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诗歌鉴赏技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关注题干。诗歌鉴赏题,总有一句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或“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这些题干,我们往往忽略,但是其中暗含不少可用信息。例如,从题干中我们可以得知,您要做的是唐诗还是宋词,了解这些就等于知道诗歌创作的总体背景。另外,也告诉您要做的是诗还是词,诗词是两个不同的题材,在答题思路上也稍有不同,利于调动我们答题思维的方向。甚至有的题干会告诉我们更多关键的信息,例如:2004年江苏高考卷的题干是“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这些信息告诉我们我们要解答的是一首唐诗,题材是边塞诗。了解这些。我们就可以用大脑中储藏的边塞诗的知识来答题,确保答案不会有太大的偏差。所以,题干不容忽视。
2、标题和作者不容小视。我们所接触的诗词大体有送别诗,咏物诗,怀古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等题材。而这些题材在标题中有所暗示。例如:2007年江苏卷诗歌鉴赏的标题《登金陵凤凰台》作者李白。仔细分析这个标题,“金陵”是南京的别名,“凤凰台”一个南京的古迹,“登”是动词,登上。标题合在一起:登南京的凤凰台。由此可知,该诗应该是一首怀古诗。再结合我们所熟悉的诗人李白的经历,可以得知,本诗李白借登临南京凤凰台这一历史古迹,来抒发自己感情,了解这些后,我们自然会想到怀古诗的相关知识,例如,对比手法的使用,抒发昔盛今衰之情等。
3、诗歌中景物描写。古代大多数诗词中,多数都有景色描写,诗中的景即我们所说的意象,抓住这些意象,作者感情基调便有了很好的把握,所以我们必须注意对这些意象的积累和识记。例如:见到“柳”我们会想到送别,见到“酒”我们会想到忧愁,见到“南浦”我们会想到送别等等。另外,如果景物多,就考虑到诸多景物放在一起营造的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就是诗歌的感情基调,往往也是作者的感情。例如2004年江苏卷诗歌鉴赏题:《征人怨・柳中庸》原诗: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其中“马策与刀环、黄河和黑山”等都是暗示战争的词语,在解题中它们就应该引起师生关注。
4、诗词中注释不能忽略。有的诗歌鉴赏题中有注释,这是解题的很重要的突破口。我们可以设想:为什么命题人要加注释?如果没有这个注释是不是就影响学生答题?可见注释的重要性,而且这些注释内容并不固定,有的注释是介绍作者或是本诗写作的背景,了解这些就了解到写作本诗的动机,利于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有的注释是对诗句中部分词语的解释,了解这些至少对该诗句的答题意思有了解,利于解题。例如:2005年江苏卷注释: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如果不注意这个注释,我们或许不知道何为“苗发”,但是通过注释,再结合标题,我们知道,诗人开始怀念朋友了,下面的题目是不是做起来就容易许多?
5、命题人设置的题目,往往也有很多暗示。题目是考察学生,也是命题人认为这首诗的核心所在,了解这些题目对理解诗歌内容是有很大作用的。例如2010年江苏卷第三问“(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通过这一问中“代为之思,其情更远。”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即可。所以,诗歌鉴赏中的题目不能单纯当做问题出现,或许里面也有答题的暗示。
关键词:描绘 定性 明情
诗歌鉴赏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题型由客观题变成了主观题,难度增大;二是分值越来越高。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带动下,诗歌鉴赏在备考中所占的比重增大,师生所花费的精力也随之增多。笔者作为一名高三语文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不少学生反映,一首诗自己读懂了,但面对主观试题时,却不知从何答起,往往只能凭感觉勉强作答,结果得分率极低。因此,部分学生对这类题望而生畏,有的甚至干脆弃之不理,他们认为复习不复习反正效果都是一样。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考生在备考中对诗歌鉴赏及答题的技巧、模式没有作深入探讨。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笔者在此试就诗歌鉴赏中意境型试题的答题技巧作一个分析,以期对考生有所帮助。
知识储备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者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定性,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明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鉴赏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颠沛流离,生活开始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综合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题。(2004年高考广东卷)
江汉
杜 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问: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第一、二句中的“地白”、“湿桂花”描绘了什么景色?在全句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 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问:简析第三、四两句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审题分析)这一题对诗歌“意象”、“意境”的赏析,涉及诗歌鉴赏最基本的常识。诗中几个典型的意象,如“片云”“孤月”“落日”“秋风”,有实有虚,有的既是实景的描写,又有喻义。把握了这些意象,就可以推断此诗为一首即景伤怀之作。
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义。“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意象相对,虚实结合。(步骤一)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步骤二)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伤感之情。(步骤三)
二、1.描绘了十五月夜的素洁清朗、夜深露重的景色,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
[关键词]诗歌鉴赏备考策略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31
诗歌鉴赏是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必考的考点。但从学生平时模拟测试及高考的得分情况来看,都不怎么理想。考题赋分6~8分,学生得到的分数大多在4分左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几年来带毕业班备考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备考复习建议,希望能给高三备考教师做一点参考。
一、 吃透《考纲》,弄清诗歌鉴赏题规定考查的内容及选材特点
《考纲》规定:(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选材方面:1.篇幅短小;2.语言内容浅易。
弄清了这一点,就可以从浩如烟海的诗歌中缩小复习的范围。诗歌方面,篇幅太长可以排除,只选择唐诗中的律诗和绝句即可;内容深奥晦涩的宋诗也基本可以排除(文化较发达且自主命题的省市除外);宋词元曲也是内容浅易、篇幅短小的。题材方面主要有咏史咏物、山水田园、边塞生活;抒发的思想感情无非是建功报国、思乡怀人、忧国伤时等。
二、掌握诗歌鉴赏必备的一些术语
在答题过程中,是否运用鉴赏术语,也就是是否“说行话”,往往可以衡量出一个人鉴赏水平的高低,也是高考诗歌鉴赏题得分高低之所在。诗歌鉴赏中的形象(文学形象)包括作品中的人物、栩栩如生的自然图画。语言(文学语言)包括基本义和深层义,语言风格的术语主要有:平淡、工丽、直率、委婉、自然、清幽、雄奇、奔放、悲慨、洗练、明快、朦胧、沉郁、飘逸等。表达技巧包括:结构、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结构方面的术语有:线索、顺序、过渡、照应。表达方式方面的术语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比、排比等。表现手法有:抑扬、点面、虚实、动静结合、借古讽今、对比映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象征烘托、用典等。诗歌中常见的塑造形象的方法主要有:细节刻画、烘托、对比衬托、比兴手法。抒情方式主要有:抒情主人公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寓事于情等。
要概括思想内容,必先分析形象,要分析形象,必先分析语言及表达技巧,所以将这些术语烂熟于心是非常必要的。
三、搜集整理掌握意象语言及寓意
柳、杨柳、折柳――离别惜远;芳草――离恨;芭蕉、梧桐――孤独忧愁、离情别绪;梅花、、蝉――高洁品格;竹、松、柏――坚韧、孤直;杜鹃――哀怨、悲苦、乡愁;猿啼――哀伤;乌鸦――衰败荒凉;蟋蟀――怀念征人;大雁、青鸟――传书信使、离人思绪;喜鹊――喜讯;白云、明月――孤冷凄清、高洁美好、思乡念亲;南浦、长亭、灞陵――送别之地;羌笛、胡笳――凄切;哀鸿――哀伤悲痛、流离失所的人;吴勾――宝剑、利剑;红豆――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柳营――军营;采薇――隐居生活;红叶――传情之物;琴瑟――夫妇感情和谐、兄弟朋友情谊;昆山玉――杰出的人才。如果诗中出现了这些意象语言,一一对应,不难理解诗歌的形象及思想内容。
四、教会学生把握诗歌形象和概括思想内容的方法
诗歌的形象及思想内容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跟作者的人生经历、时代背景有直接的关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杜甫的“三吏”“三别”,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无不与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分析形象,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应分三步走:一看题目,二看作者,三看背景(包括注释)。
1.看题目(诗题),往往可以看出诗歌的写作内容。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过”就是拜访的意思,“故人”就是老朋友。诗歌的内容就一目了然:到老朋友家做客。诗歌写的肯定是介绍老朋友家及周围的环境,老朋友的热情款待,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千万记住,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
2.看作者,可以联想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作者最喜欢表现的主题。诗人所写的诗歌中,就风格来说大体是一致的。如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始终贯穿在诗人绝大多数的诗篇之中。诗人最喜欢表达的主题也往往固定的。比如李白就喜欢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自己抱负,以及仕途的失意;而杜甫则是深刻地反映现实,抒发自己对祖国的命运的担忧。
3.看背景,除了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诗人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外,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对诗人的影响。如唐朝经济的全面繁荣,接连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国内堪称清平富庶,对外更是军威大振。因而唐朝尤其是盛唐的一般人士对自己的民族和时代充满了自豪感,由衷地赞叹“生死大唐好”以表忠心。唐代诗人的主干是一些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世俗士子,他们向往和追求的是意气和功业。回荡在唐诗中的主旋律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的爱国热忱(杨炯《从军行》),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李的《行路难》),是“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介入态度(白居易《与元九书》),是“欲回天地”的济世情怀,还有献身精神、历史责任感,等等。唐诗中所表现的颓唐、失望和痛苦,大多是诗人壮志难酬时的消极反映,较少书写对现实的逃避和超脱,很少表现对声色的贪婪占有与享受。所以,唐诗中“济苍生”“安社稷”是它们最突出的主题。所有这些,无不对诗人产生影响,其作品自然是这些思想感情的流露。如果在对唐代诗歌的思想内容概括中出现了“逃避”或“超脱”等字眼,很可能是离题了。
另外,所处的朝代不同,或者在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对诗人的影响也不一样。如李清照的少女时期,婚后的短暂幸福日子,南逃后的孤寂生活都直接对诗人的诗歌(词)产生影响。看注释,看写作时间,都有助于理解诗歌。
在分析形象、概括思想内容时,还要特别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等。反映心情的词语,如直接表露的“悲”“孤”,间接表露的“不堪”“强”等;描写人物所处的环境(时、地、天气及周围景物);诗中出现具体景物含义;对物象描写方面、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彩;进一步由物象联想到有关人的品质或理想;特定称谓语言如“秋水――眼睛”“盗泉――不义之财”;用典,即引用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五、掌握古代诗歌鉴赏常用的表达技巧
(一)从语法角度关注以下一些词
1.名词。意象名词:表情达意;意象名词连用:营造一定意境,情景交融,含蓄而耐人寻味。
2.动词。点燃整个诗句。如“舞”“驰”“随”“抱”多重含义的动词。
3.形容词。描绘形、声、光、色等形象特点,其中颜色最能表达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画面感,渲染气氛。
4.副词。如“忽”。
5.量词。如“一片”“万点”等。
6.叠词。增强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意象名词罗列通常用来特写,或营造意境。
(二)语言的表达效果和内容有关
1.为形象服务,使形象生动逼真,形神兼备。
2.为主题服务,表达思想感情。
关键词:高考诗歌鉴赏;方法;技巧
诗歌鉴赏因为需要丰厚的文化底蕴而成为高考语文的一个难点。从应试的角度讲,让学生具备一些操作性强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势在必行。结合学生的实际和高三教学的经验笔者总结了以下两种鉴赏方法:
1 借诗读诗法
借诗读诗法,是利用诗歌自身的信息——题目、注释、作者、内容等,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完成鉴赏题目的一种方法。
1.1 利用题目
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会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揭示诗歌的内容。读懂题目有助于了解诗歌的内容体式,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因此,我们在赏析诗歌之时,要留心诗歌标题,要学会分析题目所传达的点滴信息,要学会把握题目与诗歌内容问的关系。
例如宋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由题目可知,两首词均为怀古词。怀古的作品往往是落笔于古人古事,着眼于今人今事,从而达到以古喻今,借古讽今的目的。通过分析题目我们把握了诗歌的体式,在进一步的鉴赏时就会变得容易很多。再如陆游的《书愤》和杜甫的《春夜喜雨》,两首诗标题中的“愤”字和“喜”字,鲜明地透露了作者及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1.2 利用注释
我们所鉴赏的诗歌大都或多或少地带有注释,充分地利用注释对我们鉴赏诗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苏轼的《h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本篇是苏轼于元丰5年(1082)12月在黄州所作。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自元丰3年(1080)2月至黄州,到元丰7年6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4年多。
这首词后面有这样一道鉴赏题目:本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结合注释我们很容易回答出来:本词表达了作者被贬之后孤独凄凉的心境。
词的注释交代了诗歌的诞生背景,它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了诗歌的内容和感情基调。
1.3 利用作者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熟悉诗人的陌生诗歌,这种情况下,要充分调动与诗人有关的知识储备,联系诗人所生活的时代,诗人作品中一般表达的主旨、情感,用诗作的一般风格去欣赏诗歌,同样会有省时省力的功效,所以日常的学习中要注意知识的积累与梳理。
1.4 利用内容
诗歌内容主要指诗歌中选择的意象,描绘的场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等。例如南宋张辑的《月上瓜洲》: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新秋”和“塞草连天”表明诗歌描绘的是秋景,古人写秋一般都是“悲”的笔调,这一内容提示对我们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很有帮助。
总之,诗歌的所有信息都会给鉴赏活动提供有效的帮助,学会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就能准确地把握诗作内涵,有效地完成鉴赏题目。
2 调动储备法
高三学生必定拥有相应的诗歌知识储备。调动储备法就是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与诗歌有关的所有知识,完成诗歌鉴赏活动的一种方法。
2.1 文学知识储备
如果所鉴赏的诗歌作者是熟悉的诗人,我们就要充分调动作家生平、创作风格等相关的知识储备。以陆游为例,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大都表达了有心报国却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以及渴望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欣赏陆游的诗作,我们可以从其生平和诗风推测其诗歌的内容与主旨。
2.2 史学知识储备
同一时代的诗人会有着某种共同性,同一时代不同时期的诗人又有着某种不同之处,因为历史影响着文学的创作。从文学的角度积累史学知识,联系史学的知识鉴赏文学作品,既有助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风格,也有助于准确欣赏诗歌。
2.3 诗歌知识储备
诗歌知识涉及的内容很多,最主要的是诗歌的意象、典故、抒情主人公形象等,这一点在以诗读诗法中已有所涉及。
再以《月上瓜洲》为例,“渔竿明月上瓜洲”翅造了一个“渔翁”的形象,我们所熟悉的柳宗元的《江雪》也塑造了一个渔翁形象,虽然张词中的渔翁非柳诗中的渔翁,但两个渔翁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如果在阅读时,能联系已知的柳宗元《江雪》中的渔翁形象,就容易回答出“‘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中塑造的渔翁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这一问题了。
审题是个巧活,我突然想到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个理论“出入宇宙人生――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本来讲的是写诗与做人,既要学会“入”得认真、深刻与执著,又要学会“出”得超然、淡泊与洒脱。那么,看看我们是不是能把这种理论用在诗歌鉴赏审题上呢?
一、走“出”形式与误区
虽说审题要学会抠字眼,但也不能钻牛角尖,有些时候,我们需要以“出”的姿态审题。我们常常会看到表达技巧、表现技巧、表现手法、表现特色、艺术特色、手法这些专业术语,其实,这些问法大同小异,不必被它们圈死。但是,如果问的修辞手法,那么肯定只考查修辞手法了,因为这是非常狭窄问法,诗歌鉴赏技巧类题型最容易处理的就是问法狭窄的题目,因为诗歌鉴赏中修辞不过就那么几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设问、反问、顶针、对偶(对仗)、起兴、用典、化用、双关、叠词、互文等,而根据经验,顶针多数在元曲中出现,到目前为止,我只在2005年湖北省高考诗歌鉴赏《汉宫秋》第三折戏中发现考过顶针,例如“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然而,目前全国卷偏向诗词,所以这种手法基本可以忽略;很多学生做题时特别喜欢用对偶(对仗)和设问,其实,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这种手法只限于语言形式,而诗歌鉴赏重在考诗歌本身的内容与情感,淡化语言韵律形式,所以,如果问修辞,对偶(对仗)基本可以不考虑,由此类推,叠词也可以不考虑;互文不在高考考查范文之内;化用与用典并不用分得太清,基本上考到“用典”就已经达到高考目的。这样一来,常用的修辞就只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用典、双关和起兴了,而且前四种考查最多,值得一提的是,“对比”这种手法在分类上比较模糊,可以看做修辞类,也可以看做其他表现手法类,只是说,在答修辞时,多留一个心眼,发现有对比,就可以作答。所以,这样一分析,问题是不是变简单了一点呢?
刚才说问修辞就直接从修辞手法入手,如果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者艺术手法或者手法?”这种问法的范围比修辞大,但包括了修辞,也就是说同样要从修辞开始考虑,没有修辞,就考虑别的手法,比如“渲染、烘托、衬托、白描、工笔、虚实结合”等,例如2014年重庆卷《商调・黄莺儿 赠燕》“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问题是: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答案是:拟人、用典、虚实结合。前面两个属于修辞,而虚实结合属于修辞以外的表现手法,可见,问题问的再大,也要从小处入手。所以,走“出”所^的形式与误区,不要被题目表象所迷惑,懂得这一点,做题时是不是心中更有数了呢?
二、深“入”题目的核心
除了修辞手法,还应该提到描法和抒情手法。诗词以描写和抒情为重,一般来说,诗歌考查以律诗最多,律诗颔联主要是写景,如果考查这一联,肯定是描法和修辞手法(写景也常用修辞手法)。而且有些题目,不会直接问这里用了什么描法,而会问是如何写景的;或者说颔联写景很精妙,妙在何处;或者问颔联是从哪些角度写景的。其实是在间接考查描法和修辞手法。例如:储光羲的《咏山泉》“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问题是: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而答案则提到了比喻、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如果发现这些规律,题目难度是不是大大缩小了呢?
三、“出”“入”并用,“观之”又“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