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成语引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标准发音】:yín huā yǒng liǔ
【繁体写法】:吟花詠柳
【吟花咏柳是什么意思】:犹言吟风弄月。
【吟花咏柳成语接龙】:口不绝吟 吟花咏柳 柳下借阴
【用法分析】: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
【yín huā yǒng liǔ】采用标准四声阅读。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语用失误 成因
语用能力可以解释为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它可以分为表达和理解两个方面。为使语言表达得体合适,语言的使用者就必须学会针对特定语境,考虑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灵活、合理地使用语言;为了增强语言理解力,语言的接受者必须了解言语交际的一般模式和原则,以及话语意义的多层次性。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培养这门语言的语用能力的过程。
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语用失误往往比语音、语法等语言错误更加严重,因为它可能冒犯对方,影响人际关系,导致交际失败。语用知识是伴随词汇、语法知识而发展的,但语用能力的培养需要了解目标语的语言环境和社会文化等信息。因此,培养留学生的语用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外国人学习汉语中语用失误形成的原因很多,分析如下:
一、主观成因
1.母语文化的干扰
文化具有民族性,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内涵,每种文化在其准则、规范、行为模式的表面下,都有整套的价值系统、社会习俗、道德观念、是非标准、心理取向、思维特征等。正是这些因素规约着每一个民族对语言的使用。因此,外国人在学习汉语前已经有了一个价值体系,以及观察事物的模式方法,有了一套自幼习得的母语语用规则和文化因素,在学习运用汉语时势必与之发生冲突,形成干扰。换言之,只要有文化差异,语用失误就不可避免。
受根深蒂固的文化影响,外国人在运用汉语时,对符合母语文化习惯的表达方式往往过于依赖而直接套入或过度泛化。比如一次运动会上,一个教师跑完100米,并取得了冠军。回来后,他的学生迎上去夸奖说:“老师,您跑得像狗一样快!”这显然是误用了本族语中的文化观念。在西方,常常将狗视为家庭成员,而岂不知,汉语中狗往往是负向文化倾向,多为贬义意向。
2.文化认同矛盾
正如盛炎所说:“外国人学习中文时,必然要调整自己的文化态度,以适应中国文化环境。但不管他们怎么调整,总是以自己民族的文化为主,以中国文化为补充,理解两种不同质的文化差别,他们的外国人身份不会从根本上改变,除非他们被中国文化所同化。”①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时,其实有的时候已经完全弄懂了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但是还是会出现语用失误,这就是母语中的潜在文化在起作用。很多西方学生表示,对用“你吃饭了吗?”打招呼很别扭,对汉语的称谓更是觉得太细化,记不住。因此,虽明知这种中国人传统的表达方式,却宁肯采用其母语中习以为常的表达方式。相反,越来越多的和国际接轨或长期和外国人打交道的中国人却基本上接受了外来文化的熏染。这种文化认同的矛盾,或说对中国文化某些方面的不认同虽不普遍,成了部分语用失误的直接成因。
3.外国人语言能力的制约
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第二语言的一方在表情达意时常受制于语言能力。外国人学汉语亦是如此,他们在不能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往往要使用直译母语的表达方法,有时还要借助夸张的表情手势,情急之下甚至连母语也会脱口而出,造成各种各样的语言偏误。语用方面的错误并不会影响到句子意思的表达,在语言能力没有达到自如表达的程度时,留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注意力放在表意方面,对语用方面的问题则无暇顾及,由此出现语用失误的机率肯定增多。这类失误是有阶段性的,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和文化因素的逐步渗入,此类失误可以得到纠正。
二、客观原因
1.对外汉语语用教学相对空白
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交际文化,对其产生兴趣,正努力探索文化和语言两者有机结合的路子时,语用教学领域几乎一片空白。这势必导致教师对语用方面的认识不足和无所适从,和文化一样出现习焉不察,缺乏描述对比。由于长期以来汉语缺乏自己的语用规则和语用策略,因此对汉语语用规则及策略的对比就无从谈起,更不用说交际技能与交际策略的训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无论是对词汇还是对语法的讲解,往往都偏重于语言技能本身的操练,而对语用方面的解释可以说是着力甚少甚至忽略,这一教学中的空白地带使学生的语用失误成为可能。
2.中国人对外国人语用失误的容忍
在交际中,本族语者对第二语言使用者的语言水平及文化知识的不足早有一种心理准备,即使对方出现语用失误,违反了各种各样的语用原则或不符合自己的文化规约,他通常也能够宽容或迁就。这种容忍使得外国人的语用失误不能察觉或“屡教不改”。中国人有求和谐、重礼节的心理特点,他在和外国人接触时,虽然彼此用汉语交流,也会产生强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并在心理上做好接受异文化冲击的准备。比如,对外国人的感谢方式、拒绝方式,不管符不符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他都能接受,或者即使接受了外国人作为生日礼物送的“钟”,吃了外国人亲手切好的“梨”也不会有“送终”、“分离”之感。外国人的身份使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不被认为是故意挑衅。相反,如果一个外国人过于地道地使用本民族语言,却会令本族语人感到反感。假如一个外国人每天用“二大爷”、“三嫂子”、“铁哥们”这些称呼语;接受礼物后不是如他们习惯似地大呼:“哇,太好了!”而是再三推辞:“我有,你的情我领了,东西我不能要。”我们也会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觉得有点滑稽、别扭。正因为如此,在中国人放任一些显性的无伤大雅的语用失误的同时,也使得一些关系深层文化心理并有伤交际目的的语用失误无形中被保存了下来。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对外汉语教师还是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其实都面临如何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际的问题。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导致交际失败。成功的交际要求语言运用得体。得体性是语言交流的最高原则。这种得体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既注重语言知识的输入,更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激起学生了解目的语文化的强烈愿望,教学中应自始至终注意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情景下进行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在汉语交际中的文化适应能力,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注释:
①毛嘉宾.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成因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7.
参考文献:
[1]马冬编著.中西文化交流及语用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
[2]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3]袁新.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
[4]毛嘉宾.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成因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7.
关键词 隐性课程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5.06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拉近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培养受社会认可、行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英语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如何在英语课程中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一直是广大英语教育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虽然许多高校设计出了一些应用型教学课程,推进培养目标的实现,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这些课程仍然延续了在固定的时间地点,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还不能完全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根据美国课程论专家菲利普・W・杰克逊的理论,这样的课程都属于有相对固定的授课计划、授课时间地点、授课内容、授课教师的正式课程,可以被称为“显性课程”。而事实上,相对于显性课程,还有一种“隐性课程”,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隐性课程并不是实指具体某一门课程,它不是正式课程,而且是隐藏在学校教育的环境氛围当中,对学生学习构成潜在的影响因素,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影响。
1显性课程的困境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根据《课程要求》,大学英语的课程设计应该以充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有机地将各类课程结合到一起。
各个学校在进行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时,也普遍考虑到了对大学生语言技能、文化认知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把它们写入了正式课程的教学大纲。但是,正式课程或者说显性课程,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甚至在许多高校仍然持续着这样的方式。@种模式强调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重视对学生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应用能力的提高。这样的培养模式优势在于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基本功,包括对语音、语调的正确使用,对词法、句法、章法的规范应用,及对听、说、读、写、译等各项基本技能的掌握等等,但劣势却在于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由于显性课程受到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而且也受到固定的时间地点以及课时安排等等的限制,难以在短时间内,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习惯。
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有它的可取之处。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对大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是不可或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他们的应用能力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基本知识之上,这就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巩固基本的语言技能,拓展知识面和优化知识结构。也就是说,现行的显性课程有它自身的优势,需要进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不是完全舍弃现有的教学模式,而是探索如何弥补显性课程的不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有效地增强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
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隐性课程,恰恰能够针对性地解决显性课程目前面临的困境。根据国内研究者史光孝的划分,隐性课程是在学校情景当中,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是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即由校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形成的隐性课程;第二是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即由学校的一些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构成的隐性课程:第三是精神层面的隐性课程,即由一些思想观点、校内人际关系和校风等形成的隐性课程。这三个层面的隐性课程不受固定时间地点的局限,而且也没有老师和学生习以为常的教学模式,可见在更加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下,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应性地解决了显性课程面临的困境。
2隐性课程的设计
要建立集理论性、知识性、应用性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并不是在原有的基础性课程中随机地增开几门应用性课程,而是要将基础性课程和应用性课程有机地优化组合,旨在既达到强化学生语言技能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应用方法和应用技能的目的。事实上,很多英语教学的研究者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将这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但是他们常常将视野聚焦于对显性课程的改革上,较少地从隐性课程的设计上去着手。
为了在训练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显性课程的常规做法是尽量为学生创造轻松自由的语言输入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吸纳语言点并积极地参与到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当中。从根本上而言,这仍然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课程设计,不涉及到对学生价值观念和精神动力等方面的影响。而显性课程所忽视的部分,正是隐性课程的重心。隐性课程主要是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引导学生的价值观,给予他们精神上的营养和动力。
隐性课程是以潜在的、内隐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它不是一门有着正式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的课程。也就是说,它不同于大学英语教学的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不是以商务、旅游、水利水电等专业方向为依托的应用性英语教学课程培养。隐性课程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激发,不是针对某一具体的专业方向,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而是潜在地形成能够积极促进学生训练应用能力的精神力量,与显性课程的语言技能教学形成互补,并与它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应用能力的训练。
隐性课程虽然没有明确的授课计划,没有固定的授课时间地点,但它并非散乱无序,而是与显性课程一样,以充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隐性课程的设计应该始终围绕这一目标,与显性课程相配合,使大学英语课程集知识性和价值引导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除了有总体性的培养目标,隐性课程还有更加具体的设计和安排,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它体现在物质层面的宣传,包括建立英语交流的工作室,开放英文资料室,开展英语角活动,播放外语广播,开放英语语言室,以及制作各种英语交流和比赛活动的横幅、海报、展板等等。也包括制度层面的激励,包括制定相关制度,奖励积极参加英语应用能力比赛的同学以及获奖的同学。另外,还包括精神层面的引导,包括请名师开办专题讲座,请高年级学生及已毕业的优秀学生做报告,要求教授显性课程的教师多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等等,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增加他们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精神动力。
3隐性课程的应用
隐性课程看似杂糅无序,实则具有系统性,这需要课程设计者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它还需要在应用的过程中,得到管理层的支持,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将隐性课程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部署都落到实处。使其与显性课程成为有机结合的整体,即隐性课程为显性课程提供精神动力,显性课程为隐性课程提供语言技能的基础保障。二者通过价值影响和知识传授,全面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共同激发学生训练英语应用能力的积极性,向大学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迈进。
隐性课程的应用首先应该结合大学生的兴趣,有的高校虽然也建立了大学英语隐性课程,比如建立了英语交流工作室,但却因为没有学生感兴趣,最终无人问津,不能发挥预期的功能。其次,隐性课程的应用应该是非强制性的,有的高校开放英语语言室,强制性地要求学生达到一定视听的次数,使很多学生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参与这样的隐性课程,并不能真正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反而还会引起一些学生的抵触情绪。另外,隐性课程应该是贴近生活的,能够融入学生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还能切实地给予学生帮助。有的高校虽然重视以比赛为形式的隐性课程,但是只是由任课教师挑选极少数的优秀学生参加,大部分学生都不能获得这些比赛信息,从而错过了锻炼英语应用能力的机会。
本文以大学生英语竞赛和“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比赛为例,讨论这种以比赛为形式的隐性课程如何应用,可能达到比较好的预期效果。就目前而言,这两种英语比赛在全国的高校中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大多数高校都会动员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对于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师来说,这种隐性课程也能够为平时的显性课程增加动力。如果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对这种隐性课程进行更加细致的设计,并组织各方力量,确保它能够按照设计进行应用,就可能更好地激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训练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二语习得 语言重建 小环境 大环境
1、二语习得者习得语言时正在从事的工作或曾经的职业经历/经验
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笔者发现,从事语言工作的比从事其他行业的二语习得者对于获得目的语更有经验,自然,他们学习的效率也更高,成绩提高明显。这一点,在从事外语教学的二语习得者身上体现得尤为显著。笔者曾经教过一个当时正在从事外语教学的瑞士人,她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时常给老师提出良好的教学建议,由此,教和学取得了双赢的可喜效果。
2、掌握目的语的动力/压力
大量实例证明,二语习得者在一定的压力下才能学好外语。笔者曾经教过一个韩国学生,他是韩国一家小有名气公司经理的长子,他的父亲在他大学毕业后让他到中国来学习汉语,因为父亲认为他的公司将来只有跟中国合作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在此之前,这个学生对语言一点儿也不感兴趣,或者说,他语感不好。但是,迫于压力,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习汉语。老师们了解到他的具体情况以后耐心地帮助他,激发他的语言潜质。慢慢地,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不再有畏难情绪,相反,他以前的学习压力变成了动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汉语了,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3、获得知识/语言的方法(途径)
这一点对习得者很重要。首先,他得有好的语言指导者;其次,他也要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了这两个因素,他得学习应该是事半功倍的。
4、获得语言/知识的目的
二语习得者的学习目的决定其学习内容。最常见的问题是“听说”与“读写”的分开问题。有的人只想学习听说,能够运用目的语与人进行口头交际就可以了,一般“生存语言”的获得都是这种表现;有的人只想看懂文字材料,可以通过书面文字与人交际,不需要与人进行口头交流,那么,他便会只侧重文字读写能力的提高。事实上,这种“听说”和“读写”能力完全分开的二语习得现象普遍存在。比如,有的人可以流利地说一种语言,同时他/她也可能是文盲――不识字;有的人具有文字能力,会读能写能翻译,但是不能说,也听不懂――哑巴语言。既然“语”和“文”可以分开,习得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侧重某个方面的学习,从而更快地达到自己学习的目的。
5、对语言重新建构的能力
认知建构主义主张,一方面要提供建构理解所需的基础,同时又要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的空间,让他们针对具体情境采用适当的策略。我们不可能靠将已有知识简单提取出来去解决实际问题,只能根据具体情境,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建构用于指导问题解决的图式。而且,往往不是单以某一个概念原理为基础,需要通过多个概念原理以及大量的经验背景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这对于二语习得者来说,有个良好的目的语环境显得至关重要。
6、小环境
这里所谓的小环境包括二语习得者跟什么人学习、用什么教材、是否用教材、教者的语言能力及教学水平――如发音是否清晰等、教者的态度如是否和蔼耐心等,这些都会影响二语习得者的学习心境和学习质量。
7、大环境
这里所谓的大环境是指二语习得者听说读写目的语的时间多少、机会场合怎样(实践)。在语言习得研究中,研究者们从知识是否被语言等形式表述的角度,把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指尚未被语言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也就是“尚未被言明的”、“难以言传的”、尚处于“缄默”状态的知识。在语言学习(习得)方面,隐性知识是指语言规则的心理表征,是学习者内化了的语法,这种语法存在于人们对语言特性的本能的感悟中。我们也可以说隐性知识是二语学习者自己构建的相对稳定的语言系统,可以帮助他们自动生成言语,进行交际。
在语言习得上,显性知识是指人们储存的语言规则,它们可以有意识地对人们生成的语言形成监控。值得注意的是,能够完成正常的、持续的语言交际活动,需要的主要是隐性的语言知识。隐性语言知识的获得与隐性语言知识的增长是通过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获得的,主要还是依赖可理解的大量的语言接触(sufficient language exposure)与输入。因此,语言习得者最大限度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强化语言的功能性练习,能促进其隐性语言知识的提高。因为这种交际是一种认知的体验,能催化新旧信息的重组与融合。
由此,为了提高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二语习得者们应该主动为自己寻找、创造更多学习和运用目的语的机会,练习在什么样的场合说什么样的话。这一点对身处目的语环境的二语习得者来说尤其重要。恰如其分地利用这种语言大环境,可以使自己的目的语水平成倍提高,高效率地实现二语习得的最终目的。大量的事实已经并且正在为这种理论提供证据。比如,在韩国读了一年中文专业的本科生到中国来一句汉语也不会说,写出来的句子语法规则也是混乱的,在中国经过不到七个月的学习,其汉语说得几乎跟中国人一样流利,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考试有四个部分:听力理解、语法结构、阅读理解和综合填空,主要考查应试者的汉语听、读、写能力)获得了八级证书。目的语水平提高得如此之快,重要的原因是充分利用了汉语(其目的语)这个大环境,上课跟老师说汉语,课后跟中国朋友用汉语交际。还有一位美国学生,课余时间总是跟他的说四川话的中国朋友在一起吃饭、聊天、游玩,不到半年,他的四川话也说得非常地道。
余论
笔者以上列举的影响二语习得者习得成绩的因素是就大体情况而言,并不否认有例外、存在个体差异。
参考文献
[1]伍世文“二语习得与语言哲学”,《惠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2]张莉“试比较普遍语法与联结论对二语习得的解释力”,《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6月30日
[3]李俏“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的认知心理学探讨”,《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11月
[4]刘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5]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
[6]周小兵《第二语言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江西省中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该区域丘陵地带分布众多的山塘水库,具有蓄水面积小、水质清新、水位深的特点,拥有养殖鱼类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由于山塘水库水位较深或不规则,往往造成渔民泼洒渔药时计算不准而死鱼,蒙受巨大经济损失。2012年4月中旬泰和县一山塘水库因深水位用药不当造成死鱼,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
该山塘水库位于泰和县苏溪镇偏远山区,呈规则梯形分布,水域占地面积31亩,库底坡面呈35°,坝底水最深达到6.8米,坝对岸最浅处水深只有2.5米,水体较清瘦,以养殖鳙、鲢鱼为主,另搭配有少量草、鲫鱼。4月15日下午,养殖户称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用量用氯氰菊酯进行了一次常规预防性杀虫,结果一夜之间山塘水库内出现大量死鱼,疑是人为投毒。笔者赶赴现场后发现,鳙、鲢鱼苗种大量漂浮在大坝附近,未见草、鲫鱼苗种和其他小野杂鱼死亡,基本排除人为投毒的可能。
二、山塘水库死鱼的原因分析
该养殖户在计算水体容积时,简单地用水面面积乘以平均水深,导致水体容积计算不准,这是因为随着山塘水库水位的下降,水的温度不断降低、水体压力不断增加、水的密度不断加大(4℃时水的密度达到最大)。氯氰菊酯药液随着水位下降扩散溶解速度越来越慢,势必造成其短时间内在水体中上层大量蓄积而致药液浓度偏高,加上鳙、鲢鱼对菊酯类渔药比较敏感,结果大量出现中毒死亡。
三、山塘水库外用渔药防止死鱼的对策
1. 建议计算山塘水库水体容积时,超过3米以上的区域最多按3米测算,低于3米的区域按实际水位测算,两区域合计后即为山塘水库外用渔药泼洒的水体容积。
2. 若要对山塘水库的整个水体灭菌杀虫,在测算整个水体容积用药量后应分多次泼洒,间隔时间以2~5个小时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