以上的护理学毕业生人数达到2.1万人,为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谋得一席之地,毕业生们必须更加明确自身对就业指导的需求状况,更好地提升自己[1]。身为辅导员,必需更加了解毕业生对于就业指导内容、方式及相关策略等的需求,以便改进工作方法,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就业。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我校护理学院部分实习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本科225人,专科87人。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文献研究设计了“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需求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前进行了预调查,通过专家咨询法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修订,检测了其效度和信度。发放问卷338份,回收有效问卷312份。
(三)问卷内容描述
问卷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基本情况,含年级、专业方向、学历层次、家庭情况、专业认可度等内容。第二部分为职业规划情况,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时间、就业方向明确度、专业就业前景认识、对自身就业竞争力的评价等。第三部分为就业指导需求情况,包括对就业指导方式的需求、就业指导内容的需求、就业指导信息开始提供时间的要求等。第四部分是对我校现有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的有效度测评,如对现有就业指导方式、内容的接受程度等。
(四)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工具SPSS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X2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二、结果分析
(一)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就业方向明确度的差异性比较
就业方向即对所从事行业的明确性,主要调查就业地区和就业目标的明确性,不强调就业岗位。
由表1可以得知,2010级本科学生选择“很明确”或“明确”的学生比率较2011级专科学生偏高。选择“从未考虑”的学生2011级专科明显比2010级本科学生要多。虽然2011级专科和2010级本科是同一届毕业生,但是在就业方向的明确性选择方面,高年级本科生就业更确定。另外,同一年级的涉外护理和护理本科相比,涉外护理就业方向“未明确”明显较多。
(二)学生对于就业影响因素的评价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关注的问题比较集中,主要是在实际操作技能(87.1%)、气质风貌(83.3%)、表达沟通能力(81.4%)等三个方面。而在校所获荣誉奖励只有27.5%的人认为重要,30.2%的人认为不重要。社会关系则排在第四位,学生受到了社会现象的影响,并逐渐适应此现象。
(三)学生在选择工作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从表3得知,学生对于工作前景、工资待遇、工作强度是最关注的,同时对于医院等级类型也有68.5%的人认为是重要的,只有3人认为不重要。学生最不关注的是深造和培训机会,这也是由临床护理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四)学生对于现有就业指导的评价
我们对开展就业指导时间、开展就业指导方式等问题进行调查。有75%的同学认为开展就业指导是“一贯式”的[2],应当贯穿大学全程,而不是在大一上完就业指导课程就搁置一旁,希望能够将课程与实践能力锻炼相结合,与模拟职场训练相结合。78.6%的同学认为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过于抽象,不够贴近专业现状,希望增加护理专业就业现状、前景、工作特点、今后发展途径、用人单位信息等内容。目前80%的同学认为就业信息传递的途径应该多样化,不仅仅通过实、班级QQ群等方式传递信息,还应开通就业微博、就业飞信等。在进行我校就业指导满意度现状调查时,有47%的学生认为不满意,29%的学生认为一般,24%的学生认为满意。因此,我校的就业指导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五)不同年级学生对于就业指导需求差异性分析
不同年级学生对于就业指导需求差异性分析结果见表4,除了考研策略指导以外,不同年级学生对于就业指导需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为了帮助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就业环境中把握好重点,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观,职业指导及教育便是关键性环节。通过本调查,研究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和改进我校及同等院校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
(一)建立“四年制一贯式”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贯穿于整个大学过程,根据不同时间段、不同专业学生设计不同的授课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观念培养期—目标树立期—竞争力提升期—技巧应用期。大一入学阶段的就业指导课程应着眼于引导学生认识本专业的就业形势,消除自我满足的心理,主动了解本专业的特点和优劣态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二进入第二阶段,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剖析,树立符合自身水平的就业目标,如对医院等次、就业地区、职务等进行分析。进入大三后,通过鼓励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最新就业政策、解答就业程序和方式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大四便是就业技巧传授期,随着实习招聘和就业招聘会的开展,学生的就业技巧投入应用,老师应针对性地进行求职技巧、求职简历、招聘单位介绍等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缺点,弥补不足,力求展现出每个学生的特点。
(二)建立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团体档案
学生对于就业指导的需求不同,职业生涯规划也不同。我们应根据不同团体学生的特征进行针对性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如对于今后计划考研的同学,在辅导上应注重考研目标的选取,考研时间安排和考研策略的应用。今后不从事临床护理的同学,帮助其了解兴趣所在,确定职业方向。对于毕业后决定从事护理工作的学生,我们应该多提供有关护理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发展前景、招聘单位的用人要求及薪酬等方面的信息。
(三)就业专干职业化,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在我校,就业指导中心力量过于单薄,很难发挥实效作用。就业指导的重心仍在二级学院的学生科。作为就业专干,我们是跟年级走,每年换人很难形成职业化团队。因此,建议二级学院的就业指导专职人员定岗定人,与就业专干的工作区分开来,专门针对各年级,配合年级辅导员进行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专干结合各专业的现状、各专业的招聘单位特点指导学生。辅导人员首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接受过就业指导专项培训,对于获得由美国国家职业辅导协会颁发的全国注册职业辅导证书[3]的给予相应奖励。
(四)改进传统就业指导方法,从灌输式向体验式转化
不断改进传统的职业指导内容和方法,指导方式从灌输式转向体验式。通过职业测评、情景模拟、企业实践、体验式培训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和实践[4],提高就业指导效率。
(五)利用“特色成长辅导室”,开展成长成才的职业教育
1. 进行“天使一齐飞”的团体辅导
定期请已经就业或者已经确定工作单位的优秀毕业生,在特色成长辅导室进行经验分享、小组式讨论。开展“传递正能量”“就业经验谈”等团体辅导活动,传授就业经验。
2. 进行“第二课堂”个体辅导
我院与索菲亚美业集团联合开办了“第二课堂”, 对毕业生进行题为“如何成为自信的女人?”的含形体、品质、内涵等方面的辅导,塑造知性美、心灵美、品行美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赵雅娟,陈长香,周艳梅,等.对护生的就业指导需求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10):2183-2184.
[2] 黄桂荣,吴娜,张丽,等.实习护生就业指导需求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0):3780-3781.
[3] 廖永珍.高护生职业生涯规划及生涯辅导需求调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54.
关键词: 《护理学基础》 学习热情 教学方法
《护理学基础》是培养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关键课程,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护生今后的临床实习和工作。因此如何在教学上激感、诱导思考、启迪智慧、培养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就这些方面的教学改革尝试谈谈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上好绪论课,开启学习兴趣大门。
青年学生对初次接触的人和事容易产生好奇心和探索心理。从绪论课起就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护基课的愿望和兴趣,对以后的学习有重大意义。以翔实的资料图片讲解护理学的发展与现状,结合国内外护理专业地位不断提升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护理人才需求预测,说明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好,且世界性护理人力资源短缺严重,学生毕业后出国就业机会较多,让学生充满希望与信心。
2.多渠道开阔视野。
为了加深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理解,通过见习课或集中教学实践课组织学生到医院参观,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过程,感受工作氛围;不定期地邀请护理专家讲授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了解护士工作情况;开展学习讨论会;对所有新生进行护士仪表、行为规范的训练与考核;让护生观看卫生部录制的有关护理专业的教育宣传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1.多媒体教学组合,丰富教学手段。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特点是职业性明确,应用性较强。因此要利用现代化视听手段,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网上资料、多媒体课件、电视、幻灯、录像、投影、模型等)辅助教学,增加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想象,使课堂更生动、直观、精彩,又增进学生对所从事的职业的了解,提高感性认识,同时在教学当中进行示范性教学,师生分别做操作演示,以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其实际动手能力。
2.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知识。
为了让学生实习及毕业后能尽早适应临床工作,在教学中,对一些新知识、新技术及有关伦理道德、卫生法规等内容进行补充讲解。如、医疗护理文件书写的有关新要求、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的新进展、压疮治疗的新方法、医疗事故处理的条例等,通过多媒体等形式展示给学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运用情景和角色扮演,开展师生互动式教学。
教学中注重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体现人文关怀。针对某些内容创设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如入院和出院的护理、病人的搬运、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患者常用的更换和沟通技巧等。首先布置预习内容,创设情境。分组进行不同的角色分工,分别扮演病人、家属、护士、医生等。在扮演过程中,扮演病人或家属角色的学生会给医护人员设置障碍或事先由老师拟定病情,然后让扮演医护人员的学生解决问题,教师会适时提供指导与帮助,最后教师总结评价以达成师生共识。“互动式”教学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的共同,这种方法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的沟通能力,更能使学生体验病人与医护人员的角色,感受并锻炼学生胆量,培养学生的应变等职业能力。
4.抓好技能训练,加大考核力度。
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最根本的特色,力求用最先进的设备、教学设施和手段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我们按照技能训练标准,在时间、操作程序和质量上严格要求。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接受严格、规范而有系统的职业训练,包括从最简单的基本功训练到学会操作使用现代化设备等,力争使学生在就业前就学到一门从业技能,这是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
为了让学生准确、熟练地掌握护理操作,在每学期期中与期末均选择临床常用操作项目作为必考内容。按照学校要求由原来的单纯理论考核,改为理论课与操作课都作为一门单独课程记录成绩。操作考核时,让学生随机抽签选择考试内容,考核标准包括操作熟练程度、沟通能力、用物准备的针对性及对患者的关爱与健康教育。
三、加强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1.更新教育新观念,适应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护理学科发展日新月异,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了跟上护理学前进的步伐,教师在授课前坚持集体备课和学习,讨论护理理论及操作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教学改进方法,实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传授知识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为保证课堂教学不与临床应用脱节,教师应轮流定期到临床医院进行临床实践,以强化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提高实践技能;要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以使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技术等跟上时代步伐,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
2.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尊重学生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