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科技意识 课堂教学 课外活动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注重物理史教学。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3.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一实验一观察记录一分析讨论一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一讨论方案一选择方案一实验验证一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技小制作。科技创造和发明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用物理学也因此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要想培养爱迪生式的大发明家,必须从小事做起。首先,将教材上与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较紧的知识作恰当地扩展,引导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科技小制作。如在学完“静电感应”后,.学生完成了“简易静电吸尘器制作”和“简易验电器制作”;学生完成了“微型火箭的制作”;在学完电路知识后,学生完成了“简易热得快自控电路设计与安装”、“节日闪烁彩灯电路的设计与安装”和“多用电表组装”;学完了“透镜成像”后,学生完成了“照片的拍摄与冲洗”;学完了“声波”知识后,学生完成了“普通开水壶报警器设计与安装”:学完“磁场”后,学生完成了“指南针制作”等等。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
5.组织社会调查活动。物理知识的延伸,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水能风能的利用”后,可调查当地能源使用情况、环境污染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调查噪声污染、热机的使用、农村用电等情况。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对话教学模式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51-01
一、高中历史对话教学的现状
1.学校落实速度比较慢
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已经推行了比较长的时间,相关学校也采取了许多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的措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话教学方式也得到了广泛的落实,但由于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减缓了对话教学应用的进程,从而致使高中教学中,对话教学的优势并没有突显出来。
2.学生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针对学生而言,长期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已经养成了比较固定的课堂习惯,从而一时间不能较快的适应历史课堂中老师新的对话教学方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从而导致在互动性强的对话教学中手足无策,因而影响了课堂效率。
3.教学配套设施不完备
许多学校在采用对话式教学方案时,并没有考虑到其配套设施的建设,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必须要有一定的技术支撑,因而,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对话教学中也需要应用到相关的诸如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工具,但由于许多学校设施建设不完备,从而减缓了高中历史课中对话教学方式的推行。
二、构建高效有序的历史对话教学的策略
1.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建设新型的师生关系
高中历史课堂对话教学的重点对象是学生,创建对话的引导者是老师。因此,为了构建高效有序的对话教学方式,首先必须转变传统课堂中老师权威、学生被动的地位特征。老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密切师生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心底产生愿意和老师沟通的意愿,在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后,再进行高效的对话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去鼓励、去肯定学生,让学生能够持续保持热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其次,高中历史课堂对话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式是课堂提问,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老师必须在讲课前,进行精巧的提问设计。
例如:在讲述《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这一单元中《音乐与影视艺术》这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熟悉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懂得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首先需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程中来,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与课程相关的影视及音乐作品,进而对学生提出问题,听了该音乐后,谈谈你听后的感受,你觉得它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背景,这些音乐和视频是为了表达怎样的主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课本,去进入音乐的情境,加深对音乐意境的理解并形成对不同类型音乐的进一步认识。
2.在情境教学中融入对话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历史是对过去的记录,是一种久远的情境再现,因此,为了提高对话教学的效率,有必要将课堂教学情境生动化,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从而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对话教学过程中来。
例如:在讲述《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这一单元中的时期的问题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当时中国紧张的氛围,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图片,看到一些有志青年、知识分子,无辜被抓,甚至冤死时,激起学生内心的爱国热情、理性情感,这时老师通过对课程内容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当时严峻的社会形势,然后根据情境向学生提出问题,了解学生对这些现象的看法,感知学生对于我国政治建设的思考。让学生能够开拓思维,进行独立的思考与研究,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对话教学的效率。
3.将历史对话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历史是对过去社会形势的反映,同时我们现在的生活也即将会成为过去、成为历史,历史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历史教训的吸取,更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我们现在的生活。因此,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对话教学必须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老师需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出发,寻找对话的切入口,展开有效的对话教学。如在讲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单元中《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与父母进行沟通,了解到父母、爷爷奶奶那一时代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同时对比我们现代社会谈谈交通方式的进步,进而在课堂上与老师共同讨论,明白科技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历史对话教学的效率。
三、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推行与落实,不仅有效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缺陷,也促使了许多教育工作者展开了对教学方式的研究与创新。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已经在很多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教学优势体现得也越来越明显,但随着应用的深入推进,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有效利用对话教学的优势,构建高校有序的高中历史课堂,必须根据教育现状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勇生.历史课堂有效教学初探――如何实现历史与生活的对话[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03)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语口语测试任务难度研究”(11CYY027)
[作者简介] 聂 丹(1974―),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北京语言大学副研究员,文学博士.研究方向:汉语测试,对外汉语教学,语用学.
[摘 要] 在命题说话式的口语测试中,体裁是影响被试表现和测试效度的重要因素,但相关研究非常缺乏。在四类体裁中,叙述体最容易,描述体其次,说明体再次,议论体最难;在六种体裁认知类型中,叙述过去、描述静态、叙述现在相对最容易,说明居中,而描述心理与议论最难。根据这一体裁难度层级关系,我们可以对口语测试题目的体裁难度进行描述和评价,并为口语测试题目的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体裁;难度;普通话水平测试
[中图分类号] H1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2)02―0103―04
A Preliminary Study on Genre Difficulty Hierarchy in PSC
NIE Dan
(The Chinese Proficiency Test Center, Beijing Language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In topical speaking test, genr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which affects the candidate’s performance and the test validity. But the related research is lacked. It is found out that among the 4 genre types, the easiest one is the narrative style, the second one is the descriptive style, the third one is the expository style, and the most difficult one is the argumentative style; and that among the 6 cognitive types, narrating the past, describing the static state, and narrating the present are relatively the easiest, exposition at the middle, and describing the mental status and argument are the most difficult. According to that genre difficulty hierarchy relation, we can describe and evaluate genre difficulty of items in speaking test, and provide referenced basis for choosing and designing items in speaking test.
Key words:Genre; Difficulty; PSC
一 缘 起
在“命题说话”这类要求被试者成段表达的口语测试中,题目的体裁类型往往会影响被试者的口语表现,也就是说,不同的体裁类型,其难易程度可能不同。尽管在口语教学及测试实践中,有时也会对体裁类型的难度有所考虑,但一般仅停留在经验和感觉层面,缺少理性分析和科学检验。鉴于体裁在教学与测试实践中的重要性及相关研究的薄弱性,我们拟以普通话水平测试(PSC)的“说话项”题目为例,对不同体裁类型的难度层级进行一次探索。
在PSC“说话项”中,一共提供了30个备用题目,被试者可以事先准备,考试时一般从抽到的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题目进行3分钟的自由表达
这30个备用题目及相关说明见参考文献[1]。。尽管这些题目都是高度概括性的标题式题目,限制度小、开放度高,回答的内容和角度可以多种多样,但是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每个题目所预示的主要体裁类型。这样一来,30个题目就可以划分为有限的几种体裁类型。我们想知道,被试者在选择题目时是否会受到体裁类型的影响?不同的体裁类型对被试者来说是否存在难度差异?如何从体裁角度来评估30个题目的难度层级?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了解不同体裁类型的难度层级关系,从而增强口语测试题目设计的目的性和口语表现评价的合理性。
二 体裁的分类
(一)传统体裁的分类
“体裁”(genre)这一术语通常用于对书面语篇(文章)的分类描述。传统的文章体裁类型一般采用四分法:描写体、叙述体、说明体、议论体。这是基于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类型来划分的。“所谓表达方式,即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又以前三种为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叙述,就是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表述出来;议论,就是论是非,就是讲道理,作者通过现实材料和逻辑推理阐明自己的观点,鲜明地表示自己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说明,用简洁准确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或景物的性质、特性具体地描述出来;抒情,是通过种种方式方法表达感情。通常我们所说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就其表达方式的侧重点而言,并不是记叙文只有记叙一种表达方式,议论文只用议论一种表达方式,而往往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2]这就是说,表达方式是文章体裁特征的一个主要标志,以记叙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就是记叙文,以说明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就是说明文,等等。
由于口头语篇与书面语篇具有某些一致性特征
很多语言学家用“语篇”(text)指书面语言,用“话语”(discourse)指口头语言。Halliday等则认为,“语篇”可以同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所以,我们借用“体裁”这一术语特指口语测试中被试输出的口头语言的语篇类型,根据主要的表达方式类型也可以分为描述体、叙述体、说明体、议论体。不同体裁的口头语篇不仅具有结构、语言等方面的显著外部特征,而且具有典型的认知需求特征。通常来说,口语测试输入的具体题目或问题,就预示或规定着被试者输出话语的体裁类型。比如,“请你讲一件最有意思的事情”,显然预示着输出话语的体裁应是叙述体;而“你怎么看待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则规定着输出话语的体裁应是议论体。在规定语篇体裁形式特征的同时,也规定着不同的认知难度。
湖 南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2年第2期聂 丹:普通话水平测试体裁难度层级探析
(二)“说话项”体裁的分类
1.前人的分类
关于PSC“说话项”的30个备用题目,有的研究者按体裁将其归为三类:(1)记叙描述类,包括“我的学习生活、我的业余生活”等写人、写事、写景的题目;(2)议论评说类,如“谈谈社会公德、谈谈保护环境”等;(3)说明介绍类,如“我喜爱的小动物、我最喜欢的植物”等。[3]
对上述分类,我们觉得有以下问题:首先,类型称谓不够恰当。比如,将记叙和描述归为一类,分类不够细致,导致该类之下的题目数量最多,应将二者分开;再如,将说明类仅限于介绍,缩小了说明类的内涵,事实上,该类根据思维方式的不同,包含多种多样的认知类型。其次,归类也不甚恰当。比如,“我喜爱的小动物”被归入说明类,而“我喜欢的季节”被归入记叙描述类,二者在认知类型上很相似,归入不同类令人费解。
还有的研究者将30个题目分成五类:(1)记叙性表达:我的愿望、我的学习生活、我尊敬的人、我喜爱的动物、童年的记忆、我喜爱的职业、难忘的旅行、我的朋友、我的业余生活、我喜欢的季节、我的假日生活、我的成长之路、我的家乡、我喜欢的明星、我喜爱的书刊。(2)议论性表达:谈谈卫生与健康、谈谈服饰、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谈谈美食、谈谈社会公德(或职业道德)、谈谈个人修养、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3)抒情性表达:学习普通话的体会、我向往的地方、购物(消费)的感受、我和体育。(4)描写性表达:我的家乡、难忘的旅行、我向往的地方、谈谈服饰、我喜欢的季节。(5)说明性表达:我喜爱的文学(或其他)艺术形式、我所在的集体(学校、机关、公司等)、我喜爱的书刊、我和体育、我喜爱的动物、我喜欢的明星、我喜爱的职业。在上述五类中,记叙性表达和议论性表达占据多数。有些题目所蕴含的表达方式不限于一种,比如“我的家乡”既归入了记叙性表达,又归入描写性表达,等等。[4]
上述分类相对比较细致。不过,有些题目的归类也还值得商榷。比如,将“我和体育”列入“抒情类”就有些牵强;而“我喜爱的书刊”按其主要表达方式应属于“说明类”,归入“记叙类”似乎不太合适。另外,“抒情类”下属的几个题目主要侧重对心理的描述,仍可算作“描述类”,而不必单列一类。
2.本文的分类
按照传统体裁“四分法”,我们对30个题目的体裁重新进行了分类,并对描述、叙述、说明、议论各体裁的内涵特征重新进行了界定和描述。另外,根据30个题目的内容,我们对描述、叙述体裁的内部认知类型进行了再分类;而对于说明、议论体裁,由于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有限,很难细辨其内部认知类型,所以未予细分。这样,就一共有六种体裁认知类型:描述静态、描述心理、叙述过去、叙述现在、说明、议论。(见表1)由于体裁划分完全是基于标题式的题目,而不是实际的语篇,因此尽管判断体裁类型时我们力求客观,但恐怕很难完全做到,只能反映大致的归类倾向。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实证研究来调查这四类体裁、六种认知类型的难度层级。
三 调查研究
(一)研究方法
我们对上述30个题目的难度感知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共计38人,相关背景信息见表2。
表1 PSC“说话项”30个题目的体裁分类
体裁
小类
题目
描述体(对静态事物、动态场面或心理状况的以空间顺序为主的横向描摹,基于视觉观察或内心感受,具体、形象、可感)
描述静态(人、物、景、处所)
19我的朋友、02我尊敬的人、28我喜欢的明星(或其他知名人士)、17我喜爱的动物(或植物)、21我喜爱的季节(或天气)、25我的家乡(或熟悉的地方)、15我向往的地方
描述心理(心情)
07学习普通话的体会、30购物(消费)的感受
叙述体(对过去、现在、将来的具体事件按照时间顺序的纵向记叙,基于回忆或想象)
叙述过去
04难忘的旅行、03童年的记忆、23我的成长之路
叙述现在
16我的学习生活、06我的业余生活、08我的假日生活
说明体(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介绍、解释、列举、比较、归纳等,需要抽象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14我喜爱的书刊、05我喜爱的文学(或其他)艺术形式、12我所在的集体(学校、机关、公司等)、24我知道的风俗、18我喜爱的职业、26我喜欢的节日、01我的愿望(或理想)、10我和体育
议论体(对客观现象的主观判断、选择、评价、预测、辩论等,需要抽象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1谈谈美食、22谈谈服饰、20谈谈卫生与健康、27谈谈社会公德(或职业道德)、13谈谈个人修养、29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09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我们设计的问卷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按照《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提供的30个备用题目的顺序将题目依次列出,然后让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对题目难度排序。1分代表最容易,2分代表第二容易,依此类推,分值越大则代表题目越难,分值相同则代表难度相同。我们将根据每个题目的平均分值计算每种体裁及认知类型的平均难度值,据此进行体裁类型难度排序,并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难度差异显著性检验。第二部分是让调查对象说明题目难度排序的理由,我们将提取其中有关体裁方面的描述进行定性归纳。
(二)研究假设
凭借有关体裁难度的传统看法或经验,我们提出了以下研究假设:四类体裁从易到难依次为叙述
(三)研究结果
在回收的38份有效答卷中,各卷评分量表的层级不尽一致。其中,28.9%的答卷将题目难度分作5级,42.1%的答卷不足5级,29%的答卷超过5级。对于量表超过5级的答卷,我们尽量按照题目数量平均分配的原则都合并成了5级量表。经过这样的调整后,我们得出30个题目的平均难度值及排序结果,见表3。
基于表1和表3,我们得出了四类体裁、六种认知类型的平均难度,见表4、表5。
由表4可见,四类体裁的难度排序是:叙述
由表5可知,六类认知类型的难度排序是:叙述过去
需说明的是,由于上述题目只是规定了一个话题范围,并未限定使用哪一种体裁,在实际回答时,被试者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和喜好,从不同角度展开。比如,“谈谈美食”,既可以描述一种自己喜欢的美食,介绍其色、香、味等,这是描述;也可以讲述自己学做一种美食的前后经过,这是叙述;还可以说明一种美食的制作方法和步骤等,这是说明;另外还可以讲述美食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美食的鉴赏、对美食的看法和态度等,这就主要是议论了。我们上述分类只是基于题目本身所做的判断,而被试者实际会采用何种体裁,我们无法确定。
(四)分析讨论
在38份答卷中,有31份有效回答了问卷的第二部分内容,即描述了对题目难度排序的理由。其中,集中提到了两类影响题目难度的因素,一是话题因素(29份,94%),一是体裁因素(20份,65%)。关于话题因素对题目难度的影响问题我们已另文探讨[5]。本文仅提取了这20份提及体裁因素的答卷,基本观点及分布见表6。
需要较多逻辑或辩证思维,对条理性要求高,结构不好组织,构思难度大,则题目难。
尽管答卷份数不多,但不同程度地反映和认同了上述对体裁难度层级的调查研究结果。例如,有的调查对象写到:
“客观性叙述题目简单一些,主观性陈述理由的题目难一些。同样的题目,如‘我所在的集体’,如果说成叙述性的,介绍性的,就容易说;如果说成议论性的、评论性的,就不容易说。所以,是叙述介绍还是评价说理,对难度很有影响。”
还有的调查对象写到:
“用母语叙述,应该是题目越小、题材越熟悉越容易。题目太宽泛反而要费心组织语言,考虑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增加了思考和准备的时间。‘我和体育’,‘我喜爱的动物’,题目很具体,很客观,叙述和介绍就行,所以容易说。‘我的愿望’,‘谈谈个人修养’,题目很宽泛,很主观,考查是否有思想,需要思考,所以难。”
总体说来,调查对象普遍认为体裁难度会影响题目的难度,叙述介绍比评价说理容易;题目越具体、思维方式越单一则越容易,题目越抽象、思维方式越复杂则越难。
四 结 语
在命题说话式的口语测试中,除了话题因素之外,体裁类型也是影响测试题目难度和被试口语表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题目可以是无限的,但体裁类型是有限的。了解体裁类型的难度层级,有利于合理地设计题目,根据测试目的选择适合于被试语言水平的体裁类型。本文以PSC“说话项”30个备用题目为研究材料,将其归纳为四类体裁、六种体裁认知类型。通过难度感知的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了体裁难度的层级关系:(1)在四类体裁中,叙述体最容易,描述体其次,说明体再次,议论体最难。(2)在六种体裁认知类型中,叙述过去、描述静态、叙述现在相对最容易,说明居中,而描述心理与议论最难。
参照上述体裁难度层级关系,我们可以对口语测试题目的体裁难度进行描述和评价,也可以为口语测试题目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一些启示。特别是对于第二语言口语测试来说,应该根据被试群体的语言水平来选择适合难度的体裁类型。比如,针对低水平的被试者,可以首选叙述体以及静态描述等;针对中级水平的被试者,可以选择说明体,增加体裁的逻辑思维难度;而只有对高级水平考生,才能选择议论体以及心理描述等。
受研究材料的限制,我们没能考察更多体裁认知类型的难度,特别是说明、议论体裁的认知类型复杂多样,其难度关系还需要深入探究。[参 考 文 献]
[1]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 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赵凤岐. 了解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J].文教资料(初中版),2004,(9):27-34.
[3] 上海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 普通话水平测试手册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 姚喜双.普通话口语教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品德 兴趣 生活 人情 实践
思想品德(以下简称思品)课是什么味?可能有人会说:“说教味,灌输味,枯燥乏味。”这样的回答对于每位思品教师来说,与其说是讽刺,倒不如说是悲哀。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满堂灌”加“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仍然是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夺取“考试高分”的捷径,忽视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思品课的德育功能也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思品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开拓教育视野,去直面课改的新形势,努力让思品课变得有滋有味,以其独特的味道来吸引学生。
一、目标确定重视“品德”味
“品德味”强调的是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思品课立足于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者是人更本质的东西,是思品课的教学目标和落脚点。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从应试这一目的出发,教师往往更重视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而忽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
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位教师在上“敬人者 ,人恒敬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一课时提问:谁是你崇拜的偶像?说说你的理由。学生1:我崇拜周杰伦。(下面一片应和的声音)师:为什么?学生1:理由太多了,他的歌唱得好,有才,还非常酷。师:还有谁是你们崇拜的偶像?刘翔?杨利伟?(一位学生举手,老师示意他回答。)学生2:我崇拜的偶像是希特勒。师(有些不自在):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学生2:希特勒很有政治抱负,而且有军事才能。学生3:我赞同。希特勒从小家庭贫困,他一直不断地奋斗才有后来的成就。师:……谁再来谈谈你的偶像。
案例中的教师提出问题后,对学生回答中出现的偏差拿不准是否该处理,对学生思想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没有进行及时的引领,显然这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的品德形成,不是靠一种教导,而是靠一种熏染,需要通过体验来感悟和内化,从而进行道德认知和践行的。作为思品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从而走好人生之路。
二、课堂设计要有“兴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有的思品教材在内容上改变了“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教材变了,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改变,那么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也会消失。教师如何使学生对思品课从“苦学、厌学”中脱离出来而变得“乐学、善学”呢?
在上“学会与人合作”(苏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四课)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一个游戏,组织四个活动小组进行比赛,每组5位学生,在一个小口瓶内放入5个小球,看哪组最快拉出。游戏的设计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为了赢得比赛,小组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学生通过比赛体验这种直观的感受更好地理解了怎样与人有效合作。笔者也曾对初三年级一百多名学生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最喜欢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具有幽默感的老师。的确,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对有趣的情景记忆深刻,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妙灵活地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会使教学过程更加轻松、有趣、有效。
三、教学内容融入“生活” 味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拓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是本课程的一个理念。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这就要求教师引入生活事件,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场景,营造逼真的教学环境,变狭小的课堂为广阔的交际空间。
在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六课)一课时,将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题呈现于课堂;讨论诚信问题时,将社会上关于面对跌倒的老人要不要扶的争论引入课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诚信的重要。一旦教师能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相融合,学生就会感受到学习书本知识的乐趣和重要价值,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更加主动、深入地进行探索,在体验、感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充满“人情”味
教育的本质在育人。教师应饱含深情、富于激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达到情理交融、以情动人、以情明理的目的。
充满人情味的课堂必须是学生能真实、自由地表达他们观点的课堂。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激励学生探索的欲望,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也才能有“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教学效果。
“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鲁教版)是初三思想品德的第一课,如何上好新学期的第一课,开个好头,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前笔者也预设好了几个方案。下午第二节笔者到初三(2)班上课,快到教室门口时,却听到班主任在批评学生甲,而学生甲满口不服气,声音比班主任还高。原来,班主任老师收到德育处的整改通知书:因学生甲乱扔废纸到别班包干区(废纸上有他的名字),扣1分。但学生甲说这不是他扔的,老师的批评对他是不公平的。因为快 上课了,班主任老师让学生甲下课后再到他办公室。上课铃声响了,但笔者想如果学生甲真是冤枉的,这节课他肯定不会有心思上,而且公平不就是今天笔者要上课的主题吗?
接下来笔者没有按预先设计的方案上课,而是对学生甲说:“既然你说这张废纸不是你扔的,那么老师给你一个向全班同学申诉的机会,如果是冤枉的,老师应该向你道歉。”学生甲申诉了两点理由:一、这张纸(英语小半张试卷)虽然有他的名字,但肯定不是他的,可以查字迹;二、他的英语水平不好,除了几个简单的单词外,其他都不会,上面的阅读理解题,他是绝对做不出的。从他说的两点理由来看,这张纸确实不是他的,看他委屈的样子可能真是被冤枉了。抓住这一事件,笔者对学生甲和全班同学说:“事实证明这件事可能不是学生甲所为,那么你们说老师对学生甲的批评公平吗?有同学故意扔废纸,却让别人背黑锅,这对别人公平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这一课。”这节课完全打破了原先的教学设计,公平的观点被非常自然地引出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乐意接受你的观点和教育。
有人情味的课堂要求教师要充分投入并始终保持高度热情,以此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
五、课堂延伸增加“实践”味
实践性是思品课程的一个特征。 现有课程的设计和编排上,在每一课之后都设计了课外实践活动栏目,内容包括活动目的、活动建议、活动方案等。课外实践活动的功能在于通过学生深入社会生活,扩展和延伸教材,以活生生的生活素材教育和影响学生,增强德育的真实性和实效性。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一块内容形同虚设,有的教师只是布置一下,没有检查和落实;有的教师干脆不上,没有作为教学任务纳入教学范畴。主要原因就是考试中不会考,不考就不教,就不学。但是我们知道中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务渴望去了解,不再满足于课堂教学内容,渴望走向社会,了解当今社会生活实际。而在思品课程中增加课外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教材内容,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好这一栏目,把社会作为思品课教学的大课堂,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知识、受启迪,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时,要在方式方法上动脑筋,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在考评中从单一的个体评价向团队协作评价转变,从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考虑到校外活动的特殊性,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安排将活动与学校的德育活动有机整合,努力把学生从“学校的人”培养成“社会的人”。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科学素质
物理学知识无处不在,并且物理教学在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创新意识“火花”的引发等方面,更有其独到之处和特殊的地位。教师在认真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物理科技实践活动,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阔学生知识面,开发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我校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精简课时的基础上,腾出时间,大面积多种类型地开展科技活动课。下面仅就我校物理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1 物理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堂是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的最佳场所。物理是理论课,但要有工程意识,理论要紧密而巧妙地联系实际。这样,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才能深刻、更全面。而且,教师授课必须要有“含金量”, 注重课本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以提高课程的科学性、实用性,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利用较短时间把他们引到广阔的科技实践应用前景,他们才感到学的有用、脚踏实地、心里有底,他们不但会主动学好原理,还懂得应用到哪里和怎么应用,并且还有发挥的余地。这样他们所获得的知识是全面的,在某些场所就可能得到应用,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学好的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物理探究实验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探究实验教学较课堂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究与创新欲望。应选取合适的、需要探究的问题作为实验内容,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作为铺垫,设计问题时应充分渗透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利用学生的原有知识,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有所创新地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明确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环节,并在实验仪器的选取与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故障的排除及结论的得出等一系列环节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事实说明,开展探究实验活动能培养学生对证据、逻辑和科学见解提出疑问的习惯,促使他们产生创新的思维。
3 开展物理课外实验,拓展创新空间
除课堂实验教学外,开展物理课外实验,让学生到实验室去通过“动手”自主做实验,可有效拓展学生的创新空间。学生除可充分使用实验室内各种仪器进行实验外,还可设立“废料利用箱”,让学生把平时弃置的易拉罐、废胶管等收集起来,供同学们选用。这样做既可节省资源,又可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纸锅烧水”等。在物理实验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
4 开展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带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和科技性,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可以促使学生把动手与动脑、实践与探索、学习与创造、基础知识与科技信息密切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各方面能力。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保护学生发明的设想、设计,不轻率下断语,也不轻易打退票,而是和学生一道认真探讨,仔细研究,充分论证设想、设计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科技发明由寻找课题到设想到设计乃至制作成实物,往往是数、理、化、生各科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过程,也是生活知识和书本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在科技发明活动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让他们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校自从开展科技发明活动后,学生中出现“四多三活跃”:爱学习的多了,善动脑的多了,勤观察的多了,常动手的多了;课堂气氛活跃,课余生活活跃,兴趣小组活跃。
5 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撰写小论文,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有针对性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组织学生注意收集报刊杂志上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引导学生在家里定时收听收音机、收看电视里的科技节目,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并定期举办“初中物理报”专刊评比,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及写作能力。就某一社会问题让学生扮演决策者的角色,应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的方案,撰写小论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个人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6 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开阔眼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认真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举办科技讲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有条件时带领学生参观各种现代化设施,观看最新科技录像片等等,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某些科技成果和最新信息,可围绕课堂教学内容适当地扩充,通过录像、资料讲解,达到进行科技教育的目的。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技术,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应用,使学生意识到现代生活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抽样调查表明,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趣明显提高,关心现代科学技术信息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
7 组织社会调查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