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秋古诗四句诗

中秋古诗四句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秋古诗四句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秋古诗四句诗

中秋古诗四句诗范文第1篇

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诗词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任何新知识的学习,兴趣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有具有了兴趣,学生才会自觉主动的投入知识的探究中,促进学习的成功。同样,学习古诗词也需要培养学生强烈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设计灵巧的导语,激发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精彩、新颖、引人入胜的导语,可以极大的吸引学生,将学生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如在教学《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时,我运用以下导入方式:同学们,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是哪三个(学生回答: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中国古代的文人骚客对于咏月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同学们知道哪些?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再来学习几篇有关中秋咏月的诗篇,从而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2.真情诵读诗词,激发兴趣。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必须要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具有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真情朗读古诗词的习惯,让学生在充满真情的朗读中引领学生直达诗词的意境,感悟作者的内心,体会诗词的韵味。

3.引导学生思绪驰骋,展开想象。古诗词大多语言精练,意蕴深远,如果教师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在表面感悟,学生进不了诗词的内部,不能感悟诗词的内涵,则也不可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自己的思绪随着作者的思想起飞。通过从单调的文字符号演化出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穿越时空走近作者,与主人公展开对话,拉近与作者和主人公之间的心灵距离,使远古的画面嵌入学生脑海,让学生感觉新奇,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二、构建诗词教学情境,促进学生领悟诗词内涵

古诗词远离学生生活,其描写的事物以及作者的情感,作为初中学生很难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领会内涵,提高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

1.走近文本,体会情感。优美的诗词必然紧密联系着作者所处的年代,背负着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想要真正的理解一首古诗词,就必须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生活。为此,我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诗人情感世界,设身处地的体会作者的创作背景,从而感悟这首诗词的内涵。如我在教学《春望》的时候,让学生在课前自行查找资料,了解杜甫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三月,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诗人触景生情,抒写了伤乱的感慨。诗的前四句写春天的长安城的败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高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然后我让学生来扮演诗人的角色,想象人物的动作神态,那“溅泪”、“恨别”的苦闷,“白头搔更短”的痛楚,在学生的表演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这一刻,学生即幻化成诗人,杜甫强烈的感情变化被学生准确地把握住了。通过这样的情境,学生诗词学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熟读诗词,感悟意境。诗词表现的意境,融合了作者浓厚的思想感情,具有独特的情感内涵。如“圆月”、“明月”,往往寄托着人们亲友团聚,美好祝福的愿望;而“残月”则更多是别离的象征。教师在诗词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引导学生感悟意境,创造浓重的学习氛围和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

3.巧妙铺垫,创设情境。古典诗词追求的是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对古典诗词的感悟需要学生多维感官的共同参与。因此,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现代媒体,创设相应的情境,从而富学生对古典诗歌形象的感受,形象准确把握诗歌的意境。如教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可配上古琴曲《阳关三叠》,深情演绎送别情;教学岳飞的《满江红》可配上古曲《十面埋伏》,烘托壮志凌云、征战沙场英雄气概等。

三、将古诗词运用在学生生活中,拉近学生学习情感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理解,学会鉴赏,更要培养学生将古诗词的知识运用在生活中。比如在春游时,在登上了高山之巅之后,可以启发学生:“此时大家最想用杜甫的哪一句诗来描述自己的心情?”很多学生都能答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当学生考试失误时,可以用“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来总结;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可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富的想象,对诗词的运用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让学生充分理解诗词,善于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中秋古诗四句诗范文第2篇

1 识记文学常识;2 理解诗句含义;3 体悟作者情感;4 表述诗词意境;5 赏析诗词语言:6 理解诗词内容;7 分析写法技巧;8 想象景物画面;9 把握景物特点等。

[新题演练]

一、曹操《观沧海》鉴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人吟咏的是什么志向?最能抒发这一志向的是哪几句?

2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对象。前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作者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

B 作者写山岛、草木、秋风都是为了写大海,写出了大海的生机勃发、变化万千的特点。

C 全诗以一个“观”字统领全篇,写了作者登山的所见所感。

D 全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借景抒情,运用想象、夸张手法,意境开阔。

3 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王维《使至塞上》鉴赏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 本诗从内容看属于________诗。

2 本诗颔联既言其事,又写其景,更表其情,言“_______”“_______”之事,从“_______”和“_______”的自喻中可看出作者的抑郁之情。

3 苏轼评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并对此联作简要赏析。

_______

三、杜甫《望岳》鉴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没一个“望”字,但句句向岳而望。首联写远望泰山之色――_______;颔联写近望泰山之势――_______、_________;颈联则写细望之景――云气升腾、薄暮鸟归;尾联写出极望之情――______________。

2 请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钟”“割”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常被人们传诵,说说它蕴含了什么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以文论人:本诗写于杜甫年轻时,透过本诗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年轻时有着怎样的理想?

四、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鉴赏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 本诗通过早春的景物____、____,与暮春的景物____相对比,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

2 本诗中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全篇的绝妙佳句,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它所描绘的景象。

4 结合全诗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说“绝胜烟柳满皇都”。

五、《观刈麦》鉴赏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 本诗作者____,字____,号____,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2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劳动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中“惜”字用得非常好,请简要赏析。

4 诗歌题目是“观刈麦”,除写刈麦者之外,还写了一个拾荒者,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一个“愧”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鉴赏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本诗紧扣“春行”,诗人一路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湖面是春“水”、树上是春“_______”、空中有春“_______”,堤岸有存“_______”、春“_______”,作者最后以“_______”二字直抒胸臆,又以“_______”几个字表明景物美不肚收,诗人流连忘返。

2 有诗评家指出:中间四句闲笔太多,“几处”“谁家”“渐欲”“才能”删去更好。你同意吗?说说理由。

3 “乱花渐欲迷人眼”,“乱”字应作何解释?

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本诗写的是早春。“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早莺”“新燕”说明这两种鸟刚刚从南方飞回;“没”表现了花团锦簇的情态。

B 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动态和静态的角度来描绘钱塘湖初春景色。

C 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绿杨阴里白沙堤”。

D 全诗以“行”为线索,以“春”为着眼点,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七、晏殊《浣溪沙》鉴赏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作。上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词可以看出词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常见景物,重在抒今日感伤。

2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原因之一在于情中有思。请以“夕阳西下几时回”为例作简要赏析。

3 找出本词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并说说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八、苏轼《水调歌头》鉴赏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是指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

2 你认为本词被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从写法和思想上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词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全篇皆是佳句,请选择其中一处作简要赏析。

4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词上片写望月寄思。幻想仙游于月宫,下片写赏月后的体会与希望,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能表现词人美好的愿望。

C 词中用“转”“低”“照”三字,描摹随月光的流转,光影的移动,时间跟着推进,让人无眠而情生。

D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

古诗文名句默写

朱敏

[锁定考点]

古诗文名句默写的考查范围为新课程标准规定的16篇文言文和34首古诗词。题型以填空题为主。默写方式主要有四种:1 直接型默写题。要求考生直接默写出指定文句,其形式为写上(下)句或写中间句。2 理解型默写题。这类题通常给出要求,要求考生根据“要求”作答。考生不仅要熟悉默写的内容,还要对课文有较好的感知能力,在对原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回答。3 运用型默写题。设置具体语境,要求考生选择恰当的语句填空。4 归类型默写题。这类题具有迁移性和综合性,答题时要根据指定的类别写出若干诗句来。

要求默写的诗句有以下几类:写景名句、含有某种哲理的名句、抒发某种情感的名句、具有某种特殊表达作用的名句等。

[新题演练]

一、直接型默写题

1 关关雎鸠,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 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 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6 __________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7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8 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9 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0 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11 曾子曰: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12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3 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14 苟个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15 __________,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6 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17 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 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8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

19 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中秋古诗四句诗范文第3篇

再看大的方面,即“大处着眼”,则《红楼梦》章法结构之对称,更是显而易见了。比如:

一、第一回,贾雨村中秋吟诗: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脂砚朱笔眉批: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又用起诗社于秋日。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此批明确指出,《红楼梦》全书结束,时序在中秋佳节,内容“即诗”,与第一回“中秋诗起”,正呈前后对称之势。

二、第一回,香菱上场。疯癫僧人对怀抱香菱的甄士隐口念四句言词,道是: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脂砚在“好防佳节元宵后”句旁批:前后一样,不直云前而云后,是讳知者。我们知道,脂砚所谓“云前”,是指元宵节香菱的丢失及随后而来的甄士隐家遭火灾,而“云后”是指贾府元宵节元春的暴亡及随后而来的贾府被抄。甄士隐家遭民火,贾府家遭战火。而“元宵节”,实乃霍启之始,(脂砚点明:“霍启”谐“祸起”。“菱花空对雪澌澌”其中含义之一,是寓香菱后为薛潘霸占,同时,亦宣告香菱元宵节后死亡。)甄士隐家落难,实与贾府落难,成前后对称之势。而时序,均以元宵节为“祸起”。香菱后来死亡了,而贾府湘、林后来亦同归死亡。香菱确有谐“湘、林”之意。

三、第二十一回:“贤袭人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此实乃后面“薛宝钗借词含讽谏 王熙凤知命强英雄”一回的引文。换言之,二十一回的“贤袭人”与八十回后“薛宝钗”回,正呈前后对称之势。(庚辰本二十一回脂批节录如下:按此回之文固妙,然未见后之卅回,犹不见此文之妙。此曰“箴宝玉,软语救贾琏”,后曰“薛宝钗借词含讽谏 王熙凤知命强英雄”;今只从二婢说起,后则直指其主……何今日之玉犹可箴,他日之玉已不可箴耶?今日之琏犹可救,他日之琏已不能救耶?“箴”与“谏”无异也,而袭人安在哉?——宁不悲乎?!)

四、庚辰本第十七至第十八回,有一条脂批明确指出:至末回“警幻情榜”,(类似脂批,另有多条)。而“情榜”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太虚幻境。此与第一回甄士隐梦中地点相呼应。但更重要的,是与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呈对称。我们可以确知,“警幻情榜”里,有正钗、副钗、又副钗,而宝玉是“诸艳之冠”,与“绛洞花王”相合。但“警幻情榜”里,决不会有所谓的一百另八“脂粉英雄”(周汝昌老师之观点)。因为此说与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不合,破坏“对称”。第五回“太虚幻境”里,正钗、副钗、又副钗,均择要录之,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神效,结尾“太虚幻境”录出一百另八“脂粉英雄”,岂不味同嚼蜡,“神效”尽失?至于畸笏批“至末回‘警幻情榜’,方知正、副、及三、四副芳讳,”实是针对于脂砚的错批而引发的议论。因为脂砚未见雪芹的“后卅回”,却想当然地批又副册“想为金钏、玉钏、鸳鸯、茜雪、平儿等人无疑矣”。(畸笏所言的“方知正、副及三、四副芳讳”,实是为加重批驳语气而已,而不是说真有正、副、再副、三四副芳讳。此犹如贾母斗牌时说笑,“我那里记得什么抱着背着的?”此“抱”据“鲍二家的”而来,但“背”字只是顺嘴说说,凑趣而已,实无义。

五、第四十三回,巧姐生病。刘佬佬应王熙凤之请,为之取名“巧姐”,并说:“这叫做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长命百岁,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都从这巧字上来”。靖藏本于此有脂批曰:“应了这话固好,批书人焉得不心伤。狱庙相逢之日,始知‘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实伏线于千里,此后文字不忍卒读。”——这足以说明,贾巧姐将来的命运,必与刘佬佬说的这段话,成遥相呼应之势,也即是“对称”。

事实上,带有脂批证明的“大对称”、“小对称”,在《红楼梦》一书里,我们还可以找出许多。

《红楼梦》里许多谶语式的语言表达,都可以来为“对称”两字作佐证。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吧:第二十二回,有隐寓众多姐妹最终命运的“春灯谜”。这“春灯谜”发生在元宵佳节,无独有偶,五十回及五十一回,共有十四首“春灯谜”(包括宝琴怀古诗),出现在元春省亲后的第二个元宵节之前夕,如果我们承认并看重“对称”一说,则可以很快领悟到,二十二回“春灯谜”,与五十回、五十一回“春灯谜”,正是两相对称。故,五十回、五十一回之“春灯谜”、“怀古诗”,性质与作用当与二十二回春灯谜一样。——当然,其侧重点不一样,具体细化、深化程度会不一样,但对于贾府最终结局,对于金陵十二正钗及宝玉最终命运,必有明文交代。

情节上的对称还有很多:如晴雯之死与黛玉之死。实际上,她们二人之死,明显是一种对称。晴雯死时,宝玉不在身边;而黛玉死时,宝玉同样不在身边。再有,晴雯之死与黛玉之死一样,均是受诬而死。她们俩人同是芙蓉花,当然,也同是花神。宝玉诔晴雯,脂批明说“实诔黛玉”。因此,我们说晴雯与黛玉是一种“对称”,一点不差。

第二十八回,写到蒋玉菡与宝玉互换汗巾子,其中隐寓着蒋玉菡与袭人将来成婚之事。八十回后,蒋、袭果然成婚,并侍奉宝玉、宝钗(据脂批)。此即是前后照应,明显对称。十八回,元春省亲,那场面、那气派,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然到了全书结尾处,贾府被抄,家亡人散,其场面之凄凉、悲惨,决不是我之笔墨所能形容。前后对比,天壤之别。这当然是大比照,但同时,当然也是大对称。

《红楼梦》一书里,“对称”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比如黛玉、湘云先后死于芒种节;比如秦可卿之死与尤二姐之死(实代表二尤)均死在冬季;又比如宝钗扑蝶与黛玉葬花,晴雯撕扇与麝月篦头,等等,无处不见对称之影。即便是红楼人物,也能见到对称,比如林黛玉与薛宝钗,晴雯与袭人,尤二姐与尤三姐,贾琏与贾珍,刑夫人与王夫人,贾母与刘佬佬,贾环与贾雨村,甚至贾宝玉与薛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红楼梦》章法结构,具有明显的对称性,这一对称性,实已形成铁律,而且可以看出,这铁律根本就是曹雪芹的有意而为,“既定方针”。它并不是在某一点、某一处、某一层面上偶然地呈现,而是在《红楼梦》书中各个层面、各个角落、甚至在各个人物中普遍地、全面地呈现,研究《红楼梦》,必须了解与把握书中这一对称性铁律,体会曹雪芹的匠心独运。

中秋古诗四句诗范文第4篇

一、2014年各省市中考语文命题水平排行榜

命题研究首先得看已经达到的水平。201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试题真可谓百花齐放,若从与语文课程教学基本规律的吻合度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水平排行榜(见下表):

本排行是从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分值设定等方面综合评定的。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省市命题尽管整体上略逊一筹,但也有题日命得很有水平,如呼和浩特市的“名著阅读题”,广东省的“附加题”(名著阅读)。由于排行不是目的,故只呈现前十名。

二、素养立意:中考语文命题的核心理念

“意”,即主旨、宗旨,是指导具体行为方式的思想、理念。任何一种行为方式的背后都有一种理念在起作用,只是有的人能够意识到这种起作用的理念,有的人则不能。作为国家意志体现方式的中考以及高考,必须在明确的理念指导下命题,从而正确发挥评价教学、为国选才的功能。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中考、高考“命题立意”就是体现国家意志、规约考试命题方向、调控具体命题行为、确定命题框架与方式的课程理念。由于中考并不完全同于具有选拔性的高考,因此命题立意更需仔细考量。

命题立意是分层次的,高一层次的命题立意并不全盘否定低一层次的命题立意,而是涵盖了低一层次的命题立意,对其是超越而不是完全抛弃。

“意犹帅也。”有什么样的命题立意,就有什么样的考题,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人才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在过分强调思想政治的年代,尽管没有《考试大纲》,但命题立意仍然存在,其考试方式减缩为“政审”(政治审查),突出“根正苗红”,突出政治上的“可靠”。拨乱反正后,开始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突出学识的“可信”。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考试大纲》的强力推动下,中高考语文命题成功完成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巨大转变,推动语文教学实践从静态的语言知识体系中挣脱出来,关注学生听说读写(特别是读写)能力的提高。新世纪初以来,作为我国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熏要组成部分的语文课程改革,革故鼎新,提出了“语文素养”的新概念,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新理念。因此,“素养立意”应该是中考甚至高考命题应该具有的基本立场,或者说必须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转型升级到“素养立意”。

“素养立意”是比“知识立意”“能力立意”更高一层的命题立意。这里的关键词是“素养”,具体来说是指“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确认了“语文素养”的首要地位:“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构成了标准的内核。(一)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吹尽黄沙始到金”,白1903年语文科独立设科以来,百余年的语文教学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证明:语文归根到底是一种素养。在此意义上可以说“语文素养”这一新理念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语文素养”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比知识、能力等具有更大的涵盖力,是指“语言文字运用”过程中所需要、所积淀的素养。简单来说,语文素养就是指一个人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素养,语文素养的内涵包括:学习语文的兴趣、习惯,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学习策略,语文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反思。概括而言,语文素养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过程中的七个方面: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生活体验、文化教养、思想品德、思维品质、审美情趣。

中考语文命题“素养立意”则要求试题比较全面地体现“语文素养”的七个方面。不仅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否牢同,读写能力是否熟练,还考查学生学习方法是否恰当,学习习惯是否良好,生活体验是否丰富,文化教养是否良好,思想品德是否道德,思维品质是否优良,审美情趣是否高尚。“素养立意”,超越了“知识立意”的“可信”、“能力立意”的“可用”,突出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过程中呈现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特征。

三、“五要五不要”:素养立意的实际呈现

与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素养相呼应,中考语文命题理念需要向“素养立意”转向。这种转向,在试题命制过程中和试卷实际呈现上,需要通过以下五个方面的努力来实现:

1.要保持一定独立,不要简单模仿高考

中考尽管也具有一定的选拔性,但它与以选拔人才为主要目的的高考不同,更需要对课程建设和日常教学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中考语文命题,要站在语言文字运用素养的高度,促使语文教师“将语文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定位于语言文字运用,把语言文字运用作为一切教学活动与教学设计的核心指向”;要尊重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学习心理,调动学生可持续学习的欲望,拓展学习空间,因此需要保持一定的命题思想独立性,不要简单模仿高考命题模式。如果通过我们的命题,让十四五岁的初中学生提前进入高考状态,那是十分可悲的。前文排行中的省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都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这一不盲目跟风的思想。比如宁夏卷,就完全打破了高考试题的基本模式,全卷120分,只分为三大块:积累40分,阅读40分,作文40分。试卷结构简单明了,试题要求简单明了,删掉了全国高考试卷中雷打不动的基础知识选择题,这就能够促使日常教学走向简单明了。种种简单明了,同样体现在福建厦门市、山西省、南京市、上海市、吉林省、福建福州市、安徽省的试题中。

遗憾的是,仍然有部分省市的试题跟在高考试题后面亦步亦趋。拿起试卷粗粗一看,似乎就是高考卷:第一卷选择题,其中字音、字形、语病(或成语)分到前三题,雷打不动;第二卷主观题,分别为名句默写、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运用、作文。当然有些省市试卷个别内容有些变化,而总体上就是这样的僵化模式。这样僵化的命题,既体现在中西部大城市试题中,如武汉、成都,也体现在东部省市试题中,如杭州。以盛产应考资料著称的湖北黄冈市试题,则几乎是全国所有试卷中字数最多,考查点也最多的;除了将诗句默写调到开头外,几乎就是一张高考卷。在这样的试题指挥下的应考操练,怎不令学生反感?

2.要重视经典积累,不要摒弃传统精华

一套好的语文试题,必须对古诗文默写给予足够的重视,设置较高的分值。优秀的古诗文是承载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学生朗读、背诵、默写这些经典作品,就能够将我国文化中的传统精华予以传承,将传统精神予以发扬。从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来说,学生对诗文的朗读、背诵、默写,是对精粹语言的“整块记忆”,是“扇面式记忆”,不像记忆单个生字那样是“单砖式记忆”。这番积累之功,其功效也就不仅仅局限于精神的传承;古诗文精粹的语言,对学生的语言文字也是一种锤炼,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高更具有“台阶式”的作用。

凡是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好题,无不在此下足功夫,给足分值。宁夏卷16分,上海卷、山西卷15分,厦门卷13分,福州卷12分,南京卷、安徽卷、温州卷10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是,据笔者细致分析,命好了这个题的省市试题,在试卷整体结构上、其他题日的命制上也是精彩纷呈。如厦门卷在“语言运用”题目的命制上颇有创意,特别是其中的“综合性学习”题目,围绕闽南红砖古厝,设置三个板块――识红砖古厝之“源”、品红砖古厝之“韵”、拓红砖古厝之“用”,分别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对联内涵、拓宽生活视野的能力。

在这个题目上分值设置偏低、命题思想落后的省市试题,其他题目也常常面日呆板。如北京卷、杭州卷,此题仅设置4分,在全国是分值最低的。单说北京卷,真可谓亮点乏陈,仅就其“名著阅读”题而言,竟然蹩脚地以读连环画代替名著阅读。不是说学生不能读连环画,而是对于初中生来说,要引导其读经典原著,不能用短平快的连环画式的浅阅读来代替。况且,现在的初中生,基本都看过电视剧《水浒传》,即使不读这连环画的文字,也可以比较轻松地应付没有“学习含金量”的题日“上面连环画的内容取材于古典小说《______》”。

3.要动态考查知识,不要静态进行选择

字音、字形、词义、语病等语文基础知识,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具有奠基性的重要内容,对这些内容的考查,是中考语文命题绕不过、也不应该绕过的,但对其考查的方式却值得好好探究。其基本思想是动态考查,力避设置静态的选择题。以字形为例,在古诗文默写、作文中均可进行考查,大可不必单独命题,更不宜以选择题的方式静态考查。前述命题水平较高的省市,则返璞归真,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进行考查。如南京卷,以“给加点字注音”的方式考查字音,以“根据拼音写汉字”“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抄写”的方式考查字形。宁夏卷则以“改正下面每个成语中的一个错别字”的方式考查字形。这看起来很简单,就像是平常教学中的督促检查一样,而这才更原生态,也更能够准确地检测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浙江温州卷也是根据拼音写汉字,但更有趣的是将字形考查与阅读态度、学习习惯培养结合起来:

“爱阅读”行动寄语

青少年时期是培养读书爱好的关(jiàn)_____时期,爱上阅读,就有了一个不会(kū)_____竭的快乐源泉,有了一个不会背(pàn)_____的重视朋友。青少年对未来有种种美好的理想,但在你们的人生(lán)_____图中千万不要遗漏了这一理想――立志做一个真正的读者,一个终身的读者。

对名著阅读、文学常识的考查,也要突破静态辨识的选择题模式,在动态的过程中进行。浙江嘉兴卷在这方面就做得较好,要求学生阅读名著片段,完成“阅读积累卡”。阅读积累卡包括三个要素:书名、人物、相关事件。这样的测试题,就将名著阅读、文学常识的考查与做“阅读积累卡”的良好学习习惯结合起来了。既促进了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对文学常识的掌握,也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这就具有了动态考查的复合功能。

即使是对经典名句的默写,也要突破单一的“填空式”的静态考查。根据上句写下句或者根据下句写上句,是一种比较简单、有效的考查方式,可以检测学生对古诗文经典名句的记忆情况。若再往前走一步,则不仅仅考查其记忆情况,还需要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状况。如:

温庭筠《望江南》中,表现主人公在夕阳将落实人不见归人而惆怅弱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浙江温州卷)

当我们看到雄浑苍凉、奇特壮丽的边塞风光时,常常会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吉林卷)

若再往前走一步,可以设置一定的语言运用情境,让学生根据语境填写诗句。这就不仅考查学生对经典名句的记忆、理解,还可考查学生根据语境进行灵活运用的能力。到此,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才算是完成了由记住、理解到活用的全过程。如南京卷:

南京市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举办,掀起了校园里汉字学习的热潮,这种景象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诗句填空)

4.要撬动思想飞扬,不要关闭学生大脑

中考试题的命制,绝不能以牺牲学生灵气为代价,要想方设法撬动学生的大脑,促使学生思想高高飞扬,促使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获得生命的张扬。南京卷、安徽卷都以“问题解决”的方式设置题目,引导学生在语文活动中飞扬思想,颇见命题者功力。南京卷以班级出一期“小说天地”板报为任务,要求学生合作完成以下几件事:

(1)文文编辑“小说悦读”栏目,你想在她的阅读感言中加一句,最合适的是(

(2)程程编辑“小说疑读”栏目,他结合收集的两则材料,从“叙述者”的角度设计了一个问题,你从“钱”的角度也设计一个问题。

(3)关关编辑“小说延读”栏目,展开想象,续写了《最后一课》,你补充其中的一段话。

这三个题目,分别将对学生语句衔接、思考提问、情境想象等能力的考查巧妙地设置在“小说悦读”“小说疑读”“小说延读”栏目中。这样将学生做题的过程变成一个饶有趣味的活动过程,真可谓匠心独具。

安徽卷以开展班级诗歌朗诵活动为任务,要求学生参与解决以下问题:

(1)朗读诗歌要把握节奏,请用“/”为下面诗句标明停顿。(要求:只标一处,标在恰当位置)

(2)调皮的明明讲抄在黑板上的诗悄悄擦去了两句。请根据开头的四句诗内容和句式的特点,发挥想象,在线上补写出两句。

(3)莉莉朗读后兴奋地说:“特别喜欢后三句。如果跌倒,我会大笑着站起来,这就是我的‘最美丽的姿势’!”请写一写,你会以一种怎样“美丽的姿势”站起来。

(4)一向胆小的文文也跃跃欲试,可站在讲台上,怎么也张不开口。请你先写几句话,鼓励他大胆地把这首诗读出来。

这四个题目,分别考查学生划分诗歌节奏、诗句衔接、情境想象、情境运用的能力。这些题日,都符合新课标所规定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些题日充分体现了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

促进学生思想的飞扬,还有赖于命题对学生思维层次的考查。这体现在两个方面:相邻题日间的思维层次;同一题目内的思维层次。我们来看宁夏卷第6、7、8小题(由于篇幅所限,此处只呈现要求,材料略):

6.你能从下面的这段文字中读出哪些信息?写出最特殊重要的两条。7.根据“霾”的释文,描写一个片段,要求能写出“霾”的基本特征。

8.观察右边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①说明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

②为这则公益广告拟写一个标题

这三个小题就充分体现了相邻题日间的思维层次:筛选整合信息一重组呈现信息一解释提炼信息。第8小题两个要求间也体现出思维的层次:解释信息一提炼信息。我们身处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运用语言文字处理信息当是“语文素养”的题中之意。

5.要拓宽学术视野,不要裹脚停顿不前

中考命题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但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活,它需要命题者本身不断更新知识,拓宽学术视野,特别是引进学科领域的新鲜知识,促使日常教学中阅读知识、写作知识的更新。我们来看南京卷:

6.程程编辑“小说疑读”栏目,他结合收集的两则材料,从“叙述者”的角度设计了一个问题,你从“钱”的角度也设计一个问题。

【材料一】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她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节选自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材料二】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节选自鲁迅《孔乙己》)

程程设计的问题:这两篇小说为什么都用孩子的眼睛来观察世态人情?

你设计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