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语言训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的语言兴趣
(一)让幼儿在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
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并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来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知能力,而认知范围的扩大,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如:春天,引导幼儿说一说春天的景色,带幼儿去踏青,让幼儿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丰富其生活内容,开阔幼儿的视野。
(二)为幼儿创设多看、多听、多说、多练的语言环境。
只有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才能使幼儿获得丰富的词汇,获得练习的机会,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1.多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为幼儿多创造条件。如:在为幼儿讲《春天》的故事时,应先告诉幼儿:“春天来了,人、动物、植物都有一些变化,请你在来幼儿园的路上或去公园玩的时候,看一看、找一找,春天有了哪些变化,以后讲给大家听。”幼儿带着问题回家,仔细观察肯定会仔细观察、查找,当老师讲完故事之后问:“除了故事里小草、花、小动物的变化,你看到的春天还有什么变化?”“小燕子飞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大树变绿了、小朋友脱去了棉衣....”
2.多听
培养幼儿有意地倾听,是发展幼儿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要学会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懂、听得准确,然后才能正确的模仿——说。我们应积极的为幼儿创设听的环境,如:听故事、儿歌录音、听别人讲故事、多种声音、乐器的声音、动物的叫声......让幼儿听后模仿、想象,并说一说这些声音像在说什么。这样能够发展幼儿的听觉器官,加强对语言声音的结构分析。
3.多说
为了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还应在发展幼儿听力的基础上,培养幼儿说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时机,与幼儿进行交谈。使他们无拘无束,有话愿意讲出来。如:在户外散步时,引导幼儿交流所见的东西,及时丰富幼儿词汇;在进餐时,请幼儿报出餐具名称和菜名;在盥洗时,教幼儿掌握盥洗用具的名称和盥洗动作,等等。
4.多练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幼儿能正确发音、吐字清楚、有丰富的词汇并能正确的运用。这些内容都将在语言实践学习中获得、掌握,这就要求幼儿多多练习,逐渐地掌握。我们应为幼儿提供多练地机会,创造多练地环境。如果幼儿的发音不准,教师和家长应及时地纠正,这样幼儿才能进步地快、说的好。
(三)创设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语言教育活动。
幼儿园主要是通过语言教育活动来发展幼儿语言的。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靠听、说、读、诵等形式来完成的,但这些不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应在教育活动中,不单让幼儿具有模仿语言的能力,还应指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去描述事物。鼓励他们去构想不同的答案,语言内容也就新颖、奇特,表达生动,并能促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此外,还应引导幼儿举一反三回依照原来的语言范例,填换内容,表达新的意思,从而具有口头表达能力。如:在教诗歌《牵牛花》时,有的幼儿会问:“为什么它爬的越来越低呀?”这时教师应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幼儿知道植物都是从小慢慢才长大的,牵牛花不能一下就爬上高楼的。引导幼儿对周围事物经常保持主动、积极的情绪,使之求知欲旺盛,爱动脑筋思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事物的联系中,初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概括,从而发展了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
二、为幼儿创设与人交往的机会,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一)鼓励幼儿多进行自由交谈。
经常开展谈话活动能较好的促进幼儿语言交往的发展。如?:昨天帮妈妈做了什么事情了?今天和小朋友们玩的高兴吗?你们玩的什么?等等。所提出的问题要让幼儿感觉很好回答,又能生发出新的问题。教师还应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活动,让幼儿边观察边自由交谈,把看到的事物讲给同伴听,幼儿会在自由交谈中不断提高语言交往水平。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
良好的语言习惯最主要的是具有礼貌的语言。如:见到年老的叫“爷爷”“奶奶”,见到年轻的叫“叔叔”“阿姨’等等;分别时应说再见。让幼儿知道在别人谈话时,不应打断、插嘴;别人和自己讲话时,要专心的听,不离开,不嫌烦。讲话的声音不要太大,但要让大家都能听见;语速要适中;语言要准确,吐字要清楚;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不要东张西望,漫不经心,不骂人。
三、采用多种方法,加强幼儿语言训练,刺激幼儿语言行为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要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加强语言训练。
(一)丰富词汇
幼儿期是掌握词汇最迅速的时期,但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掌握知识有限,理解力不强。针对幼儿这一特点,我们应借助一些直观形象的教具,帮助幼儿理解词义。如:实物、图片、动作、表情等。
(二)发展口语
发展幼儿口语有多种途径,如;教室墙上的装饰画就可以让幼儿自由的讲一讲:你喜欢这副画吗?为什么?你能编出一段故事吗?街上的广告画也可以让幼儿说一说:你觉得画的是什么?它是做什么广告的?总之,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教育契机存在,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并充分利用,就会使孩子受益终身。
(三)注重条理
语言必须具有条理性,否则就不能准确表达出你的意图。要教会幼儿正确的使用语言,有条理的说话。如:在看图讲述《送奶奶回家》中,让幼儿先观察他们在干什么,后来又怎样了,最后又怎样了,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条理讲述故事。使幼儿不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增强了语言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早期阅读
【关键词】学前教育 语言学习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20-02
学前班幼儿多在五至七岁这一年龄阶段,他们语言发展的特点是词汇量迅速增加、使用的句型较多且语句较完整、能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可以认为这一时期是儿童由原来的自发口头语言学习转向自觉地和有目的地学说话时期,因此,这一年龄期被认为是儿童语言能力形成的“关键年龄期”。重视学前班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促使幼儿更快、更好地掌握本族语言的词汇、语法及语言形态结构,而且对促进儿童其他各项能力的发展、提升个体综合素质亦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多数学前教育机构语言教育的现状却存在单班幼儿数量太多、语言训练时间太短、教学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结果是每个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语言学习的机会,语言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果孩子的语言能力持续得不到发展,孩子不敢于也不善于表现自己的需要,将变得内向、孤僻、忧郁,从而成为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极为不利因素。
重视对学前班孩子的语言教育绝不是照搬小学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应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学前儿童的心理具有不稳定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兴趣很可能是暂时的,如在教师刚刚准备就这一事物或现象展开时,他们已经不感兴趣了,同时每个儿童感兴趣的内容又是不一样的。根据这一特点,在语言教学过程应设置尽可能丰富的环境刺激,让儿童在看看、听听、摸摸、闻闻、说说中轻松自然地学习语言:应充分考虑到学前幼儿正处于从自发语言学习向系统语言学习过渡期的特点,语言教学要做到循序渐进,而不要一就而僦。也即学前幼儿语言教学的内容即具有幼儿园保育的内容,同时又要有词汇和语法方面的针对性训练,使学前阶段的语言教学具有即不同于幼儿园,也不同于小学教学的独特性。这里笔者就学前班语言教学的活动设计谈几点经验性的做法。
一、幼儿一日生活活动或游戏活动中的语言教学设计
由于学前幼儿身心发展的独特性,决定了对幼儿的教育内容主要不是间接经验,而是幼儿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感性认识。儿童的一日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手、吃饭等活动是生动的、感性的,充满了丰富的教育契机:幼儿教学中的游戏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又是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积极的、生动的反映活动,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幼儿喜欢,也易于接受。
如在教学《小猫钓鱼》一课中,出现了“一心一意”和“三心二意”。为了帮助幼儿正确地理解这两个新词的词义,老师在教这两个新词前,组织了一次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建构游戏活动,即“小小游乐园”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老师事先把雪花片、建构积塑、剪刀、数字玩具、塑胶动物、拼图、胶泥、彩笔等放在桌上,让幼儿自由选择去做,在同一时间里,有的小朋友什么都想做,一会儿做这,一会儿做那,结果什么都没做好。有的小朋友专心致志地搭建出了一座座楼房、汽车、动物,还编出了动听的故事。这时,老师抓住时机组织幼儿互相参观各自的“成果”,即要看失败的“成果”,也看成功的“成果”,注意让幼儿体验“三心二意”所造成的失败感受,并分别让小朋友们讲述自己玩时的心理活动。然后,才向小朋友们讲解了“一心一意”和“三心二意”的词义,这样幼儿有了自己的亲身体会,较快地理解了“三心二意”和“一心一意”的词义。后来正式讲《小猫钓鱼》课文的时候,老师向幼儿提问:小猫开始为什么钓不到鱼?后来又是怎样钓上鱼的?幼儿都能很快用两个新词回答了问题。紧接着,老师又让幼儿用这两个词说一句话,有的小朋友说:“我们大家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有的小朋友说:“我们学习要一心一意,才能学会东西。”还有的小朋友说:“因为我一心一意做纸花,所以我的纸花做得最好。”同时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是反复出现的,如能抓住日常生活活动契机进行语言教育常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如在穿衣时要孩子说出衣服的名称,在散步要孩子能描述各种事物等。把新词与游戏活动或一日生活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常能较好地帮助幼儿更快掌握和理解其词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角色扮演游戏的语言训练活动设计
学前班学生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喜欢在游戏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且喜欢自编故事和参加各种活动。在表演过程中,儿童主要通过语言来传达自己对事物或现象的思想和感受,因此可达到对其语言能力的较好训练效果。在教学中可让学生来表演一个故事或一个小品的片段,结束后让孩子复述一下情节,或对故事中主要人物进行评价。经过这样的训练后,孩子常常会把表演的过程说给同伴或父母听,由此可起到对孩子语言能力进一步的训练作用。如《小蜜蜂找老师》这一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孩子感知角色特征,喜爱小蜜蜂、公鸡、老黄牛等艺术形象,并理解故事中“没有苦就没有甜”的道理。老师先让幼儿观看图片,让他们仔细观察图片中的动物,启发讲诉图片的内容,在让孩子角色扮演前,先让孩子自己选择表演哪一个小动物。表演时要戴上动物头饰,跟着录音带子表演故事,孩子们个个兴高采烈,虽然形态各不同,但动作逼真,模仿得惟妙惟肖。通过小朋友们的表演,较好地理解了小蜜蜂的好学、公鸡的勇敢、老黄牛的勤劳,知道这些动物其实也是值得学习交往的朋友,从而喜欢它们,同时也明白了懒惰的猪娃娃不值得学习,交不到好朋友,也不让人喜欢。在孩子们总结的过程中,还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是有苦也有甜。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活动,连平时最内向孩子也能较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地表演,大家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后来幼儿每每提及这个故事时,都会自然而然地说出“好学的小蜜蜂”,“勇敢的小公鸡”,“勤劳的老黄牛”等词语了。
三、电教图片形式的语言训练活动设计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电脑制作的幻灯片或手工制作的电教幻灯片贴近儿童日常生活,生动形象,符合学前幼儿认识特点。通过使用电教幻灯图片,能给孩子以更丰富的语言刺激,让儿童在看看、听听、说说、想想中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因此制作并使用幻灯图片是帮助幼儿积累词汇的一种有效手段。如在《小麻雀学做窝》这一课的教学中,“不认真”这个词老师并没急于向幼儿解释词义,而是讲完故事后,先播放幻灯图片,并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小麻雀为什么没有自己的窝?”、“它先后跟哪些动物学习以及为什么没学会做窝?”让孩子思考,然后再要求幼儿对小麻雀进行描述,如有的小朋友说:“小麻雀第一次没有学会做窝的本领,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没学会做窝本领。”有的小朋友说:“小麻雀遇见一点点困难就害怕。”还有的小朋友说:“小麻雀学习不认真,怎么学得会做窝呢?”等等。这样收收放放,让幼儿的情感随故事情节变化而不断波动,从小麻雀学做窝的前后经过中找出小麻雀为什么没能学会做窝的道理。同时,从小麻雀的姿容、神态,归纳出“不认真”这个词的词义,幼儿更容易接受“不认真”这个新词,既丰富了幼儿词语,又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四、参观游览中的语言训练活动设计
对孩子来说,外出参观游览是“玩”,然而“玩”中获得的知识常常是最难忘的。在外出参观游览中,看到新的环境、新的事物,常能较好地激发幼儿的情感,活跃孩子思维,他们会提出很多问题,表现出更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带来语言教育的契机,达到丰富幼儿词汇、发展语言能力的目的。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老师每次在带幼儿外出参观游览中,一边引导幼儿细心观察,一边向幼儿作耐心介绍和解释,并根据季节和路边人群的动态,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对看见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描述。如一次春游涪陵雨台山森林公园,走到一个池塘边,老师指引孩子们观察池塘边柳树上发出的新芽、池塘倒影里的景物,让幼儿用最美的声音朗诵儿歌《我家门前小池塘》,孩子们边走边回忆了所学的儿歌,巩固了已有的语言知识。到了桃花山,看见了粉红的桃花、绿绿的草坪,还有农民伯伯们正在春日下播种劳作的样子,于是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创编出儿歌《春天来》。记得歌词是这样的:春天来,桃花朵朵开;春天来,柳树长新叶;春天来,小草绿油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启发幼儿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和自己的感受讲述出来,使幼儿既感受春天的美丽,又丰富幼儿形容春天的词汇。在与自然交融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扩大了幼儿的眼界,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学前幼儿在身心发展的各方面都还远未达到成熟,在语言表达上也常较多地使用单词或不完整句,按照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解,孩子语言的学习实际上是成人加以强化的过程。这提示幼儿语言的获得较多地需要依靠成人的暗示和鼓励,并提示幼儿语言教育过程的漫长和艰苦,这要求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充满爱心和耐心,如果对孩子冷酷无情,动辄训斥,使孩子感到精神痛苦,已经获得的语言能力也会衰退。同时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发挥创造性的过程,每一个老师的教学过程、对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每一堂课的教育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因此需要我们幼教工作者以经验作为基础,充分发挥创造性,寻找各种可能的教育契机,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教学,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语言表达;学习环境;词汇训练;幼儿前期
语言是人类交往的工具,3~7岁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重视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就能促进他主动与成人、同龄人交往,能用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幼儿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流的能力也不断提高。3~4岁正是幼儿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关系以及认知水平有限,多数幼儿在语言表达上并不完整。幼儿园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加强培养幼儿学说普通话,丰富幼儿的词汇,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幼儿的口语能力。
一、从宽松和谐的语言学习环境入手,消除幼儿的入园焦虑,在良好的语境中培养语感
消除幼儿入园焦虑,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新入园的小班孩子,因为来到了陌生的环境,表现得异常胆小,不爱说话,把自己封闭起来,或者只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反抗情绪。为了消除幼儿的这种恐惧心理,要把教育渗透到一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鼓励孩子与同伴打招呼,鼓励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着交往,亲近集体,培养敢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二、立足身边生活环境,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既充实了孩子说的内容,又为他们创设了说话的情境。由于环境的改变和周围人群的生疏,大部分小班孩子不善言语,容易出现“沉默是金”现象,也有个别孩子用“哭”来宣言,这些情况都无益于孩子语言的发展,因此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使之大胆表述就显得很重要了。让幼儿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大胆表述。对于幼儿前期语言发展的来源来说,一是要提高教师的良好语言水准,使自己的语言规范化、科学化。幼儿教师要时刻牢记提高自己的讲话技巧,让幼儿爱听、喜欢听、听得懂教师语言,给幼儿树立起一个好的榜样。二是要引导幼儿家长在家庭教育和家庭交流中注意使用规范语言。三是充分利用媒体语言,借助于广播电视等媒体,给幼儿灌输字正腔圆的标准语音,耳濡目染,给孩子最优化最标准的语言训练环境。
三、理顺语言发展与智力发展的关系,让幼儿在日常观察和课堂教学中积累丰富词汇,达到以语言发展促进智力发育的目的
威特曾经说过“要想让孩子有清楚的头脑,首先必须有明确的词汇”,在让幼儿学习语言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孩子根据已有经验去想象和重新建构语言,使用的词汇更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幼儿教师要教孩子交往的方法,引导他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需求。事实上,良好的同伴关系更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孩子是天真的,很灵性的,只要教师的头脑中有语言的教育目标,任何一次活动都可以实施语言教育。
四、借助幼儿语言训练教材,幼儿在语言训练作品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
幼儿词汇贫乏,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幼儿刚入园时,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手指谣”来引导幼儿了解和使用一些较复杂的措辞,促使幼儿学会欣赏儿歌语言的韵律美和提升语感,另外,还可以给孩子讲大量的语言凝练童话故事。在设计故事教学时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觉、知觉器官共同参与,使幼儿的听觉、视觉积极地捕捉信息,激起幼儿要听、要讲、要做的兴趣和愿望,从而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积极地投入到语言技能的训练活动之中,鼓励幼儿多看、多听、多想、多讲,给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从而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开设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提供幼儿语言实践的机会
三四岁幼儿前期小孩,认识活动表现为具体性和形象性,游戏始终是幼儿最喜欢的。以语言为主的综合活动是训练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活动中巧妙地把语言要求融入于有趣的情节之中,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强化语言训练,这里强调的并不是幼儿语言的规范完整,而是一种积极的参与过程,一种兴趣的培养,综合活动幼儿融入在游戏中,他们的语言又变成角色之间的对话,实现着社会的交往,语言的对答、应变、协调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孩子语言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悉心体察,精心施教,需要幼教工作者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为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切机会,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表达、交流,满足他们“说”的愿望。
参考文献:
[1]陈莎莉.关于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角色的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论文关键词】语障儿童;游戏;运用
语言是人们交际、思维、学习、交流的情感工具,是文化传递的载体。而口头语言更是人与人之间直接沟通、交际的工具。儿童在出生的后半年,就开始进入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从自发发音到模仿语言,从单词句到双词句到短句,从学习语言中获得快乐到逐渐用词汇进行学习和交流。游戏是儿童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每个儿童都需要游戏,残疾儿童也不例外。研究表明,支持残疾儿童参与使用的游戏可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及语言发展。所以,对于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进行语言训练时,机械地反复模仿跟读,孩子会感到枯燥无味,容易厌倦,训练效果差,然而,如果训练员将训练目标溶入到游戏之中引导孩子主动参与,既符合其身心特点,又能激发其主动参与活动的主动意愿,寓教于乐,且能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下面结合实践教学就如何将游戏溶入到语障儿童的语言训练中,谈谈个人的一些初浅的认识:
1 策略1、用游戏法提高患儿的语言基本沟通能力
幼儿的语言基本沟通能力有:眼目接触、专注力、轮流作转、游玩技巧、模仿能力、概念建立、沟通动机。
对于语言发展迟缓的儿童常有伴如下表现:缺乏与人目光接触、专注力、模仿能力差,基本概念未建立,游玩技巧处于随意地摆弄或抛出玩具这样一个最初的感觉运动游戏阶段,因此对于此类儿童在训练其言语的理解与表达之前,先要提高其语前能力。根据儿童活泼好动、喜欢颜色鲜艳、发光带响的玩具这一心理发展特点,在日常的生活中或训练时可用奇妙的口袋 、吹肥皂泡、手指偶、带响玩具、推球传球等游戏来促进和发展儿童的轮流作转、专注力等语言基本沟通能力。
2 策略2:用游戏法加强语言理解能力,学习听懂指令并能执行
对幼儿进行语训,可以从模仿听指令、理解别人的语言开始,游戏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可以为其创设一定的交流情境,激发其说话的愿望。例如,在日常的语言训练过程中为了提升儿童的语言理解及遵从两部指令的能力,我通常会设置下面游戏来达到训练目的:
游戏《听话好孩子》
准备:把不同的物件(数量因小组人数而定)分布于教室周围,儿歌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音乐响起时,孩子们可随教师自由做动作,待音乐一停,孩子们需要立刻停止不动,训练员说出指令(例如:把苹果放于篮子里)孩子们根据指令做出适当动作。
3 策略3:用游戏法提高游戏能力,增进发音的频率与清晰度,训练模仿发音、字、词、语、句等,从而促进应答性语言发展
孩子游戏行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语言的发展。在孩子的游戏中,老师以游戏的口吻,介入孩子的游戏,进行指导和点拨,在提高孩子游戏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3.1 利用游戏法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智障儿童的认知、记忆、抽象、概念、理解和分析能力低下,导致他们的语言发展缓慢,词汇贫乏、语言单调、言不达意,答非所问,并且缺乏连贯性、条理性、颠三倒四、丢词落句,使别人无法理解,因此在日常的训练中,训练员可利用以下游戏去帮助儿童纠正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语病,起到丰富儿童词汇、发展思维及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
(1)拼句游戏。以发展儿童语言为目的的一种游戏,通过看图拼句、接龙拼句、问答拼句、指令拼句、节奏拼句、拼音学话等多种有趣的拼句形式,引导儿童正确使用词汇,学说完整、连贯的句子。
(2)想象游戏。如:在儿童玩《超市购物》、《娃娃家》等角色游戏时,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游戏,根据游戏主题及游戏情境的发展适时适度的引导孩子用语言进行协商、计划、设计、,完成对游戏内容(主题、情节)、角色、玩具或材料、规则、背景的安排,从而促进其语言的发展。
(3)猜谜游戏。 对智障学生来说有一点难度,可以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如日常用品、熟悉的动物等,先说后猜,并说说是从哪里猜出来的。对智障程度较轻的学生,还可以教给他们创编谜语(儿歌)的方法,从而发展思维。
3.2 利用游戏法训练发音,促进发音的清晰度
唇腭裂术后儿童常见的语音问题主要有:共鸣障碍、构音障碍、声音异常等问题。②在对其进行发音和拼音的矫正训练中,训练员可利用游戏训练模仿发单音、单字、词、语、句等,从而增进发音的频率与清晰度。如:在训练唇腭裂术后儿童语音的元音发音时,除了训练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发音的口形、舌位并结合自身示范让孩子观察模仿外,还可用以下游戏来训练:
《山谷回音》。
目的:提高儿童的目标音的清晰度。
玩法:训练员选定一目标音,双手模仿喇叭状放于两颊,训练员先大声地念出目标音后,请儿童模仿回应,看谁模仿的发音最准确。
另外训练发音时,也可让孩子配合看与目标音相关的图片,增加孩子的兴趣和训练的趣味性,如可采用以下游戏:
(1)《配对乐》玩法:训练员准备好所训练目标音相关的配套图片两副,训练员与儿童各手持一副,训练员分别出示其中的一张并大声念出其目标音,儿童依照从自己卡片中找出与之配对的图片,并模仿念出目标音。
(2)《齐揭晓》玩法:训练员将所需训练的目标音配套卡片分别倒扣在桌面,然后与儿童轮流翻看卡片并大声的读出卡片所反应的目标音,看谁正确的最多,奖励小贴画。
在孩子基本能独立正确发目标音后,训练员也可利用比赛性质的游戏来巩固其发音准确性,如:训练员事先将孩子所要练习的目标音列于一张表格内,请孩子独立发音,发对一次就用小印章拓一个图案,以此作为鼓励,或者还可以依次累计小图案,累计规定数量的图案后可奖励其最喜欢的玩具。
4 策略4:用游戏法增强患儿口肌能力、口肌活动能力和对口肌的控制
唇腭裂术后的儿童及脑瘫儿童大多存在口唇的肌力弱,舌的灵活性不够,腭咽闭合不全等口肌方面的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在日常的训练中,可从以下几方面通过游戏去训练:
4.1 利用游戏法对患儿进行口唇的运动练习:改变双唇的张力及形状,有助于双唇音的发展和讲话的口形变化,尤其对双侧唇裂术后的患儿应加强练习。
游戏(1)开火车 玩法:在日常的训练中,可组织儿童相互将手搭在肩膀上玩开火车的游戏,边玩边模仿火车响,说“呜”音越长越好。
游戏(2)口技表演 玩法:训练员播放节奏鲜明、欢快的音乐,儿童随音乐节奏做咂嘴、弹舌、鼓腮等动作。
游戏(3)在白纸上印口红印。
游戏(4)用棒棒糖在小孩的唇上转动,然后慢慢将糖果棒拉出,鼓励小孩用唇钳紧,阻止糖果棒被取出。
4.2 利用游戏法增强软腭的运动幅度,帮助患儿提高控制气流的分配能力,促使完成腭咽闭合,减轻鼻音。在日常训练和生活中,可进行以下游戏:
(1)墨水吹画。
(2)做不要说话的信号:说“嘘”。
(3)吹燃烧的火柴及蜡烛,吹碎纸片、气球、羽毛等。但要注意安全。
(4)用吸管吹水泡或肥皂泡等。。
一、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对处于幼儿教育阶段的幼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其语言能力。其一,人与人相互间进行沟通交流的工具就是人类特有的语言,它是人间真情表露的最有利的手段。所以,对处于幼儿教育阶段的幼儿,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对其全面实施语言能力培养的教育,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作用非常大。其二,伴随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语言能力也随之增强。通过幼儿教师对幼儿语言结构的有效培养,对幼儿性格的塑造以及身心健康的发展极其有效。其三,处于幼儿教育阶段的幼儿接受语言教育的效果最为明显。此阶段的幼儿脑部发育非常迅速,听力及语言能力伴随脑部的发育逐步走向成熟,为此,幼儿教师对幼儿加强语言能力的培养,效果会极为理想。
二、努力挖掘幼儿教育中幼儿语言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幼儿的教育教学实践,幼儿教师已充分了解了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之相对应的培养策略也已落实,但收到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一,个别幼儿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不能重视细致认真地抓好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工作。其二,在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同时,幼儿教育工作者使用的培养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和死板,幼儿语言学习的注意力根本调动不起来,更谈不上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其三,在幼儿园教学工作中,有的幼儿教师不够重视加强幼儿审美情趣的培养工作,工作中严重缺乏为幼儿语言教学注入的活力之源,导致幼儿语言能力培养收效甚微。