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东施效颦译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食品;文化活动;大学生;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278-02
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是基于食品知识宣传、食品安全教育、食品文化传播、食品技能培养的一种专业文化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专业精神,提升审美修养,提高职业情操为目的。它在构建良好食品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兴趣爱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笔者所在高校湖南农业大学为例,作为全国较早开设食品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始终将食品文化教育贯穿于学生培养教育的各个环节,自2002年开始,连续十三年开展食品文化艺术节,该活动以源远流长的中华食品文化为基础,以独具匠心的活动形式,诠释了食品文化的精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食品艺术的创造性,本文笔者拟立足于高校食品文化艺术活动为基础,对高校食品文化艺术活动育人特色、问题以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高校开展食品文化艺术教育活动的育人特色
1.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相结合。食品文化艺术活动往往以食品制作、展示、艺术表演、品尝、观赏等为主要活动内容,以多种多样灵活新颖的形式来表现中华传统食品文化,让大学生把在第一课堂里学到的专业理论,通过食品文化活动予以运用,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融合,将专业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巧妙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巩固专业知识,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实现专业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高校食品文化艺术活动往往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活动融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它克服了传统专业教学活动的单调性、枯燥性和机械性,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文化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无形之中让学生牢固树立了专业思想,提高了专业技能,强化了专业素质,提升了专业境界,弥补传统专业教育的不足,实现专业发展与活动育人的有机交融,更好地促使大学教育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实现食品文化和食品安全教育相结合。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不仅是食品文化传播的窗口,更是食品安全教育的大舞台。比如,大学生们用各种日常食材为原料,手工制作出一件件精真的艺术作品,通过亲手制作蛋糕、水果拼盘等,有力地宣传了中华美食文化,加深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食品文化知识的普及、理解和传承。
4.实现院企合作与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例如,湖南农业大学食品文化艺术节一直遵循“打开门来办活动”,依托“学研产”良性互动的办学优势,充分挖掘与学院联系密切的企业资源,十三年来,邀请国内近二百家食品企业前来活动现场展示校企合作产品、企业产品,同时举行人才招聘。不仅为企业做出良好的宣传,促进了院企合作和双向交流,扩大了活动影响力,而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实习和创业机会,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二、现状与问题
1.活动涵盖面受限,育人内涵拓展不够。高校食品专业文化活动往往离不开“食品文化”和“食品安全”这两个核心主题。但随着高校食品文化艺术活动的不断增加,很多高校对食品文化育人的内涵和活动形式缺乏深入的挖掘,食品安全和食品文化艺术教育尚未真正深入人心,问起大学生对有关“食品文化”或“食品安全”的理解时,发现他们往往只知其形而不知其魂,深谈则不知所以然。活动缺乏系统的文化内涵,往往局限于一些粗浅的层面,比如只涉及食品原材料的文化、食品加工的文化,忽略了与之相关的食品器械、食品典故等关联文化,而整个活动的各个版块之间联系性也不强。另活动中设计的内容涉及中国现代、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内容较少。这使得大学生通过参与专业文化活动的学习效果并不深刻,学习的内容也较为局限。
2.活动参与面受限,育人效果凸显不够。高校专业文化艺术活动育人的效果不应仅仅局限在主办高校,而应该带动其他相关院校和单位部门,产生广泛的育人效果,起到弘扬食品文化,宣传食品安全的实质作用,拓宽社会影响。而在现行高校食品专业文化活动中,往往是由某一高校牵头来主办,举办地点往往局限在高校校园内,影响到了活动规模,也直接影响了活动的参与面和育人效果。加之,高校主办方经费有限,组织实力较为单薄,其他高校的大学生和社会群众参与少,使活动规模、活动地点、活动持续时间和活动参与面受到了限制,未能使食品文化艺术节的效果辐射到校外乃至更广的范围,导致社会影响力受限。
3.学生能力提升受限,专业性指导不够。校园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大学校园生活相对沉闷的状况。大学生是一个具有创新性、带动性的群体。高校食品文化艺术活动本身既含有丰富的专业元素,又含有活泼的文化艺术元素。因此,高校食品专业文化活动往往是在高校辅导员老师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实行由大学生群体自主策划、筹办与参与的模式,这使得校园文化活动更加富有创造性、快乐性、民主性。但在实际组织过程中,由于专业教师在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活动内容和形式的设计缺乏专业教师的直接参与和有效的专业指导,活动模式多泛而不精,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指向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使大学生在专业理论和实践教育的延伸不够。
三、对策与建议
1.寻求多方支持,实现强强联合。同一地区采用强强联合的方式筹办一场专业文化活动能够扩大其影响效果,单一高校可以和同一性质高校或含有相同专业的高校联合举办专业文化活动。高校更可以将每一届的专业文化活动以项目的形式上报地方教育厅,以省级专业文化活动项目进行开展,针对面拓宽到全省高校大学生,宣传效果也会增大。同时,多个高校合作可以争取更多方的赞助方合作,确保资金支撑并逐渐扩大规模。
2.挖掘文化底蕴,实现内涵延伸。把握时代背景,抓住高校自身的特色背景环境,着力熏陶文化氛围,是加强专业文化活动人文艺术性建设的重要点。食品安全的教育则应该挖掘时代热点与大众的关注点,例如,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食品文化艺术节中将世博会的各大展馆与艺术展结合等,用大众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达到育人效果。此外,随着精神文明意识的逐渐深入,每所高校都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以育人为根本目标,构建符合时展要求,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具有实效、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系。而在以往的食品专业文化活动中,较为缺乏的是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食品精神文化和关联文化,食品文化不仅仅是食品原材料、工艺的文化,烹饪工具、烹饪技巧等也是一门独特的文化。选择主题时,应注意选题的精读和广度,不局限在某个地域、某个时代或者某个方向。配合性地挖掘关联文化同样可以拓展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3.加强专业指导,实现“学”、“玩”结合。专业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以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紧紧围绕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展开,实现专业文化特色和活动育人紧密结合。那么,应将专业教师的指导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实现全程指导。活动应使尽可能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参与筹办,还参与引导。同时,专业的内容、思维、视野和标准应贯穿其中。从专业的角度去筹办活动,才会使大学生深入认识和了解专业内涵,提升和巩固专业学习热情。除此之外,娱乐性的活动内容也应该进一步探索:以节日食品的制作与创意为内容的专业实践活动,以娱乐游戏、节日食品分享馈赠、诗文吟诵等为形式的文化熏陶活动等。只有运用专业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方式举办活动,才能真正做到大学生“学”与“玩”的结合,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最佳育人效果。
4.完善运行机制,实现周密部署。要积极探讨食品文化的育人内涵,分析食品文化艺术活动的育人功能,紧扣专业和学科特色,科学设计和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从活动宣传、人员安排、后勤保障、安全保卫各环节要精心组织。活动前期要精心策划、广泛宣传。尤其要通过媒体、网络平台、海报展板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前、中期宣传活动,广泛发动,提高全校师生和周边社会居民参加食品文化艺术活动的积极性。确保活动当天人力物力及时到位,保障现场秩序有条不紊。
参考文献:
[1]谢蓝华,侯爱香,夏延斌.探索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的现状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5).
[2]姚劲松,汪黎黎.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专业指向性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与教学,2012,(4).
[3]李冬娜.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8).
[4]糜红缨.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的双效互动[J].教育与职业,2009,(36).
[5]张斌,王洪光.打造学习型组织建设先进校园文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83).
[6]曲云进,姜松,刘凤英.中国传统节日与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以食品类大学生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7]黄群,杨万根,麻成金等.浅谈食品类专业大学生食品文化教育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3,(28).
[8]权静.微时代――多元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与对策[J].科教文汇,2013,(22).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文化的产物,且两者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中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其习语更是巧妙地承载了此语言的文化精髓。本文通过语言文化差异对习语产生的影响来探讨中文习语的基本翻译方法。
关键词: 语言文化差异 习语 翻译
中华五千年的渊源历史成就了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更是孕育了大量的习语。习语是人民长期沿袭使用的定型词组和短句,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在反映文化差异上,习语比其他语言成分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更能够生动形象地显示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正因如此,习语的翻译也比较复杂。但只要我们按照严复先生“信、达、雅”的翻译原则,注意忠于原文的思想内容,联系上下文和语言结构的整体性,避免死译硬译,在习语翻译中遇到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以下是我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汉语习语翻译译法的几点探索。
一、直译法
直译法就是在译文中既保持原习语的内容,又保持原习语的形式,特别是保持其比喻形象、民族和地方色彩和语言风格等。各民族的人能够交流是因为在思维表达方式、联想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对许多事物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英汉互译时可采用直译法。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直译必须以不引起读者误解和不违背译文表达习惯为前提。例如:在翻译文学作品中,往往作者都会借用习语,使文章生动形象。例:出自清·邗上蒙人《风月梦》的习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用直译法译为:Like Chiang Tai Kung fishing,they have case the line for the fish who want to be caught.又如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中提道:“他一家子在这儿,他的房子、地在这儿,他跑?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在翻译时把中文的习语“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译成:The monk may ran away,but the temple can’t run with him.意思是指纵然一时躲掉,但由于其他无法摆脱的牵累,最后还是无法脱身。这一类俗语的翻译基本上都采用直译法,既保留了原习语的形象,又准确地传达了原意。
二、意异法
意译主要是指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结合上下文比较灵活地传达原意。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习俗不同,不同的事物所引发的联想也不同。若照字面直译不仅不能达意,而且可能会使人费解或产生误解。中国的习语有不少源于史实或寓言故事,也有源于生活习俗。因此,对于这种习语的翻译,应着重传达原习语的意义,可更换形象译出其原意,或舍弃其字面意义、形象意义译出其隐含意义。例如:“一五一十”、“三长两短”这类习语。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译“一五一十”那就翻译成fifteen and ten,“三长两短”翻译成three long and two short,西方读者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因此我们应舍弃按字面意思翻译,了解其深层次的含义。“一五一十”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这里的“一五一十”比喻叙述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所以根据上下文含义可译成systematically and in full detail or to tell something exactly as it happened.同理“三长两短”的意思是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可译成:If anything/unexpected misfortune should happen to me.这样翻译就清楚明白不会产生歧义了。
三、节译法
在汉语习语中,常有并列的对偶结构,用两个不同的喻体表达不同的喻义。例如“愁眉苦脸”、“不学无术”、“长吁短叹”等。对于此类汉语习语通常可采用节译法,即省去并列重复的部分,保留它的基本喻义。例如:“愁眉苦脸”可以译成gloomy face,无需既译“眉”又译“脸”;“不学无术”即uneducated之意,因而无需把“不学”和“无术”重复译出;“长吁短叹”这个习语“长吁”和“短叹”表示同一个概念,所以译文仅以sighing deeply概括两者之意。
四、借用英语中的同义习语
英语的一些习语和汉语的一些习语采用相同或及其相似的形象或比喻,表达相同或及其相似的喻义。如“班门弄斧”和Teach one’s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以牙还牙”和a tooth for tooth,“一帆风顺”和plain sailing,等等。遇到类似这种情况,不妨借用英语同义词来译。但是在借用英语习语时必须注意两种习语各自的特点,避免时代、地点、条件、名族、习惯、色彩等方面与原作上下文形成矛盾。例如:“我没想到他对同志们的批评竟充耳不闻。”译成英语:I didn’t expect him to turn a deaf ear to the comrade’s criticism.其中对习语“充耳不闻”的翻译就是借用英语同义习语to turn a deaf ear to来表达,十分妥帖。
五、直译和兼译兼用
在采用直译以保留原文比喻形象的同时,又兼用译意,有时略作适当补充,使译文能更加清晰地传达原文含义。例如在的作品《雷雨》中有这样一句话:“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译成英文:But this girl MEi was all by herself and far from home,without a single relative or friend to help her.其中习语“无亲无故”译为without a single relative or friend,同时补充上to help her,点出含义,使全句述意完整。
六、直译加注法
为了保留原文的民族特色和形象,一些含有典故的汉语习语也常采用直译,但是需要加注,以免使读者感到莫名其妙。这样读者容易理解中文习语所要表达的含义。例如:庄周《庄子·天运》中的习语“东施效颦”译成Tung Shih imitating Hsi Shih,固然保留了原文典故中人物的名字,但是东施是谁?西施又是何许人?如不加注解,西方读者是无法理解的。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古时候越国有两个女子,一个长得很美,叫西施,一个长得很丑,叫东施。东施很羡慕西施的美丽,就时时模仿西施的一举一动。后人用“东施效颦”来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差。所以在翻译这个习语的时候应加注:Zhungzi’s story of the beautiful Xi-Shi’s ugly nEighbor,whose endeavors to imitate the hideous that people ran from her in terror.
中国的习语如恒河沙数,承载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底蕴。在翻译习语的时候我们往往要理解其含义,不能盲目按字面意思翻译。与此同时要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具备双语能力和双文化知识,在翻译中结合多种译法,力求促成“信、达、雅”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吕瑞昌,喻云根.汉英翻译教程.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根据文言文与儿童特点,彰显古文化魅力,实现以上教学价值呢?
(一)营造氛围,弥漫古味
小学生初学文言文,常常觉得深奥、难懂,这是因为年代的隔膜所造成的。教学中,教师应着力营造浓厚的古文学习氛围,使课堂弥漫浓浓的古味,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如,在《伯牙绝弦》教学中,可出示《伯牙鼓琴图》,在古色古香的图画中介绍主人公;可将古文设计成一幅竹刻卷轴,让学生吟诵涵咏;可播放《高山流水》的片段,让学生在古音古韵中想象感悟;还可呈现无标点、竖排、繁体字的课文让学生反复吟诵,既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的表达方式,体验古人的读书方法,又让他们觉得兴趣盎然。这些做法,不是简单的历史轮回,而是一种古文教学价值的确认,是一种文化的提升。
(二)多样诵读,感知古韵
对小学生来说,文言文学习是在一种“弱语境”下学习语言的过程,要学好,就应以诵读为主。清代姚鼐等人提出“因声求气”之说,“声”就是文句的音韵、节奏美,“气”就是作者所表达的精神、气势。就是说,要让学生在丰富多样、充满情趣的诵读中,感知古文一唱三叹、回环婉转、抑扬顿挫等韵味,实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教学旨归。1.范读———初读文言文,学生一般都存有畏惧情绪。此时,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节奏分明、音韵优美的教师范读就成为学生感受音韵之美的“见面礼”。正如叶圣陶所说:“当范读的时候,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2.对读———教师可以先读或说译文,然后再给学生读原文,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接着,进行文白对读,感知文本大意。文白对读,降低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3.思读———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思考阅读,学会运用变通的方式说说每句话的意思,不理解的字、词、句或问题可以圈出来质疑。思读,使学生学习古文的能力得到增强。4.自读———在基本了解内容后,要强调学生个性化自读,入情入境、反复吟诵,做到“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动于心”,读到文章脱口而出,韵味十足。5.趣读———古人吟咏诗文之情状是“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教学中,可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如古人一般,采用表演读、拍手读、跺脚读、快读、慢读、辩读、转换角色读等多种趣读方法,让学生乐此不疲,感受无穷的乐趣。6.品读———叶圣陶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指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在字里行间仔细揣摩,在想象、对比、感悟中,读出情趣理趣、韵味意味。
(三)穿越体验,化身古人
古人与今人虽相隔遥远,但对生活的感悟、情感的体验却是相通的。教学中通过“穿越”,化身为古人,进行角色体验,可以促进学生对人物心理进行揣摩,对人物情感进行体验,从而变阅读古文为经历生活,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感悟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实现与古人的“心灵相通”。如,教学《伯牙绝弦》一文,通过“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如此难得的知音,你就是伯牙,你最想说什么”“此时,如果你就是伯牙,满怀希望而来,等待你的却是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抔无情的黄土,你会是什么心情”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进入角色,感同身受,与伯牙同喜同悲。这样学生就能和伯牙产生共鸣,更深地感动于“知音”之情,领悟到“知音”的文化内涵。
(四)品悟积累,模仿古言
经典文言文,语言精辟洗练、晓畅准确,而又神形兼备、蕴涵深厚,令人回味。教学中,应通过品味,引导学生深入语言内部,感悟古言神韵,发现其内在的“美丽”。只有让学生感知“言”,积累“言”,仿照“言”,创作“言”,由表及里,步步深入,才能真正达到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之目的。如,《东施效颦》一文,虽然只有三句话,但每句都蕴藏着不同的写作方法。其中,第二句就借“邻居们的躲避”反衬出东施效颦的丑陋形态,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相当巧妙。特级教师姜树华在教学中,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的对比阅读,让学生发现语言的秘密,领悟作者的表达智慧,品悟出侧面描写的妙处。随后,姜老师又出示《陌上桑》片段加以佐证,让学生又一次受到古典语言的熏陶。最后,让学生大胆想象村子里其他邻居的反应,扮演角色表达出来,学以致用。课堂上,学生在学故事,更是在饮一杯语言的琼浆。
(五)“言“”文”相融,感悟古意
汉语典故蕴涵鲜明的文学形象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被认为是语言中的奇葩,亦被视为语言文学殿堂里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孔孟语录里,我们能找到大量典故。《全唐诗》里出现过的典故达上千条;《新选宋词三百首》里有200多首词使用了典故;《宋诗三百首详注》里的300首宋诗几乎每首都使用了典故。典故不仅出现在汉语经典文学著作里,也出现在普通文学作品中。作者使用这些典故有特定的目的,如果原作中的典故不能被正确地翻译成目的语,原作的本意、实质和风格就不能准确地在目的语里体现出来。即使大意差不多,原作的语言感染力也会降低。这将有悖于翻译的“信”、“达”、“雅”三原则,影响到不同语言文化间的交流。
二、汉语典故的特征
什么是典故?《辞海》中“典故”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将“典故”释义为“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故是“故事”和“词语或词句”,但它不同于一般的故事和词语或词句,有其自身的特征。
1.汉语典故来源广泛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成为典故的来源,但其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它们都有着非常重大的社会意义、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对将来的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后人使用简单的说法来表示它们的含义,这些简单说法就变成了后世常用的典故。比如“飞将军”,“草木皆兵”,“围魏救赵”,“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等等。
(2)神话故事。神话故事大多是古代英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主人公往往是神仙或者被认为是有魔力或法力的人。它们表达了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简单的、天真的设想,也表达了古人对幸福和自由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均来源于神话故事。
(3)寓言。寓言是含有讽喻和教育意义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可以是人、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其表达方式,或借古喻今、或借物喻人、或借小喻大、或借此喻彼,皆透过具体浅显的故事,寄寓深奥的道理。这些寓言流传至今,也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典故。如“黔驴技穷”、“守株待兔”、“李代桃僵”,等等。
(4)民间传说。民间传说主要讲述人类或者动物的经历,这些经历也许发生过,也许没有发生过。它们表达了某个民族的传统信仰,通过口头的方式流传下来。例如,“世外桃源”、“画龙点睛”、“鹊桥相会”,等等。
(5)文学作品。许多典故来自文学作品。有些未做任何变动,有些为了表述简单而做了简化。比如“巴山夜雨”出自《夜雨寄北》;“百发百中”出自《战国策•周策》;“不郎不秀”出自《诗经•小雅•大田》;“管窥蠡测”出自《汉书•东方朔传》;“巫山云雨”出自《高唐赋》;“红娘”出自《西厢记》,等等。此外,还有许多汉语典故来源于谚语、民间习俗、动植物名称、人名地名,等等,这里不再列举。
2.典故的精髓在于隐含的意义
汉语中的典故是汉语语言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高水平文化的具体表现。它们由一个或几个单字组成,字数不多,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鲜明的文学形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时用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清楚。请看李商隐的《安定城楼》中的两句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在这两句诗里,作者巧妙地使用了两个典故“江湖”和“扁舟”。春秋时期,范蠡一直辅佐越王勾践,最终帮助其成就了霸业。在载有范蠡与勾践相关事迹的史书中,有这么一句:“(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通过引用这两个典故,李商隐表达了他想挽救危难局势并对当前社会进行重大变革的雄心壮志,凸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毫无兴趣的志向,表明了自己想避开尘世、归隐山林的愿望。看见“大刀头”时,读者一般会认为它是指某件兵器的某个部位,实则不然。此典故的源流是:西汉大臣李陵出使匈奴,兵败投降。后来汉昭帝即位,派李陵的老朋友任立政出使匈奴,召李陵回国。匈奴单于宴请汉使者,任立政一面摸着自己的大刀头,一面用眼睛暗示李陵。因为刀头上有环,“环”与“还”同音,意即劝李陵返回汉朝。后以“大刀头”为“还”的隐语,至此我们明白“大刀头”隐含的意思是“还”,即返回的意思。
3.典故的意义主要在于比喻意义和联想意义
典故的比喻意义不同于字面含义。典故的内在含义暗示的是一种比喻关系,而不是单纯的字面意义的组合。如果仅仅从构成某个典故的字或词的意义来推测典故的意义,我们不一定能够推断出这个典故的准确含义。当看见汉语典故“刻舟求剑”和“中山狼”时,我们很难知道这些典故的真正含义。因为“刻舟求剑”和“某人不愿意采取灵活的措施来处理某紧急事件”没有直接的关系;“中山狼”和“一个忘恩负义残忍的人”之间也没有直接的联系。本体和喻义之间只是一种比喻关系。几乎每则典故都包含丰富的、流传久远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有具体的来源,可以引起读者广阔的联想和想象。读到“凤求凰”时,我们肯定会联想到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浪漫、曲折的爱情故事;读到“高山流水”时,我们会联想到钟子期与俞伯牙的高贵友谊,会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知音。简言之,典故能使人产生一系列联想,这是其一大特色。
三、汉语典故的英译方法
将汉语典故翻译成英语,就是向英语读者传达包含在这些典故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信息,使他们以自己能够理解的方式来接受另一种文化里的信息。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分属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尤金•奈达认为“语言与语言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不同的语言具有同等的表现力。也就是说,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同构现象(isomorphs),某一概念或意义在这一语言中用形式A来表达,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则会用形式B来表达”。奈达为我们翻译典故提供了非常有力的理论依据。
1.套译
套译指在目标语里找到接近原语典故喻义的对应典故。MonoBaker在他所著的《InOtherWorks:ACourseBookonTranslation》里提出两条套译翻译技巧。其一是用不同形式但相近含义的习语典故;其二是用形式、含义相近的习语典故。我们可借用这种方法把汉语里的典故翻译成英语。比如“管鲍之交”。如果直译,再加上一个很长的注释,原语中的联想意义及隐含意义丧失殆尽。有人将此译成“DamonandPythias”。“Damon”和“Pythias”是古希腊民间传说中的一对生死之交。Pythias得罪了国王狄奥尼休斯,被判死刑,数日后执行,他想在临死前见母亲。Damon知道后愿为Pythias在监狱里代刑,国王答应了他的请求。Pythias回家处理完事后,急忙踏上回狱归程,路上却遇到重重障碍。当国王在刑场准备处决代刑的Damon之际,Pythi-as赶到了,避免了Damon一死。国王深受感动,将二人释放。用西方文学典故成语来翻译汉语成语典故,用词简练,还能达到“对等”的联想效应。有人将“焦不离孟”译成“DavidandJonathan”。据《旧约•撒母耳记》记载:Jonathan在他父王要杀害David之际,帮助David脱险而躲进深山老林。他的父王威胁他这样做将失去王位的继承资格,还用枪来刺他,但他全然不顾。英语读者一看到“DavidandJon-athan”就会产生“真诚、无私和忠心的同生共死的朋友”之联想。
2.意译/直译/音译加注
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翻译来源于具有浓厚民族文化内涵的历史事件、历史故事之类的典故及来源于传统文化术语之类的典故。传统文化的精华就包含在这些特殊的术语和典故之中。为了向目的语读者传达这些传统文化,翻译时这些文化内容绝对不能省略。比如:“一饭千金”(tore-paythegiftofamealwithonethousandtalesofgold,加注:HanXin,thePrinceofQiinHanDynastyrememberedthegiftofamealtillhisdyingdayandbestowedonthewasherwomanwhohadfedhimathousandtalesofgold);“因念都城放夜(周邦彦《解语花》)”中的“放夜”(opennights,加注:TheLanternFestivalfallsonthefifteenthdayofthefirstlunarmonth.IntheSongDynastythecelebrationlastedthreedays,fromthefourteenthtosixteenth,withoutanycurfewimposedsoastoletallindulgeinaspree);“清明”(Chingming,加注:atraditionalChineseholidaytocommemoratethedeadinlastspring)。
3.保留形象加注直译
许多汉语典故包含鲜明的文学形象。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省略或改换包含在原语中的这些文学形象,必须在目的语里把这些形象所含的意义准确地表述出来。因为目的语读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他们不一定能理解这些文学形象。我们可以采用保留形象加注的方法来翻译这类典故。如:“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是更是可厌。”(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译文:"CanthisbeanotherabsurdmaidcometoburyflowerslikeTaiyu?"hewonderedinsomeamusement."ifso,she′s′TungShihimi-tatingHisShih,′whichisn′toriginalbutrathertiresome(注:HisShihwasafamousbeautyintheancientkingdomofYue.TungShihwasanuglygirlwhotriedtoimitateherways.)"一般的目的语读者可能不知道TungShih和HisShih是谁,他们看见“TungShihimitatingHisShih”会感到茫然。首先译者使用音译和直译相结合的方法把“东施效颦”翻译成了“TungShihimitatingHisShih”。“东施”和“西施”是两个人,她们是鲜明的文学形象,不能被其他形象所代替。译者保留了形象把“东施”音译成TungShih,把“西施”音译成HisShih,符合英语的发音和表达。汉语里的“效”即“仿效、模仿”。译者将其直译为“imitating”。然后译者给整条典故加注:“HisShihwasafamousbeautyintheancientking-domofYue.TungShihwasanuglygirlwhotriedtoimitateherways.”目的语读者看见这条注解就会明白这个典故的含义。
4.省略或改换形象意译
中华民族和西方民族有不同的民族心理特征、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即使面对相同的概念、相同的准则和事实,人们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喻体来表达各自的看法。为使目的语文本更加通顺或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省略或改换喻体形象。如: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译文:Meanhutsandemptyhalls,Whereemblemsofnobilityoncehung.“笏”,《辞海》解释为“即‘朝笏’。古时大臣朝见时手中所持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以为指画、记事之用,也叫‘手板’。《礼记•玉藻》:‘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由此我们得知“笏”在古代中国是身份高贵的象征。拥有“笏”一般是权贵或家境富裕之人,并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译者把“笏”译成“emblemsofnobility”(高贵的象征)。显然,译者是为了文句通顺和便于理解而使用了省略形象意译的手段。再如:这位女临时演员站在电影摄影机前面,呆若木鸡。译文:Standinginfrontofthecinecamera,thetemporarymovieac-tresswasrootedtothespotasifturnedtostatue.“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纪省子为大王养斗鸡。十天后大王问:“斗鸡训练好了吗?”纪省子回答说“还没好,鸡正骄悍好斗。”过了十天,大王又问,纪省子说:“还没好,鸡还反应灵敏。”又过了十天,大王再问,纪省子说:“还没好,鸡还目光敏锐,神气横蛮。”再过了十天,纪省子说:“差不多了。斗鸡听见其他鸡鸣叫已不动不惊,看上去像木鸡一样了。其他鸡不敢上前,遇见斗鸡就往回走了。”对于这类有复杂背景的典故,翻译时可采用改换原典形象意译的手段,使用目的语读者熟悉的具有相应词义的形象短语表达原典的寓意。译句中“rootedtothespotasifturnedtostatue”与“呆若木鸡”语义相当。
关键词:语言;文化;文化差异;习语翻译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一)生存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华夏民族生活在广袤肥沃的东亚大陆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土地在人们的生活中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农业和土地有关的成语。如“斩草除根”“风调雨顺”“山穷水尽”“挥金如土”等。
英国则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水。历史上航海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英语中也就有了许多与水、鱼以及航海有关的习语。如asweakaswater(弱不禁风),drinklikeafish(豪饮),tomisstheboat(错失良机)、allatsea(不知所措)。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Thouaremorelovelyandmoretemperate。
(二)历史典故
从一定角度上说,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与沉淀,汉语中大量的习语都是以本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传统、习惯等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深远的社会历史渊源,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赔了夫人又折兵”“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也有其特定内涵,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one’swaterloo(一败涂地)、aPandora’sbox(潘多拉之盒)、theTrojanhorse(特洛伊木马,出自希腊神话),arrowofCupid(丘比特之箭,出自罗马神话)。
(三)习俗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一种象征吉利的动物。在封建社会,龙代表帝王、权威和高贵。因此,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褒义。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乘龙快婿”等。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却是一种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口中喷火的动物,令人感到恐怖。因此西方人视龙为凶残肆虐之物,应该消灭。另外,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arealucky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四)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和宗教文化,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形成以及语言表达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主要信仰佛教与道教。因此,汉语里有许多与佛教、道教有关的成语,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另外,中国人还敬奉天神,如“天经地义”“谢天谢地”“天无绝人之路”等。中国历代皇帝也都称自己是“真龙天子”。
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影响最大的宗教是基督教。在西方人心中,God具有无上的法力。英语成语中也有许多与God相关的成语。如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Manproposes,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诅咒一个人时人们常说Goddamnyou,危险过后常说ThankGod或Godblessyou。基督教的教义《圣经》一直被奉为西方文化的经典。英语中许多成语也正是出于此。如fingeronthewall(不祥之兆),castone''''sbreaduponthewaters(真心行善,不求回报)。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对习语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语言学习者要想正确理解英汉习语并成功地进行英汉习语的互译,就必须首先对英汉两种文化有深刻的了解。
二、英汉习语互译的主要方法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语言和文化的紧密关系要求在语言转换中必须进行文化的转换。鉴于此,译者不能只作字面上的直译,必须深入了解字面背后的文化信息,用原作语言及文化知识理解原作,以自己的理解为依据,用另一种对等语言即译语进行各种转换,为译文读者传递原文精确信息,按“功能对等”原则让“读者同等反映”。因此,习语翻译一方面要尽量将原文的意思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出来”,用奈达的话说,即是“Thebesttranslationdoesnotsoundlikeatranslation”;另一方面,还要尽力将原文的文化信息展现于译文读者面前,使其了解到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主要方法是: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它适用于一些由于使用的范围广、次数多,其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已经广泛为译文读者所接受的成语。如agentleman''''sagreement(君子协定);armedtotheteeth(武装到牙齿);tofishintroubledwater(浑水摸鱼);纸老虎(papertiger);竹篮打水一场空(drawwaterinabamboobasket)。
直译的好处是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习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和语言风格。但是,如果直译太多或直译不当,则容易使读者感到滑稽可笑或莫名其妙,甚至引起误会或错误联想。如:不到黄河心不死(Untilallisover,ambitionneverdies.),猪八戒倒打一耙(Toputblameonone''''svictim.)“黄河”和“猪八戒”等词汇都含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色,如果直译,外国读者一定会百思不得其解,只有以“功能对等”的方式翻译才能在东西方读者中引起与愿意相符的感受。
(二)直译加解释法
为了保留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人们更多地采用直译而不是意译,但由于语言所扎根的文化土壤不同,直译很可能会引起歧义和模糊。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上合适的注解才能传递原文中的文化信息。例如aDonJuan(唐璜,意为风流浪子),tocarrycoalstoNewcastle(运煤到纽卡索,指多此一举,纽卡索——英国一产煤中心),班门弄斧(showoffone''''sproficiencywithaxebeforeLuBan,themastercarpenter),东施效颦(Theuglyimitatesthebeautifulinsuchadestroyedwaythattheuglinessoftheuglybecomesworse.)。
(三)等值互借法
成语的对等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即比喻意义、比喻形式和感彩。有些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或感彩上都比较相近,这时候,习语翻译就可以采用等值互借法,或称同义习语套用法。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保留源语的形象、风格,又符合目标语的语言结构和习惯,可以让译文读者轻松理解原文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顺利实现跨文化交流。如burntheboat(破釜沉舟);greatmindsthinkalike(英雄所见略同);turnadeafearto(充耳不闻);adropintheocean(沧海一粟)。
(四)意译法
意译法指翻译时仅保留原文的意思而不保留原文表达形式的方法。当由于文化差异而无法直译,又无同义习语可以借用,加上解释性文字后又会失去习语精粹的特点,最好避开其文化背景,译出其意义即可。如askeletoninthecupboard(家丑)、逼上梁山(beforcedtodosomething)、打开天窗说亮话(franklyspeaking)、毛遂自荐(tovolunteerone''''sservice)。
张玲:文化差异和习语翻译这种方法还适用于那些运用具体、浅显的比喻来说明比较抽象的事理,且语言生动诙谐的歇后语。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可译为waitandsee,“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可译为tosnapandsnarlatakindheartedman.
三、结束语
英汉各有其自身文化烙印与文化色彩,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文化对习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英汉习语也不是不可译的。虽然习语翻译特别是那些含有丰富文化信息的习语翻译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到底该采用何种方法应根据上下文灵活选择。此外,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绝不可只考虑语言的转换,还应增强文化意识,要从跨文化交际的立场出发,采用适当的翻译方式,尽力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交际障碍,达到准确介绍异国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定安.英汉修辞与翻译[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6.
[2]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4]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