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典伤感日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准确示范,落实识字与写字教学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艺术的共同财富。新课标提倡,在语文教学中每节课要让学生写字十分钟。目前,小学生不漂亮的字比比皆是,字不漂亮的教师也大有人在。老师的示范书写有欠高度,于是,信息教学帮了一大忙。
在江苏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课堂中,他在互动环节时,就用粉笔工工整整把自己的姓――“薛”字写在黑板,可是学生记不住。于是他让课件出示笔画示范,动态呈现,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起笔和落笔的位置,在横中线与竖中线上的笔画定位,垂露竖还是悬针竖,字如何八分满等,动画示范,形象生动,让学生很快掌握方法,在书空或提笔练时都兴致勃勃。
在课堂上,老师学法迁移,利用信息教学很快完成了随文识字中的生字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并且课堂检测学生过关率高。
反思平时教学,尤其低年级的生字教学,课件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弥补教师书写不美观的遗憾,准确示范,动态辅助,学习效果好。从而让学生读准生字,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学会书写等,扎扎实实落实语文教学的识字与写字教学。
二、创设情境,突破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注意时间短等特点,利用信息教学创设情境,从图片、视频、声音、文字等入手,动态呈现,内容丰富,激发兴趣,有效地辅助语文教学导入新课或者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林莘老师讲授的《花钟》一文里,她利用课件,突破时间与地域,把世界各地有特色的“花钟”搬在课件里,容量大。更让学生惊讶,原来花是这么美,红如火,黄如金,白如雪,粉如霞,五颜六色。而且姿态不一,有的一枝独秀,亭亭玉立;有的三五成群,窃窃私语;有的像烟花一样在绚丽地绽放……课件形象直观,亮丽新奇,将孩子们的身心带入了绚丽多彩的“花钟”世界里,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容易懂得“因为光照的需求不一样,花儿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开花,从而被聪明的科学家发现了,做成花钟”这个科学道理。
教师依据教材,借助丰富的网上资源,收集资料,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探索的学习环境,获取新知,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巧用信息,提高语言文字的感悟与写作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宗旨在于提高学生对文本语言文字的阅读感悟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提倡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以课文为载体,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为达这一宗旨,大师们都巧妙运用课件的音乐、图片等信息技术,恰当地深化语言文字感染力,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开发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观摩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去年的树》,发现他善于利用音乐渲染,能让读者在最平淡的文字里,感悟到最深厚的感情,信息辅助为文本诵读增添了不可言传的魅力。
王老师在伤感的音乐中,讲述了一个凄美的故事。鸟儿与树有个春天的约定――冬天过去后,鸟儿会飞回来,重新唱歌给树听;在惊讶与心急如焚的音乐中,鸟儿向树根和门先生焦急地问――她的好朋友“树”去哪里了;在痛苦近乎绝望的音乐中,鸟儿终于找到了快燃烧完的火柴和正跳跃的灯火,她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伤感地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给树听……
整节课,师生与观众都笼罩在一种淡淡的伤感的音乐情境里,王老师一咏三叹,反复回环,巧妙地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伴奏到文本中引读、轮读,默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领会文章的内容,表达语言文字的独特感悟,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根据学情、教材特点和教学需要,用信息辅助阅读教学的课堂魅力,令人回味无穷。
作文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利用信息教学,大师们有的把“看图作文”变成一个个单幅图片,让学生说话与写话训练;有的播放动画图片或视频片断,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场景或情境写作;也有的搜集网络下水文,点燃学生创作的欲望;还有的利用展示台,加强学生习作的点评与修改。信息教学促进了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了写作教学的实效。
总之,语文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整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它培养了学生口头与写作的表达能力,训练了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现,在运用中创造,提升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四、适用信息,搭建语文课外平台
语文是门开放的学科,生活是她的外延,利用信息搭建语文课外学习平台,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大部分有可以上网的电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调查、收集、查阅相关网页、图片、视频,完成课前预习,了解课文作者背景、中外名人、历史事件、名胜古迹、课外阅读拓展等,将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现行语文教材中,补充教学资料的不足,使课堂成为动态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同时,自觉完成对信息的重组和变动,完成课内与课外的衔接,双轨并行,让信息成为一种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在本次名师教学观摩中,大师们都充分利用信息,课外拓展。张祖庆老师会在学生的QQ日志里,培养写作兴趣;魏星老师会建立班级博客,家校联手,发表学生的习作,分享写作的乐趣;诸向阳老师会推荐同步阅读的课外作品,让学生有目的阅读。连举办本次教学观摩的主办单位也利用课余时间,创建网上评课论坛,发送短信,发表评论,交流观后感,在大屏幕上进行教学光碟的抽奖活动,增强教学观摩的信息化与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