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攻读硕士学位

攻读硕士学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攻读硕士学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攻读硕士学位

攻读硕士学位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

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质量问题事关社会对我国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培养制度的评价。提高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质量,课程设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针对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和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相应的对策,提出以下看法。

一、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的现状

自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3年3月17日下发《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至今已有四年,各培养单位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也有了很大的进展。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是核心,但由于教育部、国务院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并没有明文规定,只要求: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参照培养单位同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同时加强教育理论、技术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可根据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因此,各培养单位在课程设置时基本套用统招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方案,其主要特征是:课程设置较规范,课程门数和学分要求与统招研究生基本一样;课程口径较宽泛,有些培养单位甚至按一级学科来设置学位基础课程;研究生课程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度越来越紧密,应用性课程比例也较高。但由于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开展时间还不长,基础较弱,目前的课程设置还不能完全适应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当前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存在的突出问题

1.课程设置体系缺乏针对性不同培养层次、培养规格的研究生应当有不同的目标要求,但这种差异在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体系中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不少培养单位的课程设置不同程度地存在混乱现象。有的院校完全套用在校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体现不出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和统招研究生在培养方面应有的差异性;有的院校研究生课程中不少课程内容甚至与本科课程的重点有重复;部分专业课和基础课偏重知识灌输,而忽视对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高等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由于课程设置缺乏必要的优化设计,对有些必要的内容还存在遗漏的问题;加强教育技术的课程开设也不够。

2.课程设置具有随意性有些培养单位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并不完全取决于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而是视师资情况而定,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开什么课,有些应该开设的课程因为没有师资被取消,存在因人设课现象。也有部分培养单位视学生在校脱产学习时间而定,脱产学习时间长开设课程就多,存在因时设课现象。此外,在课程设置时不考虑专业和学科的结构体系。课程建设缺乏全面的、系统的规划。

3.不同学校相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内容大相径庭

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的权力在各培养单位,这种自有利于各培养单位利用自己学科优势和师资力量培养各有特色的人才。但由于各培养单位学科专业水平、师资条件、对专业理解不同及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的目标认识有区别等因素,出现了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的学校设置的课程大相径庭的情况,从而导致培养的人才在规格上缺乏基本的共性。如何在追求各自的课程特色与重点的同时,保持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课程的一定共性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4.课程体系缺乏先进性反映在课程内容的滞后、陈旧、重复。反映学科前沿的课程开设不够,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进展不能尽快反映到课程内容中。

二、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课程设置遵循的原则

1.设置的课程体系要体现科学性和合理性要适应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实际的需要;既要有公共的加深基础理论的课程,还要有学科交叉、拓宽知识面的课程。要从课程开设的种类与分布、课时、学分、上课形式、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合理的综合设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有必修的学位课,学位课中含有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不仅仅单纯从理论出发,而更应侧重应用。除了学位课以外,还应设置一些与现代要求相适应的应用性较强的选修课程。培养方案应强调必修学分而不是必修课程。课程设置应有一定可选择的弹性空间,以满足不同学员的工作和学习的需要。

2.设置课程内容要体现前沿性和综合性课程设置的前沿性首先是指专业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难点、重点以及尚存争议性的问题和研究发展的新动向;其次课程设置必须凸显课程的研究性、探索性;第三,前沿性还包括交叉性、边缘性及跨学科综合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为高等学校教师的创新提供保证。据此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专业课程内容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是本专业领域的重要信息,包括本领域的重要期刊、重要学术会议、本学科领域学术权威代表性文献等,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外能够获得更加深入和专业的阅读材料;

二是专业课程内容应该涉及本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热点,才有可能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三是本学科领域较新的知识和近期的研究成果;四是相关学科及教育教学技术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五是适应学科交叉、学习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3.设置课程体系要突出实用性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脱产学习的时间有限,应从实际出发设置课程,课程设置应有侧重,应扩充优质课程资源,培养一种能够指导教育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的教学框架。

4.考试或考核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明确考试目的不是为了检测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高等学校教师掌握基础理论及系统专门知识的程度,也不是为了修满学分而获得学位,更重要的是检测他们如何理解和把握本学科的理论和知识发展的前景,以及应用所学理论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要通过考核促进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研究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针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特点和培养目标,采取多种方法,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各种研究生的考试,避免单纯考试观点。

三、解决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问题的对策

笔者认为,解决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问题,首先需要提高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几年来我们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研究生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实际培养中存在重学位论文,轻课程学习的倾向。课程体系建设暂时落后于培养的需要,课程体系零乱、内容陈旧等问题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解决这一问题,前提是必须强化课程是关系培养质量关键环节的意识,切实把课程作为提高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具体到课程设置实践中,在加大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人力、物力、财力上投入的同时,制定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的规章制度,明确课程在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培养中的目的、地位、作用、运作方式及质量监控等事项并落实于实际培养工作中,使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纳入一个科学、规范和合理的轨道。

其次,建立课程建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保证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各培养单位应该成立专门的课程专家组,成员由高等教育专家和各专业学科领域内有影响的资深专家构成,由专家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在这个学科的研究经验,提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高校教师应该学习哪些课程,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达到什么样的培养目标,从而构建该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

参考文献:

[1]曹坤明.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6,(5)92-95.

[2]李海生.当前研究生课程设置问题简析[J].中国研究生,2005,(2)24-25.

攻读硕士学位范文第2篇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开始扩招,招生人数急剧增加,仅用短短几年时间,就完成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到大众化的转变。同时,也新增加了或合并形成一批综合性大学,促进了学科的融合交叉,优化了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环境[1]。我国实现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进程主要是“突进式”启动的,缺乏充分的资源准备,而且从办学软硬件设施及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来看也离大众化高等教育相距甚远[2]。在此进程中,过于强调指标、数量的意义,存在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就实现了大众化的偏见,忽视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丰富内涵。为了实现15%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这一指标,我国进行的大规模扩招就不免显得有点勉为其难、急功近利,更为严重的是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教育质量问题。当前,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特别是学位层次、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仍然不能适应知识创新和教育创新的需要,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比例严重偏低,离新时期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863”总体规划目标(即硕士、博士学位者占教师总数的比例,教学科研型高等学校80%,教学为主的本科高等学校60%,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30%)仍然有较大差距[3]。相对于其他学科,体育专业师资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在学历结构上与这一规划目标的差距更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是我国师资培训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任务。

2当前我国体育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的两种主要形式

学者斯泰西(1992)认为:“成功必须是对模式的发现,这些模式通过我们采取的行动出现,这些行动是为回应讨论我们认定的问题的议程发生了变化而采取的”[4]。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教育目标的不同,在职教育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实施方式。国外根据实施的主体不同将在职培训分为四种典型模式:高校本位模式、培训机构模式、学校本位模式、网络本位模式[5]。当前我国体育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主要有“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两种形式。

2.1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是以高等院校为培训中心的在职教育模式。实施教育的主体是各招生大学的体育学院(体育系),他们拥有对学员学籍的管理权限。一般来说,担任此教学工作的教师就是本高校体育学院(体育系)的专业教师,他们侧重于体育专业理论的教学,学习重点在于进行学科专业化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突出体育学科的专业化。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方案》中,明确指出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这种模式是一种学历培训模式,多以证书教育为主,参加在职研究生教育的体育界人士也多是为了取得高级的学位。这种模式中的授课教师是高校专业教师,他们长期工作的环境是在高校,并没有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学的实践经历,所以在培训过程中常常与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相脱离,从教学理念、思路和拟解决的教学实际问题上都没有深刻的自身认识。对于培养高水平的中小学体育师资来说,这种模式一直是存在着诸多弊端的。因此,我国政府以往在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政策制订与引导中,一直并未强化教师在职教育与大学之间的联系。长期以来,对于体育教师在职教育和培训课程的内容与结构被认为是大学和高校自身的事,国家几乎从来不做出有关的政策性要求。但是,随着近几年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上对高层次的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同时,随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深入,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需要进一步推行,广大学校特别是中小学的学校体育工作改革需要大量拥有新知识、新思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这对我国新体育课程方案能否顺利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体育教师的在职教育成为政府教育政策的一个核心内容,而主要面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再次重视。同时,为了弥补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中存在的弊端,保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政府加强了培训课程内容和结构的指导。2006年1月2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学位办[2006]5号),其中对于课程设置做出了严格规范。总的说来,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因其强大的师资阵容、规范化的教学方式和系统的教学内容为在职教师提供了证书教育,特别是对于中小学在职体育教师学位的提升以及文凭的获取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自2005年开始招生以来逐渐在我国的体育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

2.2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教育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教育模式的实施主体是各地方的师资培训中心,师资培训中心是我国地方教育当局实施教师在职教育的重要基地。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伴随着我国关于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由上而下”的全面推行,各地方教育当局管辖下的师资培训中心红极一时,为教师的在职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90年代末以来,随着各大学自限的提升,学校本位的教师培训模式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国家也有意弱化作为教师继续教育中间环节的各地方性师资培训中心,所以,这些作为教师专业化培训的机构虽然对于教师的在职教育仍然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显然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盛。由于各地具体情况的不同,其发挥的作用也有很大差别。就教师在职教育的数量而言,当前我国培训机构模式呈现的是削减的态势。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政府加大了校本培训的政策引导,学校的教育经费,包括教师培训经费主要由学校自己支配,在这样的状况下各学校当然更愿意自己承担本校教师的在职教育;二是我国进行的教育制度改革逐步让中央和学校两端管理机构的权利增多,地方教育当局权力弱化。

培训机构大多是由地方教育当局出面组织的,随着地方教育当局权力的弱化,培训机构模式自然也不断萎缩。以广东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招收高校体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招生录取情况为例:造成高校体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招生规模日渐萎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2005年开始实施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抢占了部分生源;二是通过3-4年的招生培养,大部分需要提升学历学位的高校青年教师通过入学考试,已经开始接受在职研究生教育;三是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日趋稳定,学校对于新引进教师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绝大部分教师本身已经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2006年国务院学位办对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单位的招生专业和招生人数做了更严格的限制,实行招生限额办法。除“高等教育学(国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外,每个单位限招15个学科、专业,每个学科、专业的招生人数不得超过20人。总的说来,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是教育部为了提高高校教师的学历、学位而采取的一项试行性研究生培养模式,这一政策试行的时间不会太长[6],这种模式的在职研究生教育的萎缩甚至取消是必然的。

图广东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招收体育专业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情况

高校体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实施主体是各地方高校师资培训交流中心,虽然教学工作大多也是由地方高等体育院校的专业教师担任,但是学员的学籍管理权限却不在这些院校。培训机构本位模式的教育宗旨是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它更侧重的是教师的职业技能,即教育者的职业化。

2006年3月31日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下发了《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教人[2003]3号),文件中指出开展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目的是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并确定工作的指导思想为: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在遵循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律的同时,为高等学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开辟途径,系统招生,规范培养,保证质量,为改善高等学校队伍结构和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同年的6月25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在《关于制订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教体艺司函[2003]29号)中,进一步提出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师德、现代教育观念、较高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大学体育骨干教师。高校体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在课程的设置方面以宽、新、实为原则,分为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要求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3我国体育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两种主要办学模式的对比

当前我国的体育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主要有“高校体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形式。它们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差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剖析阐述。

3.1从培养的具体要求上看

2003年开始的高教硕士招生是伴随着其他专业同时推出的,主要是为了解决高校公共课老师的学历问题,其培养目标是“大学公共体育课骨干教师”。从培养的具体要求上看,高教硕士不但要求掌握基础的体育专业理论还要求掌握教育学理论和学校体育学知识,要能够胜任大学学校体育教学研究工作。而2005年开始招收的体育硕士则是为了解决我国体育界人士学历知识层次偏低的问题,其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要求其具有系统的体育专业知识。

3.2从招生对象与条件以及入学考试的情况来看

高教硕士要求报考者是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的高等学校从事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在职教师,入学考试科目中教育学、学校体育学及包含外语、高等数学、语文、逻辑学四部分的“GCT”综合考试,充分体现了高教硕士教育性、知识全面性的培养思路。而体育硕士要求报考者一般具有学士学位即可,专科毕业后三年也可报考,但强调其必须拥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并达到一定的运动员等级标准,入学考试的考点在于体育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录取的时候,对于运动成绩和工作业绩突出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有特殊招生政策,可以给予降分录取,体现了体育硕士在培养思路上专业性、运动实践性的特点。

3.3在学制方面

两者的学习年限都在2-4年之间,但高教硕士要求最少有半年的全脱产学习。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充分体现了两者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在高教硕士的课程学习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体育硕士的课程学习重点则在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四个专业方向领域。对于学位论文的选题,高教硕士以研究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而体育硕士以研究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等体育工作中的现实问题为主。通过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答辩后,高教硕士将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体育硕士将获得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3.4从生源上看

高教硕士学员必须都是各高校的体育教师,而体育硕士的生源构成则呈多样化。高校老师仍是主要成员,占一半以上(58%),但选送学校已经滑向二级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地方院校等;中学占31%,提高中学体育老师学历层次已得到有关部门和教师自身的重视,并将成为我国体育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流;优秀运动员招生政策的实施也将大大拓宽生源渠道。表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6年~2008年体育硕士招生生源构成生源2006年2007年2008年合计所占百分比

4结论

1.在我国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学校规模不断快速扩大,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准备,大部分学校,特别是高校师资匮乏矛盾突出,随之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在校学生人数快速增长,高学历层次的体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课堂教学质量明显下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教育部和学位委员会在2003年推出高校“公共课”教师在职研究生教育,2005年开始推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开始大力发展体育专业的在职研究生教育。

攻读硕士学位范文第3篇

??读《态度决定高度》有感

“1989年,一位年轻人从中山大学毕业,应聘到万宝冰箱厂。工厂付给他令人眼红的400元月薪。但三个月后他放起了这份来之不易的?薪工作,离开单位去中科院攻读硕士学位。

朋友们总以为他获得硕士学位后,他会找到一个比万宝冰箱厂薪酬更高的工作,谁知三年后,他到了联想公司,得到的工资是300元,后来公司才给他涨到400元。

有朋友问他:‘你多读了3年书,和在万宝冰箱厂有什么差别?’他笑而不答。”

攻读硕士学位范文第4篇

硕士研究生又划分学术性硕士和专业性硕士,学术性硕士学制一般为3年,专业性硕士一般在2至3年。

硕士研究生,即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简称硕士生,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考上了硕士,读硕士等,正是指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是本科之后的深造学历,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该学科科研教学的能力。

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基础的独立的思考能力。硕士研究生正常毕业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以后授予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按学习方式划分,我国硕士研究生划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培养模式,2017年开始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来源:文章屋网 )

攻读硕士学位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考研热;成因;建议

随着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加,高校本科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仅仅拥有学士学位和本科学历的高校毕业生们已经不是职场竞争中的“天之骄子”了。高校本科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考验,有些甚至遭遇了“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考研热”出现了。高等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手段。在完成大学本科学习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实质上是追加人力资本投资的行为。所以,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视角分析“考研热”现象,有利于进一步理解“考研热”形成的原因,把握本科毕业生考研的动机。

1.“考研热”现状

1.1 报考人数

近几年,一方面,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不少本科毕业生在就业中屡屡碰壁;另一方面,研究生招生人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因此,选择考研的大学本科生的人数大幅增加,“考研热”应运而生。图1中显示了2004~2007年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情况。

资料来源:王丽.“考研热”的经济学解读[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7(4):20.

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就业压力普遍增大的影响,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由2008年的120万人增加到124.6万人,增幅达3.83%①。

1.2 考研动机

吉峰,孙俊才和李允荣(2005)对某医学院的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选择考研的理由是因为就业压力。薛深和周媛媛(2005)对江苏省内十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参与考研、取得硕士学位是为了能在就业中更具竞争优势。王小清和林荣华(2009)针对本科考研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的考研动机是为了在将来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根据徐漫欢和施秀剑(2010)对温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本科生开展的调查研究,获得更理想的工作是被调查者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

由此可见,参与考研、攻读硕士学位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是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获得理想的工作,实现自己的就业预期。

2.成因分析

2.1 本科教育的预期收益下降

一方面,高校扩招,为更多的人投资于本科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受教育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家庭愿意并有能力将本科教育作为对子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途径。因此,高校本科毕业生人数出现大幅提升,已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

但是,本科毕业生供给量的迅速提高,使其增长幅度超过了劳动力市场对本科毕业生需求的增长幅度。供给的增长超过需求的增长,不仅导致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而且本科毕业生就业的收入水平也相对下降。因此,由于劳动力市场中本科毕业生的供给量迅速攀升,本科毕业生的预期收入水平下降,即本科教育的预期投资收益下降。

接受高等教育不仅提高了本科毕业生自身的就业预期,而且也提高了其家长对子女的就业期望。所以,面对本科教育的预期投资收益下降,为了能够实现较高的就业预期,追加人力资本投资,获取硕士文凭,成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获得理想职位和收入的途径。

2.2 教育资助对追加人力资本投资的促进作用

受教育者个人负担的成本,也是影响其是否考研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家、家庭对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资助使得受教育者个人实际承担的成本下降。对于本科毕业后直接考研的学生来说,国家、家庭对其教育的资助,对其考研决策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如图2所示,图2(a)和图2(b)都表示通过追加教育投入的方式追加人力资本投资,并且延长的高等教育时间相同(T1),追加教育投资后的收益也相同(R1)。图2(a)中的成本线C1代表追加教育投资的成本全部由个人负担时的成本线,图2(b)中的成本线C2代表获得资助后的个人实际负担成本。由图可见,成本线C1代表了更高水平的投资成本,即使将高等教育时间延长到T1可以获得R1的收益,但收益不足以补偿成本,所以选择不追加人力资本投资显然是符合经济理性的。而获得资助后的成本线C2,由于个人负担成本相对降低,使得将高等教育时间延长到T1后的收益(R1)大于成本,所以追加人力资本投资对个人而言是有利的。

由以上理论分析可见,在能够获得教育资助的情况下,受教育者将更有可能选择追加人力资本投资。

目前,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家庭需要供养的孩子数量大幅降低。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有能力资助子女在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除了家庭的资助,国家对研究生也有相关的教育资助政策。因此,来自国家和家庭的教育资助促进了本科生做出追加人力资本投资的决定,从而选择考研。

3.建议

3.1 政府进一步促进本科毕业生就业,避免盲目“考研热”

在“考研热”的浪潮中,很多本科考生之所以选择考研,是因为现实的就业压力。“找到更好的工作”是大部分本科考生考研的主要动机。但是,随着硕士毕业生人数的增加,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硕士文凭也将不在是保证毕业生实现就业预期的“法宝”。所以,为暂缓就业压力而盲目考研,不仅不是一种理性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而且盲目的“考研热”将使硕士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也出现过剩,最终导致硕士教育的预期投资收益也下降。

所以,从长远来看,政府需逐步促进本科毕业生就业,努力实现本科毕业生的供需平衡,才是从根本上解决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避免盲目“考研热”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一方面,政府可以为本科毕业生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鼓励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增加就业机会,还可以开发和创造适合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

3.2 高校设置多样化的硕士培养方案

硕士教育既是提升专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科研能力和开发科研潜质的学业旅程。不同的人决定追加人力资本投资、攻读硕士学位的目的和目标是不同的。一部分人侧重于就业能力的提升,另一部分人则侧重于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所以,高校可以针对这两类不同的硕士研究生群体设置不同的培养计划。

对于就业导向的硕士研究生群体,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加应用性课程所占的比重;在考评中,可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权重。对于研究导向的硕士研究生群体,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加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课程所占的比重;在考评中,可以增加学术成绩所占的权重。

3.3 本科毕业生应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理性选择考研

本科毕业生应该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实际状况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不要一味坚持“非高薪不干,非大企业不干,非省会城市不去”的择业观念。因为,即使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但是随着硕士毕业生人数的增加,硕士教育的投资收益也会出现下降,理想与现实间依然会出现差距。所以,本科毕业生应该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实际供需状况,形成理性的就业预期,并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和学业生涯规划。

对于本科毕业生而言,不要因为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就丧失就业信心,而盲目参加考研。因为,通过硕士教育的形式追加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增加了教育投资的货币成本而且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追加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机会成本是巨大的。所以,本科毕业生要理性选择考研。攻读硕士学位是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学历层次的宝贵机会,是储备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千万不要将读研当成避免就业竞争的“避风港”。即使考上硕士研究生,如果不努力学习、增强专业技能,只是虚度光阴,那么毕业后即便拥有硕士文凭,在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依然难于获得理想的工作。要想实现自己的就业预期和职业理想,需要的是个人不懈的拼搏和努力,任何学历文凭都无法保证一个人的成功。而且,读研也绝不是实现就业理想的唯一途径。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本科毕业生在决定考研前,应该权衡各种职业和学业发展路径的利弊,进行理性的人力资本投资,避免盲目。

综上所述:本文从“考研热”的现实状况出发,以人力资本投资的视角对“考研热”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思考性建议。硕士研究生教育不仅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受教育者在本科教育后追加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本科毕业生应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的职业和学业规划,理性决策,避免盲目考研。

注释:

①姚新春.地方高师院校本科生“考研热”背景下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文教资料,2009(22):207.

参考文献:

[1]姚新春.地方高师院校本科生“考研热”背景下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文教资料,2009(22):207-208.

[2]王丽.“考研热”的经济学解读[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7(4):20-22.

[3]吉峰,孙俊才,李允荣.具有考研意向的大学生心理应激源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4):276-278.

[4]薛深,周媛媛.应届毕业生就业期望与考研的关系调查分析[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8(3):11-13.

[5]王小清,林荣华.影响大学生考研心态的因素探析[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11(4):

19-21.

[6]徐漫欢,施秀剑.护理本科生考研意向及考研认知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0,

24(7)上旬版:1715-1717.

[7]吕洁.高校学生考研动机及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7(4):79-82.

[8]傅恒杰,王自力,安素霞.制约地方高校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的因素分析[J].邢台学院学报,2009,24(4):73-75.

相关期刊更多

岷峨诗稿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外语测试与教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