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爱在公元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耳机中缓缓播放着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这熟悉的曲调早已深深印在脑海,同样熟悉的还有这些歌词,虽然对其中描述的巴比伦文明不甚了解,却还是将歌词牢记心里。直到选择了“考古学与近代文明史”这门课,才算是初步的了解了歌词中的故事。下面结合歌词浅谈我所认知的巴比伦文明。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摩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这里便是《圣经》中所说的“伊甸园”。
这里便是诺亚放飞和平鸽的地方,但在这里鸽子很少衔来橄榄枝。 这便是的两河流域的伊拉克。
由苏美尔肇造的历史。
这个早已消亡的两河流域文明现在被史学界公认为与古埃及、中国并称世界最古老的三大文明,事实上,前后几个巴比伦帝国无论是在时间或是地域上都只占据两河流域文明的一部分。从公元前3000年的苏美尔人开始,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这两条纠结入海的生命之藤的两岸肥沃地带被称作“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在这里,多个民族和国家的相互替代与共存书写了复杂的融合历史。
美国学者克莱默将他关于巴比伦文明的史学着作命名为《历史从苏美尔开始》,对于现代的小学生们来说,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河确实是大多数历史和地理课本的开篇。克莱默在书中列举了苏美尔文明在人类史上的27个第一,其实如果认真计算起来,也许100个也还不止。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历史上第一个农业村落、第一座城市、发明出最早的车、船和文字,最早学会制作面包和酿造酒。这些历史难以置信地沉埋于沙丘之中,使巴比伦终于成为一段死去的文明,但一些史学家坚信,被湮没的两河流域文明先于并带动了古埃及文明文化,现代西方文化的许多脉络虽然来自希腊、罗马,但后者的源头还是古代西亚这一文明的摇篮。
兜里MP4里传来的那些动人音符陪伴我走过那段寂寞的课余时间,在每次放学后带起耳机将音亮调到最高一个人独自享受音乐给人的震撼的年代里,生记硬背着那些歌词,期待着有一天能和朋友一起去KTV大胆地一展歌喉。虽不至获得满堂彩,但也能廖以慰藉。在我的眼里,他是华语乐坛为数不多才华横溢且具有原创实力的歌手。当一切尘世的喧嚣都已被那优美旋律抛却脑后时,心里顿时有一种理性的宽容正在悄然而生。
我对自己说,如果出道五年的周杰伦还跟当年一样稚嫩,你难道不会去怀疑这种清纯的真实性吗。是啊,我说,人都会长大,即使他是周杰伦。可是有时还是忍不住回想起,02年那个宁静的冬日午后,电视上周杰伦头发卷卷的样子。
周杰伦一个让歌坛为之震撼的神话,似乎是不可逾越的。他站在高处,不论你是否喜欢,亦或是无意识地抵触,但是你不得不承认的是在一段时间里你听过他的歌,而在这漫长的时光洗礼和考验中他所具有的才华和荣誉已不再容许谁在去否定和质疑。周杰伦已经代表了我们这一个时代,如果后人要追溯我们这个年代的音乐,周杰伦,已被牢牢久久刻在岁月的印记里。不过回头看,我更喜欢的还是他音乐里那种浓郁中国风带来的亲切感。因为,我同样是华人。
去年的广州玩家见面会上,官方请来了和杰伦面容酷似的玩家现场K歌表演,给现场带来的狂热气氛,很快,第2天就占据了各大游戏论坛主页,可谓轰动一时。话说到这里,我不禁想问,假杰伦是不是一种投石问路的方式?在回头看《梦幻西游》推出“点亮最爱那颗‘星’开启梦幻明星路——明星&美女玩家代言大评选”活动中周杰伦又以高票登顶,回到今天周杰伦本人真正成为《梦幻西游》代言人的时候,我不由想到这是不是水到渠成。
在不久前周杰伦接受了娱乐采访时,在主持人问到关于外界传言要代言《梦幻西游》时,周杰伦直言“这已经不是秘密了,我本身也是很喜欢玩游戏的,虽然有点年纪了,内心还是像小朋友那样。代言的这个游戏当然可以理所当然玩,不怕妈妈骂,当然妈妈也不会管我了。希望小朋友玩归玩,还是要注意课业。现在,广告拍摄已经结束,很顺利,相信不久大家就会看到。”
梦幻西游一款运营非常成功且拥有超高人气的游戏,且一直保持网游市场霸主的地位。周杰伦,亚洲流行乐坛最具革命性与指标性的创作歌手,有“亚洲流行天王”之称。前者在网游市场连续六年保持着第一的位置,后者连续六年获得了最高销量国语唱片。这两者之间似乎让人看到了他们的共同之处,注重原创,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保持行业第一。最主要的特点是双方都一直蕴涵和保持着那份浓浓的民族气息。
然而作为国内游戏史上最大牌的代言人,官方也正和这位天王巨星展开了全面的合作。续宣布将开启“无与伦比”大区以及以周杰伦经典歌曲“兰亭序”命名的服务器之后,又在暑假来临前在游戏内植入卡通Q版的杰伦形象,以及“超时代”玩法包括周杰伦NPC、日常任务、副本任务等等,还有梦幻西游和杰伦合作的“超时代”全国巡回演唱会。我想在不久的暑假里还会有更多类似的线上和线下活动将一一展现在玩家面前。
【关键词】犬儒学派;道家思想;自然主义;幸福观
人类从出生到死亡,人经历两次重要的转折。一个是有自我意识的时候,将自我和非我区别开来。一个是面临死亡的时候,自我和非我的告别。整个断裂带给人的是慌乱、痛苦。未解决这痛苦,爱智慧的人类选择了哲学。西方哲学史上的“犬儒学派”和同一时期东方古国的道家学派都主张“自然”地生活,复归于“自然”。他们这种共同的理论追求自然源于各自所处的共同的时代背景,哲学追求。但是他们的所倡导的复归“自然”方式和逻辑以及影响,又略有不同之处。
“犬儒”(the Cynic),是对于具有固定信仰,坚持一定理想,以及玩世不恭的生活方式的个人或者是哲学流派的称谓,出现于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由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所创立。他吸取了苏格拉底的哲学理念,将苏格拉底“善”的概念延伸为节制和禁欲。该哲学流派公元前4世纪创立,到公元5世纪衰落。在创立期,犬儒派为自己确立了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是该派最为辉煌,受人瞩目的时期,安提斯泰尼、第欧根尼以及克拉底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以庄子为主要代表的庄子学派作为对道家思想的继续和传承逐渐形成。庄子学派和犬儒学派虽然不处于同一文化领域,但是时代基本一致,同样面临时代大变革,出现于文化大繁荣的社会背景之下。犬儒学派出现的古希腊基本完成了从城邦到帝国,从共和制到君主制的过渡。庄子学派产生的古中国,奴隶制度正在走向消亡,封建制度逐渐建立,过去的宗法制度逐渐被中央集权所取代。在这一时期,不论是古希腊还是古中国,都出现了文化的繁荣景象,各家思想百花齐放,因此德国学者雅思贝斯称之为“轴心时期”。同处于时代大变革的时代,犬儒派和庄子学派面临旧制度崩溃,新制度建立之初的迷茫混乱的状态,不约而同的提出了自己复归于“自然”的人生理想和社会追求。
犬儒学派成员如他们的称谓“the Cynic”—像狗的人,言谈举止上与狗有共同之处,他们常常放荡不羁,不拘于常伦,但是却又十分忠诚,言辞犀利,且擅长辩论,思维灵敏。犬儒学派批判政治制度的不公平,社会文明制度对人类自然本性的束缚,并提出了“回归自然”“根据自然生活”的主张以解决现世的困惑。对于“自然”的追求,成了他们的最高人生理想。
安提斯泰尼“信仰返于自然,并把这种信仰贯彻的非常彻底……他并不是一个严格的苦行主义者,但是他鄙弃奢侈与一切认为的对感官快乐的追求”。
《庄子》中亦有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自我不过是万物之一罢了,主张依自然之理对待自我之生死。
犬儒学派和道家对于“自然”的追求,首先体现在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一来是指他们对于外在自然环境条件要求很低,二来同时将自己也当作整个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凸显人类自身的动物性,自然性。
犬儒学派创始人深受苏格拉底简朴的生活方式影响。据载,苏格拉底“常常瞧着人家摆在那里卖着大量货物自言自语道,我不需要的东西有那么多!他常玩味两句诗,银器和紫袍有什么用处?它适于当道具,无益于人生”。犬儒学派则将这种素朴的生活心态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喜欢留长发,赤足,衣衫褴褛,背着一个破皮袋子,手里拄着象征着权杖的木棍,常以乞讨为生。白天游荡于人流密集的市场,大街,体育场,与人辩论,言辞犀利,好斥责或者讽刺对方。晚上则随意住在大街上、神庙里。第欧根尼对外宣称自己像个狗一样活着,尽力只求自然简单的生活方式,当他看到有个小孩子用手捧着喝水时,他甚至觉得手中的杯子都是多余而不自然的,索性扔掉。晚上的时候则在一个破旧的大木桶里睡觉。安提斯泰尼则把“我不役物,以免役于物”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他们看来,“真的幸福不是建立在外在的环境的优势---如丰裕的物质、强大的政治力量与健壮的身体之上”。真正幸福从来都不是这些稍纵即逝的东西所能带来的。
庄子虽然没有如同犬儒学派为了回归自然抛弃丰厚的家庭财产力求一贫如洗如乞丐,但亦推崇简朴自然的生活,曾以织草鞋为生,安贫乐道。《庄子·列御寇》中记载庄子也曾做过小官,与当时权贵亦有往来,但是仍然“夫处穷间陋巷,困窘织履,槁相黄馘”,在庄子看来“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能够借助于外物,但是不为外物所累,这样才能保持精神的自由状态。
除了对于自然环境的极力要求简朴,两派而且力求把自己当做自然万物之一物,顺应自己的本性,不加以压制,并将生老病死看做自然之理。犬儒派更是敢于在公众面前做任何事情,除了随意住宿,乞讨为生,同狗一样爱在公共场合争辩责骂,甚至是行夫妻之事。在犬儒者看来这不过是顺应人类动物的天性罢了,这比起那些挂着文明标签背地里苟且更值得推崇。面对死亡,犬儒派更是坦然,认为“生存既然是自然的,那生存的结束也是自然的”
庄子学派在对待生死的态度上和犬儒学派亦有共通之处。《庄子·大宗师》“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庄子学派将生死看的平淡自然,认为人的生命如同自然万物的规律运行,有生有死,平常如四季之轮回。所以庄子在她的妻子死后,没有失魂落魄之意反而“鼓盆而歌”,并跟朋友解释道“察其始而本无生……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生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俨然寝于巨室,而我独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人的生命如同自然万物一样,气聚则生,气散则无,妻子去世,不过是在更广阔的屋宇下安歇罢了,已经懂得生命之道了,还有什么好痛哭流涕的呢?
在处理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当中,这两个学派或者力求简朴,或者看淡生老病死,顺应自然生活,有着共同的追求。犬儒学派和道家对于“自然”的追求,还体现在恰当处理人类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无论是犬儒派还是道家学派都反对人的天性被社会文明条框所束缚。
犬儒学派主张“哲学家对诸如 名、利、乐、科学、婚姻、家庭、国家、法律乃至宗教、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等等都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因为在犬儒学者看来,这些都不是“自然”的,违背人的天性的。人的自然本性应该是自由和谐的,但是社会本性却依照人类自身所创造的一系列的制度礼仪,法律条文来约束人的自然天性。在犬儒派学者看来,这些都是不可取的,都应该受到斥责和鄙夷。于是,不论是普通民众还是社会名流甚至是王公贵族,只要是带着一副虚伪的做派,媚俗的嘴脸,都会受到他们的斥责和鄙弃。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比天性之自由,精神之自足更为重要。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当亚历山大大帝殷勤地走向住在木桶的第欧根尼,问他需要什么的时候,他一脸不屑地回答“我希望你闪到一边去,不要遮住我的阳光”。
从部落时代开始,人的自由独立的精神状态逐渐被“名利”“权位”“财富”“礼仪”等要素这些外在的附加的要素所捆绑。处于新旧时代交替时期的犬儒学派见到了更多矛盾和变态的社会心理,于是干脆排斥政治,宣扬退出城邦,放弃包括部族、城邦甚至家庭在内的社会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个流浪者。他们抨击不公平的奴隶制度,讽刺虚伪当权者,自己则衣衫褴褛,乞讨为生,任自然生死以保持精神处于独立自由的状态。犬儒派代表第欧根尼曾在其《共和国》表达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货币用骨币,不用贵金属”;“妇女属公社所有,这样出生的孩子应该视为所有人的后代”;“男女同服”。第欧根尼试图建立包括他所知的所有人的一个大的共和国,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员,财产为共和国的全人类共有,便没有了战争,人类又回到了原初自然和谐的状态。
与犬儒派这种社会理想相似,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曾经提出“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在这个国家里“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君,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即国家不需要太大,人民也无需太多,先进的设备不需要,文字也是多余,安于当下的生活,相邻之国民不相往来,以至于生命自然结束。老子曾经将社会的分为“道”、“德”、“仁”、“义”、“礼”五个发展阶段。在“道”作为主导的社会发展初期,一切都处于自然的状态,采取“无为”治国的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的演进,离最初的无为而治的状态越来越远,因为社会的丑恶越来越多,人们对于权力、财富的态度越来越狂热,社会最终不得已为当下的“礼”来进行约束。老子的 “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其实是希冀社会回复到为“道”所统治的原始生活状态。
不论是犬儒学派学者自己放荡不羁的行为方式来表达“共和国”理念,还是道家学派的“小国寡民”社会理想,大致都是对于人类文明的一种抗争,希冀复归人类的自然的本性。
不论是在处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还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中,犬儒学派和道家学派都坚持顺应人类之本性。但是二者略有不同的是,犬儒学派发展到后期变得包含更多的消极的个人主义,走向极端,一些犬儒主义者已经不再如最初的犬儒者那样纯粹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行为乖张,桀骜不驯,而是为了哗众取宠,获得更多关注和利益,且没有太多的著述和缜密的逻辑,这使得犬儒学派到最后走向了没落。但是中国的道家学说有自己的清晰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基础,参悟了人生之道,这也是为什么庄子学派能和老子学派一起作为道家的代表成为中国古典文化源头的奠基者,影响至今。
参考文献
[1] 罗素.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 钟泰.庄子发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 王太庆译.拉图对话录——苏格拉底传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 李青春.道家美学与魏晋文化[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5] 杨巨平.古希腊罗马犬儒现象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 乔斯坦·贾德著,萧宝森译.苏菲的世界[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7] 全增嘏.西方哲学史[M].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985.
[8] 陈长勇.哲学·种源 西方卷[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6.
2014年底,中国各大卫视在各自的2015年节目广告招标会上,纷纷抛出它们的重头戏,重中之重无一例外是――真人秀。来自招标会上的统计,2015年将有近200档真人秀节目加入拼抢收视率的大军,这一数字是2014年的5倍。如果按一档真人秀播出一季13期、每期90分钟算,相当于观众要不眠不休看5个月,才能把这些节目全部看完。
从已公布的真人秀名单看,才艺选秀节目最少:目前只有《中国达人秀》和《出彩中国人》;歌唱类节目次之:《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最美和声》、《我是歌手》;户外真人秀的数量最多,除《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已经“成名”的,各大卫视都不甘示弱,东方卫视就有四五档户外真人秀推出,形成“我要”系列――去极地、登珠峰、去探险、去太空,浙江卫视吃了“跑男”甜头,还将推出《真爱在逋尽贰《陌路大作战》、《回到公元前》三档,一向走“剧行天下”的安徽卫视,也一口气推出7档户外真人秀。
竞争已白热化,到底做一档什么样的真人秀才能胜出?
从“可控”到“失控”
“我们有一个理念是失控,一个好的真人秀节目现场必须是失控的。”《中国好声音》导演金磊总结。选手最后没有选那英和杨坤,结果两个导师都哭了,谁都没料到,事先也安排不出来,这就是失控。
“以前的节目是看不到‘人’的,要么唱,要么跳,要么搞笑,但没有个体的细节和情感。”金磊说。现在,他们学会放大细节,每个选手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甚至报名签字时的笔迹,手写的动作,都有镜头记录。“好声音”仅四个评委就有八台机器拍摄,不错过每一个细节。
2010年,东方卫视引进荷兰版权,推出《中国达人秀》,金磊是导演,那是他第一次接触来自欧美的顶级真人秀制作团队。经过5年欧美模式节目的训练,他的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以前做综艺节目,他们追求的是要让录制现场“可控”,而现在强调的是“失控”。
“达人秀”时期,挑选手,金磊和团队也更倾向选那些“可控”的选手――会唱歌、会跳舞、有才艺。后来他发现,带动“达人秀”收视率的,恰恰是一些“失控”的选手。
一夜爆红的鸭脖夫妇就是这样的:周彦峰、许娜一起报名“达人秀”,妻子许娜唱歌没什么特色,报名阶段就刷了下去,丈夫周彦峰唱得也不怎么样,但他会口技,会吹树叶,还会发出像杀猪一般的嚎叫。导演组觉得周彦峰有点意思,但只想让他做节目的佐料。
周彦峰扮成一头猪表演完后,三位评委集体给他打了“X”,也就是不通过。周彦峰一下子懵了,随后在舞台上发生的一切,都是在他“失控”状态下出来的――他委屈地说,我是有梦想的,就是希望老婆上台来唱歌,你们三个一拍,把我的梦想都拍没了。他接着讲述了他老婆对唱歌痴迷的故事,最后他取下猪头面具说:“我为我老婆装什么都可以。”
这对贫贱夫妻感情坚守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当年创下了微博的转发纪录,意外成为第一季“达人秀”最出彩的部分。
2012年,灿星与浙江卫视合作,推出了《中国好声音》,这时金磊团队逐步学会了有意识地“造成失控”、有效地呈现“失控”。
金磊希望找到更多“不可控”的选手。传统“选秀重镇”不再是金磊关注的重点,他更愿意去二、三线城市找人。他认为,选秀重镇出来的学员很“可控”,“他们上过各种各样的节目,被灌输过各种理念,知道导演要什么,需要花很长时间去‘油’。”
一线大牌能不能保证红?
2015年元旦刚过,新婚的周杰伦加盟《中国好声音》第四季的消息就迅速登上娱乐头条,“好声音”官方微信的点击率当天超过10万次。请来周杰伦当导师当然很重要:他在华语乐坛够分量,与模特昆凌新婚又足够有话题。
但是不是所有真人秀节目请来一线大牌都适用?灿星制作副总裁陆伟不这么看。他提到几档真人秀:《中国最强音》、《造梦者》、《我看你有戏》,都请了大牌,但收视、反响平平,“不是因为导师不行,而是节目类型和导师定位发生了偏差,这几个节目都不是以专业水准取胜的,是以稀奇古怪的才艺取胜的。”陆伟说。
《中国最强音》的导师阵容强大:章子怡、罗大佑、陈奕迅、郑钧。节目的原版是美国的《X元素》,陆伟对该节目非常了解,当时灿星差点就买了这个模式,最后被湖南卫视买走。陆伟分析,这个节目本质上是歌唱版达人秀,“X”指的是不可知的因素,不是因为唱得好,而是某个很奇怪的点,让导师喜欢,就可以通过。
令陆伟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白酒销售员,性格直率,跟导师能开玩笑,但是歌唱得非常差。放在“达人秀”的舞台,这就是一个喜剧型的选手。当让罗大佑、陈奕迅、郑钧这样的专业音乐人从音乐角度点评时,他们面露难色,无从下手。
“请导师的核心,是要找到合适的定位。越找到专业的导师,就越需要用专业的选手去吸引他。像《中国最强音》这样的真人秀,找一个陈奕迅,他专门负责点评选手的音乐就可以了,剩下应该搭配像汪涵、孟非、高晓松这种类型的人。大众化的达人类真人秀,最合适的明星就是杂家,什么都能点评两句。”陆伟说。
别被“扎堆”玩坏了
井喷、扎堆、混战……用这些词来形容2015年荧屏综艺大爆发似乎不为过。然而,繁荣背后,隐忧不小。
有业内人士指出,200档真人秀的天文数字,高估了观众的消化能力。一是节目太多观众根本看不过来,二是节目质量参差不齐。从第四季度开播的新节目收视率来看,虽然湖南卫视的《一年级》和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都制作精良,但两档节目的全国收视率都没有超过《中国好声音》。“好比天天、顿顿都吃满汉全席,如何吃得过来。就算囫囵吞下,也许会错过了真正的美味”。
除了观众审美疲劳以外,200档节目的开播,对于明星资源的利用也将会是新的挑战。虽然国内明星多,但具备综艺感的却很少,优质明星将继续成为各卫视哄抢的对象。在以前的节目中,就已经出现了观众拿着遥控器“搜”一遍荧屏,前一秒看见沙宝亮还在《我是歌手》中一展歌喉,后一秒就出现在了《星跳水立方》的高台上,再一换台又坐在《奇舞飞扬》的评委席中。而在2014年第四季度,郭敬明也包揽了四档节目的导师席位。上的节目多了,也难免有“打酱油”之嫌,影响节目质量。
同质化竞争是另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尽管每档节目为杀出重围都在尽量“错位竞争”,可创新不足的老毛病至今仍是中国电视圈的普遍问题,题材、创意的雷同导致产品单一。虽然看似有200档节目,但其实其中大量节目都存在撞车和重复,大大削弱了节目丰富程度。
姜杰喜欢马。
在他心里,马代表着奔放、忠诚和勇敢。
姜杰喜欢酒。
在他眼中,酒象征着点缀、净化和升华。
他骑马,常骑枣红马,枣红色的马于奔放外更张扬,在忠诚里更虔敬,当勇敢时更威猛。他饮酒,常饮红葡萄酒,红酒能把平凡点缀得灿烂,把灵魂净化得透彻,把浮躁的繁琐世事升华为深沉的爱与理想。走进姜杰的办公室,处处充盈着他对于红色的偏爱:红木的办公桌,红漆的屏风,红尾的金鱼,还有窗口那抹红色的晚霞。有了这些红色,姜杰觉得每一天的工作与生活都是积极、热烈和蓬勃的。
1985年5月20日,经北京市文化局批准成立北京手风琴学校。 总校设在西单电报大楼东侧的市文化局院内。并先后在北京地安门中学和中关村二小设立分校。初期在校学员即达千人以上。
1988年5月,校长姜杰与其他在京的手风琴专家共同成立了北京音乐家协会手风琴学会。
1990年春节,该校手风琴百人乐团首次入选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获得成功。
1991年5月,国家文化部授予该校为“全国少年儿童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1993年1月,中央音乐学院聘任该校校长姜杰为中央音乐学院手风琴考级专家主任。
1993年3月,由该校组建成立了“北京交响乐器公司”。
1993年8月11日,经国家文化部批准,该校主办了“第一届中国国际手风琴艺术节。”在闭幕式上成功举办了千人手风琴大合奏。1993年至今共举办了九届“中国国际手风琴艺术节。”
1993年8月,中央音乐学院在该校设立了钢琴、手风琴、小提琴考级考场。
1994年7月,北京交响乐器公司更名为“北京姜杰钢琴城”。
2001年8月,首次长期聘任俄罗斯钢琴、手风琴、打击乐教师来校任教。
2002年1月,北京手风琴钢琴学校更名为“北京姜杰文化艺术中心”。
2002年1月,引入现代企业机制,聘任首席执行官及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
1995年6月至2006年10月北京共有十二家分校,天津一家。
红色起跑线
傍晚时分,姜杰会在办公室里饮一杯红酒,回味一天的事情。这个自斟自饮的习惯在他创业伊始就已经养成。他回忆说;“八五年,当了十四年文艺兵的我,从总政军乐团转业到北京市文化局。在当时,放着好好的文化干部不做,而去个人办学,的确需要些胆量。所以我的事业是顶着很大压力开始起步的。记得那时葡萄酒也刚刚开始时兴,偶然的几次尝试让我愈品愈爱,渐渐与之结缘。和白葡萄酒相比,我更喜爱红酒,红酒不仅有或淡或浓的香气,或多或少的甘甜,还有单宁所带来的些许苦涩,可以说,创业之味,无人能晓,红酒独悉。饮红酒的人不会酩酊大醉,轻微的眩晕会使思维产生微妙的变化,勇气开始滋生,信念愈加坚定,遐想开始丰富。此时的判断果敢而不鲁莽,此时的决策周全而不优柔,所以每当我的事业向着纵深发展之时,每当我又面临新的起点时,我都会用红酒作为我深思熟虑的亲密助手。”现在,姜杰文化艺术中心在北京已经有了十二家分校,他的办公室里摆放着多张地图,他喜欢边饮红酒边用红笔在上面勾勾点点。他说他喜欢看着地图握住酒杯的感觉,那感觉就如同把住了学校的脉搏,握紧了琴行的方向盘,掌控了一个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的命运机关。
在“苦涩”中发展
姜杰也有“借酒浇愁”的时候。他的办公室里挂着这样一张照片:在冬日凛冽的北风里,一位背着手风琴的母亲,骑着自行车带孩子去上课――这个画面在九十年代是再普通不过的街头之景了,却在姜杰的内心世界里产生了剧烈的震撼。这是因为,在美国演出交流期间,他看到美国的学生家长从汽车的后背箱给孩子取出意大利手风琴,用笔记本电脑做详实的笔记――这个对比太强烈了。那个晚上,在美国手风琴教师宽敞的家中,姜杰的酒杯中溢满了苦涩,那苦涩源于当时北京破旧的琴房校舍和中国千百万孩子对于艺术的强烈渴求,源于千百万名家长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更源于这千百万个家庭为了这渴求和愿望的实现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艰辛。那一日,他心中暗暗发誓要在北京建立和美国同等水准的琴房和音乐学校,他将照片题名为“希望”。这么多年过去了,被外国音乐家誉为“具备国际一流标准的钢琴教室”建了几百间;可以与国外任何一家琴行媲美的钢琴销售大厅建了近万平米,然而在这辉煌的后面那张满载斑驳的“希望”却始终伴随着他,让他时时感到,文化艺术的传播不仅是自己的事业追求,更是一份沉甸甸、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为胜利举杯
无论是对困惑的思考还是对忧愁的慰藉,姜杰喜欢一个人静静凝视杯中的红酒,仿佛其中有奥妙、有答案、有知己,让人觉得这个把钢琴学校和琴行做大的校长和老板还保留着艺术家的典雅和浪漫。姜杰钢琴城文化艺术大厦冠名那天,宾朋满座、觥筹交错,他也不由得激情澎湃,幸福的眼神在红色的液体里跳跃流溢。之后的日子,每当他站在办公室弧形的落地窗前,看着街面上车水马龙,华灯闪烁,想到能为数以千计的钢琴工人提供就业岗位,能为一些下岗职工重新拾起生活的信心和保障,能够让千万个孩子在音乐的世界里茁壮成长,能为诸多外地贫困地区的莘莘学子解决高昂的学费,他就禁不住有举杯的冲动。他说:“这时候,红酒弥漫着浓浓的甜香,像是某种庆贺和激励。”
酒香也怕巷子深
尽管如此,姜杰认为自己的事业只是刚刚起步。他故意把文化艺术大厦的标志摆成一个歪斜的角度,让它时刻提醒着自己还要天天向上,不断进取。在宣传方面,北京近百辆公交车身披“姜杰钢琴城”的黑白键盘,川流不息。当问到“姜杰”的品牌已经名声在外何必还花费太多做广告时,姜杰微笑:“可口可乐的品牌够深入人心了吧?照样投入巨额的广告,这叫做‘酒香也怕巷子深’!既是好酒,就应该不被忘却,就应该广为流传!”
聆听文化的音阶
那么,在姜杰的心里,何为真正的好酒呢?他一语破的:“文化内涵。” 他说,品一瓶好酒如同看一幅名画,听一首名曲,看一部名著一样,能够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文化艺术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显然还任重而道远。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想要把西洋文化艺术的传播事业做到与世界一流比肩,更谈何容易。在这一点上姜杰认为,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才是开拓西洋文化之道。他说:“从西学东渐的历史到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始终面临着全盘西化的危险。西餐、洋酒、西装、楼房、飞机,以至于手风琴、钢琴这些西洋乐器涵盖了吃、穿、住、行、用、玩各个方面。但是如果仅仅跟在别人的后面,那就永远不可能跻身于世界一流之列。利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来发展现代化的西方文化才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手风琴、钢琴是西方传来的,而音乐却是相通的。从重视的角度来说,孔子将音乐放在‘六艺’的第二位;从对音乐作用的认知来看,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从发展创新的角度来讲,中国的阴阳思想、儒家文化、道家学说都是音乐――这跳动的生命成长的沃土。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像一口口深井,能够不断地挖掘出艺术的灵感和思想。所以中国人在这个基础上来教琴育人、从事艺术教育事业,可谓有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先天优势。葡萄酒最早不也是西方人的饮品吗?现在中国就有了许多自己的大品牌,还有了许多适合中国地理环境的酿酒葡萄品种,更有人把像“长城”这样的传统文化做成葡萄酒的品牌,都是了不起的发展。中国的酒文化也可谓源远流长,比如周代的宴饮文化讲究节制,反对饕餮,这和品葡萄酒的方法很有些相似之处。在文化视野中不断比较、弥补和创新正是这个时代文化前进的方向。”
姜杰对于文化的认知是多个层面的。他说:“艺术家不等于琴匠,葡萄酒不属于勾兑汁,学校不同于短训班,大企业不是小作坊,其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文化内涵。你看古今中外多少艺术大师,他们不仅技艺超群,更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就是其文化底蕴的一种体现,他们通常能把修养、性格和气质带到音乐中来,其中的轻重缓急,皆是人生的酸甜苦辣;其中的高低起伏,皆是自己的喜怒哀乐。葡萄酒作为一种饮食文化,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积淀的结果。欧洲的葡萄酒和新世界的葡萄酒在风格上有着意趣的不同,这种意趣的不同正是双方文化差异的表现。即使同在新世界或旧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烙印也在酒体的风格中依稀可见。所以说葡萄酒是物化了的精神宝藏。我们办学,其目的在于文化,即引导更多的孩子,在抒情、委婉的乐曲中,从音乐的微妙变化和动人旋律中去体会美――这千姿百态的“美”不仅是文化的传承与发现,更潜伏着文化的前进与创造。我们办企业,做琴行,其内容在于文化,要把西洋的乐器文化、音乐文化和艺术文化在古老的中国大地绽放出更壮丽的文化风景。”
和姜杰对话,你不知道自己面对的究竟是一位艺术家,一位企业家,还是一位教育家。姜杰自己说,他只是一个爱着艺术、恋着教育、在企业里播种理想的饮者。姜杰常说,马背上的颠簸让他清醒,红酒杯里的热烈使他振奋。在他人生的构图里,艺术在左,企业在右,他坐在马背上品着红酒驰骋在教育的中路上,将这漫漫长途,渲染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红场――来自的海外兵团
唱啊,朋友们
明晨要启航
驶进雾蒙蒙大海洋
唱啊唱得欢
白发老船长
快来同我们一起唱
啊,别了,亲爱的海港
明晨将启程远航
天色刚发亮
回看码头上
亲人的蓝手帕在挥扬
今夜好时光
海风轻吹荡
怎能叫我们不歌唱
来歌唱友情
来歌唱生活
歌声多和谐多响亮
啊,别了,亲爱的海港
明晨将启程远航
天色刚发亮
回看码头上
亲人的蓝手帕在挥扬
港湾静悄悄
沉沉入梦乡
薄雾弥漫在海面上
海浪推海浪
轻拍堤岸旁
远处手风琴声悠扬
啊,别了,亲爱的海港
明晨将启程远航
天色刚发亮
回看码头上
亲人的蓝手帕在挥扬
让爱在这里升华
在姜杰文化艺术中心,最壮观的似乎是钢琴长城,最华丽的要数五彩石阶,最灵动的当推高低音符,最高贵的莫过于三角琴架。然而,集壮观、华丽、灵动与高贵于一体的却只有他们――这些来自俄罗斯的音乐家。在异国的课堂上,他们是诲人不倦的教师,是传递着音乐与文化的天使,更是姜杰文化艺术中心的绚烂旗帜;在课余闲暇,他们依旧延续着曼妙的气质,在举手投足间品味着艺术化的生活。音乐悠扬,红酒飘香,在擦肩而过的时间里,他们用娴熟的手指与生硬的汉语传达了一个有关艺术交流与文化融合的虔诚信仰。
古夫,和太太古娃在2002年受聘于姜杰文化艺术中心,成为该艺术中心的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AAA级打击乐外教。
他曾到过西班牙、英国等很多国家,对各国的打击乐都有研究。提起中国的打击乐传统,古夫很兴奋地侃侃而谈,无论是京剧中的锣鼓,还是陕北的安塞腰鼓,甚至湘西土家族的“打溜子”, 他都有详实的了解;他说:“西方打击乐是在二战后才扮演起重要角色的,而中国的传统却是源远流长的。可惜,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了这个传统。但是恢复并发扬打击乐不会是一个久远的计划,人们会很快认识、了解并喜欢上这门课程。 打击乐是最本真,最简单的音乐形式,它很奇妙,敲得或重或轻,用的棒头或硬或软,就可以变换出不同的音响。很多初学者过于重视技术性问题,我还是建议那些打击乐爱好者应该以古典音乐为基础,听不同风格的音乐,开阔自己的视野。有了坚实的基础以后,才能很好地自由发挥,表现自己的追求。就像好的酿酒师,只有品尝过各种美酒,提炼出精华的味道,贮藏在心中,再加上自己精湛的手艺,才能酿制出极品美酒”。
和古夫的深沉相比,他的太太古娃老师显得格外活泼。无论在观看音乐会时,还是在自己的音乐会上,古娃都是一身红装,光彩照人。于是,人们喜欢称之为“红色古娃”。
古娃老师不仅外貌夺人,性格开朗,更重要的是,她的钢琴演奏及教学也具有很高水平。从开始的几个学生到现在50多名弟子,足以说明大家对古娃老师教学上的肯定。她上课时也常常是一身红色着装,让人眼前一亮。她的灵气,宛若在音符中间跳动的火焰,她的温柔,更像红酒杯中流淌的美酿。
古夫和古娃的爱情,更在琴城内外传为美谈。他们的情感,在俄罗斯生根发芽,却在中国成长升华。在离开故乡、一路演奏、一路携手的岁月里,他们深爱着音乐,深爱着学生,也深爱着彼此。
内容里的醇香
2005年新年之际,姜杰文化艺术中心新聘请了一位AAA级钢琴教师,俄罗斯瓦洛涅什音乐学院高才生――芭比切娃・娜塔纱。
一串串清澈的音符从她的指尖轻柔滑落,钢琴纯情明丽的音色,与她对音乐的感悟情绪的爆发浑然天成,让人感觉到芭比切娃在舞台上把艺术表达得淋漓尽致。
芭比切娃希望让更多的孩子认识到音乐,因为音乐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缤纷的乐趣和高品位的生存质量。她说:“音乐对人的宏观方面的建树和成长,对人的全身心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和补充作用。”这种教育思想被许多人认可,因为音乐是有内容的,可以涉及万事万物,人们通过音乐可以提高文化素质和鉴赏能力,有音乐的地方就有爱、宽容、真诚和创造。音乐讲究音色、音准、音律变化、音乐语言和结构组织等等,人们如果把这些学问放在做事做人上面,往往会收到触类旁通的效益。这就如一瓶好的葡萄酒,也是有内容的,包括了人生的各种体验,让人有回味也有渴望。在漫漫人生路上,有一个精神寄托是何等重要。而寄托对象的选择,惟其有丰富的内蕴,才能承受生命之重量。音乐之声,红酒之味,在芭比切娃细长而婉媚的眼睛中闪亮。
平易中的精湛
瓦希娜在来中国之前从未涉及过汉语,因此她每天都会在宿舍里苦习中文,从简单的词汇到整篇的文章,反复阅读,房间里贴满了小纸条以便随时记忆,主动与大家用中文交流,虽然语速很慢,吐字不清晰,但在短时间她还是克服了困难,现在变成了一个能用流利的汉语教学的钢琴外教,这一点不得不让人钦佩。
瓦希娜有许多可爱之处,她和红酒的搭配,是潋滟与安静的融合。而如此优雅文静的她,却十分擅长演奏大气的作品,如她演奏的拉赫玛尼诺夫的《匈牙利第二狂想曲》,能把作品中的激情与交织的民族历史创痛表现得淋漓尽致,把钢琴音乐的织体和层次感以及乐曲中的戏剧性,在舞台上完整地展现出来。
瓦西娜就像一瓶轻型红酒,任何一个与她交谈的人都会感到轻松愉快,这也使她在众人中有很好的人缘。她的学生们也与这位金发碧眼的钢琴老师成为了好朋友。
校长风范
索阔洛夫是一位年仅32岁的俄罗斯音乐家,199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俄罗斯格涅新音乐学院,手风琴副博士。他在学院学习期间就不止一次在负有盛名的国际大赛上获奖。1997年在德国科林根塔尔大赛上获一等奖、2001年在瑞士柳迟尔涅巴扬大赛获一等奖。还有1995年的莫斯科国际巴扬大赛、1998年意大利的卡斯捷里费达尔大赛都取得了很高的荣誉。自1997年年轻的索阔洛夫成为格涅新音乐学院谢苗诺夫教授的助教后,便经常代表谢苗诺夫流派参加“大师会演”,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北京姜杰文化艺术中心2001年诚聘他为外籍手风琴教师,现任姜杰文化艺术中心手风琴学校校长。先不说别的,就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已经让人钦佩不已了,因为这一点对于其他需要翻译的外籍教师来说是望尘莫及的。
在北京期间,索阔洛夫曾担任第八、第九届北京国际手风琴比赛评委工作,2002年被河北师范大学聘为荣誉教授,2003年延边大学音乐学院聘请他为客座教授,2004年他受聘于内蒙古音乐家协会键盘乐学会名誉顾问、内蒙古和呼和浩特艺术学校名誉教授、齐齐哈尔大学名誉教授、齐齐哈尔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除此以外他还经常活跃在北京各大音乐厅的舞台上。
索阔洛夫不仅仅是一名优秀的音乐演奏家,他在姜杰文化艺术中心手风琴学校还是一位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手风琴教师及校长,目前他的生源已经达到近40人,对于教育工作,他有着独特的理念,他说:“一个老师的个性化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学琴的走向,老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老师的人格魅力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心理,树立榜样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提起葡萄酒,索阔洛夫说:“我对酒并不十分在行,但是我的确认为葡萄酒与音乐存在着相通之处。由葡萄酒引发的音乐作品不计其数,如莫扎特的《香槟气息》,法里雅的《葡萄酒的香味》,维瓦尔第《四季》中的片断《葡萄收获与女人们的快乐》等等。这不仅仅因为音乐与葡萄酒都是高雅的、美丽的,更是因为音乐与葡萄酒都体现着人的精神,如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表达着人的追求,如惟美的爱情、高雅的情趣。所以爱音乐的人要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乐章之内的节奏和乐章之外的魅力;爱葡萄酒的人也应该用灵魂去触碰酒杯之内的液体和酒杯之外的情怀。”(摄影_韩承文)
美丽背后的严谨
列娜,AAA级钢琴教师,2004年受聘于姜杰文化艺术中心。其灿烂的微笑,美丽的面庞,高挑的身材,一头飘逸的金色长发,与手中的酒杯浑然一体。那种迷人的气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法里雅的《葡萄酒的香味》。
而在课上,列娜却是一个严谨的教师,耐心地纠正每一个音质,哪怕只有3个音符弹奏得不够完美,她也会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做范奏,最终达到她和学生都满意的效果为止。(摄影_韩承文)
歌声轻轻荡漾在黄昏水面上
暮色中的工厂在远处闪着光
列车飞快地奔驰
车窗的灯火辉煌
两个青年等我在山楂树两旁
哦,那茂密的山楂树白花开满枝头
哦,你可爱的山楂树为何要发愁
当那嘹亮的汽笛声刚刚停息
我就沿着小路向树下走去
轻风吹拂不停
在茂密的山楂树下
吹乱了青年钳工和锻工的头发
哦,那茂密的山楂树白花开满枝头
哦,你可爱的山楂树为何要发愁
他们谁更适合于我的心愿
我却没法分辨我终日不安
他们勇敢更可爱呀全都一个样
亲爱的山楂树呀要请你帮个忙
哦,最勇敢最可爱呀到底是哪一个
哦,我亲爱的山楂树请你告诉我
啊,最勇敢最可爱呀到底是哪一个
哦,我亲爱的山楂树请你告诉我
编后记:
有人说:“品尝葡萄酒是一场感官的盛宴,眼观其色,鼻闻其香,口舌品其味,惟一休假未出席的就是耳朵了。”但有项研究表明,如果在购买葡萄酒的地方,比如餐厅里放奏一些古典音乐,人们大都会点选高档的葡萄酒。因为人们在听古典音乐的时候,总是让人联想到惟美和高雅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