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教室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职 电教室 执行能力
0 引言
迄今为止,许多研究者并没有把创新列为执行能力的一种职能,而只是将其与执行制度创立时社会科技发展水平相联系,尤其是在中职学校电教室管理当中,执行能力更只是一种制度的“复印”,并不常见有创新出现,更别说利用执行能力的创新来提高中职学校电教质量和效益。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大的资金投入,学校电教功能室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电教设备的数量也在适时的不断更新之中。硬件条件改善之后,软件方面即管理方面如何跟上就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目前中职电教管理大多存在着执行能力不够创新、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后等通病,直接影响了为学科教学服务的效果,甚至还影响到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的提升。在新形式下,面对多方面的竞争与挑战,我们要摆正自己的心态,理清自己的思路,勇于开拓与进取,努力打造出一个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新局面。适当的教学制度执行能力创新速率和教学手段的完美融合,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电教管理执行力创新职能及其表现,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1 执行能力的基本概念
执行能力通俗地解释就是“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具体地讲,执行能力,指的是贯彻管理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单位制度、规章转化成为效益和成果的关键手段。执行能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质量,完成任务的能力,对个人而言执行能力就是办事能力,对集体而言执行能力就是战斗力,对单位而言执行能力就是管理能力。
2 执行能力的创新在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任何一个方面的管理创新主要是在外部环境不断改善和自身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问题的解决办法。也有学者讲过,不断变化的需求和不断更新的技术为执行能力的创新提供了机会与空间。中职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学有所长,但是面对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管理水平与能力也要相应的提高,为此,管理手段就必须创新,执行能力就必须提高一个档次。要实现创新的唯一途径就是要在技术手段和制度管理两个方面做足工夫,而执行能力的创新则在这两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执行能力的创新归根到底是一个管理层面的问题,同时也是技术能力的体现问题。要将各种资源配置的效率发挥到最佳,同时降低创新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耗,就可以将执行能力的创新空间无限扩大,功效也会非常的明显。执行能力的创新最早开始于一些实验室和研究机构中进行,都是独立于具体的单位之外,现在我们将其应用到具体的学校教学功能室的管理当中,这本身就是管理上的一大创新与实践,再加之现代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整个创新的过程就是平行式、交互式相关交融,管理组织体系立体开发的过程,从而促进了教育教学管理的成功率,推动了学校整体管理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与进步。虽然,目前这类创新还只是在小范围内开展,并没有在各大教育机构中全面展开,但是,从实际的创新效果,特别是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两方面来看,成效还是有一定推广意义的。
3 中职学校电教室管理中制度执行存在的缺陷和薄弱环节
中职学校中的教育管理职能就是要保证学生能在学校的学习中充分掌握基本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持,同时也与企业特定的岗位需求想接轨。所以,目前许多国家的中职教育理念都有了更新,特别是将电教管理在内的教育管理的思想和方法纳入到教育管理理论系统中,为积极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虽然,中职教育的管理职能尤其是教育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还处于探索与改革的阶段,但是大多数电教室管理同行都对此有了统一的认识,就是教育管理如果不具有创新职能,仅是对已确定的秩序进行基本的维护,就是阻碍管理改革的最大的障碍,更会妨碍管理执行力的创新。
仔细分析当前中职学校电教室的管理实际情况,根据笔者多年的教育管理工作经验,认为电教室管理中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施教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偏失。电教管理是以电教老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合理有序地安排电教室与电教设备的借用、使用、例检、维护、管理等。这就是说,电教管理培训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在适当范围内以管代教,从管理中自我学习,提高管理与自我管理能力。有些中职院校偏离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忽视对中职生的职业道德和能力培养,弱化就业创业指导,而热衷于引导学生进一步入校深造,把职业教育引人升学教育的盲区。
(2)正面导向不够。一些教育者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的规律掌握不牢,对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养成的复杂性缺乏较系统的掌握和学习,使得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健康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表现出无可奈何甚至熟视无睹。
3.2 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刚柔相济的管理法则融合不够深入。对学生的自我约束潜能认识不深,只是简单地认为宽容等于放纵,以严管代教育,认为单纯地严格奖惩似乎就是对学生教育管理的最好“法宝”。(2)政策引导力度不大。教育管理工作仅处于对学生教育管理泛泛研究的范围,教育管理的实际协调、规划和宣传功能在运行中缺乏影响力、说明力,学校各部门在学生教育管理上难以形成合力。
3.3 教学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者缺乏责任。心电教中心作为学校重要的教学管理部门之一,校领导都极为重视电教中心的设置,亦十分关心电教中心的日常运作和管理;有少数电教管理员工却缺乏责任心,存在“浮、散、粗、虚”等多方面问题,忽略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只注重工作部署,不注重工作落实,更是拖拖拉拉,无所作为。
(2)决策执行者缺乏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学校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往往都能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决策出妥善电教中心管理方案,但在执行的过程当中,管理者或实际执行者却“自主地”渐渐降低标准,往后慢慢地“贴合自己实际的工作需要”偏离原定的管理目标,执行力度越来越小,成效不大,甚至造成管理失当的反效果。不能自觉地贯彻学校要求,而是各取所需,对自己有利的就好好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还有的爱找借口推卸责任,出现问题,多强调客观原因,唯独不善于在主观上查找原因。 转贴于
4 如何提高管理中执行力的创新
4.1 提高电教师资队伍的全面素质
4.1.1 强化电教工作人员思想道德素质
中职电教教师要端正自己的职业思想,要有献身电教事业的精神。首先只要电教教师把全部心血和感情投入到事业上,就可以化解教学上的新难题,也可以发展电化教育的基础。这就需要精心设计电化教案;全神贯注、细致周到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其次,中职电教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包括理论水平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要坚定心中的目标,要清醒的看到中职电化教育的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并不是无事可做,而是大用作为。
4.1.2 增强电教教师专业知识素质
一是要加强中职电化教育理论知识的强化学习。要想在电教教师的岗位发挥出色,一是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不仅要掌握好电教设备的优势和发展规律,还要及时掌握电教设备发展大环境的更新与变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电教设备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技术和自身教学管理相结合,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具有实际的意义。
二是要加强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还远远不够,管理水平能否和技术水平有机结合也非常的关键,因为管理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技术水平的发挥,最终影响到电化教育的整体质量,影响到电化教育的实际教学功效。另外,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者应该鼓励电教老师多参与先进电教技术的学习和操作能力培训,通过不同层面的学习,可以帮助电教管理员开拓视野,找出自身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最终努力改进,将成果有效的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不但学以致用,还可以充分提高课程的学习效果。这样才能最终在促进学校电教管理水平的提高与电教管理规范化、现代化方面发挥卓有成效的作用。
4.1.3 加强与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师对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的应变与处理能力。
电教管理常见问题:(1)课室多媒体网络电视系统软、硬件的故障与损坏;(2)校内网、校外网的病毒入侵、服务器损害等突发问题;(3)学校校内外与课室里的监控视频的故障问题;(4)校院网站信息的安全监督;(5)各科室计算机与多功能多媒体设备系统的软硬件的故障。
4.2 进一步提升电教室管理者的执行能力
中职学校中的电教工作繁而杂,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到井然有序却一点也不简单。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电教室管理者,笔者认为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执行能力以完成电教中心管理工作。
一是要具备参与决策计划的能力。它要求电教室管理人员能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市场行情,掌握信息动态,分析、综合、判断并抓住事物的实质,为领导制定科学的决策和计划提供详尽的信息资料并提出合理建议和有效方案等。二是要具备积极组织协调的能力。中职学校中电教管理系统规模都较小,功能也大同小异,主要是管理者和使用者之间以及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为此,电教管理者首先应该从如何发挥电教系统最大功效的角度出发,如何将电教系统更好的为所教授课程内容服务,将各种资源合理的搭配并积极协调其中的各种关系,努力将电教工作发挥到最佳状态。三是要提升自身专业指导能力。由于电教室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当中有部分对电化教育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导致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无法对学科教师的疑问给出满意的答复,无法帮助学科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设计分析的工作。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电教室管理人员要不断(下转第220页)(上接第177页)提升自身专业指导能力,协助学科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四是要具有勇于创新的意识与能力。电化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每天都在不断的更新当中,每发展一步,应该说也是创新的进程。中职电教管理人员要具有勇于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在技术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勇于开拓进取,勇于尝鲜,要积极主动去吸收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促进教育理念与先进科技手段之间的衔接。
电教室管理人员不仅仅是学校电教室的负责教师,还包括各班级的电教管理员(学生);这些学生主要负责日常各班级电教设备使用、简易的维护等工作。电教管理教师有必要让学生明白电教制度的重要性,电教设备的使用对正常教学的促进作用。电教中心负责人亦应当对这些学生进行定期培训,介绍学校相关的管理制度,讲解常用电教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方法,教授先进的办公软件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的操作技巧,使学生掌握足够的相关知识后配合学科教师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电教中心负责人也应当鼓励学生对电教中心的管理说想法提意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比赛或多媒体设备软硬件维护竞赛,提高学生管理和自我管理能力。
中职院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素质育人,素质教育是各部门制定工作计划的依据,作为学校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功能组成部分—电教室,工作的重点就是要服从学校的大局安排,一切为教育教学服务,一切为广大教师与学生服务,只有具有这样的服务意识才能更好地推动中职学校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戈特利布·冈特恩.创造性领导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3]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理;现状;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investment by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also in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ur city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ntensified construction, municipal engineering scale city is also more and more big,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is related to the broad masses of the public interest and safety of life and property. Therefore, the strengthening of municipal management be imperative. This article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for the corresponding, and the quality, cost and schedule control is analyzed in detail.
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9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市政工程的基础地位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重要,近些年来,我国加大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市政工程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在市政工程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现今市政工程在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着缺陷。往往为了一味的追求工期而忽视了质量,没有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或对强制性标准理解不透彻从而导致执行力度较差。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资料与工程进度不同步,表格没有统一,后补资料甚至出现虚假资料。而且现在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有些建筑企业搞内部项目承包制,项目部只给公司交管理费,这种类似转包挂靠的行为削弱了企业对项目部的质量管理,极易导致质量低劣的情况出现,极易导致工程项目设计上的功能不全或其他缺陷和施工质量隐患,造成工程质量内在品质的降低,运行后出现大量的质量问题。另外,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和结构调整,原来的许多分包企业逐步成长为总包企业,这些新兴的总包企业往往在分包工程的质量管理控制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上没有尽到总包单位应尽的责任,是整个工程管理的薄弱环节。
二、改善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1、加强市政附属工程施工
主体市政工程质量控制固然重要,附属工程同样不容忽视,要想打造市政精品工程,就要在细化附属工程方面下工夫。针对质量和安全通病和容易忽视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技术处理措施,提高附属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以达到市政工程整体性、协调性和实用性之目标。
2、对易发事故重点监测控制
对于一些易发事故点,如高压电线和煤气管线地段,施工单位应该格外注意,要根据不同地段,有针对性地制定施工措施和意外事故发生后的应急预案,以确保沟槽和基坑施工安全。隧道工程、桥梁工程和地下通道工程施工,施工条件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企业就以高空安全作业和吊、安装运输安全,以及机械操作和桩基础施工安全为自控重点。施工企业对待这些工程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方案,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双丰收。
3、严控监理机制
首先,工程监理要本着透明制度,监理单位要有明确的健全工程质量监督的告知制度,变事后处罚模式为事先的服务模式,有机结合服务和执法。监督运行体制要坚持“事物监督”与“行为监督”相结合原则,监督范围不止局限在单一实物,而是要渗透到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目前的监督方式多采用定期日常监督,应增加随机检查的次数和频率。政府和职能部门必须指派专人负责,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无人问津,多头管理,无处问责的尴尬局面。由于市政工程是一项涉及专业知识面广的综合性工程,其质量监理是一项难度大、项目多、任务重的监理工作,而一般的专业人员只精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很难胜任市政工程的监理工作,所以要加强培训,培养知识技能全面的监理人才。
三、实施工程全过程质量管理
1、设计过程
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在这一阶段,一定要做到耐心细致,把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周全,对设计图中不便于施工的地方尽早提出修改意见,制定出详尽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便于下一阶段施工过程的进行。
2、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是工程质量形成的基础,也是质量管理的基本环节。施工过程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工程的质量,建立一个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工程和优质工程的管理系统。这一阶段要做好以下工作:组织好质量检验工作,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施工工序的质量评定和最终质量评定工作;科学组织、严格管理、文明施工;组织好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控制,建立管理点。
四、做好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主要的环节,是施工项目按照合同工期顺利完成的有力保证,是企业信誉、竞争力、履约能力的有力体现。
一是加快开工前准备,一旦中标,项目部人员和工人立即进场,以最快的速度组织材料设备进场,搭设临建、布置临时用水用电线路,做好测量定位等工作,建立各类台帐,做好管理准备工作,将开工前的准备时间压缩到最短;二是竣工收尾阶段加大管理协调力度,采取强有力措施,防止因各分项工程同时施工可能发生的混乱,使各项工序积极有序地进行。过程中科学安排各工序和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作业计划,以总进度为大纲安排好月、旬、日施工作业计划和主要工期控制点,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安排劳力、材料设备进场计划,科学的组织好各工种的配合,实现分段并进、平等流水、立体交叉做,以创造更多的作业面,投入更多劳力加快施工进度,做到宏观控制好、微观调整活,各关键工期控制点均在控制期内完成;同时加大协调力度,确保各施工方按计划有序的进行施工,做到各负其责,确保政令畅通,协调有力,确保各分项工程按施工进度计划组织施工。
五、加强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中的核心内容,是增加企业利润,扩大企业资金积累最主要的途径。
在成本管理方面,现场管理人员应责任明确,实行归口管理,管好项目控制投入,降低消耗,提高工效,将安全、质量、进度、成本四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管理,并根据成本管理的目标与劳务施工队伍签订劳务施工合同,明确责任与目标,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降低成本的技术组织措施,深入挖掘各分项工程中存在的降低成本利润点,降低成本。
其次项目部应分期搞好“三算”: 开工前搞好预算,以便对盈亏作出预测;在施工中搞好阶段结算和内部承包结算,确保收入兑现;竣工后抓好施工项目成本竣工结算。
工程项目管理的总目标是使项目的投资、工期、质量的目标按预期计划实施,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在限定的资源(如资金、劳动力、设备材料等)条件下,以尽可能快的进度,尽可能低的费用(成本或投资),满足项目的功能、质量、要求,圆满完成项目任务。
六、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推行目标管理
1、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这是开展质量活动基础和着眼点,是企业质量管理重大的改变,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质量管理。首先,应当尽量把每个员工放到他适合的位置上,培养他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只有激发每个员工的能动性,才能发挥人的创造性。其次通过激励参与,能形成员工的认知感和归属感。满足自身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体会到被社会和企业尊重与被需要,从而激发人员在工作中的最原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时候,宁愿少赚到钱,每天工作舒心。就是这个道理。最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要有机的结合起来,给予奖金、涨工资、发放物品等物质激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精神的激励能产生更持续更长久的作用。
2、推行目标管理
项目经理应该通过确立质量目标对各控制质量部门加以管理,当公司和项目部确定了质量管理目标后,就要对其进行有机的分解,转化成各控制质量职能部门和各级质量负责人的分目标,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加以统计、总结、改正和奖惩。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质量的体系认证公司层目标由由公司主要领导组织完成;质量策划、方针等目标由公司质量管理部门组织制定;项目部实现质量目标由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制定;目标的制定应与每位员工的应有成果相联系。由高向低进行目标分解和自低向高的目标期望相结合,使目标管理的建立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把全员吸引到制定目标管理中来。
一、负责组织贯彻执行上级有关设备管理、使用与维修工作的方针、政策,监督检查处室设备维修、维护保养制度的执行情况。
二、负责建立机动设备预修计划、长远修理计划,组织设备维护状态的检查与评比工作。
三、组织各教学点正确使用与维护保养设备,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完好率,做好有关设备完好和事故的统计报表工作。
四、负责对全校各教学点进行机动设备维护、使用和管理方面的业务指导,并定期组织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
五、参与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参与拟订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规划和大修理计划,提请各级领导审议讨论。
六、积累与分析有关机动设备维修工作的各项原始记录,研究设备维修规律,协助制定和修订出适时的规章制度。
七、做好全校机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检测设备的质量,督促在用设备按时、按质维护,延长机动设备的使用寿命。
八、认真负责抓好仪器设备的到货验收,认真办理填写验收单等固产入账手续,对进口仪器设备和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验收,要做好验收前所有准备工作,保证验收按计划,按要求进行,确保验收工作及时完成。
九、认真办好订货合同的催交工作,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好商检、拒收、调换、索赔等工作,保障和维护学校的利益。
十. 执行校《仪器、设备报废处理管理规定》,严格履行仪器、设备报废的申报和审批手续;认真做好仪器设备报废的鉴定及处理工作。
十一. 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实施办法; 核算公司固定资产,计算总资产、提取固定资产折旧、预提修理费用;
十二.参与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与报废;
十三.分析固定资产的使用效果。
十四. 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思想素质和管理水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基层服务的思想。
十五. 完成处、室交办的其它工作。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掌握固定资产的构成与使用情况,确保学校财产不受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固定资产管理。
三.责任人:
财务部制定此制度并颁布执行。
四.内容
1.为了更好的利用固定资产,实行固定资产归口管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维修与保养,建立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范,按照集中领导、归口管理的原则以固定资产的类别确定分工管理如下:
1.1财务部作为固定资产的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明细帐卡。
1.2中心电教室仪器设备全部由电教室归口管理.
1.3.电教室负责生产各教学点设备的购建、安装、修理和使用管理。
1.4 学校仪器仪表设备应由教育技术中心归口管理。
2 主管部门的职责
2.1随时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
2.2负责监督配合使用单位做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确保设备完好提高利用率,并定期组织设备的清点,保证帐、号、物三相符。
2.3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搞好固定资产的分类,统一编号,建立固定资产档案,登记帐、编号,负责办理验收、调拨、报废、封存、启用等事项。
2.4根据使用部门的使用情况,组织编制设备大中修维修计划,按期编报设备更新计划。
2.5严肃财经纪律,对违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擅自赠送、变卖、拆除固定资产的行为和破坏固定资产的现象。
3 使用部门职责
3.1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负责本单位的设备管理工作,应设置专职或兼职的设备管理员,各教学点设置专门设备管理员,每台设备要明确使用、保管、维护的责任者。
3.2 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备的完好、清洁、和安全使用。
3.3 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帐,固定资产的领用、调出、报废必须经主管部门及中心主任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动、报废,更不能自行外借和变卖。
3.4 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定期组织固定资产的盘点,做到帐、编号、物三相符。
4 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领用
4.1 由于教学、科研需要,各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必须提前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经中心及设备处批准后,由相关部门负责购置。
4.2购设备进校后,由相关单位开箱检查、验收,设备安装完毕后填“设备使用单”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根据“设备使用单”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并通知使用单位。
5固定资产的调拨与转移
5.1 凡列入学校的固定资产未经学校主管领导和中心主任,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调拔、转移、借出和出售。
5.1 .1 学校内部设备的调拨与转移,必须通过主管部门办理资产转移手续,同时由调出、调入单位的双方领导及经办人签字后,由财务部门办理转帐手续, 并通知相关的会计进行帐、编号交接。
5.2 学校对外的设备调拨和转移一般实行有偿价调拨方式, 设备主管部门根据设备的使用年限、折余价值、新旧程度按质论价,原则上调出设备的价值不得低于设备的折余价值, 对外处理设备必须由主管部门提出处理价值,报中心主任签字方可处理,办理有关财务手续。
5.3 未经主管部门同意,各使用部门无权办理设备转移及处理,一经发现,将追究部门及经办人的责任。
6 固定资产的报废与封存
6.1 学校的固定资产报废处理时,须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填写设备报废单。经相关领导批复后,办理报废相关手续。
6.2 凡符合下列条件可申请报废:
6.2.1 超过使用年限,主要结构陈旧,精度低劣、工作效率低,耗能高,而且不能改造利用的。
6.2.2 不能动迁的设备,因教室改造或教室布置改变必须拆除的。
6.2.3 腐蚀严重无法修复或继续使用要发生危险的。
6.2.4 绝缘老化,磁路失效,性能低劣无修复价值的。
6.2.5 因事故或其他自然灾害,使设备遭受损坏无修复价值的。
6.3 凡经批准报废的固定资产不能继续在教学一线上使用,主管部门与使用部门要及时处理。 处理后的固定资产由主管部门和使用部门一起办理固定资产的注销手续, 对外处理报废固定资产时由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中心主任批准,变价收入上交财务部。
6.4 凡停用三个月以上的固定资产由使用部门封存、保管。
6.5闲置设备和封存设备启封后,由使用部门填写启封单,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使用。
7.固定资产的清查
7.1 为了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各部门必须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清查、盘点,以掌握固定资产的实有数量,查明有无丢失、 毁损或未列入帐的固定资产,保证账实相符。在清查时发现固定资产毁损和盘盈、盘亏,要查明原因,由责任部门写出书面情况,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报知中心主任,待批复后,作相应的帐务处理。
固定资产管理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合理调配、提高效益、
[关键词]教师满意点;学院绩效点;民办高校;薪酬管理
[DOI]10.13939/ki.zgsc.2017.09.243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建设发展显得更加重要,为了更好地发挥民办高校的作用,为我国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学校管理者必须综合考量影响学校管理的各种因素,充分分析教师的需求,以此作为学校管理的依据,制定更加科学、合理,并具有可行性的绩效和薪酬管理制度。
1 研究对象
以14所民办高校专业教师为调查研究对象,力求获得最具代表性的调查结果。本次问卷发放2519份,回收有效问卷2287份,有效回收率为91%。
2 研究目的
民办高校专业教师,是一个特殊性群体,工作岗位对教师的专业性、综合能力要求很高。专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强度,由于专业教师是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的基石,在学校管理制度中针对这部分专业教师的薪酬管理设置还不够完善,一部分教师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不高,了解这部分教师的实际工作满意点,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够为教师提供合适的工作空间与环境。
3 调查结果
3.1 影响民办高校专业教师满意点的因素
从回收的有效问卷总体情况来看,目前影响民办高校专业教师的工作满意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3.1.1 薪酬待遇
综合分析,薪酬待遇因素是影响教师满意点的关键因素。薪酬待遇包括工资、津贴、奖金以及住房、学校薪酬体系等众多方面。一方面,教师的衣食住行,都属于生活的基本保障。这些都是一个人对生活的最低需求,在此基础上,教师会有更高的需求,而满足了这些更高的需求,才能够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校管理来说,薪酬待遇就是满足教师更高追求、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最有效手段。薪酬体系的构建要依据科学、合理、公平的原则,通过构建科学、完善、公平的薪酬体系,达到激励教师不断进取,主动为学校做贡献的目的。
3.1.2 学院绩效
除了薪酬待遇之外,学院绩效也是影响教师满意点的决定性因素,绩效考核与工作压力、满意度之间有直接联系。学校绩效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一旦教师绩效分配与自身的工作劳动投入不成正比,那么就会丧失工作的动力,形成工作倦怠心理,降低工作的满意点。
3.1.3 晋升进修
进修机会是教师实现自身继续教育,不断完善自身专业修养,获得更高职位,以及薪金报酬的主要手段。从高校角度分析,教师在学校的晋升机会还是有限的,一般都是以职称评定来实现的,而进行职称的目的,无非是希望待遇、薪酬方面能够更好一些。
3.1.4 同事关系
同事关系是影响教师工作环境的主要因素,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会很高,同时也会表现出较强的工作意愿以及满足感。在高校教学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同事之间的竞争增加,竞争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同事关系,进而造成教师满意点下降。
3.1.5 学术氛围
高校教师除了基本教育工作之外,还需要进行很多学术研究工作,因此需要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良好的学术环境能够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进而获得良好的科研成果,所以学术氛围是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要素之一。
3.1.6 领导与管理
人的行为受思想指导,不同的人其思维方式也不同,学校领导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其管理方式受其思维支配,不同领导,管理方式不同,也会影响学校的组织气氛,以及教师行为。从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些教师对学校、工作上的意见,缺乏表达的机会,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得不到重视,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影响了满意点的增长。
3.2 关键性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专业教师对当前该校工作满意点的因素统计分析总结,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影响专业教师工作满意点的因素中,薪酬待遇与学校绩效的不满意比重最大。也就是说,大部分教师都认为自己的劳动付出与所得不匹配。
4 构建基于教师满意点和学院绩效点融合的民办高校薪酬管理制度
4.1 合理设置绩效薪酬结构,平衡好稳定与激励的关系
民办高职高专专业属于实践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这类专业的教师薪酬绩效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联系更加紧密。从目前民办高职高专专业的整体来看,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是专业教师的三大职能,因此,学校在制定绩效管理机制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师满意点因素,以及专业特点制定内容,确保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以及学术研究工作中。我国现阶段施行的是“定岗定编”的薪酬分配管理机制,根据高职高专专业的特点,其所获得薪酬待遇以及绩效报酬应该相对高一些,在教师的薪资结构中,学校要划分好固定部分与可变性部分的比重,同时学校还需要结合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自身的情况进行绩效薪酬的制定。可以将研究成果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机制背景,能够无形中起到鼓励教师开展研究项目,同时还能够达到激励教师,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目的。
4.2 实施“宽带薪酬”,拓宽绩效薪酬激励的模式
所谓“宽带薪酬”,就是改变过去等级层次的垂直薪酬结构,而是采用扁平的,跨度小的薪资结构,这种薪酬结构既保障了不同专业教师薪酬、绩效之间的差异性,也能够平衡大跨度薪酬差异所造成的不合理问题。但是,总w来说,这种绩效激励模式缺乏一定的竞争力,针对这个问题,高校可以通过调整薪资结构进行绩效组成,建立弹性管理构架,强化工作过程管理、学术职业的吸引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构建更具激励效果的薪酬管理机制。通过设立学校内部优秀专业教师奖、科研新秀奖等多种方式,拓展教师自我实现的平台,同时在职称评定方面,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关键岗位,提高有效待遇,提升教学与人才培养在绩效评价中的权重。另外,针对个人绩效薪酬的问题,要向团队式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机制过渡,要以参与者的实际共享以及研究成果为依据,尊重每一位参与者,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集体包干式考评,对创新团队薪酬与津贴进行一定的补贴,体现个人薪酬与团队薪酬的整合,提高团队合作的共同收益。在上述基础上,对绩效薪酬进行分解,包括基础性绩效薪酬、奖励性绩效薪酬以及特殊薪酬等方面,改革后的绩效、薪酬管理机制,应该更具灵活性与稳定性,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
4.3 考虑个体特性,做好教学科研的分配平衡
高校教师作为高层次人才群体,有着强烈的自我价值追求与职业发展期待。作为独特的群体,高校教师有着多层面的追求,其职业满意度的组织因素不是薪酬福利,而主要是学术工作的自主性与激励性等。与此同时,不同的教师因为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对自身的定位是不同的,因而对自我实现需求维度也存在着差异。就同一个体而言,因人的知识生产和创新能力受生命周期的影响较大,特定的年龄阶段是其科研创新的高峰期,科研产出会较多。高峰期过后,虽然学术成果创造力可能有所下降,但既有的学术影响和学术地位仍会给学校带来相应的收益。这种个体性差异也是绩效薪酬制度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方面,在绩效薪酬的制度设计中,要合理设置分配权重,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来完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其潜在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大的发挥和运用,以保证办学目标的实现。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量相对来说要大一些,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中应更多地加强对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评价,但也要使高水平的教师保证足够的时间投入教学工作。而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而言,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中应更多地加强对教学工作、专业技能的评价,但也要激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
另一方面,随着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化,要结合不同教师群体的特点,将教师岗位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类别,制定系统化、精细化的教师岗位评价及管理制度,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差异化、多元化的薪资体系。为了优化人力资源的结构,一些重点大学已经开始了先行先试的探索。就目前来说,主要存在的分类模式有:两分法,如厦门大学分为教学为主型和教学科研并重型;三分法,如西安交通大学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五分法,浙江大学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型、团队科研/教学型。虽然不同的模式都尚处在探索阶段,但实行教师分类管理模式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管理效能,深化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客观要求,是实现高校和教师利益双赢的必然选择。
5 结 论
在研究专业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过程中,发现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很多,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两点就是薪酬待遇与学院绩效。由于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在教师的薪酬绩效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很多教师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获是不对等的,工作积极性、工作热情都比较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该结合本文分析的结果,积极完善和创新薪酬绩效管理机制。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站”,民办高校在国家建设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作为学校主要的人力资源,必须为其提供公平、公正、合理的绩效评价与奖励,合理制定薪酬待遇,这样才能够使教师获得工作成就感、自信心以及动力。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民办高校的相关管理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毕妍,蔡永红,王莉.教师薪酬满意及其对教师绩效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15(18).
[2]蔡永红,梅恩.美国中小学教绩效工资改革的沿革、特点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2(8).
[3]徐艳丽,龚雪.高校教师现有薪酬满意度的实证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11(10).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
为使“农远”工作扎实开展,我校成立了以一把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村完小校长为组员的远教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下设“农远”办公室,成立了“技术指导”、“管理维护”、“培训应用”三个工作小组,具体谋划与落实各项“农远”工作。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要召开农远工作会议,校长每次会议均亲自参加并作重要指导。
二、加大投入,服务教学
为了让全校师生都能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丰富资源,促进各校之间的网络交流,学校自筹资金1.5万元将10M的光纤入户,依次接入到各行政办公室、学科教研室、专用教室,建成了校园局域网,形成了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的网络,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为了鼓励广大教师使用远教设备与资源,我校每年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远教活动,学校对参加人员都给予了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教师农远作品在县级以上获奖的,学校为其报销参评费。学校重视在农远工程上的投入,每年在这方面的支出都占公用经费的近20%,近两年更是投入了20多万元,超过公用经费支出的30%。
三、建章立制,严格管理
农远设备和资源的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繁琐的工作,关系到农远工程能否最大限度发挥效益。我校在近几年的实践摸索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1.制度保障
我们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了《计算机教室使用与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使用与管理制度》、《演播室使用与管理制度》、《远教运用检查考评制度》《卫星接收点管理制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设备管理制度》、《资源下载和软件装入监管制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使用登记制度》等有关制度,对农远设备进行了科学而有效的管理。
2.安全管理
为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孔繁波、纪晓朋及学校后勤领导、电工先后几次对电路进行了改造,把防雷、防盗、防损、防尘工作落实到人。为了加强计算机教室和公开多媒体教室的安全使用,做到了定人定机定位。开始一个月,信息员负责接收、整理、刻制光盘。学校有专人负责考核教师每周利用电教室上课的情况以及上课后的记载与反思情况,并将其纳入教师月工作量化考核中。学生利用空暇时间到机房查阅接收资源平台中下载的“少年文化”课外知识。每学期末,都要全面检查远教设备,清点设备与软件光盘,保证设备不缺失。
3.设备维护
我校农远设备使用率高,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我们首先发挥学有专长的孔繁波、纪小朋老师来做好设备维护工作,技术上紧紧依靠他们,做到小问题不出校。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本身担负着比较繁重的教学任务,设备的维修都是利用课余及周末时间完成的,而且不计报酬,始终为农远工程默默奉献着。
4.资源管理
实施农远工程的核心是应用,我校分科目、分年级建立了资源厍,将下载资源和教师新开发的资源分门别类保存,并列出目录,利用校园局域网,让教师轻松就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为了实现资源共享,我校将光盘刻录任务落实给孔繁波、纪小朋老师,既节约了人力资源,又为学校节约了大量资金,有力地促进了模式一和模式二学校卫星教学资源和光盘教学资源的共享。
四、重视应用,凸显效益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农远设备“宁可用坏,不可摆坏”,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加大力度提高设备和资源的使用率。
1.加强培训
我校重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先后派出五人次参加省级技术骨干培训,一百余人次参加了市级技术培训。针对农村教师计算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培训。学校利用每周三的业务学习时间,进行实践性的培训。在实践中坚持做到“四结合”,即:技能与课改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竞赛展示相结合,现代技术与学科课程相结合,同时还制定出了三阶梯培训方案。
第一阶段培训重点教会怎样在教学中使用模式二的各项设备,怎样利用系统资源平台进行寻找或下载教学资源,怎样在教学中接收并使用空中课堂,怎样利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实用的教学幻灯片,旨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能用模式二。
第二阶段培训主要教会教师用Flash等软件自制出好的课件,使教师多媒体教学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第三阶段培训主要是提高教师进行“计算机教学和课程资源的整合”的能力和水平,科学的利用计算机辅助我们的课堂教学。
2.服务教学
我校积极贯彻落实市有关政策,同时结合本校实际,制订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鼓励和鞭策教师积极应用农远设备与资源。凡公开课、观摩课、教学新秀选拔课等,都要求必须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由于农远资源特殊的优势与魅力所在,我校教师争相使用,有时出现几位教师同时要求到多媒体教室上课的局面。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我们采取了远教课表预约制度,以保证远程教育教学有序开展。
3. 整合资源
对于这些丰富的大量的课程资源,我们做了精心的管理,储存。 由于计算机硬盘的空间有限,我们先后购置了40G、80G、160G的硬盘和VCD、DVD光盘,还安装了DVD刻录机,保障了信息的存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不方便教师使用,为此,专业技术人员依据学校教学计划实际进行再次的筛选,建成了适合自己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的各学科研究性学习平台,教师称其为“资源超市”,教师在学科整合系统资源平台的超市里进行学习、备课,使用十分方便。对于资源管理还要及时更新,及时将用过的资源刻录成DND、VCD光盘存储,可供以后查找备用。
4.科研驱动
吉林省电教馆在与“农远”试点校开展“面对面示范性培训”与“一对一辐射性指导”的“双教一课”应用研究的试点工作。其目的是运用教育科研,对农村中小学的教与学终端,发挥直接性的辐射作用,从而做一种研究层面上实践性的尝试。近三年多来, 学校以“走进农远、携手前行、共享资源、均衡发展”为指导方针,重点抓了“双教一课”应用的研究。
5.网上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