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望着天空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心里想:天气刚才还好好的,早不下雨,晚不下雨,一到我要出去了就开始下雨了。当我正在发愁的时候,妈妈叫我去喝枸杞子茶,我一看见枸杞子茶的时候,马上就对它感兴趣了。因为我看到茶杯上面浮着很多枸杞子,茶杯底也有几粒枸杞子,我觉得特别奇怪。为什么有些枸杞子会浮在水上,有些枸杞子会沉到茶杯底下去呢?我仔细地想了一想:可能是枸杞子像皮球一样,里面有空气才能浮在水上。
我就开始做小实验了。首先,我从浮在水上的枸杞子里拿出两粒,把其中一粒枸杞子放在水中,用一双筷子压平,不出我所料,枸杞子果然在水中冒出小泡泡来了。然后我把筷子拿掉,观察枸杞子会不会沉下去,只见那粒枸杞子慢慢地沉下去了。接着我把另一粒枸杞子用筷子把它顶到茶杯底后,把筷子拿掉,这粒枸杞子慢慢地浮了上来,最后浮到水面上来了。唉,我终于把事情弄明白了。原来我的推测是对的。因为第一粒枸杞子里面的空气冒出来了,所以就沉下去了。而第二粒枸杞子里面还有空气,所以就浮上来了。
通过这一次小实验,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枸杞子就像皮球一样,里面有空气就能浮在水上,没有空气就会沉下去。
我在偶然时看到了这句鲁迅的名言。鲁迅?就是那个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他可是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而奋斗,就是因为他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使后人敬仰。我虽然只是个小学生,但我却觉得我们也应该有这种奋斗的精神。
以前,我遇到不会做的题总是想一会儿就放弃了,从来不去钻研。自从读了这句名言,我碰到题目总是自己去想,去算。有一次,我碰到一道难题,想了好一会儿都没想出来,本来我想放弃了,可以想到那句名言,我又充满了信心。经过我的分析,终于将这道题做了出来。就向名言中所说的,只有勇士才会第一个去吃螃蟹,我为何不自己也去尝试奋斗一下呢?
选择一条自己的路,定一个目标,一直走到底,这是我的想法,以前,我觉得学习很简单,但是有明确的目标。自从读了这句名言,我明白只有永远地奋斗,不懈努力,才会学到丰富的知识,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当然,没有大胆的尝试是不行的,学习有的时候也需要尝试,有一种新的思路、新的想法。我以后要发散思维,不能只局限于一种思考方式,可能还有第二种方式、第三种方式……也许我可能成为某一方面第一次“吃螃蟹”人。
我理想中的课余生活
17岁,一个不羁的年龄;17岁的我,有棱有角;17岁的我,追求真,追求善,追求实实在在的理想,追求理想中的课余生活……
梦想
真的,我要当一个作家,我不但要写出“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凄凉,我还要写出“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壮阔,我更要写出“大雨落幽燕,白浪滔青天”的豪迈。我要将我的思绪慢慢地沉淀,倾泻于我的纸上,让别人来欣赏它,感受它。我知道,理想中的生活需要它的点缀。
闻到铅字的墨香,我又想起了我的作家梦。学写文章,学取材,学构思,精心地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终于有了“豆腐块”的第一次公开亮相,兴奋不已!我惊奇于蒙娜丽莎的永恒微笑,折服于“扬州八怪”的潇潇竹影!
色彩
我要提起画笔,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
我要展现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清新自然,要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勃勃生机,还要勾勒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晶莹剔透!
展开青春的画布,提起17岁的画笔,画棵草,那是昨天――默默无闻;画匹马,那是今天――轰轰烈烈;再画只大鹏凌空飞,那是17岁的我对天空喊出的誓言!
自由
我已经长大,不应该再受父母的束缚。理想中的课余生活,我是自由的。
足球场上挥汗如雨,电视机前手舞足蹈,院子里引吭高歌,伙伴间调皮捣蛋……不再生活在牢笼之中,被父母了解得透透彻彻!
……
我理想中的课余生活是多么完美啊!那是我所追求的,为了实现它,我还得努力,但我得让自己过得开心,让自己的生活转动如三棱镜,每一面都折射出奇异的光彩!
[亮点透视]
--我的校本研修之路
在校本研修方面,我是一个起步很晚的学员,第一次想到要进行校本研修,搞样本研修活动是2012年的年底。但,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通过一系列的反思,学习,研修,总结,再研修,我个人认为自己的成长是比较快的,但这种进步目前还只是处于单纯的个人成长,还没有力量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研修。
从2012年暑假的“国培计划”短期培训开始,我开始不断地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班级管理中的得与失,他人教学的得与失。对于他人的成功经验,我也不是照搬,而是经过思考与自己教学风格,教学班级实际情况人分析批判时进行学习和改进;对于自己的得失更是对的加以发扬,错的严格改正,天天如此,日日发此,每天的教学笔记和随笔是我的知己,每天的生活都有载,一段时间后,再去翻翻,发现自己在思想上,理念上,风格上,态度上都有了明显的转变,而且教学的效果和班级管理的效果有了明显的变化。可以说教学反思,是我成长的第一步,让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成长,让我找到了自我成长的方法。
案例研修方面,我所进行的就是动作舞蹈协助学生记忆,同时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一年的学生刚入学对学习的态度和认真的程度有着很大的差别,很多学生还保留着幼儿园的习惯,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也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于是,在近三年的一年级教学中,尝试利用课本中的儿歌,自己编排一系列有助于识记的动作,让学生们边做动作,边记忆文章,通过几次有趣的舞蹈,学生们都特别喜欢语文,特别是布置给家长表演的作业后,孩子们对语文课有着很大的期待,慢慢地连最不认真的孩子也开始喜欢上学习了。为了验证舞蹈有助于记忆和提高学习兴趣的作用,我连续要求三年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
——记青年诗人谢长江
五指山起伏连绵,云遮雾绕。拨开层层的云雾,一座青砖碧瓦的农家庭院便呈现在眼前。屋内,一位残疾青年用仅存的小指和无名指夹着笔,正在专心致志地写作。他叫谢长江(原名谢德均),10多年来,他创作的200多篇缠绵悱恻、优美动人的诗篇,成为沐川文学创作这块寂寞的土地止一朵艳丽的奇葩。
1967年12月14日,在建和乡河口村老山上一个农民的家中,伴随着一声呱呱的啼哭,小长江坠地了。由于在家年龄最小,加之天资聪明伶俐,小长江倍受奶奶和母亲的钟爱,并有幸接受民间艺术的熏陶。每到夜晚,奶奶就把他搂在怀中,给他讲熊外婆、狐狸精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最初的文艺的种子,这是他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金色岁月。正如他在散文诗《爱的梦》中所写——
我深深地爱着你,在这欢乐的世界。太阳像一只金色的葫芦悬在天空,那里装满我们的美酒……让我拥着你,把兴奋的诗歌贴在你心上,让我透过你灼热的目光,打量未来,让我的想象在未来的腋下长出翅膀……
伴随着醉人的童话,清脆的鸟语,迷人的花香,小长江一天天地长大。到6岁时,家里人把他送进了离家最近的高峰小学,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如其它农村孩子一样,上午在校念书,下午放学回家打柴、放牛,他从同学处第一次看到了连环画,认识了雷锋、高营长,并在内心深处萌发出长大当兵做英雄的梦想。
可惜,这如歌的日子,仅是昙花一现。9岁的时候,他误将雷管当鞭炮点燃,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他失去了左手的全部指头和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失去了儿童应有的天真和欢乐,他开始跌入忧郁、愁苦之中,终日郁郁寡欢,生活黯然失色。
这是一棵被风暴折断了的树子,多少个寂寞的夜晚,面对一弯冷月,回想那支深情悠悠的歌。
命运里,或许就该有这场痛苦。
然而,有谁知道——
那一瞬的悲哀已将一个疯长的春天摘去。从此,日子平平淡淡,很久已没有春光的音讯。
这场苦痛,使他整整辍学半年。在家休养期间,他一边放牛,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练习写字,新愈的小手常常磨得鲜血淋漓。回到学校,他学习更刻苦了,倔强的性格,使他发奋图强,年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并顺利升入中学学习。
在中学时,他认识了蔡永红,找到了他文学的启蒙老师。蔡老师除教给他一些写作知识和技巧外,还经常帮他修改作文,以至蔡老师在教育学院学习期间,还常常用让他把文章寄去,改好后再寄回来。也就是从蔡老师那里,第一次接触到了《收获》、《传奇文学》等文学刊物。他如一棵饥渴的禾苗,吮汲着久候的甘霖,他常常利用课余时间,躲进墙角,随书中人物一起欢喜一起忧伤。艺术的魅力,给予他无穷的,给予他无尽的希望和欢欣。他曾在《红红的火鸟》中写道:
这片古老的土地,有一片原始森林。但我也找到通往山谷的神秘路子。用我的泪水,将那些失落的叶子,养活成一只只红红的火鸟,飞上奶奶的天空,把所有的黑色云烧成灰烬……
初三的时候,谢长江开始尝试文学创作,背着老师和同学,他一口气完成了5000多字的小说《泥潭》。紧接着,第二篇2000余字的童话《小兔》也诞生了。但遗憾的是,这两本手稿都在后来的生活中散失了。
进入高中,他了解了朱自清、鲁迅、托尔斯泰等更多的文化名人,接触到更多的名家作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至今令他记忆犹新,兴味不衰,赞叹不已,更引起了他对散文、散文诗的浓厚兴趣。他爱好散文诗,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新奇的学校生活,点燃了他的学习热情,也激起了他萌动的青春。他结识了他心中的“童话鸟”,他们畅游于沐溪河畔,狮子山头,谈理想,谈人生。这美丽而短暂的一瞬,给他留下了无限的记忆。
在她那边的岸上,是否仍是春雨霏霏?那片树林,是否仍是满树阳光?而我是否还是她的童话鸟,衔一朵星星花落在她的掌心……
一道“黑色”的门槛,把他堵在了大学校院的门外,十年寒窗化作泡影。他回到了生他、育他的故乡。失落和迷茫,使他产生了轻重的念头,同学的期望,老师的目光,又鼓起了他生活的风帆,要活就要活个样儿,要活就要活得有价值。他决心成为乡村的歌者,用他明亮的歌喉,歌唱土地,歌唱那每一个新鲜而闪亮的日子。在乡村1年的时间里,他写了七八万字的稿子。
1987年,他打点行囊,怀揣借来的90元线,只身前往新疆,开始了他生命的又一次旅程,走出了他文学创作上一片广阔的天地。就在旅途的火车上,他第一次目睹了黄河、长城、天山和草原的雄伟瑰丽。这些多姿多彩的生活,激发了他对生活的激情和萌动的诗心。
这真是一个成熟的季节呵!闪着兴奋的霓虹灯正如饱满的果实,挂在都市的枝头,透出诱人的芬芳。无数星子,仿佛枝头上的倒影,于湛蓝的水中漂得越发明亮。而在楚楚一动的枝头空间,许多亲昵的身影飘来飘去,如一对对穿花衣的天堂鸟,梦幻一样飞旋......
在新疆石河子市,他接触了许多历史人物,见到了《冰山上的来客》中“地主婆”的原形人物,并瞻仰了烈士墓,认识了《绿风》诗刊编辑曲近。缤纷的生活,旖旎神奇的景致,引起了他无限的振奋,激发出了他一刹那间的灵感,使他的生活闪现出从未有过的光芒。1987年8月12日,他的处女作《诗》诞生在《石河子报》上。茫茫戈壁,使他文思泉涌,两年时间就创作草稿八万余字,并在《绿风》诗刊、《新疆军垦》、《石河子报》上发表诗歌、散文、小小说20余篇。
1988年底,谢长工回到了久违的故乡,寻找那曾经“丢失的麦穗”——
高高的麦垛,回忆麦地的村庄。但麦地深处,我丢失的麦穗,是不是握在小女孩的手中?那些满天飞舞的红蜻蜓,是不是小女孩放飞的麦穗……
1994年,谢长江在文学上闪现出了一片亮丽的天地,乡里人的悲伤离合给他提供了广阔的素材,使他在文学创作的原野里纵横驰骋。仅一年的时间,他就在省内外报刊台发表文章50余篇。他的文学之路豁然开朗。
1998年,年已30岁的谢长江,终于寻找到了他的梦中情人,进入《温柔之乡》,坠入《感情的家园》。
这该是怎样的一方乐园啊!那个盛开的男人,觉得妻子高耸的胸部竟是一个奇迹,太阳一样散发着母性的光芒,将孩子化妆成桔红的小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